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后半生:中国失去的好作家

主页君说:1949年后,沈从文在困顿中找到突围之路,从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以个人意志消磨掉命运不公的不断侵袭。其间有挣扎,有苦痛,但却换来自如和平安。

下文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百年传奇人物沈从文,值得静心一读。

文 | 若安

1934年1月18日,行走在湖南横石和九溪的沈从文给妻子张兆和接连写了两封信。见到一个老纤夫和船主为一百钱争执,他在第一封信里为“活着的意义”有感而发:

多数人爱点钱,爱吃点好东西,皆可以从从容容活下去的。这种多数人真是为生而生的,但少数人呢,却看得远一点,为民族为人类而生。

要像那少数人一样,把自己的意义投射到个人生活之外的社会上去。这是上午的沈从文在河上漂流的思考。然而下午,看到山头淡淡的午后阳光,水底圆如棋子的石头,他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感悟——历史并不是那一套套用文字写成的,一代代人相斫相杀的宏大故事,而正是那“小小灰色的渔船,沉默的鱼鹰,石滩上走着脊梁略弯的拉船人”:

这些东西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百年前或百年后皆仿佛同目前一样。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历史对于他们俨然毫无意义,然而提到他们这点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却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

将近一个甲子之后的1992年,25岁的张新颖在《收获》杂志上偶然读到了这封信。“以前我总是糊里糊涂地觉得沈从文很好,但是不知道他好在哪里,也不知道他跟我有什么样的关系。读那个信的时候,忽然理解了沈从文的文学世界,也明白了沈从文后来为什么对杂文物那么用情。”

只读过小学、湘西行伍出身的“乡下人”沈从文,四十多岁时已经写出七十多部作品,名噪一时,雄心勃勃。然而在人生的下半场,他毅然宣布封笔。

如今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张新颖接受采访时说:“一般人是跳不出这个圈子,我要么写,要么不写。但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来说,这些方式都没办法实现自己,都完蛋了,写和不写都完了。问题是沈从文能够从写和不写之间跳出来,找到了一个要做的事儿。”

那件要做的事儿便是——成为一个不起眼的杂文物研究者、解说员。数十年的漫漫岁月里,他克服外在条件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在这一领域筚路蓝缕,于喧闹暴戾之中,始终独善其身。学者傅国涌描述,“以后的三十年,中国少了一个作家,而北京午门下多了一个指点解说、抄写说明的老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就是其中的结晶。”

如此的戏剧人生,上下半场似乎截然不同。但在张新颖看来,1930年代那个在河边参透“历史”的沈从文,已经为他的后半生埋下了浓重的伏笔。利用《沈从文全集》浩如烟海的资料,张新颖耗费10年所著《沈从文的后半生》最近面世。“从事杂文物研究是外部压力和沈从文内在主动选择的双重结果”,这是该书的一个主要内容。

“沈从文把自己看作河中的一枚普通石子。他的生命也是一条河。那些在别的作家笔下要经受现代考验和质问的普通人,到了他眼中变成了生活自在的、自身有着人性纯朴品质的人,所以他会在妓女身上、在船夫身上、在最下等的士兵身上看到庄严、诚恳、努力的东西,对他们的尊重和学习,不管是他从事文学,还是后来进行杂文物研究,都是如此。”

1981年夏,沈从文、张兆和夫妇在寓所

1948-1949:从崩溃到重生

1923年,踌躇满志的沈从文挟着铺盖在北京前门车站下火车。月台上的边城青年对眼前这座豁然敞开的古老城市说:“我是来征服你的。”

二十多年后,这座城池差点将他倾覆。

从抗战结束的次年回到北平以后,“民族自杀的悲剧”让沈从文忧心如焚。作为游离在国共两党之间的自由作家,他并没有明确的好恶倾向,始终警醒地和政治保持着适度的距离。

1948年11月,冯至、废名、沈从文和汪曾祺等人参加了北大“今日文学的方向”座谈会。在发言中,沈从文将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比作马路上的红绿灯,表示“文学自然受政治的限制,但是否能保留一点批评、修正的权利呢?”

