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来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综述

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庭教育则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然而,如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省市已经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交流论文中,并没有以家庭教育指导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更没有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原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制定《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和《家长学校指导意见》等文件,使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走向有序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适应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蓬勃开展的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进行一些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

1.“家庭教育指导”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1)“家庭教育指导”基本概念和意义的研究

“家庭教育指导”这个概念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到的。最初,“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并没有分开,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将“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在学术研究领域区分开来,并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概念进行界定。“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机构组织的,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为什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研究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是什么?不少学者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堪忧,存在许多问题。如《浅议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一文,作者麦青清楚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成效如何,其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家长们自身素质的高低,但对家长来说,很多家长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从社会来说,也缺少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系统知识的体系。李生兰对上海市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后,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1.幼儿的活动区与家庭的住房条件不相协调。2.幼儿家庭的精神环境与学习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3.幼儿父亲较高的文化水平与其扮演的角色不相吻合。4.家长对幼儿的职业期望与社会分工的发展不相统一。5.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平等亲子关系的缔结不相适应。6.幼儿的自我服务与家务劳动的参与不相衔接。”:赵忠心教授指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广大家长强烈要求和全社会极为重视的”。

(2)“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的研究

在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赵忠心、杨宝忠、李洪曾等都做了很多探索,其中,李洪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目的、任务、对象与原则都有细致的论述,并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在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阐释基础上,李洪曾还对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4421”理论框架。即“四类对象、四个过程、两种环境和社会大背景四类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儿童、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四类对象;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家庭教育、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四个过程;影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氛围两种环境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宏观环境因素作为社会大背景对上述两种直接环境、四个过程和四种对象都会产生的制约作用。”

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论,杨宝忠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和看法,使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杨宝忠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属于成人教育,是一种自愿性活动,而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又是当前迫切的一个任务,那么,“这种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如何实现自愿性与强制性的有机统一?”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杨宝忠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并不单纯包括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教子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是其应有之义”,而实践证明,家庭教育问题更多带有个性特色,需要个案诊断和治疗。对此,杨宝忠提出了“家庭教育诊断”概念,对家庭教育现实状态进行判断,这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开拓了理论研究者的思路。

2.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形式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是学者们比较重视和研究最多的一个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李生兰从历史的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研究。她考察了上海市建国以来幼儿家教指导形式的演变,阐述了不同时期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及成因,并从历史的角度展望了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1.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相适应;2.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相适应;3.与学前教育的一体化相适应。”

李生兰还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比较了美洲、欧洲、亚洲各不同国家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和情况,介绍了国外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状况,对我国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很好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不少学者从现状出发,对当前所采用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例如,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中、杨宝忠在《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中,都对指导家庭教育的一般途径和方式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有六种基本形式:1.家庭访问;2.家长会议:3,家庭教育咨询;4.家长委员会;5.家长学校;6.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还有学者从分类学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研究。李洪曾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形式分为“个别指导、集体指导活动和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三类”。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特级教师李朝英分别对家庭教育的个别指导形式和集体指导形式进行了论述。

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是家长。关颖在其论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中,从家长的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对家长来说,“首先,多出书、出好书是指导家庭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其次,家长学校有待于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第三,广插电视对家长教育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大量的调研,关颖还发现,喜欢“专家咨询”的家长甚少,所以,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如何发挥专家的优势,使理论研究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也是当前研究者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随着现代化发展,也有研究者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现代化。龚卫玲在其文章中提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挑战传统的指导形式”,对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新的尝试:“公布幼儿园网址,吸引家长浏览;增设触摸式电脑,有效发挥咨询功能;利用电子信箱,进行双向交流沟通。”这些不同于传统家教指导形式的现代家教指导形式扩展了家教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思路,也提出了更新的研究内容。

3.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

与形式不同,模式一词在英语中为“MODEL”,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将“模式”解释为: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目前国内对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重要问题,并开始进行研究。

