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联村联户帮扶计划
帮扶对象:XXX帮联人:XXX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政策,根据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帮联的是什社乡新兴村柏树组刘永锋。为了切实为新兴村村民刘永锋解决实际困难、谋求福利、加快脱贫步伐,让刘永锋一家尽快富起来。我本人于2012年3月20日到刘永锋家进行入户调查,现根据刘永锋家中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帮扶计划。
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什社乡新兴村村民xx,共有4口人,住房面积150平方米,耕地面积2亩,果园面积3亩,家庭简单适用家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劳力2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经济收入,2011年家庭总收入8000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
户主杨广兴,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妻子李会宁,小学文化程度,身体欠佳,常年多病;儿子杨帆,身体健康,高中在读;女儿杨叶凡,身体健康,初中在读。
二、主要贫困原因
1、家庭主要成员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
2、家庭劳动力少,无固定经济来源,缺少技术,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打零工维持生计;
3、儿子和女儿上学花费较大,家里负债多。
三、帮扶计划
近期帮扶计划(2012年)
1、讲解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补偿政策;赠送有关农村农业以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资料。
2、讲解有关双垄沟玉米种植的实用技术,由于今年农资供应较紧张,本人提早联系为其家庭购买磷酸二铵化肥一袋,并帮助其进行春耕生产。
3、帮助指导提高种植、增产技能,确保今年地膜玉米收成良好。
长期发展规划(至2018年)
1、宣传2012年XX号文件中,关于扶持、鼓励、引导农户投身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优惠、帮扶政策。
2、帮助xxx本人到西峰城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3、帮助其做好3亩果树幼园管护,力争五年后发展到5亩果园,并使其获得收益。
4、帮助其子女完成学业,不定期与其交流,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为其家庭尽一份小小的心意。
篇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稳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有效开展,确保所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奋斗目标按期实现,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帮扶户余海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本着常怀爱民之心,夯实群众基础;善谋富民之策,不断新扶贫帮困方式;多行惠民之举,务求利民之效,努力为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使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二、帮扶对象
余海巴,武山县温泉乡杜沟村人,文化程度:小学;家庭人口:4人;现有土地5亩;主要作物年产量:小麦2000斤油菜籽300斤;年经济毛收入8000元。
三、帮扶形式
1、政策帮扶。为其在劳务、就医、就学、法律援助、生活困难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
2、思想帮扶。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导、法制教育等形式,纠正其等、靠、要错误思想,克服懒堕不思变做法,重树勤劳致
富奔小康信念,帮助其熟练掌握一种以上脱贫致富技能,准确找出一条合适致富方法。
3、物质帮扶。在春耕生产、夏收及秋播时节等关键节点对其进行不少于3次的走访帮扶,通过参加劳动、物资赞助和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帮扶内容
1、通过不定期走访探视等形式,强化对其家庭成员的政策灌输及法制宣传力度,使其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
2、加强与劳务办、科技局沟通联系,适时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及科技咨询服务。
3、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治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根据其发展意愿,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致富意见和建议。
5、鉴于其孩子较多,组织一次全局干部职工捐衣捐物活动。
6、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其生产劳动,帮助其解决农忙时节劳力不足的问题。
五、帮扶目标:
到2015年,其家庭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以上,居住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家庭幸福指数为8以上
篇三:“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锦华村帮扶工作规划(2012—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帮扶工作,着力实现单位联系村和干部联系户脱贫致富的目标,根据省工商局《全省工商系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甘工商党字„2012‟12号)和《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酒发„2012‟38号),结合市局机关工作实际,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锦华村帮扶工作规划(2012-2020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战略目标,通过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作用,依托联系村现有资源,坚持“四为主、四为辅”(“造血”为主,“输血”为辅;产业扶持为主、其它方式为辅;整村推进带动为主、个体发展为辅;长效机制为主、短期效应为辅),以服务贫困群众、推动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为目的,以乡村和特困户为重点,建立健全帮扶“六项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树立发展信心,努力增加群众收入,达到干部作风改进、群众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不断在实际行动中塑造酒泉工商精神,树立酒泉工商形象,当好人民大众小康生活的“保护神”,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帮扶范围和目标
(一)帮扶范围。市局机关联系七墩回族东乡族乡锦华村一组、六组,每名县级干部帮扶3户特困户,科级及一般干部帮扶1户特困户,共计65户。
(二)目标
2012年-2020年,对酒泉市直10个部门、2个驻酒单位联系帮扶的锦华村,工商部门结合职能,通过建立帮扶机制,推行政策引导,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全面规范农资市场秩序;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扶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通过培育农村经纪人和发挥市场服务功能,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通过推进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通过构建维权网络,促进农村维权服务上台阶。
1、近期目标:到2015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8户,其中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户;培育注册商标2件;培育农村经纪人10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1个;完成锦华村标准化农家书屋和篮球场建设;与市直各部门通力协作,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人均纯收入接近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2、中期目标:到2017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2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发展到2户;注册商标发展到4件;农村经纪人发展到15人;“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发展到2个;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以上,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3、长期目标:到2020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5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发
