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太守与治乱兴衰

  汉承秦制,地方行政主要实行郡县二级制,一郡之内军政财大权均操诸太守一人。太守之得人与否,直接关系一郡治乱兴衰。汉代吏治历来为后世所推崇,正如《旧唐书·良吏传》中所赞叹,“选任之道,皇汉其优”。有鉴于太守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考察汉代吏治,太守无疑是最重要的群体。顾炎武在《日知录》“刺史守相得召见”条中指出,“两汉之隆,尤重太守”,可谓一语中的。这里仅以《汉书》为例,简述西汉一代的太守形象。   太守在西汉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汉书》含本纪十二篇,列传七十篇。经统计,立传人物(含附传)424人。除去皇室成员及宗室诸王,其他人物337人。在这337人中,有118人曾担任过太守或职责相当于太守的王国相,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西汉共有郡国103个(郡83个、王国20个),这118人分布在78个郡国。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三的郡国,其守相史册留名,成为后人千百年来学习或反思的对象。这也意味着,一旦出任郡国守相,往往就进入治史者视野,成为其著史作传的关注对象。太守这一群体在西汉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两汉太守在地方治理中承担着全方位、举足轻重的职责,当时人们普遍“以今之长吏,况古之国君”,甚至认为“今之郡守重于古诸侯”。董仲舒亦曾指出,“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在担任江都相与胶西相期间,正是以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以言传、身教、力行得到了后世景仰。   正是缘于太守的重要性,最高统治者十分重视太守的选任,并通常亲自任命太守人选。如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汉武留意郡守”条中就指出,汉武帝对“辅相之任,不甚择人”,但“除用郡守,尤所留意”,“郡国之事无细大,未尝不深知之”,将郡国守相看得比朝廷相臣更为重要。汉元帝更是直接道出,“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百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乎无忧矣!”   特别是,当某个地方出现激烈矛盾或问题时,中央政府通常会在严肃追查太守责任的同时,另行派出新太守,以改变当地状况。汉成帝时,琅琊郡灾害不断,丞相王商当即派人按问太守,并上奏请免太守。汉哀帝时,南郡多盗贼,汉哀帝为此任命萧育出任南郡太守,并特许其以三公礼遇进宫受命,亲自为其壮行:“南郡盗贼为害,朕甚忧之。以君威信素著,故委以此任。”萧育到任后,果然不辱重托,迅速平定了贼乱。同样,薛宣出任陈留郡太守,孙宝出任广汉郡太守,都是汉成帝亲自点将,用以改善当地治安。汉武帝时,朝廷以京畿重地“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弗能任”,特拜主爵都尉汲黯为右内史,主抓首都地区事务;后因楚地铜钱盗铸严重,淮阳郡地处楚地之郊,乃天下重地,又派汲黯出任淮阳太守。汲黯不欲前往,汉武帝亲自做其工作:“君薄淮阳邪?”意思是正为淮阳难治,所以才强派你去啊!   西汉中央政府对太守的管理   历史反复证明,如果出现中央弱、地方强的局面,就容易演变成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惨痛后果。然而,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实施的落脚点,与国计民生切身相关,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聚积,否则国家政策虽好,也会成一纸空文,甚至“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人才不足,将严重影响地方治理与国家稳定。与此同时,作为一郡主官的太守,其本身还存在调任中央、入主中枢的强烈政治抱负。那么,汉代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保持中央与地方在政治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平衡呢?   首先,赋予太守极高的政治地位。汉代太守品秩为二千石,与中央政府九卿相同,这也为后文所述太守与中央公卿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对治绩卓异的太守,朝廷还会毫不吝啬地打破常规赐予其关内侯(在西汉二十等爵位中居于次席)。如汉宣帝地节三年与神爵四年,分别授予“治有异等”的胶东相王成、“治行尤异”的颍川太守黄霸关内侯。联系到汉初刘邦所定“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以及后人对“李广难封(侯)”的惋叹,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太守这一群体显得格外偏爱,不惜打破祖训,将其纳入最高荣誉的授予序列。   其次,注意保持太守任职的稳定。汉宣帝曾指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就是说,太守任职飘忽不定,官吏百姓对其政策能否持久将失去信心甚至阳奉阴违,只有知其任职将久,才不敢虚以应付。