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寓建筑节能与热环境分析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姓名__胥新保__学号__2005630962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评阅专业班级__供热专051职职2008年6月15日

注意事项

1. 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 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 题名页

3)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 外文摘要、关键词

5) 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 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7) 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 论文字数要求:设计(论文)字数理工类不少于1.5万字,文科类不少于1.2万字。

3. 附件包括: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 文字、图表要求:

1)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

请他人代写。

2) 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

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 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 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 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 装订顺序

1) 设计(论文)

2) 附件

按照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 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记录表

4) 其它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ABSTRACT ..................................................................................................... 2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4

2.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现状及用能特征..................................................... 5

3.节能的意义及潜力分析......................................................................... 54我国大学校园学生公寓能耗现状......................................................... 6

4.1大学生公寓建设规模.................................................................................... 6

4.2大学生公寓热环境状况................................................................................ 7

4.3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结构及特点................................................................ 7

4.4大学生用能方式及节能意识........................................................................ 8

4.5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重要意义........................................ 95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建筑的节能设计........................................ 9

5.1自然通风....................................................................................................... 10

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0

5.2.1公寓朝向的选择................................................................................ 10

5.2.2体形系数的确定................................................................................ 11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11

5.2.4优化窗墙比..................................................................................................... 116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能耗与热环境分析.................................. 12

7.其它调节方式可行性分析及预测....................................................... 178小结....................................................................................................... 18

参考文献................................................................................................... 19致谢............................................................................................................ 20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公寓建筑节能与热环境研究的空白,结合以往建筑节能和热环境改善在其他建筑形式上的成功应用,专门以大学生公寓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能状况及热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公寓热环境与一般住宅或办公楼有一定的差别:①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密度相对于一般的住宅较大,②大学生公寓通常都是没有安装空调的,而办公楼一般都是采用空调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③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年龄比较单一等。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正常的生活场所,是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因此,大学生公寓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这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形式,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大学生公寓的节能和热环境进行描述,然后综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是经济条件),从建筑围护结构,室内热湿环境等方面,分析得出适合于这一群体实际条件的改善室内热湿环境的具体有效的措施,以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对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求,同时得出开展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建筑节能热环境热舒适

Students apartmen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rmal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BSTRACT

View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y students on an apartment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of the gaps in light of the pas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f other buildings in the form of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specifically for college students study apartment, with its hot and wet conditions to the environment To investigate, research and analysis. Students apartment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the general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have a certain difference:①students apartments in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density of residential larger, ②apartments are usually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air conditioning, and office buildings are usually used for indoor air-conditioning The air-conditioning, ③students apartments in a single such as the age comparison. Students apartment is the normal place to live students, and students a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space. Therefore, a university student apartment environment is good or bad, the students lear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efficiency has greatly affected. Here we adopted the survey and testing in the form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rom the two apartments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rmal energy to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 and then integrated this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ow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ainlyeconomic conditions), from the construction Wai Retaining structure, indoor heat and moisture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in this group draw for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heat and moisture to improve indoor environment of concret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their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of demand, while in the To carry out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Keyword:Students apartment ,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 Thermal environment , Thermal Comfort

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加大了前进的步伐,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使得人们在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能耗。据统计早在2004年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27.4%,再加上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转化带来的环境负荷大,因此加强能耗管理,挖掘建筑节能潜力势在必行。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时期,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数量的2倍。目前我国建设高潮持续不断,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可见建筑规模极其巨大。遗憾的是,不仅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2002年全国空调高峰负荷已达到4500kwh,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建成后的满负荷出力。这种只考虑眼前短期利益,放肆浪费能源的行为普遍存在。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tce (吨标准煤),超过2000年的3倍;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问题相当严重,情况十分紧迫,建筑节能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定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tce,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kwh(大约接近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相应可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由此造成的能源紧张状况必将大为缓解。如果再加大工作力度,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给予高度重视,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障碍,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我国目前城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为我国总发电量的22%~24%,这个能耗仅为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建筑材料制造用能及建筑施工过程能耗。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在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占GDP 比例的加大以及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的比例仍将提高。根据近30年来能源界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1]。

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2020年底,全国新增的300亿平方米房屋建

筑面积中,城市新增1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在4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138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节能潜力巨大[2]。

2.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现状及用能特征

住宅节能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0年底,全国既有房屋建筑面积,城市已至100亿平方米,然而其中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仅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6%,占城市房屋建筑面积的2.3%。而约210亿平方米的既有住宅存在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等问题。

另外,在我国每年新建的城镇住宅中,完全按照建筑节能要求设计标准的不足6%,即便执行了建筑节能标准的住宅建筑,其住宅能耗与相同气候条件的西欧或北美国家相比,单位面积要多耗50%~100%的能量,而且舒适性较差。例如,按照新的节能65%的标准建造,北京住宅的采暖能耗大幅降低,但仍比瑞典、丹麦、芬兰等国气候相近地区的采暖能耗高出5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住宅还是一般的民用建筑,空调的安装率迅速提高,空调器市场的销售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空调电耗很快就成为了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3]。

3.节能的意义及潜力分析

我国城乡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的能源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的建筑节能要求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我国已经编制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是在原有能耗基础上,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提高设备和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做到节能50%,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按照节能65%进行实施。按照标准建造的节能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还提高了建筑热舒适性,做到冬暖夏凉。这些标准都已经通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

证,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现在,就是要通过执行节能标准把节能潜力挖掘出来。应该说,这只不过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第一步。当前的问题是起步十分艰难。尽管好些地方认真执行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标准,仍有不少地区把这些节能标准当做“耳旁风”,不予理会,或者敷衍应付一下了事。如果这种情况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就无从谈起。这是当前问题的关键。当然,即使做到了节能50%,与发达国家目前要求的能耗水平相比,仍然高得多,按照发达国家当前节能标准,还会有再节能50%甚至更多的潜力,这是后话。在2020年以前,只能希望首先把节能50%的标准贯彻执行好,新建建筑全部按节能标准建造,既有建筑有计划地每年按标准改造一批,逐步增加到每年能改造3~4亿平方米。这样做的结果,其效益将极为显著。在工作进展良好的条件下,2010年以后再逐步在各地实施节能65%和75%的标准,节能成果就将更大了。

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经济实用、切合实际的节能措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投资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本,约为80~120元/平方米,一般可以通过产生的节能效益在5年左右得到回收。公共建筑由于能源费用要高得多,尽管单位建筑面积节能投资会高一些,其节能效益会更为显著。

还要看到,由于建筑能耗减少,即采暖空调照明负荷相应减少,因而所需设备容量减小,新建建筑可以减少这部分初始投资,改造既有建筑则可将节省下来的这部分负荷移用于其他建筑。在节能50%的情况下,设备容量相应减少50%,可见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住房面积的扩大,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类型增多,拥有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我国家用电器的能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节能潜力很大。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家用电器能效标准,新标准以节能技术为基础,规定各类家电产品的最低能效限定值,由此可测算出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和节能量。节能量等于某种产品基年总用电量乘以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4]。

4我国大学校园学生公寓能耗现状

4.1大学生公寓建设规模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公寓一般为四人间或六人间(其中以四人间居多),少数条件好一点的高校还有三人间的。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1800万(该数据是根据07、08两年的毕业生人数粗略估算出来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平均每

个宿舍四人计算,全国大约有450万间宿舍。如果每个宿舍按20平方米计,这样全国就会有9000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当然该数据还是保守数据,实际肯定要超过一亿平方米。

