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学生情绪低落的咨询案例报告

■辅导个案

越疏远。上课怕被老师提问,甚至为此逃离课堂。据了解,杨某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在班里居中上水平,各科均衡发展,尤喜物理。初三重新编班时,她意外地当上了班长。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而平时比她优秀的同学却落选了,别人认为她得到了老师的偏爱。

低落情绪折磨,比以前更少与别人交往,并出现焦虑状态。

笔者明确告诉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病,只是心理有些障碍,引起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对于事物的认识出现偏离。如果与咨询老师积极配合,是可以改变的,鼓励其继续咨询下去。

(四)对问题进行评估,使问题概念化

根据她的主诉,我决定从情感、行为、认知、躯体、问题情境等方面去了解。掌握如下资料:当她情绪低落时,内心忧伤,往往是想大声哭出来,却又哭不出。整个头胀着、昏着,什么也想不出来。有时全身闷热,手心发汗,出现了三四次。什么也不愿做,但有时想打碎杯子之类的东西,似乎这样可能会好受些。常想:我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怎么不能事半功倍?或者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不是我就这么蠢?我真是个彻

一例中学生咨情绪询低案落例的

□林

群安

她心里压力大,更加努力。但被别人嘲笑的阴影挥之不去,特别是见到初一初二时的同学时,被嘲笑的感觉特别强烈,如影随形。曾向老师要求不做班长,不成功。晚上难以入睡,辗转反侧。白天头脑昏昏沉沉,难以集中精神听课。因担心成绩下降而经常自责,故常开夜车或早起学习来补回白天的损失,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上课常发呆,多次被老师提问而不能顺利作答。自认为作为班长应该懂更多东西,因此情绪更加低落。到第三周时开始害怕老师提问,一听到老师要

报告

,底的失败者。而这种心境的低落,往点名提问,心里总是说“死了死了”

结果什么也想不起,脑袋一片空白,往在测验之前进行紧张复习时,或见接着脑海里就出现同学嘲笑的情景。到同学三三两两很快乐地在一起而自于是手心发汗,脸热,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不想去上课,曾试过一次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在宿舍。虽不愿与新同学多接触,较多独来独往,但又很想别人了解自己。

己感到无人理解时,又或是上课老师提问,自己紧张考虑答案总想不出时,她认为自从有两次回答不出之后,老师同学似乎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这一切当她放假休息时,似乎又不再那么明显。这种状态已有一个多月,具体到

我们又从先前事件和后续事件方面分析,发现引起其低落情绪的先前事件有:1.听到要测验。2.上课思考问题得不出答案,特别是当众回答不出。3.见到别人有朋友。问题的后续事件有:1.自责。2.开夜车或早起。3.以病为由逃离课堂。

笔者让她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问题,她认为:自己生活在灰暗中。

(五)讨论并确定咨询目标我们一起讨论咨询目标,亦即确定求助者希望出现的积极改变。最后确定了咨询近期目标:1.让自己开心些,不要总被忧郁缠绕。2.减少紧张状态。3.改变睡眠状态。长远目标:

〔关键词〕情绪低落;问题概念化;近期和远期目标;认知疗法

一、评估诊断,制定方案(一)一般资料:杨某,女,汉族,1993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某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是某中学初三学生。父母健在,家有三姐妹,她排第三,与姐姐关系一般。自幼父母管教甚严,总认为自己不如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却又怕别人伤害自己。

(二)来访原因: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失眠,人际关系疏远,上课怕被提问。

(三)个人主诉:上初三一个多月以来,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忧伤、悲观。夜里难以入睡,白天头昏,精神难以集中。与同学关系越来

笔者见到杨某,衣着整齐,走路谈话间经常叹气;说话时双手不知放在哪里合适;思路清晰,言语连贯。

笔者约其父母,反映的情况一致。结合临床表现,我对其施测SAS、SDS,其总粗分分别为48、51。与其临床资料结合,可见其心境以抑郁为主,兼有焦虑。

综合主诉、父母反映、笔者本人的观察及心理测量结果,依据病与非病的原则、心理紊乱程度的判断依据,诊断其为心理紊乱。根据如下:杨某有完整的自知力,思路清晰,言语连贯。虽没有泛化,但持续时间较—一月有余,对其本身影响较长——

