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镱 以阿左旗 第二幼儿 园为例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 园 张艳萍 主题墙 是教 师根据 幼儿现 阶段学 习 的主题 内容而设 计 的墙 面环 境 ,为幼 儿 提 供 了 良好 的物质和 精神环 境 ,便于 幼 儿 问 进 行 各 种 信 息 交 流 、 为 实 现 对 话 提 化 。教 师和 幼儿会 在共 同构建 主题 墙 的 过程 中形 成对 主题 的认 识和理 解 ,教育 班 级、二百 五十 多名幼儿 。为满 足 《 幼 J L @教育指导纲要 指 出的 : “ 幼儿园的 空间、设施 、活动材料 等应 有利于 引发、 教学 的效果也 会 由此 得 以提升 。主题墙 这 一 开 放 式 的 平 台 为 教 师 和 幼 儿 的 对 话 和 协 商 提供 了可能 ,发 挥着 “ 记 录者 ” 的 重 要作 用 。 支持 幼儿 的游戏 和各种探 索活动 ,有利 于引发 、支持幼 儿与周 围环境 之间积极 供 有利 的条件 ,所 以主题墙 一直 成为幼 儿在 幼儿 园生活 的重要 部分 。同时主题 墙 创 设 中反映 了近期活 动 目标 ,还充 分 的相互作用。 ”的要 求,园内环境创设经 常更换 ,班 级主题 墙 内容 也经常 随班级 主题活 动或 园所活动 进行变换 。作为 园 内的一位教 育者 ,我 也经常参 与主题 墙 的创设 活动 ,在 实践过 程中发 现 了许 多 关于主题墙 创设 的 问题 ,因此我就 这些 问题做 了许 多思 考 ,现对 出现的 问题 总 结 如下 : ( 一) 教 师 主 宰 主题 墙 创 设 活 动 ,幼 儿 主体 性 难 以体 现 展 示多种 功能 ,使 它成 为集 教育性 、实 ( 三 )主 题墙 与课 程之 间 产 生 互 动 构 建适合 本班级 的主题墙 ,营造 有 价 值 的 教 育 环 境 不 仅 是 教 师 的 一 项 日常 用 性、参 与性和趣 味性 于一体 的开放 的 材 料 ,从 而多 方位、 多角度 、多层 次地 为幼儿 的发展 和课 程 的改革服务 。但 由 于 种种 原 因,许 多幼 儿 园在 具体创 设 中 还很 不到位 ,例如 : 忽略幼 儿 的主 体地 工作 ,而 且是他 们实践 课程 改革 ,并很 快看 到成效 的途径 ,教师通过 构建 起有 活 力的主题墙 ,也普 遍提 高 了教育指 导 行为 的有效性 。 班级 主题墙还 可 以成 为幼儿 园课程 内容 的~部 分 ,可 以帮助 教师调整 课程 实 施 方式 。 幼 儿 园开 展 的 一 些 主 题 活 动 位 、不能调动 家长 积极参 与、 内容 脱离 教 育 活 动 等 , 从 而 影 响 了 主 题 墙 应 有 的 功能和价值。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教育意义 一幼 儿 园 为 了 提 高 幼 儿 园 环 境 的 质 量 ,有对 主题 墙 设计 进 行评 比的惯 例 , 、尽 管是传 统 的经 典主题 ,但是 由于时 空 的改 变,个体差 异 的存 在 ,每 一届 幼儿 在 学 习 这 个 主 题 时 的学 习 方式 和 学 习效 ( 一 )主题墙 为幼 儿展 示和发展 自我 提供机会 教 师为 了让 自己班级 的创设在评 比中获 得好 的名 次,一 味追 求 主题 墙 的 美观 、 漂 亮 ,将 主题墙 创设 当作 自己的事 ,包 我们都 知道 当一个 人的思 想和 成果 被他 人接 受或认 同时 ,他 就会产 生一种 成 就 感 ,从 而 更 激 发 他 再 次 创 作 的欲 望 , 果也是 不一样 的。通过创 建让 自己满意 的主 题墙 ,幼 儿 会不 断 丰 富 自身经 验 , 他 们 的 能 力 也 相 应 得 到 发 展 。 而 教 师 也 括 主题 内容的生成 ,主题墙内容的设计、 布 置形 式等 等都 是 以教 师 的构 思 为主 , 不争取 幼儿 的意见 建议。尤其 对于小 班 幼儿 来说 ,由于 年龄特 点 的关系 ,更 加 幼 儿也是 如此。 