4.2大学生公寓热环境状况

室内热环境是对室内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它是影响人体冷热感的环境因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可使人体易于保持平衡,从而使人产生舒适感。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对建筑热环境的研究已经在很多领域内得到开展。高校建筑热环境的研究是当前“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热点问题提出的要求,符合我国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时代背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今高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然而由于缺乏对学生公寓热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大多数的宿舍环境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夏季室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为了改善学生公寓热环境,必须先了解现在大学生公寓热环境的状况。

在我国,对于热环境和热舒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的住宅和办公楼,其中又以多高层普通建筑为主,而对于高校学生公寓这类特殊的建筑类型则少有研究,大学生公寓热环境与一般住宅或办公楼有一定的差别:①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密度相对于一般的住宅较大,②大学生公寓通常都是没有安装空调的,而办公楼一般都是采用空调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③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年龄比较单一等。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正常的生活场所,是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因此,大学生公寓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5]。

4.3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结构及特点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大生公寓,因不需要供暖,所以其用能不会有热能,主要是电、水、气。

笔者之前曾做过有关能耗方面的调查。在用电方面,多数高校是24小时供电,少数高校考虑到学生的就寝质量,会在晚上十一二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断电。通常早上至中午12点左右用电负荷不是很大,因为这一期间,多数学生都在上课,宿舍内的大功率设备(比如电脑)通常不会开启。而十二点到下午一点之间是用电的高峰期,这一时段是放学吃饭时间,是学生最清闲的时候,回到宿舍后他们通常都会把电脑打开打打游戏,听听音乐。另外还会打开饮水机烧点开水喝喝。而电脑和饮水机又是宿舍中耗能最大的两种设备,因此用电负荷比较大。下午一点以后到六点之间用电负荷又会降下来。但是会比上午大一些。之后

到晚上十一点,用电会迎来全天的最高峰,这一期间大多数的同学都没课,是最自由的时间,这时几乎一切用电设备都处于开启状态。而这一期间的用电量几乎占全天用电量的60%以上。

在用水方面,时间相对要集中一些。早上八点左右大多同学会起床洗漱,中午及下午放学期间,不少同学会利用这个时间洗衣服。这两个时间段通常是白天用水较多的时候,但还不是最多的时候。用水的最高峰通常是在十点过后到十一点半以前,这一期间是大多数同学洗澡的时间,不管是单位时间的用水量还是用水总量都是全天最高的。

对于天然气,主要是用于洗澡的热水用能,因此,用的时间就更加单一了,几乎仅仅是在十点至十一点半的洗澡期间。通常每个宿舍每天的用气量在0.3~0.4m3左右。

4.4大学生用能方式及节能意识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学生公寓的主要能耗方式都是电能。条件差一点的高校仅是电能,条件稍好一点的高校一般都有天然气(热水器用能) 。

笔者在撰写本论文前, 曾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对在校大学生做过有关大学生公寓能耗的问卷调查, 从回收的问卷显示,90%以上的同学思想上对节能倡导持认可态度,都认为很有必要大力进行海报、标语宣传,规范用电制度,管制用电措施。而且大家还普遍对节能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目前各大高校大多未开设节能相关的课程,因此广大学生呼吁学校尽快开设节能课程。

不仅如此,谈到节能时,大家更多的还是把眼光放在了新能源上。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意识到目前的能源紧张问题,希望能够开发出新的能源来缓解眼下的紧张局面。另外民生节约能源技术也是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推崇。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的能效意识还是比较高的,节能的调子正在广大同学的口中越唱越高。最后,归纳其在节能方面的认识:在落实节能方面,应是节约为主,开发为辅。

以上只是笔者在调查大学生节能意识时得到的结论。但是之前有研究者在上海、内蒙古等地做了关于大学生节能意识及行动的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节能意识很高,节能行动远跟不上步伐,即有意识没行动。这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日前,笔者也到重庆市虎溪大学城的各所高校去走了一圈,果不其然。很多教室里只有两三个人,而灯却是全亮着的。当笔者到一个同学的宿舍去时,恰巧只有他一个人,可是宿舍的电脑却开着两台,问其原因,说是那个同学出去半个小时就回来,所以就没关。另外,笔者还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发现不少宿舍的灯都是“长明灯”。如此可见,节能工作在大学生中开展的情况。

4.5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重要意义

我们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最终实现节能及对舒适性环境的要求,而其意义也就在于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不节能的公寓不仅将在使用的过程中过量的消耗广大同学的金钱,同时还会影响同学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笔者在之前的调查中发现:目前,条件一般的高校每个宿舍每年的用电量大约是2000kwh 左右(暂且不考虑天然气的用量),如果每个宿舍每年节约10%,也就是200kwh 左右,全国大约有450万间宿舍,这样每年净用电量就可以节约约9亿kwh ,其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实际上是在为节能工作打基础,做铺垫。一旦建筑节能工作顺利的开展起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据研究显示,符合节能要求的采暖居住建筑,屋顶保温能力约为一般非节能建筑的1.5—2.6倍,外墙的保温能力约为非节能建筑的2.0—3.0倍,窗户约为1.3—1.6倍。节能建筑的采暖能耗仅为非节能建筑的一半左右,且冬季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8度左右,并使围护结构内表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避免其结露、长霉,显著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由于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绝缘系数较大,对夏季隔热也极为有利。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节能效果,还是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2、促进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带动节能墙体材料、门窗、变流量供暖系统、节能制冷设备、节能照明设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会直接推动建材、化学建材、建筑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如此一来,其社会效益自然十分乐观。

此外,建筑节能是在保证环境的舒适度的基础之上的。这项工作搞好了,同学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身体健康有保证了,自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同学们的学习。

5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建筑的节能设计

对于住宅,从技术上而言节能的关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外环境的改善,包括冬季防风,夏季及过度季节促进自然通风以及夏季外热岛效应的控制;

(2)建筑主体节能,即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包括保温、隔热、遮阳、通风性能等);

(3)冷热源的能效比与输配系统效率的提高,以及末端用冷(热)的可调

节及费用承担方式。

上述三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并受气候和具体的建筑形式影响。因此,进行住宅设计时应遵循因地制宜、整体设计和全过程控制的原则,结合气候、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集成设计和整体优化,才能实现节能的目标。在这里我们仅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生公寓进行节能设计与分析[6]。

5.1自然通风

对于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公寓而言,一般都没有安装空调。因此,自然通风就成了改善室内环境的主要途径,也就成了公寓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自然通风,作为一种古老的技术,不消耗任何机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通风模式,它既能满足室内舒适条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又能实现节能目的。然而,目前国内对自然通风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相关的法规与标准,也不能提供各地区自然通风潜力状况等基础数据和资料,这使得很多建筑物的设计与使用节相背离。实践中一些建筑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周围微环境,没有合理地进行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和设计建筑物的门窗来组织自然通风,浪费了大量能源,而且引起了许多建筑相关疾病。因此,有必要根据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根据气象数据确定我国各地区的自然通风能力,进行系统综合的潜力分析[7]。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室内外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或风力作用所造成的风压来实现换气的。如果建筑物外墙上的窗孔两侧存在压力差,就会有空气流过窗孔,实现自然通风。

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另外,除了自然通风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室内的热环境质量。比如朝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遮阳等。