李洪曾对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从理论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在概念上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理论指导下,适合一定的指导单位和一定的指导对象的,对家长和儿童带来一定效果的,在指导的组织、对象、内容、形式及其有关要素上相对稳定的范型。”在层次上,将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划分为四个层面: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层面的指导模式、家庭教育指导对象层面的指导模式、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层面的指导模式和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层面的指导模式。在模式构成要素上,针对指导模式的不同层面分析了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和要求。在内容上,分析了一个成熟的指导模式所必须具备的三项内容:模式的适用条件、模式的基本内容、模式的目标效果。

一些研究者针对某一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上海普陀区妇联张红妹等人撰写的论文《街道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管理模式探索》,分析了上海普陀区长风街道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范小玲的《亲子活动中父母教育行为的三种指导模式》,针对亲子活动中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与总结。杨卫的《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初步研究》针对传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弊端,对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探索。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当前家教指导模式中的一些不足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出各种新型家教指导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践分析和理论探讨。

李惠澄等人针对当前家长素质的变化和需求的提高,提出了新型的“家教辨析指导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和思考。所谓“辨析模式”,是指在家教指导工作中,指导人员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家长对一些有争议的价值现、教养态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家长在交流过程中思考,在比较和衡量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并实践自己选择的一种家教指导模式。

缪仁贤、范建华等人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区文化特点,对农村社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农村幼儿家长特点的基础上,他们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构建了四种模式:1.认知模式;2.行为模式;3.情感模式:4.综合分类指导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程序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和分析,为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开展提供了详尽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同时,也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仇佩英、汪筱华则针对当前幼儿家庭教育薄弱、唯智化现象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家庭情感教育指导模式”,即“以家庭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多向沟通、双向指导的家教模式”。这一模式将“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幼儿自信、合群、求知等情感因素,使幼儿身体、行为、习惯、性格等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家长指导方面,以培养家长的情感教育能力为主要内容。在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急躁心态中,“家庭情感教育模式”的提出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者和理论者,都是很好的启发。

4.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

理论层面,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选择,我国幼教学者方明和黄人颂都有比较一致的论述,《上诲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也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宣传现代教育观、家庭观、儿童观;介绍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李洪曾将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分为三大类:“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相关年龄段幼儿家庭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与一般处理方法,个别儿童家庭教育的特殊问题与处理。”同时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既要有时代性、针对性。还要分阶段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确定重点指导的内容,他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的具体指导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论述,分别阐述了“对新婚夫妇、对孕妇及其丈夫、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对1岁半-3岁婴幼儿家长、对3~6岁幼儿家长”的不同指导内容。李洪曾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述,促进了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为研究者们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实践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依据。

实践层面,不少学者通过对特定儿童群体的实验调研,分析探讨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地区儿童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如曹葆红《嘉定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及影响因素的报告》一文,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全部常住户口0-3岁婴幼儿家庭的抽选调查研究,分析了嘉定区这一特定地区0-3岁年龄段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需求;舒洪衡的《关于对0-6岁幼儿家长进行指导的内容》一文,分别针对0~1岁、1~3岁、3~6岁三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提出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潘玲珠等人的论文《O-3岁乳婴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研究》,则是通过对4000多位0~3岁乳婴儿家长的调研,分析总结了0-3岁这一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内容。还有一些研究者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进行了实验研究,如钱琴、王晓梅《农村幼儿在家饮食状况及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报告》,透过幼儿饮食这一独特视角,分析了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特点。

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针对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分析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针对这种现状,关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应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将重点放在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提高认识自身角色的能力;二是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三是培养家长的教育兴趣。当前国内幼儿家长的身份和素质是各种各样的,家长的文化层次也有很大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特点和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关颖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但从实践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目前还没有。所以,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层次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以及形式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是学术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现状的评价

理论研究方面。到目前为止,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框架,但比较单一。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对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研究进行了探索,但在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上,主要是李洪曾教授搭建的教育学理论框架,虽然杨宝忠和关颖都从社会学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专著,但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来说,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架构还远未形成,还需要更多地研究者通过实践,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实践研究方面。当前大部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多从孩子角度入手,根据孩子的需要来研究分析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和主要内容,还有一些文章,从地域特点来研究不同地区家庭教育指导的特点,如有些文章专门研究某一地区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需要和特点,也有一些文章专门研究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些问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真正从家长角度来研究家庭教育指导的文章,特别是对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文化等层面已形成稳定特点的某一特定家长群体——如知识分子群体——的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与实践,还缺乏足够的研究与探索。