而幼儿 园主题墙 的 出现 则 为幼儿 提供 了大量 的 自主表 现和 发展 可在 这个过程 中 ,通过 前后环 境创设 的 比较 ,通 过记 录、积 累和总结 主题墙 变 化 的内容 ,对预 设 的课程 内容 进行适 当 调 整 ,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 四 )主题墙 为 家园沟通与协 作提供 条件 的机会。例 如在 幼儿 园主题墙 的策 划阶 段 ,幼儿 可 以通 过谈 想法、提 建议等 方 丧 失 了参与 主题 墙布 置 的机 会。教 师包 办 了设 计 内容 、材 料 收集 、创 设过 程 , 幼儿 只需直 接享受 老师 的劳 动成果。 教 师完全 抛开 了幼儿 ,出现这种情 况 的原 因是 老 师纯 粹的追 求主题墙 创设 的结 果 而忽 略 了幼 儿在活 动 中的主 体地 位,忽 视 了主题墙 实质性 的 内容和 作用 ,没 有 式 和教 师共 同 策划 内容 丰 富 的主 题墙 , 让 幼儿 拥有更 多的话语 权 ,在 这个过 程 中 ,幼 儿会发 现 自己的想 法不仅得 到 了 尊重 与认可 ,而且在 教 师的协助 下成 为 了 现 实 。 同 时 ,在 主 题 墙 内容 的创 设 上 , 主题墙 能够 及时 地 向家长提供他 们 想 知 道 的信 息 ,如 班 级 中正 在 开展 的教育 内容 、 自己的孩子和 小伙伴 们正在 探 索 的话 题、 幼儿的 兴趣点、思 考 问题 的 方 收集材 料是前 提 ,收集 的过 程也是 幼儿 获取信 息 的过 程 ,幼 儿在 明确活动 内容 后 ,一 起讨论 需要准 备 的材 料 ,孩 子们 在交流 、查 找、搜寻 中 ,潜 移默化 的对 将 其视 为重 要 的合作 者 ,这 种情况就 是 教 师主宰主题墙创设 的表现。 ( 二 )主 题 墙 不 能 长 久 吸 引 幼 儿 注 意 式和 已有经验 ,使家长能够很 自然地和幼 儿 一起进 行探 索学 习。家长 参与活 动 的 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 性就 会被有效地、 最 大 限度 地激发 出来。过 去 ,家长 常常 不 知 道 自己该 以何 种 方 式 来协 助 幼 儿 园 , 觉得 提高 幼儿的学 习能力 主要是教 师的 任务 ,导致 家园 沟通 不顺畅。现 在 ,可 以借 助主 题墙 这个载体 ,家长、教 师和 幼J L 2 _ 间有 了一个幼儿在幼 儿园的生活。 也 可 以说 ,班 级 主 题 墙 在 家 园 沟 通 和 协 有 的班 级主题墙布 置很 漂亮 ,幼 儿 也都很 感兴趣 ,其他老 师和 家长 看到 时 都 会驻 足欣 赏 ,但不久 后主题墙 就失 去 了吸 引 力 ,幼 儿 不 再 对 其 有 兴 趣 ,到 后 材料 有 了一定 的认 识 ,同时也可 以让幼 儿 自己亲 自动手布 置主 题墙。 当这些材 料呈 现在主题 墙上 后 ,幼儿很 自然的与 墙面互动起来 ,在互 动中他们 学会观察 、 学会评价 、学会 与他 人分享 自己的成果 , 也养成 了幼儿 良好 的倾听和表述 习惯 。 ( 二 )主题墙有助 于主题 活动 的开展 来 的熟 视无 睹,使墙上 美丽 的设 计 变成 了摆 设。例如连 环 画类的墙饰 ,幼儿 看 完每 ~ 幅 画面 ,就 了解 了故 事 的情 节。 这样的墙饰一开始对幼儿是有吸 引力的 , 色彩 浓郁 、富有特 色的班级 主题环 境 能够 让主题 式 的教育 活动的开展 获得 良好 的支持 ,以主题 墙 为核 心 的班 级环 境会 随着课程 内容 的推进 而不断发 生变 作方面发挥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阿左旗 第二 幼儿 园主题墙创 设 现 状 但 当幼儿熟 悉了故事情就 不再对墙 饰感 兴趣 了。主题墙 的布置 不能吸 引幼儿 的 目光 ,不能成 为幼儿互 动学 习、相 互促 进 的场 所 ,也 无法 真 正 实现 教育 功 能 , 阿左旗 第二幼儿 园 ,园内共有 十个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贵州省都匀市大坪镇大坪 中心校 吴振军 【 关键词 】 小学生 阅读 习作 读写结合 语文素养 【 课题的提出】 小学 语 文 新课 程 标准 指 出 : “ 指 导 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国的语言 文字 , 使 学 生 具 有 听 说 读 写 的能 力 。 ” 阅 读 是 写 反过来讲 ,作 文又 可 以激 发学 生产 生模 仿 的心理 需要 , 从 而带动阅读、 促进阅读。 所 以说 , 阅读 与 作 文 ,两 者是 相 互 促 进 、 思维及刨 造性思 维和 习作 水平 的一条 有 效 之 法 。 只 要 教 师把 规 律 教 给 学 生 ,学 生掌握 了它,就会从读 中悟 出写的门径。 久 而 久 之 , 学 生 的 阅 读 水 平 和 写作 能 力 作 的基础 ,是内化的吸收 ; 作文是运用 , 是外 化的表达 。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 系, 不失时机 地对 学生进 行读 写的训练 ,将 训 练真正 落 实到实处 ,有效地 提高学 生 的读 写能力。我们 小 学语文 教师在 教学 相 互补 充、相辅相 成 的。读 与 写,确 实 存 在着 有机 结 合 的客 观 依 据 。 就 会 得 到 同步 提 高 。 【 课题研究 的内容 】 一二、培养语 感 。读 写结合 新课标 指 出 : 小 学各个 年 级的阅读 教学都 要重视 朗读。 中高年级 要重视 默 读。要让 学生充 分地读 ,在读 中整体 感 知 ,在读 中有所感悟 ,在读 中培养语感 , 在 读 中受到情感 的熏 陶。 因此 ,我们 必 须 要 放 弃 教 师繁 琐 的讲 解 和 分 析 ,琐 碎 的 提 问 和 练 习 , 使 阅 读 教 学 真 正 成 为 学 、感悟阅读 。学 习仿写 什么是读 写结 合 中的仿写呢? 写作 理 论告诉 我们 : 所 谓 仿 写 ,就 是 模 仿 某 实践 中,要进行 读 写结合 的教学 ,使 学 生在阅读 教学 中学到 的基础知 识和基 本 技 能 , 能 够 运 用 到 作 文 教 学 中去 。 同时 , 在 作 文 中 形 成 的 知 识 技 能 , 也 能 促 进 阅 些 范文 的立意、构 思、布局 谋篇 或表现 手 法 , 进 行 作 文 的 一 种 训 练 方 式 。 由 此 看来 ,范文是 仿 写的依据 ,范文可 以教 给学生作文 方法 , 这是作文教学 中的 “ 直 观 ”样本 。范文 引路 ,就是 要充 分发挥 读 教学 。这样 ,就能 有效地促 进学 生语 文素养的提高。 生 的阅读课 ,让 阅读 课上 书声朗 朗,让 阅读课 上学 生能够真 正通过合 作发生 共 鸣 ,感 受到语 文的魅 力 ,同时 在大脑 中 贮 存 一 些 好 的 句 段 , 运 用 时 就 能 得 心 应 范 文的作用 。上好 阅读课 , 让学生在 “ 读” 中悟 “ 写” , 把从 范文中学到的表达 方法 , 迁 移 到 自 己的 写作 中去 , 把 阅 读 中 吸 收 【 课题研 究的理论依据 】 《 语 文课程标 准 》指 出 : “ 写作 是运 用语 言 文 字 进 行 表 达 和 交 流 的重 要 方式 , 的营养反馈于 写作 之中。 我们 可 以从 整体 上模 仿 范 文作 文。 如 ,习作 写 “ 一 处你 喜欢的秋景 ” ,很 多 手 ,有话 可 写。往 常 的阅读教 学 以理 解 文章 中心 为最高 目的。其 实学生理解 文 章 大意并 不困难。我 们还应 该在指 导学 生感 悟理解 的基础 上 ,让 学生再 回到文 中体 会文章 的语 言及表 达。新课 标指出 : 中 高 年 级 的 阅 读 教 学 ,还 要 引 导 学 生 把 是认识 世界 ,认 识 自我 ,进 行创造 性表 达的过程。 ”小 学作 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 任 务是 培养 运用语 言文字 的能力 。小学 生学 习语言 文字 ,主 要是通 过 阅读 和 日 常生 活 中的言语 交际。著名 特级 老师丁 有 宽 老 师最 早 提 出 读 写 结 合 训 练 ,强 调 同学 想写 《 家乡的秋色 这时 ,我们就 让 学生全面模仿 《 颐和园 》一文 的写法 : 以 总— — 分— — 总 的 构段 方 式 结 构 全 文 , 按 一定 的顺序 观察和描 写每一 个观察 点 的 景 物 , 在 抓 住 特 点 描 写 景 物 的 同 时 展 开 联 想 、抒 发 感 情 ,在 句 式 表 达 上 要 求 握 课文 的主要 内容 ,体会作 者 的思想 感 读 中学 写,以 写促 读 的思想 ,克服 了长 期存在 的读 写分离的弊端 。 