5.2.1公寓朝向的选择

我们必须结合当地常年的主导风向,必须保证在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里,建筑的两侧能够形成一定的热压和风力作用,同时还要避免风力过大,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通常对于长江沿岸的夏热冬冷地区选择南北方向,因为该地区的风力通常都不是很大(很少会出现狂风大作的现象),而且其主导风向为西北、东南风,因此其朝向最好基本为东南方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通风的进行。以重庆科技学院的宿舍楼为例,该校的宿舍楼整体朝向为南偏东15°左右,从其所出处的位置,地理条件,当地的微气候等因素看,我们不得不说该校在建设宿舍楼的时候充分的考虑了通风措施。该校虽地处山城重庆,但其建址却远离市区,位于该市沙坪坝区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大学城内)。该地区地势相对于市区要平坦的多,刮风天气比较多,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强烈大风天气。那么,其大

概方向为东南朝向就是充分考虑到有力的利用通风来改善居住环境。但是,又没有选择绝对的东南方向(南偏东45°),而是大约南偏东15°,这就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强烈大风天气,对建筑造成正面的打击,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

5.2.2体形系数的确定

体形系数是单位体积的建筑外表面积,它直接反映了建筑单体外形的复杂程度。体形系数越大,相同建筑体积的建筑物外表面积越大,也即在相同条件,如室外气象条件、室温设定、围护结构设置条件下,建筑物向外散失的热量也就越多。因此,体形系数是影响住宅能耗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大学生公寓的体形系数,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是相差无几。因为其建筑形式几乎都是双向并排布置,不像其他建筑那样复杂。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由实测可知,在围护结构中,屋面是建筑传热的重点部位,其隔热保温能力对室内热环境有较大影响,可以利用通风散热或实体隔热等措施得以改善。(1)植被屋面:利用屋面轻质种植或攀缘植物,使建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特性。这是一种生态型的节能屋面,其隔热保温性能良好。(2)通风间层屋面: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置合理的通风间层屋顶构造。可在屋顶设通风间层,在夏天利用间层内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向室内散发热量减少,室内顶棚面温度降低,冬季即使通风间层不封闭,其保温性能也比传统屋顶要好些,这是因为冬季间层内温度比室外气温低,温差失热少,并且间层内气流速度比室外小,对流散热少,若将通风间层做成可控关闭的,其隔热保温效果会更佳。(3)倒置式屋面:倒置式屋面将传统屋面构造中保温隔热层,置于防水层上面。其优点是利用外隔热保温材料层的热阻作用对室外综合温度进行衰减,使室内温度低于传统保温隔热屋顶内部温度,并对防水层起到保护,延缓老化,延长使用年限,是一种保温隔热效果更好的节能屋面构造形式[8]。笔者所在重庆科技学院的图书馆就是采用这种形式。

以上三种形式均不失为好的改善措施,但是兼其经济性考虑,笔者比较支持采用第一种形式。比如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其屋面是深灰色瓦面,吸热量比较大,这对于冬季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对于夏季来说却要糟糕一些,但是,如果我们能种植像爬山虎一类的植物,使其覆盖屋面自然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隔热了,而同时还不会影响冬季的采集热量。因为冬季的时候,植物都已经凋零了,深灰色的屋面又显露出来了。

5.2.4优化窗墙比

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不同季节的室外平均风速不同,因此在进行窗墙比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灵活调整。例如,对于上海、南京、合肥、武汉等地,冬季室外

平均风速一般都大于2.5m/s,因此窗墙比建议不超过0.25。而西部的重庆、成都地区的冬、夏两季室外平均风速一般在1.5m/s左右,且西部室外温度比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要高出3~7℃,因此这些地区的北向窗墙比建议不超过0.3,并且还要与南向窗墙比相匹配[9]。因为如果南北向窗墙面积比相差太大,则不利于夏季穿堂风的形成。另外窗口面积过小,容易造成室内采光不足,西南地区冬季平均日照≤25%,全年阴雨天气很多,在纬度低的这一地区增大南窗的冬季太阳辐射所提供的热量对室内采暖的作用有限。另外,窗口面积太小,所增加的室内照明用电能耗,将超过节约的采暖能耗。因此,西南地区在进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时候,不宜过分依靠减少窗墙面积比,而应重点提高窗的热工性能并设计外窗遮阳[10]。

6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能耗与热环境分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公寓的热环境与热舒适性,笔者于2008年5月对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热湿环境做了抽样测试调查。

下列各图为房间的4个不同的点从早上8:00到晚上22:00的温度变化折线。室内四个点分别选在两个门口,一个地面中心,和一个靠近屋顶的休息区域的点。这四个点均为活动的频繁区域,同时差异相对较大。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室内测点温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室内测点温度

图表6—1

从图表6—1看这两天的室内四个点的温度变化曲线,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

(1)对于温度相对较低的早晨,室内选取的四个点温度相差约仅在0.1—0.2℃之间,即此时室内各处的感觉几乎不会存在差别。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早晨,通常给人的感觉还的比较舒适的,因此,不需要进行温度调节。早晨起床只需开开窗,更换一下空气,其效果比人工调节还要好。

(2)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室内各点的温度差异也在不断的加大,最大的可能超过1℃以上。

只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通风不畅的表现。没有形成通畅的气流组织(气流在室内形成了涡流),室内外形成的热压不够大,这些最终导致了室内不能有序的实现通风换气。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室外温度还可以满足人体需求的时候打开所有有必要打开的门窗,良好的疏通室内气流组织。在室外温度让人感觉稍微有点不舒适时,可以打开门窗,在地面上洒一些水,在实现更换新鲜空气的的同时,利用水的蒸发吸收室内的热量来实现降温,从而最终在保证室内空气清洁度的情况下使室内温度可以满足人体需求,使人感到舒适。

(3)室内温度通常在14:00—16:00之间的某一时间达到最高点,因此对于夏季而言,这一时间段也是人们通常感觉最不舒适的时候,自然也就成了人工改善室内热环境的重点考虑的时段。

14:00—16:00通常作为一天中室内温度最高的时段,在炎热的夏季,在夏热冬冷地区温度一般都在30—40℃之间,让人感觉极不舒适,因此,必须对室内空气进行人工调节。而对大学生公寓的空气进行调节通常只有通过风扇。因为一般的高校通常都有几千至上万间宿舍,如果采用空调来进行调节,成本会相当高。目前,国内还没有几所高校可以承担的起。用风扇来实现空气调节虽然不如空调效果好,但是成本要低的多,而且,基本上可以满足人的需求。

但安装风扇的时候需特别注意:首先要尽量使风扇“扫过”的区域为人经常

活动的区域。这一点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就是一个典型。起初该校的宿舍内只有一台吊顶式摇头扇,风扇吹过的区域仅为室内的学习和活动区域,对于上铺的休息区域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学生在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时候,只能饱受高温的折磨。其次就是同一宿舍的多台风扇在同时运行时,门窗稍稍开启一点,要能形成有利于通风的顺畅的气流组织。因为如果不能够实现良好的通风,就只能保证空气的温度,而不能保证空气的清洁度,这样不利于人体健康。

(4)通常最迟到16:00以后温度就开始不断的回落,一般到晚上22:00的时候,温度还会高出早上8:00的时候2℃左右。

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让人感觉不是很不舒适的时候,可以试着打开门窗,使室内浑浊的空气得以更换。另外,还可以在室内的地面上洒上一些水来加速降温,而且这样还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湿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室内测点相对湿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室内测点相对湿度

图表6—2

由图表6—2相对湿度变化曲线我们可以看出:通常早上的时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最大的。随着太阳的升起,相对湿度不断的减小,到下午16:00—17:00左右(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降到最低。

