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和张治中,傻傻分不清!

提起张治中和张自忠,不熟悉的人常常将两人混淆,甚至误以为是一个人。实际上,他们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年龄只差一岁的两位将军都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非同寻常的人物。

张治中

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

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黄埔系骨干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1969年在北京病逝。

张自忠

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

字荩臣,后改荩忱,山东省临清人,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投军不同竟兵戎相见

张治中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曾四处奔波流浪,做过学徒当过警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治中到上海参加学生军,几年后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而出生在官府家庭的张自忠,则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几年后投笔从戎,到北洋陆军当兵。

张治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洋陆军见习;张自忠则被同乡推荐给冯玉祥,不久便由见习官升任排长,所在连的连长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倒戈将军”石友三。

张治中和张自忠分别在蒋介石和冯玉祥的部队崭露头角,一路扶摇直上。数年后,张治中成了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张自忠则成了冯玉祥的一员猛将。

1930年初,冯、阎、桂联合反蒋,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因为张治中属中央军,张自忠是西北军,结果两位将军竟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军阀开战时,张治中任中央军教导2师师长,拥有当时中国军队最先进的装备。张自忠任西北军第6师师长,战斗力居西北军之首。两支精锐之旅随即展开激烈的对攻战,经反复拼杀,张自忠多次击退张治中师的进攻,大败张治中。

反蒋失败后,西北军将领纷纷投靠蒋介石。但直到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正式编成东北边防军第3军,宋哲元任军长,张自忠出任38师师长。同年6月,南京政府开始整编全国陆军,第3军改番号为第29军,张自忠才被蒋介石收编。

左:张自忠;右:张治中

一个擅于教育治学,一个更懂带兵打仗

张治中和张自忠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也都办过教育。但相比较下,张治中更擅长治学,张自忠则更喜欢带兵,在抗战中多次重创日军,成为著名的抗日名将。

1923年,张治中到桂军军官学校任大队长,负责训练和教育。几个月下来,学员就训得军容整齐,精神抖擞,令桂军军官刮目相看。蒋介石当时正任黄埔军校校长,得知张治中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于是决定挖他到黄埔来。1924年12月,张治中被蒋介石调到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入伍生总队附,代理总队长。

1927年张治中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而后从1928年秋到1937年春整整十年间,张治中一直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期间虽五次带兵上战场,却一次也没有同共产党交手,每次任务完成就回校。

这十年中,张治中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使中央军官学校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成为一个具有现代设备和人才济济的教育机构,不仅为国民党输送了大批指挥军官,也为共产党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指挥人才。

张治中和毛泽东

与张治中办教育的辉煌经历相比,张自忠只在1927年担任过一年的西北军官学校校长。较之办学,张自忠带兵打仗的经历更富有传奇色彩。

张自忠长年跟随冯玉祥将军,深受其影响。他注重意志的锻炼以及体力和技术的提高,训练时特别强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三伏盛夏,官兵每天要着内外两层衣裤,衣冠整齐地在酷暑中操练4个小时;三九寒冬,官兵却只穿夏天的衣服在冰天雪地中操练。而且张自忠亲自带领部队赤足行军,往返数十里。如果部下有人违反军纪,他就毫不留情,高声斥骂,予以严惩。由于训练严格,铁面无私,人送绰号"张扒皮"。

尽管如此,张自忠严于律己,生活中对部下极为爱护,深得部属爱戴,在士兵中威望颇高。由于张自忠身先士卒,带兵有方,他的部队考试成绩常为军中第一。1920年他任学兵连长时,连队就被评为"模范连";1928年他带的25师被誉为西北军的"模范师"。

张自忠

张自忠前线阵亡,张治中亲写唁电

1935年张自忠任察哈尔省主席,次年5月任天津市长,7月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天津沦陷以后,张自忠结束了历时两年的从政生涯,回到南京军队。此时,张治中也初涉政坛,出任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