现代 教育 心理学研 究表 明 : 少 年 儿 情 ,揣摩 文章 的思路和 表达 方法。在 阅 读教学中 ,我们经常对课文中的重点词 、 旬进行 精心 品味 ,这种 品味 不仅 要让 学 生读通 读透 ,更应指 导学生在读 的基 础 上 ,悟 出写 法,领会 意图 ,进 而学会 运 用。还 是 以 《 颐和 园 》的教 学 为例 ,这 篇课 文层 次分明 , 结构清楚 。课 文按 “ 长 廊—— 万寿 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 的顺序 介绍 颐和 园,文中的优 美词句 很 多, 这 些都 要让 学 生 弄 懂 、 学会。教学时 , 我 们 注 意 引 导 学 生 把 积 累 语 言 与 品评 词 运用 比喻 、排 比、拟人 等手 法。学 生通 过 事 先 到 野 外 观 察 游 览 、 课 堂 老 师 放 秋 童 个体智 力发展 的一个 突 出特 点是记 忆 力 强 而 理 解 力 弱 , 注 意 力 适 宜 引 到 记 忆 天景 色的录相 、 习作后 再到野 外观察 对 照 习作再修 改等 几个环 节。这样 ,仿照 类事物 而不宜 分散到难 以理 解的 多种 事 物 中去 。这就表 明 : 少 年时期 应该 有一 个 强 化 读 书 , 大 量 积 累 语 言 信 息 而 后 运 用的阶段。 了 《颐和 园 》一文 的写法 ,这 次作 文学 生就抓住 了景物的特 点,写出了家乡秋天 景 色的美 丽,同时还 受到 了热爱 大 自然 的教 育 。 又 如 , 我 们 还 可 以采 取 局 部 仿 写。 主 要 包 括 句 式 表 达 、 段 落 构 成 、 开 理 学研 究还指 出 ,阅读 是 内化的吸 收 ,是 对 基础 知识 理 解 的过 程 ; 写作 则 是 外 化 的表 达 ,是 对 基 础 知 识 运 用 的 过 程 。 头 结尾、过 渡照 应、抒 情联 想、描 写议 句结合 起来 ,通 过对优 美词 句的反 复诵 读 ,通 过摘抄课 文 中优 美 的语句 ,通 过 对 自己所喜 爱 的句子的背诵 ,既培 养 了 通过阅读记 忆 ,积 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 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 ,阅读还能为 作文提供范例 ,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 形式。从 这一意 义上讲 ,阅读是 作文 的 基础 , 作 文 则 是 阅读 的发 展和 提 高 。 当然 , 论等。如, 在学 习了《 美丽的小兴安岭 》 后, 我们 让学 生去 观察云 台山 ,模仿 小兴安 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 按 照春、夏、秋、 冬 的顺 序 描 写云 台 山 四季诱 人 的景 色 。 学 生品评语 句 的能力 ,又培 养 了积累语 言 的 习惯 ,为 以 后 作 文 时 语 言 的 表 达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因此 ,仿 写不失 为提 高学 生再造 性 失去 了存在 的意义 ,成 为 了一种对 幼儿 幼儿 园里 的主 题墙 十 分 美观 整 洁 , 鲜艳 的色彩 ,稚气 的涂鸦 ,有序 的排 列。 但 仔细查 看后 ,不难发 现 ,墙饰 内容过 于 简单零 散并且 和主题 相关 少,陈列 的 都 是一些 “ 通用品” ,即在这 个主题 中能 使 用 的,在 另一 主题 中也可 用到。这 种 园环境 资源的极大浪费。 ( 三 )主题墙创设的 内容 简单 ,形式 亘 一 主题墙 在主题课 程 中的潜在作 用没 有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开 发 出来 。