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自采蔬菜成本费用控制
摘要:近年来新兴的自采蔬菜模式正在各大超市进行,不但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而且还能提高蔬菜的新鲜程度,蔬菜定价的降低为超市带来了更多的顾客,利润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关于自采蔬菜的进货,仍旧存在成本的问题,如果无法做到有效的管理,成本可能和传统模式不相上下。因此,本文通过对自采蔬菜的成本内容进行分析,从产品采购本身和运输两个方面对自采蔬菜成本费用的控制进行研究,认为合理安排采购时间和采购量,选择距离近的采购点,同时用合理的包装成本保证蔬菜的损耗和鲜度能对自采蔬菜的成本费用起到较合理的控制。 关键词 自采蔬菜 成本控制
一、 概念简述
1.1 自采蔬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健康绿色的蔬菜受到人们的极力推捧。传统超市的向供应商采购蔬菜瓜果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不但蔬菜的采购成本高,而且不能保证满足消费者的品质要求。近年来新兴的自采蔬菜模式正在各大超市进行,不但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而且还能提高蔬菜的新鲜程度,蔬菜定价的降低为超市带来了更多的顾客,利润有了很大的提高。自采蔬菜指的是直接从农场摘采的新鲜蔬菜瓜果,去除掉中间的繁琐批发运输过程,降低了蔬菜瓜果运输转移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污染和破损变质等可能性,使得蔬菜鲜度更高,品质得到更大的保障,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2 成本费用
1.2.1 成本
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成本的构成内容要服从管理的需要,并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国家规定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
①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②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③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企业厉行节约,减少损失,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对于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工业企业里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列入产品成本之中。此外,对某些应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中进行分配的部分(如财产的保险费用等)也列入产品成本。这说明产品成本的实际内容,一方面要求反映成本的客观经济实质,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的分配方针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把某些不属于C+V的内容列入成本,而把某些属于活劳动耗费性质的费用列为营业外支出或从留利中开支。
成本作为资本耗费,发生于生产过程,而补偿价值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范畴;作为商品的所有者的经营者为首,常常会对分配领域的一些支出,列作生产成本,导致实际补偿价值和已经消耗的C+V+不一致。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企业为了保证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必须对生产耗费,即资金耗费进行补偿。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耗费须用自身的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来补偿。维持企业再生产按原有规模进行。而成本就是衡量这一补偿份额大小的尺度。
成本是制订产品价格的基础。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在现阶段,人们还不能直接地准确计算产品的价值,而只能计算成本。成本作为价值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高低能反映产品价值量的大小,因而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制订产品价格的重要基础。也正是如此,需要正确地核算成本,才能使价格最大限度地反映社会必要劳动的消耗水平,从而接近价值。当然,产品的定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国家的价格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法令、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及市场竞争的态势等等。
成本是计算企业盈亏的依据。企业只有当其收入超出其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支出时,才有盈利。成本也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纯收入的依据。因为成本规定了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在一定的销售收入中,成本所占比例越低,企业的纯收入就越多。
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依据。企业要努力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首先必须进行正确可行的生产经营决策,而成本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因素。成本作为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高低是决定企业有无竞争能力的关键。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的实际内容就是成本竞争。企业只有努力降低成本,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业绩 ,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如产品设计好坏、生产工艺合理程度、产品质量高低、费用开支大小、产品产量增减以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衔接协调状况等等。正因如此,可以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努力改善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2.2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费用作为为获取收入所发生的资产流出或资源牺牲,实质上是已经耗用的资产。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密切相关。
