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遍天下--杭州]

引语:

用声音中感受世界的神奇,体会文化的差异,感悟生活的意义。大家好,这里是兰州理

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校园之声,欢迎您收听每周五中午为您准备的《足遍天下》。

我是播音….

我是播音….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期节目,我们一同游览了人间天堂的苏州,本期节目,

我们接着带您走进鱼米之乡的杭州。

城市简介: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经纬120.2°E,30.3°N),中国江南最富庶的长江三角

洲南翼中心城市和浙江省经济中心,长三角第三大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

誉为“东南第一州”。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中国东南沿海开发开放

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

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

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有着2200年建县史的杭州还是中国古都之一。

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国之

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且是目

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

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在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历史沿革:

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

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

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

乃名“余杭”。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

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

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

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属吴国的吴兴郡,归古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

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

“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

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

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

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

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

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

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

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

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

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

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

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

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

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

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吴越国西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西都于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

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

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

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

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

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

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

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

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

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

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

水上交通。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

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

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

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

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

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

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

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

(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

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

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

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

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

(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废府设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十里,

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

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

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

湖水加深数尺。杭州人口有续增加。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光绪二

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

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

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

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

管辖。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

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

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

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1909-1914

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

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

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

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

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

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 墅区。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

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 民俗文化:

采茶

杭州西湖龙井、狮峰、天竺、灵隐群山,盛产西湖龙井茶。唐朝陆羽在《茶经》

中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可见西湖产茶历史悠久,相沿成习。西

湖龙井茶,分春茶、夏茶和秋茶。采茶讲究季节,一般春茶在抽出一芽四叶或一芽五

叶时采制,夏茶待抽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时采制,秋茶在抽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

时采收。采得早,芽头小,影响收成;采得过迟,叶质变老,又会影响质量。茶谚说:

“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

茶乡有“女采茶,男炒茶”的习俗。妇女们心灵手巧,采得快,采得好。男人身

强力壮,手有劲,炒茶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法,全靠手上

功夫。炒茶要根据嫩叶在徐火炙热了的茶锅中的变化,熟练运用各种手法炒制,这样

才能使茶叶扁平挺秀,光滑匀齐,翠绿略黄,香馥若兰。

钱江(国际)观潮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

钱江(国际)观潮节。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

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

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

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为纪念这场首开中国博览业先河的展会,2000年,杭州市政府决定重办西博会。

到目前,西博会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性博览会。

风景名胜: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 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国家级博物馆9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 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瑶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庙、三潭映月、苏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灵隐寺、跨湖桥遗址等。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溪

三堤十景

西溪“三堤”:福堤、绿堤、寿堤; 西溪“十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

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宸迹、河渚听曲。

洪钟别业——洪园

洪钟,字宣之,钱塘人。成化十一年进士。为刑部主事,迁郎中,奉命安辑江西、福建流民。还言福建武平、上杭、清流、永定,江西安远、龙南,广东程乡皆流移错杂,习斗争,易乱,宜及平时令有司立乡社学,教之《诗》《书》礼让。其族自古为钱塘望族,共出一公侯三宰相五尚书,著有长生殿的南洪北孔之洪升亦出西溪洪园。

西湖

西湖简介: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

西湖十景:

旧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三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千岛湖

千岛湖碧波万倾,千岛竟秀,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洞石奇异,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构成了享誉中外的岛湖风景特点。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已形成了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羡山、屏峰、梅峰、龙山、动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区的14处景点。

京杭大运河

拱宸桥

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

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全长92米,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拱墅区的标志性建筑物。该桥于2009年09月26日成为国家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其中一枚的主题。桥东西两岸分别建有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广济桥

广济桥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内。

广济桥又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系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鄞人陈守清募建。附近为水北明清街、乾隆御碑、浙江水利通判厅、郭璞井、水南庙。

富义仓

是杭州现存唯一的运河航运仓储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建于光绪六年

(1880年),取名“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当年杭州所用的米粮皆从运河漕运而来,储于富义仓,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

