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后感 好不容易看完《黄仁宇回忆录》,感触颇深。这其中有几个原因。第一,并不是因为其中的内容写得有多么得丰富多彩,重现历史,而是在于黄仁宇先生的文笔细腻,直白易懂,就算是没有背景的人也能读懂。第二,我称赞黄仁宇先生为人做事的风格,他乐观豁达,善于思考,有理想有抱负,不卑躬屈膝,考虑事情总会很全面,还善于反省,这是我们都要学习的地方。

黄仁宇的一生是羁绊的一生,是机遇的一生,这本书通过追忆抗日战争和自己在美国的奋斗史,把自己的的看法、观点阐述出来,通过顺述和插述的结合,描绘了一个宏大历史画面,风格独特。 整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黄仁宇先生从国军自修发展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历史学家,而是他在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中作为一个局内人与局外人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作为局内人,他是一个国军,是一个本身励志当一个中国拿破仑的军人,他参与抗日,在对抗日战争的体会中,他看透了很多事情;作为局外人,他钦佩共产党的顽强,钦佩美国人,甚至日本人。

黄仁宇先生在青少年时就立志要当像拿破仑那样的军事天才,可是在优秀毕业之后却被分配到云南边界,毗邻越南,在蒋介石军队做一个下级军官,可在那,出奇地平静,战事少,物资匮乏,交通不便。在那里的状况是:他的士兵每月薪饷十二元,但如果携带一挺轻机关枪投奔附近山头的土匪,每人却能领到七千元!可想而知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有一个让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却没有外在条

件的充裕。他是当不了拿破仑的!黄仁宇作为一个军官,却很少显摆官威,对战争中的战士怀有深深的敬意,他在书中是这么记录的:‚一位坦克班的班长受了轻伤……但是他否认在战役中受伤。他极力辩解:‘看,我只是稍微刮伤而已。但可击中砖墙,打下一些尘土和会腻,对吧?所以又一大堆烟尘掉到我头上。没有什么好紧张的!…..’士官对战争的风险的轻描淡写,对他们扮演的英雄角色不以为意,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还‚喜欢听士兵见的对谈‛,可见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军官,并从中抱怨了他对战争的不满。

说到他对战争的厌恶,他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全世界的人都讨厌战争,不管是法西斯还是非法西斯。首先从他的亲身经历来看待,他认为战争不可能总是滑稽,事实上,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大开,胸部被打穿。其次,他在密支那小机场看到在训练的美国大兵,没有任何遮蔽,倾盆大雨,这些美国大兵肩荷卡宾枪,在等候出发的命令,黄仁宇不能说什么。他不能说他们英气勃勃地站着,决心承担战争的重任。他仔细观察,他们的眼圈和无动于衷的表情都让作者别有所感,这班美国大兵气馁沮丧,不知所措,无法面对战争的悲惨和不确定,他们就是感官麻木,无精打采!第三个角度,是从日本人的角度,黄仁宇在孟拱河谷是看到一个日本上尉尸体,死者的遗物是一张地图和一本英日字典,黄仁宇发现死者和他有许多共通点,死者是一个大学生,在死前还在认真地读书,他也是迫不得已才来参加战争,谁不想留在教室里好好上课呢?从二战结束时日本军官的态度来看,更能反衬出日本人的反战情绪。当作者从柳州飞往上海时,前来迎接飞机的

是日本陆军及海军军官,他们‚一点都没有预期的不快或反抗态度‛,这令作者吃惊!

作为国名党的黄仁宇,对蒋介石存有敬佩之心,而且这种敬佩是从正面来论述的,当内战爆发时,黄仁宇在和平饭店,他说‚最兴奋目睹蒋介石的莅临…..镇定自制一如平日,但近距离单独看他,会发现他在中国人里算是很高的,不过仍有些脆弱,令人不敢置信‛在这句话中,可能包含着另一层的意思,我也不深究这层内在的意思,可是单从字面上看来,蒋介石在他心目中就是伟岸的,无可替代的!我喜欢黄仁宇先生的内在思想,因为他不是单方面看问题,而是双方面,虽说共产党和国民党有阶级的差别,但是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是用他独特的方式对毛泽东的深谋远虑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在林彪攻打东北时,共产党进攻受挫,他把共产党进攻受挫说成了一个‚奇迹‛。共产党利用工农阶级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抓住了国情,得到了众多人民的支持,无疑国民党是失败的。但国民党的失败不仅仅是体现在这里,黄仁宇知道国民党内在体制是落后的,他在研究明史时就说了:‚中国的农业帝国官僚是军事失利的原因‛,从鸦片战争的失败到蒋介石国民党的挫败都是这个原因,他说:‚国民党在政府组织上层创造出现代的外观,但底子里全国仍是村落的结合体,管理方式不可能比明朝或清朝更企业化。‛

