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苏轼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 苏轼

   (2011-02-16 23:20:36)

转载 每日一宋词+赏析音频版:_妍婷姝_新浪博客

',1)">

   妍婷姝有声作品 下载 宋词鉴赏词典专辑

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这首《如梦令》,毛氏汲古阁本题作《有寄》,傅榦本调下注云:“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公时翰苑。”当是元祐元年(1086)九月以后,元四年三月以前,苏轼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所作。词中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是作者当时特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及流露。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 苏轼

   (2011-02-16 23:20:36)

转载 每日一宋词+赏析音频版:_妍婷姝_新浪博客

',1)">

   妍婷姝有声作品 下载 宋词鉴赏词典专辑

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这首《如梦令》,毛氏汲古阁本题作《有寄》,傅榦本调下注云:“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公时翰苑。”当是元祐元年(1086)九月以后,元四年三月以前,苏轼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所作。词中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是作者当时特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及流露。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相关内容

  • 从黄州词看苏轼旷达词风的形成
  •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是在他半世飘零.九死一生,归来到金山后所作,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并没有将自己在朝时翰林学士.礼部兵部等职务引以荣耀,而是把这遭贬谪的半世视为自己的功业,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苏子自嘲的意味,但这首自题诗也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贬谪生活在他 ...

  • "宋金瓷话"-酣梦拾遗
  • 宋金瓷枕上的五个小秘密 一.瓷枕上为什么有小孔? 1.防变形或爆裂 瓷枕是空心的,烧制过程中瓷枕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会使瓷枕变形或爆裂,开了小孔就可以避免这个弊病了. 2.方便"卢生们"们进出 大家都知道"黄粱美梦"的故事,故事出自<邯郸记>,又叫&l ...

  • 晓月落花如梦:蝶恋花与如梦令
  • 两宋时代缺少英雄气概,但却是一个充满生活质感和文人气息的时代.如果生在帝王家那在两宋真是不幸,而如果是我等小民,读了几本书,家有几亩田,倒是宁愿在那个科举完备,名相辈出的时代--总有个出头之日.文人当政在北宋大行其道,从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到王安石.苏轼.张先.宋祈,哪个不是大家.那个时候没有文联. ...

  • 苏轼诗词读后感
  •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虽被贬到密州,却不以己悲,在铁沟.黄茅冈尽显雄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氲于苏轼胸中,厚积薄发,彰显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不禁令人慨叹.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苏轼驾 ...

  • 红楼梦的思想
  • .<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1.中心思想: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人情世态,全面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表达了作者进步的社会理想. 贾府是封建社会的一 ...

  •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
  • 鉴赏诗歌的语言学案 趣味故事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 ...

  • 冀教版四到六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
  • 目 录 四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 1.江畔独步寻花(一)(二)„„„„„„„„„„„„„„„„杜甫 2.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3.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4.春 日„„„„„„„„„„„„„„„„„„„„„„„„ ...

  • 苏轼黄州词题材内容及创作思想分析
  • 第30卷第4期2010年8月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 fH uanggang N or m a lU n i versity V o. l 30N o . 4 A ug . 2010 苏轼黄州词题材内容及创作思想分析 郭杏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黄冈438002) 摘 ...

  •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学案博苑 2012-02-09 0612 5d56b7b40102dufv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学案 一.苏轼大致生平及评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