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经济主权原则"的思考

关于“经济主权原则”的思考

朱瑞娜 法学112班 [1**********]4 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是密不可分的,政治主权是经济主权的前提,经济主权是政治主权的保障。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给国家经济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重大的冲击。

而经济主权原则是指每个国家对本国的全部财富、自然资源以及全部经济活动都享有完整的永久主权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

通过四节课的有关于经济主权原则的探讨,我对经济主权原则的总结如下:

一、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

1、各国对本国内部以及本国涉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自主权利,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2、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长期以来,人们谈论自然资源主权问题时,一向着眼于陆地资源。随着科技的长足发展,海洋资源引起举世瞩目。顺应着形势的发展,1970年联合国大会第25届会议以及1972年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先后通过第2692(XXV)号和第3016(XXVII)号决议,将各国对本国自然资源享有的永久主权,从陆上资源进一步扩展到该国邻接海域以及大陆架上覆水域的资源。

3、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

《宣言》特别强调:“接纳跨国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国家,根据它们所拥有的完整主权,可以采取各种有利于本国国民经济的措施来管制和监督这些跨国公司的活动。” 《纲领》进一步规定:国际社会在这方面应当采取具体行动,制定一套国际性的跨国公司行动准则,借以防止跨国公司干涉东道国内政;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境内的各种活动加以管束,责成它们取消各种限制性的商业惯例,遵守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发展计划和发展目标,必要时,可以重新审议和修改过去已经签订的协议;促使跨国公司按公平和优惠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传授管理技能;在照顾到各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把利润汇回本国的额度加以限制;鼓励跨国公司把所得利润在发展中国家里进行再投资。

4、各国对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收归国有或征用

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29届会议又以压倒性大多数票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明文规定:“每个国家都有权把外国资产收归国有、征用或转移其所有权。在这种场合,采取上述措施的国家应当考虑本国有关的法律、条例以及本国认为的一切有关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偿”。

5、各国对世界性经贸大政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主权原则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 贸易、 投资、 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 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重组,是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发展的同时,经济主权原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学术界对此有如下两种主要观点:

(一)经济主权弱化论

此种观点认为,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以市场经济作为主要特征,由于市场对垄断行为无能为力, 由于信息失灵以及失业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难以达到经济活动的最优化。因此,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运用市场调节的同时应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国际组织机构的参与和协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性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趋加强而使国家

最终将成为没有具体经济主权的整体,所以经济全球化过程最终将导致经济主权的消亡。

(二)经济主权让渡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国际间的合作不断深入,国际组织的管辖范围不断扩大,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主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通过相互让渡而得到某种协调。即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国境的无国界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让渡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国际性经济组织协调和仲裁机构去实行。

三、个人对经济主权的看法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时代,经济主权原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理论上,发达国家的主权相对、主权弱化、主权过时、主权消亡的论调甚嚣尘上。从而使主权究竟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是可受限制、可让渡的,还是相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主权是被弱化了还是被强化了,主权是否已经过时等问题凸现出来。在实践中,经济主权原则的主要内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对跨国经济活动的永久主权,对外经济主权的核心内容——国际经济事务决策的平等参与和决策权也在经历着嬗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中的传统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上述制约的程度深浅不一,大国、 强国可能受制约得少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得制约相对多些。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资源相互交换的过程,互利与互制共存,利益与义务相随,在这一过程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完全受损的不对等的博弈几乎不可能存在。实力雄厚的大国既掌握制约他国的能力,也要受他国制约。国小力薄, 既可能受制于人,也可能反制于人。所以,主权受制约是具有普遍性,全球性的。而受制约的范围和深度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不断扩大和加深。

关于“经济主权原则”的思考

朱瑞娜 法学112班 [1**********]4 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是密不可分的,政治主权是经济主权的前提,经济主权是政治主权的保障。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给国家经济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重大的冲击。

而经济主权原则是指每个国家对本国的全部财富、自然资源以及全部经济活动都享有完整的永久主权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

通过四节课的有关于经济主权原则的探讨,我对经济主权原则的总结如下:

一、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

1、各国对本国内部以及本国涉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自主权利,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2、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长期以来,人们谈论自然资源主权问题时,一向着眼于陆地资源。随着科技的长足发展,海洋资源引起举世瞩目。顺应着形势的发展,1970年联合国大会第25届会议以及1972年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先后通过第2692(XXV)号和第3016(XXVII)号决议,将各国对本国自然资源享有的永久主权,从陆上资源进一步扩展到该国邻接海域以及大陆架上覆水域的资源。

3、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

《宣言》特别强调:“接纳跨国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国家,根据它们所拥有的完整主权,可以采取各种有利于本国国民经济的措施来管制和监督这些跨国公司的活动。” 《纲领》进一步规定:国际社会在这方面应当采取具体行动,制定一套国际性的跨国公司行动准则,借以防止跨国公司干涉东道国内政;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境内的各种活动加以管束,责成它们取消各种限制性的商业惯例,遵守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发展计划和发展目标,必要时,可以重新审议和修改过去已经签订的协议;促使跨国公司按公平和优惠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传授管理技能;在照顾到各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把利润汇回本国的额度加以限制;鼓励跨国公司把所得利润在发展中国家里进行再投资。

