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岳麓版)总复习:1-2-2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必修1 第2单元 第2讲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

C.维护贵族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答案】C

【解析】此题容易误选A项或者B项,由题目所给的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更注重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由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必须按律量刑,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平民斗争的胜利。D项是罗马法的影响。

2.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 )

A.法律意识浓厚 B.喜欢打官司

C.经常犯法 D.维护私有财产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很明显地反映了罗马人具有浓厚的法律意识。

3.(2010·福建·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的,使贵族受到一定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调整了公民内部的关系,故选C项。

4.(2010·揭阳·3月文综)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人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开始于

(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A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取代了过去的习惯法,是罗马人基于理性而制定法律的开始。

5.(2010·潍坊·3月文综)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

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既不符合材料,又不符合史实,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A项。

6.(2010·丰台)罗马法经历了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下列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

B.体现了古代罗马民主政体的不断健全

C.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备

D.反映了古代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复杂

【答案】B

【解析】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体现的是法律的完善而不是政体,故选B项。

7.(2010·烟台·3月文综)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化同化

【答案】D

【解析】古希腊民主政治发达,并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使罗马人心服的只能是文化方面,B项宗教显然不符合古希腊的历史。

8.(2010·合肥)《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不得超过一分”“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等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9.(2010·辽宁模拟)《十二铜表法》规定: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 “凡故意伤害他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下列选项中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倡导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④提出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①“所有人”不对;材料没有契约问题,排除④。

10.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实行民主政治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制定的这些法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权益,其主要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尖锐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11.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答案】C

【解析】古罗马是奴隶制帝国,法律的制定从本质上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等级对立森严,不可能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12.(2010·福建南安)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为什么近代欧洲法律体系比较多的吸收了罗马法而不是时间早得多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西亚古巴比伦王国,世界历史现存第一部成文法典)?”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

A.罗马法随罗马军团影响到了广泛地区

B.罗马法体系完整、内容完备

C.罗马法的平等公正理念符合了近代需要

D.文化差异导致东西方法律无法借鉴

【答案】D

【解析】东西方文化之间有差异,但并非不能互相借鉴。

二、非选择题

13.(2010·烟台)“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这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要感谢天地,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我生为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

——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

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柏拉图“感谢天地”的原因是什么?在雅典哪些人则是不幸的呢?

(2)据材料二回答,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

(3)“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试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1)原因:生为一个公民,可以享受民主政治。不幸者:奴隶、女性、外邦人、没有一定财产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查士丁尼积极推动罗马法的整理编纂,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欧洲许多国家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罗马法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例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等。

14.(2010·广州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答案】(1)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过去习惯法的痕迹。

(2)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试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设置了新的知识情境,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注意不要单纯提取信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出其特点;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综合回答其作用与影响。

必修1 第2单元 第2讲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

C.维护贵族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答案】C

【解析】此题容易误选A项或者B项,由题目所给的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更注重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由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必须按律量刑,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平民斗争的胜利。D项是罗马法的影响。

2.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 )

A.法律意识浓厚 B.喜欢打官司

C.经常犯法 D.维护私有财产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很明显地反映了罗马人具有浓厚的法律意识。

3.(2010·福建·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的,使贵族受到一定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调整了公民内部的关系,故选C项。

4.(2010·揭阳·3月文综)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人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开始于

(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A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取代了过去的习惯法,是罗马人基于理性而制定法律的开始。

5.(2010·潍坊·3月文综) “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 )

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既不符合材料,又不符合史实,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A项。

6.(2010·丰台)罗马法经历了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下列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发展

B.体现了古代罗马民主政体的不断健全

C.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备

D.反映了古代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复杂

【答案】B

【解析】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体现的是法律的完善而不是政体,故选B项。

7.(2010·烟台·3月文综)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化同化

【答案】D

【解析】古希腊民主政治发达,并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使罗马人心服的只能是文化方面,B项宗教显然不符合古希腊的历史。

8.(2010·合肥)《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不得超过一分”“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等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9.(2010·辽宁模拟)《十二铜表法》规定: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 “凡故意伤害他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下列选项中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倡导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④提出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①“所有人”不对;材料没有契约问题,排除④。

10.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实行民主政治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制定的这些法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权益,其主要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尖锐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11.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答案】C

【解析】古罗马是奴隶制帝国,法律的制定从本质上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等级对立森严,不可能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12.(2010·福建南安)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为什么近代欧洲法律体系比较多的吸收了罗马法而不是时间早得多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西亚古巴比伦王国,世界历史现存第一部成文法典)?”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

A.罗马法随罗马军团影响到了广泛地区

B.罗马法体系完整、内容完备

C.罗马法的平等公正理念符合了近代需要

D.文化差异导致东西方法律无法借鉴

【答案】D

【解析】东西方文化之间有差异,但并非不能互相借鉴。

二、非选择题

13.(2010·烟台)“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这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要感谢天地,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我生为一个男人,而不是一个女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

——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

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柏拉图“感谢天地”的原因是什么?在雅典哪些人则是不幸的呢?

(2)据材料二回答,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

(3)“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试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1)原因:生为一个公民,可以享受民主政治。不幸者:奴隶、女性、外邦人、没有一定财产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查士丁尼积极推动罗马法的整理编纂,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欧洲许多国家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罗马法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例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等。

14.(2010·广州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答案】(1)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过去习惯法的痕迹。

(2)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试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设置了新的知识情境,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注意不要单纯提取信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出其特点;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综合回答其作用与影响。


相关内容

  • 高一期中复习提纲(岳麓版高中历史)
  •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 夏朝:①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②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③产生了王位世袭制 2. 商朝: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②主要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③商王与方国的关系: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⑵商王对方国的 ...

  • 岳麓版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探究
  • 岳麓版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探究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余柏青 (本论文未公开发表,若贵编辑感兴趣,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 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 ...

  • 岳麓版历史教材课程目录
  •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 古代政治的成熟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制 ...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余云华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 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 ...

  •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_岳麓版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_历史_岳麓版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夏 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商 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王权+神权 西周 分封制 实质:授民授疆土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 高一岳麓版必修一知识点
  •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 ...

  •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详
  • 高中历史必修Ⅰ复习提纲(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产生了王位世袭制 2.商朝:内服与外服制度:君权神授 3.周朝:①主要政治制度:⑴分封制⑵宗法制 分封制:对象:亲族.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等级序列"周王- ...

  • 高三文综复习
  • 2011-2012学年度上期高三(复)第一次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本卷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生产南北差异逐步扩大 B.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