1.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3. 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标准:
1. 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这一原则限定了费用确认的时间界限。
2. 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限定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有关收入的同一期间予以确认,从而为费用的确认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南。确认费用的标准一般有3种。
费用的内容包括:
A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直接费用。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劳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B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虽与本期收入的取得密切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对象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3 成本控制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
2.5.10条)。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如VE 价值工程、IE 工业工程、ABC 作业成本法、ABM 作业成本管理、SC 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CD 降低成本法、CVP 本-量-利分析、SCM 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存货管理、成本预警、动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二、 超市自采蔬菜成本费用研究
2.1 超市自采蔬菜
传统超市的蔬菜贩卖是通过各种蔬菜供应商渠道进行蔬菜瓜果的批发,在通过物流运输进入超市进行零售。而自采蔬菜的方式则是打破传统的超市蔬菜销售模式,超市采购员直接进入蔬菜种植地进行采摘,通过物流直接运进超市销售。这样采购的蔬菜能保证新鲜和更高的品质,而且减少中间环节能够缩短供应链,降低中间成本。
2.2 蔬菜成本
2.3.1 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指的是自采蔬菜在农场中采购所耗费的成本。根据在农场采购的过程可大致分为超市采购员的人工成本、挑拣蔬菜的时间成本和购买蔬菜的成本。其中能够量化的只有超市采购员的人工成本和购买蔬菜的成本,蔬菜选购的时间成本虽然无法量化,但是也无法忽视。能熟练挑拣新鲜蔬菜的采购员可以在短时间内采购到足量的蔬菜,节约了蔬菜摆上货架的时间,能更加提高蔬菜的新鲜度。而人工成本属于固定的工资薪酬,属于固定的支出。而购买的成本则可以进行一定幅度的变动,这也是增加超市利润的关键。进购成本愈低,超市能获得的利润就越高。农场通常会根据采购数量的多少进行一定程度的价格折扣,要合理利用这些折扣,根据超市每日的蔬菜进货量争取更多的价格折扣以降低成本。
2.3.2 鲜度管理成本
鲜度管理成本指的是超市蔬菜瓜果的保鲜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为了保证蔬菜摆上货架前后能尽可能保持采摘时的新鲜,需要专门人员对货架上的蔬菜进行适当的护理,对蔬菜统一进行保鲜包装,部分蔬菜可能还需要特殊的保鲜处理,如冷冻,洒水,保温等措施。对于蔬菜的保鲜工作需要耗费各种成本,如冷冻和保温都会耗费的电力,湿度保持耗费的水电等都是蔬菜保鲜工作的花费,同时需要人员定期进行腐烂蔬菜的挑拣以免产生植物病菌互相传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2.3.3 破损产品处理成本
蔬菜如果当日不能及时销售完毕,不能保持当日贩卖的新鲜程度,成为剩余品。或者顾客在挑选的过程中由于失误造成蔬菜瓜果的破损,这样的蔬果就会被剩下来,成为瑕疵品。对于这些破损剩余产品,需要及时从货架上清理下来进行统一整理处理。尚且能贩卖的,仅有轻微损伤,顾客仍能接受的蔬果产品,要统一放在同一个货架折价销售,减少可能发生的亏损,争取到最大的利润可能。而对于无法再销售的蔬果产品,则只能进行销毁处理,这一部分的成本需要仔细统计计算,确保利润。同时要通过良好的自采蔬菜管理系统对蔬果保鲜来避免这部分的成本增加。
2.3 物流成本
2.3.1 分拣成本
分拣作业是仓储的合理性和配送的高效性的一项基本的业务要求。在仓储之前,对所有的商品分门别类,同类的商品集中化仓储可以节约仓储 空间,现在比较流行的ABC 分类法中分拣工作便是实施ABC 分类法的一项支持活动,而同时仓储的合理性提高了也对日后的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节约仓储成本。而在配送方面,分拣也是配送的一个前奏,没有分拣,那么配送也失去了意义,配送就不叫配送就叫运输就行了。而配送的意义体现在改善末端物流效益,而分拣工作队配送的集约化和个性化,实时化合高效化提供了支持。分拣作业队物流成本的影响体现在对仓储和配送等业务的支持上。
分拣成本项目和内容包括:
(1)分拣直接费用。分拣直接费用包括: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给分拣作业工人的标准工资、奖金、津贴等;职工福利费,指按规定的工资总额和提取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修理费,指分拣机械进行保养和修理所发生的土料费用;折旧费,指分拣机械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费用。
(2)分拣间接费用。这是指配送分拣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分拣生产,需要由分拣成本负担的各项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
2.3.2 配送成本
