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模式研究1
毛太田,苏鹏
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E-mail :
摘 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长株潭区域物流企业却还刚刚起步,在发
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加速该地区物流资源的整合,
对于提升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根
据长株潭区域物流的具体运行现状,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三种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全面分析
了整合该地区物流资源的意义。
关键词: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1. 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
物流资源整合是将原本相互联系却被分割开来进行管理的各种物流活动,重新整合为一
个整体。包装、保管、运输、仓储等原本是一些相互联系紧密的活动;然而,在实际的生产
活动中,这些活动却是分开来进行管理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事物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综合化、整体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但当前理论界对于物流资
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何明珂在其著作《物流系统论》指出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实质上就是物流资源整合原理。
该文指出[1]: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
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一系列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
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大联系,达到物流整体化的目的的过程。
还指出物流要素集成是区别传统储运业与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要素集成的动
机、机制和结果;指出物流系统内部结构的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系统网络化
原理和接口无缝化原理等。
黄国雄[2]在认为,物流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的整合,通过系统整合才能发挥优势,最大
限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唐纳德·丁·鲍尔所克斯等人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提出的整合理
论则强调了对物流位置结构、仓库位置类型、运输节拍、库存节约、物流战略的制定方向[3]。
2. 长株潭区域物流运行现状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稳步推进,但物流一体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宏观环境和微
观条件方面都还没有准备好。从宏观来讲,长株潭区域物流业整合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通道”
还没有形成;从微观来看,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可逾越的具体困难。
2.1 管理体制障碍
从现行体制来看,存在纵向部门分割、横向地区封锁的问题。由于铁路、公路、水运、
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行政管理分属不同部门,难以统筹规划,还面临海运、铁路、公路、航运
标准及有关税费标准、通关手续不同等诸多难题;各个城市由于行政区划管理指标体系评价
标准不同,在行政执法、市场管理、政策体系等各个方面,包括各地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的1本课题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经济一体化环境下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研究”(编号:06C861)的
阶段性成果。
各类证照审批等都是各自为政,各地难以协调,同样也形成了区域管理上的条块分割。
2.2 物流成本过高
200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与全国GDP 的比率为18.5%。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数据
一般为10%[4]。然而同年,我国GDP 总量为6437亿元,这意味着,如果物流成本降低一个百
分点,就将产生65亿元的效益。也就是降低了65亿的成本。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有效
的控制物流成本已经变得非常的有意义了。不过对于刚起步的湖南物流来说,这既是机遇又
是挑战。巨大的利益摆在眼前很能激起人们的斗志,但是存在的居多问题以及国外著名物流
企业的介入又给湖南物流罩上了一层乌云。
2.3 物流资源分散与浪费现象严重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等系统自办储运的状况在长株潭地
区至今没有根本改变,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部门都有各自的物流企业; 另一方面, 长沙、
株洲、湘潭三市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互不联系, 甚至暗中竞争, 相同功能的设施在小区域
范围内你建了我还要建。物流建设和经营互相封闭和部门分割, 造成物流设施重复建设严重,
导致整个物流产业高度分散、各自为政、资源浪费、设施利用率低, 无法形成规模化、社会
化、专业化、集群化和一体化经营。
2.4 物流企业经营方式落后, 信息技术水平低
本区域很多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的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且新增的物流
企业大多为个体私营企业,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不强, 服务范围较窄, 服务内
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 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这与
国际上物流企业的经营领域相比有很大差距。欧美日等国的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全方位和
个性化的, 它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从供应到消费的全程物流服务。信息化、网络化、
自动化是现代化物流的基本特点, 也是区域物流体系赖以建立的重要因素。长株潭物流企业
大多信息化水平偏低, 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GPS 全球定位系统等先
进的信息技术更是处于学习和起步阶段。特别是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物
流标准化体系,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长株潭物流一体化的进程。
3. 长株潭区域物流整合模式
针对长株潭现有物流企业“小”、“弱”、“散”的特征,为提高长株潭区域物流企业的竞争
力,改善长株潭区域物流现状,使其能与世界物流接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模式来整合长
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3.1 企业战略联盟模式
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如资源共享、风险
或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建立较
为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效果[5]。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方式有两
种:一是产权统一的企业并购方式,即两个产权主体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主体。二是不以产