大:学业下降,有时连课也不上,受

缓慢,低头,表情忧伤,没有神采;每周,一周中有一半时间是这样。

2009.12(下半月刊)总第143期

辅导个案■

通过咨询,掌握自我帮助的方法,使人生更美丽。在三个近期目标中,首先实现第一个近期目标,第一个近期目标达到了,第二、三个目标也会相应得到实现。

我们着手对第一个近期目标进行

制定的目标由求助者自评、咨询师评定及SAS、SDS的心理测量。咨询师围绕三个亚目标根据杨某自动思维发生和由此产生的情绪、行为、身体等变化所持续的时间、频率这几个方面去评价。通过SAS、SDS的心理测量

杨某:(思考)不一定。我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我的成绩比班长还好,但他很有能力。

咨询老师:如果相信“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这想法,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杨某:我会很不光彩,同学们都远离我。

咨询老师:同学们有没有远离?杨某:大家很忙,好像也没有确实感觉到。

咨询老师:如果你的一个朋友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跟他或她讲?

杨某:我会安慰她、支持她,让她相信老师是公平的。

咨询老师:既然这样,你还相信吗?

杨某:好像不大相信。

咨询老师:如果以前相信“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这想法是“10”这个水平的话,现在会是哪个水平呢?

杨某:“4”吧。

开始时,杨某比较紧张,到后来,神态轻松了许多。要求她在阴影出现时能熟练自如地运用这一方法。

3.让其学会“肌肉放松法”,舒缓忧郁。先让其知道“肌肉放松法”的原理和过程,然后学习肌肉放松的方法,要求回去后适当训练并熟悉。

4.商定下次咨询主题并布置家庭作业:针对情景练习“证据是什么”,熟悉“肌肉放松法”。用填表的方法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所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方面的变化。

(二)第三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为上课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紧张。

主要步骤:

1.检查家庭作业并讨论存在的问的偏爱才当上班长”阴影压迫感是否减少50%,并作进一步的巩固、引导。

2.运用并教会她“认知重建法”,针

。杨某认为,了解她接受咨询后焦虑忧郁的情况,可操作化(明确亚目标)

如果她做到如下三点,她会快乐些:也从而了解她的睡眠情况。“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不再缠绕;不再为上课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紧张;与对其有好感的同班同学李某交谈。

笔者用“金字塔”形式将亚目标进行顺序化,逐步加大目标难度。当咨询目标确定后,我们共同制定咨询方案。

第一个近期目标的亚目标是:第二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阴影压迫感减少50%。第三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压迫感总体减少75%,上课被提问至少有一次不紧张。第四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至少有三次不紧张,至少有一次在课间面带微笑地正视李某并主动与其短时间交谈。第五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至少有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至少有三次面带微笑地正视李某,主动并与她交谈两次。权利和义务。(略)

(六)制定咨询计划

本次咨询过程预计为6次,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心理诊断阶段:共1次。

第二个阶段为心理帮助阶段:共4次,每星期1次。

第三个阶段为结束巩固阶段:共1次,在第5次结束后的两个星期后进行。

(七)确定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从三个不同时间对咨询效果进行评测。

1.在咨询过程中评定:根据上文亚目标的确定,按咨询的计划检查是否达到了原定咨询效果。

2.在临结束前评定。方法是根据

3.咨询后追踪复查。在结束一个月后以面谈和测量方式评定。

以上为第一阶段的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法、观察法、心理测量法收集资料进行评估诊断,与杨某共同确定了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布置家庭作业:当“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出现的想法和身体变化

二、心理帮助过程(一)第二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缠绕。

实施步骤:

1.检查家庭作业。她诉说上个星期“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如影随影。

2.运用“证据是什么”的方法,引善其认识。运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咨询老师:支持“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证据是什么?

杨某: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只是中上水平。我认为班长应该是全班成绩最好的。

咨询老师:有没有证据支持老师对你偏爱?

杨某认真思考,最终无奈地摇摇头。

咨询老师:既然没证据说明老师偏爱你,对于你当上班长,你有没有其他的理由解释?