杭州水上巴士

杭州市内的水上公交系统按站(码头)停靠,用于缓解陆上交通压力和为游客提

供旅游服务,目前有三条公交线路,连接大运河、西溪、钱塘江等水系。

钱塘江

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徽、浙二省,古名“浙江”、“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万千瓦特。新安江与兰江是钱塘江的源头,于上海市南汇区和宁波市、舟山市嵊泗县之间注入东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称“之江”或“罗刹江”。

钱江观潮的时间是按农历计算的。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日潮势最大,在此前后则递减。每天有两次涌潮,其具体时间会有规律地推移。一年中,又以农历八月十八日的潮势最为壮观,前往观潮的人也最多。历史上俗称这天是“潮神生日”,如今则称为“观潮节”。传统观潮点有萧山观潮城、美女坝、下沙沿江、七堡、五堡、三廊庙、近江小区、六和塔 、九溪及海宁的丁桥大缺口、盐官、老盐仓。

钱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

良渚遗址

距今约5250~4150年,1936年因发现于良渚镇而得名,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镇境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

良渚古城

近年,考古人员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的这片相当于约400个足球场大小,

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

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的建筑出自英国首席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外观粗犷、大气,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2008年落成,是浙江省唯一的专题博物院。公交:313、348路“良博”站下车北行200m;372路“良渚博物馆”站下车;787路“良化”站下车南行150m均可达。门票免费。包括良渚古城和博物院在内的地域将建成良渚遗址公园。而其北部安溪村还有北宋科学家沈括墓。

湘湖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东接萧山城区,西濒钱塘江,北至浙赣铁路,南临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30公里公里,至西湖仅15公里,毗邻正在建设的杭州地铁车站,交通十分便捷。湖北岸城山为春秋时越王句践储粮囤兵之所,湖西老虎洞则是句践卧薪尝胆之地。

跨湖桥遗址

位于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

发掘1030平方米。遗址堆积厚2-3米,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了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现藏于湘湖边跨湖桥博物馆内)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舟。

湘湖八景

城山怀古、览亭眺远、先照晨曦、跨湖夜月、杨岐钟声、横塘棹歌、湖心云影、山脚窑烟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位于湘湖南岸,2008年建成开放,门票150元\人。

杭州乐园即世界休闲博览园,世界休博会举办地,位于湘湖东北角。

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西郊。有东西天目之分,一般指西天目,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上山从狮子岩向东北,七星塔旁即为大树王,其树龄估计在1500年以上,宋代即称为"千秋树"。传说清乾隆帝游此,曾用腰带围过,封为"大树王"。

富春-新安江

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是杭州除西湖外的又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下起富阳,中段经桐庐,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富春江又以桐庐段最为美,即富春江小三峡,位于桐庐富春江镇,分为龙门峡、子陵峡和子胥峡。

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距杭州80公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2年跻入国家AAAA极风景旅游景区行列。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画家叶浅予夸它是“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大奇山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风光秀丽的浙江省富春江南岸,距浙江省桐庐县县城7公里,公园总面积700公顷。大奇山又称“寨基山”。是一处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境内既有山峦叠翠、怪石嶙峋、峡谷溪瀑、鸟语花香之景,又有茂林修竹、平湖芳草、果园飘香的田园风光。一九九二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九九三年十月建成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百万余人次。

南宋遗址及御街

南宋皇城遗址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后,在北宋州治旧址修建宫城禁苑。

南宋太庙遗址位于杭州市六部桥附近,附近还有太庙广场及南宋遗址陈列馆(免费开放)。

南宋御街即中山路中段与南段,沿街各时期老式建筑林立,景点有杭州九墙、凤凰清真寺、御街陈列馆等等;附近与之交叉的河坊街还有于谦故居。

位于余杭区塘栖镇,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而著名,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誉。景区内驻有西泠印社创作基地。

吴昌硕纪念馆(墓)均位于超山景区内。

唐梅宋梅位列我国五大古梅,超山有其二,另三株为楚梅、晋梅、隋梅。

清梅植于清代。 结束语:

