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打草惊蛇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复者②,阴之媒也③。

① 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 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

③ 阴之媒也: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

“复者,阴之媒也”,意即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古人按语说: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挥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孙子·行军篇》)。

兵法早已告诫指挥者,进军路旁,若遇到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定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而被埋伏之敌所歼。可是,战场情况复杂变化多端,有时己方巧设伏兵,故意“打草惊蛇”,让敌军中计的战例也层出不穷。

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军意图而采取主动;二则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动,中我埋伏,聚而歼之。

打草惊蛇 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贪赃。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大夫蹇叔以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作好迎战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队出发时,痛哭流涕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郑国得到秦国袭郑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奸细,作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部队经过崤山时,仍不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知晋国早在崤山险蜂峡谷中埋伏了重兵。一个炎热的中午,秦军发现晋军小股部队,孟明十分恼怒,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踪影。孟明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

这时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涌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秦军不察敌情,轻举妄动,“打草惊蛇”终于遭到惨败。当然,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打草惊蛇”而诱敌暴露,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李自成起义部队逐步壮大,所向披靡,公元1642年,围困明朝都城开封。崇祯连忙调集各路兵马,援救开封。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对开封的包围部署。敌人二十五万兵马和一万辆炮车增援开封,集中在离开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李自成为了不让援军与开封守敌合为一股,在开封和朱仙镇分别布置了两个包围圈,把敌军分割开来。又在南方交通线上挖一条长达百里、宽为一丈六尺的大壕沟,一断敌军粮道,二断敌军退路。敌军各路兵马,貌合神离,心怀鬼胎,互不买帐。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突袭朱仙镇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队,造成“打草惊蛇”的作用,一路牵制力量最强的左良玉部队。击溃虎大威部后,左良玉果然因被围困得难以脱身,人马损失过半,拼命往西南突围。李自成故意放开一条路,让败军溃逃。哪知,左良玉退了几十里地又遇截击,面临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沟,马过不去,士兵只得弃马渡沟,仓皇逃命。这时等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击,敌军人仰马翻,尸填沟堑,全军覆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复者②,阴之媒也③。

① 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 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

③ 阴之媒也: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

“复者,阴之媒也”,意即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古人按语说: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挥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孙子·行军篇》)。

兵法早已告诫指挥者,进军路旁,若遇到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定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而被埋伏之敌所歼。可是,战场情况复杂变化多端,有时己方巧设伏兵,故意“打草惊蛇”,让敌军中计的战例也层出不穷。

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军意图而采取主动;二则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动,中我埋伏,聚而歼之。

打草惊蛇 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贪赃。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大夫蹇叔以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作好迎战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队出发时,痛哭流涕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郑国得到秦国袭郑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奸细,作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部队经过崤山时,仍不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知晋国早在崤山险蜂峡谷中埋伏了重兵。一个炎热的中午,秦军发现晋军小股部队,孟明十分恼怒,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踪影。孟明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

这时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涌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秦军不察敌情,轻举妄动,“打草惊蛇”终于遭到惨败。当然,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打草惊蛇”而诱敌暴露,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李自成起义部队逐步壮大,所向披靡,公元1642年,围困明朝都城开封。崇祯连忙调集各路兵马,援救开封。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对开封的包围部署。敌人二十五万兵马和一万辆炮车增援开封,集中在离开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李自成为了不让援军与开封守敌合为一股,在开封和朱仙镇分别布置了两个包围圈,把敌军分割开来。又在南方交通线上挖一条长达百里、宽为一丈六尺的大壕沟,一断敌军粮道,二断敌军退路。敌军各路兵马,貌合神离,心怀鬼胎,互不买帐。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突袭朱仙镇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队,造成“打草惊蛇”的作用,一路牵制力量最强的左良玉部队。击溃虎大威部后,左良玉果然因被围困得难以脱身,人马损失过半,拼命往西南突围。李自成故意放开一条路,让败军溃逃。哪知,左良玉退了几十里地又遇截击,面临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沟,马过不去,士兵只得弃马渡沟,仓皇逃命。这时等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击,敌军人仰马翻,尸填沟堑,全军覆没。


相关内容

  • 反腐倡廉1
  • 1. 房子沉淀了我们太多的资金,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抑制消费,降低民众生活幸 福感,房价回归是自然规律. 192 [热议]牛刀:无论走哪条路房价都会崩盘,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现阶段,我觉得必须不能给将多套房的人变现的机会,但是得给人家未来想象的机会,让房价慢慢涨.对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都好 ...

  • 中国经典兵法成语三十六计里面有一计为大家所熟知
  • 中国经典兵法成语三十六计里面有一计为大家所熟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是大家是否知道这三十六计都是哪些呢,知道了你能记住吗?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能让你倒背如流的记忆方法:数字密码来快速记忆三十六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这个方法吧! 1.瞒天过海:数字密码1代表树.你要度过一片大海 ...

  • 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
  • 描写寓言故事的成语 1.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 ...

  • 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
  • 防毒蛇咬伤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我项目部所承揽的二级公路工程地处山岭之间,树林茂密,当地经常有毒蛇出没,主要的毒蛇有眼镜蛇.珊瑚眼睛蛇.竹叶青.金环蛇.银环蛇.两头蛇.蝮蛇等.该地区毒蛇毒性很大,一般在两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既可导致丧命.我部施工人员特别是测量人员以及分包队伍 ...

  • 擒凶,在奔驰的列车上
  • 2009年3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发生了一起特大入室抢劫杀人案.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和呼和浩特铁路局等十地警方通力协作,调用十个警种近千名公安民警进行了全力追剿. 警情在深夜传来 呼和浩特火车站不远有一座青灰色的五层大楼,样式有些陈旧.2009年3月9日22时5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这 ...

  • 五年级积累
  • 10×100=1000 (十) 年树木×(百)年树木=(千)真万确 10000÷10=1000 ( ) 紫千红÷( )全十美=( )篇一侓 1+1=2 ( )心一意+( ) 望无际=( )龙戏珠 10000÷10=1000 (万)紫千红÷(十)全十美=(千)篇一侓 1.成语对对子: 粗茶淡饭对( ) ...

  • 二年级语文课外积累
  • 二年级语文课外积累(成语100) 动物成语: [鼠]1.鼠目寸光 2.鼠肚鸡肠 3.投鼠忌器 4.胆小如鼠 [牛]5.牛刀小试 6 .对牛弹琴 7.九牛一毛 8.气壮如牛 [虎]9.虎头虎脑 10.虎背熊腰 11. 虎头蛇尾 12.如虎添翼 13. 骑虎难下 14. 狐假虎威 15.羊入虎口 16. ...

  • 世界名著小学生必读
  • 小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 小学生必读书目 世界文学名著精读(少年版) 1.简?爱 2.呼啸山庄 3.傲慢与偏见 4.名利场 5.爱玛 6.雾都孤儿 7.大卫?科波菲尔 8.鲁滨逊漂流记 9.格列佛游记 10.金银岛 11.德伯家的苔丝 12.牛虻 13.蝴蝶梦 14.爱丽司漫游奇遇记 15.红字 16. ...

  • 三十六计典故及解释2011
  • 三十六计典故及解释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前言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用三十六计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阴. 第02计 第03计 第04计 第05计 第06计 瞒天过海 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