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程论文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旅游管理系六班 郭颖娴 05140629

摘要:中国的餐桌礼仪源远流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了解国外尤其是西方的餐桌礼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的中国餐桌礼仪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届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餐,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餐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为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味着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是不礼貌,亦意味着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在碗里。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比较

中国和美国在餐桌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并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餐桌礼仪。

(一) 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

动。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档次高一点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请客。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坐。入坐原则是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入坐。

(二) 餐具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调羹、碗、调盘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要备好牙签和烟灰缸。

1. 筷子。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时,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倒人胃口;二是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着筷子。

2. 勺子。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时,用筷子取食时,也可以用勺子来辅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暂停”片刻,汤汁不会再往下流时,再移回来享用。

3. 盘子。稍小点的盘子就是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

4. 牙签。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可时,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东西,不要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更不要用来扎取食物。

在美国餐桌上:

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也可用英美式,即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

喝汤时应该是由碗盘外缘舀至内侧,喝完后汤匙不可留在碗中,应放在碟子上。如果喝汤所用是深盘,就应将汤匙放在深盘中,汤匙柄朝右。在喝茶或喝咖啡时,用完调匙后应放在碟子上,直接拿起咖啡杯就口,而不是以调匙舀用。喝酒时则应拿高脚杯的杯脚,而不是杯身。

(四) 停菜方法

在中国餐桌上,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席。 在西方餐桌上,用餐结束的摆置方式有两种:用餐结束后中,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这样可以避免因碰触而掉落。中途需是谈话或休息时,应该将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盘子两边。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了,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

(五) 肢体动作和语言的意义

在中国,平时吃饭,家长会告诫小孩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正在热烈与人交谈的人自然而然会摆出来的姿势。不过,吃东西时,手肘最好是要离开桌面。 在美国,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不允许替他人取菜,不允许吸烟,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用餐时不应将手肘镇在桌子上妨碍他人进餐,而且也不美观,更不可晃动椅子发出怪声。当口中有食物时,不可喝水、喝汤或讲话。进餐期间如果咳嗽,应以餐巾捂住,并致歉。但如果太严重,则不妨先离座,等缓和后再返回座位。在餐桌上也不可用牙签剔牙,最好能等到宴毕后到洗手间用牙签取出。

综上所述,中西餐桌礼仪有不少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在国外生存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在餐桌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因此,学习和研究餐桌礼仪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任务,也成为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 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 . 刘晓媛,译.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7.

[2]段洁. 餐桌礼仪与口才[ M]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旅游管理系六班 郭颖娴 05140629

摘要:中国的餐桌礼仪源远流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了解国外尤其是西方的餐桌礼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的中国餐桌礼仪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届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

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餐,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餐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为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味着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是不礼貌,亦意味着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在碗里。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比较

中国和美国在餐桌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并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餐桌礼仪。

(一) 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

动。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档次高一点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请客。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坐。入坐原则是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入坐。

(二) 餐具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调羹、碗、调盘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要备好牙签和烟灰缸。

1. 筷子。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用筷子取菜、用餐时,要注意下面几个小问题: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用舔过的筷子去夹菜,倒人胃口;二是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着筷子。

2. 勺子。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有时,用筷子取食时,也可以用勺子来辅助。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暂停”片刻,汤汁不会再往下流时,再移回来享用。

3. 盘子。稍小点的盘子就是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要保持原位,而且不要堆放在一起。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

4. 牙签。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可时,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来的东西,不要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更不要用来扎取食物。

在美国餐桌上:

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也可用英美式,即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

喝汤时应该是由碗盘外缘舀至内侧,喝完后汤匙不可留在碗中,应放在碟子上。如果喝汤所用是深盘,就应将汤匙放在深盘中,汤匙柄朝右。在喝茶或喝咖啡时,用完调匙后应放在碟子上,直接拿起咖啡杯就口,而不是以调匙舀用。喝酒时则应拿高脚杯的杯脚,而不是杯身。