展到3户;注册商标发展到6件;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0人;“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发展到3个;力争联系帮扶的锦华村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接近全市同期平均水平,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农村小康目标全面实现。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政策惠农,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把引导、支持帮扶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村产业调整、小城镇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帮扶农民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大力支持剩余劳动力、闲散农民兴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扶持帮扶村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在进一步落实现有各项放宽和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措施的基础上,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开展上门服务,简化办照手续,引导从事规模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销售业的农民成为“有执照的农民”;引导支持帮扶村农民承包开发荒地、荒滩,从事枸杞、甘草、红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业和牛、羊类的养殖业;鼓励、扶持帮扶村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枸杞、甘草、红花及牛、羊等各类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帮扶村个体私营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优化组合,把千家万户分散的种植、养殖、加工业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
(二)红盾护农,全面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把维护和实现帮扶村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围绕“爱农、护农、帮农”行动,铲除坑农损农害农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推动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强化对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继续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及时把不合格农资产品清除出市场。
(三)商标富农,扶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开展商标富农工作,充分发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帮扶村农民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优良品质和良好市场信誉的优势,促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指导帮扶村注册地理标志,着力培育一批在枸杞、甘草、红花和牛、羊等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和农产品优势企业。积极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支持、引导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和运用,加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商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以注册商标进行质押融资,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理登记时间,及时向申请人发放《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特别是涉农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的违法行为。
(四)经纪活农,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切实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帮扶村经纪人等生产经营型人才,壮大高素质的农村经纪人队伍;按照“鼓励、扶持、引导、规范”的思路,规范市场准入,加强服务指导,健全完善帮扶村经纪人监管制度,组织指导帮扶村经纪人建立自律性组织,推动经纪人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帮扶村经纪人“一手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手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充分发挥帮扶村经纪人的作用,切实搞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大对帮扶村经纪人的培训工作,重点培育和发展粮食、经济作物、牛羊贩运等类型的经纪人,联系依托城市批发市场为帮扶村优势农副产品广辟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卖经济作物难的问题。
(五)合同帮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帮扶村积极制定推广涉农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涉农合同格式条款。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帮扶村农户依法签约履约的自觉性。积极开展合同行政调解工作,及时解决涉农合同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查处设臵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涉农合同诈骗行为,切实维护帮扶村农民利益;运用“合同帮农”工作机制,建立、指导并完善合同指导服务机构,在帮扶村积极制定推广一批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助力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
(六)权益保农,促进帮扶村维权服务上台阶。大力推进12315“五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帮扶村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和督促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力争在帮扶村、组全
部建立“一会两站”站点,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及时化解消费纠纷,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作用,认真受理和依法处理帮扶村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力争把消费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提高帮扶村农民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促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七)加大扶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帮扶村群众自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不收费的规定,为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记服务,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和进退自由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帮扶村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枸杞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协调、配合农牧等涉农部门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支持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开展经营和提供服务。支持、引导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
(八)立足职能,促进帮扶村劳务输转。发挥工商部门与广大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促进帮扶村劳务输出。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效应和示范导向作用,激励帮扶村劳动力彻底转变“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树立“想致富,出劳务”
的创业意识,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劳务带头人在务工和创业中的好模式、好经验,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创业。加强与外出农民工较为集中城市的工商部门、个私协会的联系,了解用工信息,协调劳动部门,对帮扶村农民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输出。发挥职能作用,净化劳务市场环境,规范劳务市场秩序,从严查处虚假劳务信息,对中介机构、用工单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保障帮扶村农民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醒农民工随时向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咨询创业、就业问题,从而避免盲目外出。