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镱 以阿左旗 第二幼儿 园为例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 园 张艳萍 主题墙 是教 师根据 幼儿现 阶段学 习 的主题 内容而设 计 的墙 面环 境 ,为幼 儿 提 供 了 良好 的物质和 精神环 境 ,便于 幼 儿 问 进 行 各 种 信 息 交 流 、 为 实 现 对 话 提 化 。教 师和 幼儿会 在共 同构建 主题 墙 的 过程 中形 成对 主题 的认 识和理 解 ,教育 班 级、二百 五十 多名幼儿 。为满 足 《 幼 J L @教育指导纲要 指 出的 : “ 幼儿园的 空间、设施 、活动材料 等应 有利于 引发、 教学 的效果也 会 由此 得 以提升 。主题墙 这 一 开 放 式 的 平 台 为 教 师 和 幼 儿 的 对 话 和 协 商 提供 了可能 ,发 挥着 “ 记 录者 ” 的 重 要作 用 。 支持 幼儿 的游戏 和各种探 索活动 ,有利 于引发 、支持幼 儿与周 围环境 之间积极 供 有利 的条件 ,所 以主题墙 一直 成为幼 儿在 幼儿 园生活 的重要 部分 。同时主题 墙 创 设 中反映 了近期活 动 目标 ,还充 分 的相互作用。 ”的要 求,园内环境创设经 常更换 ,班 级主题 墙 内容 也经常 随班级 主题活 动或 园所活动 进行变换 。作为 园 内的一位教 育者 ,我 也经常参 与主题 墙 的创设 活动 ,在 实践过 程中发 现 了许 多 关于主题墙 创设 的 问题 ,因此我就 这些 问题做 了许 多思 考 ,现对 出现的 问题 总 结 如下 : ( 一) 教 师 主 宰 主题 墙 创 设 活 动 ,幼 儿 主体 性 难 以体 现 展 示多种 功能 ,使 它成 为集 教育性 、实 ( 三 )主 题墙 与课 程之 间 产 生 互 动 构 建适合 本班级 的主题墙 ,营造 有 价 值 的 教 育 环 境 不 仅 是 教 师 的 一 项 日常 用 性、参 与性和趣 味性 于一体 的开放 的 材 料 ,从 而多 方位、 多角度 、多层 次地 为幼儿 的发展 和课 程 的改革服务 。但 由 于 种种 原 因,许 多幼 儿 园在 具体创 设 中 还很 不到位 ,例如 : 忽略幼 儿 的主 体地 工作 ,而 且是他 们实践 课程 改革 ,并很 快看 到成效 的途径 ,教师通过 构建 起有 活 力的主题墙 ,也普 遍提 高 了教育指 导 行为 的有效性 。 班级 主题墙还 可 以成 为幼儿 园课程 内容 的~部 分 ,可 以帮助 教师调整 课程 实 施 方式 。 幼 儿 园开 展 的 一 些 主 题 活 动 位 、不能调动 家长 积极参 与、 内容 脱离 教 育 活 动 等 , 从 而 影 响 了 主 题 墙 应 有 的 功能和价值。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教育意义 一幼 儿 园 为 了 提 高 幼 儿 园 环 境 的 质 量 ,有对 主题 墙 设计 进 行评 比的惯 例 , 、尽 管是传 统 的经 典主题 ,但是 由于时 空 的改 变,个体差 异 的存 在 ,每 一届 幼儿 在 学 习 这 个 主 题 时 的学 习 方式 和 学 习效 ( 一 )主题墙 为幼 儿展 示和发展 自我 提供机会 教 师为 了让 自己班级 的创设在评 比中获 得好 的名 次,一 味追 求 主题 墙 的 美观 、 漂 亮 ,将 主题墙 创设 当作 自己的事 ,包 我们都 知道 当一个 人的思 想和 成果 被他 人接 受或认 同时 ,他 就会产 生一种 成 就 感 ,从 而 更 激 发 他 再 次 创 作 的欲 望 , 果也是 不一样 的。通过创 建让 自己满意 的主 题墙 ,幼 儿 会不 断 丰 富 自身经 验 , 他 们 的 能 力 也 相 应 得 到 发 展 。 而 教 师 也 括 主题 内容的生成 ,主题墙内容的设计、 布 置形 式等 等都 是 以教 师 的构 思 为主 , 不争取 幼儿 的意见 建议。尤其 对于小 班 幼儿 来说 ,由于 年龄特 点 的关系 ,更 加 幼 儿也是 如此。 