他没有接受北大国民党负责人陈雪屏的南下劝说,最终决定与朱光潜、梁思成等老友一道留下来。不过,他已然意识到,政治和政治的要求成了当下文学无可怀疑的前提。在给一个青年作者的信中,沈从文说“中国行将进入一新时代,……传统写作方式态度,恐都得决心放弃……这是我们年龄的人必然结果”。

两个月后,风暴来袭。北京大学转抄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全文,并在教学楼挂出了“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的大幅标语,这使沈从文感到极大的震恐,认为政治清算终于到自己头上,他写信给在香港的表侄黄永玉:“城,三数日可下,根据过往恩怨,我准备含笑上绞架。”不久又收到恐吓信,随即发展成“精神失常”。

张新颖在和鲁迅研究学者孙郁对谈时说到,沈从文不是一个现代舆论启蒙产生出来的、可以断然和过去决裂的作家,他的自我乃是从他那个苗汉混居的偏僻山野一步步成长得来的,要在一夜间把自己从前的经验全然否决,对他绝无可能。

“梁思成是他非常好的朋友,他觉得清华也解散了,当然还可以照常做,很好啊,为什么不能接受?可是沈从文就是不能接受。从一代人共同的命运变成只有我一个人来承担这个命运,这个刺激太大了。”

1949年3月28日上午,沈从文在家里自杀,“用剃刀把自己颈子划破,两腕脉管也割伤,又喝了一些煤油”,所幸被家人发现,后送入精神病院。

“有这个极端的行为也非常的好,就是我一个人走到绝望的最底部了,那么如果我还没有死,又活过来,那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再把我推向死亡了。所以这个自杀是一个新生的起点。以后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承受。”张新颖如是解读。

悲剧之后,沈从文的状态转为了“静谧”和自省。“重获新生”的沈从文甚至给在香港的表侄黄永玉写信,劝他北上。貌似悖离本心,细想却可知,他何尝不是借着说服侄子来说服自己;而从此转型的后半生,他开始了“再不做就来不及”的新研究。

1949年夏,出席第一次文代会的朋友到沈从文家中拜访。左起:沈从文、巴金、张兆和、章靳以、李健吾。

早年的生命密码

病情好转后,沈从文到新成立的历史博物馆工作,转攻古代工艺美术史。对于放弃写作,他并不惋惜,“有的是少壮和文豪,我大可退出,看看他人表演”。又说工美史的研究,“目下你们还来不及注意,过三五年就会承认的。”对即将开始的新事业,他充满了自信。

这份自信和热忱当中,埋藏着早年生活中的点滴“密码”:

在湘西部队当兵时,沈从文一个月大概领3块钱的补贴,但有谁能够想象,在这个小兵的包袱里,有一份厚重的“产业”:一本值6块钱的《云麾碑》,5块钱的《圣教序》,值两块钱的《兰亭序》,值5块钱的《虞世南夫子庙堂碑》……

张新颖用大量事实和实例证明,倾心杂文物研究,是沈从文自主而非被动的选择。在《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这篇文章里,沈从文便透露了这个选择漫长的“潜伏”历程:

我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生命其实是很奇妙的,他自己也不知道留了那么大的一个密码,到他后半生的时候,这个线索就非常清楚了。”张新颖说。

沈从文在1968年所作的检查《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中坦承:“始终留在博物馆不动的原因,不是为了名、利、权、位……而是要解决一系列的所谓重要文物时代真伪问题。不是想做专家权威,正是要用土方法,打破在文物界中或历史上一切专家‘权威’,破除对他们千年来造成的积习迷信。”

整个后半生,“手头永远有活儿”的沈从文都将自己置于一种极度的急迫感中。1974年,他在东堂子逼仄的陋室不断接待来自各地的来访者,妻子张兆和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去屋檐下搭的简易厨房中躲避。因为担心沈从文“可能会招惹祸害,身体会垮下来”,两人闹起了矛盾。

沈从文说张兆和计较的是“小处”,他以为,“能这么把全部生命,放到工作上去”,是在社会的巨大变动中好不容易得到的“那么好的机会”,这才是“大处”。

《无从驯服的斑马》是沈从文写于1983年春的一篇未完成的作品。他在文中这样总结:“就我性格的必然,应付任何困难,一贯是沉默接受,既不灰心丧气,也不呻吟哀叹,只是因此,真像奇迹一样,还是仍然活下来了。体质上虽然相当脆弱,性情上却随和中见板质,近于‘顽固不化’的无从驯服的斑马。”

