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古都诗话

  我国的六大古都一般指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和杭州。

  

  北京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全诗借观望蓟门军营景色,抒发了忧国情怀和从军报国的雄心壮志。诗中的“蓟”是北京的古称,历史上燕、金、元、明、清五个朝代都曾在此建都。

  北京最初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首都,当时称蓟。从秦汉到清朝。北京又有广阳、渔阳、幽州、燕京、中都、大都、京师等60多个名称。秦时北京称渔阳。“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司马迁《史记》),陈胜抓住戍守渔阳的时机,在大泽乡成功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时北京称幽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人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怀。明清时北京称京师,“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姚鼐《登泰山记》),文中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南京

  

  “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全诗借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情感,表达了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的思想。诗中的“金陵”“石头”都是南京的别称,历史上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年)、太平天国九个朝代或政权都曾在此建都。

  南京又称金陵、秣陵,三国时始成为吴国首都,取名建业,此后又有建邺、建康、江宁、应天府、南京、京师、天京等名称。当时南京最繁华的地区是秦淮河两岸,聚居着豪门大族,行旅繁忙。“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全诗以昔日的繁华和如今的荒芜作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西安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黄鹤楼闻笛》)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诗中的“长安”是西安的旧称,意为“长治久安”。关于历史上在此建都的朝代说法不一,大致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汉献帝)、西晋(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武周、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

  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白居易《胡旋女》)诗中的“胡旋”是康居国的乐舞,“居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掷,两足终不离球上”,长安城当年的繁华景象可见一斑。唐朝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与长安相关的诗,如“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全诗生动再现了战士出征时生离死别的场面,深刻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一诗则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洛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借送别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中的“洛阳”,古称雒阳,历史上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后梁、后唐九个王朝在此建都。

  东周始以洛阳为首都。汉魏时期的洛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史学家班固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科学家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均以诗文显赫当世。西晋诗人左思写下著名的《三都赋》,豪贵之家争相传抄,以至洛阳纸价上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美谈。

  

  开封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全诗抒发了对纵情声色、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的愤恨,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的“汴州”就是开封,历史上有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宣宗)七个朝代在这里建都。

  最初在开封建都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时称大梁,孟子见梁惠王的这段历史就发生在这里。到汉朝,梁孝王在此兴建宫苑“梁园”,广揽文坛名流吟诗作赋。后代文人墨客多以“梁园”为题写诗作文,梁园之名广为流传,成为开封的别名。此后开封又称汴州、东都、东京,到宋朝很快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当年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貌。

  

  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全词抒发了对杭州的无限留恋之情。词中的“杭州”,最早由五代吴越国王钱锣所建,到南宋时便成了首都。

  杭州最初称钱唐,后因避讳改钱塘,又称余杭、临安。南宋时,杭州已是国际性大都市。公元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叹之为“世界最名贵的富丽之城”。“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全诗看似写来京城做客的闲情逸致,实际上却折射出诗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愁闷心情。

  我国的六大古都一般指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和杭州。

  

  北京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全诗借观望蓟门军营景色,抒发了忧国情怀和从军报国的雄心壮志。诗中的“蓟”是北京的古称,历史上燕、金、元、明、清五个朝代都曾在此建都。

  北京最初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首都,当时称蓟。从秦汉到清朝。北京又有广阳、渔阳、幽州、燕京、中都、大都、京师等60多个名称。秦时北京称渔阳。“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司马迁《史记》),陈胜抓住戍守渔阳的时机,在大泽乡成功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时北京称幽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人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怀。明清时北京称京师,“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姚鼐《登泰山记》),文中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南京

  

  “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全诗借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情感,表达了国家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的思想。诗中的“金陵”“石头”都是南京的别称,历史上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年)、太平天国九个朝代或政权都曾在此建都。

  南京又称金陵、秣陵,三国时始成为吴国首都,取名建业,此后又有建邺、建康、江宁、应天府、南京、京师、天京等名称。当时南京最繁华的地区是秦淮河两岸,聚居着豪门大族,行旅繁忙。“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全诗以昔日的繁华和如今的荒芜作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西安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黄鹤楼闻笛》)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诗中的“长安”是西安的旧称,意为“长治久安”。关于历史上在此建都的朝代说法不一,大致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汉献帝)、西晋(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武周、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