中央政府对考核优秀、吏民称颂的太守,常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及至封侯授爵等多种手段进行嘉奖,而未必简单以快速提拔包括调至中央任职作为奖励。   最后,畅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交流渠道。两汉向来有“郎官出宰百里,郡守入作三公”的传统。大量表现优秀的太守往往遵循这样的政治轨迹:先调任大郡要郡太守或首都地区长官(即三辅长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再调至中央政府任职,其中经由九卿、再任御史大夫、后任丞相的屡见不绝。西汉一代47位丞相中,16人拥有地方太守经历,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名相如张苍、朱博等,更是先后担任过四五个郡国的守相。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十分注意遴选朝中德才兼备者出任地方太守。如元康元年,汉宣帝亲自主持实施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择选中央政府通明政事的博士、谏大夫出任郡国守相。西汉名臣萧望之正是在这次人事变动中被派往平原郡出任太守的。后来,萧望之从平原太守被征召至中央任少府(九卿之一),汉宣帝欣赏萧望之经明持重、才堪宰相,欲重点培养,又下令派他出任左冯翊。萧望之不解汉宣帝深意,以为从少府左迁地方有所贬抑,担心汉宣帝对自己有所不满,便称病辞官。汉宣帝随即派人劝喻:“此番任用实为考察你治民才力。君前任平原太守日浅,故复试之以三辅,非有他意也。”萧望之出任左冯翊三年,没有辜负汉宣帝厚望,勤勉政事,京师称之,之后再次调至中央,历任大鸿胪(九卿之一)、御史大夫、太子太傅,成为汉宣帝、汉元帝两朝倚重的名臣。   经统计,在前述担任过太守的118人中,57人有过两郡以上太守的经历,其中最多的“飞将军”李广甚至当过8个郡的太守。可见,西汉在太守上下及横向交流上十分通畅。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魏相和《循吏传》中召信臣的经历,典型体现了上述特点。魏相起先只是济阴郡一名小吏,在郡国向中央举贤良中,以对策高第直接获任茂陵县令,后升任河南郡太守;不料阴差阳错系罪下狱,遇赦出狱后,再次担任茂陵县令;不久升任扬州刺史,两年后征召至中央任谏大夫,随即又出任河南太守;之后再次征召至中央任大司农(九卿之一),此后再经御史大夫而至相位,被班固赞为与萧何、曹参同列的股肱之臣。召信臣先是察举至宫中任郎官,后出任谷阳县长,再调任上蔡县长;因治绩卓异,破格提拔为零陵郡太守;后因病去职,病愈后征召至中央任谏大夫,不久又出任南阳郡太守,再调任河南郡太守,治行考核常为第一;之后再次征召至中央任少府。考察魏相、召信臣的经历,一是经过了从县、郡到中央多岗位的反复历练,二是每次升迁都缘于考绩优秀,体现了当时务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循吏与酷吏不同的风格:循吏重教化和民生,酷吏本质上是强人政治   西汉治国理念正如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尽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注重教化、以民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但道、法两家特别是秦代以来严刑重法的影响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了循吏与酷吏并存的独特现象。反映在太守群体中,同样可以看到循吏与酷吏两种截然不同的施政风格。   需要说明的是,昔日强秦帝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巨大反差,不能不给西汉统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思考。在暴秦之外寻找另外的治国方式,是西汉循吏产生的历史背景。   西汉太守中的循吏色彩,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行教化。如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仁爱好教化”,一方面遴选郡县有材质者送至京师受业学习,待其学成还乡后予以任用;另一方面兴修官学,宣扬教化,数年之间蜀郡风气为之一新。到汉武帝时,诏令天下郡国建立学校,追溯起来,乃是由文翁开始。班固著《汉书》时距文翁已有两百年,仍然感叹:“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二是注重民生。如黄霸担任颍川太守前后八年,劝民为善、务农耕桑、种树畜养、节用殖财、赈养鳏寡孤独,以外宽内明而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黄霸本人也因治绩卓异,先后调任京兆尹、御史大夫,直至出任丞相。此外,石庆为齐相时,“不治而齐国大治”;汲黯守东海、淮阳郡,“好清静、责大旨、引大体、不细苛、不拘文法”,体现的则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与此同时,酷吏风格在一些太守身上表现同样十分明显。一是严刑重法。如义纵就任定襄太守,一日报杀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王温舒初任河内太守,“捕郡中豪滑,相连坐千余家”,“大者至族,小者乃死”,“流血十余里”,“其好杀行威不爱人如是!”二是不惧豪强。如涿郡一带豪门大姓横行,连官吏都“畏避之,莫敢与忤”,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严延年就任涿郡太守后,“穷竟其奸,诛杀各数十人,郡中震恐,道不拾遗”。