好了,了解了杭州的城市简介,品味了当地的文化艺术,游览了众多名胜古迹之后,我

们的节目也要接近尾声了。

用声音代替行走的脚步,带您欣赏世界各地的神秘色彩,足遍天下,期待与您同行。

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是想对我们有更多的了解,敬请关注我们的

新浪微博:兰理工技术工程学院校园之声。

今天的足遍天下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感谢播音:黄晓彤 史本良 周倩影 张鑫 感谢音效:

感谢您的收听,下期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引语:

用声音中感受世界的神奇,体会文化的差异,感悟生活的意义。大家好,这里是兰州理

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校园之声,欢迎您收听每周五中午为您准备的《足遍天下》。

我是播音….

我是播音….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期节目,我们一同游览了人间天堂的苏州,本期节目,

我们接着带您走进鱼米之乡的杭州。

城市简介: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经纬120.2°E,30.3°N),中国江南最富庶的长江三角

洲南翼中心城市和浙江省经济中心,长三角第三大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

誉为“东南第一州”。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中国东南沿海开发开放

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

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

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有着2200年建县史的杭州还是中国古都之一。

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国之

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且是目

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

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在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历史沿革:

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

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

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

乃名“余杭”。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

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

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

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属吴国的吴兴郡,归古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

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

“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

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

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

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

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

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

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

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

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

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

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

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

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

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

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吴越国西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西都于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

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

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

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

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

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

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

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

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

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

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

水上交通。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

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

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

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

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

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

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

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

(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

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

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

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

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

(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废府设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十里,

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

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

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

湖水加深数尺。杭州人口有续增加。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光绪二

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

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

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

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

管辖。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

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

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

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1909-1914

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

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

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

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

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

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 墅区。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

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 民俗文化:

采茶

杭州西湖龙井、狮峰、天竺、灵隐群山,盛产西湖龙井茶。唐朝陆羽在《茶经》

中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可见西湖产茶历史悠久,相沿成习。西

湖龙井茶,分春茶、夏茶和秋茶。采茶讲究季节,一般春茶在抽出一芽四叶或一芽五

叶时采制,夏茶待抽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时采制,秋茶在抽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

时采收。采得早,芽头小,影响收成;采得过迟,叶质变老,又会影响质量。茶谚说:

“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

茶乡有“女采茶,男炒茶”的习俗。妇女们心灵手巧,采得快,采得好。男人身

强力壮,手有劲,炒茶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法,全靠手上

功夫。炒茶要根据嫩叶在徐火炙热了的茶锅中的变化,熟练运用各种手法炒制,这样

才能使茶叶扁平挺秀,光滑匀齐,翠绿略黄,香馥若兰。

钱江(国际)观潮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

钱江(国际)观潮节。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

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

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

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为纪念这场首开中国博览业先河的展会,2000年,杭州市政府决定重办西博会。

到目前,西博会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性博览会。

风景名胜: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 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国家级博物馆9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 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瑶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庙、三潭映月、苏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灵隐寺、跨湖桥遗址等。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溪

三堤十景

西溪“三堤”:福堤、绿堤、寿堤; 西溪“十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

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宸迹、河渚听曲。

洪钟别业——洪园

洪钟,字宣之,钱塘人。成化十一年进士。为刑部主事,迁郎中,奉命安辑江西、福建流民。还言福建武平、上杭、清流、永定,江西安远、龙南,广东程乡皆流移错杂,习斗争,易乱,宜及平时令有司立乡社学,教之《诗》《书》礼让。其族自古为钱塘望族,共出一公侯三宰相五尚书,著有长生殿的南洪北孔之洪升亦出西溪洪园。

西湖

西湖简介: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

西湖十景:

旧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三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千岛湖

千岛湖碧波万倾,千岛竟秀,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洞石奇异,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构成了享誉中外的岛湖风景特点。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已形成了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羡山、屏峰、梅峰、龙山、动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区的14处景点。