温度高会让人感觉很不舒适,同样相对湿度低也会让人感觉很不舒适。炎热的夏

季,太阳的暴晒会使空气湿度一直降低,远低于人体需求。这时为保证舒适和人体健康,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地面洒水。这种方法经济实用,而且简单方便。二是利用空气加湿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一般的家庭或是高档的公共场所,不会被大学生公寓这样的场所接受和使用。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内墙(内表面)测点温度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内墙(内表面)测点温度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内墙(外表面)测点温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内墙(外表面)测点温度

图表6—3

对于内墙的内外表面温度的整体走势,从图中我们可知,跟室内温度几乎相同。但是其内外表面的温度差异随着整体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加大。

这个规律说明在排除围护结构影响之外,室内温度的主要受室外温度的影响,几乎不受到其他的因素影响。即在传热系数一定的情况下,二者几乎成正相关关系。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外墙测点温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外墙测点温度

图表6—4

在非冷季节,外墙测点的温度通常比室内测点稍高,而且要先达到高峰。另

外,在一个整天内,外墙测点的最低与最高温度悬殊一般大于室内的温度悬殊。

墙体内外测的温度差异反映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好坏,其温度差异越大,热工性能越好,保温隔热效果(节能效果)就越好。从测试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公寓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只能说是一般。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室外温湿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室外温湿度

图表6—5

由图表6—5和前面的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同一时刻,室外的相对湿度通常要低于室内,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室内外相对湿度差异也在不断加大。

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太阳的照射有着直接的主要的关系。太阳的暴晒,温度的升高必然加速空气中水分的蒸发。而室内空气因为受到围护结构的保护,其中的水分可以很大程度上被“锁住”,少量的被蒸发[11]。

7.其它调节方式可行性分析及预测

在此以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为例进行空调调节方式可行性分析及预测。重庆科技学院位于重庆市虎溪大学城,距离市区约20分钟的车程,其地势相

对于市区要平坦很多,微气候与市区稍有不同。该地区相对于市区而言,整体温度稍稍偏低,湿度较重;冬季风比较大,但雾气要轻一些,给人一种强烈的阴冷感觉;夏季紫外线照射较强,热风较多,阴雨天气倒不是很多,让人感觉极不舒适。

考虑到大学生几乎都尚未在经济上独立,一切生活费用均来源于父母,故这里仅从经济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重庆科技学院现有13000多名学生,标准学生公寓3200多间。每间宿舍需进行调节的区域约18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供冷量按150W计算,那么每个宿舍所需的供冷量则为2700W,如此3200间宿舍的供冷量约8640KW,按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计算,一个月的耗能大概是3110400KWH。如果每度电的费用是0.5元,那么一个月全校学生公寓用于空气调节的费用就是1555200元,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是119.63元。这对于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完全超出了其自身的实际。而这还是仅从运行能耗方面考虑的,尚未考虑初期的设备、安装费用。因此,采用空调进行空气调节在大学生公寓中完全不具有可行性。

大学生公寓节能工作的开展、推进意义十分重大。1.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这个非常时期。大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的先进群体,理所当然要首当其冲,积极响应;同时大学生公寓开展节能工作也是大学生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出发点。2.大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开展公寓节能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生活成本,保证其学习投资。3.开展公寓节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便在未来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

8小结

大学生公寓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一,学校有限的财政;二,学生没有经济基础,属纯粹的“无产阶级”),这就决定了其实现舒适的生活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只能是中低需求的、相对原始的、“节能的”。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生公寓,几乎只需考虑夏季的降温加湿。

1. 待建的大学生公寓。我们可以先从其围护结构设计上(在校方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作充分的考虑。比如从公寓的朝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遮阳等方面。有力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先从自然通风改善环境的的角度进行合理的朝向选择;在保证前者的基础之上确定合适的体形系数;另外,在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的条件下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及遮阳结构。同时设计要着眼于未来几十年,从建筑的整个寿命期,先对建筑进行能耗分析对比。为了实现以后的节能,少支出能耗费用,前期可以适当的多投入,当

然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

2. 已建大学生公寓。我们只能从表面上采取直接的改善措施:(1)、自然通风。不需要任何经济上的投入,而且空气质量也能得到的有效的保证。(2)、洒水降温加湿。同样不需要任何成本,结合自然通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保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3)、风扇降温。这一措施是在前面两者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下而选择的低消耗、低成本措施。这些措施虽不及空调调节效果好,但是适合于大学生这个群体,适合于大学生公寓这样的场所。一不要过高的前期设备投入,二不要昂贵的运行消费,节能效果更是没得说。

参考文献

[1]江亿,林波荣,曾剑龙,朱颖心,住宅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3):3—4,

29—30。

[2]中国建设部工作报告,2005

[3]沈致和,住宅节能原理与设计。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4):5—7。

[4]黄晨,姜坪,罗义英,杨秀芹,刘燕敏,《建筑环境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5]罗明智,李百战,徐小林,重庆夏季教室热环境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02):

88—89。

[6]郑爱平,《空气调节》。科学出版社,2002。

[7]霍小平,葛翠玉,建筑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

77—78。

[8]朱唯,狄育慧,王万江,李安桂。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91—92。

[9]朱守林,李文彬,董金宝,自然风吹风的人体热舒适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季报。

12—13。

[10]牛润萍,陈其针,张培红,热舒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人类工效学,39—40。

[11]弓南刘学民胡岚,对热舒适、空气感觉质量及能耗的模拟研究。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91—92。(03):

致谢

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首在做毕业论文的这一个多月,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余晓平老师。余老师不仅仅在专业知识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同时也给予了我在学习方面的更大的自信心。在做论文过程中他她那种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加端正态度,明确方向。在前期的调查准备工作中,余老师不仅耐心的帮助我制定调查问卷,同时还不厌其烦的对我指导强调调查工作中的主意事项。在撰写调查报告时,余老师一点都不怕辛苦,一遍又一遍的帮我修改、完善,以最终使其成为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她更是不辞劳苦,一边要给大一、大二的师弟师妹们上课,一边还要腾出时间给我们进行专门的指导。为了能让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圆满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她甚至牺牲了中午休息的时间,一个一个的为我们辅导。

另外,我还要谢谢我的同组成员张文静同学。因为在我做论文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实时监测,然而在实时监测的阶段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的论文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为保证我的论文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我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同学和老师也给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也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衷心的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评阅论文的老师们!