平时班级工作积极,人缘又好吧。

咨询老师:做班长的就一定要成绩最好?

时,记录自己的情绪和当时一闪而过“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想法

然后确定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导杨某辩证看待“当班长”一事,改

杨某:可能是我各科成绩均衡,题,通过前后数字比较了解其“靠老师

2009.12(下半月刊)总第143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5

■辅导个案

对当时情景的负性自动思维而提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内部对话。步骤如下:

(1)介绍基本原理。

(2)在问题情景中识别杨某扭曲的思想。

杨某说上星期老师提问时那种紧张的情绪到现在还很清晰。紧张的原因是脑海里出现同学、老师看不起的眼神。表述出来,就是“我答不出来,所以我觉得我很无能,同学、老师就会向我投来不屑的眼神。”

(3)引入运用应对思想,替代自我否定思想。

首先咨询老师请她在回答老师问题后,观察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如果因为太紧张而无法观察,就先深呼吸再观察。用事实证明老师同学有没有向她投来不屑的眼神。下星期向咨询老师报告。

接着,引入运用应对思想,替代自我否定思想。

咨询老师:你认为答不出来,就表示自己很无能,对此你多大程度相信?如果“10”表示最相信,现在会是什么水平?

“8”吧。杨某:

咨询老师:你能告诉我,大家为什么要听老师讲课?

杨某:要学习知识。

咨询老师:也就说,我不懂才来学校学习,你同意吗?

杨某:是的。

咨询老师:可不可以这样说:我暂时不懂回答是正常现象,这是每个我是明白老师的问题的。

杨某:我也相信是这样。咨询老师:你以前认为“我认为答不出来,就觉得自己很无能”相信的程度是“8”,现在你对这句话相信多少?

杨某:“4”吧。

咨询老师:现在你能把刚才那种新的想法说出来吗?

杨某:我暂时回答不上来是正常现象,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

如果我认真听课,我是明白老师的问题的。

咨询老师:很好。请你把它记下来。下星期如果出现类似情景时,就先深呼吸,然后在心里说着那句话。

(4)练习积极的、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

由咨询老师模拟老师上课提问情景,让杨某熟习内部对话。

3.教会她“隔式呼吸”,舒缓紧张。先让其知道“隔式呼吸”的原理过程,然后学习。

4.商定下次咨询主题并布置家庭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并在真实情景中运用。(2)练习“隔式呼吸”。(3)用填表的方式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情景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等方面的变化。

(三)第四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不能与其有好感的同班同学李某交谈。

主要步骤:

(1)通过前后数字比较了解上星期“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阴影压迫感减少75%。(2)做到老师提问至少有一次不紧张这一目标。

2.“用行为契约法”正面强化其与同学交谈的行为,对其逃避行为进行惩罚。具体如下:(1)确定要契约的行为:一个星期内至少有一次在课间面带微笑地正望李某并主动与其短时间交谈。(2)确定强化物:当很久的唱片。(3)契约监理者:咨询老师(唱片由其母亲买来交由咨询老师保管)。

针对情景,练习积极的、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并在真实情景中运用。练习“肌肉放松法”“隔式呼吸”。用填表的方式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情景所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等方面的变化。

(四)第五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评价咨询效果,

询)

这一阶段是总结提高阶段。咨询师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杨某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帮助杨某回顾整个会谈的基本情况,强调咨询要点,使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帮助杨某复述咨询要点,加深理解。咨询师充分肯定杨某取得的进步及变化的原因,强调正确思维和积极行动,巩固提高咨询效果。

从一个月后的追踪复查看,她比决,不再出现焦虑状态,与同学相处大致协调,有可以倾诉的同学。(稿件编号:09051900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初级中学,lqal123@sina.com)

编辑/何妍终校/于洪

小结并巩固所用方法。

主要步骤:

1.检查作业讨论存在问题。2.评价咨询效果:(1)由杨某根据咨询的目标及自身精神情绪的变化叙述评价。她感觉经过咨询后自卑感消失了很多,心情轻松许多,睡眠有好转,上课精神状态好了,知识容易入脑,不大怕老师提问。(2)由咨询师根据咨询亚目标进行对照。运用SAS、SDS测量,原始分为28、30,较之前的48、51低了许多。总的结果是良好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现,讨论并巩固所学方法。