研究方法方面。运用调查研究,对大量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仍是研究者进行家教指导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访问、座谈、问卷、测验、查阅文献等传统的研究手段继续采用,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创造了现场观察、录像问卷等新的研究手段。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发展就是:

“实验”研究方法被介绍、推广和使用。很多学者都采用实验方法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利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和应用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些基本理论,但由于家庭教育指导过程极为复杂,影响因素极多,指导措施的操纵与影响因素的控制极为困难,因此,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研究严格地说只能说是一种实验性的研究,或者说是一种准实验。目前,行动研究也开始应用,如何利用新的研究方法,使之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应该成为研究者又一个新课题。

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庭教育则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然而,如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省市已经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召开的三次重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交流论文中,并没有以家庭教育指导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更没有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原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制定《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和《家长学校指导意见》等文件,使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走向有序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适应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蓬勃开展的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进行一些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

1.“家庭教育指导”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1)“家庭教育指导”基本概念和意义的研究

“家庭教育指导”这个概念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到的。最初,“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并没有分开,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将“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在学术研究领域区分开来,并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概念进行界定。“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机构组织的,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为什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研究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是什么?不少学者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研究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堪忧,存在许多问题。如《浅议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一文,作者麦青清楚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成效如何,其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家长们自身素质的高低,但对家长来说,很多家长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从社会来说,也缺少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系统知识的体系。李生兰对上海市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后,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1.幼儿的活动区与家庭的住房条件不相协调。2.幼儿家庭的精神环境与学习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3.幼儿父亲较高的文化水平与其扮演的角色不相吻合。4.家长对幼儿的职业期望与社会分工的发展不相统一。5.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平等亲子关系的缔结不相适应。6.幼儿的自我服务与家务劳动的参与不相衔接。”:赵忠心教授指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广大家长强烈要求和全社会极为重视的”。

(2)“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的研究

在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赵忠心、杨宝忠、李洪曾等都做了很多探索,其中,李洪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目的、任务、对象与原则都有细致的论述,并基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在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阐释基础上,李洪曾还对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4421”理论框架。即“四类对象、四个过程、两种环境和社会大背景四类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儿童、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四类对象;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家庭教育、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四个过程;影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氛围两种环境因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宏观环境因素作为社会大背景对上述两种直接环境、四个过程和四种对象都会产生的制约作用。”

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论,杨宝忠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和看法,使家庭教育指导基本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杨宝忠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属于成人教育,是一种自愿性活动,而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又是当前迫切的一个任务,那么,“这种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如何实现自愿性与强制性的有机统一?”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杨宝忠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并不单纯包括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教子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是其应有之义”,而实践证明,家庭教育问题更多带有个性特色,需要个案诊断和治疗。对此,杨宝忠提出了“家庭教育诊断”概念,对家庭教育现实状态进行判断,这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开拓了理论研究者的思路。

2.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形式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是学者们比较重视和研究最多的一个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李生兰从历史的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研究。她考察了上海市建国以来幼儿家教指导形式的演变,阐述了不同时期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及成因,并从历史的角度展望了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1.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相适应;2.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相适应;3.与学前教育的一体化相适应。”

李生兰还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比较了美洲、欧洲、亚洲各不同国家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和情况,介绍了国外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状况,对我国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很好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不少学者从现状出发,对当前所采用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例如,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中、杨宝忠在《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中,都对指导家庭教育的一般途径和方式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有六种基本形式:1.家庭访问;2.家长会议:3,家庭教育咨询;4.家长委员会;5.家长学校;6.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还有学者从分类学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研究。李洪曾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形式分为“个别指导、集体指导活动和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三类”。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特级教师李朝英分别对家庭教育的个别指导形式和集体指导形式进行了论述。