  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白居易《胡旋女》)诗中的“胡旋”是康居国的乐舞,“居一小圆球子上舞,纵横腾掷,两足终不离球上”,长安城当年的繁华景象可见一斑。唐朝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与长安相关的诗,如“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全诗生动再现了战士出征时生离死别的场面,深刻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一诗则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洛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借送别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中的“洛阳”,古称雒阳,历史上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武周、后梁、后唐九个王朝在此建都。

  东周始以洛阳为首都。汉魏时期的洛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史学家班固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科学家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均以诗文显赫当世。西晋诗人左思写下著名的《三都赋》,豪贵之家争相传抄,以至洛阳纸价上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美谈。

  

  开封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全诗抒发了对纵情声色、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的愤恨,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的“汴州”就是开封,历史上有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宣宗)七个朝代在这里建都。

  最初在开封建都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时称大梁,孟子见梁惠王的这段历史就发生在这里。到汉朝,梁孝王在此兴建宫苑“梁园”,广揽文坛名流吟诗作赋。后代文人墨客多以“梁园”为题写诗作文,梁园之名广为流传,成为开封的别名。此后开封又称汴州、东都、东京,到宋朝很快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当年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貌。

  

  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全词抒发了对杭州的无限留恋之情。词中的“杭州”,最早由五代吴越国王钱锣所建,到南宋时便成了首都。

  杭州最初称钱唐,后因避讳改钱塘,又称余杭、临安。南宋时,杭州已是国际性大都市。公元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叹之为“世界最名贵的富丽之城”。“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全诗看似写来京城做客的闲情逸致,实际上却折射出诗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愁闷心情。


相关内容

  • 中国六大古都
  • 中国六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 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省会,兼具现代感和历史感,因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厚重.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兵马 ...

  • 中学生书目推荐
  • 一.中国部分 孔子:<论语> 刘 勰:<文心雕龙> 钟 嵘:<诗品序>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严 羽:<沧浪诗话> 叶 燮:<原诗>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 胡 适:<文学改良刍议& ...

  • 南京旅游口号2篇
  • 01:国际青奥城,智慧新南京 评:不像旅游口号,倒可以参加青奥会口号,南京的领导,专家们太有大智慧了. 02: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民歌茉莉花的故乡 评:南京还要拿郑和和茉莉花来吸引游客吗?不觉得过时了,难道到南京来寻找起点和听茉莉花歌吗? 03:桨声灯影秦淮梦,虎踞龙蟠帝王州 评:与江南佳丽地,金陵帝 ...

  • 新世纪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与推广
  • 第18卷 第5期 2004年9月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Jour 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 18 No . 5Sep . 2004文章编号:1003-7578(2004) 05-124-04 新世纪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与推广 ...

  • 2017大学生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带答案)
  • 2017大学生国学达人挑战赛题库(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唐杜荀鹤作<观棋>诗云:"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是对中国象棋的描写,那么象棋中我们常说的"楚河"和"汉界"位于今天的哪个省?(B)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 2.孟子 ...

  • 关于古都开封历史地位问题的再认识
  • 关于古都开封历史地位问题的再认识 长期以来,开封定格在"七朝古都"的框架概念之中.开封的最早建城时间基本上是从公元前8世纪20年代,即郑庄公在其新开拓的疆土上修筑的新城--启封(开封)算起,距今只有27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近年来,有志于开封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及文 ...

  • 文化潮涌接天来--XX市建设文化强市掠影
  • 文化潮涌接天来 ——xx市建设文化强市掠影 xx市地处河南省北部,晋冀鲁豫四省交汇之处,全市辖林州市、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滑县等5县(市)和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四区,面积7413平方公里,人口520万,其中市区人口102万,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殷墟文化 ...

  • 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历史冷常识
  • 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历史冷常识 1,六大古都 2,四大古城 3,佛教四大名山 4,道教四大名山 5,关中八大怪 6,四大才子 7,四大名酒 8,八大菜系 9,五大民窑 10,四大砚台 11,六大门派 12,七大军区 13,八大胡同 14,九大仙草 15,,世界四大圣城 16,四大古桥 17,四大古典戏剧 ...

  • 南京古地名.古称
  • 南京古名 金陵 建业 建康 江宁府 应天府 天京 南京 别称石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邺).建康.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等.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越城(又名范蠡城) .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