配送成本指的是蔬果的农场采购工作完成后,通过物流运输到超市摆上货架的过程产生的成本。这个过程的运杂费属于间接成本,后期将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的成本中去。所以这一部分的成本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就能增加利润,同时对蔬果定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蔬果之类的产品容易因为装卸的问题造成破损,所以运输过程需要注意保护蔬果不会受到运输原因造成的破损,这一类损失最终只能平摊到销售的蔬果中,造成成本的上升。运输过程的规范与否,会影响到蔬果产品的破损数量,对此进行规范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所以在二者之间要进行计算衡量,采取最优的决策方法。
配送成本(Distribution Cost) 配送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是物流企业按用户订单或配送协议进行配货,经过科学统筹规划,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将货物送达用户指定地点的一种供应方式。从整个物流系统来讲,配送几乎
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活动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搬运、包装、保管、运输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物流活动将货物送达目的地。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流通加工活动为支撑,严格来讲,整个物流活动,没有配送环节就不能成为完整的物流活动。
三、成本费用控制方法
3.1 产品本身成本控制
3.1.1 适当包装防止产品损耗
包装可以使用保鲜膜,纸及泡沫保护网等工具对蔬菜进行必要的包装,既可以保证蔬菜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由于轻微的震动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碰撞导致损伤,而且在搬运过程中还可以防止蔬菜之间的碰撞等造成伤害。同时,保鲜膜等的包装还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蔬菜瓜果刚采摘下来的鲜度,能使摆上货架之后的产品鲜度管理上节约一些时间和人力,对成本起到节约控制的作用。另外,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还可以节约包装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损失,更大的节约成本。
3.1.2 采购时间控制
对超市每日蔬菜的进货量和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适当的采购时间,可以尽量保证蔬菜上货架的新鲜程度,当日剩下的产品越少,则需要重新整理处理的瑕疵品和剩余产品就越少,便越能保证蔬菜的利润和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3.2 运输管理成本控制
3.2.1 合理安排采购周期
进行一次采购需要准备的工作繁重且会产生大量的间接费用,所以采购的次数越少,采购的费用就能节省和控制,从而增加利润。根据采购次数和数量的统计,确定采购的规律,寻找经济批量,能将采购工作最优化。
3.2.2 选择距离超市近的采购地
运输蔬菜瓜果会形成运输费用,运输距离越远,蔬菜瓜果的新鲜程度则愈没有保证,同时也会加重间接费用的产生,会增加蔬菜的成本。所以,尽量选择距离近的采购农场,既能保证蔬果的新鲜上市,也能节约采购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用。同时,距离越近,顾客对于蔬果的来源越能产生信任,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超市销售的蔬菜。
四、总结
自采蔬菜需要创造出利润,则需要:
一、采购人员的专业度。生鲜采购的专业度不仅仅是对商品的熟悉度,还要懂得对整体市场的价格走势能够有所掌控,因为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就像股票一样,你要懂得它的走势情况。
二、采购人员的职业操守。谁看见钱都会喜欢,对于用流程和制度来掌控的话,那是有点难度的,对生鲜采购人员的掌控最好还是通过频繁的市调来规范比较好些。
三、商品损耗的控制。有损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损耗出在哪个环节,因此各个环节的损耗也是要掌控的要点,尤其是在各个环节的库存管理和现场的商品打理。
四、每天的必须有清楚的来往账目,使用的资金总额、配送金额、销售金额等几个大数,要清楚的知道现金流情况。
五、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经营费用率,这样才能够对商品进行更好的定价,不过商品定价不是盲目的,生鲜商品也有A 、B 、C 分类。
五、参考文献
[1] 陈颖. 论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22)
[2] 葛荣. 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方法研究[J]. 知识经济. 2011(05)
[3] 孙畅, 吴占坤, 赵英姝. 我国企业应用现代物流采购技术策略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0(06)
[4] 张文格. 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及其特点[J]. 商场现代化. 2008(19)
[5] 苏翔, 曾一栋, 吕点. 制造业采购成本全面控制方法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7(35)
[6] 朱晓琴, 朱启贵. 基于TCO 的采购成本管理综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 谢天保, 巨莹.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供应链物流成本优化模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6)
[8] 江薇.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控制[J]. 商场现代化. 2010(30)
[9] 林敏, 刘勇彪.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林产品物流绩效评价[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02)
连锁超市自采蔬菜成本费用控制