当我们怀念沈从文时,多会偏重其温厚、平易、隐忍,而容易忽略其性情中强韧乃至极端的“板质”一面。张新颖认为重要的是:“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安身立命……在精神的严酷磨砺过程中去追求意义和价值,他的苦难和整个创造事业的主动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艒艒船还在作梦,在大海中飘动。原来是红旗的海,歌声的海,锣鼓的海。(总而言之不醒。)(沈从文绘)

因字数限制,本文有删节,完整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本刊拇指阅读今日限免。

↓↓

主页君说:1949年后,沈从文在困顿中找到突围之路,从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以个人意志消磨掉命运不公的不断侵袭。其间有挣扎,有苦痛,但却换来自如和平安。

下文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百年传奇人物沈从文,值得静心一读。

文 | 若安

1934年1月18日,行走在湖南横石和九溪的沈从文给妻子张兆和接连写了两封信。见到一个老纤夫和船主为一百钱争执,他在第一封信里为“活着的意义”有感而发:

多数人爱点钱,爱吃点好东西,皆可以从从容容活下去的。这种多数人真是为生而生的,但少数人呢,却看得远一点,为民族为人类而生。

要像那少数人一样,把自己的意义投射到个人生活之外的社会上去。这是上午的沈从文在河上漂流的思考。然而下午,看到山头淡淡的午后阳光,水底圆如棋子的石头,他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感悟——历史并不是那一套套用文字写成的,一代代人相斫相杀的宏大故事,而正是那“小小灰色的渔船,沉默的鱼鹰,石滩上走着脊梁略弯的拉船人”:

这些东西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百年前或百年后皆仿佛同目前一样。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历史对于他们俨然毫无意义,然而提到他们这点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却使人引起无言的哀戚。

将近一个甲子之后的1992年,25岁的张新颖在《收获》杂志上偶然读到了这封信。“以前我总是糊里糊涂地觉得沈从文很好,但是不知道他好在哪里,也不知道他跟我有什么样的关系。读那个信的时候,忽然理解了沈从文的文学世界,也明白了沈从文后来为什么对杂文物那么用情。”

只读过小学、湘西行伍出身的“乡下人”沈从文,四十多岁时已经写出七十多部作品,名噪一时,雄心勃勃。然而在人生的下半场,他毅然宣布封笔。

如今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张新颖接受采访时说:“一般人是跳不出这个圈子,我要么写,要么不写。但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来说,这些方式都没办法实现自己,都完蛋了,写和不写都完了。问题是沈从文能够从写和不写之间跳出来,找到了一个要做的事儿。”

那件要做的事儿便是——成为一个不起眼的杂文物研究者、解说员。数十年的漫漫岁月里,他克服外在条件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在这一领域筚路蓝缕,于喧闹暴戾之中,始终独善其身。学者傅国涌描述,“以后的三十年,中国少了一个作家,而北京午门下多了一个指点解说、抄写说明的老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就是其中的结晶。”

如此的戏剧人生,上下半场似乎截然不同。但在张新颖看来,1930年代那个在河边参透“历史”的沈从文,已经为他的后半生埋下了浓重的伏笔。利用《沈从文全集》浩如烟海的资料,张新颖耗费10年所著《沈从文的后半生》最近面世。“从事杂文物研究是外部压力和沈从文内在主动选择的双重结果”,这是该书的一个主要内容。

“沈从文把自己看作河中的一枚普通石子。他的生命也是一条河。那些在别的作家笔下要经受现代考验和质问的普通人,到了他眼中变成了生活自在的、自身有着人性纯朴品质的人,所以他会在妓女身上、在船夫身上、在最下等的士兵身上看到庄严、诚恳、努力的东西,对他们的尊重和学习,不管是他从事文学,还是后来进行杂文物研究,都是如此。”

1981年夏,沈从文、张兆和夫妇在寓所

1948-1949:从崩溃到重生

1923年,踌躇满志的沈从文挟着铺盖在北京前门车站下火车。月台上的边城青年对眼前这座豁然敞开的古老城市说:“我是来征服你的。”

二十多年后,这座城池差点将他倾覆。

从抗战结束的次年回到北平以后,“民族自杀的悲剧”让沈从文忧心如焚。作为游离在国共两党之间的自由作家,他并没有明确的好恶倾向,始终警醒地和政治保持着适度的距离。

1948年11月,冯至、废名、沈从文和汪曾祺等人参加了北大“今日文学的方向”座谈会。在发言中,沈从文将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比作马路上的红绿灯,表示“文学自然受政治的限制,但是否能保留一点批评、修正的权利呢?”