严延年三年后由涿郡迁任河南太守,仍然延续了这一风格:“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贫弱虽陷法,曲文以出之;其豪桀侵小民者,以文纳之”。三是治效明显。如郅都守济南郡一年多,郡中道不拾遗;严延年在任期间,“令行禁止,郡中正清”,“豪强胁息,野无行盗,威震旁郡”。   汉代酷吏的产生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豪门大族林立是伴随两汉始终的一大顽疾,加上当时尚武风气很浓,“游侠”与“贼乱”不断,因此,敢于碰硬、雷厉风行的酷吏一手坚决“打黑”、一手不惮豪强,往往得到百姓同情与拥护。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契合百姓心理中的“青天情怀”。但应当看到,酷吏治政尽管可能取得一时效果,却不能长久,也不能从根本上带来社会安定。以酷吏最盛的汉武帝时期为例(《汉书·酷吏传》记载十五人,武帝时期占了八人,如果加上单独立传的张汤、杜周,实际上有十人),这一时期很多地方“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而地方越乱,中央政府就越加紧督查,甚至颁布“沈命法”,规定未及时发觉或捕获盗贼的,郡守以下官吏均处死刑。在这种情势下,“官员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反而造成了“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的反效果。   何以出现这一困境?原因在于,酷吏治政本质上是强人政治,也就是人治。而人治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将个人强大意志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常常不惜以实质正义为名牺牲程序正义。二是代表国家权力的酷吏以打击强权的面目出现,往往得到公众发自朴素情感的支持,反过来酷吏又利用这种民粹力量为自己助势,在树立自己形象的同时,实际上造成了国家与社会、民众的对立。三是不能保证“强人”次次正确、不犯错误。酷吏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往往随意扩大打击面,殃及无辜,造成冤假错案。四是“强人政治”必然面临人亡政息的难题,一旦继任者不具备其魄力与魅力,则难以维系高压政策,不得不面临长期压抑下社会情绪的强烈反弹。   耐人寻味的是,酷吏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其自身结局往往都很惨烈。这也说明,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法治保障,酷吏最终也保护不了自身,遑论保护百姓。   责编/杜凤娇 美编/石玉   栏目负责人:杜凤娇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汉承秦制,地方行政主要实行郡县二级制,一郡之内军政财大权均操诸太守一人。太守之得人与否,直接关系一郡治乱兴衰。汉代吏治历来为后世所推崇,正如《旧唐书·良吏传》中所赞叹,“选任之道,皇汉其优”。有鉴于太守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考察汉代吏治,太守无疑是最重要的群体。顾炎武在《日知录》“刺史守相得召见”条中指出,“两汉之隆,尤重太守”,可谓一语中的。这里仅以《汉书》为例,简述西汉一代的太守形象。   太守在西汉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汉书》含本纪十二篇,列传七十篇。经统计,立传人物(含附传)424人。除去皇室成员及宗室诸王,其他人物337人。在这337人中,有118人曾担任过太守或职责相当于太守的王国相,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西汉共有郡国103个(郡83个、王国20个),这118人分布在78个郡国。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三的郡国,其守相史册留名,成为后人千百年来学习或反思的对象。这也意味着,一旦出任郡国守相,往往就进入治史者视野,成为其著史作传的关注对象。太守这一群体在西汉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两汉太守在地方治理中承担着全方位、举足轻重的职责,当时人们普遍“以今之长吏,况古之国君”,甚至认为“今之郡守重于古诸侯”。董仲舒亦曾指出,“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在担任江都相与胶西相期间,正是以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以言传、身教、力行得到了后世景仰。   正是缘于太守的重要性,最高统治者十分重视太守的选任,并通常亲自任命太守人选。如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汉武留意郡守”条中就指出,汉武帝对“辅相之任,不甚择人”,但“除用郡守,尤所留意”,“郡国之事无细大,未尝不深知之”,将郡国守相看得比朝廷相臣更为重要。汉元帝更是直接道出,“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百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乎无忧矣!”   特别是,当某个地方出现激烈矛盾或问题时,中央政府通常会在严肃追查太守责任的同时,另行派出新太守,以改变当地状况。