摘要:近年来新兴的自采蔬菜模式正在各大超市进行,不但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而且还能提高蔬菜的新鲜程度,蔬菜定价的降低为超市带来了更多的顾客,利润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关于自采蔬菜的进货,仍旧存在成本的问题,如果无法做到有效的管理,成本可能和传统模式不相上下。因此,本文通过对自采蔬菜的成本内容进行分析,从产品采购本身和运输两个方面对自采蔬菜成本费用的控制进行研究,认为合理安排采购时间和采购量,选择距离近的采购点,同时用合理的包装成本保证蔬菜的损耗和鲜度能对自采蔬菜的成本费用起到较合理的控制。 关键词 自采蔬菜 成本控制
一、 概念简述
1.1 自采蔬菜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健康绿色的蔬菜受到人们的极力推捧。传统超市的向供应商采购蔬菜瓜果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不但蔬菜的采购成本高,而且不能保证满足消费者的品质要求。近年来新兴的自采蔬菜模式正在各大超市进行,不但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而且还能提高蔬菜的新鲜程度,蔬菜定价的降低为超市带来了更多的顾客,利润有了很大的提高。自采蔬菜指的是直接从农场摘采的新鲜蔬菜瓜果,去除掉中间的繁琐批发运输过程,降低了蔬菜瓜果运输转移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污染和破损变质等可能性,使得蔬菜鲜度更高,品质得到更大的保障,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2 成本费用
1.2.1 成本
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成本的构成内容要服从管理的需要,并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国家规定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
①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②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③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企业厉行节约,减少损失,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对于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工业企业里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也列入产品成本之中。此外,对某些应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中进行分配的部分(如财产的保险费用等)也列入产品成本。这说明产品成本的实际内容,一方面要求反映成本的客观经济实质,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的分配方针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把某些不属于C+V的内容列入成本,而把某些属于活劳动耗费性质的费用列为营业外支出或从留利中开支。
成本作为资本耗费,发生于生产过程,而补偿价值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范畴;作为商品的所有者的经营者为首,常常会对分配领域的一些支出,列作生产成本,导致实际补偿价值和已经消耗的C+V+不一致。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企业为了保证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必须对生产耗费,即资金耗费进行补偿。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耗费须用自身的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来补偿。维持企业再生产按原有规模进行。而成本就是衡量这一补偿份额大小的尺度。
成本是制订产品价格的基础。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但在现阶段,人们还不能直接地准确计算产品的价值,而只能计算成本。成本作为价值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高低能反映产品价值量的大小,因而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制订产品价格的重要基础。也正是如此,需要正确地核算成本,才能使价格最大限度地反映社会必要劳动的消耗水平,从而接近价值。当然,产品的定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国家的价格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法令、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及市场竞争的态势等等。
成本是计算企业盈亏的依据。企业只有当其收入超出其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支出时,才有盈利。成本也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纯收入的依据。因为成本规定了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在一定的销售收入中,成本所占比例越低,企业的纯收入就越多。
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依据。企业要努力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首先必须进行正确可行的生产经营决策,而成本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因素。成本作为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高低是决定企业有无竞争能力的关键。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的实际内容就是成本竞争。企业只有努力降低成本,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业绩 ,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如产品设计好坏、生产工艺合理程度、产品质量高低、费用开支大小、产品产量增减以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衔接协调状况等等。正因如此,可以通过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努力改善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2.2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费用作为为获取收入所发生的资产流出或资源牺牲,实质上是已经耗用的资产。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密切相关。