京杭大运河

拱宸桥

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

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全长92米,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拱墅区的标志性建筑物。该桥于2009年09月26日成为国家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其中一枚的主题。桥东西两岸分别建有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广济桥

广济桥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内。

广济桥又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系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鄞人陈守清募建。附近为水北明清街、乾隆御碑、浙江水利通判厅、郭璞井、水南庙。

富义仓

是杭州现存唯一的运河航运仓储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建于光绪六年

(1880年),取名“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当年杭州所用的米粮皆从运河漕运而来,储于富义仓,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

杭州水上巴士

杭州市内的水上公交系统按站(码头)停靠,用于缓解陆上交通压力和为游客提

供旅游服务,目前有三条公交线路,连接大运河、西溪、钱塘江等水系。

钱塘江

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徽、浙二省,古名“浙江”、“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万千瓦特。新安江与兰江是钱塘江的源头,于上海市南汇区和宁波市、舟山市嵊泗县之间注入东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称“之江”或“罗刹江”。

钱江观潮的时间是按农历计算的。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日潮势最大,在此前后则递减。每天有两次涌潮,其具体时间会有规律地推移。一年中,又以农历八月十八日的潮势最为壮观,前往观潮的人也最多。历史上俗称这天是“潮神生日”,如今则称为“观潮节”。传统观潮点有萧山观潮城、美女坝、下沙沿江、七堡、五堡、三廊庙、近江小区、六和塔 、九溪及海宁的丁桥大缺口、盐官、老盐仓。

钱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

良渚遗址

距今约5250~4150年,1936年因发现于良渚镇而得名,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镇境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

良渚古城

近年,考古人员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的这片相当于约400个足球场大小,

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

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的建筑出自英国首席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外观粗犷、大气,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2008年落成,是浙江省唯一的专题博物院。公交:313、348路“良博”站下车北行200m;372路“良渚博物馆”站下车;787路“良化”站下车南行150m均可达。门票免费。包括良渚古城和博物院在内的地域将建成良渚遗址公园。而其北部安溪村还有北宋科学家沈括墓。

湘湖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东接萧山城区,西濒钱塘江,北至浙赣铁路,南临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30公里公里,至西湖仅15公里,毗邻正在建设的杭州地铁车站,交通十分便捷。湖北岸城山为春秋时越王句践储粮囤兵之所,湖西老虎洞则是句践卧薪尝胆之地。

跨湖桥遗址

位于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

发掘1030平方米。遗址堆积厚2-3米,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了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现藏于湘湖边跨湖桥博物馆内)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舟。

湘湖八景

城山怀古、览亭眺远、先照晨曦、跨湖夜月、杨岐钟声、横塘棹歌、湖心云影、山脚窑烟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位于湘湖南岸,2008年建成开放,门票150元\人。

杭州乐园即世界休闲博览园,世界休博会举办地,位于湘湖东北角。

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西郊。有东西天目之分,一般指西天目,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上山从狮子岩向东北,七星塔旁即为大树王,其树龄估计在1500年以上,宋代即称为"千秋树"。传说清乾隆帝游此,曾用腰带围过,封为"大树王"。

富春-新安江

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是杭州除西湖外的又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下起富阳,中段经桐庐,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富春江又以桐庐段最为美,即富春江小三峡,位于桐庐富春江镇,分为龙门峡、子陵峡和子胥峡。

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距杭州80公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2年跻入国家AAAA极风景旅游景区行列。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画家叶浅予夸它是“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大奇山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风光秀丽的浙江省富春江南岸,距浙江省桐庐县县城7公里,公园总面积700公顷。大奇山又称“寨基山”。是一处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境内既有山峦叠翠、怪石嶙峋、峡谷溪瀑、鸟语花香之景,又有茂林修竹、平湖芳草、果园飘香的田园风光。一九九二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九九三年十月建成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百万余人次。