抗战爆发后,张自忠屡次重创日军,威名远扬。张治中也回到军中,就任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执掌蒋介石的军事处置大权。

1940年4月,日军向湖北进犯,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亲率主力与日军血战,追击时却不慎陷入敌人包围之中。5月16日,在激烈炮火中,张自忠多处负伤、壮烈牺牲,随他出征的官兵也全部阵亡。张自忠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张自忠牺牲后,闻此噩耗的张治中立即代蒋写了一封电报,以稳军心。

"闯副总司令仰之兄:#密。顷悉荩忱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壮烈阵亡,噩耗传来,痛悼万分!顾荩枕忠贞英勇,牺牲成仁,本其素志,光荣一死,炳耀千秋!惟在此抗中途,将星忽殒,使国家遽失长城,损失过大,其何以堪?此中追念素所信赖爱护之袍泽,不禁悲痛无己者也!……"

因张自忠是抗日战争中战死沙场军衔最高的指挥官,国民党十分重视对后事的处理。1940年5月28日晨,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重庆朝天门码头迎灵,绕棺致哀。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28日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延安《新中华报》于8月6日发表《悼张自忠将军》的社论,高度评价他的抗战功勋。8月15日下午,延安为张自忠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分别题写了"尽忠报国"和"为国捐躯"的挽词。朱德、彭德怀联名题词:"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打到鸭绿江,建设新中国,责在朝野团结图存。"

重庆张自忠将军墓

两将军都主张"联共抗日"

张治中和张自忠两位将军都坚决主张"联共抗日",虽然他们参加过军阀混战,但却从未与共产党打过仗,这在国民党将领中极为罕见。张治中将军早在黄埔军校时,就为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而努力,人称"和平将军"。

1945年重庆谈判,为了保证中共领导人的安全,张治中三到延安,负责接送毛主席。谈判期间,为方便中共领导人谈判,他将自己的寓所腾出供毛泽东居住。对于这样一位挚友,毛泽东说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这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在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左三)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左一)的陪同下,偕周恩来(左四)、王若飞(左五)飞往重庆

1962年春节前夕,周恩来邀请张治中(左一)、傅作义(左三)、屈武(左四)商谈对台湾工作问题

两位将军名字相似,年龄相近,尽管早年经历不同,但都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同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都曾带兵打仗也教育治学;都曾有过从政生涯也主张“联共抗日”。两位将军名垂青史,让人敬仰。

提起张治中和张自忠,不熟悉的人常常将两人混淆,甚至误以为是一个人。实际上,他们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年龄只差一岁的两位将军都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非同寻常的人物。

张治中

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

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黄埔系骨干将领,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1969年在北京病逝。

张自忠

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

字荩臣,后改荩忱,山东省临清人,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投军不同竟兵戎相见

张治中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曾四处奔波流浪,做过学徒当过警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治中到上海参加学生军,几年后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而出生在官府家庭的张自忠,则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几年后投笔从戎,到北洋陆军当兵。

张治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洋陆军见习;张自忠则被同乡推荐给冯玉祥,不久便由见习官升任排长,所在连的连长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倒戈将军”石友三。

张治中和张自忠分别在蒋介石和冯玉祥的部队崭露头角,一路扶摇直上。数年后,张治中成了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张自忠则成了冯玉祥的一员猛将。

1930年初,冯、阎、桂联合反蒋,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因为张治中属中央军,张自忠是西北军,结果两位将军竟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军阀开战时,张治中任中央军教导2师师长,拥有当时中国军队最先进的装备。张自忠任西北军第6师师长,战斗力居西北军之首。两支精锐之旅随即展开激烈的对攻战,经反复拼杀,张自忠多次击退张治中师的进攻,大败张治中。

反蒋失败后,西北军将领纷纷投靠蒋介石。但直到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正式编成东北边防军第3军,宋哲元任军长,张自忠出任38师师长。同年6月,南京政府开始整编全国陆军,第3军改番号为第29军,张自忠才被蒋介石收编。