他没有接受北大国民党负责人陈雪屏的南下劝说,最终决定与朱光潜、梁思成等老友一道留下来。不过,他已然意识到,政治和政治的要求成了当下文学无可怀疑的前提。在给一个青年作者的信中,沈从文说“中国行将进入一新时代,……传统写作方式态度,恐都得决心放弃……这是我们年龄的人必然结果”。

两个月后,风暴来袭。北京大学转抄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全文,并在教学楼挂出了“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的大幅标语,这使沈从文感到极大的震恐,认为政治清算终于到自己头上,他写信给在香港的表侄黄永玉:“城,三数日可下,根据过往恩怨,我准备含笑上绞架。”不久又收到恐吓信,随即发展成“精神失常”。

张新颖在和鲁迅研究学者孙郁对谈时说到,沈从文不是一个现代舆论启蒙产生出来的、可以断然和过去决裂的作家,他的自我乃是从他那个苗汉混居的偏僻山野一步步成长得来的,要在一夜间把自己从前的经验全然否决,对他绝无可能。

“梁思成是他非常好的朋友,他觉得清华也解散了,当然还可以照常做,很好啊,为什么不能接受?可是沈从文就是不能接受。从一代人共同的命运变成只有我一个人来承担这个命运,这个刺激太大了。”

1949年3月28日上午,沈从文在家里自杀,“用剃刀把自己颈子划破,两腕脉管也割伤,又喝了一些煤油”,所幸被家人发现,后送入精神病院。

“有这个极端的行为也非常的好,就是我一个人走到绝望的最底部了,那么如果我还没有死,又活过来,那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再把我推向死亡了。所以这个自杀是一个新生的起点。以后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承受。”张新颖如是解读。

悲剧之后,沈从文的状态转为了“静谧”和自省。“重获新生”的沈从文甚至给在香港的表侄黄永玉写信,劝他北上。貌似悖离本心,细想却可知,他何尝不是借着说服侄子来说服自己;而从此转型的后半生,他开始了“再不做就来不及”的新研究。

1949年夏,出席第一次文代会的朋友到沈从文家中拜访。左起:沈从文、巴金、张兆和、章靳以、李健吾。

早年的生命密码

病情好转后,沈从文到新成立的历史博物馆工作,转攻古代工艺美术史。对于放弃写作,他并不惋惜,“有的是少壮和文豪,我大可退出,看看他人表演”。又说工美史的研究,“目下你们还来不及注意,过三五年就会承认的。”对即将开始的新事业,他充满了自信。

这份自信和热忱当中,埋藏着早年生活中的点滴“密码”:

在湘西部队当兵时,沈从文一个月大概领3块钱的补贴,但有谁能够想象,在这个小兵的包袱里,有一份厚重的“产业”:一本值6块钱的《云麾碑》,5块钱的《圣教序》,值两块钱的《兰亭序》,值5块钱的《虞世南夫子庙堂碑》……

张新颖用大量事实和实例证明,倾心杂文物研究,是沈从文自主而非被动的选择。在《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这篇文章里,沈从文便透露了这个选择漫长的“潜伏”历程:

我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生命其实是很奇妙的,他自己也不知道留了那么大的一个密码,到他后半生的时候,这个线索就非常清楚了。”张新颖说。

沈从文在1968年所作的检查《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中坦承:“始终留在博物馆不动的原因,不是为了名、利、权、位……而是要解决一系列的所谓重要文物时代真伪问题。不是想做专家权威,正是要用土方法,打破在文物界中或历史上一切专家‘权威’,破除对他们千年来造成的积习迷信。”

