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条约

尔赛条约

一、总览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二、疆界的决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三、军事上的限制

·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海军员额限制在15,000员以下,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并不准拥有潜水艇。

·不得组织空军。

·不得进出口武器。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四、战争责任

·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

·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五、战争赔偿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德国对条约的反应

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似乎德国并未意识到他们对发动战争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已经战败,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

后来成立的魏玛临时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总理谢德曼被迫决定接受条约,随后陆军总司令兴登堡称德军已无力再战。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新成

立的魏玛共和国总统弗雷德里希·艾伯特决定接受条约。

随后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开始质疑条约。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共产党人、犹太人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因为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是魏玛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他们“在背后捅了德国一刀”。这种论调在德国投降后具有广阔市场,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和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而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但实际上西线德军的春季攻势因给养不足而被迫停止,在批评者眼中这次失败被归罪于后方的罢工,尤其是犹太人。而他们却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了总体战中,前线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败。尽管如此,这种论点在德国国内仍引起了广泛共鸣并被纳粹党所利用。

尔赛条约

一、总览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二、疆界的决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三、军事上的限制

·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海军员额限制在15,000员以下,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并不准拥有潜水艇。

·不得组织空军。

·不得进出口武器。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四、战争责任

·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

·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五、战争赔偿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德国对条约的反应

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似乎德国并未意识到他们对发动战争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已经战败,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

后来成立的魏玛临时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总理谢德曼被迫决定接受条约,随后陆军总司令兴登堡称德军已无力再战。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新成

立的魏玛共和国总统弗雷德里希·艾伯特决定接受条约。

随后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开始质疑条约。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共产党人、犹太人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因为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是魏玛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他们“在背后捅了德国一刀”。这种论调在德国投降后具有广阔市场,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和俄国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而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但实际上西线德军的春季攻势因给养不足而被迫停止,在批评者眼中这次失败被归罪于后方的罢工,尤其是犹太人。而他们却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了总体战中,前线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败。尽管如此,这种论点在德国国内仍引起了广泛共鸣并被纳粹党所利用。


相关内容

  • 凡尔赛体系影响下的国际形势
  • 凡尔赛体系影响下的国际形势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和约,以及国际联盟的建立构成了凡尔赛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惩和掠夺,也是战胜国和战胜国之间妥协分赃的 ...

  • 第一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教学设计
  • 第一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记住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和操纵国家.<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和背景.理解凡 ...

  • [新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课件
  • 学案2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课标要求] 1. 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2. 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过程. 一.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概念:战胜国与德国及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 2.内容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领土的变化 思考 (1)同一战前相比, ...

  • 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_黄玉军
  • 2013年第13期No.13,2013历史教学HistoryTeaching总第674期SumNo.67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黄玉军 (济宁学院,山东曲阜273155) [关键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联系,区别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 ...

  •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公开课教案
  • 第一单元 第3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动动与变革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 2.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结合会议签署的条约,认识这两次会议的实质. 3.分析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正确评价凡尔 ...

  • "新凡尔赛条约":伊核及希腊谈判后的全球战略格局
  • 本文为MFI全球战略监测系列之五.作者为MFI首席战略学家柯挺.研究员尹伟.本报告授权宁波银行转载刊发,版权归MFI所有. "新凡尔赛条约":伊核及希腊谈判后的全球战略格局 Macrosystem Finance Institute 2015.07.15 2015年7月10-14 ...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进行的一场内战.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 ...

  • 世界史现代史复习资料
  •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 2.日俄战争--日俄 ...

  •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
  •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 (一)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 1.16-18世纪中期--西.葡.英.法.荷争夺殖民霸权. 2.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与法国的战争. 3.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 4.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统一德国与邻国的战争.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