左:张自忠;右:张治中

一个擅于教育治学,一个更懂带兵打仗

张治中和张自忠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也都办过教育。但相比较下,张治中更擅长治学,张自忠则更喜欢带兵,在抗战中多次重创日军,成为著名的抗日名将。

1923年,张治中到桂军军官学校任大队长,负责训练和教育。几个月下来,学员就训得军容整齐,精神抖擞,令桂军军官刮目相看。蒋介石当时正任黄埔军校校长,得知张治中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于是决定挖他到黄埔来。1924年12月,张治中被蒋介石调到黄埔军校任第三期入伍生总队附,代理总队长。

1927年张治中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而后从1928年秋到1937年春整整十年间,张治中一直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期间虽五次带兵上战场,却一次也没有同共产党交手,每次任务完成就回校。

这十年中,张治中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使中央军官学校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成为一个具有现代设备和人才济济的教育机构,不仅为国民党输送了大批指挥军官,也为共产党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指挥人才。

张治中和毛泽东

与张治中办教育的辉煌经历相比,张自忠只在1927年担任过一年的西北军官学校校长。较之办学,张自忠带兵打仗的经历更富有传奇色彩。

张自忠长年跟随冯玉祥将军,深受其影响。他注重意志的锻炼以及体力和技术的提高,训练时特别强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三伏盛夏,官兵每天要着内外两层衣裤,衣冠整齐地在酷暑中操练4个小时;三九寒冬,官兵却只穿夏天的衣服在冰天雪地中操练。而且张自忠亲自带领部队赤足行军,往返数十里。如果部下有人违反军纪,他就毫不留情,高声斥骂,予以严惩。由于训练严格,铁面无私,人送绰号"张扒皮"。

尽管如此,张自忠严于律己,生活中对部下极为爱护,深得部属爱戴,在士兵中威望颇高。由于张自忠身先士卒,带兵有方,他的部队考试成绩常为军中第一。1920年他任学兵连长时,连队就被评为"模范连";1928年他带的25师被誉为西北军的"模范师"。

张自忠

张自忠前线阵亡,张治中亲写唁电

1935年张自忠任察哈尔省主席,次年5月任天津市长,7月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天津沦陷以后,张自忠结束了历时两年的从政生涯,回到南京军队。此时,张治中也初涉政坛,出任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

抗战爆发后,张自忠屡次重创日军,威名远扬。张治中也回到军中,就任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执掌蒋介石的军事处置大权。

1940年4月,日军向湖北进犯,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亲率主力与日军血战,追击时却不慎陷入敌人包围之中。5月16日,在激烈炮火中,张自忠多处负伤、壮烈牺牲,随他出征的官兵也全部阵亡。张自忠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张自忠牺牲后,闻此噩耗的张治中立即代蒋写了一封电报,以稳军心。

"闯副总司令仰之兄:#密。顷悉荩忱总司令亲临前线督战,壮烈阵亡,噩耗传来,痛悼万分!顾荩枕忠贞英勇,牺牲成仁,本其素志,光荣一死,炳耀千秋!惟在此抗中途,将星忽殒,使国家遽失长城,损失过大,其何以堪?此中追念素所信赖爱护之袍泽,不禁悲痛无己者也!……"

因张自忠是抗日战争中战死沙场军衔最高的指挥官,国民党十分重视对后事的处理。1940年5月28日晨,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重庆朝天门码头迎灵,绕棺致哀。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28日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延安《新中华报》于8月6日发表《悼张自忠将军》的社论,高度评价他的抗战功勋。8月15日下午,延安为张自忠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分别题写了"尽忠报国"和"为国捐躯"的挽词。朱德、彭德怀联名题词:"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打到鸭绿江,建设新中国,责在朝野团结图存。"

重庆张自忠将军墓

两将军都主张"联共抗日"