黄仁宇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很有生意的头脑,他曾在全国物价上涨的时候想过靠倒卖黄金来赚钱,但是他追求的不是这么简单的物质丰富,他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从军上的失意,

他已不可能靠打战来圆自己的报国梦想。他在美国独自奋斗,虽然害怕失败,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坚守历史领域。成为一个历史学家付出了他一生,他的前半生在体验,后半生是在总结。他要迥异于西方研究历史的思维方法,他要用中国的思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他创造了大历史观的方法来看待历史事件,他的《万历十五年》闻名世界。

他的一生总会有机遇降临,所以他乐天知命,从容不迫,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求学阶段,他也坚持完成了他的留学梦想。他说:‚我应该容忍不可预测的力量,做好调适,即使永不放弃目标。‛我喜欢他的乐观,喜欢他的大度,喜欢他的心平气和。

读书清单:

1.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年 283

页 210千字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 纸质印刷本 一读

简介:这本书主要是讲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发展再到壮大的简史,作者通过自己教书多年的心得与经验总结写成了这本书,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全书共分为十六讲,内容浓缩了中华文明壮阔多彩的历史,篇幅虽少,却是很全面。从整本书的内容上来看,既与我们高中的历史想衔接,又增加了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全书语言没有历史书上的乏味枯燥,更没有死板生搬硬套,而是更多的加入了作者对历史的看法与见解,语言幽默风趣,内容很充实。

这本书的意义在与,让更多的人喜欢读史,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而不是仅仅只有从学校学来的知识,樊先生写的这本书,使读者内心逐渐有了一个开放、客观的国史轮廓。

2. 黄仁宇著,张逸安译——《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1年 560页 379千字 己藏 电子PDF扫描本 一读

简介:全书共有两个章节,分别是‚自己的浴室‛和‚我所付出的代价‛。主要写了黄仁宇先生从大二辍学从军到最后成为历史学家的经历。黄仁宇先生是一名国民党员,从青年时期就渴望当拿破仑拯救危难的中国,可惜生不逢时,无奈做了蒋介石军队下的下级士官,可黄仁宇一生总有机遇眷顾,他逃过了内战,到了美国留学,专心研究历史,并创造大历史观,在美国他完成了许多作品,尤其是《万历十万年》,对世界的历史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我欣赏黄仁宇先生的乐观豁达与考虑周全,对某件历史事件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对事件的评价很客观,这是历史学家的重要品质,就是要尊重历史

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后感 好不容易看完《黄仁宇回忆录》,感触颇深。这其中有几个原因。第一,并不是因为其中的内容写得有多么得丰富多彩,重现历史,而是在于黄仁宇先生的文笔细腻,直白易懂,就算是没有背景的人也能读懂。第二,我称赞黄仁宇先生为人做事的风格,他乐观豁达,善于思考,有理想有抱负,不卑躬屈膝,考虑事情总会很全面,还善于反省,这是我们都要学习的地方。

黄仁宇的一生是羁绊的一生,是机遇的一生,这本书通过追忆抗日战争和自己在美国的奋斗史,把自己的的看法、观点阐述出来,通过顺述和插述的结合,描绘了一个宏大历史画面,风格独特。 整本书最吸引我的,不是黄仁宇先生从国军自修发展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历史学家,而是他在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中作为一个局内人与局外人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作为局内人,他是一个国军,是一个本身励志当一个中国拿破仑的军人,他参与抗日,在对抗日战争的体会中,他看透了很多事情;作为局外人,他钦佩共产党的顽强,钦佩美国人,甚至日本人。