权为纽带的两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企业合作方式。企业购并取决于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合作
取决于资源共享和互补。企业合作有可能发展成为企业合并或其他产权联系形式,但二者具
有明显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战略联盟的实质是资源整合的第二种方式,即不以产权为纽带
的两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企业合作。
长株潭地区现有的物流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大多数的特点都是规模较小,服务单一,
甚至有些仅仅是挂着物流企业的名头,实质上只是一些仓储公司、快递公司,根本不具备第
三方物流企业所要求的服务能力。对于这些物流企业而言,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但
是这些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来说又都有着其特定的优势,这些优势资源分
散开来互相竞争,互相打压,不但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而现阶段,大多数的物流公司都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并购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建立完整的物
流服务体系,所以长株潭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应当以
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为侧重点进行物流资源整合。要顺利实施企业战略联盟,区域内各物
流企业首先要对自有资源、生产水平、开发能力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
胁进行分析以明确本企业需求,然后从众多备选对象中选出最好多于一个符合本企业需求和
目标的企业作为潜在合作伙伴以选择最合适的联盟对象;再次对潜在合作伙伴的能力、目标、
相似性、文化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从而选出适合的联盟伙伴;最后通过非正式合作最终确
定合作伙伴。因此长株潭地区各物流企业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来实现区域
物流资源的整合:
图1 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整合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3.2 电子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电子化物流(Electronic Logistics,e-Logistics)是伴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物流
新模式,代表着物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化物流是指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及其相
关技术(比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物
流服务目标,并通过物流信息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实时共享,致力于实现供应链中物流
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6]。
物流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与运营效益。而这两项指标都能通过使用现代
科技的方式来提高。电子化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服
务需求的不断提升与物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进入WTO ,中国企业除了拥有更多的机
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外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挑战,所有这些都促使长株潭各物流
企业要着力发展物流服务特别是电子化的物流服务以促进物流资源整合。而对大多数物流服
务提供商而言,在开展物流业务时都必须包含三项核心业务流程:一是客户关系管理流程,
二是物流业务执行流程,三是基础设施管理流程。因此长株潭地区也可按此流程对物流资源
进行电子化物流资源整合并可提出如下电子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建立电子化的客户关系管
理(e-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e-CRM)、进行电子化的业务执行(e-Fulfillment)和
实施电子化的基础设施管理(e-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e-IM)。物流是产品实体从供应者向
需求者流动的过程,只有通过物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成
功结束,所以物流效率是客户评价电子化物流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信息流、商流和资金
流通过因特网高速实现以后,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将成为顾客选择企业的决定性因素,它直
接影响着电子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电子化技术作为必要实现手段的电子化物流的引入将
使物流服务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以致达到物流资源整合的切实目的。长株潭区域物流的电子
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可提出如下:
图2 电子化物流模式整合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3.3 一体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长株潭”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简化而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由来已久,50年代提出“毛
泽东城”的设想,80年代提出长株潭经济区方案,1997年提出并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战
略。国家“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把以长株潭为中心的湘中地区, 作为重点培育, 形成7个新的
区域性城镇密集区之一, 被称为中国“第七级”。长株潭城市群是世行在华实施的首批城市发
展战略(CDS) 研究计划的两个对象之一。以长株潭为核心, 周边中小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组
成的现代化、生态化特大网状城市群的建设, 是湖南为顺应经济全球化, 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打造具有强辐射功能的核心增长极, 推动湖南工业化进程的战略决策。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
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化的首要条件。长株潭具有发展物流的区位条件, 物流一体化也是长株
潭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 对推动长株潭的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推出物流一体化解决
方案,在统一的平台上,为长株潭各物流企业制定个性化的物流运作系统,可以实现货流、
车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此举将加快湖南省运输企业物流一体化的进程,提高物流企业的
竞争力。在收益模式上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来获取回报。从直接经济效益来看,湖南省可以
通过为运输企业提供个性化业务平台以及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收取技术服务费;网站在线广
告和信息咨询等方面也可有一定的收入。从间接效益来看,车主可以通过减少回程空载率、
货主网上竞价降低运费、中介机构以及相关的交通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通过享受物流企业的
服务,均相应增加营业额,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
