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的眼睛外国教育史论文

发现孩子的眼睛

小教1001班 曾卫 1505100127

摘要: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给世界教育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法,对欧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认为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她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工作”中成长等一系列对今天的早期教育仍然影响广泛的规律。

关键词:蒙台梭利 孩子 教育 新方法

她曾说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她提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为我们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她有着一双发现孩子的眼睛,她是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她的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蒙台梭利五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蒙台梭利虽是独生女,但父母并不溺爱她,而是注意对她的教育,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和有趣的,是蒙台梭利孩提时代的一件事。蒙台梭利小学时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很权威,不尊重,不关心。有一次这位老师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蒙台梭利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在安科纳上小学时,蒙台梭利也表现出关心、帮助其他儿童的倾向,对教师轻视儿童和侵犯儿童人格尊严的态度和行为极为反感。由此可见,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是在很早就开始了的,而且这种重视是发自内心的,我猜想,其父母、家庭对此的影响占较大的比重。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

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其实,我真正认识蒙台梭利是从我看她的《发现孩子》开始,《发现孩子》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指出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都应该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都应该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蒙台梭利以此为基础,努力地进行着打破传统教育的探索,去寻求爱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展现了她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示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热情的方法。她将幼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而成人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这本书告诉了我许许多多儿童发展的规律,每一个规律都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恍然大悟,让我透过她的眼睛真正地发现孩子。

而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蒙氏教育为基础创立的早期教育班和幼儿园,受到越来越多父母和儿童的喜爱与依赖。《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也是对她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这本书揭示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这本书我也十分感兴趣,说实话,我对蒙台梭利的兴趣随着《发现孩子》的出现已然越来越深,我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本身也是十分感兴趣的,在我看来,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孩提时代首当其冲。而通过应用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的学习法,孩子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掌握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能掌握相当多的自然知识,更中亚的是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童年的秘密》也是蒙台梭利很著名的书之一,在此书中她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概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这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蒙台梭利的书对于我们小学教育专业,尤其是我这种对幼儿和儿童教育非常感兴趣的人是十分值得一读的,我坚信她的所有书都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至少,我看完《发现孩子》之后,获益匪浅。

蒙台梭利的幼教思想很丰富,但其核心思想就是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成长。幼儿,哪怕是婴儿,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尤其不同于成人的生存需求,就其人的生存权利来说,必须受到尊重。换句话说,成年人不能盲目地教育幼儿,将成人的思想和想法强加和灌输给幼儿,处于成长发育中幼儿身体和心理不同于成年人,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之所以蒙台梭利女士强调赏罚无用,反对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和对待幼儿,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幼儿不同于我们成年人,不能用成年人的思想观念代替幼儿和儿童的思想观念,应当尊重幼儿和儿童的思想和观念。将儿童和幼儿视为值得尊重和爱护生命个体,尊重儿童和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儿童和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尊重儿童和幼儿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求,这就是蒙台梭利女士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到老”,这话一点儿不假,如果在儿童和幼儿的生长阶段,我们成年人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做一些孩子不愿意做,有违背幼儿和儿童成长规律的傻事,将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不要输在生命的起跑线上”,这句话就值得商榷,如果单纯地从成人的观点出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会误入歧途。成年人以为知识的学习和灌输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其实,这只是我们成年人和家长一厢情愿,“拔苗处长”的结果就是扼杀孩子生命力和创造力,扼杀幼儿和儿童的生命活力,长期压抑的结果,导致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畸形,后悔莫及。蒙台梭利女士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对幼儿和儿童人格的尊重,用最大的爱心和包容幼儿和儿童的个性心理成长,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与蒙台梭利女士倡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老子、孔子和孟子多次提到,圣人应当像婴儿一样无知无欲。蒙台梭利女士提出向婴儿和儿童学习的思想正是这一思想的表达。就其人类生活应当顺应自然,率性而为而言,人类文化和伦理纲常限制了人的健康发展,对于成年人的后天教育成果必须有所扬弃,有一颗儿童般得心灵,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纯真的人,一个圣人。

那么,蒙台梭利思想对现代教师的现实意义呢?蒙台梭利教育认为儿童作为精神实体,通过真实生活和秩序寻求自身完美发展,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能自己教自己。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敏感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儿童是积极的,是自我内部成长的主人,他们渴求知识,充满好奇,愿意和别人交往、交流。现代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儿童都是能干的,充满着潜力与能量,但是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又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要学会等待,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所以,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且应该具有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为孩子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还要为他们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要把环境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以促进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健康发展。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任务与工作,与传统的教育相比,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原来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和课堂气氛,儿童的精神解放

了,他们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儿童学得的知识不是少了,而是学得更多、更活、更全面和更有用;儿童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对于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只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习得,就算只是皮毛也是非常可贵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霍力岩.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J]. 比较教育研究,1999,05:55-58.