黄仁宇先生在青少年时就立志要当像拿破仑那样的军事天才,可是在优秀毕业之后却被分配到云南边界,毗邻越南,在蒋介石军队做一个下级军官,可在那,出奇地平静,战事少,物资匮乏,交通不便。在那里的状况是:他的士兵每月薪饷十二元,但如果携带一挺轻机关枪投奔附近山头的土匪,每人却能领到七千元!可想而知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有一个让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却没有外在条

件的充裕。他是当不了拿破仑的!黄仁宇作为一个军官,却很少显摆官威,对战争中的战士怀有深深的敬意,他在书中是这么记录的:‚一位坦克班的班长受了轻伤……但是他否认在战役中受伤。他极力辩解:‘看,我只是稍微刮伤而已。但可击中砖墙,打下一些尘土和会腻,对吧?所以又一大堆烟尘掉到我头上。没有什么好紧张的!…..’士官对战争的风险的轻描淡写,对他们扮演的英雄角色不以为意,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还‚喜欢听士兵见的对谈‛,可见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军官,并从中抱怨了他对战争的不满。

说到他对战争的厌恶,他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全世界的人都讨厌战争,不管是法西斯还是非法西斯。首先从他的亲身经历来看待,他认为战争不可能总是滑稽,事实上,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大开,胸部被打穿。其次,他在密支那小机场看到在训练的美国大兵,没有任何遮蔽,倾盆大雨,这些美国大兵肩荷卡宾枪,在等候出发的命令,黄仁宇不能说什么。他不能说他们英气勃勃地站着,决心承担战争的重任。他仔细观察,他们的眼圈和无动于衷的表情都让作者别有所感,这班美国大兵气馁沮丧,不知所措,无法面对战争的悲惨和不确定,他们就是感官麻木,无精打采!第三个角度,是从日本人的角度,黄仁宇在孟拱河谷是看到一个日本上尉尸体,死者的遗物是一张地图和一本英日字典,黄仁宇发现死者和他有许多共通点,死者是一个大学生,在死前还在认真地读书,他也是迫不得已才来参加战争,谁不想留在教室里好好上课呢?从二战结束时日本军官的态度来看,更能反衬出日本人的反战情绪。当作者从柳州飞往上海时,前来迎接飞机的

是日本陆军及海军军官,他们‚一点都没有预期的不快或反抗态度‛,这令作者吃惊!

作为国名党的黄仁宇,对蒋介石存有敬佩之心,而且这种敬佩是从正面来论述的,当内战爆发时,黄仁宇在和平饭店,他说‚最兴奋目睹蒋介石的莅临…..镇定自制一如平日,但近距离单独看他,会发现他在中国人里算是很高的,不过仍有些脆弱,令人不敢置信‛在这句话中,可能包含着另一层的意思,我也不深究这层内在的意思,可是单从字面上看来,蒋介石在他心目中就是伟岸的,无可替代的!我喜欢黄仁宇先生的内在思想,因为他不是单方面看问题,而是双方面,虽说共产党和国民党有阶级的差别,但是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是用他独特的方式对毛泽东的深谋远虑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在林彪攻打东北时,共产党进攻受挫,他把共产党进攻受挫说成了一个‚奇迹‛。共产党利用工农阶级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抓住了国情,得到了众多人民的支持,无疑国民党是失败的。但国民党的失败不仅仅是体现在这里,黄仁宇知道国民党内在体制是落后的,他在研究明史时就说了:‚中国的农业帝国官僚是军事失利的原因‛,从鸦片战争的失败到蒋介石国民党的挫败都是这个原因,他说:‚国民党在政府组织上层创造出现代的外观,但底子里全国仍是村落的结合体,管理方式不可能比明朝或清朝更企业化。‛

黄仁宇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很有生意的头脑,他曾在全国物价上涨的时候想过靠倒卖黄金来赚钱,但是他追求的不是这么简单的物质丰富,他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从军上的失意,