为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一体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图3 一体化模式整合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4. 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整合的意义
长株潭区域作为湖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该区域物流不仅对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起着
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即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
力的强弱, 对整个湖南省的经济运行亦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加速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的整合,对于提升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
用[7]。
4.1 优化三市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物流的繁荣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而产业结构
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则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
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结果。现代物流就是通过培育具有强
大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群,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向专业化、合理化
的方向转化。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因而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将直接对第三产
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
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它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五大运输方式经营企业,
交通、运输、仓储、包装、电子信息等设备的制造和经营企业,邮政、银行、保险、通信等
相关生产服务部门,以及税收、海关、检验检疫等政府管理部门及所有消费者。可以说,现
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领域和部门,它的发展不仅能够加快区域内商流、资
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反
之,物流产业不发达的区域,必然是经济运行步履蹒跚、缺乏竞争力的地区。
4.2 促进长株潭一体化的速度,使三市经济一体化规划提前实现
按照专家评审通过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到2020年,在长沙市迅猛南拓的同时,将会出现株洲与湘潭的路网和绿色空间衔接及与长沙东部开发区在功能和道路上的衔接;株洲河西将建成行政、金融、商务、文化、体育、教育、科研、信息服务等综合中心;湘潭将重点发展河东城区。特别是对长株潭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将会对长株潭区域物流的集聚效应和裂变效应会产生巨大的膨化效应,促进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提前实现。
4.3 推进泛珠三角经济联合体的形成,使长株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促进长株潭区域物流的崛起,能最有效地集聚长株潭的商业、物流、金融、信息和政治、文化、社会等资源,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圈”经济联合体的形成,打造长株潭三市整体核心竞争力,使长株潭区域经济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迅速崛起。
5. 结语
现代企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社会化的大物流与之相适应,同时为社会化的大物流创造条件。社会化的大物流已拓展到包装、配货、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增值服务,从而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即供应链一体化。所以现代社会需要一个从专业化物流到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并产生物流企业利益共同体联盟的过程。实现长株潭物流一体化的战略,不仅是一种硬件设施的建设,在更多的程度上,更大量的艰苦的工作是一种软件的建设和创新,是让更多的“物”高效快速地“流”起来的顺畅的有形的路和无形的路,是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对接。在目前的情况下,长株潭并不需要追求过多、过大的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首先要做的是站在区域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共享,提高长株潭区域物流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明珂. 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黄国雄. 现代物流的整合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0(12):18-19.
[3] (美) 唐纳德.J. 鲍尔所克斯, 戴维.J. 克劳斯. 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中国投资咨询网.2006年中国物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DB/OL].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129wuliu.htm.2007-3-25.
[5]崔征. 企业战略联盟的伙伴选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2):74-77.
[6]姚国章. 电子化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46-51.
[7]张思军. 长株潭物流一体化战略探讨[J].物流技术,2006,(2):25-27,51.
Research on Regional Logistics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of Changsha、Zhuzhou and Xiangtan Area
Mao Taitian,Su Peng
Management School of 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The economy integration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area (Chang-Zhu-Tan shortening as follows) has entered an essential phase, but this area’s reg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underway just now. There are quit a bit questions in the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ave blocked the step of the area’s economy integration.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logistics resource integrating of this area has important effect to advance core competition power and promote the economy integration of Chang-Zhu-Tan . Basing its regional logistics actual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logistics resource integration models and analyses its meaning roundly.
