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一):观史为鉴,廉洁从教

追根朔源,' 廉政' 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 廉正' 相同——' 廉' 为官德,' 政' 者' 正' 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们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辨证统一。

近年来,廉政教育已深入人心,人人讲求廉政,事事要求清廉。我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 廉' 为核心,以' 清、勤、慎' 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全片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非常具有可读性。从而深刻地了解了廉政建设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看完后感到就像是听了一堂不设讲台、不见讲师的廉政讲座,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就一个国家而言,' 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 那么,对于一个学校、一个教师队伍而言,廉洁同样重要。

目前,紧跟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同大家一道学习了廉政准则,阅读了一些廉政>故事、廉政漫画等书籍,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 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将焦俭送给他的鱼悬于室外来拒绝焦俭的再次相赠;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孔繁森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临终前身上只有8元6角……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这些优良的廉洁作风,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意

识,用教书的行动诠释廉洁的含义,用学生的成才续写廉洁的故事。那么,作为一个教师而言,虽然没有腐败的土壤,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确保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廉洁之花能够竞相怒放。

作为一名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做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真心对待学生,掌握好手中的权利,坚决杜绝用学生成绩作为筹码,获取非法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工作岗位,也许会面临很多诱惑,如何让他们能够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轰炸,就需要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

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廉洁的风气在校园里盛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会更强。作为一名教师,身体力行,弘扬廉洁的正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二)

——赵青革

近期,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极具教育人、感化人的廉政剧作。该剧以古今大量的记录视频交替对比呈现,并辅以文字解说,对中华五千年来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从他们每一次兴盛和衰亡中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看到了廉政的力量。电视剧既给我敲响了警钟,又为我举起了一面镜子。面对荧屏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组镜头,都让我身临其境,思绪万千。鉴史问廉,对照古今,我有三点体会。

一、做人要善良。善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善良是人生的底色,不说谎话,真情流露,是人生最美的体现,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有了善良,就算偶尔受点委屈,也会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宽容,由此换来的一定是快乐,>幸福和健康。善良由内而外,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才最美、最帅。善良的人不会丢弃亲情友情,不会忘记社会的教育、单位的培养,不会私欲膨胀误国毁家,损人害己。

二、做人要能干。 好好上学,好好上班,好好顾家,有所作为,干正事,做好人,人生才有意义。不会的不代表永远不会,不去学,不去干才会倒退。会而不干,干而不前,就是堕落。就像1月18日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培训班上所说:' 当干部,要会干,能干,不能干一年两年总是涛声依旧,干一年两年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总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不干正事,干损害他人、损害单位、损害国家的事就是人的品质问题,就是罪人。

三、做人要公正。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应当坚持公平。我觉得在人生的时时处处都如同置身在一个个天平上,有很多人会在不经意间,默默地看着你,对待亲戚朋友、父母妻儿、领导同事,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偏不倚,但还是应当尽量努力做到办事公平,这样才可以心安理得,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为人处事要做到公平,把心放正,坚持

民主,主持公道,走的正,行的直,为人公开,办事公正,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偏袒他人的缺点,若独断专行,若偏听偏信,若惟我独尊,若惟利是图,若见钱眼开,若不能公正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那就无法做到廉洁奉公,势必落得腐败变质、自毁前程、锒铛入狱的下场。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三):为官' 清勤慎',' 庸懒散' 何患不治乎

——吴自力

近日,我认真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详实的史料,让人警醒的故事,振聋发聩,震撼人心,使我深受教育,备受启发。在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下,央视播出《鉴史问廉》,无疑是对当前全国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有力配合,是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进行的总结和认知。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鉴史问廉》使我更加增强了反腐倡廉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

《鉴史问廉》善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让我们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得到警示和启迪。尤其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在背景音乐的映托下,片子里多次出现的' 清勤慎' 匾额总能震撼人的心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清勤慎' 三字,出自晋武帝司马炎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意思是说,当官的如果能做到清正廉洁、勤勉政务、谨慎处事,国家哪有不长治久安的呢?宋代以后,清、勤、慎三字即成为官场普遍流行的当官箴言,多置匾额悬于衙署,以警戒为官者。在《鉴史问廉》中我们得知,包拯当政的开封府衙门外,甚至刻有' 清勤慎' 的墙雕铭文。