他已不可能靠打战来圆自己的报国梦想。他在美国独自奋斗,虽然害怕失败,但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坚守历史领域。成为一个历史学家付出了他一生,他的前半生在体验,后半生是在总结。他要迥异于西方研究历史的思维方法,他要用中国的思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他创造了大历史观的方法来看待历史事件,他的《万历十五年》闻名世界。

他的一生总会有机遇降临,所以他乐天知命,从容不迫,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求学阶段,他也坚持完成了他的留学梦想。他说:‚我应该容忍不可预测的力量,做好调适,即使永不放弃目标。‛我喜欢他的乐观,喜欢他的大度,喜欢他的心平气和。

读书清单:

1.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年 283

页 210千字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 纸质印刷本 一读

简介:这本书主要是讲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发展再到壮大的简史,作者通过自己教书多年的心得与经验总结写成了这本书,从题目就可以看出,全书共分为十六讲,内容浓缩了中华文明壮阔多彩的历史,篇幅虽少,却是很全面。从整本书的内容上来看,既与我们高中的历史想衔接,又增加了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全书语言没有历史书上的乏味枯燥,更没有死板生搬硬套,而是更多的加入了作者对历史的看法与见解,语言幽默风趣,内容很充实。

这本书的意义在与,让更多的人喜欢读史,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而不是仅仅只有从学校学来的知识,樊先生写的这本书,使读者内心逐渐有了一个开放、客观的国史轮廓。

2. 黄仁宇著,张逸安译——《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1年 560页 379千字 己藏 电子PDF扫描本 一读

简介:全书共有两个章节,分别是‚自己的浴室‛和‚我所付出的代价‛。主要写了黄仁宇先生从大二辍学从军到最后成为历史学家的经历。黄仁宇先生是一名国民党员,从青年时期就渴望当拿破仑拯救危难的中国,可惜生不逢时,无奈做了蒋介石军队下的下级士官,可黄仁宇一生总有机遇眷顾,他逃过了内战,到了美国留学,专心研究历史,并创造大历史观,在美国他完成了许多作品,尤其是《万历十万年》,对世界的历史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我欣赏黄仁宇先生的乐观豁达与考虑周全,对某件历史事件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对事件的评价很客观,这是历史学家的重要品质,就是要尊重历史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 ...

  •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课程中心
  •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年--1949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 中国近代史主流和本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 ...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 文/亦忱 以区区五万余字谈论中国近代历史,而能起到震聋发聩的效果,在当代中国人中,恐怕非历史学家蒋廷黻莫属. 对中国大陆多数读者来说,蒋廷黻的名字是陌生的,其陌生的程度以我昨天的体会,绝对不亚于第一次听到唐德刚这个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名字.也就是在昨天,在我文章后面的留言中,有一位热心的读者向我推荐了蒋 ...

  •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 <论持久战>读书笔记 [1**********] 张博宇金融数学班 在第一次上课后得知要进行<论持久战>的学习以后,我很快前往了图书馆查阅馆中是否存有这篇文章,但是结果这篇文章只在东区图书馆的基藏书库中有,不免有些失望,而后在网上下载了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在这一个半月内,我在日 ...

  • 刘志伟 | [读书不肯为人忙--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中国古代史论文选集]序言
  •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世界. 这本文集收录的是近年来我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的一些习作,书名出自陈寅恪先生1929年写给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的七绝赠言,诗云: ▲                                ▼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 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 ...

  •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阳明
  • 理性看待历史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阳明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天朝的崩溃>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它的出版广受读者的欢迎,这是史学著作中少有的现象.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但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天朝的 ...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2017历史学考研的复习也进入了暑期阶段,大家的历史学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整理了10个方面,2017历史学考研的考生注意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 ...

  • 中国历史文选
  • 一.名词解释 1.刘知几:字子玄,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在经学上偏向"古文".<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著,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实的"三长"论点,并坚持直书,反对曲笔. 2.<史通>: ...

  • 高中文科生学习方法(共3篇)
  • 篇一:高中文科的学习方法,高中文科学习好的方法 天才总是少数,能成功的,多是在于勤奋与方法.每一个想要成功,亦或是不甘落后的人,都必须付出,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对于我们高中生,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进入一所好大学,就必须用尽全身力气去学习.可好多同学,往往困惑的是,我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