Keywords :Chang-Zhu-Tan ;regional logistics;resource integration;integration model
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模式研究1
毛太田,苏鹏
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E-mail :
摘 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长株潭区域物流企业却还刚刚起步,在发
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加速该地区物流资源的整合,
对于提升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根
据长株潭区域物流的具体运行现状,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三种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全面分析
了整合该地区物流资源的意义。
关键词: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1. 物流资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
物流资源整合是将原本相互联系却被分割开来进行管理的各种物流活动,重新整合为一
个整体。包装、保管、运输、仓储等原本是一些相互联系紧密的活动;然而,在实际的生产
活动中,这些活动却是分开来进行管理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事物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综合化、整体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但当前理论界对于物流资
源整合的概念和实质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何明珂在其著作《物流系统论》指出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实质上就是物流资源整合原理。
该文指出[1]: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
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一系列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
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大联系,达到物流整体化的目的的过程。
还指出物流要素集成是区别传统储运业与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特征;系统分析了要素集成的动
机、机制和结果;指出物流系统内部结构的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系统网络化
原理和接口无缝化原理等。
黄国雄[2]在认为,物流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的整合,通过系统整合才能发挥优势,最大
限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唐纳德·丁·鲍尔所克斯等人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提出的整合理
论则强调了对物流位置结构、仓库位置类型、运输节拍、库存节约、物流战略的制定方向[3]。
2. 长株潭区域物流运行现状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稳步推进,但物流一体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宏观环境和微
观条件方面都还没有准备好。从宏观来讲,长株潭区域物流业整合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通道”
还没有形成;从微观来看,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可逾越的具体困难。
2.1 管理体制障碍
从现行体制来看,存在纵向部门分割、横向地区封锁的问题。由于铁路、公路、水运、
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行政管理分属不同部门,难以统筹规划,还面临海运、铁路、公路、航运
标准及有关税费标准、通关手续不同等诸多难题;各个城市由于行政区划管理指标体系评价
标准不同,在行政执法、市场管理、政策体系等各个方面,包括各地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的1本课题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经济一体化环境下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研究”(编号:06C861)的
阶段性成果。
各类证照审批等都是各自为政,各地难以协调,同样也形成了区域管理上的条块分割。
2.2 物流成本过高
200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与全国GDP 的比率为18.5%。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数据
一般为10%[4]。然而同年,我国GDP 总量为6437亿元,这意味着,如果物流成本降低一个百
分点,就将产生65亿元的效益。也就是降低了65亿的成本。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有效
的控制物流成本已经变得非常的有意义了。不过对于刚起步的湖南物流来说,这既是机遇又
是挑战。巨大的利益摆在眼前很能激起人们的斗志,但是存在的居多问题以及国外著名物流
企业的介入又给湖南物流罩上了一层乌云。
2.3 物流资源分散与浪费现象严重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商业、物资、粮食、供销、外贸等系统自办储运的状况在长株潭地
区至今没有根本改变,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部门都有各自的物流企业; 另一方面, 长沙、
株洲、湘潭三市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互不联系, 甚至暗中竞争, 相同功能的设施在小区域
范围内你建了我还要建。物流建设和经营互相封闭和部门分割, 造成物流设施重复建设严重,
导致整个物流产业高度分散、各自为政、资源浪费、设施利用率低, 无法形成规模化、社会
化、专业化、集群化和一体化经营。
2.4 物流企业经营方式落后, 信息技术水平低
本区域很多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的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且新增的物流
企业大多为个体私营企业,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不强, 服务范围较窄, 服务内
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 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这与
国际上物流企业的经营领域相比有很大差距。欧美日等国的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全方位和
个性化的, 它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从供应到消费的全程物流服务。信息化、网络化、
自动化是现代化物流的基本特点, 也是区域物流体系赖以建立的重要因素。长株潭物流企业
大多信息化水平偏低, 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GPS 全球定位系统等先
进的信息技术更是处于学习和起步阶段。特别是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物
流标准化体系,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长株潭物流一体化的进程。
3. 长株潭区域物流整合模式
针对长株潭现有物流企业“小”、“弱”、“散”的特征,为提高长株潭区域物流企业的竞争
力,改善长株潭区域物流现状,使其能与世界物流接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模式来整合长
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3.1 企业战略联盟模式
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如资源共享、风险
或成本共担、优势互补等,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结的方式建立较
为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效果[5]。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方式有两
种:一是产权统一的企业并购方式,即两个产权主体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主体。二是不以产
