[毕业生]影评

《毕业生》:抑制到妥协的承接

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危机四伏,战后新生的一代站在与前辈割裂的代沟一端,以个人主义式的标新立异,审视着被嬉皮士、性解放、毒品、暴力充斥的黑色时期,发泄着对社会对正统和平庸的不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新好莱坞电影”,是对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体制的一次颠覆与反叛。作为该流派代表作的《毕业生》,充盈着饱满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初本能和欲望,透过主角在自我本性与成人社会的压制之间的挣扎,产生了巨大的戏剧张力。青年人在成人世界面前的渺小与无知,通过导演精细的场面调度,串联成六十年代似水般流淌的歌谣。

迷惘与堕落是影片一开始就直接切入的残酷现实。取得傲人成绩的本杰明(以下简称本)徘徊在父辈铺垫的庸碌生活与孩童般任性的拒绝成长之间,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疑惑。成人世界的潜规则充斥在影片接连的对话段落里,在本迷惑又反感的表象背后,化成一种社会性的压迫与限制,直接造成本在社交环境中的弱势地位。在影片开头的聚会上,他穿过拥挤的客人和喧闹的赞美之词,想爬上楼梯逃回自己的房间时,却遭到父辈们的层层阻碍。表面上本处于画面的中心,带着一股向上前进的积极的走位。然而当他被客人一把从台阶上拉回,又是赞誉又是关切的询问,本的窘迫与搪塞已经占据了整个面部表情;这时镜头左边(即楼梯之上)的麦奎尔先生拍过本的肩,带着老道而圆滑的笑容映入景框,并且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而处于较低位置的本仰起头,只在画面的右下角露出左脸刚刚被客人吻过的唇印。正是在这样一种成人社会汹涌的夹击之中,本内心的疏离和压抑一次次升温加剧。在对麦奎尔先生唯唯诺诺的应付中,镜头后景给出模糊的游泳池,也就是片中反复出镜的、最具疏离感的“水”的意象。

除去社会交往带给他的不适,本自带的那种青年人普遍的“本体存在焦虑”使他不得不逃遁到狭小自闭的空间(卧室)里独处。摄影机将他的面容置于黑暗之中,远处是父母模糊的身影,这样的调度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是一种十分鲜明的停滞与拒绝的姿态。正是这样徘徊在黑暗中的弱小而迷惘的本,在面对罗宾逊太太放荡强势的勾引时,才轻易陷入了堕落与不伦的泥沼。

本杰明被动而无助的弱势的地位在他与罗交往的画面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个形象是那个时代浮躁虚伪的交际环境里风情万种又放荡不羁的女性代表,她象征着本母亲的辈分与阶级,影片甚至细心地对两人的造型做了极为相似的设计。当罗闯入本的房间,带着命令甚至是强迫的语调“请求”他送她回家时,画面的主导权明显偏向了前者:本多处在背光处并且坐立不安,而罗则老道沉稳地端坐抽烟,明亮的光线拿走了大部分视觉焦点。在成功地把本引入家中之后,她搭在吧台的腿置于画面前景呈现一个巨大的三角形,而置于后景的本正处于这张情欲与不伦的三角形网的中心,镜头在这里预示了他已然陷入了这一场不伦恋情的圈套。即使当时由于胆怯与伦理制约未能就范,但在随后长时间的迷惘空白间,他打给罗的那通紧张又幼稚的电话就不足为奇了。耽于情色的本依旧未能摆脱这种被牵制的被动局面,如他在宾馆内与罗发生争吵的那一场戏,罗无所谓的佯装要离开,她穿起丝袜的腿又一次占据了镜头前景,带出隐匿在背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条腿的本。突然变焦标识出主人公孤独无望的心理状态和与他人的距离感。在巨大的堕落的快乐面前,本自身的形象被压缩成剪影,束手就擒成为他曾厌恶的交际社会的俘虏。

伊莲的出现是本生命里的一道曙光,她真诚善良,有着与本相似的经历与同龄的理解。

唯有在与伊莲同处的画面里,本的地位才得到了暂时的提升,光线也由暗转明。在最初与伊莲的交往中,他试图模仿成人世界暗藏着潜规则的交往方式,却换来了纯洁的伊莲在脱衣舞娘巨乳下的哭泣。悔悟的本满怀期待的憧憬着与伊莲纯粹明媚的未来,却由于与罗的不伦之恋使这愿景碎成了泡沫。片中真相大白的那场戏,本走出伊莲的浴室,镜头给出罗颓丧的脸部特写,无情地说:“再见,本杰明。”接着摇镜头由特写推到全景,表明两人遥远的真实距离,亦寓意着这段畸形关系的破裂。本再一次遭到社会与规则的抛弃。