胥新保

2008-6-16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姓名__胥新保__学号__2005630962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评阅专业班级__供热专051职职2008年6月15日

注意事项

1. 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 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 题名页

3)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 外文摘要、关键词

5) 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 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7) 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 论文字数要求:设计(论文)字数理工类不少于1.5万字,文科类不少于1.2万字。

3. 附件包括: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 文字、图表要求:

1)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

请他人代写。

2) 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

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 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 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 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 装订顺序

1) 设计(论文)

2) 附件

按照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 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记录表

4) 其它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ABSTRACT ..................................................................................................... 2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4

2.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现状及用能特征..................................................... 5

3.节能的意义及潜力分析......................................................................... 54我国大学校园学生公寓能耗现状......................................................... 6

4.1大学生公寓建设规模.................................................................................... 6

4.2大学生公寓热环境状况................................................................................ 7

4.3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结构及特点................................................................ 7

4.4大学生用能方式及节能意识........................................................................ 8

4.5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重要意义........................................ 95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建筑的节能设计........................................ 9

5.1自然通风....................................................................................................... 10

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0

5.2.1公寓朝向的选择................................................................................ 10

5.2.2体形系数的确定................................................................................ 11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11

5.2.4优化窗墙比..................................................................................................... 116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能耗与热环境分析.................................. 12

7.其它调节方式可行性分析及预测....................................................... 178小结....................................................................................................... 18

参考文献................................................................................................... 19致谢............................................................................................................ 20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公寓建筑节能与热环境研究的空白,结合以往建筑节能和热环境改善在其他建筑形式上的成功应用,专门以大学生公寓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能状况及热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公寓热环境与一般住宅或办公楼有一定的差别:①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密度相对于一般的住宅较大,②大学生公寓通常都是没有安装空调的,而办公楼一般都是采用空调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③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年龄比较单一等。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正常的生活场所,是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因此,大学生公寓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这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形式,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大学生公寓的节能和热环境进行描述,然后综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是经济条件),从建筑围护结构,室内热湿环境等方面,分析得出适合于这一群体实际条件的改善室内热湿环境的具体有效的措施,以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对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求,同时得出开展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建筑节能热环境热舒适

Students apartmen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rmal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BSTRACT

View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y students on an apartment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of the gaps in light of the pas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f other buildings in the form of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specifically for college students study apartment, with its hot and wet conditions to the environment To investigate, research and analysis. Students apartment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the general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have a certain difference:①students apartments in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density of residential larger, ②apartments are usually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air conditioning, and office buildings are usually used for indoor air-conditioning The air-conditioning, ③students apartments in a single such as the age comparison. Students apartment is the normal place to live students, and students a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space. Therefore, a university student apartment environment is good or bad, the students lear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efficiency has greatly affected. Here we adopted the survey and testing in the form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rom the two apartments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rmal energy to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 and then integrated this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ow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ainlyeconomic conditions), from the construction Wai Retaining structure, indoor heat and moisture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in this group draw for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heat and moisture to improve indoor environment of concret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their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of demand, while in the To carry out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Keyword:Students apartment ,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 Thermal environment , Thermal Comfort

1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加大了前进的步伐,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使得人们在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能耗。据统计早在2004年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27.4%,再加上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转化带来的环境负荷大,因此加强能耗管理,挖掘建筑节能潜力势在必行。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时期,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数量的2倍。目前我国建设高潮持续不断,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可见建筑规模极其巨大。遗憾的是,不仅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2002年全国空调高峰负荷已达到4500kwh,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建成后的满负荷出力。这种只考虑眼前短期利益,放肆浪费能源的行为普遍存在。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tce (吨标准煤),超过2000年的3倍;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问题相当严重,情况十分紧迫,建筑节能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定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tce,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kwh(大约接近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相应可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由此造成的能源紧张状况必将大为缓解。如果再加大工作力度,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给予高度重视,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障碍,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我国目前城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为我国总发电量的22%~24%,这个能耗仅为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不包括建筑材料制造用能及建筑施工过程能耗。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在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度的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占GDP 比例的加大以及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的比例仍将提高。根据近30年来能源界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各种节能途径中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1]。

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2020年底,全国新增的300亿平方米房屋建

筑面积中,城市新增1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在4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138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节能潜力巨大[2]。

2.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现状及用能特征

住宅节能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0年底,全国既有房屋建筑面积,城市已至100亿平方米,然而其中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仅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6%,占城市房屋建筑面积的2.3%。而约210亿平方米的既有住宅存在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等问题。

另外,在我国每年新建的城镇住宅中,完全按照建筑节能要求设计标准的不足6%,即便执行了建筑节能标准的住宅建筑,其住宅能耗与相同气候条件的西欧或北美国家相比,单位面积要多耗50%~100%的能量,而且舒适性较差。例如,按照新的节能65%的标准建造,北京住宅的采暖能耗大幅降低,但仍比瑞典、丹麦、芬兰等国气候相近地区的采暖能耗高出5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住宅还是一般的民用建筑,空调的安装率迅速提高,空调器市场的销售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空调电耗很快就成为了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3]。

3.节能的意义及潜力分析

我国城乡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的能源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的建筑节能要求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我国已经编制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是在原有能耗基础上,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提高设备和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做到节能50%,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按照节能65%进行实施。按照标准建造的节能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还提高了建筑热舒适性,做到冬暖夏凉。这些标准都已经通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

证,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现在,就是要通过执行节能标准把节能潜力挖掘出来。应该说,这只不过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第一步。当前的问题是起步十分艰难。尽管好些地方认真执行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标准,仍有不少地区把这些节能标准当做“耳旁风”,不予理会,或者敷衍应付一下了事。如果这种情况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就无从谈起。这是当前问题的关键。当然,即使做到了节能50%,与发达国家目前要求的能耗水平相比,仍然高得多,按照发达国家当前节能标准,还会有再节能50%甚至更多的潜力,这是后话。在2020年以前,只能希望首先把节能50%的标准贯彻执行好,新建建筑全部按节能标准建造,既有建筑有计划地每年按标准改造一批,逐步增加到每年能改造3~4亿平方米。这样做的结果,其效益将极为显著。在工作进展良好的条件下,2010年以后再逐步在各地实施节能65%和75%的标准,节能成果就将更大了。

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经济实用、切合实际的节能措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投资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本,约为80~120元/平方米,一般可以通过产生的节能效益在5年左右得到回收。公共建筑由于能源费用要高得多,尽管单位建筑面积节能投资会高一些,其节能效益会更为显著。

还要看到,由于建筑能耗减少,即采暖空调照明负荷相应减少,因而所需设备容量减小,新建建筑可以减少这部分初始投资,改造既有建筑则可将节省下来的这部分负荷移用于其他建筑。在节能50%的情况下,设备容量相应减少50%,可见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住房面积的扩大,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类型增多,拥有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我国家用电器的能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节能潜力很大。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家用电器能效标准,新标准以节能技术为基础,规定各类家电产品的最低能效限定值,由此可测算出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和节能量。节能量等于某种产品基年总用电量乘以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4]。

4我国大学校园学生公寓能耗现状

4.1大学生公寓建设规模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公寓一般为四人间或六人间(其中以四人间居多),少数条件好一点的高校还有三人间的。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1800万(该数据是根据07、08两年的毕业生人数粗略估算出来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平均每

个宿舍四人计算,全国大约有450万间宿舍。如果每个宿舍按20平方米计,这样全国就会有9000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当然该数据还是保守数据,实际肯定要超过一亿平方米。

4.2大学生公寓热环境状况

室内热环境是对室内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它是影响人体冷热感的环境因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可使人体易于保持平衡,从而使人产生舒适感。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对建筑热环境的研究已经在很多领域内得到开展。高校建筑热环境的研究是当前“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热点问题提出的要求,符合我国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时代背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今高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然而由于缺乏对学生公寓热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大多数的宿舍环境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夏季室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为了改善学生公寓热环境,必须先了解现在大学生公寓热环境的状况。

在我国,对于热环境和热舒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的住宅和办公楼,其中又以多高层普通建筑为主,而对于高校学生公寓这类特殊的建筑类型则少有研究,大学生公寓热环境与一般住宅或办公楼有一定的差别:①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密度相对于一般的住宅较大,②大学生公寓通常都是没有安装空调的,而办公楼一般都是采用空调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③大学生公寓的人员年龄比较单一等。大学生公寓是学生正常的生活场所,是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因此,大学生公寓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5]。

4.3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结构及特点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大生公寓,因不需要供暖,所以其用能不会有热能,主要是电、水、气。