整个后半生,“手头永远有活儿”的沈从文都将自己置于一种极度的急迫感中。1974年,他在东堂子逼仄的陋室不断接待来自各地的来访者,妻子张兆和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去屋檐下搭的简易厨房中躲避。因为担心沈从文“可能会招惹祸害,身体会垮下来”,两人闹起了矛盾。

沈从文说张兆和计较的是“小处”,他以为,“能这么把全部生命,放到工作上去”,是在社会的巨大变动中好不容易得到的“那么好的机会”,这才是“大处”。

《无从驯服的斑马》是沈从文写于1983年春的一篇未完成的作品。他在文中这样总结:“就我性格的必然,应付任何困难,一贯是沉默接受,既不灰心丧气,也不呻吟哀叹,只是因此,真像奇迹一样,还是仍然活下来了。体质上虽然相当脆弱,性情上却随和中见板质,近于‘顽固不化’的无从驯服的斑马。”

当我们怀念沈从文时,多会偏重其温厚、平易、隐忍,而容易忽略其性情中强韧乃至极端的“板质”一面。张新颖认为重要的是:“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安身立命……在精神的严酷磨砺过程中去追求意义和价值,他的苦难和整个创造事业的主动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艒艒船还在作梦,在大海中飘动。原来是红旗的海,歌声的海,锣鼓的海。(总而言之不醒。)(沈从文绘)

因字数限制,本文有删节,完整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本刊拇指阅读今日限免。

↓↓


相关内容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阅读答案
  •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他出身于水,一生恬静优雅似水,离去后魂归于水.而他的文字,与后世的读者同在,似水流淌不绝.如果说作家是以丈字征服世界,那么,对沈从丈来说,前30年的文学创作,后30年的文物研究结出的果实,证实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书最多的 ...

  • 丁玲的一生和她的四段婚姻,遭受无数流言蜚语,却"依然故我"
  • 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的确,丁玲,是个道不清说不明的人,她的一生,如同迷一般,难以琢磨,难以参透.早期追求个性人生,以"另类"女作家的面目登上文坛.最终成为了一位革命作家. 丁玲一生著作丰富,出版有<丁玲文集>五卷.其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 ...

  • 鲁人语文_第2单元_自读文本-告别沈从文_导学案
  • 即墨五中高一语文导学案 <告别沈从文> 编辑:迟明明 审核:蓝恭栓 时间:2011-10-8 编号: 学习目标: 1. 学习重点词语,理解挽联的含意 2. 认识沈从文的人格魅力,理解精品新闻的特点. 标题品韵: 本文是一则消息,题目揭示了中心事件--告别沈从文,即沈从文遗体告别仪式:同时 ...

  • 寻找1949之后的沈从文
  • 张新颖写<沈从文的后半生>,一开篇就是1949年,沈从文自杀――他"用剃刀把自己颈子划破,两腕脉管也割伤,又喝了一些煤油"――方式决绝惨烈,但因为家人发现得早,送医院抢救及时,沈从文活下来了. 这场他本想用来为生命画上句号的自杀,成了他后半生的起点,拉开了一场新戏的序 ...

  • 汪曾祺[受戒]赏析
  • 一.创作背景 <受戒>,这是作家汪曾祺十七岁那年,抗战爆发时,避难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最早曾以<庙与僧>为题在上海<大公报>发表,1980年才重新写成了<受戒>.两部作品比较后发现,两小说都有"回忆"的特点, ...

  • 中国知名作家的情诗短语
  • 中国知名作家的情诗短语 (一)梁实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二)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三)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 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 ...

  • 试论林斤澜小说的文体意识
  • 作者:肖敏张志忠 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11期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8)06-0123-04 林斤澜是典型的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南方文人,从他早年表现京郊农村新貌和文艺界生活的作品,到新时期营构独特的小说审美体系的创作道路,可以见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 ...

  • 论沉从文的底层写作_平视仰视与俯视的叙述
  • 论沈从文的底层写作 --平视 仰视与俯视的叙述 周建平 (湖南省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8级文艺学 416000) 摘要:底层文学成为近些年来,一个热门的话题,虽然以现实关怀.批判性的面目出现,但一些作品却都是沉迷于苦难的书写,甚至是人性恶的书写,却没有认真地沉入人性内部,让人物站立起来, ...

  • 近现代及当代文学
  • 五四时期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12人,会员有200余人.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