3.商定下次为最后一次咨询。4.布置作业:(1)针对情景,练习积极的、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并在“肌肉放真实情景中运用。(2)练习松法”“隔式呼吸”。(3)用填表的方式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情景所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等方面的变化。(4)回顾整个咨询过程,了解自己的

三、结束巩固阶段(第六次咨

作业:(1)针对情景,练习积极的、(3)与杨某一起总结前段时间的表

1.检查家庭作业并检查咨询结果:改变及收获。

人都遇到的事情。如果我认真听课,出现希望行为时,奖励一张杨某渴望

3.商定下次咨询主题并布置作业:以前显得轻松和乐观,睡眠问题已解

528421,电邮:

2009.12(下半月刊)总第143期

■辅导个案

越疏远。上课怕被老师提问,甚至为此逃离课堂。据了解,杨某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在班里居中上水平,各科均衡发展,尤喜物理。初三重新编班时,她意外地当上了班长。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而平时比她优秀的同学却落选了,别人认为她得到了老师的偏爱。

低落情绪折磨,比以前更少与别人交往,并出现焦虑状态。

笔者明确告诉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病,只是心理有些障碍,引起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对于事物的认识出现偏离。如果与咨询老师积极配合,是可以改变的,鼓励其继续咨询下去。

(四)对问题进行评估,使问题概念化

根据她的主诉,我决定从情感、行为、认知、躯体、问题情境等方面去了解。掌握如下资料:当她情绪低落时,内心忧伤,往往是想大声哭出来,却又哭不出。整个头胀着、昏着,什么也想不出来。有时全身闷热,手心发汗,出现了三四次。什么也不愿做,但有时想打碎杯子之类的东西,似乎这样可能会好受些。常想:我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怎么不能事半功倍?或者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不是我就这么蠢?我真是个彻

一例中学生咨情绪询低案落例的

□林

群安

她心里压力大,更加努力。但被别人嘲笑的阴影挥之不去,特别是见到初一初二时的同学时,被嘲笑的感觉特别强烈,如影随形。曾向老师要求不做班长,不成功。晚上难以入睡,辗转反侧。白天头脑昏昏沉沉,难以集中精神听课。因担心成绩下降而经常自责,故常开夜车或早起学习来补回白天的损失,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上课常发呆,多次被老师提问而不能顺利作答。自认为作为班长应该懂更多东西,因此情绪更加低落。到第三周时开始害怕老师提问,一听到老师要

报告

,底的失败者。而这种心境的低落,往点名提问,心里总是说“死了死了”

结果什么也想不起,脑袋一片空白,往在测验之前进行紧张复习时,或见接着脑海里就出现同学嘲笑的情景。到同学三三两两很快乐地在一起而自于是手心发汗,脸热,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不想去上课,曾试过一次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在宿舍。虽不愿与新同学多接触,较多独来独往,但又很想别人了解自己。

己感到无人理解时,又或是上课老师提问,自己紧张考虑答案总想不出时,她认为自从有两次回答不出之后,老师同学似乎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这一切当她放假休息时,似乎又不再那么明显。这种状态已有一个多月,具体到

我们又从先前事件和后续事件方面分析,发现引起其低落情绪的先前事件有:1.听到要测验。2.上课思考问题得不出答案,特别是当众回答不出。3.见到别人有朋友。问题的后续事件有:1.自责。2.开夜车或早起。3.以病为由逃离课堂。

笔者让她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问题,她认为:自己生活在灰暗中。

(五)讨论并确定咨询目标我们一起讨论咨询目标,亦即确定求助者希望出现的积极改变。最后确定了咨询近期目标:1.让自己开心些,不要总被忧郁缠绕。2.减少紧张状态。3.改变睡眠状态。长远目标:

〔关键词〕情绪低落;问题概念化;近期和远期目标;认知疗法

一、评估诊断,制定方案(一)一般资料:杨某,女,汉族,1993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某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是某中学初三学生。父母健在,家有三姐妹,她排第三,与姐姐关系一般。自幼父母管教甚严,总认为自己不如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却又怕别人伤害自己。