(九)固本强基,加强帮扶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有关要求,指导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帮扶村党组织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要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好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帮扶规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努力把帮扶村打造成样板工程。不断加强督导检查,建
立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抽调专门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开展情况和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检查督导,切实做到月有进度报告、季有调度完善、年有考核总结。
(二)突出解决问题,确保取得实效。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和实际,牢牢把握主要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创新工作举措,广开门路,加强与市委办、市工信委(中小企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和项目的支持,确保各项规划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干部要按照计划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给予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把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真正让群众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三)严明工作纪律,确保任务落实。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的纪律要求和基本准则开展行动,要模范遵守工作纪律,联系干部下基层期间,要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圆满完成当年联系乡村户的各项任务。要模范遵守组织纪律,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言行举止。要模范遵守财经纪律,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自觉维护干部的良好形象。要模范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对违反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的单位、个人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并通报批评。
(四)科学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工商文化建设年”和“非公党建创新发展年”等工商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有效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结合起来,与锻炼干部提升作风效能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双联”长期规划与工商业务工作科学统筹安排,特别是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合理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防止顾此失彼。同时,以实施这项规划为契机,注重加强近年来新考录干部的基层锻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这项行动,在生动的实践中锻炼干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提高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
篇四:昌县职业中学2012-2016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帮扶工作,着力实现单位联系村和干部联系户脱贫致富的目标,根据《永昌县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永教字„2012‟80号)精神和永昌县教育系统动员大会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2012-2016年帮扶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村联户促发展、为民富民奔小康”为主题,以学校联系村社、干部职工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形式,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二、帮扶村户基本情况
梅家寺村属焦家庄乡管辖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共辖9个村社,554户,2180口人,总耕地面积3880亩,人均1.8亩,上年人均纯收入5721元。该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畜禽养殖和劳务输出、个体经商为主,92户种植塑料大棚;31户建有养殖暖棚;建有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电视电话普及,77户从事个体经商。村内道路硬化4.6公里。上年有215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43
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10户人家常年在城镇居住。全村共有贫困户数98户,294人。致贫原因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二是信息闭塞,很多农业信息不能及时了解;三是农村致富能手少,科技力量跟不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四是个别家庭由于老弱病残障的原因,经济收入来源少,致富难度大。
三、帮扶范围和目标
(一)帮扶范围。根据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联系焦家庄乡梅家寺村,抽调1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和17名教师直接参与联村联户行动,共联系梅家寺村39户贫困户。
(二)帮扶目标。梅家寺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种植大棚蔬菜、温棚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基础和生活条件达到全县农村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联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000元以上,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保证其生产生活正常运行,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实现100%的脱贫率、新型农民合作医疗100%的参合率和100%的养老保险参保率。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政策惠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使所有特困户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贫困群众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计划每年组织农民科
学技术培训班4期,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加深对政策法规和县情民情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家致富的紧迫感,坚定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引导支持帮扶贫困户从事规模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销售业等。
(二)反映民意。深入基层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和意愿诉求,倾听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切实掌握基层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群众提出需要解决的意见建议,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不推不拖,不能解决或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理解,需要上级解决的要及时整理上报,协调解决。