片中以多次出现的“水”的意象(包括游泳池和鱼缸)来暗示成人世界,并且多集中在配乐响起的表意段落,带有一种艺术化的情绪表达,也含蓄地表现着本与这个现实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在鱼缸旁边思索一夜之后,他做出了要和伊莲结婚的决定,由此引来了影片后半部分色彩明丽、目标明确的追求之旅。当结尾时本拉着伊莲的手奔向行驶的公车,置于中景的后座的两人渐渐平定了喘息,画面再次黯然。末尾长镜头并未在两人的表情上定格,而是意味深长地持续表现两人尤其是本的神情变化——从兴奋欣喜到安静茫然。这样一种“不经意”的延长暗示着本自己选择的正统的爱情模式将他强行推上了成长的道路,需要开始父辈们庸碌而艰辛的苦涩生活。开放式的结局隐晦地表现了青年对社会最终的妥协。

《毕业生》影评

作者:紫陀螺

评价: 很完美

《毕业生》摄于1976年。迈克. 尼克尔斯执导的本片以一鸣惊人的姿态加入到了“新好莱坞电影”的阵容。做为达斯汀. 霍夫曼的成名作、迈克. 尼克尔斯的代表作之一,《毕业生》在好莱坞电影史上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本片的主题通常是被认为反映了60年代的美国在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及反战潮流等一系列不安分因子刺激下诞生的新一代年轻人刚走上社会时对生活的迷茫和抗争。从时代背景及导演的立意来看,这种观点是没错的,而且本片也毫无疑问地成功表现了这样一个主旋律。然而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让这部电影也动起来,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部经典力作已经被不同的时代打上了各自特色鲜明的烙印。如果超越电影层面来欣赏这部影视作品,它已经拥有了社会、伦理、道德、美学和符号语言等诸多丰富的内涵。即使以40多年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我们仍能发现许多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的闪光点,其中有些,或许是连当初的导演都始料未及的吧。

剧中由达斯汀. 霍夫曼饰演的年轻的本刚从大学毕业,年轻朝气、成绩优异、家庭富足,是个典型中产阶级家庭公子形象。但他却内心空虚,对未来一片迷茫,面临着父辈们所不理解的烦恼与挣扎。在父母为其精心筹备的毕业舞会上,父亲好友之妻鲁宾逊太太对这个忧郁的小伙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借本送其回家之机对本进行了赤裸裸的挑逗。内心的空虚、对生活的彷徨、父母的不理解加之对他人倾诉的渴望让这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在与鲁滨逊太太的对峙中很快败下阵来,无力地坠入了这个风韵犹存的老妇人精心编织的情网……然而就在本从这个半老徐娘的温柔乡中疯狂而不计后果地寻找着片刻温存之际,他却意外地爱上了鲁宾逊太太的女儿伊莲。至此,本来就已经一团乱麻的本更加纠结无助。一番波折,当本与

鲁宾逊太太的不伦之情终于浮出水面,早已爱上了本的伊莲决绝地把本推向了门外。早有预料的本这一次并没有再迷茫,他追至伊莲的学校,继续坚定的追求伊莲,终究又赢回了伊莲的芳心。然而,原因不同却同样愤怒的鲁滨逊夫妇却坚决反对伊莲和本之间的恋情,并把伊莲匆匆嫁与他人。本得知后疯狂地寻找伊莲正在举行婚礼的教堂,并在最后关键时刻出现,从结婚典礼上抢走了伊莲……

从故事情节上来看,该片并非那种高潮迭起、平地生雷的经典之作,相反它甚至有些平平无奇。但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之所以能“化腐朽为神奇”,打动千万观众,主要归功于导演对人物内心的精准把握及对故事细节的精雕细琢。

纵观整部影片,导演对细节处独具匠心的雕琢几乎随处可见。电影最开始的镜头出现在本大学毕业后返回洛杉矶的飞机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本面部的一个超长特写。至此,贯穿该片始终的一个符号出现了——本那迷茫到近乎呆滞的眼神!细心体会该片我们不难发现,导演与达斯汀都在本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上下足了功夫。从影片开头到毕业舞会、生日宴会,再到漂浮筏上、酒店床上,甚至到最终携伊莲逃婚的乡村巴士上,本那扑朔迷离的眼神就像一根绳索紧紧地缠绕着每一个观众的心。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一个戏剧式的大团圆结局,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让我们细细揣摩一下影片的最后一幕,没有尖叫、没有喜悦、没有拥抱、没有亲吻,伊莲注视着这个把她从婚礼中抢出来的男人,却得不到眼神上的回应。她是本费尽千心终于得到的女人,而此时本却似乎失去了对他的兴趣,只把呆滞的目光投向未知的前方。那眼神与开始时飞机上空洞的眼神是何其相像!我们不禁要为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的未来捏上一把汗,这位毕业生的反抗究竟有没有结果,他对前途是否已然明了,他心中的阴霾是否已经散尽?……从他那始终如一的目光中,我们得到的答案似乎只能是见仁见智了。而这也正成为了导演留给我们的一个尖锐而深邃的玄设。

