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练习

《论语》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

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第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孔子向弟子们传授为官之道,也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

B.孔子认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是为官的

基点。

C.孔子提出的“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体现了儒

家的中庸思想。

D.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想法很值得今人学习。

(2)结合上面的选段,请你对下面这句话作简要评价。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第八》)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创新设计》)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

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①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

辞气,斯远鄙倍②矣。笾豆③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篇第八》)

【注】 ①暴慢:粗暴、懈怠不敬。②鄙倍:鄙,浅薄;“倍”同“背”,背

理。③笾豆:都是古代祭祀典礼中的用具。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子告诉孟敬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要劝他

好好听自己的话。

B.曾子教导孟敬子执政者应当重视的是道,而非那些“笾豆”之类的细枝末节。

C.孟敬子去看望曾子,曾子叮嘱他说话要善意,让那些主管事务的官吏去管祭

祀的事情。

D.曾子希望执政者严肃自己的容貌,端庄自己的脸色,恰当地用辞以及注意说

话时的语气声调。

(2)孔子曾讲过“君子有九思”,其中“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

语•季氏》),说的也是处世待人要注意的问题,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

你对“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理解。

(三)(1)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

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第八 》

(2)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

喜,以为能胜其任也。①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

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

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②则

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1)选段(2)举工匠和玉匠两个例子旨在说明什么主张?

(2)两个选段共同阐述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第六篇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

语•第六篇雍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论

语•第六篇雍也》)

【注释】(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2)畔:同“叛”。(3)矣

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

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

做小人儒。

B、“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C、“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D、孔子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

们都能做到“智”和“仁”,由此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2)针对君子,孔子提出怎样的教育目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

泰伯

(1)D(本题考查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D项“很值得今人学习”的说法值得探讨。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想法很值得今人学习”有避世消极之嫌。)

(2)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孔子提倡安分守己,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的确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它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应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C【解析】 (1)没有叮嘱孟敬子说话要善意并让那些主管事务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2)孔子告诫弟子“脸色,考虑温和了吗;姿态,考虑恭敬了吗;说话,考虑忠诚老实了吗;做事,考虑严肃认真了吗”,子思告诫孟敬子“使自己的容貌严肃,使自己的脸色端庄,恰当用辞注意语气”,说的都是处世待人的道理。毕竟,做到这些,可以避免粗暴无礼,可以接近诚信,可以避免浅薄与错误。

(1)孔子侧重于提升君子的品性涵养,孟子侧重于强调君子的责任意识。

(2)作为君子,首先要充实自己的学识,提高内在修养;同时行为上表现为正确交友,正视并能改正错误,关心亲人,帮助他人,以正义行走于天地之间。

【参考译文】 舜有五位好臣子,天下就得以大治了。周武王

说:我有十位能人。孔子说: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才真是难得,不是这样嘛?从尧舜禹一直到现在,周朝是人才鼎盛的时候了,才有十个人,这十人当中还有一位女人,男人只有九个。在周朝建立前,天下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仍旧服从殷商王朝,这可以说是最高的政治道德了。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比如要盖大的房子,必定先要派工头去寻找大的木料。工头找到了大木料,那么大王您一定很高兴,认为他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后来工匠们在砍削这木料时,把它砍削小了,那么大王您看到了,一定很生气,认为他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现在人家从小就学了那圣贤的道理,长大了想要实行这圣贤的治国之道。大王您却说暂且放弃你所学的道理,按照我的意思去做。你看这样如何?又比如现在有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在这里,即使价值万镒,也一定要让玉匠雕琢它。至于治理国家,却说暂且丢弃你所学的道理而听从我的。这为什么与叫玉匠雕琢璞玉不同呢?”

9、(1)D(孔子只是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而不是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这不符合他的“仁”的处世原则。)

(2)孔子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参考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论语》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

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第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孔子向弟子们传授为官之道,也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

B.孔子认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是为官的

基点。

C.孔子提出的“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体现了儒

家的中庸思想。

D.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想法很值得今人学习。

(2)结合上面的选段,请你对下面这句话作简要评价。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第八》)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创新设计》)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

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①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

辞气,斯远鄙倍②矣。笾豆③之事,则有司存。”(《泰伯篇第八》)

【注】 ①暴慢:粗暴、懈怠不敬。②鄙倍:鄙,浅薄;“倍”同“背”,背

理。③笾豆:都是古代祭祀典礼中的用具。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子告诉孟敬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要劝他

好好听自己的话。

B.曾子教导孟敬子执政者应当重视的是道,而非那些“笾豆”之类的细枝末节。

C.孟敬子去看望曾子,曾子叮嘱他说话要善意,让那些主管事务的官吏去管祭

祀的事情。

D.曾子希望执政者严肃自己的容貌,端庄自己的脸色,恰当地用辞以及注意说

话时的语气声调。

(2)孔子曾讲过“君子有九思”,其中“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

语•季氏》),说的也是处世待人要注意的问题,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

你对“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理解。

(三)(1)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

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泰伯第八 》

(2)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

喜,以为能胜其任也。①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

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

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②则

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1)选段(2)举工匠和玉匠两个例子旨在说明什么主张?