汉成帝时,琅琊郡灾害不断,丞相王商当即派人按问太守,并上奏请免太守。汉哀帝时,南郡多盗贼,汉哀帝为此任命萧育出任南郡太守,并特许其以三公礼遇进宫受命,亲自为其壮行:“南郡盗贼为害,朕甚忧之。以君威信素著,故委以此任。”萧育到任后,果然不辱重托,迅速平定了贼乱。同样,薛宣出任陈留郡太守,孙宝出任广汉郡太守,都是汉成帝亲自点将,用以改善当地治安。汉武帝时,朝廷以京畿重地“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弗能任”,特拜主爵都尉汲黯为右内史,主抓首都地区事务;后因楚地铜钱盗铸严重,淮阳郡地处楚地之郊,乃天下重地,又派汲黯出任淮阳太守。汲黯不欲前往,汉武帝亲自做其工作:“君薄淮阳邪?”意思是正为淮阳难治,所以才强派你去啊!   西汉中央政府对太守的管理   历史反复证明,如果出现中央弱、地方强的局面,就容易演变成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惨痛后果。然而,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实施的落脚点,与国计民生切身相关,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聚积,否则国家政策虽好,也会成一纸空文,甚至“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人才不足,将严重影响地方治理与国家稳定。与此同时,作为一郡主官的太守,其本身还存在调任中央、入主中枢的强烈政治抱负。那么,汉代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保持中央与地方在政治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平衡呢?   首先,赋予太守极高的政治地位。汉代太守品秩为二千石,与中央政府九卿相同,这也为后文所述太守与中央公卿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对治绩卓异的太守,朝廷还会毫不吝啬地打破常规赐予其关内侯(在西汉二十等爵位中居于次席)。如汉宣帝地节三年与神爵四年,分别授予“治有异等”的胶东相王成、“治行尤异”的颍川太守黄霸关内侯。联系到汉初刘邦所定“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以及后人对“李广难封(侯)”的惋叹,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太守这一群体显得格外偏爱,不惜打破祖训,将其纳入最高荣誉的授予序列。   其次,注意保持太守任职的稳定。汉宣帝曾指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就是说,太守任职飘忽不定,官吏百姓对其政策能否持久将失去信心甚至阳奉阴违,只有知其任职将久,才不敢虚以应付。中央政府对考核优秀、吏民称颂的太守,常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及至封侯授爵等多种手段进行嘉奖,而未必简单以快速提拔包括调至中央任职作为奖励。   最后,畅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交流渠道。两汉向来有“郎官出宰百里,郡守入作三公”的传统。大量表现优秀的太守往往遵循这样的政治轨迹:先调任大郡要郡太守或首都地区长官(即三辅长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再调至中央政府任职,其中经由九卿、再任御史大夫、后任丞相的屡见不绝。西汉一代47位丞相中,16人拥有地方太守经历,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名相如张苍、朱博等,更是先后担任过四五个郡国的守相。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十分注意遴选朝中德才兼备者出任地方太守。如元康元年,汉宣帝亲自主持实施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择选中央政府通明政事的博士、谏大夫出任郡国守相。西汉名臣萧望之正是在这次人事变动中被派往平原郡出任太守的。后来,萧望之从平原太守被征召至中央任少府(九卿之一),汉宣帝欣赏萧望之经明持重、才堪宰相,欲重点培养,又下令派他出任左冯翊。萧望之不解汉宣帝深意,以为从少府左迁地方有所贬抑,担心汉宣帝对自己有所不满,便称病辞官。汉宣帝随即派人劝喻:“此番任用实为考察你治民才力。君前任平原太守日浅,故复试之以三辅,非有他意也。”萧望之出任左冯翊三年,没有辜负汉宣帝厚望,勤勉政事,京师称之,之后再次调至中央,历任大鸿胪(九卿之一)、御史大夫、太子太傅,成为汉宣帝、汉元帝两朝倚重的名臣。   经统计,在前述担任过太守的118人中,57人有过两郡以上太守的经历,其中最多的“飞将军”李广甚至当过8个郡的太守。可见,西汉在太守上下及横向交流上十分通畅。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魏相和《循吏传》中召信臣的经历,典型体现了上述特点。魏相起先只是济阴郡一名小吏,在郡国向中央举贤良中,以对策高第直接获任茂陵县令,后升任河南郡太守;不料阴差阳错系罪下狱,遇赦出狱后,再次担任茂陵县令;不久升任扬州刺史,两年后征召至中央任谏大夫,随即又出任河南太守;之后再次征召至中央任大司农(九卿之一),此后再经御史大夫而至相位,被班固赞为与萧何、曹参同列的股肱之臣。召信臣先是察举至宫中任郎官,后出任谷阳县长,再调任上蔡县长;因治绩卓异,破格提拔为零陵郡太守;后因病去职,病愈后征召至中央任谏大夫,不久又出任南阳郡太守,再调任河南郡太守,治行考核常为第一;之后再次征召至中央任少府。