1.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3. 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标准:
1. 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这一原则限定了费用确认的时间界限。
2. 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限定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有关收入的同一期间予以确认,从而为费用的确认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南。确认费用的标准一般有3种。
费用的内容包括:
A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直接费用。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劳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B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虽与本期收入的取得密切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对象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3 成本控制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CCA2101:2005第
2.5.10条)。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如VE 价值工程、IE 工业工程、ABC 作业成本法、ABM 作业成本管理、SC 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CD 降低成本法、CVP 本-量-利分析、SCM 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存货管理、成本预警、动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成本控制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控制内容一般可以从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分类两个角度加以考虑。
二、 超市自采蔬菜成本费用研究
2.1 超市自采蔬菜
传统超市的蔬菜贩卖是通过各种蔬菜供应商渠道进行蔬菜瓜果的批发,在通过物流运输进入超市进行零售。而自采蔬菜的方式则是打破传统的超市蔬菜销售模式,超市采购员直接进入蔬菜种植地进行采摘,通过物流直接运进超市销售。这样采购的蔬菜能保证新鲜和更高的品质,而且减少中间环节能够缩短供应链,降低中间成本。
2.2 蔬菜成本
2.3.1 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指的是自采蔬菜在农场中采购所耗费的成本。根据在农场采购的过程可大致分为超市采购员的人工成本、挑拣蔬菜的时间成本和购买蔬菜的成本。其中能够量化的只有超市采购员的人工成本和购买蔬菜的成本,蔬菜选购的时间成本虽然无法量化,但是也无法忽视。能熟练挑拣新鲜蔬菜的采购员可以在短时间内采购到足量的蔬菜,节约了蔬菜摆上货架的时间,能更加提高蔬菜的新鲜度。而人工成本属于固定的工资薪酬,属于固定的支出。而购买的成本则可以进行一定幅度的变动,这也是增加超市利润的关键。进购成本愈低,超市能获得的利润就越高。农场通常会根据采购数量的多少进行一定程度的价格折扣,要合理利用这些折扣,根据超市每日的蔬菜进货量争取更多的价格折扣以降低成本。
2.3.2 鲜度管理成本
鲜度管理成本指的是超市蔬菜瓜果的保鲜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为了保证蔬菜摆上货架前后能尽可能保持采摘时的新鲜,需要专门人员对货架上的蔬菜进行适当的护理,对蔬菜统一进行保鲜包装,部分蔬菜可能还需要特殊的保鲜处理,如冷冻,洒水,保温等措施。对于蔬菜的保鲜工作需要耗费各种成本,如冷冻和保温都会耗费的电力,湿度保持耗费的水电等都是蔬菜保鲜工作的花费,同时需要人员定期进行腐烂蔬菜的挑拣以免产生植物病菌互相传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2.3.3 破损产品处理成本
蔬菜如果当日不能及时销售完毕,不能保持当日贩卖的新鲜程度,成为剩余品。或者顾客在挑选的过程中由于失误造成蔬菜瓜果的破损,这样的蔬果就会被剩下来,成为瑕疵品。对于这些破损剩余产品,需要及时从货架上清理下来进行统一整理处理。尚且能贩卖的,仅有轻微损伤,顾客仍能接受的蔬果产品,要统一放在同一个货架折价销售,减少可能发生的亏损,争取到最大的利润可能。而对于无法再销售的蔬果产品,则只能进行销毁处理,这一部分的成本需要仔细统计计算,确保利润。同时要通过良好的自采蔬菜管理系统对蔬果保鲜来避免这部分的成本增加。
2.3 物流成本
2.3.1 分拣成本
分拣作业是仓储的合理性和配送的高效性的一项基本的业务要求。在仓储之前,对所有的商品分门别类,同类的商品集中化仓储可以节约仓储 空间,现在比较流行的ABC 分类法中分拣工作便是实施ABC 分类法的一项支持活动,而同时仓储的合理性提高了也对日后的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节约仓储成本。而在配送方面,分拣也是配送的一个前奏,没有分拣,那么配送也失去了意义,配送就不叫配送就叫运输就行了。而配送的意义体现在改善末端物流效益,而分拣工作队配送的集约化和个性化,实时化合高效化提供了支持。分拣作业队物流成本的影响体现在对仓储和配送等业务的支持上。
分拣成本项目和内容包括:
(1)分拣直接费用。分拣直接费用包括: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给分拣作业工人的标准工资、奖金、津贴等;职工福利费,指按规定的工资总额和提取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修理费,指分拣机械进行保养和修理所发生的土料费用;折旧费,指分拣机械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费用。
(2)分拣间接费用。这是指配送分拣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分拣生产,需要由分拣成本负担的各项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