' 清勤慎' 虽是封建官吏的为官标准,但却如一股政治清风,亘古千年绵延至今,与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的' 庸懒散' 、' 懒官懒政' 、' 为官不为' 等浑浊之气形成鲜明对比。' 清勤慎' 中的' 清' 指的是清正、清醒、清廉,它对应的是' 庸懒散' 中的' 庸':昏庸、平庸、庸腐;' 勤', 指的是勤官勤政,有担当,它对应的是' 懒':懒官懒政,不作为;' 慎', 指的是谨慎、用心、善始善终,它对应的是' 散':自由、散漫、得过且过。' 清勤慎' 与' 庸懒散' 宛若官风的两极,为官者秉持任何一方,带来的施政成效确是天壤之别。

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指出,' 为官不为' 也是腐败,' 懒官懒政' 照样祸国殃民。纵观历史,凡是吏治严明、官风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混乱、官风堕落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正是因为魏徵、房玄龄等一批贤臣能吏,清廉节俭,励精图治,才会有空前盛世的' 贞观之治'; 正是拥有李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清廉功臣前赴后继,勤政有为,才会有举世富裕的宋家王朝。而对于一些为官不为,只顾斗玩蟋蟀的贾似道之徒,却只能置百姓于水火,推国家于深渊,引万世唾骂。

当前,我们三门峡正在下猛药治理' 懒官懒政' 和' 为官不为'. 我认为,治理' 慵懒散', 应当倡导' 清勤慎'. 因为,' 清勤慎' 是一剂良方,倘若我们党员干部能常思之念之并落实到行动中,定能保证政治清明有序、政府清廉有信、干部清正有为。

' 清' 能治' 庸'.' 清' 是为官的品质,提醒我们党员干部要讲道德,重品行,不逾矩。首先要以' 清廉' 治理贪庸。把牢欲望闸门,坚守心灵' 防护堤', 不贪不义之财,不存非份之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物欲的诱惑。其次要以' 清醒' 治理昏庸。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明辨是非,遇大事不糊涂,遇邪恶不低头,与不良风气和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同时要以' 清正' 治理平庸。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说真话,办实事,执法客观公正,做人办事公道正派。最后要以' 清静' 治理庸俗。要志存高远,保持平常心,常怀敬畏,远离是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 勤' 能克' 懒'.' 勤' 是为官的责任,'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它告诫我们党员干部多想事、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曾国藩称' 勤之道有五,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和心勤。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 当下,我们党员干部惟有勤勉工作,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不懈怠,不肤浅,多解群众难题,多为民办实事,才能谈得上履职尽责。

' 慎' 能祛' 散'.' 慎' 是为官的态度,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为官就应小心谨慎,面对人民的重托,要有如履薄冰、如临身渊的感觉,不能自由散漫,随波逐流。恐惧生,理智存。只有时刻感受到人民的监督,感受到权力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用好权、掌好权和管好权。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谆谆告诫我们:即使独立工作,无人监督也要能够' 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这种慎始善终,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当恪守遵循的一种美德,一种品行,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官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负担。如果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能以' 当清,当勤,当慎' 为座右铭,那么政治生态必将引领社会风气,' 何患不治乎' 也就不是一句古人的喟叹和百姓的期望了。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一):观史为鉴,廉洁从教

追根朔源,' 廉政' 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 廉正' 相同——' 廉' 为官德,' 政' 者' 正' 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们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辨证统一。

近年来,廉政教育已深入人心,人人讲求廉政,事事要求清廉。我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 廉' 为核心,以' 清、勤、慎' 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全片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非常具有可读性。从而深刻地了解了廉政建设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看完后感到就像是听了一堂不设讲台、不见讲师的廉政讲座,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就一个国家而言,' 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 那么,对于一个学校、一个教师队伍而言,廉洁同样重要。

目前,紧跟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同大家一道学习了廉政准则,阅读了一些廉政>故事、廉政漫画等书籍,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 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将焦俭送给他的鱼悬于室外来拒绝焦俭的再次相赠;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孔繁森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临终前身上只有8元6角……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这些优良的廉洁作风,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意

识,用教书的行动诠释廉洁的含义,用学生的成才续写廉洁的故事。那么,作为一个教师而言,虽然没有腐败的土壤,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确保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廉洁之花能够竞相怒放。

作为一名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做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真心对待学生,掌握好手中的权利,坚决杜绝用学生成绩作为筹码,获取非法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工作岗位,也许会面临很多诱惑,如何让他们能够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轰炸,就需要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

