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云:“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古人对于自省的要求几乎上升到了与“一日三餐”同等重要的位置。 个体的人是构成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那么,以小见大,我们这个社会也是一样。当发生矛盾的两个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能够从道德层面各自“三省吾身”,也许,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就会少去很多。 本期“特别报道”栏目,以《医生和患者 应在和谐的阳光下微笑》为题,推出了一组文章,分别从医疗卫生行业媒体的视角着眼于目前的“医患关系”,客观、全面地作了深入的报道和探讨。文中所说的医生与患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道理,令人深思,引人内省。 本栏目中本刊记者采写的另一篇报道《无偿献血 风雨兼程》则全景式地回顾了我国《献血法》出台之后,“无偿献血”所走过的10年风雨路。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之一冯光智的一席话令人如沐春风:“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并不是单纯地帮助别人,同时也能让自己在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里彼此帮助,彼此照应,彼此温暖。” 《“上地”惠民之道》,则以访谈的形式,报道了已经引起全国同行业瞩目的“国内首家由政府投资的平价医院――北京上地医院”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在老百姓忧于“看病贵、看病难”的今天,“上地模式”无疑让人满怀希望地感受到一股舒适的清风。 而《“视觉2020”,让生活充满光明》这则报道,尽管篇幅较短,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足以让人欣慰与欣喜。盲人的视界是黑暗的,“视觉2020”的“防盲事业”,其宗旨就是集国内外的技术及物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白内障病人的“看见的权利”,让这个不为世人关注的群体,不再陷入黑暗的世界。 此外,本期“精英人物”栏目推出的仁旺次仁、卢书莲两位专家,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这个社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医患关系却以另一种存在状态,构成了一对近乎白热化的矛盾,究其原因,也许就在于这两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人,没有理解“宽容、仁爱、内省、反思”对于自己和别人的意义,没有达到“日三省吾身”的境界。这就如同我们在漆黑的夜晚拿着一个手电筒赶路一样,我们一直在用手电筒映照着路面的泥泞和别的行人,而很少调过手电筒,把光束集中在自己身上,检视一下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长存一支这样的“只照别人,不观自身”的手电筒,那么,如同紧张的医患关系一样的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只能存续于一种非正常、非和谐的状态之下。 自然主义的创始者、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有一句名言:“爱是不会老的,它留下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上地医院”、“视觉2020”、冯光智、仁旺次仁、卢书莲等等,本期所涉及的这些群体和个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对社会奉献着一颗颗爱心;他们的爱心,都是构成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一份份“养料”;他们心中的那支“手电筒”,一定在时时地返照着自己那高贵的心灵,然后折射出一束束温暖的、爱的光芒。 今天,当我们以科技文明的力量令大自然俯首称臣之后,我们还会发现,其实,人类自己还有另一种力量能量无限,那就是爱的力量! 因而,转过心中的手电筒,时时刻刻地反观自己的行为与心灵,让自己那颗心焕发出爱的慧光,无论对于个人的修为,还是对于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一种高境界的人生智慧。
《论语》云:“吾日三省吾身。”可见,古人对于自省的要求几乎上升到了与“一日三餐”同等重要的位置。 个体的人是构成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那么,以小见大,我们这个社会也是一样。当发生矛盾的两个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能够从道德层面各自“三省吾身”,也许,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就会少去很多。 本期“特别报道”栏目,以《医生和患者 应在和谐的阳光下微笑》为题,推出了一组文章,分别从医疗卫生行业媒体的视角着眼于目前的“医患关系”,客观、全面地作了深入的报道和探讨。文中所说的医生与患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道理,令人深思,引人内省。 本栏目中本刊记者采写的另一篇报道《无偿献血 风雨兼程》则全景式地回顾了我国《献血法》出台之后,“无偿献血”所走过的10年风雨路。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之一冯光智的一席话令人如沐春风:“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并不是单纯地帮助别人,同时也能让自己在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里彼此帮助,彼此照应,彼此温暖。” 《“上地”惠民之道》,则以访谈的形式,报道了已经引起全国同行业瞩目的“国内首家由政府投资的平价医院――北京上地医院”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在老百姓忧于“看病贵、看病难”的今天,“上地模式”无疑让人满怀希望地感受到一股舒适的清风。 而《“视觉2020”,让生活充满光明》这则报道,尽管篇幅较短,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足以让人欣慰与欣喜。盲人的视界是黑暗的,“视觉2020”的“防盲事业”,其宗旨就是集国内外的技术及物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白内障病人的“看见的权利”,让这个不为世人关注的群体,不再陷入黑暗的世界。 此外,本期“精英人物”栏目推出的仁旺次仁、卢书莲两位专家,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这个社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医患关系却以另一种存在状态,构成了一对近乎白热化的矛盾,究其原因,也许就在于这两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人,没有理解“宽容、仁爱、内省、反思”对于自己和别人的意义,没有达到“日三省吾身”的境界。这就如同我们在漆黑的夜晚拿着一个手电筒赶路一样,我们一直在用手电筒映照着路面的泥泞和别的行人,而很少调过手电筒,把光束集中在自己身上,检视一下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长存一支这样的“只照别人,不观自身”的手电筒,那么,如同紧张的医患关系一样的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只能存续于一种非正常、非和谐的状态之下。 自然主义的创始者、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有一句名言:“爱是不会老的,它留下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上地医院”、“视觉2020”、冯光智、仁旺次仁、卢书莲等等,本期所涉及的这些群体和个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对社会奉献着一颗颗爱心;他们的爱心,都是构成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一份份“养料”;他们心中的那支“手电筒”,一定在时时地返照着自己那高贵的心灵,然后折射出一束束温暖的、爱的光芒。 今天,当我们以科技文明的力量令大自然俯首称臣之后,我们还会发现,其实,人类自己还有另一种力量能量无限,那就是爱的力量! 因而,转过心中的手电筒,时时刻刻地反观自己的行为与心灵,让自己那颗心焕发出爱的慧光,无论对于个人的修为,还是对于我们这个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一种高境界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