2.3.2 配送成本
配送成本指的是蔬果的农场采购工作完成后,通过物流运输到超市摆上货架的过程产生的成本。这个过程的运杂费属于间接成本,后期将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的成本中去。所以这一部分的成本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就能增加利润,同时对蔬果定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蔬果之类的产品容易因为装卸的问题造成破损,所以运输过程需要注意保护蔬果不会受到运输原因造成的破损,这一类损失最终只能平摊到销售的蔬果中,造成成本的上升。运输过程的规范与否,会影响到蔬果产品的破损数量,对此进行规范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所以在二者之间要进行计算衡量,采取最优的决策方法。
配送成本(Distribution Cost) 配送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是物流企业按用户订单或配送协议进行配货,经过科学统筹规划,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将货物送达用户指定地点的一种供应方式。从整个物流系统来讲,配送几乎
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活动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搬运、包装、保管、运输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物流活动将货物送达目的地。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流通加工活动为支撑,严格来讲,整个物流活动,没有配送环节就不能成为完整的物流活动。
三、成本费用控制方法
3.1 产品本身成本控制
3.1.1 适当包装防止产品损耗
包装可以使用保鲜膜,纸及泡沫保护网等工具对蔬菜进行必要的包装,既可以保证蔬菜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由于轻微的震动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碰撞导致损伤,而且在搬运过程中还可以防止蔬菜之间的碰撞等造成伤害。同时,保鲜膜等的包装还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蔬菜瓜果刚采摘下来的鲜度,能使摆上货架之后的产品鲜度管理上节约一些时间和人力,对成本起到节约控制的作用。另外,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还可以节约包装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损失,更大的节约成本。
3.1.2 采购时间控制
对超市每日蔬菜的进货量和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适当的采购时间,可以尽量保证蔬菜上货架的新鲜程度,当日剩下的产品越少,则需要重新整理处理的瑕疵品和剩余产品就越少,便越能保证蔬菜的利润和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3.2 运输管理成本控制
3.2.1 合理安排采购周期
进行一次采购需要准备的工作繁重且会产生大量的间接费用,所以采购的次数越少,采购的费用就能节省和控制,从而增加利润。根据采购次数和数量的统计,确定采购的规律,寻找经济批量,能将采购工作最优化。
3.2.2 选择距离超市近的采购地
运输蔬菜瓜果会形成运输费用,运输距离越远,蔬菜瓜果的新鲜程度则愈没有保证,同时也会加重间接费用的产生,会增加蔬菜的成本。所以,尽量选择距离近的采购农场,既能保证蔬果的新鲜上市,也能节约采购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用。同时,距离越近,顾客对于蔬果的来源越能产生信任,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超市销售的蔬菜。
四、总结
自采蔬菜需要创造出利润,则需要:
一、采购人员的专业度。生鲜采购的专业度不仅仅是对商品的熟悉度,还要懂得对整体市场的价格走势能够有所掌控,因为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就像股票一样,你要懂得它的走势情况。
二、采购人员的职业操守。谁看见钱都会喜欢,对于用流程和制度来掌控的话,那是有点难度的,对生鲜采购人员的掌控最好还是通过频繁的市调来规范比较好些。
三、商品损耗的控制。有损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损耗出在哪个环节,因此各个环节的损耗也是要掌控的要点,尤其是在各个环节的库存管理和现场的商品打理。
四、每天的必须有清楚的来往账目,使用的资金总额、配送金额、销售金额等几个大数,要清楚的知道现金流情况。
五、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经营费用率,这样才能够对商品进行更好的定价,不过商品定价不是盲目的,生鲜商品也有A 、B 、C 分类。
五、参考文献
[1] 陈颖. 论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22)
[2] 葛荣. 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方法研究[J]. 知识经济. 2011(05)
[3] 孙畅, 吴占坤, 赵英姝. 我国企业应用现代物流采购技术策略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0(06)
[4] 张文格. 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及其特点[J]. 商场现代化. 2008(19)
[5] 苏翔, 曾一栋, 吕点. 制造业采购成本全面控制方法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7(35)
[6] 朱晓琴, 朱启贵. 基于TCO 的采购成本管理综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 谢天保, 巨莹.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供应链物流成本优化模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6)
[8] 江薇.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控制[J]. 商场现代化. 2010(30)
[9] 林敏, 刘勇彪.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林产品物流绩效评价[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