笔者之前曾做过有关能耗方面的调查。在用电方面,多数高校是24小时供电,少数高校考虑到学生的就寝质量,会在晚上十一二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断电。通常早上至中午12点左右用电负荷不是很大,因为这一期间,多数学生都在上课,宿舍内的大功率设备(比如电脑)通常不会开启。而十二点到下午一点之间是用电的高峰期,这一时段是放学吃饭时间,是学生最清闲的时候,回到宿舍后他们通常都会把电脑打开打打游戏,听听音乐。另外还会打开饮水机烧点开水喝喝。而电脑和饮水机又是宿舍中耗能最大的两种设备,因此用电负荷比较大。下午一点以后到六点之间用电负荷又会降下来。但是会比上午大一些。之后

到晚上十一点,用电会迎来全天的最高峰,这一期间大多数的同学都没课,是最自由的时间,这时几乎一切用电设备都处于开启状态。而这一期间的用电量几乎占全天用电量的60%以上。

在用水方面,时间相对要集中一些。早上八点左右大多同学会起床洗漱,中午及下午放学期间,不少同学会利用这个时间洗衣服。这两个时间段通常是白天用水较多的时候,但还不是最多的时候。用水的最高峰通常是在十点过后到十一点半以前,这一期间是大多数同学洗澡的时间,不管是单位时间的用水量还是用水总量都是全天最高的。

对于天然气,主要是用于洗澡的热水用能,因此,用的时间就更加单一了,几乎仅仅是在十点至十一点半的洗澡期间。通常每个宿舍每天的用气量在0.3~0.4m3左右。

4.4大学生用能方式及节能意识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学生公寓的主要能耗方式都是电能。条件差一点的高校仅是电能,条件稍好一点的高校一般都有天然气(热水器用能) 。

笔者在撰写本论文前, 曾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对在校大学生做过有关大学生公寓能耗的问卷调查, 从回收的问卷显示,90%以上的同学思想上对节能倡导持认可态度,都认为很有必要大力进行海报、标语宣传,规范用电制度,管制用电措施。而且大家还普遍对节能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目前各大高校大多未开设节能相关的课程,因此广大学生呼吁学校尽快开设节能课程。

不仅如此,谈到节能时,大家更多的还是把眼光放在了新能源上。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意识到目前的能源紧张问题,希望能够开发出新的能源来缓解眼下的紧张局面。另外民生节约能源技术也是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推崇。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的能效意识还是比较高的,节能的调子正在广大同学的口中越唱越高。最后,归纳其在节能方面的认识:在落实节能方面,应是节约为主,开发为辅。

以上只是笔者在调查大学生节能意识时得到的结论。但是之前有研究者在上海、内蒙古等地做了关于大学生节能意识及行动的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节能意识很高,节能行动远跟不上步伐,即有意识没行动。这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日前,笔者也到重庆市虎溪大学城的各所高校去走了一圈,果不其然。很多教室里只有两三个人,而灯却是全亮着的。当笔者到一个同学的宿舍去时,恰巧只有他一个人,可是宿舍的电脑却开着两台,问其原因,说是那个同学出去半个小时就回来,所以就没关。另外,笔者还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发现不少宿舍的灯都是“长明灯”。如此可见,节能工作在大学生中开展的情况。

4.5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重要意义

我们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最终实现节能及对舒适性环境的要求,而其意义也就在于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不节能的公寓不仅将在使用的过程中过量的消耗广大同学的金钱,同时还会影响同学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笔者在之前的调查中发现:目前,条件一般的高校每个宿舍每年的用电量大约是2000kwh 左右(暂且不考虑天然气的用量),如果每个宿舍每年节约10%,也就是200kwh 左右,全国大约有450万间宿舍,这样每年净用电量就可以节约约9亿kwh ,其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开展大学生公寓建筑能耗调查及分析实际上是在为节能工作打基础,做铺垫。一旦建筑节能工作顺利的开展起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据研究显示,符合节能要求的采暖居住建筑,屋顶保温能力约为一般非节能建筑的1.5—2.6倍,外墙的保温能力约为非节能建筑的2.0—3.0倍,窗户约为1.3—1.6倍。节能建筑的采暖能耗仅为非节能建筑的一半左右,且冬季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8度左右,并使围护结构内表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避免其结露、长霉,显著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由于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热绝缘系数较大,对夏季隔热也极为有利。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节能效果,还是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2、促进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带动节能墙体材料、门窗、变流量供暖系统、节能制冷设备、节能照明设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会直接推动建材、化学建材、建筑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如此一来,其社会效益自然十分乐观。

此外,建筑节能是在保证环境的舒适度的基础之上的。这项工作搞好了,同学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身体健康有保证了,自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同学们的学习。

5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建筑的节能设计

对于住宅,从技术上而言节能的关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外环境的改善,包括冬季防风,夏季及过度季节促进自然通风以及夏季外热岛效应的控制;

(2)建筑主体节能,即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改善(包括保温、隔热、遮阳、通风性能等);

(3)冷热源的能效比与输配系统效率的提高,以及末端用冷(热)的可调

节及费用承担方式。

上述三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并受气候和具体的建筑形式影响。因此,进行住宅设计时应遵循因地制宜、整体设计和全过程控制的原则,结合气候、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集成设计和整体优化,才能实现节能的目标。在这里我们仅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生公寓进行节能设计与分析[6]。

5.1自然通风

对于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公寓而言,一般都没有安装空调。因此,自然通风就成了改善室内环境的主要途径,也就成了公寓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自然通风,作为一种古老的技术,不消耗任何机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通风模式,它既能满足室内舒适条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又能实现节能目的。然而,目前国内对自然通风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相关的法规与标准,也不能提供各地区自然通风潜力状况等基础数据和资料,这使得很多建筑物的设计与使用节相背离。实践中一些建筑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周围微环境,没有合理地进行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和设计建筑物的门窗来组织自然通风,浪费了大量能源,而且引起了许多建筑相关疾病。因此,有必要根据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根据气象数据确定我国各地区的自然通风能力,进行系统综合的潜力分析[7]。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室内外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或风力作用所造成的风压来实现换气的。如果建筑物外墙上的窗孔两侧存在压力差,就会有空气流过窗孔,实现自然通风。

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另外,除了自然通风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室内的热环境质量。比如朝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遮阳等。

5.2.1公寓朝向的选择

我们必须结合当地常年的主导风向,必须保证在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里,建筑的两侧能够形成一定的热压和风力作用,同时还要避免风力过大,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通常对于长江沿岸的夏热冬冷地区选择南北方向,因为该地区的风力通常都不是很大(很少会出现狂风大作的现象),而且其主导风向为西北、东南风,因此其朝向最好基本为东南方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通风的进行。以重庆科技学院的宿舍楼为例,该校的宿舍楼整体朝向为南偏东15°左右,从其所出处的位置,地理条件,当地的微气候等因素看,我们不得不说该校在建设宿舍楼的时候充分的考虑了通风措施。该校虽地处山城重庆,但其建址却远离市区,位于该市沙坪坝区的一个偏远小镇上(大学城内)。该地区地势相对于市区要平坦的多,刮风天气比较多,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强烈大风天气。那么,其大

概方向为东南朝向就是充分考虑到有力的利用通风来改善居住环境。但是,又没有选择绝对的东南方向(南偏东45°),而是大约南偏东15°,这就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强烈大风天气,对建筑造成正面的打击,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

