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
考试做试卷应注意:
1. 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 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 做应用题时一定要靠着一边书写,以防止写错时无从下笔;
4. 写错的地方轻轻划一斜线,在旁边写上正确答案;
5. 画图、连线时必须用铅笔;
6. 完成后,盖着答案再做一遍;
7. 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一题一题认真再想一遍。
第1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
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
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
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
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
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
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
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 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4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商=被除数÷除数-余数
第5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
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 个大格,(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
1大格是(5) 秒钟,走1小格是(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分针走1圈是(60) 分,也就是(1) 小时。时针走
1圈,分针要走(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 圈,秒针走1圈是(60) 秒,也就是(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
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8单元 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 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 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 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
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 人一定要喝水„„
②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 花可能是香的; 明天可能有风; 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一、口算。
3×10= 80×40= 18×5= 40×60=
30÷10= 13×4= 25×20= 160×4=
300÷5= 720÷9= 16×6= 720÷0=
180÷20= 0÷90= 10×40= 12×50=
85÷5= 57÷3= 0+8= 32×30=
70÷5= 25×4= 15×6= 630÷9= 450÷5= 12×40= 240÷6= 16×60=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91-59= 11×70= 1000÷5= 75÷15=
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
72÷4= 8000÷2= 102+20= 4000÷50=
125-25×2= 50×0×8= 75+25÷5= 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 25×38= 36×19= 774÷8=
508÷2= 370
23×34= 392
203÷9= 63
696÷2= 882
64×28= 820÷5=÷4=×36= 26÷4=÷3=×47= 900×5= 32×38= 770÷8= 56÷6= 458
÷5= ×68= ÷5= ×79= ÷4= 19 360 809 630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四、计算与换算。
3日=( )小时 48个月=( )年 35天=( )
星期 4时20分=( )分 五月份=( )天 5
年=( )月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 )平
方厘米
3厘米=( )分米 138秒=( )分( ) 秒
300公顷=( )平方千米 80000平方米=( )公顷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 )
公顷
1990是( )年,2月有( )天。 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1.6元=1( )6( )
五、脱式计算。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268+29×65
315-345÷3 574÷(125 118) 948-13×52
17×36÷3 560-12×24 375÷5×24
六、在里
填上“<”
、“>”或“=”。
246
492÷6 240÷5 ÷6 600÷5 0. 0.14 0.98
七、列式计算。
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3、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
4、748与116的和是8的多少倍?
5、2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
6、6个752比5172少多少?
7、25与47的和乘98,积是多少?
8、175与49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9、195除以32减去27的差,商是多少?
60. 拖拉机每分钟行300米,卡车每分钟比拖拉机多行300米,卡车6分钟多少米?
61. 一座楼房有6层,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第一层住2户,第二层到第六层各住3户,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62. 一枝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现在这枝铅笔有多长?
63.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哪座桥长?长出多少米?
64. 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小明坚持每天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65. 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乘汽车,只需2小时,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6. 一幢宿舍楼,每两层楼之间有20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
厘米。一个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他升高了多少米?
67. 工人叔叔把机器装在载重4吨的卡车上,每行放4台,放了3行。
每台机器重300千克。这些机器的重量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吗?(口答)
68. 鸽子每分钟可以飞2千米,雨燕每分钟飞的距离比鸽子多3千米。
雨燕每小时可以飞多少千米?
69. 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
前2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后3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70. 一年级有120个新同学。40个人分一班,分成了几班?
71. 刺绣厂的工人30天用机器刺乡240块桌布,平均每天刺乡多少块?
72. 一架直升飞机每小时飞行360千米,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0千米。
这架直升飞机每小时行的千米数是火车的多少倍?
73. 一个纺织厂织出窗帘布846米,织出的床单布是窗帘布的3倍。
织出的床单布比窗帘布多多少米?
74. 从450里减去一个整十数,得到的差再除以这个整十数,商是8。这个整十数是多少?
75. 一个节火车车厢可以装60吨货物,要运480吨货物,需要几节车厢。
76. 一包练习本有50本。三年级有同学75人,每人买4本。一共需要买多少包练习本?
78.20个少先队员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几个筐?
79.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5千米,小明家和省城相距285千米,小明坐火车到省城需要几小时?
80. 一个修路队要修路726米,已经修了285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3米,还要用多少天?
81. 同学们锻炼身体。参加打球的有40人,参加跑步的比参加打球的
多280人。参加跑步的是参加打球的多少倍?
