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失衡致"双重风险并存"

通货膨胀与经济下行 结构失衡惹的祸

刘伟    2016年01月09日

国民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问题,宏观就是总量,总量如果发生问题,突出的矛盾就是总量失衡。无外乎两个表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过多的货币在追逐不足的商品,带来通货膨胀。另一种失衡是总需求不足,小于总供给,过多的商品在追逐不足的货币,销路不畅,经济萧条,带来高失业。宏观经济失衡最典型的两种表现,要么高通胀,要么高失业。

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运用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这个总量失衡的程度能够

调整到国民经济运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失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一阶段:需求膨胀,供给不足(1998年以前)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到1998年上半年,将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个别年份,比如1989年、1990年等,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特点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甚至是长期处于经济短缺状态。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就是防止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生了三次大的通胀,或者抢购风潮。回过头看,都是发生在1998年之前,每次通胀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

第一次通胀是在1985年。198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9.3%,原因很简单,1984年秋天,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在那之前,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还没怎么推广。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这个改革的决定之后,城里人担心物价上涨,就去抢购,于是就形成了抢购风潮。

第二次通货膨胀在1988年。1988年5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开工作会议,做出重要部署:价格闯关。长痛不如短痛,既然经济改革、价格改革是早晚的事,那还不如一夜之间将价格放开算了。价格闯关的决定一经作出,老百姓抢购。又因为1988年的老百姓比1984年有钱,这次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8.8%。后来,中央政府被迫出来宣布价格闯关失败,停止价格闯关,通货膨胀这才慢慢地得以缓解。

第三次是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4.1%。原因很简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召开,一系列的利好消息,形成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投资的热潮,需求膨胀。这种需求到了1993年之后,传导到物价上,1994年的物价就起来了,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4.1%。

这三次大的抢购,都是发生在1998年以前,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是一个短缺的年代,需求膨胀,供给不足,所以整个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担心预期值很强,稍有风吹草动,就去抢购。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紧缩,收紧银根,控制财政赤字,减少财政支出,其目的就是把流通的购买力、需求管住,防止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二阶段:需求疲软,产能过剩(1998-2010年)

第二个阶段的失衡是从1998年下半年到2010年底,这十几年时间,除了中间个别年份,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突出特点是需求疲软,特别是内需不足,产能过剩。1998年那一轮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工业消费品,乡镇企业上了纺织机,当时经济都缺,什么都没有,所以改革开放要激活生产力,上了很多传统工业。

比如当时姑娘结婚的几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上了很多,很快,到1990年代末就饱和了。1990年代末,面临传统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和淘汰,要有新的结构升级。

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轮产能过剩就更严重了,是很多工业投资品的产能过剩。前些年一直高价运行的钢材、木材、水泥,到了2008年这一轮危机之后,开始出现过剩,这种过剩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黑色冶金,中国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问题越来越严重。

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如果有出口支持,那还好办,但是恰恰不巧,我们在这个时期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冲击都很猛,对出口国际市场的冲击很大。1997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作出了一个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就相当于两个人在练摊,人家在降价,你价格坚挺,等于将市场让给人家,为此我们赢得了世界广泛的尊重。但是,赢得尊重是有代价的。

2008年的冲击就更大了,2003年到2007年,每年出口增长平均在22%以上,2008年金融危机一冲击,2009年中国出口增长负16%以上,这个力度就很大,给我们国内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麻烦:增长动力不足,失业问题比较突出。

1998年,3600多万国有职工下岗,三分之一乡镇企业倒闭,大量的农民工98年5月提前返乡,找不着活,我们始终没用“失业”这个词,我们用的是“下岗”、“返乡”,其实就是增长动力不够,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压力更大一些,经济下行,在这个阶段,我们采取了和前一段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是紧缩,而是扩张,特别是扩大内需。

1998年下半年,我们提出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应对1998年的经济衰退。到了2008年,我们提出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强有力的来刺激经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其目的就是寻求增长的新动力。

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三阶段:既通货膨胀,又经济下行(现阶段)

2010年10月,我们对外宣布,中国政府从反危机的政策轨道上率先退出,从那开始,意味着进入了新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们现在叫新常态。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失衡有了新的特点,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威胁,叫双重风险并存。