(三)促进发展。指导、协调和督促各类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帮助焦家庄乡梅家寺村和39户贫困户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路子。通过“四个一”,即帮扶一些小额扶助资金,提供一些生活、生产、建筑物资,培训一批技术人员,化解一些社会矛盾。联系干部职工要在认真落实“四帮四抓”(帮群众抓农业生产、帮群众抓畜牧养殖、帮群众抓培训输转、帮群众抓科技推广)的同时,帮助联系户做到“四个一”和“四个到户”,即:帮助联系户谋划一个致富点子、选择一个增收项目、掌握一门基本技能、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到户、信息服务到户、科技培训到户、送温暖办实事到户。使群众致富能力明显提升,家庭收入明显增长,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四)疏导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力争使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社会稳定最突出的矛盾以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反映、早掌握、早处理。
(五)强基固本。指导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帮扶村党组织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要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好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六)促进帮扶村户劳务输转。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效应和示范导向作用,激励帮扶村户劳动力彻底转变“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树立“想致富,出劳务”的创业意识,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劳务带头人在务工和创业中的好模式、好经验,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创业。协调劳动部门,对帮扶村户的农民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输出。提醒农民工随时向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创业、就业问题,从而避免盲目外出。
(七)推广典型。认真做好发现经验、总结经验、推广经验的工作,发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学校要按照县委和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全力推进。确定校长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亲自督促检查,亲自推动落实,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
(二)统筹安排部署。学校要根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计划,组织干部分批进村入户,分别和村、农户“一对一”签订年度帮扶目标责任书。要认真落实月报告、季调度、年总结的要求和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和开展帮扶工作的专项资料档案。学校要逐级向“双联办”报告工作动态,每月报告进展情况,每季度进行小结,年终报送工作总结,并每年完成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民情调研报告。联户干部每年要向组织汇报个人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带来的新收获和新提高,党员干部要提交党性分析报告。同时,学校要把开展这项行动同做好日常工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同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巩固“两基”成果结合起来,同加强信访下访工作、维护广大师生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同培养锻炼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三)严明纪律要求。学校原则上一年进村不少于6次,累计时间不少于40天;联系贫困户的干部职工一年入户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2周。建立“民情连心卡”和“民情日记”制度,进村入户的每名干部职工都要向联系对象发放“民情连心卡”,并将入户走访、农情调查、专题调研等帮扶工作的情况记入“民情日记”,作为学校和上级组织检查考核本人进村入户工作成效的依据。要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省市县委规定的“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和“八个不准”纪律要求,真正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
(四)广泛深入宣传。学校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五)强化督促考核。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对学校工作督查的重点,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根据县委双联办制定的考核办法,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个人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篇五:西街社区“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帮扶实施计划
一、基本情况
西街社区位于县城北洛河以南,紫禁广场以西,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下设5个居民小组,居民1397户,总人口4386人,其中贫困户325户,2011年居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目前,该社区居民收入主要以房屋出租、开小卖部、经营超市、贩卖蔬菜、劳务输出、城市低保等为主。居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文化素质不高观念落后;二是生产技术缺乏;三是家庭人口结构老龄化,主要劳动力不足;四是资金严重匮乏,自主创业不足;五是高等教育学费高,每年学费接近一个贫困家庭年收入65%;六是部分居民因残疾无法自食其力,依靠低保维持生活;七是部分居民患有重大疾病,家庭全部收入甚至借贷均用在了治疗上;八是家庭遭遇重大灾害或变故,经济损失严重。
二、帮扶措施
(一)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1、全面了解社区劳务人员、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登记台帐。广泛动员下岗失业人员定期参加美容美发,烹饪,家电维修,缝纫,车辆驾驶等职业培训,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观念的教育,摒弃把工作分为高、低、贵、贱和眼高手低、过分挑拣的落后求职观念,树立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市场就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的新观念。
2、利用大中专毕业生的高素质,高技能,易学习,易掌握的特点,整合人才结构,通过干部捐款,单位争取救助资金,企业加大投资,社会力量义助等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并鼓励他们自行创业,自力更生,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从而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发展,以发展带动致富的目的。
(二)严格落实国家惠民政策
1、配合民政部门对“三无”对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人)、严重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患重大疾病住院费医药费开支较大的人员、父母均为失业人员家庭中的中、小学在校学生、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符合低保条件的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待安臵城镇退役士兵和其他人员给以城市低保保障。
2、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居民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防止他们因重大疾病致贫,因老致贫。
3、对失去劳动能力并没有住房保障的残疾人争取危房改造或申请廉租住房补贴和廉租住房。
4、对城市“三无”人员,城市低保对象及困难家庭高龄老人,重点困难优抚对象给予大病医疗救助或因灾因难导致经济暂时困难的家庭争取临时救助。
5、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考入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的新生或在校生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防止因学致贫,因贫辍学。
(三)鼓励自主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以解决“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为重点,免费提供创业项目指导、政策咨询、信息宣传、技术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服务,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创业,鼓励自谋职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多方协调,解决困难居民的实际问题。
组织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及时梳理归纳,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努力为群众解决就医、上学、行路、居家养老、危房改造、文体等关乎民计民生的实际困难。
篇一:联村联户帮扶计划