权为纽带的两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企业合作方式。企业购并取决于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合作
取决于资源共享和互补。企业合作有可能发展成为企业合并或其他产权联系形式,但二者具
有明显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战略联盟的实质是资源整合的第二种方式,即不以产权为纽带
的两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企业合作。
长株潭地区现有的物流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大多数的特点都是规模较小,服务单一,
甚至有些仅仅是挂着物流企业的名头,实质上只是一些仓储公司、快递公司,根本不具备第
三方物流企业所要求的服务能力。对于这些物流企业而言,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但
是这些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来说又都有着其特定的优势,这些优势资源分
散开来互相竞争,互相打压,不但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而现阶段,大多数的物流公司都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并购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建立完整的物
流服务体系,所以长株潭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应当以
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为侧重点进行物流资源整合。要顺利实施企业战略联盟,区域内各物
流企业首先要对自有资源、生产水平、开发能力和市场潜力等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
胁进行分析以明确本企业需求,然后从众多备选对象中选出最好多于一个符合本企业需求和
目标的企业作为潜在合作伙伴以选择最合适的联盟对象;再次对潜在合作伙伴的能力、目标、
相似性、文化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从而选出适合的联盟伙伴;最后通过非正式合作最终确
定合作伙伴。因此长株潭地区各物流企业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来实现区域
物流资源的整合:
图1 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整合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3.2 电子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电子化物流(Electronic Logistics,e-Logistics)是伴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物流
新模式,代表着物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化物流是指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及其相
关技术(比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物
流服务目标,并通过物流信息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实时共享,致力于实现供应链中物流
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6]。
物流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与运营效益。而这两项指标都能通过使用现代
科技的方式来提高。电子化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服
务需求的不断提升与物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进入WTO ,中国企业除了拥有更多的机
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外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挑战,所有这些都促使长株潭各物流
企业要着力发展物流服务特别是电子化的物流服务以促进物流资源整合。而对大多数物流服
务提供商而言,在开展物流业务时都必须包含三项核心业务流程:一是客户关系管理流程,
二是物流业务执行流程,三是基础设施管理流程。因此长株潭地区也可按此流程对物流资源
进行电子化物流资源整合并可提出如下电子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建立电子化的客户关系管
理(e-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e-CRM)、进行电子化的业务执行(e-Fulfillment)和
实施电子化的基础设施管理(e-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e-IM)。物流是产品实体从供应者向
需求者流动的过程,只有通过物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成
功结束,所以物流效率是客户评价电子化物流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信息流、商流和资金
流通过因特网高速实现以后,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将成为顾客选择企业的决定性因素,它直
接影响着电子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电子化技术作为必要实现手段的电子化物流的引入将
使物流服务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以致达到物流资源整合的切实目的。长株潭区域物流的电子
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可提出如下:
图2 电子化物流模式整合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3.3 一体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长株潭”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简化而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由来已久,50年代提出“毛
泽东城”的设想,80年代提出长株潭经济区方案,1997年提出并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战
略。国家“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把以长株潭为中心的湘中地区, 作为重点培育, 形成7个新的
区域性城镇密集区之一, 被称为中国“第七级”。长株潭城市群是世行在华实施的首批城市发
展战略(CDS) 研究计划的两个对象之一。以长株潭为核心, 周边中小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组
成的现代化、生态化特大网状城市群的建设, 是湖南为顺应经济全球化, 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打造具有强辐射功能的核心增长极, 推动湖南工业化进程的战略决策。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
长株潭区域物流产业化的首要条件。长株潭具有发展物流的区位条件, 物流一体化也是长株
潭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 对推动长株潭的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推出物流一体化解决
方案,在统一的平台上,为长株潭各物流企业制定个性化的物流运作系统,可以实现货流、
车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此举将加快湖南省运输企业物流一体化的进程,提高物流企业的
竞争力。在收益模式上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来获取回报。从直接经济效益来看,湖南省可以
通过为运输企业提供个性化业务平台以及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收取技术服务费;网站在线广
告和信息咨询等方面也可有一定的收入。从间接效益来看,车主可以通过减少回程空载率、
货主网上竞价降低运费、中介机构以及相关的交通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通过享受物流企业的
服务,均相应增加营业额,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
