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中的泉水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用“宝石”“泉水”比喻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2.结合“守林人”的话,感受他所体会到的祖国语言之美,理解作者对俄罗斯语言的热爱之情。
3.学习本文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守林人”的话,感受他所体会到的祖国语言之美,理解作者对俄罗斯语言的热爱之情。
2.学习本文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学习安排】2课时
【背景链接】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5.31—?1968.7.14),前苏联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本质上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美国学者马克·斯洛宁在谈到他的创作时说:“与其说是情节,倒不如说是抒情的风采、情感的一致性、一种不间断的音符,使他那不连贯的散文具有一种统一性。他的散文还具有某些评论家认为是他对法语的爱好所导致的那种光彩。”
1932年,他的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问世。小说描写俄罗斯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将文献资料与艺术构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他的成名作,评论界称其为“科学小说”。 其主要作品有传记小说《夏尔·朗赛韦的命运》,中篇小说《科尔希达》,多卷集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遥远的岁月》(1946)、《不平静的青春》(1955)、《前程无量的时代》(1959)和《投身南方》(1962)。
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玫瑰》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金蔷薇》第二卷,探讨散文的诗化、旅行对于创作的意义、虚构的意义、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但未及成书,便离开了人世。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
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
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二)尝试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沼泽(??????)?干涸(??????)?根蒂(??????)?琢磨(??????)
苔藓(??????)?白桦(??????)?芜蔓(??????)?草莽(??????)
2.根据注音写汉字。
争biàn(??????)????tǐng(?????)秀如画?????关lián(??????)
打xuán(?????)????jī(?????)石??????????执zhuò(??????)
二、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14)
第二部分(15-32)
(二)问题探究
赏析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许多俄国文字本身就现出诗意,犹如宝石放射出神秘的闪光”?
?
?
?
2.作者如何来阐述宝石“神秘的闪光”?
?
3.作者如何阐述俄国文字的美的?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
?
4.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
?
5.在我们研究母语的时候,哪些人的语言值得我们去研究?
赏析第二部分
1.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表现小树林的美的?
?
2.如何理解守林人关于“泉水”的阐述?
?
3.如何理解“这些普通的词儿给我掘出了我国语言最深的根蒂”?
?
4.文本后半部分“我”跟守林人在交谈中主要讨论了什么?它与前半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5.文章为什么以“小树林中的泉水”为题?
(三)、总结归纳
1.文章主旨
?
?
2.写作特色
?
?
?
三、课后巩固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譬如(pì)????柔嫩(nâng)????蕴含(yùn)???????草莽(mǎng)
B.矶石(jī)?????修茎(jīng)????玄秘(xuán)?????松脂(zhǐ)
C.苔藓(tái)????沼泽(zhǎo)????琢磨(zuó)??????打旋(xuán)
D.干涸(hã)????芜蔓(wàn)?????纯粹(cuì)??????根蒂(dì)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宝石的总的特征在于它从内部灿烂地发出纯萃银色的闪光。
B.伏尔加河想必也是由这样的水塘发原的吧。
C.只有大多数这些富有诗意的词和我们的大自然有着关连这一点是无可争辨的。
D.苔藓上的一些小水塘和无数的石矶还会勾起人们对往日的泥沼的记忆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廓(物体的周围)???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无可争辩(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
B.修茎(长、高)???????琢磨(思索、思考)?????????取之不尽(完)
C.玄秘(玄妙、神秘)???根蒂(事物的根基或基础)???坐立不安(安全)
D.干涸(干枯无水)?????芜蔓(荒芜、荒凉)?????????久经风霜(经过)
4.以此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是这样,____请原谅,______重弹一番老调,_______这个故事对俄罗斯语言这个话题非常重要。
A.只要?????才??????所以??????因为??
B.既然?????就??????只好??????因为
C.只有?????就??????所以??????因为
D.如果?????便??????只好??????因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6.理解“许多俄国文字本身就现出诗意,犹如宝石放射出神秘的闪光”?
? ? ? ? ? ? ? ? 7.守林人关于“泉水”的阐述? ? ? ? ? ? ? ? ? ? ? ? 8.文章为何以“小树林中的泉水”为标题? ? ?