(2)两个选段共同阐述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第六篇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4);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

语•第六篇雍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论

语•第六篇雍也》)

【注释】(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2)畔:同“叛”。(3)矣

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

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

做小人儒。

B、“君子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C、“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D、孔子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

们都能做到“智”和“仁”,由此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2)针对君子,孔子提出怎样的教育目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

泰伯

(1)D(本题考查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D项“很值得今人学习”的说法值得探讨。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想法很值得今人学习”有避世消极之嫌。)

(2)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孔子提倡安分守己,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的确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它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应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C【解析】 (1)没有叮嘱孟敬子说话要善意并让那些主管事务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2)孔子告诫弟子“脸色,考虑温和了吗;姿态,考虑恭敬了吗;说话,考虑忠诚老实了吗;做事,考虑严肃认真了吗”,子思告诫孟敬子“使自己的容貌严肃,使自己的脸色端庄,恰当用辞注意语气”,说的都是处世待人的道理。毕竟,做到这些,可以避免粗暴无礼,可以接近诚信,可以避免浅薄与错误。

(1)孔子侧重于提升君子的品性涵养,孟子侧重于强调君子的责任意识。

(2)作为君子,首先要充实自己的学识,提高内在修养;同时行为上表现为正确交友,正视并能改正错误,关心亲人,帮助他人,以正义行走于天地之间。

【参考译文】 舜有五位好臣子,天下就得以大治了。周武王

说:我有十位能人。孔子说: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才真是难得,不是这样嘛?从尧舜禹一直到现在,周朝是人才鼎盛的时候了,才有十个人,这十人当中还有一位女人,男人只有九个。在周朝建立前,天下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仍旧服从殷商王朝,这可以说是最高的政治道德了。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比如要盖大的房子,必定先要派工头去寻找大的木料。工头找到了大木料,那么大王您一定很高兴,认为他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后来工匠们在砍削这木料时,把它砍削小了,那么大王您看到了,一定很生气,认为他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现在人家从小就学了那圣贤的道理,长大了想要实行这圣贤的治国之道。大王您却说暂且放弃你所学的道理,按照我的意思去做。你看这样如何?又比如现在有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在这里,即使价值万镒,也一定要让玉匠雕琢它。至于治理国家,却说暂且丢弃你所学的道理而听从我的。这为什么与叫玉匠雕琢璞玉不同呢?”

9、(1)D(孔子只是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而不是去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这不符合他的“仁”的处世原则。)

(2)孔子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参考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相关内容

  • [论语]全文诵读
  • 歌名试听收藏下载 1. 论语1:学而第一 2. 论语2:学而第一 3. 论语3:为政第二 4. 论语4:为政第二 5. 论语5:八佾第三 6. 论语6:八佾第三 7. 论语7:里仁第四 8. 论语8:里仁第四 9. 论语9:公冶长第五 10. 论语10:公冶长第五 11. 论语11:公冶长第五 12 ...

  • 2017初一语文[论语十则]知识点解析人教版
  • 2017初一语文<论语十则>知识点解析人教版 原文阅读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

  • 3.樊迟.仲弓问仁
  • 樊迟.仲弓问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孔子关"仁"的思想内涵,从而加深对民族传统人文思想的积极探讨. 2. 学习本文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对孔子"仁"的思想内涵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孔子简介 ...

  • [论语]中的男孩名字大全(出处 寓意)
  •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同时又是中华文化宝典,如果父母给男宝宝起名字可以出自<论语>,那样既有文化又有内涵,成为每个爸爸**的心愿.小编特别整理出出自<论语>的男宝宝名字大全,每个男宝宝名字附带拼音.出处.寓意解释等. 怡如 yí rú 根据您指定的取名分类,从 ...

  • [论语点睛]:礼让为国
  •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篇第一三章) 孔子说:"能以礼让精神治理国家吗,有什么困难呢?不能以礼让精神治理国家,要礼制干什么?" 礼让,礼兼双方,又兼敬和,知敬能和,则必有让,故礼有互让义.<集注>说:" ...

  • 关于论语的语录集
  •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论语•学而》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

  • 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
  •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 ...

  • 文言文课外经典名句集锦答案
  • 课外经典名句集锦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朝闻道, ...

  • [论语]精选及出自[论语]无标点
  • (一)<论语>精选(无标点的先断句)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3.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这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5.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至不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