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课教案

第 三 周 2013 年 9月 16 日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主题班会课教案

第 三 周 2013 年 9月 16 日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相关内容

  • 我们的节日----月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
  • 我们的节日--月圆中秋 -------五年级主题班会 一. 班会主题: "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 ...

  •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 ...

  • 高中班会教案:"继承民族传统"主题班会
  • 教育目的: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让学生体会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2.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3.从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着手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弘扬中培育民族 ...

  • 迎中秋主题班会20150923
  • "迎中秋"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设想: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08年国家把它确定为法宝节假日.为了弘扬传统,感受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特举办此次班会.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各地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 ...

  • 幼儿园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 幼儿园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 ...

  • 中秋节主题班会ppt
  •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中秋习俗>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 ...

  • 2011年新学期开学高一主题班会教案
  • 2011年新学期开学高一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题目 新学期.新气象 二.活动主题: 道德规范教育遵纪守法教育 三.活动目的 1.新学期新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2.强化常规管理 3.重申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四.活动步骤 1.活动准备 (1).部分同学准备发言材料,总结初中学习生活的得与失 (2 ...

  • 小学退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这一职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默默辛勤耕耘的敬业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这一特定的内涵,决定了它终生都要像燃烧的蜡烛向世人承诺着光明与奉献的坦荡胸怀,一旦投入其中,奉献精神将成为其生命驿站的主旋律。当我初中毕业报考师范学院时,就深深地爱上这一崇高的职业,并立志将来要 ...

  • 师范专业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 一.总体概况 哈市156中学是一所重点初中,是我的初中母校.该校生源较好,有四处校址,我在熟悉的总校实习.我的指导教师是化学组组长.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霍丽老师:我实习的班级是初三"15班和17班两个重点班,同时因为化学组的一位老师急性阑尾炎,我替其代四个班的课10节.我实习的基本内容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