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形地势特征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教案

1、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学生对于中国主要地形区略有了解,但通过前几节课的提问互动,发现学生对于中国地形的整体、分区等均未形成较清晰的认识,应适应学生所具有的分析整理知识的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求,以引导为主,带领学生了解分析知识点,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

教材是使用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出版社版本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本节内容介绍的是中国国情的地势地形基本知识。本节前段知识点要求学生分析理解的部分较多,要求较高;后段知识点以识记为主,内容较多。因此可以说本节内容较多、较为复杂,是教学重点、难点,又是地理知识重点内容,按课表要求,需详细讲解,使学生记忆理解。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记忆中国地势特征和意义,使学生记住中国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山脉的情况,并能识记中国地形图,形成形象记忆;是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作业练习学会在地图上识读某点的地形地势特征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课和互动,使学生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让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地形特点形成较清晰的认识,并对中国地形地势、山脉情况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识读地形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形成因地制宜、适应环境的良好生活态度,树立珍视生存环境、因地制宜的正确价值观。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地势特点;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中国地势特点的意义和价值,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关系。

4、教学方法:

讲授法: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理解记忆大量知识。

练习法:以提问等互动形式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5、课时安排:2课时。

6、课前准备: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设计写作教案和编写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探究在线》练习册、笔墨。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复习上一章关于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知识点,介绍形成这一状况的地形、耕地面积原因,引起学生对于中国东西部地形、气候条件差异的思考和推论(西部山区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东部地区平原较多、耕地较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导入本课对中国地势特点知识点的讲解。

(2)深入研讨,探索新知:向学生介绍中国地势特点,深入讲解三级阶梯式地势特点在气候、水能开发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结合课本图2-1-1(地图册11-12页)向学生讲解中国水能分布的地域情况,介绍三峡等水电站的情况,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知识印象,使学生对于三级阶梯地势的分界有大体了解;适当延伸介绍大陆架的情况。学生应适当做好课堂笔记,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做出标记,当堂提问或课下询问。

(3)知识延伸,拓展升华:在地势知识基础上,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地球陆地五种地形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中国三级阶梯地势的海拔差异和地形构成,明确三级地势的交界线(第一级和第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和第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东西部地势差异和地形差异的

了解情况;向学生讲解中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大概了解山区的构成和地形状况,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上一章所讲的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情况。

(4)练习巩固,及时反馈: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并以提问形式检查课堂授课效果和学生理解记忆情况,针对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适当给予强调,教会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方法。

(5)布置作业,课下延伸:选择《探究在线》练习册上的典型例题向学生进行简单讲解,务求使学生体验解题过程,使学生对本课知识运用有所了解;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作为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对于本节余下内容进行预习,按时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复习回顾上一节课关于中国地势地形特点的知识,强调东西部地势特点的差异,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复习预习情况(问题:第一级和第二级地势分界点有哪些山脉?第一级地势主要包括哪个高原?),以三级地势的构成差异介绍导入本课时的知识点即主要地形区的讲解。

(2)深入研讨,探索新知:讲清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海拔、构成特点,重点讲解各地形区的地势地形特点(青藏高原:位于青海、西藏,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人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是世界陆地最高点;内蒙古高原:分布于内蒙古,辽阔坦荡,草原广布;黄土高原:位于山西、陕西一带,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主体部分在云南、贵州,喀斯特地貌即溶岩地貌广布,如石林、溶洞较多;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盆地,其中的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点;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又称“江南”,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据此结合三级地势特点讲清东西部差异,适当延伸地势对东西部降水差异的影响,为下面章节的展开做好铺垫,使学生学懂。

(3)知识延伸,拓展升华:由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分布开始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中国主要山脉分布、走向情况,对山脉是地形“骨架”的比喻作出解释,使学生将山脉与山地、山区的联系有一定了解,形成较形象直观的印象;将本节知识点连点成面,从地势特点、地形区分布着手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点形成整体性认识,加深印象。

(4)练习巩固,及时反馈:向学生讲解本节知识点即地势、地形、地形区和山脉的相互联系,构成整体画面,强调知识的运用意识,突出主要地形区特别是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的特点,使学生对于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选择《探究在线》练习册上的典型例题向学生做简要讲解,讲清考点知识,使学生对问题设计意图有一定了解,引导学生形成运用知识的良好思考方法和习惯。

(5)布置作业,课下延伸:布置《探究在线》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对本节知识点予以复习,加深印象,注重解题运用知识,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注意标记不理解的知识难点,为下节课时讲解课后作业做好前提准备。

8、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为主体

第二级阶梯:2000-1000米以上,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平原为主

阶梯交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大陆架:陆地向海底的延伸

山区:高原丘陵盆地,占中国三分之二,平原之战12%

(第二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布

地形区: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山脉:“三山夹两盆”

“骨架”

9、教学反思: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教案

1、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学生对于中国主要地形区略有了解,但通过前几节课的提问互动,发现学生对于中国地形的整体、分区等均未形成较清晰的认识,应适应学生所具有的分析整理知识的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求,以引导为主,带领学生了解分析知识点,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