此外,片中另一个桥段也同样堪称细节中的经典。在本的生日宴会上,身着潜水服的本在亲友的喧哗声中缓缓走出,影片在这里巧妙地转换成了本的视角。外界喧嚣无比,而本的世界却一片死寂,只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呼——吸——呼——吸……导演没用任何语言,却让任何语言在此时都黯然失色。只两个音节就那么掷地有声地让每一位观众都清晰地感受到,生活在那个充满了鼓励与赞颂却惟独缺少理解的时代,本的内心是何等的空虚与无助。 除了这些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导演精心雕琢的片段,影片中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那些像珍珠一样散落于各处、看似无用却真真的神来之笔!比如本下楼参加舞会时楼梯转角处的那幅壁画,比如被本给鲁滨逊太太用作烟灰缸的纸篓,再比如本送鲁滨逊太太回家时下车为其开车门的细节,以及后来的在酒店开房不开灯、检查门窗、亲吻憋了一口烟的鲁滨逊太太……导演用漫不经心的笔调轻而易举地就使本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对于本内心的挣扎与变化,导演同样通过细节的把握,使观众毫不费力地捕获。例如,本开始时并不吸烟,但从第一次与鲁滨逊太太在酒店约会时起,影片中不只一次出现过本吸烟的镜头;又比如,本送鲁滨逊太太回家后,她曾为本倒过一杯波本酒,而在后面的剧情中,有两次鲁滨逊先生问本喝什么酒时,他都脱口而出“波本”;还有,第一次与鲁宾逊太太开房时,本会窘迫到用打着哈欠跟侍者交谈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而后来,显然本对那样的应酬已经得心应手……诸如此类,影片中可谓比比皆是。这样的细节我们如果将其忽略,完全不会影响到对整部影片脉络的把握,但反言之,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些细节的深刻内涵,那么我们就会惊讶于迈克. 尼克尔斯的细腻和他巧妙的伏笔。这些伏笔在观看后面的影片时总能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震撼,我想这似乎也成了导演的一种隐喻:一切偶然中都蕴藏着必然,这个看似荒唐的故事并非无稽之谈!

诚然,在这部众说纷纭的影片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可常理的情节,就比如鲁滨逊太太不计后果的歇斯底里、本和依恋那不太经得起推敲的爱情。但我们说,如果把电影也视作一种艺术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允许它拥有某些超越生活的特质。我们欣赏一部电影应该大处着眼,

高屋建瓴地把握其铿锵的脉搏而非血液中的零星渣滓。电影更应该追求一种神韵,很显然,《毕业生》做到了。

除剧情和执导风格之外,我想本片最大的亮点要属其简约而不简单的剪辑手法和单纯却不单调的声光配置。

从剪辑手法来说,《毕业生》绝对称得上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典范之作。本片没有《盗梦空间》那样复杂的电影语言,没有杂耍般的蒙太奇,但导演就是以简洁的手法在光影交错之间让画面变得灵动跳跃却又毫不突兀。仅以鲁滨逊太太勾引本和本与鲁滨逊太太厮混一个月的那两场戏为例:在气氛暧昧的客厅中,镜头透过鲁宾逊太太大腿间,利用视觉错位展现给我们一个慌张无措的本,这个未经男女之事的青年不知道该坚守伦理底线拒绝,还是接受来自一个半老徐娘的诱惑。导演仅用了一个镜头就精准地表现出了本内心中那矛盾的挣扎。而本与鲁滨逊太太缠绵的那一个月,导演并未浓墨重彩地描述他究竟是如何与这个老妇人云雨巫山、沉沦深陷,而是仅仅用了一场戏,将镜头不断地在酒店、本的卧室和游泳池之间切换,借由本那愈加愁眉不展的表情和日益焦灼迷茫的目光,清晰明确地展现出了本不甘沉沦却又欲罢不能的纠结。不着一字,却胜过千言,这就是迈克. 尼克尔斯的厉害之处!我想他竟无意中得了中国诗画的精髓——一切景语皆情语!