帮扶对象:XXX帮联人:XXX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政策,根据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帮联的是什社乡新兴村柏树组刘永锋。为了切实为新兴村村民刘永锋解决实际困难、谋求福利、加快脱贫步伐,让刘永锋一家尽快富起来。我本人于2012年3月20日到刘永锋家进行入户调查,现根据刘永锋家中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帮扶计划。
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什社乡新兴村村民xx,共有4口人,住房面积150平方米,耕地面积2亩,果园面积3亩,家庭简单适用家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劳力2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经济收入,2011年家庭总收入8000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
户主杨广兴,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妻子李会宁,小学文化程度,身体欠佳,常年多病;儿子杨帆,身体健康,高中在读;女儿杨叶凡,身体健康,初中在读。
二、主要贫困原因
1、家庭主要成员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
2、家庭劳动力少,无固定经济来源,缺少技术,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打零工维持生计;
3、儿子和女儿上学花费较大,家里负债多。
三、帮扶计划
近期帮扶计划(2012年)
1、讲解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补偿政策;赠送有关农村农业以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资料。
2、讲解有关双垄沟玉米种植的实用技术,由于今年农资供应较紧张,本人提早联系为其家庭购买磷酸二铵化肥一袋,并帮助其进行春耕生产。
3、帮助指导提高种植、增产技能,确保今年地膜玉米收成良好。
长期发展规划(至2018年)
1、宣传2012年XX号文件中,关于扶持、鼓励、引导农户投身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优惠、帮扶政策。
2、帮助xxx本人到西峰城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3、帮助其做好3亩果树幼园管护,力争五年后发展到5亩果园,并使其获得收益。
4、帮助其子女完成学业,不定期与其交流,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为其家庭尽一份小小的心意。
篇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扶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稳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有效开展,确保所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奋斗目标按期实现,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帮扶户余海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本着常怀爱民之心,夯实群众基础;善谋富民之策,不断新扶贫帮困方式;多行惠民之举,务求利民之效,努力为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使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二、帮扶对象
余海巴,武山县温泉乡杜沟村人,文化程度:小学;家庭人口:4人;现有土地5亩;主要作物年产量:小麦2000斤油菜籽300斤;年经济毛收入8000元。
三、帮扶形式
1、政策帮扶。为其在劳务、就医、就学、法律援助、生活困难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
2、思想帮扶。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导、法制教育等形式,纠正其等、靠、要错误思想,克服懒堕不思变做法,重树勤劳致
富奔小康信念,帮助其熟练掌握一种以上脱贫致富技能,准确找出一条合适致富方法。
3、物质帮扶。在春耕生产、夏收及秋播时节等关键节点对其进行不少于3次的走访帮扶,通过参加劳动、物资赞助和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帮扶内容
1、通过不定期走访探视等形式,强化对其家庭成员的政策灌输及法制宣传力度,使其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
2、加强与劳务办、科技局沟通联系,适时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及科技咨询服务。
3、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治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根据其发展意愿,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致富意见和建议。
5、鉴于其孩子较多,组织一次全局干部职工捐衣捐物活动。
6、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其生产劳动,帮助其解决农忙时节劳力不足的问题。
五、帮扶目标:
到2015年,其家庭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以上,居住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家庭幸福指数为8以上
篇三:“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锦华村帮扶工作规划(2012—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帮扶工作,着力实现单位联系村和干部联系户脱贫致富的目标,根据省工商局《全省工商系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甘工商党字„2012‟12号)和《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酒发„2012‟38号),结合市局机关工作实际,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锦华村帮扶工作规划(2012-2020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战略目标,通过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作用,依托联系村现有资源,坚持“四为主、四为辅”(“造血”为主,“输血”为辅;产业扶持为主、其它方式为辅;整村推进带动为主、个体发展为辅;长效机制为主、短期效应为辅),以服务贫困群众、推动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为目的,以乡村和特困户为重点,建立健全帮扶“六项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树立发展信心,努力增加群众收入,达到干部作风改进、群众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不断在实际行动中塑造酒泉工商精神,树立酒泉工商形象,当好人民大众小康生活的“保护神”,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帮扶范围和目标
(一)帮扶范围。市局机关联系七墩回族东乡族乡锦华村一组、六组,每名县级干部帮扶3户特困户,科级及一般干部帮扶1户特困户,共计65户。
(二)目标
2012年-2020年,对酒泉市直10个部门、2个驻酒单位联系帮扶的锦华村,工商部门结合职能,通过建立帮扶机制,推行政策引导,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全面规范农资市场秩序;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扶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通过培育农村经纪人和发挥市场服务功能,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通过推进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通过构建维权网络,促进农村维权服务上台阶。
1、近期目标:到2015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8户,其中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户;培育注册商标2件;培育农村经纪人10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1个;完成锦华村标准化农家书屋和篮球场建设;与市直各部门通力协作,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人均纯收入接近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2、中期目标:到2017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2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发展到2户;注册商标发展到4件;农村经纪人发展到15人;“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发展到2个;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以上,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3、长期目标:到2020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5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发