教材是使用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出版社版本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本节内容介绍的是中国国情的地势地形基本知识。本节前段知识点要求学生分析理解的部分较多,要求较高;后段知识点以识记为主,内容较多。因此可以说本节内容较多、较为复杂,是教学重点、难点,又是地理知识重点内容,按课表要求,需详细讲解,使学生记忆理解。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记忆中国地势特征和意义,使学生记住中国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山脉的情况,并能识记中国地形图,形成形象记忆;是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作业练习学会在地图上识读某点的地形地势特征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课和互动,使学生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让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地形特点形成较清晰的认识,并对中国地形地势、山脉情况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识读地形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形成因地制宜、适应环境的良好生活态度,树立珍视生存环境、因地制宜的正确价值观。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地势特点;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中国地势特点的意义和价值,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关系。

4、教学方法:

讲授法: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理解记忆大量知识。

练习法:以提问等互动形式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5、课时安排:2课时。

6、课前准备: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设计写作教案和编写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探究在线》练习册、笔墨。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复习上一章关于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知识点,介绍形成这一状况的地形、耕地面积原因,引起学生对于中国东西部地形、气候条件差异的思考和推论(西部山区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东部地区平原较多、耕地较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导入本课对中国地势特点知识点的讲解。

(2)深入研讨,探索新知:向学生介绍中国地势特点,深入讲解三级阶梯式地势特点在气候、水能开发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结合课本图2-1-1(地图册11-12页)向学生讲解中国水能分布的地域情况,介绍三峡等水电站的情况,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知识印象,使学生对于三级阶梯地势的分界有大体了解;适当延伸介绍大陆架的情况。学生应适当做好课堂笔记,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做出标记,当堂提问或课下询问。

(3)知识延伸,拓展升华:在地势知识基础上,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地球陆地五种地形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中国三级阶梯地势的海拔差异和地形构成,明确三级地势的交界线(第一级和第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和第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东西部地势差异和地形差异的

了解情况;向学生讲解中国五种地形的分布情况,使学生大概了解山区的构成和地形状况,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上一章所讲的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情况。

(4)练习巩固,及时反馈: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并以提问形式检查课堂授课效果和学生理解记忆情况,针对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适当给予强调,教会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方法。

(5)布置作业,课下延伸:选择《探究在线》练习册上的典型例题向学生进行简单讲解,务求使学生体验解题过程,使学生对本课知识运用有所了解;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作为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对于本节余下内容进行预习,按时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复习回顾上一节课关于中国地势地形特点的知识,强调东西部地势特点的差异,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复习预习情况(问题:第一级和第二级地势分界点有哪些山脉?第一级地势主要包括哪个高原?),以三级地势的构成差异介绍导入本课时的知识点即主要地形区的讲解。

(2)深入研讨,探索新知:讲清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海拔、构成特点,重点讲解各地形区的地势地形特点(青藏高原:位于青海、西藏,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人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是世界陆地最高点;内蒙古高原:分布于内蒙古,辽阔坦荡,草原广布;黄土高原:位于山西、陕西一带,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主体部分在云南、贵州,喀斯特地貌即溶岩地貌广布,如石林、溶洞较多;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盆地,其中的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点;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又称“江南”,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据此结合三级地势特点讲清东西部差异,适当延伸地势对东西部降水差异的影响,为下面章节的展开做好铺垫,使学生学懂。

(3)知识延伸,拓展升华:由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分布开始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中国主要山脉分布、走向情况,对山脉是地形“骨架”的比喻作出解释,使学生将山脉与山地、山区的联系有一定了解,形成较形象直观的印象;将本节知识点连点成面,从地势特点、地形区分布着手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点形成整体性认识,加深印象。

(4)练习巩固,及时反馈:向学生讲解本节知识点即地势、地形、地形区和山脉的相互联系,构成整体画面,强调知识的运用意识,突出主要地形区特别是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的特点,使学生对于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选择《探究在线》练习册上的典型例题向学生做简要讲解,讲清考点知识,使学生对问题设计意图有一定了解,引导学生形成运用知识的良好思考方法和习惯。

(5)布置作业,课下延伸:布置《探究在线》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对本节知识点予以复习,加深印象,注重解题运用知识,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注意标记不理解的知识难点,为下节课时讲解课后作业做好前提准备。

8、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为主体

第二级阶梯:2000-1000米以上,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平原为主

阶梯交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大陆架:陆地向海底的延伸

山区:高原丘陵盆地,占中国三分之二,平原之战12%

(第二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布

地形区: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山脉:“三山夹两盆”

“骨架”

9、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2015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目 录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4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6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11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13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 ...

  •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 ...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国土与居民 第1课 辽阔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

  • 2.3世界的地形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9)
  • 世界的地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 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在的大 ...

  • 最新2014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 第五章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师重视了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生成.注重了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引导推理,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地理知识,顺理成章的去记忆地理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 ...

  • 商务星球版_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测试题
  • 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对应的答题栏 中,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 盆地 山地 B.平原 盆地 高原 C.丘陵 山地 平原 D.山地 盆 ...

  • 2014商务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检测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检测 考生注意: 1.本卷共4页,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位于亚洲东部 ②位于太平洋东岸 ③位于 ...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三时教案
  • 备课时间 课 题 第二章 授课时间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授 课人 知识与技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进一步对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主要地形的分布及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