4、各国对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收归国有或征用

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29届会议又以压倒性大多数票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明文规定:“每个国家都有权把外国资产收归国有、征用或转移其所有权。在这种场合,采取上述措施的国家应当考虑本国有关的法律、条例以及本国认为的一切有关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偿”。

5、各国对世界性经贸大政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主权原则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 贸易、 投资、 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 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重组,是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发展的同时,经济主权原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学术界对此有如下两种主要观点:

(一)经济主权弱化论

此种观点认为,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以市场经济作为主要特征,由于市场对垄断行为无能为力, 由于信息失灵以及失业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难以达到经济活动的最优化。因此,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运用市场调节的同时应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国际组织机构的参与和协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性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趋加强而使国家

最终将成为没有具体经济主权的整体,所以经济全球化过程最终将导致经济主权的消亡。

(二)经济主权让渡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国际间的合作不断深入,国际组织的管辖范围不断扩大,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主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通过相互让渡而得到某种协调。即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国境的无国界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让渡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国际性经济组织协调和仲裁机构去实行。

三、个人对经济主权的看法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时代,经济主权原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理论上,发达国家的主权相对、主权弱化、主权过时、主权消亡的论调甚嚣尘上。从而使主权究竟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是可受限制、可让渡的,还是相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主权是被弱化了还是被强化了,主权是否已经过时等问题凸现出来。在实践中,经济主权原则的主要内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对跨国经济活动的永久主权,对外经济主权的核心内容——国际经济事务决策的平等参与和决策权也在经历着嬗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中的传统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上述制约的程度深浅不一,大国、 强国可能受制约得少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得制约相对多些。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资源相互交换的过程,互利与互制共存,利益与义务相随,在这一过程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完全受损的不对等的博弈几乎不可能存在。实力雄厚的大国既掌握制约他国的能力,也要受他国制约。国小力薄, 既可能受制于人,也可能反制于人。所以,主权受制约是具有普遍性,全球性的。而受制约的范围和深度会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不断扩大和加深。


相关内容

  • 2.第二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2015-06-28 第二章 第 节 第一节 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念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Int. L.)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 二.强行法(jus cogens) 第二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一.联合国宪章(UN Charter)原则 二.和平共处五 ...

  • 关于南海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
  • 作者:李国强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南海争议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两者相互关联.互寓其中,而理论上的不清晰,往往导致实践上的紊乱.因此,就南海问题所涉及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科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廓清理论上的疑点和难点,而且有助于外交实践,有助于在政治解 ...

  • 中国内地与港澳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合理划分论纲
  • 作者:赵秉志 法学家 2002年12期 一.引言 随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特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澳门特区)的相继建立,"一国两制三法系三法域"的格局已在我国形成.由此决定了我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不可避免以及解决这一冲突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构建一个科学.合理 ...

  • 关于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现实的思考
  • 关于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现实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权益 海洋强国 资源消耗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在目前轰轰烈烈的海洋开发热潮中,围绕着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斗争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文章从开发海洋经济与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从开 ...

  • 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现状.策略及展望思考
  • 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现状.策略及展望思考 一.我国海洋维护的现状 我国历来是个大陆地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用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和深沉,这说明无论是从财富还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讲,土地对中国人民来讲都具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对于海洋,却历来为国人所忽视.那么 ...

  • 中国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 摘要:中菲黄岩岛事件要求我国加快出台国家海洋發展战略.国家海洋發展战略对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海洋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具有特别指导意义.由于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的形成和显现有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对其的处理不仅考验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智慧,也关系我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成功转型,更关系我国核 ...

  • 论正确处理南海争端的国际法问题
  • 堕窒堡鉴苎堕苎塾兰旦!兰:里 法治政府噩设 论正确处理南海争端的国际法问题 潘婧1,许浩明2 (1.华北科技学院,北京101601:2.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 [摘 要]作者从维护中国核心海洋权益的宗旨出发,以现代国际法为准绳,对于南海问题特别是 与其相关联的南海大陆架划分.南海专属经济区 ...

  •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1997年和1999年中国发生了哪两件性质相同的大事?分别发生在哪一天? (引导学生回答)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及1999年12月20日的澳门回归. (进一步置疑)那么,香港.澳门是怎样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的关系又是如何?祖国统一大业能否实现? 今天我们来 ...

  • 关于"一国两制"的法哲学思考
  • 作者:文正邦 现代法学 1997年04期 随着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以及海峡两岸统一大势的不可抗逆,一种罕见的政治法律现象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必然导致"一国两法"(一国之内两种社会性质的法律制度并存)和出现多个法域(祖国大陆主法域及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