而幼儿 园主题墙 的 出现 则 为幼儿 提供 了大量 的 自主表 现和 发展 可在 这个过程 中 ,通过 前后环 境创设 的 比较 ,通 过记 录、积 累和总结 主题墙 变 化 的内容 ,对预 设 的课程 内容 进行适 当 调 整 ,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 四 )主题墙 为 家园沟通与协 作提供 条件 的机会。例 如在 幼儿 园主题墙 的策 划阶 段 ,幼儿 可 以通 过谈 想法、提 建议等 方 丧 失 了参与 主题 墙布 置 的机 会。教 师包 办 了设 计 内容 、材 料 收集 、创 设过 程 , 幼儿 只需直 接享受 老师 的劳 动成果。 教 师完全 抛开 了幼儿 ,出现这种情 况 的原 因是 老 师纯 粹的追 求主题墙 创设 的结 果 而忽 略 了幼 儿在活 动 中的主 体地 位,忽 视 了主题墙 实质性 的 内容和 作用 ,没 有 式 和教 师共 同 策划 内容 丰 富 的主 题墙 , 让 幼儿 拥有更 多的话语 权 ,在 这个过 程 中 ,幼 儿会发 现 自己的想 法不仅得 到 了 尊重 与认可 ,而且在 教 师的协助 下成 为 了 现 实 。 同 时 ,在 主 题 墙 内容 的创 设 上 , 主题墙 能够 及时 地 向家长提供他 们 想 知 道 的信 息 ,如 班 级 中正 在 开展 的教育 内容 、 自己的孩子和 小伙伴 们正在 探 索 的话 题、 幼儿的 兴趣点、思 考 问题 的 方 收集材 料是前 提 ,收集 的过 程也是 幼儿 获取信 息 的过 程 ,幼 儿在 明确活动 内容 后 ,一 起讨论 需要准 备 的材 料 ,孩 子们 在交流 、查 找、搜寻 中 ,潜 移默化 的对 将 其视 为重 要 的合作 者 ,这 种情况就 是 教 师主宰主题墙创设 的表现。 ( 二 )主 题 墙 不 能 长 久 吸 引 幼 儿 注 意 式和 已有经验 ,使家长能够很 自然地和幼 儿 一起进 行探 索学 习。家长 参与活 动 的 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 性就 会被有效地、 最 大 限度 地激发 出来。过 去 ,家长 常常 不 知 道 自己该 以何 种 方 式 来协 助 幼 儿 园 , 觉得 提高 幼儿的学 习能力 主要是教 师的 任务 ,导致 家园 沟通 不顺畅。现 在 ,可 以借 助主 题墙 这个载体 ,家长、教 师和 幼J L 2 _ 间有 了一个幼儿在幼 儿园的生活。 也 可 以说 ,班 级 主 题 墙 在 家 园 沟 通 和 协 有 的班 级主题墙布 置很 漂亮 ,幼 儿 也都很 感兴趣 ,其他老 师和 家长 看到 时 都 会驻 足欣 赏 ,但不久 后主题墙 就失 去 了吸 引 力 ,幼 儿 不 再 对 其 有 兴 趣 ,到 后 材料 有 了一定 的认 识 ,同时也可 以让幼 儿 自己亲 自动手布 置主 题墙。 当这些材 料呈 现在主题 墙上 后 ,幼儿很 自然的与 墙面互动起来 ,在互 动中他们 学会观察 、 学会评价 、学会 与他 人分享 自己的成果 , 也养成 了幼儿 良好 的倾听和表述 习惯 。 ( 二 )主题墙有助 于主题 活动 的开展 来 的熟 视无 睹,使墙上 美丽 的设 计 变成 了摆 设。例如连 环 画类的墙饰 ,幼儿 看 完每 ~ 幅 画面 ,就 了解 了故 事 的情 节。 这样的墙饰一开始对幼儿是有吸 引力的 , 色彩 浓郁 、富有特 色的班级 主题环 境 能够 让主题 式 的教育 活动的开展 获得 良好 的支持 ,以主题 墙 为核 心 的班 级环 境会 随着课程 内容 的推进 而不断发 生变 作方面发挥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阿左旗 第二 幼儿 园主题墙创 设 现 状 但 当幼儿熟 悉了故事情就 不再对墙 饰感 兴趣 了。主题墙 的布置 不能吸 引幼儿 的 目光 ,不能成 为幼儿互 动学 习、相 互促 进 的场 所 ,也 无法 真 正 实现 教育 功 能 , 阿左旗 第二幼儿 园 ,园内共有 十个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贵州省都匀市大坪镇大坪 中心校 吴振军 【 关键词 】 小学生 阅读 习作 读写结合 语文素养 【 课题的提出】 小学 语 文 新课 程 标准 指 出 : “ 指 导 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国的语言 文字 , 使 学 生 具 有 听 说 读 写 的能 力 。 ” 阅 读 是 写 反过来讲 ,作 文又 可 以激 发学 生产 生模 仿 的心理 需要 , 从 而带动阅读、 促进阅读。 所 以说 , 阅读 与 作 文 ,两 者是 相 互 促 进 、 思维及刨 造性思 维和 习作 水平 的一条 有 效 之 法 。 只 要 教 师把 规 律 教 给 学 生 ,学 生掌握 了它,就会从读 中悟 出写的门径。 久 而 久 之 , 学 生 的 阅 读 水 平 和 写作 能 力 作 的基础 ,是内化的吸收 ; 作文是运用 , 是外 化的表达 。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 系, 不失时机 地对 学生进 行读 写的训练 ,将 训 练真正 落 实到实处 ,有效地 提高学 生 的读 写能力。我们 小 学语文 教师在 教学 相 互补 充、相辅相 成 的。读 与 写,确 实 存 在着 有机 结 合 的客 观 依 据 。 就 会 得 到 同步 提 高 。 【 课题研究 的内容 】 一二、培养语 感 。读 写结合 新课标 指 出 : 小 学各个 年 级的阅读 教学都 要重视 朗读。 中高年级 要重视 默 读。要让 学生充 分地读 ,在读 中整体 感 知 ,在读 中有所感悟 ,在读 中培养语感 , 在 读 中受到情感 的熏 陶。 因此 ,我们 必 须 要 放 弃 教 师繁 琐 的讲 解 和 分 析 ,琐 碎 的 提 问 和 练 习 , 使 阅 读 教 学 真 正 成 为 学 、感悟阅读 。学 习仿写 什么是读 写结 合 中的仿写呢? 写作 理 论告诉 我们 : 所 谓 仿 写 ,就 是 模 仿 某 实践 中,要进行 读 写结合 的教学 ,使 学 生在阅读 教学 中学到 的基础知 识和基 本 技 能 , 能 够 运 用 到 作 文 教 学 中去 。 同时 , 在 作 文 中 形 成 的 知 识 技 能 , 也 能 促 进 阅 些 范文 的立意、构 思、布局 谋篇 或表现 手 法 , 进 行 作 文 的 一 种 训 练 方 式 。 由 此 看来 ,范文是 仿 写的依据 ,范文可 以教 给学生作文 方法 , 这是作文教学 中的 “ 直 观 ”样本 。范文 引路 ,就是 要充 分发挥 读 教学 。这样 ,就能 有效地促 进学 生语 文素养的提高。 生 的阅读课 ,让 阅读 课上 书声朗 朗,让 阅读课 上学 生能够真 正通过合 作发生 共 鸣 ,感 受到语 文的魅 力 ,同时 在大脑 中 贮 存 一 些 好 的 句 段 , 运 用 时 就 能 得 心 应 范 文的作用 。上好 阅读课 , 让学生在 “ 读” 中悟 “ 写” , 把从 范文中学到的表达 方法 , 迁 移 到 自 己的 写作 中去 , 把 阅 读 中 吸 收 【 课题研 究的理论依据 】 《 语 文课程标 准 》指 出 : “ 写作 是运 用语 言 文 字 进 行 表 达 和 交 流 的重 要 方式 , 的营养反馈于 写作 之中。 我们 可 以从 整体 上模 仿 范 文作 文。 如 ,习作 写 “ 一 处你 喜欢的秋景 ” ,很 多 手 ,有话 可 写。往 常 的阅读教 学 以理 解 文章 中心 为最高 目的。其 实学生理解 文 章 大意并 不困难。我 们还应 该在指 导学 生感 悟理解 的基础 上 ,让 学生再 回到文 中体 会文章 的语 言及表 达。新课 标指出 : 中 高 年 级 的 阅 读 教 学 ,还 要 引 导 学 生 把 是认识 世界 ,认 识 自我 ,进 行创造 性表 达的过程。 ”小 学作 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 任 务是 培养 运用语 言文字 的能力 。小学 生学 习语言 文字 ,主 要是通 过 阅读 和 日 常生 活 中的言语 交际。著名 特级 老师丁 有 宽 老 师最 早 提 出 读 写 结 合 训 练 ,强 调 同学 想写 《 家乡的秋色 这时 ,我们就 让 学生全面模仿 《 颐和园 》一文 的写法 : 以 总— — 分— — 总 的 构段 方 式 结 构 全 文 , 按 一定 的顺序 观察和描 写每一 个观察 点 的 景 物 , 在 抓 住 特 点 描 写 景 物 的 同 时 展 开 联 想 、抒 发 感 情 ,在 句 式 表 达 上 要 求 握 课文 的主要 内容 ,体会作 者 的思想 感 读 中学 写,以 写促 读 的思想 ,克服 了长 期存在 的读 写分离的弊端 。 