至于声音、色彩,本部影片同样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电影界有句俗话叫“戏份不够音乐凑”,且不论《毕业生》那紧凑的戏份已经完全用不着什么来填补了,单是它那传唱至今的主题曲与插曲就已经足够被奉为经典。再加上导演对剧情节奏与音乐节奏双重的精准把握,无疑使这部影片锦上添花。在本驱车赶往教堂的那场戏中,跑车飞驰,音乐如铮铮战鼓,汽车没油,音乐亦随之减缓。能如此精准且恰到好处地用音乐来表现剧情、刻画人物心情的手法,即使我们再挑剔,恐怕也很难吹毛求疵了。

而说到色彩运用,我个人同样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描述这部电影,我想许多人会和我一样脱口而出——是蓝色!的确,很少有电影能像《毕业生》这样,仅从色彩上都能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在本片中,清幽的蓝色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恰如其分的掩映着本内心的波澜。影片开头,本茫然呆坐在幽静中,背后是一个巨大的鱼缸,淡蓝色水中鱼儿无声的游动;深蓝色的游泳池的特写在片中一再出现,它已经被抽象为一种电影语言,默默诉说着主人公的潜意识,蓝色的泳池亦是本内心幽谧的花园,是清澈的意识巢穴,成了他逃避现实的避难所。

除此之外,《毕业生》在选材、叙事风格、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均有其过人之处。如新娘竟穿着婚纱在大街上奔跑,新浪为抢婚竟用十字架别住了教堂的大门……这样大胆的表达在当时绝属罕见!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样一部本身就充满争议的影片,每一位观众都会有其独特的理解。无论别的声音是褒是贬,其实我只想说,在我看来,《毕业生》不愧对“好莱坞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名!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一群客人齐聚一堂为了ben 的顺利毕业而举行party ,但是ben 却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房间里面。连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子。Ben 跟他父亲有这样一段对话:

Mr. Braddock: These are all our good friends, Ben. Most of them have known you since,

well, practically since you were born. What is it, Ben?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本,他

们大多从你出生就认识你,你到底怎么了?)

Benjamin: I'm just... (我只是……)

Mr. Braddock: Worried? (焦虑?)

Benjamin: Well... (算是吧……)

Mr. Braddock: About what? (关于什么呢?)

Benjamin: I guess about my future. (我想大概是担心我自己的未来吧。)

Mr. Braddock: What about it? (未来怎么了?)

Benjamin: I don't know... I want it to be... (我不知道,我希望是……)

Mr. Braddock: To be what? (是怎样?)

Benjamin: [looks at his father] ... Different. (看着他的父亲)是非同寻常的。

《毕业生》:抑制到妥协的承接

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危机四伏,战后新生的一代站在与前辈割裂的代沟一端,以个人主义式的标新立异,审视着被嬉皮士、性解放、毒品、暴力充斥的黑色时期,发泄着对社会对正统和平庸的不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新好莱坞电影”,是对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体制的一次颠覆与反叛。作为该流派代表作的《毕业生》,充盈着饱满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初本能和欲望,透过主角在自我本性与成人社会的压制之间的挣扎,产生了巨大的戏剧张力。青年人在成人世界面前的渺小与无知,通过导演精细的场面调度,串联成六十年代似水般流淌的歌谣。

迷惘与堕落是影片一开始就直接切入的残酷现实。取得傲人成绩的本杰明(以下简称本)徘徊在父辈铺垫的庸碌生活与孩童般任性的拒绝成长之间,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疑惑。成人世界的潜规则充斥在影片接连的对话段落里,在本迷惑又反感的表象背后,化成一种社会性的压迫与限制,直接造成本在社交环境中的弱势地位。在影片开头的聚会上,他穿过拥挤的客人和喧闹的赞美之词,想爬上楼梯逃回自己的房间时,却遭到父辈们的层层阻碍。表面上本处于画面的中心,带着一股向上前进的积极的走位。然而当他被客人一把从台阶上拉回,又是赞誉又是关切的询问,本的窘迫与搪塞已经占据了整个面部表情;这时镜头左边(即楼梯之上)的麦奎尔先生拍过本的肩,带着老道而圆滑的笑容映入景框,并且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而处于较低位置的本仰起头,只在画面的右下角露出左脸刚刚被客人吻过的唇印。正是在这样一种成人社会汹涌的夹击之中,本内心的疏离和压抑一次次升温加剧。在对麦奎尔先生唯唯诺诺的应付中,镜头后景给出模糊的游泳池,也就是片中反复出镜的、最具疏离感的“水”的意象。