82. (1)除数是32,商是7,余数是25,被除数是多少?
(2)被除数是359,商是8,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83. 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养的鸡比鸭的2倍多20只。养鸭多少只?
84. 小刚家种了5棵苹果树,今年一共收苹果215千克。有4棵苹果
树平均每棵收苹果45千克,另一棵收苹果多少千克?
85. 在方框里分别填哪几个数字,才能使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
86. 一个编筐专业户28天编了242个筐,比原计划多编了18个筐,原计划每天编多少个筐?
87. 副食商店第一天卖出鸡蛋15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卖出的2倍
少75千克。第二天卖出鸡蛋多少千克?
88. 学校开运动会。16个班共有384名运动员,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运动员?
89. 一个木工组要做1450张课桌。已经做了640张,剩下的要用30
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张?
90. 学校买来42包练习本,每包20本。每班分84本,能够分给几人班?
91. 胜利果园收了118筐苹果,一辆小货车每次运15筐,需要运几次?最后一次运多少筐?
92. 小兰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
还余52。想一想: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93. 同学们大扫除,打扫操场的有36人,是打扫教室的人数的3倍,
打扫院子的有27人。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94. 同学们收核桃,一工收776克,每25千克装一筐,可以装多少筐,还剩多少千克?
95. 用电孵箱孵小鸡一次可孵2880只,一只母鸡一次能孵16只。用
电孵箱一次孵小鸡的只数是一只母鸡一次孵的多少倍?
96. 小燕子孵出以后,大燕子在26天里给一只小燕子一共喂养910只
害虫,平均每天喂多少只?
97. 在一条长24千米的公路的一边,一共栽了4300棵杨树,3020棵
柳树。平均每千米栽了多少棵树?
98. 同学位要栽2500棵树,如果每个同学栽4棵,大约需要多少同学参加植树劳动?
99. 学校运来3920千克煤,计划烧5个月,平均每个月大约烧多少千克?
100. 欣华旅馆6月份接待旅客3046人,7月份接待的旅客比6月份
的2倍少968人。7月份大约接待旅客多少人?
101. 一份文稿1185字,打字员用6分钟打完这份文稿。她每分钟大约打多少字?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
考试做试卷应注意:
1. 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 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 做应用题时一定要靠着一边书写,以防止写错时无从下笔;
4. 写错的地方轻轻划一斜线,在旁边写上正确答案;
5. 画图、连线时必须用铅笔;
6. 完成后,盖着答案再做一遍;
7. 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一题一题认真再想一遍。
第1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
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
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
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
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
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
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
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 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4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商=被除数÷除数-余数
第5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
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 个大格,(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
1大格是(5) 秒钟,走1小格是(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分针走1圈是(60) 分,也就是(1) 小时。时针走
1圈,分针要走(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 圈,秒针走1圈是(60) 秒,也就是(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
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8单元 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 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 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 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
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 人一定要喝水„„
②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 花可能是香的; 明天可能有风; 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一、口算。
3×10= 80×40= 18×5= 40×60=
30÷10= 13×4= 25×20= 160×4=
300÷5= 720÷9= 16×6= 720÷0=
180÷20= 0÷90= 10×40= 12×50=
85÷5= 57÷3= 0+8= 32×30=
70÷5= 25×4= 15×6= 630÷9= 450÷5= 12×40= 240÷6= 16×60=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91-59= 11×70= 1000÷5= 75÷15=
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
72÷4= 8000÷2= 102+20= 4000÷50=
125-25×2= 50×0×8= 75+25÷5= 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 25×38= 36×19= 774÷8=
508÷2= 370
23×34= 392
203÷9= 63
696÷2= 882
64×28= 820÷5=÷4=×36= 26÷4=÷3=×47= 900×5= 32×38= 770÷8= 56÷6= 458
÷5= ×68= ÷5= ×79= ÷4= 19 360 809 630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四、计算与换算。
3日=( )小时 48个月=( )年 35天=( )
星期 4时20分=( )分 五月份=( )天 5
年=( )月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2平方分米=( )平
方厘米
3厘米=( )分米 138秒=( )分( ) 秒
300公顷=( )平方千米 80000平方米=( )公顷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 )
公顷
1990是( )年,2月有( )天。 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1.6元=1( )6( )
五、脱式计算。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268+29×65
315-345÷3 574÷(125 118) 948-13×52
17×36÷3 560-12×24 375÷5×24
六、在里
填上“<”
、“>”或“=”。
246
492÷6 240÷5 ÷6 600÷5 0. 0.14 0.98
七、列式计算。
1、16与24的和除以8,商是多少?
