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课题: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主要发明,如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等,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掌握工业革命史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 思路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只是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实力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欧洲大陆轰轰烈烈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一变化就是工业革命。近代史上没有别的历史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工业革命史怎样扩张的?怎样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7、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30页第一自然段和历史纵横。 点拨归纳: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
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18世纪以后,海外市场日益扩大 (必要性)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多媒体显示课件
围绕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点拨归纳
(1) 机器发明和使用。(珍妮机---开始的标志)
(2) 机器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
(3)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火车)
(4) 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知识点二:从工场到工厂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的内容后点拨归纳。
(1)生产方式:从手工工场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发挥重要作用
(3)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加快
(4)社会关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5)政治: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6)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7)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阅读教材第32页文字,点拨归纳
原因和条件
经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 (市场和原料)
政治:资产阶级的拓展、抢占使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
社会(交通运输)条件:蒸汽机车、轮船使各地间联系更加便捷
途径:
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总结结束新课
市场的需求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到十九世纪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客观上在亚非拉地区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板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巩固练习题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C.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D.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5.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A.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B.劳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公开课教案
课题: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主要发明,如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等,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掌握工业革命史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 思路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只是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实力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欧洲大陆轰轰烈烈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一变化就是工业革命。近代史上没有别的历史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工业革命史怎样扩张的?怎样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7、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30页第一自然段和历史纵横。 点拨归纳: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
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18世纪以后,海外市场日益扩大 (必要性)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多媒体显示课件
围绕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点拨归纳
(1) 机器发明和使用。(珍妮机---开始的标志)
(2) 机器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
(3)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火车)
(4) 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知识点二:从工场到工厂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的内容后点拨归纳。
(1)生产方式:从手工工场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发挥重要作用
(3)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加快
(4)社会关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5)政治: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6)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7)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阅读教材第32页文字,点拨归纳
原因和条件
经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 (市场和原料)
政治:资产阶级的拓展、抢占使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
社会(交通运输)条件:蒸汽机车、轮船使各地间联系更加便捷
途径:
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总结结束新课
市场的需求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到十九世纪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客观上在亚非拉地区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板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巩固练习题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B.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C.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D.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5.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A.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B.劳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