现代 教育 心理学研 究表 明 : 少 年 儿 情 ,揣摩 文章 的思路和 表达 方法。在 阅 读教学中 ,我们经常对课文中的重点词 、 旬进行 精心 品味 ,这种 品味 不仅 要让 学 生读通 读透 ,更应指 导学生在读 的基 础 上 ,悟 出写 法,领会 意图 ,进 而学会 运 用。还 是 以 《 颐和 园 》的教 学 为例 ,这 篇课 文层 次分明 , 结构清楚 。课 文按 “ 长 廊—— 万寿 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 的顺序 介绍 颐和 园,文中的优 美词句 很 多, 这 些都 要让 学 生 弄 懂 、 学会。教学时 , 我 们 注 意 引 导 学 生 把 积 累 语 言 与 品评 词 运用 比喻 、排 比、拟人 等手 法。学 生通 过 事 先 到 野 外 观 察 游 览 、 课 堂 老 师 放 秋 童 个体智 力发展 的一个 突 出特 点是记 忆 力 强 而 理 解 力 弱 , 注 意 力 适 宜 引 到 记 忆 天景 色的录相 、 习作后 再到野 外观察 对 照 习作再修 改等 几个环 节。这样 ,仿照 类事物 而不宜 分散到难 以理 解的 多种 事 物 中去 。这就表 明 : 少 年时期 应该 有一 个 强 化 读 书 , 大 量 积 累 语 言 信 息 而 后 运 用的阶段。 了 《颐和 园 》一文 的写法 ,这 次作 文学 生就抓住 了景物的特 点,写出了家乡秋天 景 色的美 丽,同时还 受到 了热爱 大 自然 的教 育 。 又 如 , 我 们 还 可 以采 取 局 部 仿 写。 主 要 包 括 句 式 表 达 、 段 落 构 成 、 开 理 学研 究还指 出 ,阅读 是 内化的吸 收 ,是 对 基础 知识 理 解 的过 程 ; 写作 则 是 外 化 的表 达 ,是 对 基 础 知 识 运 用 的 过 程 。 头 结尾、过 渡照 应、抒 情联 想、描 写议 句结合 起来 ,通 过对优 美词 句的反 复诵 读 ,通 过摘抄课 文 中优 美 的语句 ,通 过 对 自己所喜 爱 的句子的背诵 ,既培 养 了 通过阅读记 忆 ,积 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 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 ,阅读还能为 作文提供范例 ,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 形式。从 这一意 义上讲 ,阅读是 作文 的 基础 , 作 文 则 是 阅读 的发 展和 提 高 。 当然 , 论等。如, 在学 习了《 美丽的小兴安岭 》 后, 我们 让学 生去 观察云 台山 ,模仿 小兴安 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 按 照春、夏、秋、 冬 的顺 序 描 写云 台 山 四季诱 人 的景 色 。 学 生品评语 句 的能力 ,又培 养 了积累语 言 的 习惯 ,为 以 后 作 文 时 语 言 的 表 达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因此 ,仿 写不失 为提 高学 生再造 性 失去 了存在 的意义 ,成 为 了一种对 幼儿 幼儿 园里 的主 题墙 十 分 美观 整 洁 , 鲜艳 的色彩 ,稚气 的涂鸦 ,有序 的排 列。 但 仔细查 看后 ,不难发 现 ,墙饰 内容过 于 简单零 散并且 和主题 相关 少,陈列 的 都 是一些 “ 通用品” ,即在这 个主题 中能 使 用 的,在 另一 主题 中也可 用到。这 种 园环境 资源的极大浪费。 ( 三 )主题墙创设的 内容 简单 ,形式 亘 一 主题墙 在主题课 程 中的潜在作 用没 有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开 发 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