前两个阶段,虽然失衡很严重,但是方向清楚。第一个阶段就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第二个就是需求疲软,产能过剩。所以,第一个阶段的应对之道就紧缩,第二个阶段的应对之道就是扩张,政策方向很清晰,目标很清楚。

现在是双重风险同时发生,宏观政策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若是扩张的话,全面刺激经济,有利于遏制经济下行,但是可能把潜在的通货膨胀激活。若是紧缩的话,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可是加剧经济下行。

到底怎么办呢?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滞胀。一方面是需求疲软,增长动力不足,高失业,同时,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滞胀一旦出现之后,政策就很难办,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虽然采取了很多调整的办法,效果不佳。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些西方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虽然在短期上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长期累积的弊端非常严重。以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滞胀采取的政策调整所形成的政策积弊。

这次危机深刻到什么程度呢?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次发生的周期性危机,没有导致出现全球的负增长,2008年这次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全球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就说明,1970年代以来,为缓解滞胀,所采取的政策弊大于利。

通货膨胀与经济下行 结构失衡惹的祸

刘伟    2016年01月09日

国民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问题,宏观就是总量,总量如果发生问题,突出的矛盾就是总量失衡。无外乎两个表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过多的货币在追逐不足的商品,带来通货膨胀。另一种失衡是总需求不足,小于总供给,过多的商品在追逐不足的货币,销路不畅,经济萧条,带来高失业。宏观经济失衡最典型的两种表现,要么高通胀,要么高失业。

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运用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这个总量失衡的程度能够

调整到国民经济运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失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一阶段:需求膨胀,供给不足(1998年以前)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到1998年上半年,将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个别年份,比如1989年、1990年等,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特点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甚至是长期处于经济短缺状态。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问题就是防止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生了三次大的通胀,或者抢购风潮。回过头看,都是发生在1998年之前,每次通胀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

第一次通胀是在1985年。198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9.3%,原因很简单,1984年秋天,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在那之前,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还没怎么推广。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这个改革的决定之后,城里人担心物价上涨,就去抢购,于是就形成了抢购风潮。

第二次通货膨胀在1988年。1988年5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开工作会议,做出重要部署:价格闯关。长痛不如短痛,既然经济改革、价格改革是早晚的事,那还不如一夜之间将价格放开算了。价格闯关的决定一经作出,老百姓抢购。又因为1988年的老百姓比1984年有钱,这次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8.8%。后来,中央政府被迫出来宣布价格闯关失败,停止价格闯关,通货膨胀这才慢慢地得以缓解。

第三次是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4.1%。原因很简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召开,一系列的利好消息,形成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投资的热潮,需求膨胀。这种需求到了1993年之后,传导到物价上,1994年的物价就起来了,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4.1%。

这三次大的抢购,都是发生在1998年以前,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是一个短缺的年代,需求膨胀,供给不足,所以整个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担心预期值很强,稍有风吹草动,就去抢购。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紧缩,收紧银根,控制财政赤字,减少财政支出,其目的就是把流通的购买力、需求管住,防止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二阶段:需求疲软,产能过剩(1998-2010年)

第二个阶段的失衡是从1998年下半年到2010年底,这十几年时间,除了中间个别年份,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突出特点是需求疲软,特别是内需不足,产能过剩。1998年那一轮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工业消费品,乡镇企业上了纺织机,当时经济都缺,什么都没有,所以改革开放要激活生产力,上了很多传统工业。

比如当时姑娘结婚的几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上了很多,很快,到1990年代末就饱和了。1990年代末,面临传统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和淘汰,要有新的结构升级。

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轮产能过剩就更严重了,是很多工业投资品的产能过剩。前些年一直高价运行的钢材、木材、水泥,到了2008年这一轮危机之后,开始出现过剩,这种过剩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黑色冶金,中国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问题越来越严重。

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如果有出口支持,那还好办,但是恰恰不巧,我们在这个时期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冲击都很猛,对出口国际市场的冲击很大。1997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作出了一个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就相当于两个人在练摊,人家在降价,你价格坚挺,等于将市场让给人家,为此我们赢得了世界广泛的尊重。但是,赢得尊重是有代价的。