除去社会交往带给他的不适,本自带的那种青年人普遍的“本体存在焦虑”使他不得不逃遁到狭小自闭的空间(卧室)里独处。摄影机将他的面容置于黑暗之中,远处是父母模糊的身影,这样的调度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是一种十分鲜明的停滞与拒绝的姿态。正是这样徘徊在黑暗中的弱小而迷惘的本,在面对罗宾逊太太放荡强势的勾引时,才轻易陷入了堕落与不伦的泥沼。

本杰明被动而无助的弱势的地位在他与罗交往的画面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个形象是那个时代浮躁虚伪的交际环境里风情万种又放荡不羁的女性代表,她象征着本母亲的辈分与阶级,影片甚至细心地对两人的造型做了极为相似的设计。当罗闯入本的房间,带着命令甚至是强迫的语调“请求”他送她回家时,画面的主导权明显偏向了前者:本多处在背光处并且坐立不安,而罗则老道沉稳地端坐抽烟,明亮的光线拿走了大部分视觉焦点。在成功地把本引入家中之后,她搭在吧台的腿置于画面前景呈现一个巨大的三角形,而置于后景的本正处于这张情欲与不伦的三角形网的中心,镜头在这里预示了他已然陷入了这一场不伦恋情的圈套。即使当时由于胆怯与伦理制约未能就范,但在随后长时间的迷惘空白间,他打给罗的那通紧张又幼稚的电话就不足为奇了。耽于情色的本依旧未能摆脱这种被牵制的被动局面,如他在宾馆内与罗发生争吵的那一场戏,罗无所谓的佯装要离开,她穿起丝袜的腿又一次占据了镜头前景,带出隐匿在背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条腿的本。突然变焦标识出主人公孤独无望的心理状态和与他人的距离感。在巨大的堕落的快乐面前,本自身的形象被压缩成剪影,束手就擒成为他曾厌恶的交际社会的俘虏。

伊莲的出现是本生命里的一道曙光,她真诚善良,有着与本相似的经历与同龄的理解。

唯有在与伊莲同处的画面里,本的地位才得到了暂时的提升,光线也由暗转明。在最初与伊莲的交往中,他试图模仿成人世界暗藏着潜规则的交往方式,却换来了纯洁的伊莲在脱衣舞娘巨乳下的哭泣。悔悟的本满怀期待的憧憬着与伊莲纯粹明媚的未来,却由于与罗的不伦之恋使这愿景碎成了泡沫。片中真相大白的那场戏,本走出伊莲的浴室,镜头给出罗颓丧的脸部特写,无情地说:“再见,本杰明。”接着摇镜头由特写推到全景,表明两人遥远的真实距离,亦寓意着这段畸形关系的破裂。本再一次遭到社会与规则的抛弃。

片中以多次出现的“水”的意象(包括游泳池和鱼缸)来暗示成人世界,并且多集中在配乐响起的表意段落,带有一种艺术化的情绪表达,也含蓄地表现着本与这个现实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在鱼缸旁边思索一夜之后,他做出了要和伊莲结婚的决定,由此引来了影片后半部分色彩明丽、目标明确的追求之旅。当结尾时本拉着伊莲的手奔向行驶的公车,置于中景的后座的两人渐渐平定了喘息,画面再次黯然。末尾长镜头并未在两人的表情上定格,而是意味深长地持续表现两人尤其是本的神情变化——从兴奋欣喜到安静茫然。这样一种“不经意”的延长暗示着本自己选择的正统的爱情模式将他强行推上了成长的道路,需要开始父辈们庸碌而艰辛的苦涩生活。开放式的结局隐晦地表现了青年对社会最终的妥协。

《毕业生》影评

作者:紫陀螺

评价: 很完美

《毕业生》摄于1976年。迈克. 尼克尔斯执导的本片以一鸣惊人的姿态加入到了“新好莱坞电影”的阵容。做为达斯汀. 霍夫曼的成名作、迈克. 尼克尔斯的代表作之一,《毕业生》在好莱坞电影史上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本片的主题通常是被认为反映了60年代的美国在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及反战潮流等一系列不安分因子刺激下诞生的新一代年轻人刚走上社会时对生活的迷茫和抗争。从时代背景及导演的立意来看,这种观点是没错的,而且本片也毫无疑问地成功表现了这样一个主旋律。然而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让这部电影也动起来,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部经典力作已经被不同的时代打上了各自特色鲜明的烙印。如果超越电影层面来欣赏这部影视作品,它已经拥有了社会、伦理、道德、美学和符号语言等诸多丰富的内涵。即使以40多年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我们仍能发现许多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的闪光点,其中有些,或许是连当初的导演都始料未及的吧。

