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户装维注意事项
第一节 基本要求
1.1.1 在用户端设备安装时,要尽可能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包括终端的安装位置,网线、电话线、电源线的布放等,当用户的要求可能影响到业务质量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向用户做出详尽的说明并给出合理建议。
1.1.2 装维人员应携带工具与仪器仪表,根据需要携带:冷接头制作专用工具、剥纤钳、光纤清洁器具、光纤切割刀、标签纸、光缆钉固卡扣、红光源、光功率计等。
1.1.3用户家中布线尽量利用预埋暗管或原有室内分布,无暗管和预设的室内分布时,可采用明线墙面钉固方式,要求安全牢固、隐蔽美观、横平竖直、走向合理,应尽量沿踢脚线、门框等进行线槽的布放,禁止缠绕,压线卡间隔均匀,不遮挡门窗,无拖磨现象。
1.1.4 穿墙打孔时应征得用户的同意,并采取防尘措施。为了防止雨水的灌入以及尽量减少用户户内墙面的损伤,应从内墙面向外墙面倾斜10°进行钻孔。墙体开孔后,墙体两侧外沿及过墙眼孔内侧需要做好相应处理,以免有毛刺儿或凹凸不平处损伤线缆。
1.1.5 在安装调测完毕后,应向用户演示上网过程,验证业务是否正常开通,通过测速平台进行宽带速率测试并向用户出示测试结果。向用户介绍设备工作环境要求、安全使用等注意事项,使用的设备名称及型号、声光指示的含义,对于FTTH 用户务必告知用户光缆不能弯曲或拉伸以及清洁要求。
第二章 FTTH接入方式
2.1.1 本节适用于FTTH (光纤入户)接入方式。
2.1.2 从光缆离用户最近的分纤设备到用户家中ONU 的这一段线路叫引入光缆(又称入户光缆)。
2.1.3 引入光缆采用接入网用兩芯皮线光缆。
2.1.4 在室内环境下,通过明/暗管、线槽或室内钉固方式敷设的引入光缆。
2.1.5 户门外引入光缆布放
(1) 通过在楼内明管敷设引入光缆。
(2) 敷设引入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敷设过程中不应小于30mm ;固定后不应小于15mm 。
(3) 在光缆敷设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光纤的拉伸强度、弯曲半径,避免光纤被缠绕、扭转、损伤和踩踏。
2.1.7 打孔入户及户门内引入光缆的布放
(1) 打孔入户应在墙孔内包扎穿越墙孔处的光缆,以防止光缆裂化。引入光缆穿越墙体
的两端应留有一定的弧度,从而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
(2) 避免将光纤和其他线缆混放穿入过墙眼。如果引入光缆带金属加强芯,加强芯要在
入户穿墙前截断,避免强电引入用户终端。
(3) 墙面钉固光缆时采用卡钉扣,布放时注意避开潮湿地方和暖气设备,在确定了光缆
的路由走向后,沿着光缆路由在墙面上安装卡钉扣,待卡钉扣全部安装完成,将引入光缆逐个扣入卡钉扣内,不可先将光缆扣入卡钉扣,然后再安装、敲击卡钉扣。卡钉扣间距最长50cm ,在墙角的弯角处,光缆需留有一定的弧度,从而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并在两个墙面上各用一个卡钉扣进行固定,卡钉扣距转角10cm 。严禁将光缆贴住墙面沿直角弯转弯或单钉过弯。示意图如下:
(4) 在引入光缆敷设过程中,如发现疑似影响线路质量的情况,应及时对光缆进行检测,
确认光纤是否良好。
(5) 引入光缆应在用户设备终端处可余留适当长度以便用户使用,不可过长,3-5米为
宜,且必须规范绑扎并向用户强调光纤的维护要求和注意事项。
(6) 引入光缆施工结束后,记录引入光缆段的光衰减测定值,供日后维护参考。
2.1.8 引入光缆的成端接续
(1) 光缆成端接续有冷接和热熔两种方式。
(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节约成本和便于操作,也可根据现场分纤盒到用户ONU 的距
离,不进行现场接续而直接使用长度合适的两端带有成品接头的引入光缆。
(3) 应尽量在干净的环境中制作光纤连接插头,并保持手指的清洁。
(4) 连接损耗:冷接≤1.5dB, 活动连接头(法兰盘)≤0.5dB 。
(5) 引入光缆敷设完毕后,应使用光功率计进行测试,如引入光缆段光衰减值大于光衰
计算理论值,需重新接续光纤或者重新敷设光缆。
(6) 测试完毕,光纤连接之前要清洁尾纤端面,防止灰尘等带来不必要的衰减。
(7) 分线盒内光纤光缆应有统一的标识,标识上宜注明对端连接的位置,标签书写应清
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确保标签信息动态更新、准确无误。
2.1.9 ONU设备安装
(1) 安装位置需通风、防晒、防潮、远离其他热源和电磁干扰源;避免与空调等大功率
设备共用同一电源插座,宜在环境较好、安全、方便、便于进线(光缆和电源线)及出线(语音线、 数据线等)的地方、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2) 对于旧小区改造的FTTH 用户,则在遵循上述原则的情况下与用户商定ONU 摆放位置。
(3) 对于新建FTTH 接入小区,应安装在预留的家庭信息箱内。
(4) 如果有家庭综合布线,ONU 应与室内分布的网线、电话线相连,如果无室内分布,则
由ONU 引出带有水晶头的电话线、网线,布线规范同LAN 接入方式中相关要求。