张治中和张自忠两位将军都坚决主张"联共抗日",虽然他们参加过军阀混战,但却从未与共产党打过仗,这在国民党将领中极为罕见。张治中将军早在黄埔军校时,就为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而努力,人称"和平将军"。

1945年重庆谈判,为了保证中共领导人的安全,张治中三到延安,负责接送毛主席。谈判期间,为方便中共领导人谈判,他将自己的寓所腾出供毛泽东居住。对于这样一位挚友,毛泽东说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这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在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左三)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左一)的陪同下,偕周恩来(左四)、王若飞(左五)飞往重庆

1962年春节前夕,周恩来邀请张治中(左一)、傅作义(左三)、屈武(左四)商谈对台湾工作问题

两位将军名字相似,年龄相近,尽管早年经历不同,但都是著名的爱国将领,同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都曾带兵打仗也教育治学;都曾有过从政生涯也主张“联共抗日”。两位将军名垂青史,让人敬仰。


相关内容

  • 抗战知识问答题
  • 抗战知识问答题 活动一:答题游戏规则: 1.总共分为3轮,每轮15-20人参加.若人数不够,未得过票的可以重复参加. 2.答题者自带纸笔,面向黑板答题,字要大,独立答题不能询问他人和电子设备,否则取消资格.答好以后,答题纸正面朝观众公示,检查人负责检查答案. 3.答错即退出比赛,直到最后剩的三人(或 ...

  • 国民党高级将领
  • 姓名 军衔 授衔时间 最高任职 阎锡山 陆军一级上将 1935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政院院长 冯玉祥 陆军一级上将 1935 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张学良 陆军一级上将 1935 东北边防军司令,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何应钦 陆军一级上将 193 ...

  • 国民党五大猛将
  • 国民党五大猛将 国民党的五大猛将(五虎上将) 国民党军第一猛将--薛岳 纵观国军战史,国民党军的第一大战将是薛岳.薛岳年幼崇拜岳飞,取名薛岳,年轻时曾和叶挺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护卫营长:红军长征时期,薛岳指挥湘江战役,至使红军从8万人减少到3万人,后任追击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期间薛岳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

  • 在线读书: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选(2008)
  • 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选 作者:解维汉 出版日期:2008 页数:276 关键词:对联 作品集 中国 分类: 文学 >杂著 在线阅读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选电子书超星阅读器 阅读1阅读2下载图书 阅读器阅读/下载图书须安装超星阅读器,立即下载 添加到学习计划 收藏推荐 分享到 内容提要 名人故居的多少 ...

  • 抗战历史知识竞赛
  • 抗战历史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公5,分) 1.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夷岛"是指今天的.() A.朝鲜B.日本C.台湾D印度尼西亚 答案B 2.在黄海战役(1894年)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日舰而壮烈 ...

  • 知识竞赛题2
  • 全国大中小学生党史知识大赛试题 试题(红色部分为答案) 1."中国共产党"这一称谓的最早提出者是( ). A.蔡和森 B.毛泽东 C.陈独秀 2.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 )召开. ?A.上海.天津 B.上海.嘉兴C.北京.上海 3.( ...

  • 中国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各战区部队编制
  • 抗战时期国军各战区部队编制 第一战区: 1.第一战区:(1937.8.20建立,作战区域:平汉.津浦线) 司令长官:蒋中正 第一集团军: 总司令:宋哲元 第59军 军长:张自忠 第 38师 师长:黄维钢 第180师 师长:刘自珍 第68军 军长:刘汝明 第119师 师长:李金山 第143师 师长:李 ...

  • 高一下历史资料
  • 历史资料 第一章 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识记: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2.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3.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四家为首的官僚资本.他们被称为"四大家族". 4.三湾改编,确立了 ...

  • 2014中央电大地域文化小抄
  • 2014年电大地域文化考试 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 巴地 萌发的.经过漫长 历史溶进 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 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 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 秦汉 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