剧中由达斯汀. 霍夫曼饰演的年轻的本刚从大学毕业,年轻朝气、成绩优异、家庭富足,是个典型中产阶级家庭公子形象。但他却内心空虚,对未来一片迷茫,面临着父辈们所不理解的烦恼与挣扎。在父母为其精心筹备的毕业舞会上,父亲好友之妻鲁宾逊太太对这个忧郁的小伙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借本送其回家之机对本进行了赤裸裸的挑逗。内心的空虚、对生活的彷徨、父母的不理解加之对他人倾诉的渴望让这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在与鲁滨逊太太的对峙中很快败下阵来,无力地坠入了这个风韵犹存的老妇人精心编织的情网……然而就在本从这个半老徐娘的温柔乡中疯狂而不计后果地寻找着片刻温存之际,他却意外地爱上了鲁宾逊太太的女儿伊莲。至此,本来就已经一团乱麻的本更加纠结无助。一番波折,当本与

鲁宾逊太太的不伦之情终于浮出水面,早已爱上了本的伊莲决绝地把本推向了门外。早有预料的本这一次并没有再迷茫,他追至伊莲的学校,继续坚定的追求伊莲,终究又赢回了伊莲的芳心。然而,原因不同却同样愤怒的鲁滨逊夫妇却坚决反对伊莲和本之间的恋情,并把伊莲匆匆嫁与他人。本得知后疯狂地寻找伊莲正在举行婚礼的教堂,并在最后关键时刻出现,从结婚典礼上抢走了伊莲……

从故事情节上来看,该片并非那种高潮迭起、平地生雷的经典之作,相反它甚至有些平平无奇。但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之所以能“化腐朽为神奇”,打动千万观众,主要归功于导演对人物内心的精准把握及对故事细节的精雕细琢。

纵观整部影片,导演对细节处独具匠心的雕琢几乎随处可见。电影最开始的镜头出现在本大学毕业后返回洛杉矶的飞机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本面部的一个超长特写。至此,贯穿该片始终的一个符号出现了——本那迷茫到近乎呆滞的眼神!细心体会该片我们不难发现,导演与达斯汀都在本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上下足了功夫。从影片开头到毕业舞会、生日宴会,再到漂浮筏上、酒店床上,甚至到最终携伊莲逃婚的乡村巴士上,本那扑朔迷离的眼神就像一根绳索紧紧地缠绕着每一个观众的心。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一个戏剧式的大团圆结局,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让我们细细揣摩一下影片的最后一幕,没有尖叫、没有喜悦、没有拥抱、没有亲吻,伊莲注视着这个把她从婚礼中抢出来的男人,却得不到眼神上的回应。她是本费尽千心终于得到的女人,而此时本却似乎失去了对他的兴趣,只把呆滞的目光投向未知的前方。那眼神与开始时飞机上空洞的眼神是何其相像!我们不禁要为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的未来捏上一把汗,这位毕业生的反抗究竟有没有结果,他对前途是否已然明了,他心中的阴霾是否已经散尽?……从他那始终如一的目光中,我们得到的答案似乎只能是见仁见智了。而这也正成为了导演留给我们的一个尖锐而深邃的玄设。

此外,片中另一个桥段也同样堪称细节中的经典。在本的生日宴会上,身着潜水服的本在亲友的喧哗声中缓缓走出,影片在这里巧妙地转换成了本的视角。外界喧嚣无比,而本的世界却一片死寂,只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呼——吸——呼——吸……导演没用任何语言,却让任何语言在此时都黯然失色。只两个音节就那么掷地有声地让每一位观众都清晰地感受到,生活在那个充满了鼓励与赞颂却惟独缺少理解的时代,本的内心是何等的空虚与无助。 除了这些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导演精心雕琢的片段,影片中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那些像珍珠一样散落于各处、看似无用却真真的神来之笔!比如本下楼参加舞会时楼梯转角处的那幅壁画,比如被本给鲁滨逊太太用作烟灰缸的纸篓,再比如本送鲁滨逊太太回家时下车为其开车门的细节,以及后来的在酒店开房不开灯、检查门窗、亲吻憋了一口烟的鲁滨逊太太……导演用漫不经心的笔调轻而易举地就使本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对于本内心的挣扎与变化,导演同样通过细节的把握,使观众毫不费力地捕获。例如,本开始时并不吸烟,但从第一次与鲁滨逊太太在酒店约会时起,影片中不只一次出现过本吸烟的镜头;又比如,本送鲁滨逊太太回家后,她曾为本倒过一杯波本酒,而在后面的剧情中,有两次鲁滨逊先生问本喝什么酒时,他都脱口而出“波本”;还有,第一次与鲁宾逊太太开房时,本会窘迫到用打着哈欠跟侍者交谈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而后来,显然本对那样的应酬已经得心应手……诸如此类,影片中可谓比比皆是。这样的细节我们如果将其忽略,完全不会影响到对整部影片脉络的把握,但反言之,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些细节的深刻内涵,那么我们就会惊讶于迈克. 尼克尔斯的细腻和他巧妙的伏笔。这些伏笔在观看后面的影片时总能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震撼,我想这似乎也成了导演的一种隐喻:一切偶然中都蕴藏着必然,这个看似荒唐的故事并非无稽之谈!