(二)来访原因: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失眠,人际关系疏远,上课怕被提问。

(三)个人主诉:上初三一个多月以来,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忧伤、悲观。夜里难以入睡,白天头昏,精神难以集中。与同学关系越来

笔者见到杨某,衣着整齐,走路谈话间经常叹气;说话时双手不知放在哪里合适;思路清晰,言语连贯。

笔者约其父母,反映的情况一致。结合临床表现,我对其施测SAS、SDS,其总粗分分别为48、51。与其临床资料结合,可见其心境以抑郁为主,兼有焦虑。

综合主诉、父母反映、笔者本人的观察及心理测量结果,依据病与非病的原则、心理紊乱程度的判断依据,诊断其为心理紊乱。根据如下:杨某有完整的自知力,思路清晰,言语连贯。虽没有泛化,但持续时间较—一月有余,对其本身影响较长——

大:学业下降,有时连课也不上,受

缓慢,低头,表情忧伤,没有神采;每周,一周中有一半时间是这样。

2009.12(下半月刊)总第143期

辅导个案■

通过咨询,掌握自我帮助的方法,使人生更美丽。在三个近期目标中,首先实现第一个近期目标,第一个近期目标达到了,第二、三个目标也会相应得到实现。

我们着手对第一个近期目标进行

制定的目标由求助者自评、咨询师评定及SAS、SDS的心理测量。咨询师围绕三个亚目标根据杨某自动思维发生和由此产生的情绪、行为、身体等变化所持续的时间、频率这几个方面去评价。通过SAS、SDS的心理测量

杨某:(思考)不一定。我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我的成绩比班长还好,但他很有能力。

咨询老师:如果相信“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这想法,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杨某:我会很不光彩,同学们都远离我。

咨询老师:同学们有没有远离?杨某:大家很忙,好像也没有确实感觉到。

咨询老师:如果你的一个朋友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跟他或她讲?

杨某:我会安慰她、支持她,让她相信老师是公平的。

咨询老师:既然这样,你还相信吗?

杨某:好像不大相信。

咨询老师:如果以前相信“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这想法是“10”这个水平的话,现在会是哪个水平呢?

杨某:“4”吧。

开始时,杨某比较紧张,到后来,神态轻松了许多。要求她在阴影出现时能熟练自如地运用这一方法。

3.让其学会“肌肉放松法”,舒缓忧郁。先让其知道“肌肉放松法”的原理和过程,然后学习肌肉放松的方法,要求回去后适当训练并熟悉。

4.商定下次咨询主题并布置家庭作业:针对情景练习“证据是什么”,熟悉“肌肉放松法”。用填表的方法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所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方面的变化。

(二)第三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为上课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紧张。

主要步骤:

1.检查家庭作业并讨论存在的问的偏爱才当上班长”阴影压迫感是否减少50%,并作进一步的巩固、引导。

2.运用并教会她“认知重建法”,针

。杨某认为,了解她接受咨询后焦虑忧郁的情况,可操作化(明确亚目标)

如果她做到如下三点,她会快乐些:也从而了解她的睡眠情况。“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不再缠绕;不再为上课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紧张;与对其有好感的同班同学李某交谈。

笔者用“金字塔”形式将亚目标进行顺序化,逐步加大目标难度。当咨询目标确定后,我们共同制定咨询方案。

第一个近期目标的亚目标是:第二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阴影压迫感减少50%。第三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压迫感总体减少75%,上课被提问至少有一次不紧张。第四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至少有三次不紧张,至少有一次在课间面带微笑地正视李某并主动与其短时间交谈。第五次咨询后的一个星期内至少有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至少有三次面带微笑地正视李某,主动并与她交谈两次。权利和义务。(略)

(六)制定咨询计划

本次咨询过程预计为6次,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心理诊断阶段:共1次。

第二个阶段为心理帮助阶段:共4次,每星期1次。

第三个阶段为结束巩固阶段:共1次,在第5次结束后的两个星期后进行。

(七)确定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从三个不同时间对咨询效果进行评测。

1.在咨询过程中评定:根据上文亚目标的确定,按咨询的计划检查是否达到了原定咨询效果。

2.在临结束前评定。方法是根据

3.咨询后追踪复查。在结束一个月后以面谈和测量方式评定。

以上为第一阶段的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法、观察法、心理测量法收集资料进行评估诊断,与杨某共同确定了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布置家庭作业:当“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出现的想法和身体变化

二、心理帮助过程(一)第二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缠绕。

实施步骤:

1.检查家庭作业。她诉说上个星期“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阴影如影随影。

2.运用“证据是什么”的方法,引善其认识。运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咨询老师:支持“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证据是什么?