2008年的冲击就更大了,2003年到2007年,每年出口增长平均在22%以上,2008年金融危机一冲击,2009年中国出口增长负16%以上,这个力度就很大,给我们国内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麻烦:增长动力不足,失业问题比较突出。

1998年,3600多万国有职工下岗,三分之一乡镇企业倒闭,大量的农民工98年5月提前返乡,找不着活,我们始终没用“失业”这个词,我们用的是“下岗”、“返乡”,其实就是增长动力不够,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压力更大一些,经济下行,在这个阶段,我们采取了和前一段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是紧缩,而是扩张,特别是扩大内需。

1998年下半年,我们提出来“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应对1998年的经济衰退。到了2008年,我们提出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强有力的来刺激经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其目的就是寻求增长的新动力。

宏观经济失衡的第三阶段:既通货膨胀,又经济下行(现阶段)

2010年10月,我们对外宣布,中国政府从反危机的政策轨道上率先退出,从那开始,意味着进入了新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们现在叫新常态。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失衡有了新的特点,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威胁,叫双重风险并存。

前两个阶段,虽然失衡很严重,但是方向清楚。第一个阶段就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第二个就是需求疲软,产能过剩。所以,第一个阶段的应对之道就紧缩,第二个阶段的应对之道就是扩张,政策方向很清晰,目标很清楚。

现在是双重风险同时发生,宏观政策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若是扩张的话,全面刺激经济,有利于遏制经济下行,但是可能把潜在的通货膨胀激活。若是紧缩的话,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可是加剧经济下行。

到底怎么办呢?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滞胀。一方面是需求疲软,增长动力不足,高失业,同时,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滞胀一旦出现之后,政策就很难办,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虽然采取了很多调整的办法,效果不佳。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些西方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虽然在短期上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长期累积的弊端非常严重。以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滞胀采取的政策调整所形成的政策积弊。

这次危机深刻到什么程度呢?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次发生的周期性危机,没有导致出现全球的负增长,2008年这次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全球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就说明,1970年代以来,为缓解滞胀,所采取的政策弊大于利。


相关内容

  • 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应对政策
  • 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与应对政策 唐益民 摘要:本文从2011年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形势出发,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归纳了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成因和对经济社会问题的影响.并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探讨,对中国政府应对通货膨胀,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应对措施,给出了除货币政策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政 ...

  •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
  • 改革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名义上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其实质上却近似固定汇率制度, 目前 的汇率水平反映的是一种扭曲的外汇供求关系,外汇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配置,无法形成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从一般经济 理论 来理解,衡量货币汇率是否合理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国内是否存在通货膨胀:二是外汇储备.我 ...

  • "失踪"的女孩:中国出生性别失衡调查
  • 失踪的女孩中国出生性别失衡调查 每次看到2岁左右的小女孩,林凤(化名)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疼. "我那个小闺女如果留住的话,也差不多这么大了."林凤的话里透着悲伤. 29岁的林凤已经有了一个5岁的女儿.在江苏北部这个偏僻的小乡村里,头胎是女儿的,只要交2万元就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

  • 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职工所关心的问题, ...

  • 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 2002年11月 第6期(总第115期)宁夏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NingxiaNo.6.Nov.2002Gen.No.115 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沈伟基 陈 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摘要:,它的合理确定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力 .本文从联系与发展的角度提出货 ...

  • 关于金融危机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研究员 胡伟略 金融危机开始后,大陆以外有人就把它和我国的人口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联系起来,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风险超过金融危机,过剩的货币是中国过剩的男孩造成的,债务危机是人口老龄化惹的祸,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堰塞湖.我多次阅读和思考这些文章,觉得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不能接受 ...

  • 浅析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动机及其影响
  • 惫=聃管理 TIECItNOlLOGYAND MARKET V01.17.No.10,2010 浅析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动机及其影响 秦丽娜,卢 茂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来具体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动机及其对财务指标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在企业财务蕾理中应 ...

  • 历史成本_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及相适应的会计计量模式
  • 财税经贸ECONOMICANDTAXATION 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及相适应的会计计量模式 张宁 (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列为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多项具体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会计理 ...

  • 货币银行学小抄1
  •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复习 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3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