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廉洁的风气在校园里盛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会更强。作为一名教师,身体力行,弘扬廉洁的正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二)

——赵青革

近期,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极具教育人、感化人的廉政剧作。该剧以古今大量的记录视频交替对比呈现,并辅以文字解说,对中华五千年来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从他们每一次兴盛和衰亡中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看到了廉政的力量。电视剧既给我敲响了警钟,又为我举起了一面镜子。面对荧屏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组镜头,都让我身临其境,思绪万千。鉴史问廉,对照古今,我有三点体会。

一、做人要善良。善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善良是人生的底色,不说谎话,真情流露,是人生最美的体现,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有了善良,就算偶尔受点委屈,也会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宽容,由此换来的一定是快乐,>幸福和健康。善良由内而外,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才最美、最帅。善良的人不会丢弃亲情友情,不会忘记社会的教育、单位的培养,不会私欲膨胀误国毁家,损人害己。

二、做人要能干。 好好上学,好好上班,好好顾家,有所作为,干正事,做好人,人生才有意义。不会的不代表永远不会,不去学,不去干才会倒退。会而不干,干而不前,就是堕落。就像1月18日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培训班上所说:' 当干部,要会干,能干,不能干一年两年总是涛声依旧,干一年两年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总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不干正事,干损害他人、损害单位、损害国家的事就是人的品质问题,就是罪人。

三、做人要公正。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应当坚持公平。我觉得在人生的时时处处都如同置身在一个个天平上,有很多人会在不经意间,默默地看着你,对待亲戚朋友、父母妻儿、领导同事,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偏不倚,但还是应当尽量努力做到办事公平,这样才可以心安理得,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为人处事要做到公平,把心放正,坚持

民主,主持公道,走的正,行的直,为人公开,办事公正,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偏袒他人的缺点,若独断专行,若偏听偏信,若惟我独尊,若惟利是图,若见钱眼开,若不能公正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那就无法做到廉洁奉公,势必落得腐败变质、自毁前程、锒铛入狱的下场。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三):为官' 清勤慎',' 庸懒散' 何患不治乎

——吴自力

近日,我认真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详实的史料,让人警醒的故事,振聋发聩,震撼人心,使我深受教育,备受启发。在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下,央视播出《鉴史问廉》,无疑是对当前全国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有力配合,是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进行的总结和认知。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鉴史问廉》使我更加增强了反腐倡廉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

《鉴史问廉》善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让我们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得到警示和启迪。尤其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在背景音乐的映托下,片子里多次出现的' 清勤慎' 匾额总能震撼人的心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清勤慎' 三字,出自晋武帝司马炎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意思是说,当官的如果能做到清正廉洁、勤勉政务、谨慎处事,国家哪有不长治久安的呢?宋代以后,清、勤、慎三字即成为官场普遍流行的当官箴言,多置匾额悬于衙署,以警戒为官者。在《鉴史问廉》中我们得知,包拯当政的开封府衙门外,甚至刻有' 清勤慎' 的墙雕铭文。

' 清勤慎' 虽是封建官吏的为官标准,但却如一股政治清风,亘古千年绵延至今,与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的' 庸懒散' 、' 懒官懒政' 、' 为官不为' 等浑浊之气形成鲜明对比。' 清勤慎' 中的' 清' 指的是清正、清醒、清廉,它对应的是' 庸懒散' 中的' 庸':昏庸、平庸、庸腐;' 勤', 指的是勤官勤政,有担当,它对应的是' 懒':懒官懒政,不作为;' 慎', 指的是谨慎、用心、善始善终,它对应的是' 散':自由、散漫、得过且过。' 清勤慎' 与' 庸懒散' 宛若官风的两极,为官者秉持任何一方,带来的施政成效确是天壤之别。

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指出,' 为官不为' 也是腐败,' 懒官懒政' 照样祸国殃民。纵观历史,凡是吏治严明、官风清正的朝代,必然繁荣昌盛;凡是吏治混乱、官风堕落的朝代,必然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正是因为魏徵、房玄龄等一批贤臣能吏,清廉节俭,励精图治,才会有空前盛世的' 贞观之治'; 正是拥有李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清廉功臣前赴后继,勤政有为,才会有举世富裕的宋家王朝。而对于一些为官不为,只顾斗玩蟋蟀的贾似道之徒,却只能置百姓于水火,推国家于深渊,引万世唾骂。