考察魏相、召信臣的经历,一是经过了从县、郡到中央多岗位的反复历练,二是每次升迁都缘于考绩优秀,体现了当时务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循吏与酷吏不同的风格:循吏重教化和民生,酷吏本质上是强人政治   西汉治国理念正如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尽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注重教化、以民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但道、法两家特别是秦代以来严刑重法的影响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了循吏与酷吏并存的独特现象。反映在太守群体中,同样可以看到循吏与酷吏两种截然不同的施政风格。   需要说明的是,昔日强秦帝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巨大反差,不能不给西汉统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思考。在暴秦之外寻找另外的治国方式,是西汉循吏产生的历史背景。   西汉太守中的循吏色彩,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行教化。如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仁爱好教化”,一方面遴选郡县有材质者送至京师受业学习,待其学成还乡后予以任用;另一方面兴修官学,宣扬教化,数年之间蜀郡风气为之一新。到汉武帝时,诏令天下郡国建立学校,追溯起来,乃是由文翁开始。班固著《汉书》时距文翁已有两百年,仍然感叹:“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二是注重民生。如黄霸担任颍川太守前后八年,劝民为善、务农耕桑、种树畜养、节用殖财、赈养鳏寡孤独,以外宽内明而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黄霸本人也因治绩卓异,先后调任京兆尹、御史大夫,直至出任丞相。此外,石庆为齐相时,“不治而齐国大治”;汲黯守东海、淮阳郡,“好清静、责大旨、引大体、不细苛、不拘文法”,体现的则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与此同时,酷吏风格在一些太守身上表现同样十分明显。一是严刑重法。如义纵就任定襄太守,一日报杀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王温舒初任河内太守,“捕郡中豪滑,相连坐千余家”,“大者至族,小者乃死”,“流血十余里”,“其好杀行威不爱人如是!”二是不惧豪强。如涿郡一带豪门大姓横行,连官吏都“畏避之,莫敢与忤”,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严延年就任涿郡太守后,“穷竟其奸,诛杀各数十人,郡中震恐,道不拾遗”。严延年三年后由涿郡迁任河南太守,仍然延续了这一风格:“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贫弱虽陷法,曲文以出之;其豪桀侵小民者,以文纳之”。三是治效明显。如郅都守济南郡一年多,郡中道不拾遗;严延年在任期间,“令行禁止,郡中正清”,“豪强胁息,野无行盗,威震旁郡”。   汉代酷吏的产生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豪门大族林立是伴随两汉始终的一大顽疾,加上当时尚武风气很浓,“游侠”与“贼乱”不断,因此,敢于碰硬、雷厉风行的酷吏一手坚决“打黑”、一手不惮豪强,往往得到百姓同情与拥护。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契合百姓心理中的“青天情怀”。但应当看到,酷吏治政尽管可能取得一时效果,却不能长久,也不能从根本上带来社会安定。以酷吏最盛的汉武帝时期为例(《汉书·酷吏传》记载十五人,武帝时期占了八人,如果加上单独立传的张汤、杜周,实际上有十人),这一时期很多地方“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而地方越乱,中央政府就越加紧督查,甚至颁布“沈命法”,规定未及时发觉或捕获盗贼的,郡守以下官吏均处死刑。在这种情势下,“官员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反而造成了“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的反效果。   何以出现这一困境?原因在于,酷吏治政本质上是强人政治,也就是人治。而人治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将个人强大意志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常常不惜以实质正义为名牺牲程序正义。二是代表国家权力的酷吏以打击强权的面目出现,往往得到公众发自朴素情感的支持,反过来酷吏又利用这种民粹力量为自己助势,在树立自己形象的同时,实际上造成了国家与社会、民众的对立。三是不能保证“强人”次次正确、不犯错误。酷吏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往往随意扩大打击面,殃及无辜,造成冤假错案。四是“强人政治”必然面临人亡政息的难题,一旦继任者不具备其魄力与魅力,则难以维系高压政策,不得不面临长期压抑下社会情绪的强烈反弹。   耐人寻味的是,酷吏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其自身结局往往都很惨烈。这也说明,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法治保障,酷吏最终也保护不了自身,遑论保护百姓。   责编/杜凤娇 美编/石玉   栏目负责人:杜凤娇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