展到3户;注册商标发展到6件;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0人;“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发展到3个;力争联系帮扶的锦华村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接近全市同期平均水平,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农村小康目标全面实现。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政策惠农,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把引导、支持帮扶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村产业调整、小城镇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帮扶农民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大力支持剩余劳动力、闲散农民兴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扶持帮扶村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在进一步落实现有各项放宽和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措施的基础上,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开展上门服务,简化办照手续,引导从事规模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销售业的农民成为“有执照的农民”;引导支持帮扶村农民承包开发荒地、荒滩,从事枸杞、甘草、红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业和牛、羊类的养殖业;鼓励、扶持帮扶村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枸杞、甘草、红花及牛、羊等各类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帮扶村个体私营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优化组合,把千家万户分散的种植、养殖、加工业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
(二)红盾护农,全面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把维护和实现帮扶村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围绕“爱农、护农、帮农”行动,铲除坑农损农害农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推动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强化对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继续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及时把不合格农资产品清除出市场。
(三)商标富农,扶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开展商标富农工作,充分发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帮扶村农民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优良品质和良好市场信誉的优势,促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指导帮扶村注册地理标志,着力培育一批在枸杞、甘草、红花和牛、羊等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和农产品优势企业。积极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支持、引导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和运用,加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商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以注册商标进行质押融资,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理登记时间,及时向申请人发放《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特别是涉农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的违法行为。
(四)经纪活农,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切实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帮扶村经纪人等生产经营型人才,壮大高素质的农村经纪人队伍;按照“鼓励、扶持、引导、规范”的思路,规范市场准入,加强服务指导,健全完善帮扶村经纪人监管制度,组织指导帮扶村经纪人建立自律性组织,推动经纪人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帮扶村经纪人“一手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手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充分发挥帮扶村经纪人的作用,切实搞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大对帮扶村经纪人的培训工作,重点培育和发展粮食、经济作物、牛羊贩运等类型的经纪人,联系依托城市批发市场为帮扶村优势农副产品广辟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卖经济作物难的问题。
(五)合同帮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帮扶村积极制定推广涉农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涉农合同格式条款。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帮扶村农户依法签约履约的自觉性。积极开展合同行政调解工作,及时解决涉农合同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查处设臵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涉农合同诈骗行为,切实维护帮扶村农民利益;运用“合同帮农”工作机制,建立、指导并完善合同指导服务机构,在帮扶村积极制定推广一批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助力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
(六)权益保农,促进帮扶村维权服务上台阶。大力推进12315“五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帮扶村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和督促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力争在帮扶村、组全
部建立“一会两站”站点,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及时化解消费纠纷,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作用,认真受理和依法处理帮扶村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力争把消费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提高帮扶村农民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促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七)加大扶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帮扶村群众自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不收费的规定,为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记服务,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和进退自由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帮扶村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枸杞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协调、配合农牧等涉农部门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支持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开展经营和提供服务。支持、引导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
(八)立足职能,促进帮扶村劳务输转。发挥工商部门与广大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促进帮扶村劳务输出。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效应和示范导向作用,激励帮扶村劳动力彻底转变“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树立“想致富,出劳务”
的创业意识,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劳务带头人在务工和创业中的好模式、好经验,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创业。加强与外出农民工较为集中城市的工商部门、个私协会的联系,了解用工信息,协调劳动部门,对帮扶村农民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输出。发挥职能作用,净化劳务市场环境,规范劳务市场秩序,从严查处虚假劳务信息,对中介机构、用工单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保障帮扶村农民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醒农民工随时向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咨询创业、就业问题,从而避免盲目外出。