杨某: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只是中上水平。我认为班长应该是全班成绩最好的。

咨询老师:有没有证据支持老师对你偏爱?

杨某认真思考,最终无奈地摇摇头。

咨询老师:既然没证据说明老师偏爱你,对于你当上班长,你有没有其他的理由解释?

平时班级工作积极,人缘又好吧。

咨询老师:做班长的就一定要成绩最好?

时,记录自己的情绪和当时一闪而过“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的想法

然后确定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导杨某辩证看待“当班长”一事,改

杨某:可能是我各科成绩均衡,题,通过前后数字比较了解其“靠老师

2009.12(下半月刊)总第143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5

■辅导个案

对当时情景的负性自动思维而提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内部对话。步骤如下:

(1)介绍基本原理。

(2)在问题情景中识别杨某扭曲的思想。

杨某说上星期老师提问时那种紧张的情绪到现在还很清晰。紧张的原因是脑海里出现同学、老师看不起的眼神。表述出来,就是“我答不出来,所以我觉得我很无能,同学、老师就会向我投来不屑的眼神。”

(3)引入运用应对思想,替代自我否定思想。

首先咨询老师请她在回答老师问题后,观察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如果因为太紧张而无法观察,就先深呼吸再观察。用事实证明老师同学有没有向她投来不屑的眼神。下星期向咨询老师报告。

接着,引入运用应对思想,替代自我否定思想。

咨询老师:你认为答不出来,就表示自己很无能,对此你多大程度相信?如果“10”表示最相信,现在会是什么水平?

“8”吧。杨某:

咨询老师:你能告诉我,大家为什么要听老师讲课?

杨某:要学习知识。

咨询老师:也就说,我不懂才来学校学习,你同意吗?

杨某:是的。

咨询老师:可不可以这样说:我暂时不懂回答是正常现象,这是每个我是明白老师的问题的。

杨某:我也相信是这样。咨询老师:你以前认为“我认为答不出来,就觉得自己很无能”相信的程度是“8”,现在你对这句话相信多少?

杨某:“4”吧。

咨询老师:现在你能把刚才那种新的想法说出来吗?

杨某:我暂时回答不上来是正常现象,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

如果我认真听课,我是明白老师的问题的。

咨询老师:很好。请你把它记下来。下星期如果出现类似情景时,就先深呼吸,然后在心里说着那句话。

(4)练习积极的、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

由咨询老师模拟老师上课提问情景,让杨某熟习内部对话。

3.教会她“隔式呼吸”,舒缓紧张。先让其知道“隔式呼吸”的原理过程,然后学习。

4.商定下次咨询主题并布置家庭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并在真实情景中运用。(2)练习“隔式呼吸”。(3)用填表的方式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情景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等方面的变化。

(三)第四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不能与其有好感的同班同学李某交谈。

主要步骤:

(1)通过前后数字比较了解上星期“靠老师的偏爱才当上班长”阴影压迫感减少75%。(2)做到老师提问至少有一次不紧张这一目标。

2.“用行为契约法”正面强化其与同学交谈的行为,对其逃避行为进行惩罚。具体如下:(1)确定要契约的行为:一个星期内至少有一次在课间面带微笑地正望李某并主动与其短时间交谈。(2)确定强化物:当很久的唱片。(3)契约监理者:咨询老师(唱片由其母亲买来交由咨询老师保管)。

针对情景,练习积极的、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并在真实情景中运用。练习“肌肉放松法”“隔式呼吸”。用填表的方式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情景所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等方面的变化。

(四)第五次咨询

所针对的问题:评价咨询效果,

询)

这一阶段是总结提高阶段。咨询师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杨某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帮助杨某回顾整个会谈的基本情况,强调咨询要点,使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帮助杨某复述咨询要点,加深理解。咨询师充分肯定杨某取得的进步及变化的原因,强调正确思维和积极行动,巩固提高咨询效果。