为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一体化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图3 一体化模式整合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4. 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整合的意义
长株潭区域作为湖南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该区域物流不仅对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起着
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即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
力的强弱, 对整个湖南省的经济运行亦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加速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
的整合,对于提升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
用[7]。
4.1 优化三市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物流的繁荣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而产业结构
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则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
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结果。现代物流就是通过培育具有强
大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群,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向专业化、合理化
的方向转化。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因而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将直接对第三产
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
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它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五大运输方式经营企业,
交通、运输、仓储、包装、电子信息等设备的制造和经营企业,邮政、银行、保险、通信等
相关生产服务部门,以及税收、海关、检验检疫等政府管理部门及所有消费者。可以说,现
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领域和部门,它的发展不仅能够加快区域内商流、资
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反
之,物流产业不发达的区域,必然是经济运行步履蹒跚、缺乏竞争力的地区。
4.2 促进长株潭一体化的速度,使三市经济一体化规划提前实现
按照专家评审通过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到2020年,在长沙市迅猛南拓的同时,将会出现株洲与湘潭的路网和绿色空间衔接及与长沙东部开发区在功能和道路上的衔接;株洲河西将建成行政、金融、商务、文化、体育、教育、科研、信息服务等综合中心;湘潭将重点发展河东城区。特别是对长株潭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将会对长株潭区域物流的集聚效应和裂变效应会产生巨大的膨化效应,促进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提前实现。
4.3 推进泛珠三角经济联合体的形成,使长株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长株潭区域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能促进长株潭区域物流的崛起,能最有效地集聚长株潭的商业、物流、金融、信息和政治、文化、社会等资源,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圈”经济联合体的形成,打造长株潭三市整体核心竞争力,使长株潭区域经济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迅速崛起。
5. 结语
现代企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社会化的大物流与之相适应,同时为社会化的大物流创造条件。社会化的大物流已拓展到包装、配货、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增值服务,从而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即供应链一体化。所以现代社会需要一个从专业化物流到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并产生物流企业利益共同体联盟的过程。实现长株潭物流一体化的战略,不仅是一种硬件设施的建设,在更多的程度上,更大量的艰苦的工作是一种软件的建设和创新,是让更多的“物”高效快速地“流”起来的顺畅的有形的路和无形的路,是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对接。在目前的情况下,长株潭并不需要追求过多、过大的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首先要做的是站在区域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共享,提高长株潭区域物流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明珂. 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黄国雄. 现代物流的整合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0(12):18-19.
[3] (美) 唐纳德.J. 鲍尔所克斯, 戴维.J. 克劳斯. 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中国投资咨询网.2006年中国物流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DB/OL].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129wuliu.htm.2007-3-25.
[5]崔征. 企业战略联盟的伙伴选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2):74-77.
[6]姚国章. 电子化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4):46-51.
[7]张思军. 长株潭物流一体化战略探讨[J].物流技术,2006,(2):25-27,51.
Research on Regional Logistics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of Changsha、Zhuzhou and Xiangtan Area
Mao Taitian,Su Peng
Management School of 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The economy integration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area (Chang-Zhu-Tan shortening as follows) has entered an essential phase, but this area’s reg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is underway just now. There are quit a bit questions in the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ave blocked the step of the area’s economy integration. Accelerating the regional logistics resource integrating of this area has important effect to advance core competition power and promote the economy integration of Chang-Zhu-Tan . Basing its regional logistics actual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logistics resource integration models and analyses its meaning roundly.
Keywords :Chang-Zhu-Tan ;regional logistics;resource integration;integration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