(九)固本强基,加强帮扶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有关要求,指导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帮扶村党组织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要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好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帮扶规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努力把帮扶村打造成样板工程。不断加强督导检查,建
立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抽调专门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开展情况和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检查督导,切实做到月有进度报告、季有调度完善、年有考核总结。
(二)突出解决问题,确保取得实效。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和实际,牢牢把握主要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创新工作举措,广开门路,加强与市委办、市工信委(中小企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和项目的支持,确保各项规划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干部要按照计划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给予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把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真正让群众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三)严明工作纪律,确保任务落实。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的纪律要求和基本准则开展行动,要模范遵守工作纪律,联系干部下基层期间,要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圆满完成当年联系乡村户的各项任务。要模范遵守组织纪律,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言行举止。要模范遵守财经纪律,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自觉维护干部的良好形象。要模范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对违反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的单位、个人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并通报批评。
(四)科学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工商文化建设年”和“非公党建创新发展年”等工商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有效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结合起来,与锻炼干部提升作风效能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双联”长期规划与工商业务工作科学统筹安排,特别是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合理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防止顾此失彼。同时,以实施这项规划为契机,注重加强近年来新考录干部的基层锻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这项行动,在生动的实践中锻炼干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提高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
篇四:昌县职业中学2012-2016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帮扶工作,着力实现单位联系村和干部联系户脱贫致富的目标,根据《永昌县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永教字„2012‟80号)精神和永昌县教育系统动员大会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2012-2016年帮扶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联村联户促发展、为民富民奔小康”为主题,以学校联系村社、干部职工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形式,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二、帮扶村户基本情况
梅家寺村属焦家庄乡管辖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共辖9个村社,554户,2180口人,总耕地面积3880亩,人均1.8亩,上年人均纯收入5721元。该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畜禽养殖和劳务输出、个体经商为主,92户种植塑料大棚;31户建有养殖暖棚;建有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电视电话普及,77户从事个体经商。村内道路硬化4.6公里。上年有215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43
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10户人家常年在城镇居住。全村共有贫困户数98户,294人。致贫原因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二是信息闭塞,很多农业信息不能及时了解;三是农村致富能手少,科技力量跟不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四是个别家庭由于老弱病残障的原因,经济收入来源少,致富难度大。
三、帮扶范围和目标
(一)帮扶范围。根据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联系焦家庄乡梅家寺村,抽调1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和17名教师直接参与联村联户行动,共联系梅家寺村39户贫困户。
(二)帮扶目标。梅家寺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种植大棚蔬菜、温棚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基础和生活条件达到全县农村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联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000元以上,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保证其生产生活正常运行,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实现100%的脱贫率、新型农民合作医疗100%的参合率和100%的养老保险参保率。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政策惠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使所有特困户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贫困群众每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计划每年组织农民科
学技术培训班4期,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加深对政策法规和县情民情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家致富的紧迫感,坚定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引导支持帮扶贫困户从事规模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销售业等。
(二)反映民意。深入基层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和意愿诉求,倾听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切实掌握基层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群众提出需要解决的意见建议,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不推不拖,不能解决或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理解,需要上级解决的要及时整理上报,协调解决。