从一个月后的追踪复查看,她比决,不再出现焦虑状态,与同学相处大致协调,有可以倾诉的同学。(稿件编号:09051900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初级中学,lqal123@sina.com)

编辑/何妍终校/于洪

小结并巩固所用方法。

主要步骤:

1.检查作业讨论存在问题。2.评价咨询效果:(1)由杨某根据咨询的目标及自身精神情绪的变化叙述评价。她感觉经过咨询后自卑感消失了很多,心情轻松许多,睡眠有好转,上课精神状态好了,知识容易入脑,不大怕老师提问。(2)由咨询师根据咨询亚目标进行对照。运用SAS、SDS测量,原始分为28、30,较之前的48、51低了许多。总的结果是良好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现,讨论并巩固所学方法。

3.商定下次为最后一次咨询。4.布置作业:(1)针对情景,练习积极的、自我强化的内部对话并在“肌肉放真实情景中运用。(2)练习松法”“隔式呼吸”。(3)用填表的方式检查下一个星期内针对情景所引起的思维、情绪、身体等方面的变化。(4)回顾整个咨询过程,了解自己的

三、结束巩固阶段(第六次咨

作业:(1)针对情景,练习积极的、(3)与杨某一起总结前段时间的表

1.检查家庭作业并检查咨询结果:改变及收获。

人都遇到的事情。如果我认真听课,出现希望行为时,奖励一张杨某渴望

3.商定下次咨询主题并布置作业:以前显得轻松和乐观,睡眠问题已解

528421,电邮:

2009.12(下半月刊)总第143期


相关内容

  •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黄 婕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50) 摘 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案例来访者吴某上大学后感到人际交往的困难,产生痛苦和低落等情绪问题,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者运用认知治疗技术对其进 ...

  • 一例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例社交焦虑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单位:武汉行友广告有限公司 [摘要]求助者张某,女,18 岁,大 ...

  • 抑郁症案例报告
  • 一例抑郁症案例报告 上海---华伟岑 摘要:17岁的初3男生由于长期莫名其妙的压抑痛苦,对一切了无兴趣,情绪 极度低落,有自杀倾向,1年.通过咨询师的观察以及客观测量的异常分数,可 以诊断本例是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根据本症和求助者的特点,采用认知疗法 和兼用行为疗法进行解释.分析.治疗.经过多次的 ...

  • 一例因父母离异导致孩子情绪异常的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因父母离异导致孩子情绪异常的 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姓 名: 李园园 [***********] [***********]9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单位:太原市三兴煤炭气化有限公司 报名机构名称:山 ...

  • 一例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 一例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摘 要]结合求助者焦虑及失眠的实际情况以及SAS.SCL-90等测验结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及放松训练技术对求助者进行5次咨询,根据咨询最终评估结果显示,此次咨询为有效咨询.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焦虑 自卑 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

  • 学生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 案例分析报告 八年级学生. 2.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我评价低.感知觉正常,记忆力下降. 3.个人成长史 独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11岁时父母离异,他判给了父亲,母亲改嫁,但实际上父母离婚后,他一直与祖母(现已65岁)一起生活,由于父母很少照管他,祖母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他学习 ...

  • 二级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大学生恋爱受挫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姓 名: 身份证书: 准考证号: 所在单位: 大学生恋爱受挫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xxxxx [摘要]本文是一起大学生恋爱受挫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笔者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 ...

  • 因情感困惑产生的抑郁症(案例报告)
  • 文章类型: 文章题目: 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案 例 报 告 抑 郁 症 因情感困惑产生的抑郁症 刘中华 摘要:一位结婚十二年的家庭主妇,由于本人发生了婚外情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员在收集求助者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测验,在上级 ...

  • 一例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进食问题的案例报告
  • ·心理咨询师论坛· 社会心理科学第29卷总第154期2014年第1期总第090页 一例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进食问题的案例报告 邱甜甜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确摘要:本案记述了一名本科二年级女生进食问题的咨询过程.咨询师通过资料搜集和鉴别诊断, 定为严重心理问题,制定了以认知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