小树林中的泉水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用“宝石”“泉水”比喻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2.结合“守林人”的话,感受他所体会到的祖国语言之美,理解作者对俄罗斯语言的热爱之情。
3.学习本文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守林人”的话,感受他所体会到的祖国语言之美,理解作者对俄罗斯语言的热爱之情。
2.学习本文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学习安排】2课时
【背景链接】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5.31—?1968.7.14),前苏联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本质上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美国学者马克·斯洛宁在谈到他的创作时说:“与其说是情节,倒不如说是抒情的风采、情感的一致性、一种不间断的音符,使他那不连贯的散文具有一种统一性。他的散文还具有某些评论家认为是他对法语的爱好所导致的那种光彩。”
1932年,他的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问世。小说描写俄罗斯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将文献资料与艺术构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他的成名作,评论界称其为“科学小说”。 其主要作品有传记小说《夏尔·朗赛韦的命运》,中篇小说《科尔希达》,多卷集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遥远的岁月》(1946)、《不平静的青春》(1955)、《前程无量的时代》(1959)和《投身南方》(1962)。
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玫瑰》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金蔷薇》第二卷,探讨散文的诗化、旅行对于创作的意义、虚构的意义、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但未及成书,便离开了人世。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
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
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
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二)尝试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沼泽(??????)?干涸(??????)?根蒂(??????)?琢磨(??????)
苔藓(??????)?白桦(??????)?芜蔓(??????)?草莽(??????)
2.根据注音写汉字。
争biàn(??????)????tǐng(?????)秀如画?????关lián(??????)
打xuán(?????)????jī(?????)石??????????执zhuò(??????)
二、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14)
第二部分(15-32)
(二)问题探究
赏析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许多俄国文字本身就现出诗意,犹如宝石放射出神秘的闪光”?
?
?
?
2.作者如何来阐述宝石“神秘的闪光”?
?
3.作者如何阐述俄国文字的美的?用到了什么论证方法?
?
4.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
?
5.在我们研究母语的时候,哪些人的语言值得我们去研究?
赏析第二部分
1.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表现小树林的美的?
?
2.如何理解守林人关于“泉水”的阐述?
?
3.如何理解“这些普通的词儿给我掘出了我国语言最深的根蒂”?
?
4.文本后半部分“我”跟守林人在交谈中主要讨论了什么?它与前半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5.文章为什么以“小树林中的泉水”为题?
(三)、总结归纳
1.文章主旨
?
?
2.写作特色
?
?
?
三、课后巩固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譬如(pì)????柔嫩(nâng)????蕴含(yùn)???????草莽(mǎng)
B.矶石(jī)?????修茎(jīng)????玄秘(xuán)?????松脂(zhǐ)
C.苔藓(tái)????沼泽(zhǎo)????琢磨(zuó)??????打旋(xuán)
D.干涸(hã)????芜蔓(wàn)?????纯粹(cuì)??????根蒂(dì)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宝石的总的特征在于它从内部灿烂地发出纯萃银色的闪光。
B.伏尔加河想必也是由这样的水塘发原的吧。
C.只有大多数这些富有诗意的词和我们的大自然有着关连这一点是无可争辨的。
D.苔藓上的一些小水塘和无数的石矶还会勾起人们对往日的泥沼的记忆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廓(物体的周围)???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无可争辩(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
B.修茎(长、高)???????琢磨(思索、思考)?????????取之不尽(完)
C.玄秘(玄妙、神秘)???根蒂(事物的根基或基础)???坐立不安(安全)
D.干涸(干枯无水)?????芜蔓(荒芜、荒凉)?????????久经风霜(经过)
4.以此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是这样,____请原谅,______重弹一番老调,_______这个故事对俄罗斯语言这个话题非常重要。
A.只要?????才??????所以??????因为??
B.既然?????就??????只好??????因为
C.只有?????就??????所以??????因为
D.如果?????便??????只好??????因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6.理解“许多俄国文字本身就现出诗意,犹如宝石放射出神秘的闪光”?
? ? ? ? ? ? ? ? 7.守林人关于“泉水”的阐述? ? ? ? ? ? ? ? ? ? ? ? 8.文章为何以“小树林中的泉水”为标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