(三)促进发展。指导、协调和督促各类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帮助焦家庄乡梅家寺村和39户贫困户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路子。通过“四个一”,即帮扶一些小额扶助资金,提供一些生活、生产、建筑物资,培训一批技术人员,化解一些社会矛盾。联系干部职工要在认真落实“四帮四抓”(帮群众抓农业生产、帮群众抓畜牧养殖、帮群众抓培训输转、帮群众抓科技推广)的同时,帮助联系户做到“四个一”和“四个到户”,即:帮助联系户谋划一个致富点子、选择一个增收项目、掌握一门基本技能、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到户、信息服务到户、科技培训到户、送温暖办实事到户。使群众致富能力明显提升,家庭收入明显增长,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四)疏导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力争使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社会稳定最突出的矛盾以及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反映、早掌握、早处理。
(五)强基固本。指导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帮扶村党组织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要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好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六)促进帮扶村户劳务输转。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效应和示范导向作用,激励帮扶村户劳动力彻底转变“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树立“想致富,出劳务”的创业意识,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带头人和劳务带头人在务工和创业中的好模式、好经验,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创业。协调劳动部门,对帮扶村户的农民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输出。提醒农民工随时向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创业、就业问题,从而避免盲目外出。
(七)推广典型。认真做好发现经验、总结经验、推广经验的工作,发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学校要按照县委和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全力推进。确定校长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把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亲自督促检查,亲自推动落实,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
(二)统筹安排部署。学校要根据“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计划,组织干部分批进村入户,分别和村、农户“一对一”签订年度帮扶目标责任书。要认真落实月报告、季调度、年总结的要求和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和开展帮扶工作的专项资料档案。学校要逐级向“双联办”报告工作动态,每月报告进展情况,每季度进行小结,年终报送工作总结,并每年完成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民情调研报告。联户干部每年要向组织汇报个人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带来的新收获和新提高,党员干部要提交党性分析报告。同时,学校要把开展这项行动同做好日常工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同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巩固“两基”成果结合起来,同加强信访下访工作、维护广大师生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同培养锻炼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三)严明纪律要求。学校原则上一年进村不少于6次,累计时间不少于40天;联系贫困户的干部职工一年入户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2周。建立“民情连心卡”和“民情日记”制度,进村入户的每名干部职工都要向联系对象发放“民情连心卡”,并将入户走访、农情调查、专题调研等帮扶工作的情况记入“民情日记”,作为学校和上级组织检查考核本人进村入户工作成效的依据。要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省市县委规定的“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和“八个不准”纪律要求,真正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
(四)广泛深入宣传。学校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五)强化督促考核。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对学校工作督查的重点,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根据县委双联办制定的考核办法,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个人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篇五:西街社区“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帮扶实施计划
一、基本情况
西街社区位于县城北洛河以南,紫禁广场以西,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下设5个居民小组,居民1397户,总人口4386人,其中贫困户325户,2011年居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目前,该社区居民收入主要以房屋出租、开小卖部、经营超市、贩卖蔬菜、劳务输出、城市低保等为主。居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文化素质不高观念落后;二是生产技术缺乏;三是家庭人口结构老龄化,主要劳动力不足;四是资金严重匮乏,自主创业不足;五是高等教育学费高,每年学费接近一个贫困家庭年收入65%;六是部分居民因残疾无法自食其力,依靠低保维持生活;七是部分居民患有重大疾病,家庭全部收入甚至借贷均用在了治疗上;八是家庭遭遇重大灾害或变故,经济损失严重。
二、帮扶措施
(一)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1、全面了解社区劳务人员、双下岗失业人员、单亲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登记台帐。广泛动员下岗失业人员定期参加美容美发,烹饪,家电维修,缝纫,车辆驾驶等职业培训,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择业观念的教育,摒弃把工作分为高、低、贵、贱和眼高手低、过分挑拣的落后求职观念,树立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市场就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的新观念。
2、利用大中专毕业生的高素质,高技能,易学习,易掌握的特点,整合人才结构,通过干部捐款,单位争取救助资金,企业加大投资,社会力量义助等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引导并鼓励他们自行创业,自力更生,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从而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发展,以发展带动致富的目的。
(二)严格落实国家惠民政策
1、配合民政部门对“三无”对象(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人)、严重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患重大疾病住院费医药费开支较大的人员、父母均为失业人员家庭中的中、小学在校学生、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符合低保条件的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待安臵城镇退役士兵和其他人员给以城市低保保障。
2、帮助困难家庭困难居民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防止他们因重大疾病致贫,因老致贫。
3、对失去劳动能力并没有住房保障的残疾人争取危房改造或申请廉租住房补贴和廉租住房。
4、对城市“三无”人员,城市低保对象及困难家庭高龄老人,重点困难优抚对象给予大病医疗救助或因灾因难导致经济暂时困难的家庭争取临时救助。
5、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考入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的新生或在校生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防止因学致贫,因贫辍学。
(三)鼓励自主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以解决“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为重点,免费提供创业项目指导、政策咨询、信息宣传、技术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服务,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创业,鼓励自谋职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多方协调,解决困难居民的实际问题。
组织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及时梳理归纳,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努力为群众解决就医、上学、行路、居家养老、危房改造、文体等关乎民计民生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