诚然,在这部众说纷纭的影片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可常理的情节,就比如鲁滨逊太太不计后果的歇斯底里、本和依恋那不太经得起推敲的爱情。但我们说,如果把电影也视作一种艺术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允许它拥有某些超越生活的特质。我们欣赏一部电影应该大处着眼,

高屋建瓴地把握其铿锵的脉搏而非血液中的零星渣滓。电影更应该追求一种神韵,很显然,《毕业生》做到了。

除剧情和执导风格之外,我想本片最大的亮点要属其简约而不简单的剪辑手法和单纯却不单调的声光配置。

从剪辑手法来说,《毕业生》绝对称得上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典范之作。本片没有《盗梦空间》那样复杂的电影语言,没有杂耍般的蒙太奇,但导演就是以简洁的手法在光影交错之间让画面变得灵动跳跃却又毫不突兀。仅以鲁滨逊太太勾引本和本与鲁滨逊太太厮混一个月的那两场戏为例:在气氛暧昧的客厅中,镜头透过鲁宾逊太太大腿间,利用视觉错位展现给我们一个慌张无措的本,这个未经男女之事的青年不知道该坚守伦理底线拒绝,还是接受来自一个半老徐娘的诱惑。导演仅用了一个镜头就精准地表现出了本内心中那矛盾的挣扎。而本与鲁滨逊太太缠绵的那一个月,导演并未浓墨重彩地描述他究竟是如何与这个老妇人云雨巫山、沉沦深陷,而是仅仅用了一场戏,将镜头不断地在酒店、本的卧室和游泳池之间切换,借由本那愈加愁眉不展的表情和日益焦灼迷茫的目光,清晰明确地展现出了本不甘沉沦却又欲罢不能的纠结。不着一字,却胜过千言,这就是迈克. 尼克尔斯的厉害之处!我想他竟无意中得了中国诗画的精髓——一切景语皆情语!

至于声音、色彩,本部影片同样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电影界有句俗话叫“戏份不够音乐凑”,且不论《毕业生》那紧凑的戏份已经完全用不着什么来填补了,单是它那传唱至今的主题曲与插曲就已经足够被奉为经典。再加上导演对剧情节奏与音乐节奏双重的精准把握,无疑使这部影片锦上添花。在本驱车赶往教堂的那场戏中,跑车飞驰,音乐如铮铮战鼓,汽车没油,音乐亦随之减缓。能如此精准且恰到好处地用音乐来表现剧情、刻画人物心情的手法,即使我们再挑剔,恐怕也很难吹毛求疵了。

而说到色彩运用,我个人同样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描述这部电影,我想许多人会和我一样脱口而出——是蓝色!的确,很少有电影能像《毕业生》这样,仅从色彩上都能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在本片中,清幽的蓝色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恰如其分的掩映着本内心的波澜。影片开头,本茫然呆坐在幽静中,背后是一个巨大的鱼缸,淡蓝色水中鱼儿无声的游动;深蓝色的游泳池的特写在片中一再出现,它已经被抽象为一种电影语言,默默诉说着主人公的潜意识,蓝色的泳池亦是本内心幽谧的花园,是清澈的意识巢穴,成了他逃避现实的避难所。

除此之外,《毕业生》在选材、叙事风格、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均有其过人之处。如新娘竟穿着婚纱在大街上奔跑,新浪为抢婚竟用十字架别住了教堂的大门……这样大胆的表达在当时绝属罕见!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样一部本身就充满争议的影片,每一位观众都会有其独特的理解。无论别的声音是褒是贬,其实我只想说,在我看来,《毕业生》不愧对“好莱坞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名!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一群客人齐聚一堂为了ben 的顺利毕业而举行party ,但是ben 却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房间里面。连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子。Ben 跟他父亲有这样一段对话:

Mr. Braddock: These are all our good friends, Ben. Most of them have known you since,

well, practically since you were born. What is it, Ben?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本,他

们大多从你出生就认识你,你到底怎么了?)