(四) 停菜方法

在中国餐桌上,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席。 在西方餐桌上,用餐结束的摆置方式有两种:用餐结束后中,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这样可以避免因碰触而掉落。中途需是谈话或休息时,应该将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盘子两边。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了,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

(五) 肢体动作和语言的意义

在中国,平时吃饭,家长会告诫小孩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正在热烈与人交谈的人自然而然会摆出来的姿势。不过,吃东西时,手肘最好是要离开桌面。 在美国,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不允许替他人取菜,不允许吸烟,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用餐时不应将手肘镇在桌子上妨碍他人进餐,而且也不美观,更不可晃动椅子发出怪声。当口中有食物时,不可喝水、喝汤或讲话。进餐期间如果咳嗽,应以餐巾捂住,并致歉。但如果太严重,则不妨先离座,等缓和后再返回座位。在餐桌上也不可用牙签剔牙,最好能等到宴毕后到洗手间用牙签取出。

综上所述,中西餐桌礼仪有不少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在国外生存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在餐桌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因此,学习和研究餐桌礼仪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任务,也成为我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 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 . 刘晓媛,译.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07.

[2]段洁. 餐桌礼仪与口才[ M]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相关内容

  •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东平县第四实验小学 2013年7月 <文明礼仪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本课程开 ...

  • 社交礼仪课程标准
  •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程定位 ............. ............. ............. .................1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 二.课程理念„„„„„„„„„„„„„„„„„„„„„„„„„„„2 三.课程设 ...

  • 汽车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I教学教法I <汽车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吴惠卿 摘要:具备专业的汽车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是现代社会对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等汽车 商务方向职位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结合所在学校的课程改革经验,从汽车商务礼仪教学的不同层面进 行分析,提出了 ...

  • 社交礼仪培训心得
  • 社交礼仪培训心得 中华礼仪培训网美女讲师团钱明珠老师的社交礼仪培训课程认为,通过礼仪培训培训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完善,树立个人自信,展示个人的魅力,体现个人修养,展现公司精神风貌,维护团队整体形象,塑造单位品牌形象,提升销售业绩,提升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战斗 ...

  • [商务礼仪与形象设计]教学大纲(高铁)
  • <高铁服务礼仪与形象设计> 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与课程性质 <商务礼仪与形象设计>是为高铁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得到延伸,使学生掌握商务活动中旅游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了解旅游商务礼仪在旅游职业及商务活动中 ...

  • 护理礼仪说课稿
  • <护理礼仪>课程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护理礼仪>. 在现代社会,礼仪规范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影响愈来愈大.社会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服务行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已经将礼仪修养培训作为本行业上岗培训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护理人 ...

  • 医院前台接待礼仪培训
  • 医院前台接待礼仪培训中华礼仪培训网钱明珠老师课程"医院前台接待礼仪培训"介绍.培 训内容主要包括对前台接待礼仪的认识.医院前台接待人员职业形象规范. 医院前台接待人员体态语的使用规范.医院前台接待人员的语言艺术.医 院前台电话接待礼仪.医院前台患者接待礼仪.医院内部的接待礼仪等. ...

  • 酒店礼仪实训
  • 酒店礼仪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实践课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授课学院:工商管理 学分学时:16/1.0 编写执笔人:胡碧芳 审核人签字: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际训练,能进一步掌握酒店礼仪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在 ...

  • 医院医务人员服务礼仪培训-医院培训网
  • 医院医务人员服务礼仪培训 培训讲师:众卓医院培训网礼仪培训师 培训热线:I863718I672 课程介绍 [课程主题]:医院服务礼仪培训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对象]: 医院的医生.护士.导医.各级管理者等医院所有医护人员 [培训形式]: 大量生动案例教学,实用性.操作性强,采用互动.游戏.现场 ...

  • 沟通与礼仪课程质量标准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编制单位: <沟通与礼仪> 046353 营销与策划 市场营销教研室 <沟通与礼仪>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营销与策划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营销与策划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营销与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