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是家长。关颖在其论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中,从家长的角度对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对家长来说,“首先,多出书、出好书是指导家庭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其次,家长学校有待于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第三,广插电视对家长教育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大量的调研,关颖还发现,喜欢“专家咨询”的家长甚少,所以,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如何发挥专家的优势,使理论研究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也是当前研究者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随着现代化发展,也有研究者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现代化。龚卫玲在其文章中提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挑战传统的指导形式”,对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进行新的尝试:“公布幼儿园网址,吸引家长浏览;增设触摸式电脑,有效发挥咨询功能;利用电子信箱,进行双向交流沟通。”这些不同于传统家教指导形式的现代家教指导形式扩展了家教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思路,也提出了更新的研究内容。

3.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

与形式不同,模式一词在英语中为“MODEL”,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将“模式”解释为: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目前国内对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重要问题,并开始进行研究。

李洪曾对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从理论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在概念上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理论指导下,适合一定的指导单位和一定的指导对象的,对家长和儿童带来一定效果的,在指导的组织、对象、内容、形式及其有关要素上相对稳定的范型。”在层次上,将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划分为四个层面: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层面的指导模式、家庭教育指导对象层面的指导模式、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层面的指导模式和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层面的指导模式。在模式构成要素上,针对指导模式的不同层面分析了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和要求。在内容上,分析了一个成熟的指导模式所必须具备的三项内容:模式的适用条件、模式的基本内容、模式的目标效果。

一些研究者针对某一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上海普陀区妇联张红妹等人撰写的论文《街道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管理模式探索》,分析了上海普陀区长风街道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范小玲的《亲子活动中父母教育行为的三种指导模式》,针对亲子活动中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与总结。杨卫的《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初步研究》针对传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弊端,对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探索。

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当前家教指导模式中的一些不足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出各种新型家教指导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践分析和理论探讨。

李惠澄等人针对当前家长素质的变化和需求的提高,提出了新型的“家教辨析指导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和思考。所谓“辨析模式”,是指在家教指导工作中,指导人员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家长对一些有争议的价值现、教养态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家长在交流过程中思考,在比较和衡量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并实践自己选择的一种家教指导模式。

缪仁贤、范建华等人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区文化特点,对农村社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农村幼儿家长特点的基础上,他们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构建了四种模式:1.认知模式;2.行为模式;3.情感模式:4.综合分类指导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程序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和分析,为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开展提供了详尽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同时,也为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仇佩英、汪筱华则针对当前幼儿家庭教育薄弱、唯智化现象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家庭情感教育指导模式”,即“以家庭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多向沟通、双向指导的家教模式”。这一模式将“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幼儿自信、合群、求知等情感因素,使幼儿身体、行为、习惯、性格等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家长指导方面,以培养家长的情感教育能力为主要内容。在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中,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急躁心态中,“家庭情感教育模式”的提出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者和理论者,都是很好的启发。

4.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

理论层面,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选择,我国幼教学者方明和黄人颂都有比较一致的论述,《上诲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也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宣传现代教育观、家庭观、儿童观;介绍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李洪曾将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分为三大类:“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相关年龄段幼儿家庭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与一般处理方法,个别儿童家庭教育的特殊问题与处理。”同时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既要有时代性、针对性。还要分阶段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确定重点指导的内容,他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的具体指导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论述,分别阐述了“对新婚夫妇、对孕妇及其丈夫、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对1岁半-3岁婴幼儿家长、对3~6岁幼儿家长”的不同指导内容。李洪曾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述,促进了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为研究者们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实践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依据。

实践层面,不少学者通过对特定儿童群体的实验调研,分析探讨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地区儿童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如曹葆红《嘉定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及影响因素的报告》一文,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全部常住户口0-3岁婴幼儿家庭的抽选调查研究,分析了嘉定区这一特定地区0-3岁年龄段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需求;舒洪衡的《关于对0-6岁幼儿家长进行指导的内容》一文,分别针对0~1岁、1~3岁、3~6岁三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提出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潘玲珠等人的论文《O-3岁乳婴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研究》,则是通过对4000多位0~3岁乳婴儿家长的调研,分析总结了0-3岁这一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内容。还有一些研究者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进行了实验研究,如钱琴、王晓梅《农村幼儿在家饮食状况及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报告》,透过幼儿饮食这一独特视角,分析了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特点。