Benjamin: I'm just... (我只是……)

Mr. Braddock: Worried? (焦虑?)

Benjamin: Well... (算是吧……)

Mr. Braddock: About what? (关于什么呢?)

Benjamin: I guess about my future. (我想大概是担心我自己的未来吧。)

Mr. Braddock: What about it? (未来怎么了?)

Benjamin: I don't know... I want it to be... (我不知道,我希望是……)

Mr. Braddock: To be what? (是怎样?)

Benjamin: [looks at his father] ... Different. (看着他的父亲)是非同寻常的。


相关内容

  • 2011电影热门排行
  •    最新收录 热门排行 最新收录 好看电影           好看电影 1神奇海盗团 预告片12011-08-06 2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2011-08-04 3雪花秘扇2011-08-26 4园子温预告片合辑 2011-08-26 5鸡排英雄2011-08-26 6B+ ...

  • 毕业生生存指南影评
  • 毕业生生存指南 女主瑞登,次面试的时候,考官问:为什么要得到这份工总?她回答,从小开始初,别人在玩的时候我在看书,与书籍为伴是我的生活,从没想过可以去做别的工作,因为这个就是最想要的. 大学毕业,我们对未来无限憧憬. 然而,生活又似乎没那么简单.现实将我们打垮,我在战场上惨败,甚至连原因都不明朗.我 ...

  • [年度推销员]影评
  • <年度推销员>影评 <年度推销员>讲述的是一位以勉强的分数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从就业到创业事.主人公Rocket Singh就业路上的"上升和下降"成为片子的一个主要的线索.但是就在这平和之中,主人公在就业到创业路上的那种积极乐观,信心十足,幽默风趣的的形象, ...

  • 说句[私人订制]好话遭"围攻"
  • 2013-12-25周三 文娱 责编/吴晓明设计/王金辉 校对/崔睿思 说句<私人订制>好话遭"围攻" 事件 周黎明正面影评被人质疑拿红包 影评人周黎明因为一篇影评又一次受到了网友"围攻".12月19日,在电影<私人订制>上映当天,他在 ...

  • 电影艺术欣赏影评
  • 电影艺术欣赏影评2 <魂断蓝桥> 魂断蓝桥的情节堪称经典,在动荡的年代偶然的相遇,克劳宁与玛拉,一名上尉与一名芭蕾舞演员,看起来是那么的般配,剧情发展顺利,在他们一见钟情甚至准备结婚的时候,克劳宁却必须赶赴战场,之后女主经历的是漫长的等待和心爱之人可能随时命丧战场的折磨.这个情节被翻拍了 ...

  • 一夜风流影评
  • <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是美国导演法兰克"卡普拉所执导的一部电影,由克拉克"盖博与克劳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所主演.<一夜风流>是卡普拉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相当重要的 ...

  • 初恋那件小事影评哦
  • 狗血.太理想化.搞笑的泰语.太少女.尽管如此,初恋这件小事 还是让我红了眼眶. 不为什么.只为了逝去的时光,和爱. 每个女生都是或曾经是阿水.为了喜欢的人,从灰头土脸的丑小鸭,慢慢蜕变成白天鹅.每个女 生都会遇到她的阿亮.王子,帅气,温柔,体贴,成绩好,体育好,对每个人都好得不得了.他的眼 睛像夜空 ...

  • 风月俏佳人影评
  • 风月俏佳人影评(一) 我爱你,爱你浓艳俗气的美丽,爱你身上肆意跳跃的青春,爱你臂弯里的柔情蜜意,然而,我更爱你的是,在你身上我发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自己. --不是我,是替Ed说的 是我看的为数不多的浪漫喜剧中我很喜欢的一部,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是受片中美女对俺判断力的非理智左右.仔细想想,我真正为浪 ...

  • [辩护人]影评20150701
  • 用影像撼动法律的威严 曾几何时,为了保持自己只看欧美大片和小清新文艺片的高逼格,我对于韩国电影是十分排斥的,似乎看了韩国电影就跟看了韩剧一样脑残,谈论韩国电影,也只是调侃金基德的那些情色小片,不伦不类的汉江怪物灾难片,讽刺着韩国人拍情色片也要拿捏着一份矜持,拍灾难片也要挤出一点搞笑素材,镜头的运用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