  • 三字经 译文和启示(四)
  •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启示: "读史使人明智".如果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当成一个大家庭的家谱,那么当我们回顾前人的经验时,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有用的东西. [译文]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 ...

  • 中国古代史专题
  •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 1.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建设: ②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 ③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生产工具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经营传统农业时,农具是主要的动力标志.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所制,仅 ...

  • 安而不忘危 中国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 发布时间:2015/5/180:14:13来源:中国文化报 "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关于古代"忧患"意识,已有不少学人作过研究,现在有条件对此进行归纳.同时在某些观点上加以深化,例如关于"忧患"意识的历 ...

  •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阅读答案附翻译
  •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阅读答案附翻译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先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两千石不能擒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上拜为渤海太守.召见,问:"何以治渤海,息其盗贼?"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 ...

  •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阅读答案(附翻译)
  •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渤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先是,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两千石不能擒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上拜为渤海太守.召见,问:"何以治渤海,息其盗贼?"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 ...

  • 古诗词名句集锦(新,未打印)
  • 初中古诗文名句归纳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博大胸襟和豪迈气概)曹操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之情)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

  • 中国古代文史典籍常识
  • 来源:互联网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 ...

  • 人物|西魏改革谋主苏绰
  • 苏绰为西魏的改革倾注了全部心血,宇文泰对苏绰也深为赏识和信任,君臣相得.相知.相互信任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实属少见.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当时,南方有梁朝,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势.三方之中,西魏的势力最为弱小.但十几年之后,西魏却转弱为强,胜过了东魏.后来,宇文泰的儿子不仅统一了北方, ...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 东西方的造人传说 西方: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 东方:女娲(wa)抟(tuan)土造人. 2.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3.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4. 远古人类表格: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