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注释

(1)环:环绕。

(2)皆:副词,都。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4)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5)壑:山谷。

(6)尤:格外,特别。

(7)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

(8)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9)潺潺:流水声。

(10)而:表承接。

(11)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2)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回:回环,曲折环绕。

(13)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然:„„的样子。

(14)临:靠近。

(15)于:在。

(16)作:建造。

(17)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18)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19)辄:就

(20)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1)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2)曰:叫做。

(23)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4)乎:相当于“于”。

(25)得:领会。

(26)寓:寄托。

(27)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28)开:消散,散开。

(29)归:聚拢。

(30)暝:昏暗。

(31)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晦:阴暗。

(32)芳:香花。

(33)发:开放。

(34)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秀:茂盛,繁茂。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35)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36)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37)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38)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39)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0)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41)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42)渔:捕鱼。

(43)酿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

(44)洌:水(酒)清。

(45)山肴:野味。

(46)野蔌:野菜。蔌,菜蔬。

(47)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48)陈:摆放,摆设。

(49)酣:尽情地喝酒。

(50)非丝非竹:不在于琴弦管箫。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51)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52)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53)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觥:酒杯。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的筹子。

(54)苍颜:脸色苍老。

(55)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56)已而:不久。

(57)归:回家。

(58)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蔽。

(59)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60)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

(6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62)谓:为,是。

(63)庐陵:庐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注释

(1)环:环绕。

(2)皆:副词,都。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4)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5)壑:山谷。

(6)尤:格外,特别。

(7)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

(8)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9)潺潺:流水声。

(10)而:表承接。

(11)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2)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回:回环,曲折环绕。

(13)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然:„„的样子。

(14)临:靠近。

(15)于:在。

(16)作:建造。

(17)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18)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19)辄:就

(20)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1)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2)曰:叫做。

(23)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4)乎:相当于“于”。

(25)得:领会。

(26)寓:寄托。

(27)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28)开:消散,散开。

(29)归:聚拢。

(30)暝:昏暗。

(31)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晦:阴暗。

(32)芳:香花。

(33)发:开放。

(34)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秀:茂盛,繁茂。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35)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36)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37)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38)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39)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0)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41)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42)渔:捕鱼。

(43)酿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

(44)洌:水(酒)清。

(45)山肴:野味。

(46)野蔌:野菜。蔌,菜蔬。

(47)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48)陈:摆放,摆设。

(49)酣:尽情地喝酒。

(50)非丝非竹:不在于琴弦管箫。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51)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52)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53)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觥:酒杯。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数量的筹子。

(54)苍颜:脸色苍老。

(55)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56)已而:不久。

(57)归:回家。

(58)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蔽。

(59)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60)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

(6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62)谓:为,是。

(63)庐陵:庐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相关内容

  • 初中课文文言文系列--醉翁亭记
  • 醉翁亭记 朝代:宋朝 作者: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 ...

  • [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 <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徐 刚 安徽省四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醉翁亭记>是北宋大家欧阳修的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虽然是一篇游记,但是抒情气氛浓郁.通过风景描绘和气氛渲染,作者表达了自己被贬至滁州后欣慰与痛苦 ...

  • 专题文言文
  • 中考专题----文言文阅读(课外) 一.文本材料的选择 趋向于课内语段与课外语段相结合,课外语段的考查比重加大. 选材多涉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人文精神内容. 二.考查要点 1.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词义,学文言文也不例外.在语段的考查中,常 ...

  •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1
  • <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比较阅读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

  • 秋声赋原文|译文
  •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 ...

  • 八上第五单元比较阅读
  • 八上第五单元比较阅读 一.[甲]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 ...

  • 阅读读书与读人3到5题的阅读答案
  • 篇一:阅读读书与读人3到5题的阅读答案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世说新 ...

  • [名篇鉴赏]古文观止(原文+译文 共225篇)
  • [名篇鉴赏] 古文观止(原文+译文 共225篇) 郑伯克段于鄢 石碏谏宠州吁 齐桓公伐楚 子产不毁乡校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 子鱼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邵工谏厉王弭谤 赵宣子论比与党 吴子使札来聘 虞师晋师灭夏阳 晋献文子室成 苛政猛于虎 苏秦以连横说秦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 ...

  • 爱国诗词集锦(原文 译文 赏析)
  •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原文.译文.赏析10-051448 曹植<白马篇>原文.注释.译文.赏析10-053918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译文.赏析10-05949 陈陶<陇西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10-051162 陈与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