第一章 入户装维注意事项
第一节 基本要求
1.1.1 在用户端设备安装时,要尽可能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包括终端的安装位置,网线、电话线、电源线的布放等,当用户的要求可能影响到业务质量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向用户做出详尽的说明并给出合理建议。
1.1.2 装维人员应携带工具与仪器仪表,根据需要携带:冷接头制作专用工具、剥纤钳、光纤清洁器具、光纤切割刀、标签纸、光缆钉固卡扣、红光源、光功率计等。
1.1.3用户家中布线尽量利用预埋暗管或原有室内分布,无暗管和预设的室内分布时,可采用明线墙面钉固方式,要求安全牢固、隐蔽美观、横平竖直、走向合理,应尽量沿踢脚线、门框等进行线槽的布放,禁止缠绕,压线卡间隔均匀,不遮挡门窗,无拖磨现象。
1.1.4 穿墙打孔时应征得用户的同意,并采取防尘措施。为了防止雨水的灌入以及尽量减少用户户内墙面的损伤,应从内墙面向外墙面倾斜10°进行钻孔。墙体开孔后,墙体两侧外沿及过墙眼孔内侧需要做好相应处理,以免有毛刺儿或凹凸不平处损伤线缆。
1.1.5 在安装调测完毕后,应向用户演示上网过程,验证业务是否正常开通,通过测速平台进行宽带速率测试并向用户出示测试结果。向用户介绍设备工作环境要求、安全使用等注意事项,使用的设备名称及型号、声光指示的含义,对于FTTH 用户务必告知用户光缆不能弯曲或拉伸以及清洁要求。
第二章 FTTH接入方式
2.1.1 本节适用于FTTH (光纤入户)接入方式。
2.1.2 从光缆离用户最近的分纤设备到用户家中ONU 的这一段线路叫引入光缆(又称入户光缆)。
2.1.3 引入光缆采用接入网用兩芯皮线光缆。
2.1.4 在室内环境下,通过明/暗管、线槽或室内钉固方式敷设的引入光缆。
2.1.5 户门外引入光缆布放
(1) 通过在楼内明管敷设引入光缆。
(2) 敷设引入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敷设过程中不应小于30mm ;固定后不应小于15mm 。
(3) 在光缆敷设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光纤的拉伸强度、弯曲半径,避免光纤被缠绕、扭转、损伤和踩踏。
2.1.7 打孔入户及户门内引入光缆的布放
(1) 打孔入户应在墙孔内包扎穿越墙孔处的光缆,以防止光缆裂化。引入光缆穿越墙体
的两端应留有一定的弧度,从而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
(2) 避免将光纤和其他线缆混放穿入过墙眼。如果引入光缆带金属加强芯,加强芯要在
入户穿墙前截断,避免强电引入用户终端。
(3) 墙面钉固光缆时采用卡钉扣,布放时注意避开潮湿地方和暖气设备,在确定了光缆
的路由走向后,沿着光缆路由在墙面上安装卡钉扣,待卡钉扣全部安装完成,将引入光缆逐个扣入卡钉扣内,不可先将光缆扣入卡钉扣,然后再安装、敲击卡钉扣。卡钉扣间距最长50cm ,在墙角的弯角处,光缆需留有一定的弧度,从而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并在两个墙面上各用一个卡钉扣进行固定,卡钉扣距转角10cm 。严禁将光缆贴住墙面沿直角弯转弯或单钉过弯。示意图如下:
(4) 在引入光缆敷设过程中,如发现疑似影响线路质量的情况,应及时对光缆进行检测,
确认光纤是否良好。
(5) 引入光缆应在用户设备终端处可余留适当长度以便用户使用,不可过长,3-5米为
宜,且必须规范绑扎并向用户强调光纤的维护要求和注意事项。
(6) 引入光缆施工结束后,记录引入光缆段的光衰减测定值,供日后维护参考。
2.1.8 引入光缆的成端接续
(1) 光缆成端接续有冷接和热熔两种方式。
(2)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节约成本和便于操作,也可根据现场分纤盒到用户ONU 的距
离,不进行现场接续而直接使用长度合适的两端带有成品接头的引入光缆。
(3) 应尽量在干净的环境中制作光纤连接插头,并保持手指的清洁。
(4) 连接损耗:冷接≤1.5dB, 活动连接头(法兰盘)≤0.5dB 。
(5) 引入光缆敷设完毕后,应使用光功率计进行测试,如引入光缆段光衰减值大于光衰
计算理论值,需重新接续光纤或者重新敷设光缆。
(6) 测试完毕,光纤连接之前要清洁尾纤端面,防止灰尘等带来不必要的衰减。
(7) 分线盒内光纤光缆应有统一的标识,标识上宜注明对端连接的位置,标签书写应清
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确保标签信息动态更新、准确无误。
2.1.9 ONU设备安装
(1) 安装位置需通风、防晒、防潮、远离其他热源和电磁干扰源;避免与空调等大功率
设备共用同一电源插座,宜在环境较好、安全、方便、便于进线(光缆和电源线)及出线(语音线、 数据线等)的地方、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2) 对于旧小区改造的FTTH 用户,则在遵循上述原则的情况下与用户商定ONU 摆放位置。
(3) 对于新建FTTH 接入小区,应安装在预留的家庭信息箱内。
(4) 如果有家庭综合布线,ONU 应与室内分布的网线、电话线相连,如果无室内分布,则
由ONU 引出带有水晶头的电话线、网线,布线规范同LAN 接入方式中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