当前,我们三门峡正在下猛药治理' 懒官懒政' 和' 为官不为'. 我认为,治理' 慵懒散', 应当倡导' 清勤慎'. 因为,' 清勤慎' 是一剂良方,倘若我们党员干部能常思之念之并落实到行动中,定能保证政治清明有序、政府清廉有信、干部清正有为。

' 清' 能治' 庸'.' 清' 是为官的品质,提醒我们党员干部要讲道德,重品行,不逾矩。首先要以' 清廉' 治理贪庸。把牢欲望闸门,坚守心灵' 防护堤', 不贪不义之财,不存非份之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物欲的诱惑。其次要以' 清醒' 治理昏庸。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明辨是非,遇大事不糊涂,遇邪恶不低头,与不良风气和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同时要以' 清正' 治理平庸。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说真话,办实事,执法客观公正,做人办事公道正派。最后要以' 清静' 治理庸俗。要志存高远,保持平常心,常怀敬畏,远离是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 勤' 能克' 懒'.' 勤' 是为官的责任,'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它告诫我们党员干部多想事、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曾国藩称' 勤之道有五,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和心勤。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 当下,我们党员干部惟有勤勉工作,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不懈怠,不肤浅,多解群众难题,多为民办实事,才能谈得上履职尽责。

' 慎' 能祛' 散'.' 慎' 是为官的态度,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为官就应小心谨慎,面对人民的重托,要有如履薄冰、如临身渊的感觉,不能自由散漫,随波逐流。恐惧生,理智存。只有时刻感受到人民的监督,感受到权力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用好权、掌好权和管好权。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谆谆告诫我们:即使独立工作,无人监督也要能够' 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这种慎始善终,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当恪守遵循的一种美德,一种品行,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官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负担。如果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能以' 当清,当勤,当慎' 为座右铭,那么政治生态必将引领社会风气,' 何患不治乎' 也就不是一句古人的喟叹和百姓的期望了。


相关内容

  • 大国外交纪录片首播观后感(第一集大道之行)
  • 大国外交纪录片首播观后感(第一集大道之 行) 大国外交纪录片首播观后感[1] 大国外交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情怀,提升了国家形象.近几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外交思想的指引下,在继承传统外交理念的同时,中国的外交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拓展. 地方外事是对国家外交的有力支撑.地方外事非常 ...

  • 长城纪录片观后感
  • 长城纪录片观后感 长城纪录片>观后感(一) 在这里,我们赞颂我们祖国母亲的无疆大地:赞颂我们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赞颂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炎黄子孙! 那滔滔不竭的黄河流水,滋养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那巍峨屹立的雄伟泰山,撑起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脊梁:那被尊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

  • 最后的特科观后感
  • <最后的特科>纪录片是以他们2012年对李云的亲身采访以及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往事与情缘:李云回忆录>为依据的,主要为李云口述的经历和手写的文章.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的特科>观后感一 2015年5月,&l ...

  • 教师筑梦中国观后感(共8篇)
  • 篇一:2015教师筑梦中国观后感 2015教师筑梦中国观后感 教师筑梦中国观后感(一) <筑梦中国>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教育引导广大 ...

  • 铁血三江观后感
  • 铁血三江观后感 铁血三江>观后感(一) 电视文献记录片<铁血三江>在政府六号楼会议室举行了开机仪式,市委常委贾君出席了活动,并携手该片的总顾问富宏博同志一起为<铁血三江>的开机仪式揭镜,标志着文献纪录片<铁血三江>的拍摄工作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也就此掀开了我市 ...

  •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 ...

  • 信仰的力量__纪录片[信仰]_观后感
  • 信仰的力量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 ...

  • 组织生活观后感(22)
  •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09级化学(1)班学生党支部 特色组织生活之坚定党的信仰 ----收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 2012年6月24日和25晚,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在学院党委的组织下,我支部全体党员同志集聚一堂,开展这次特色组织生活之共同收看历史 ...

  • 辉煌中国纪录片首播观后感600字2篇
  • 近日,<辉煌中国>正式开播了,作为第一部创造性使用"内容众筹"创作方式的纪录片,内容均由百姓自己讲述精彩"中国故事".纪录片第一集就介绍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创举,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桥.中国网,让每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高铁2.2万公 ...

  • [辉煌中国]观后感
  • <辉煌中国>观后感 <辉煌中国>观后感:从<辉煌中国>看中国自信 6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正在中央电视台及融媒体平台热播.全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