2、400减去170与80的和,差是多少?
3、64的14倍减去522,差是多少?
4、748与116的和是8的多少倍?
5、25乘5除225的商,积是多少?
6、6个752比5172少多少?
7、25与47的和乘98,积是多少?
8、175与49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9、195除以32减去27的差,商是多少?
60. 拖拉机每分钟行300米,卡车每分钟比拖拉机多行300米,卡车6分钟多少米?
61. 一座楼房有6层,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第一层住2户,第二层到第六层各住3户,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62. 一枝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现在这枝铅笔有多长?
63.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哪座桥长?长出多少米?
64. 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小明坚持每天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65. 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乘汽车,只需2小时,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6. 一幢宿舍楼,每两层楼之间有20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
厘米。一个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他升高了多少米?
67. 工人叔叔把机器装在载重4吨的卡车上,每行放4台,放了3行。
每台机器重300千克。这些机器的重量超过这辆卡车的载重量吗?(口答)
68. 鸽子每分钟可以飞2千米,雨燕每分钟飞的距离比鸽子多3千米。
雨燕每小时可以飞多少千米?
69. 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
前2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后3天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70. 一年级有120个新同学。40个人分一班,分成了几班?
71. 刺绣厂的工人30天用机器刺乡240块桌布,平均每天刺乡多少块?
72. 一架直升飞机每小时飞行360千米,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0千米。
这架直升飞机每小时行的千米数是火车的多少倍?
73. 一个纺织厂织出窗帘布846米,织出的床单布是窗帘布的3倍。
织出的床单布比窗帘布多多少米?
74. 从450里减去一个整十数,得到的差再除以这个整十数,商是8。这个整十数是多少?
75. 一个节火车车厢可以装60吨货物,要运480吨货物,需要几节车厢。
76. 一包练习本有50本。三年级有同学75人,每人买4本。一共需要买多少包练习本?
78.20个少先队员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几个筐?
79.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5千米,小明家和省城相距285千米,小明坐火车到省城需要几小时?
80. 一个修路队要修路726米,已经修了285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3米,还要用多少天?
81. 同学们锻炼身体。参加打球的有40人,参加跑步的比参加打球的
多280人。参加跑步的是参加打球的多少倍?
82. (1)除数是32,商是7,余数是25,被除数是多少?
(2)被除数是359,商是8,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83. 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养的鸡比鸭的2倍多20只。养鸭多少只?
84. 小刚家种了5棵苹果树,今年一共收苹果215千克。有4棵苹果
树平均每棵收苹果45千克,另一棵收苹果多少千克?
85. 在方框里分别填哪几个数字,才能使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
86. 一个编筐专业户28天编了242个筐,比原计划多编了18个筐,原计划每天编多少个筐?
87. 副食商店第一天卖出鸡蛋15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卖出的2倍
少75千克。第二天卖出鸡蛋多少千克?
88. 学校开运动会。16个班共有384名运动员,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运动员?
89. 一个木工组要做1450张课桌。已经做了640张,剩下的要用30
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张?
90. 学校买来42包练习本,每包20本。每班分84本,能够分给几人班?
91. 胜利果园收了118筐苹果,一辆小货车每次运15筐,需要运几次?最后一次运多少筐?
92. 小兰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
还余52。想一想: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93. 同学们大扫除,打扫操场的有36人,是打扫教室的人数的3倍,
打扫院子的有27人。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94. 同学们收核桃,一工收776克,每25千克装一筐,可以装多少筐,还剩多少千克?
95. 用电孵箱孵小鸡一次可孵2880只,一只母鸡一次能孵16只。用
电孵箱一次孵小鸡的只数是一只母鸡一次孵的多少倍?
96. 小燕子孵出以后,大燕子在26天里给一只小燕子一共喂养910只
害虫,平均每天喂多少只?
97. 在一条长24千米的公路的一边,一共栽了4300棵杨树,3020棵
柳树。平均每千米栽了多少棵树?
98. 同学位要栽2500棵树,如果每个同学栽4棵,大约需要多少同学参加植树劳动?
99. 学校运来3920千克煤,计划烧5个月,平均每个月大约烧多少千克?
100. 欣华旅馆6月份接待旅客3046人,7月份接待的旅客比6月份
的2倍少968人。7月份大约接待旅客多少人?
101. 一份文稿1185字,打字员用6分钟打完这份文稿。她每分钟大约打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