南宋遗址及御街

南宋皇城遗址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后,在北宋州治旧址修建宫城禁苑。

南宋太庙遗址位于杭州市六部桥附近,附近还有太庙广场及南宋遗址陈列馆(免费开放)。

南宋御街即中山路中段与南段,沿街各时期老式建筑林立,景点有杭州九墙、凤凰清真寺、御街陈列馆等等;附近与之交叉的河坊街还有于谦故居。

位于余杭区塘栖镇,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而著名,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誉。景区内驻有西泠印社创作基地。

吴昌硕纪念馆(墓)均位于超山景区内。

唐梅宋梅位列我国五大古梅,超山有其二,另三株为楚梅、晋梅、隋梅。

清梅植于清代。 结束语:

好了,了解了杭州的城市简介,品味了当地的文化艺术,游览了众多名胜古迹之后,我

们的节目也要接近尾声了。

用声音代替行走的脚步,带您欣赏世界各地的神秘色彩,足遍天下,期待与您同行。

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是想对我们有更多的了解,敬请关注我们的

新浪微博:兰理工技术工程学院校园之声。

今天的足遍天下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感谢播音:黄晓彤 史本良 周倩影 张鑫 感谢音效:

感谢您的收听,下期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相关内容

  • 来这里,尽看天下工美精品·杭州日报
  • 和平会展中心的"工美展",接下来还将继续展出4天 来这里,尽看天下工美精品 碰到喜欢的作品,不妨下单"抱回家" 2014-09-19 观众正在欣赏浙江青田的石雕工艺品. 客商正在观赏来自新疆阿克苏的核桃木雕手工艺品. 来自国内陶瓷传统产地的12位制陶艺人正在同 ...

  • 天下快递出桐庐 千帆待发富春江·杭州日报
  • 天下快递出桐庐 千帆待发富春江 2015-11-16 主持 翟春阳 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在杭举行 11月12日,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在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数学老师.专家共同探讨数学话题.记者随机采访其中的10位数学老师,半数认可从三年级开始学数学. 而就在这届数学教育峰会前夕," ...

  • 中国地理知识集锦
  • 地理集锦 1.四大名镇: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 2.江南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北固楼.滕王阁 3.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九江 4.四大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5.四大火炉:南京.武汉.成都.重庆 6.北京十三陵:泰陵.康陵.茂陵.裕陵.庆陵.献 ...

  • 天下盐的"三分天下"·杭州日报
  • 天下盐的"三分天下" 2014-11-28 城周评论 张海龙 当下中国,只有食盐和烟草实行专营制度,统购统销. 专营时间太长,以至于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件事,就像一个人的咸淡或是烟量,天长日久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2014年发改委第10号令",决定废止<食 ...

  • 杭州西湖对联
  • 杭州西湖对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中山公园一亭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西湖花神庙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题杭州龙井南九溪十八涧 [杭州四照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杭 ...

  • 浙江旅游考察报告
  • 为学习和了解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发展的经验,我们05政教普本班同学对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等进行了旅游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浙江几个市的发展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实际领会了他们在发展中政策的开放与灵活,人的聪慧与自强,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相信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大有裨益.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

  • "分享经济"全新消费概念引领新生活
  • 3月25号下午,由大唐天下(浙江)分公司主办,大唐天下(杭州)分公司承办的"精彩"只因你我同行.暨唐人商学院巡回路演在萧山区金陵金马饭店隆重举行. 路演现场.大唐天下浙江(联合)分公司董事长李汶泽.唐人商学院院长周敏.行政副院长李佐平.杭州分公司董事长濮剑平等领导及来自杭州的企业 ...

  • 出差考察报告
  • 出差考察报告 2016年5月21日,策划部一行人对杭州第六空间大都会灯天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现将考察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概况 第六空间大都会家居博览园坐落于滨江区江南大道,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高端家居消费中心,地理位置位于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南岸,时代大道与江南大道交叉口,紧邻地铁 ...

  • 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全程回顾
  • 首页 > 政治 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全程回顾 发表时间:2016-09-05 08:20:21 字号:A-AA+ 37 136 关键字: 杭州G20峰会杭州G20G20峰会G20晚会G20文艺晚会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 21:47 第三曲<美丽的爱情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