[2]罗瑾. 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自由教育观[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01:94-96.

[3]霍力岩. 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 比较教育研究,2000,06:51-56.

[4]郭玲. 蒙台梭利智障儿童感官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郑梅珍.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6]刘俊. 试论蒙台梭利的“工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09:86-88.

[7]陈兴强.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5:8-10.

[8]陈惠虹. 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

[9]赖竹婧. 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0]叶平枝. 从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论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6:27-30.

发现孩子的眼睛

小教1001班 曾卫 1505100127

摘要: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给世界教育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法,对欧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认为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她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心理胚胎期、儿童在“工作”中成长等一系列对今天的早期教育仍然影响广泛的规律。

关键词:蒙台梭利 孩子 教育 新方法

她曾说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她提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为我们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她有着一双发现孩子的眼睛,她是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她的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蒙台梭利五岁时,因父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蒙台梭利虽是独生女,但父母并不溺爱她,而是注意对她的教育,如要求她守纪律,同情和帮助穷苦和残疾的儿童。因此她幼年时就特别关心那些不幸的儿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和有趣的,是蒙台梭利孩提时代的一件事。蒙台梭利小学时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很权威,不尊重,不关心。有一次这位老师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蒙台梭利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她认为孩子也是一个人,也需要受到尊重。在安科纳上小学时,蒙台梭利也表现出关心、帮助其他儿童的倾向,对教师轻视儿童和侵犯儿童人格尊严的态度和行为极为反感。由此可见,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是在很早就开始了的,而且这种重视是发自内心的,我猜想,其父母、家庭对此的影响占较大的比重。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

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其实,我真正认识蒙台梭利是从我看她的《发现孩子》开始,《发现孩子》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指出每个孩子都应该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都应该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都应该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蒙台梭利以此为基础,努力地进行着打破传统教育的探索,去寻求爱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展现了她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示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热情的方法。她将幼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而成人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这本书告诉了我许许多多儿童发展的规律,每一个规律都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恍然大悟,让我透过她的眼睛真正地发现孩子。

而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蒙氏教育为基础创立的早期教育班和幼儿园,受到越来越多父母和儿童的喜爱与依赖。《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也是对她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这本书揭示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这本书我也十分感兴趣,说实话,我对蒙台梭利的兴趣随着《发现孩子》的出现已然越来越深,我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本身也是十分感兴趣的,在我看来,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时刻,孩提时代首当其冲。而通过应用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的学习法,孩子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掌握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能掌握相当多的自然知识,更中亚的是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童年的秘密》也是蒙台梭利很著名的书之一,在此书中她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概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这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蒙台梭利的书对于我们小学教育专业,尤其是我这种对幼儿和儿童教育非常感兴趣的人是十分值得一读的,我坚信她的所有书都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至少,我看完《发现孩子》之后,获益匪浅。

蒙台梭利的幼教思想很丰富,但其核心思想就是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成长。幼儿,哪怕是婴儿,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尤其不同于成人的生存需求,就其人的生存权利来说,必须受到尊重。换句话说,成年人不能盲目地教育幼儿,将成人的思想和想法强加和灌输给幼儿,处于成长发育中幼儿身体和心理不同于成年人,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之所以蒙台梭利女士强调赏罚无用,反对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和对待幼儿,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幼儿不同于我们成年人,不能用成年人的思想观念代替幼儿和儿童的思想观念,应当尊重幼儿和儿童的思想和观念。将儿童和幼儿视为值得尊重和爱护生命个体,尊重儿童和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儿童和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尊重儿童和幼儿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求,这就是蒙台梭利女士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到老”,这话一点儿不假,如果在儿童和幼儿的生长阶段,我们成年人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做一些孩子不愿意做,有违背幼儿和儿童成长规律的傻事,将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不要输在生命的起跑线上”,这句话就值得商榷,如果单纯地从成人的观点出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会误入歧途。成年人以为知识的学习和灌输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其实,这只是我们成年人和家长一厢情愿,“拔苗处长”的结果就是扼杀孩子生命力和创造力,扼杀幼儿和儿童的生命活力,长期压抑的结果,导致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畸形,后悔莫及。蒙台梭利女士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对幼儿和儿童人格的尊重,用最大的爱心和包容幼儿和儿童的个性心理成长,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与蒙台梭利女士倡导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老子、孔子和孟子多次提到,圣人应当像婴儿一样无知无欲。蒙台梭利女士提出向婴儿和儿童学习的思想正是这一思想的表达。就其人类生活应当顺应自然,率性而为而言,人类文化和伦理纲常限制了人的健康发展,对于成年人的后天教育成果必须有所扬弃,有一颗儿童般得心灵,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纯真的人,一个圣人。