5.2.2体形系数的确定

体形系数是单位体积的建筑外表面积,它直接反映了建筑单体外形的复杂程度。体形系数越大,相同建筑体积的建筑物外表面积越大,也即在相同条件,如室外气象条件、室温设定、围护结构设置条件下,建筑物向外散失的热量也就越多。因此,体形系数是影响住宅能耗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大学生公寓的体形系数,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多是相差无几。因为其建筑形式几乎都是双向并排布置,不像其他建筑那样复杂。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由实测可知,在围护结构中,屋面是建筑传热的重点部位,其隔热保温能力对室内热环境有较大影响,可以利用通风散热或实体隔热等措施得以改善。(1)植被屋面:利用屋面轻质种植或攀缘植物,使建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特性。这是一种生态型的节能屋面,其隔热保温性能良好。(2)通风间层屋面: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置合理的通风间层屋顶构造。可在屋顶设通风间层,在夏天利用间层内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向室内散发热量减少,室内顶棚面温度降低,冬季即使通风间层不封闭,其保温性能也比传统屋顶要好些,这是因为冬季间层内温度比室外气温低,温差失热少,并且间层内气流速度比室外小,对流散热少,若将通风间层做成可控关闭的,其隔热保温效果会更佳。(3)倒置式屋面:倒置式屋面将传统屋面构造中保温隔热层,置于防水层上面。其优点是利用外隔热保温材料层的热阻作用对室外综合温度进行衰减,使室内温度低于传统保温隔热屋顶内部温度,并对防水层起到保护,延缓老化,延长使用年限,是一种保温隔热效果更好的节能屋面构造形式[8]。笔者所在重庆科技学院的图书馆就是采用这种形式。

以上三种形式均不失为好的改善措施,但是兼其经济性考虑,笔者比较支持采用第一种形式。比如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其屋面是深灰色瓦面,吸热量比较大,这对于冬季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对于夏季来说却要糟糕一些,但是,如果我们能种植像爬山虎一类的植物,使其覆盖屋面自然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隔热了,而同时还不会影响冬季的采集热量。因为冬季的时候,植物都已经凋零了,深灰色的屋面又显露出来了。

5.2.4优化窗墙比

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不同季节的室外平均风速不同,因此在进行窗墙比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灵活调整。例如,对于上海、南京、合肥、武汉等地,冬季室外

平均风速一般都大于2.5m/s,因此窗墙比建议不超过0.25。而西部的重庆、成都地区的冬、夏两季室外平均风速一般在1.5m/s左右,且西部室外温度比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要高出3~7℃,因此这些地区的北向窗墙比建议不超过0.3,并且还要与南向窗墙比相匹配[9]。因为如果南北向窗墙面积比相差太大,则不利于夏季穿堂风的形成。另外窗口面积过小,容易造成室内采光不足,西南地区冬季平均日照≤25%,全年阴雨天气很多,在纬度低的这一地区增大南窗的冬季太阳辐射所提供的热量对室内采暖的作用有限。另外,窗口面积太小,所增加的室内照明用电能耗,将超过节约的采暖能耗。因此,西南地区在进行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时候,不宜过分依靠减少窗墙面积比,而应重点提高窗的热工性能并设计外窗遮阳[10]。

6夏热冬冷地区大学生公寓能耗与热环境分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公寓的热环境与热舒适性,笔者于2008年5月对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热湿环境做了抽样测试调查。

下列各图为房间的4个不同的点从早上8:00到晚上22:00的温度变化折线。室内四个点分别选在两个门口,一个地面中心,和一个靠近屋顶的休息区域的点。这四个点均为活动的频繁区域,同时差异相对较大。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室内测点温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室内测点温度

图表6—1

从图表6—1看这两天的室内四个点的温度变化曲线,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

(1)对于温度相对较低的早晨,室内选取的四个点温度相差约仅在0.1—0.2℃之间,即此时室内各处的感觉几乎不会存在差别。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早晨,通常给人的感觉还的比较舒适的,因此,不需要进行温度调节。早晨起床只需开开窗,更换一下空气,其效果比人工调节还要好。

(2)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室内各点的温度差异也在不断的加大,最大的可能超过1℃以上。

只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通风不畅的表现。没有形成通畅的气流组织(气流在室内形成了涡流),室内外形成的热压不够大,这些最终导致了室内不能有序的实现通风换气。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室外温度还可以满足人体需求的时候打开所有有必要打开的门窗,良好的疏通室内气流组织。在室外温度让人感觉稍微有点不舒适时,可以打开门窗,在地面上洒一些水,在实现更换新鲜空气的的同时,利用水的蒸发吸收室内的热量来实现降温,从而最终在保证室内空气清洁度的情况下使室内温度可以满足人体需求,使人感到舒适。

(3)室内温度通常在14:00—16:00之间的某一时间达到最高点,因此对于夏季而言,这一时间段也是人们通常感觉最不舒适的时候,自然也就成了人工改善室内热环境的重点考虑的时段。

14:00—16:00通常作为一天中室内温度最高的时段,在炎热的夏季,在夏热冬冷地区温度一般都在30—40℃之间,让人感觉极不舒适,因此,必须对室内空气进行人工调节。而对大学生公寓的空气进行调节通常只有通过风扇。因为一般的高校通常都有几千至上万间宿舍,如果采用空调来进行调节,成本会相当高。目前,国内还没有几所高校可以承担的起。用风扇来实现空气调节虽然不如空调效果好,但是成本要低的多,而且,基本上可以满足人的需求。

但安装风扇的时候需特别注意:首先要尽量使风扇“扫过”的区域为人经常

活动的区域。这一点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就是一个典型。起初该校的宿舍内只有一台吊顶式摇头扇,风扇吹过的区域仅为室内的学习和活动区域,对于上铺的休息区域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学生在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时候,只能饱受高温的折磨。其次就是同一宿舍的多台风扇在同时运行时,门窗稍稍开启一点,要能形成有利于通风的顺畅的气流组织。因为如果不能够实现良好的通风,就只能保证空气的温度,而不能保证空气的清洁度,这样不利于人体健康。

(4)通常最迟到16:00以后温度就开始不断的回落,一般到晚上22:00的时候,温度还会高出早上8:00的时候2℃左右。

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让人感觉不是很不舒适的时候,可以试着打开门窗,使室内浑浊的空气得以更换。另外,还可以在室内的地面上洒上一些水来加速降温,而且这样还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湿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室内测点相对湿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室内测点相对湿度

图表6—2

由图表6—2相对湿度变化曲线我们可以看出:通常早上的时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最大的。随着太阳的升起,相对湿度不断的减小,到下午16:00—17:00左右(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降到最低。

温度高会让人感觉很不舒适,同样相对湿度低也会让人感觉很不舒适。炎热的夏

季,太阳的暴晒会使空气湿度一直降低,远低于人体需求。这时为保证舒适和人体健康,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地面洒水。这种方法经济实用,而且简单方便。二是利用空气加湿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一般的家庭或是高档的公共场所,不会被大学生公寓这样的场所接受和使用。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内墙(内表面)测点温度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内墙(内表面)测点温度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内墙(外表面)测点温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内墙(外表面)测点温度

图表6—3

对于内墙的内外表面温度的整体走势,从图中我们可知,跟室内温度几乎相同。但是其内外表面的温度差异随着整体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加大。

这个规律说明在排除围护结构影响之外,室内温度的主要受室外温度的影响,几乎不受到其他的因素影响。即在传热系数一定的情况下,二者几乎成正相关关系。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外墙测点温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外墙测点温度