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不管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针对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分析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针对这种现状,关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应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将重点放在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提高认识自身角色的能力;二是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三是培养家长的教育兴趣。当前国内幼儿家长的身份和素质是各种各样的,家长的文化层次也有很大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特点和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关颖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但从实践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目前还没有。所以,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层次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以及形式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是学术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家庭教育指导研究现状的评价

理论研究方面。到目前为止,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框架,但比较单一。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对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研究进行了探索,但在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上,主要是李洪曾教授搭建的教育学理论框架,虽然杨宝忠和关颖都从社会学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专著,但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来说,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架构还远未形成,还需要更多地研究者通过实践,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实践研究方面。当前大部分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多从孩子角度入手,根据孩子的需要来研究分析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和主要内容,还有一些文章,从地域特点来研究不同地区家庭教育指导的特点,如有些文章专门研究某一地区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需要和特点,也有一些文章专门研究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些问题。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真正从家长角度来研究家庭教育指导的文章,特别是对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文化等层面已形成稳定特点的某一特定家长群体——如知识分子群体——的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与实践,还缺乏足够的研究与探索。

研究方法方面。运用调查研究,对大量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仍是研究者进行家教指导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访问、座谈、问卷、测验、查阅文献等传统的研究手段继续采用,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创造了现场观察、录像问卷等新的研究手段。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发展就是:

“实验”研究方法被介绍、推广和使用。很多学者都采用实验方法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利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和应用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些基本理论,但由于家庭教育指导过程极为复杂,影响因素极多,指导措施的操纵与影响因素的控制极为困难,因此,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研究严格地说只能说是一种实验性的研究,或者说是一种准实验。目前,行动研究也开始应用,如何利用新的研究方法,使之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应该成为研究者又一个新课题。


相关内容

  • 综合检索报告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 综合检索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一.研究主题的确立与分析 1.需求分析 根据5W法对课题进行需求分析,首先是外部特征的分析: (1)全面性/专深性:全面地查找介绍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献. (2)本课题的目的:完成一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的综述文章. (3)文献类型:图书.期刊.网络信息. ...

  • 目录学综述类文章
  • [1]辛德勇.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史部之演化轨迹述略[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1:10-14. [2]贾卫民.崔建英先生版本目录学述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7,01:132-135. [3]袁世亮.对目录学核心问题的研究综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06:87-92. [4]彭 ...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0年第4期 (总第76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4·2010 General·No·76 98 B IAN JIANG JING JIYU WEN HUA [文化论坛]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赵辰光,张 雪,夏 徽,王 欢 ( ...

  • 中国家庭教育文献研究综述与家庭教育现状评述
  • 中国家庭教育文献研究综述与家庭教育现状评述(摘要) 本研究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合作开展的 "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为全面了解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共分三个部分,在方法上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参阅相关家教论文360余篇,从一个 ...

  • 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韩文艺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430023)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综述通过对近年来研究新型城镇化的论文进行总结,梳理了中国学界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 -------- ...

  • 浅析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写作方法区别
  • 社科论坛 浅析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写作方法区别 胡波 吴金城 杨帆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摘要: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是我们每个大学生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 课程,也是完成学业过程中要完成的一项任务.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 别,本文在两者写作方法方面的区别及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文献综述 ...

  • 全民阅读活动综述:举全社会之力打造书香中国_读书频道_中国教育新闻网
  • 全民阅读活动综述:举全社会之力打造书香中国 www.jyb.cn 2009年11月04日 作者:王坤宁 姚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金秋的深圳,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11月1日,陪伴深圳人走过了10个年头的深圳读书月,又一次如约而至.11月2日,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在深圳举行,参会代表们切身感受 ...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姚汉章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3班 2011644349)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提出.内涵.提法.进程及经验.成果等方面,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行综述.归 ...

  • 高职课程开发文献综述范文
  • 一.关于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对这些开发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 第一,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课程开发模式上学科论取向依然浓厚,对职业论的取向仍然停留在表面,甚至是流于形式:第二,国内课程开发模式大都是对世界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