那么,蒙台梭利思想对现代教师的现实意义呢?蒙台梭利教育认为儿童作为精神实体,通过真实生活和秩序寻求自身完美发展,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能自己教自己。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敏感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儿童是积极的,是自我内部成长的主人,他们渴求知识,充满好奇,愿意和别人交往、交流。现代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儿童都是能干的,充满着潜力与能量,但是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又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要学会等待,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所以,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且应该具有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为孩子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还要为他们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要把环境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以促进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健康发展。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任务与工作,与传统的教育相比,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原来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和课堂气氛,儿童的精神解放

了,他们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儿童学得的知识不是少了,而是学得更多、更活、更全面和更有用;儿童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对于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只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习得,就算只是皮毛也是非常可贵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霍力岩.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借鉴蒙氏教育法的两个基本思路[J]. 比较教育研究,1999,05:55-58.

[2]罗瑾. 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自由教育观[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01:94-96.

[3]霍力岩. 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 比较教育研究,2000,06:51-56.

[4]郭玲. 蒙台梭利智障儿童感官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郑梅珍.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6]刘俊. 试论蒙台梭利的“工作”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09:86-88.

[7]陈兴强.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启示[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5:8-10.

[8]陈惠虹. 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

[9]赖竹婧. 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0]叶平枝. 从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论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6:27-30.


相关内容

  •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课堂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庞珂 2014 年 5月 28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 ...

  • 心理健康教育评选论文
  • 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参评成果 让"情商"永驻"花园" --莱城区花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初探 卢瑞平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花园学校 邮政编码:271100 电话号码:[1**********] 让"情商"永驻"花园" --莱 ...

  • [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
  • <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 <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 王晓兰钟鸣. 内窖提要:本文以"叙述视角的转换"为切入点,探讨莫里森如何通过"多重式内聚焦"或 "对人物内心的转换性有限透视"来揭示< ...

  •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的野性教育]
  •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的野性教育>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的野性教育> [摘要]在中国的老传统中,听话.不听话,成为了衡量孩子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准.乖乖儿好比是被驯化的顺从者,固然带起来比较轻松,但长期如此,就会丧失个性,失去创造力,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 [关 ...

  •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 口曾彬卢清杜学元 J・H裴斯泰洛齐(174酽1827)是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他以"一切为了孩子"的裴氏奉献精神,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给了教育事业.他既是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也是世界上理论硕果累累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与福禄培尔和赫尔巴特齐名为19世纪欧洲的三个"伟大教育巨匠&q ...

  • 论文格式及标准字体格式.doc1
  • 长春市第164中学校长论文研究组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申请人: 范微微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2013年9月1日 论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 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摘 要 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 ...

  • 围城的经典语录
  • 1. 这船,倚仗人的技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以小方水面,还给那无情、无劲无际的大海。 2.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3. 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 4. 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的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 ...

  • 高一语文优秀议论文学习
  • 高一语文优秀议论文学习(1300) 尊重的魅力 "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题记 无论身处何位,每个人都有让人尊重之处,每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是阶梯,能促进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交流:尊重是强心剂,能促使人们发愤图强:尊重是舒心丸,能使人们感受到世界的温存 ...

  • 什么是蒙特梭利教学法_
  • 家庭・鸯H 妈眯停箱『-二可 地结合起来,住充分尊重孩子选择的前提卜使规则内化.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培养出新-代的好公民, 我们町以用^个字来评价蒙特梭利教育:豇实.实 用.完整. L三一 什么是蒙特梭利教学法? 马女士: 蒙氏教育的原则是姒孩子为中心.通过刘他们的株人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