图表6—4

在非冷季节,外墙测点的温度通常比室内测点稍高,而且要先达到高峰。另

外,在一个整天内,外墙测点的最低与最高温度悬殊一般大于室内的温度悬殊。

墙体内外测的温度差异反映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好坏,其温度差异越大,热工性能越好,保温隔热效果(节能效果)就越好。从测试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公寓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只能说是一般。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19日

室外温湿度

房间号:D518测试时间:5月20日

室外温湿度

图表6—5

由图表6—5和前面的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同一时刻,室外的相对湿度通常要低于室内,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室内外相对湿度差异也在不断加大。

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太阳的照射有着直接的主要的关系。太阳的暴晒,温度的升高必然加速空气中水分的蒸发。而室内空气因为受到围护结构的保护,其中的水分可以很大程度上被“锁住”,少量的被蒸发[11]。

7.其它调节方式可行性分析及预测

在此以重庆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公寓为例进行空调调节方式可行性分析及预测。重庆科技学院位于重庆市虎溪大学城,距离市区约20分钟的车程,其地势相

对于市区要平坦很多,微气候与市区稍有不同。该地区相对于市区而言,整体温度稍稍偏低,湿度较重;冬季风比较大,但雾气要轻一些,给人一种强烈的阴冷感觉;夏季紫外线照射较强,热风较多,阴雨天气倒不是很多,让人感觉极不舒适。

考虑到大学生几乎都尚未在经济上独立,一切生活费用均来源于父母,故这里仅从经济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重庆科技学院现有13000多名学生,标准学生公寓3200多间。每间宿舍需进行调节的区域约18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供冷量按150W计算,那么每个宿舍所需的供冷量则为2700W,如此3200间宿舍的供冷量约8640KW,按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计算,一个月的耗能大概是3110400KWH。如果每度电的费用是0.5元,那么一个月全校学生公寓用于空气调节的费用就是1555200元,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是119.63元。这对于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完全超出了其自身的实际。而这还是仅从运行能耗方面考虑的,尚未考虑初期的设备、安装费用。因此,采用空调进行空气调节在大学生公寓中完全不具有可行性。

大学生公寓节能工作的开展、推进意义十分重大。1.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这个非常时期。大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的先进群体,理所当然要首当其冲,积极响应;同时大学生公寓开展节能工作也是大学生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出发点。2.大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开展公寓节能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生活成本,保证其学习投资。3.开展公寓节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便在未来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

8小结

大学生公寓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一,学校有限的财政;二,学生没有经济基础,属纯粹的“无产阶级”),这就决定了其实现舒适的生活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只能是中低需求的、相对原始的、“节能的”。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生公寓,几乎只需考虑夏季的降温加湿。

1. 待建的大学生公寓。我们可以先从其围护结构设计上(在校方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作充分的考虑。比如从公寓的朝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遮阳等方面。有力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先从自然通风改善环境的的角度进行合理的朝向选择;在保证前者的基础之上确定合适的体形系数;另外,在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的条件下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及遮阳结构。同时设计要着眼于未来几十年,从建筑的整个寿命期,先对建筑进行能耗分析对比。为了实现以后的节能,少支出能耗费用,前期可以适当的多投入,当

然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良好的舒适的生活环境。

2. 已建大学生公寓。我们只能从表面上采取直接的改善措施:(1)、自然通风。不需要任何经济上的投入,而且空气质量也能得到的有效的保证。(2)、洒水降温加湿。同样不需要任何成本,结合自然通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保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3)、风扇降温。这一措施是在前面两者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下而选择的低消耗、低成本措施。这些措施虽不及空调调节效果好,但是适合于大学生这个群体,适合于大学生公寓这样的场所。一不要过高的前期设备投入,二不要昂贵的运行消费,节能效果更是没得说。

参考文献

[1]江亿,林波荣,曾剑龙,朱颖心,住宅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3):3—4,

29—30。

[2]中国建设部工作报告,2005

[3]沈致和,住宅节能原理与设计。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4):5—7。

[4]黄晨,姜坪,罗义英,杨秀芹,刘燕敏,《建筑环境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5]罗明智,李百战,徐小林,重庆夏季教室热环境研究。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02):

88—89。

[6]郑爱平,《空气调节》。科学出版社,2002。

[7]霍小平,葛翠玉,建筑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

77—78。

[8]朱唯,狄育慧,王万江,李安桂。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91—92。

[9]朱守林,李文彬,董金宝,自然风吹风的人体热舒适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季报。

12—13。

[10]牛润萍,陈其针,张培红,热舒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人类工效学,39—40。

[11]弓南刘学民胡岚,对热舒适、空气感觉质量及能耗的模拟研究。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91—92。(03):

致谢

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首在做毕业论文的这一个多月,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余晓平老师。余老师不仅仅在专业知识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同时也给予了我在学习方面的更大的自信心。在做论文过程中他她那种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加端正态度,明确方向。在前期的调查准备工作中,余老师不仅耐心的帮助我制定调查问卷,同时还不厌其烦的对我指导强调调查工作中的主意事项。在撰写调查报告时,余老师一点都不怕辛苦,一遍又一遍的帮我修改、完善,以最终使其成为一篇优秀的调查报告。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她更是不辞劳苦,一边要给大一、大二的师弟师妹们上课,一边还要腾出时间给我们进行专门的指导。为了能让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圆满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她甚至牺牲了中午休息的时间,一个一个的为我们辅导。

另外,我还要谢谢我的同组成员张文静同学。因为在我做论文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实时监测,然而在实时监测的阶段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的论文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为保证我的论文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我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同学和老师也给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也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衷心的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评阅论文的老师们!

胥新保

2008-6-16


相关内容

  • 新丰小学新建学校食堂可研报告
  • 大丰市新丰小学学生公寓 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佳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4 一.项 ...

  • 酒店式公寓建筑"绿色"设计理念浅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酒店式公寓建筑"绿色"设计理念浅析 作者:金玉梅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0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理解.认识和对酒店式公寓建筑类型的分析,将"绿色"的设计理念应用于 ...

  • 养老院建设项目申请报告书
  • 目 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概况 ........................... 1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7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 ............................. 10 第四章 设计方案 ............. ...

  • 赛格日立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报告书(简本)
  • 深圳市科之谷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赛格日立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 (调整方案)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北京大学 2012年2月 目录 1 项目概况 ......................................................................... ...

  • 浙大建筑毕业设计选题
  • 题目01: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月牙楼可持续改造设计(指导教师:龚敏;学生容量:4人) 1. 项目简介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月牙楼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内,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本可持续改造设计包含5000平方米建筑系馆建筑性能评价.建筑空间改善以及月牙楼约10000平方米建筑的空间绿色改造. 2. ...

  • 成都医学院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 第39卷第3期2013年6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ichuanBuildingScience 323 成都医学院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林 丽 (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通过对成都医学院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建设方案的描述,介绍了节能监管平台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架.详 细阐述了节 ...

  • [颐讯共享]老年护理院项目申请书范文
  •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 第四章 设计方案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第六章 节能方案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 土地利用 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章 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 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措施 第十三章 财务评 ...

  • 敬老院建设项目建议书[1]
  • 建设项目建议书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2项目拟建地址 1.3项目规模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编制依据 1.6编制原则 1.7项目定位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项目建设的可行 ...

  • 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设计说明
  • 四川清凤现代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清风时代城 方 案 设 计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一月 参加设计人员名单 目 录 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第九篇第十篇 总图规划设计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