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 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 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 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 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 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 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 在病理情况下, 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五行的属性: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二、五行学说的内容(一)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 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 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 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 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 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 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 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 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 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 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 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 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 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 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 下: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 乘, 是乘袭的意思。 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 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 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 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 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5.相侮规律: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 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 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 克害火气(图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 之(所不胜),火来侮之(图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二)自然与人体结构、机能的五行分属祖国医学理论,不仅认为人体各部分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体与外在自然境, 也有其相应的关系。为了说明体内体外的整体性和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在祖国医 学中,便以五行为中心,按照它的各个特性,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自然界和人体 有关的事物按其属性,形态现象相类同的,分别归纳,成为五大类。其主要目的是 便利于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观察事物变化的推演法则。见表 2-1。 表 2-1 五行归类五行 方位 天干 地支 四季 五形 五色 五味 五志 五智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魄 五气 五化 五温 六神木 东 甲乙 寅卯 春 矩形 青 酸 怒 仁 肝 胆 目 筋 魂 风 生 温 青龙火 南 丙丁 巳午 夏 尖形 赤 苦 喜 礼 心 小肠 舌 脉 神 暑 长 热 朱雀土 中 戊己 辰戌 丑未 长夏 方形 黄 甘 思 信 脾 胃 唇 肉 意 湿 化 自然 勾陈 腾蛇金 西 庚辛 申酉 秋 圆形 白 辛 忧 义 肺 大肠 鼻 皮毛 魄 燥 收 凉 白虎水 北 壬癸 子亥 冬 波形 黑 咸 恐 智 肾 膀胱 耳 骨 精 寒 藏 寒 玄武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行所属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说明事物变化发展互 相推移的综合关系。例如,以木来说,春季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呈现了蓬勃的生气,

并出现青的颜色,故用木来象征春。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属于“生”的一环。春季 多风,结合人体肝脏性喜条达舒畅,象征着木和春的情况。而五脏中的肝和六腑中 的胆是表里关系,肝又开窍于目,在五体中主筋,故肝病每多出现目病或抽筋(痉 挛)的症状。肝木旺者多喜怒,而大怒又易伤肝,所以在五志中主怒。某些肝病, 往往会出现青的颜色。把以上这些自然现象和生理与病理现象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把木、春、肝、胆、 目、筋、怒、青等一系列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的一类之下,形成了一个系统。若是从横的方面来看,则亦有明显联系,就以五行本身来说,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就是明显的横的联系。(三)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 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如:①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 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②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 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 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③肾助脾(火生土), 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 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 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 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⑤肾济心(水 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 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 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 证得以痊愈。总之,懂得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医病因,病理的理解。治疗方面,同样 利用五行关系,指导临床实践,仍有一定意义。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 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 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 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 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 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 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 在病理情况下, 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五行的属性: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二、五行学说的内容(一)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 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 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 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 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 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 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 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 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 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 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 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 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 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 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 下: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 乘, 是乘袭的意思。 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 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 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 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 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5.相侮规律: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 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 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 克害火气(图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 之(所不胜),火来侮之(图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二)自然与人体结构、机能的五行分属祖国医学理论,不仅认为人体各部分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体与外在自然境, 也有其相应的关系。为了说明体内体外的整体性和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在祖国医 学中,便以五行为中心,按照它的各个特性,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自然界和人体 有关的事物按其属性,形态现象相类同的,分别归纳,成为五大类。其主要目的是 便利于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观察事物变化的推演法则。见表 2-1。 表 2-1 五行归类五行 方位 天干 地支 四季 五形 五色 五味 五志 五智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魄 五气 五化 五温 六神木 东 甲乙 寅卯 春 矩形 青 酸 怒 仁 肝 胆 目 筋 魂 风 生 温 青龙火 南 丙丁 巳午 夏 尖形 赤 苦 喜 礼 心 小肠 舌 脉 神 暑 长 热 朱雀土 中 戊己 辰戌 丑未 长夏 方形 黄 甘 思 信 脾 胃 唇 肉 意 湿 化 自然 勾陈 腾蛇金 西 庚辛 申酉 秋 圆形 白 辛 忧 义 肺 大肠 鼻 皮毛 魄 燥 收 凉 白虎水 北 壬癸 子亥 冬 波形 黑 咸 恐 智 肾 膀胱 耳 骨 精 寒 藏 寒 玄武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行所属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说明事物变化发展互 相推移的综合关系。例如,以木来说,春季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呈现了蓬勃的生气,

并出现青的颜色,故用木来象征春。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属于“生”的一环。春季 多风,结合人体肝脏性喜条达舒畅,象征着木和春的情况。而五脏中的肝和六腑中 的胆是表里关系,肝又开窍于目,在五体中主筋,故肝病每多出现目病或抽筋(痉 挛)的症状。肝木旺者多喜怒,而大怒又易伤肝,所以在五志中主怒。某些肝病, 往往会出现青的颜色。把以上这些自然现象和生理与病理现象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把木、春、肝、胆、 目、筋、怒、青等一系列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的一类之下,形成了一个系统。若是从横的方面来看,则亦有明显联系,就以五行本身来说,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就是明显的横的联系。(三)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 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如:①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 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②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 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 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③肾助脾(火生土), 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 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 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 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 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⑤肾济心(水 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 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 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 证得以痊愈。总之,懂得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医病因,病理的理解。治疗方面,同样 利用五行关系,指导临床实践,仍有一定意义。


相关内容

  • 中医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 内蒙古医科大学 题目 姓名:闫志诚 专业:中医内科学 学号:2013110040 班级:科研一班 中医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中医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闫志诚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 摘要:中医五行学说,即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与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广泛相联系,通过"取象比类"& ...

  •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 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 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 (一)气与阴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阴阳是气的两种固 ...

  • (10)古哲学对中医的消极作用
  • 王律修 著 内容提要:气.阴阳.五行学说以自然万物为认识对象,实际只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用想象物质和物质运动解释世界和生命,它们是中国的自然哲学.两千多年来,中医误把自然哲学当基础医学,满足于医学对象的思辨解释,忽视基础医学研究.所以古哲学对中医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中医,气,阴阳,五行,检验 气阴阳 ...

  •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发表者:邓宏 1995人已访问 收藏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会得季节病?大树又为什么会有深深浅浅的年轮?一年四季的寒来暑往和生命体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医学采用了五行学说,来解释刚才所提出的几个疑问.五 ...

  •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3 .1
  • 第11 讲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二)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一) 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具体讲了)在生理.病理上的应用.那么这一节我们接着讲五行学说在诊断学的应用. 第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在诊断学上五行学说的作用有两种. 1.应用五行学说对疾病进行定位 ...

  •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 ...

  •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
  •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 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

  • 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术语资料:五行-中医术语
  •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 ...

  • 中医学的养生之道
  • 北京吕炳奎中医门诊部 北京羲黄文化研究中心 吕嘉戈 中医学的养生之道,是指如何教人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以达到长寿的目的,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会重视的大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但如何养生,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方法和理论.中医学在这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顺其自然以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符合生命规律的养生方法和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