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报告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悄悄地降临到我们的身边,随着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对待爱情、追求爱情的呢?就这些问题,我对全校各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大学生的恋爱特点1. 普遍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42%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31%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恋爱的经历。
2. 成功率低。调查数据显示:希望毕业后结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手的比例竟高达85%.特别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压力时“大学恋情”就像温室里的牡丹,放到现实环境中不堪一击。
3. 低年级化。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而且数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调查统计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在同年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40%、60%、80%. 4. 公开化。在当静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教室、图书馆、马路上还是在食堂、操场……都有大学生谈恋爱的身影,一双双,一对对,随处可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接吻的都习以为常了。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5. 世俗化。大学生恋爱的世俗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生恋爱中的性冲动明显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所谓非责任化,就是不少同学对恋爱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的态度,而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倾向明显。
6.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1. 恋爱心态健康,择偶标准个性当先。现在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注重对方的修养、人品德等内在素质,希望双方能有思想、心灵层次的沟通,而不是单纯的把金钱、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调查显示:80%的人选择“两情相悦”。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恋爱心态是健康的。
2. 恋爱的浪漫色彩浓烈。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依靠父母,缺乏对现实社会真实、深入了解,对未来生活的设计过于乐观,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大学生的爱情多是海市蜃楼般的美丽虚幻,经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验,在现实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场。
3. 恋爱盲目性较大。大学校园浓厚的恋爱氛围,使一些大学生觉得恋爱是一种“时尚”。他们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成双成对的,就想要自己进行一场不计后果的恋爱,这些人只是盲目地随风而动。
4. 大学生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成眷属”者少,这样就有很多人失恋。大学生感情受挫后应该对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5. 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恋爱只是为了获得经验”这种观点或者在校园中还并非主导,但已开始被越来越多学生提及。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一些大学生则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但根据调查,28%的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体验爱情的幸福”;38%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11%的为了是“将来能结婚成家”;10%的是为了“赶时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了。

6.恋爱表现过于热情奔放。 校园情侣中不乏这样的人,在公开场合下也信奉“爱就让你听见,爱就让你看见”,整日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得常使旁人不得不“非礼勿听,非礼勿视”而退避三舍,有的同学甚至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和宽容态度,偷吃禁果的男女同学也不罕见。莎士比亚说:“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玲却,不然会把一颗心烧焦。”遗憾的是,相当多的大学生并不懂得如何令它冷却,许多大学生并不知道改如何去爱,怎样适当地表达爱。我们中华民族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更是讲究含蓄、高雅、庄重,同时讲究感情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作为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应该尊重民族特点,注意行为端正,文明,用理智控制行为,用道德约束举止。
三、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在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展是大学生恋爱的重要原因。
从生理上看,现在孩子进人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过去大致提前了三年。大学生一般在18至24岁,正处在青春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从心理上看,青年心理上的变化,也是大学生恋爱的一个重要内因。大学生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思想不稳定,人生观还没能完全地树立起来,其思想可塑性大。然而,人生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恋爱观。处在躁动年龄的大学生,性意识日趋成熟,他们渴望与异性接触相处。
当然,大学生普遍恋爱,也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4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式重压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另外,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而在恋爱中则有人来共同分担茫然、沮丧的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大部分正在恋爱的人也承认,或多或少的存在“找依靠”的心理。
另外,大学生就是赶恋爱“时尚”调查显示17%的同学是在赶“时尚”。这就是从众心理。在一个群体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剩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他们不会“逆时尚而动”。
赶“时尚”还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体验恋爱感觉的广告片———校园里流行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恋人是证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们非常需要他人的赞同,“有人爱”似乎是自身价值的某种证明,自然他们也就走入了恋爱的阵营,显然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但,还有一种呼声是高涨的,他们说是因为“真爱”如果说大学爱情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希望它成为恋爱坚定且唯一的理由。
除此之外,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家长担心子女大学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也有的家长认为早结婚早生子早出息,就怂恿子女在校谈恋爱,并在经济上给子支援。更有来自相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家长,尤其是男同学家长,也是想孩子在学校期间能找个合适的对象回家,不然自家一贫如洗,真毕了业还说不定上哪里找,找到找不到对象都成问题,只要你有能耐你就谈。当然,部分学生盲目追求“享乐、消费、索取”的思想观念,也会成为恋爱的动机。
二、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1.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2.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3.失恋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失恋后,顺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忧郁,且呈显著性差异。88%的同学能够及时、合理的调整情绪,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承受,会悲观失望不得解脱,甚至心理失衡,有报复倾向。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那么,失恋也应是。这必定会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除了借助朋友、家长等外部条件帮助分担,更重要的是依靠个人调节化解阴影。
五、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1.恋爱双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感情,意愿;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兴趣爱好,学习工作,社交活动等等。总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而自己却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2.要忠贞专一,就是爱一个人要始终如一,永不变心,双方在共同的人生旅途中,能始终如一地在事业上互相帮助,生活中同甘共苦,能承受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3.恋爱过程中要含蓄文明,举止文雅,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用含蓄、谦恭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我们要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处。
4.要理智和宽容,恋爱中的失恋是难免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道德的大学生,在失恋时,首先要作到失恋而不失态,我们应该明白失恋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其次,还要作到失恋而不是志,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个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不要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应该转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再次,要作到失恋而不失德,爱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宽容,想到对方的难处,这才是一个大学生较高素质的表现。
尽管我们追求美好爱情是好的,但大学生毕竟是一学业为主,青年学生对爱情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对学业的荒废。但必须搞清楚,“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我们应该明白,如果人生是一曲交响乐的话,爱情这一旋律的出现,只有恰到好处,才能使人生的交响乐更加悦耳动听。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悄悄地降临到我们的身边,随着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对待爱情、追求爱情的呢?就这些问题,我对全校各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大学生的恋爱特点1. 普遍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42%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31%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恋爱的经历。
2. 成功率低。调查数据显示:希望毕业后结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手的比例竟高达85%.特别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压力时“大学恋情”就像温室里的牡丹,放到现实环境中不堪一击。
3. 低年级化。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而且数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调查统计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在同年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40%、60%、80%. 4. 公开化。在当静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教室、图书馆、马路上还是在食堂、操场……都有大学生谈恋爱的身影,一双双,一对对,随处可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接吻的都习以为常了。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5. 世俗化。大学生恋爱的世俗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生恋爱中的性冲动明显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所谓非责任化,就是不少同学对恋爱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的态度,而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倾向明显。
6.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1. 恋爱心态健康,择偶标准个性当先。现在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注重对方的修养、人品德等内在素质,希望双方能有思想、心灵层次的沟通,而不是单纯的把金钱、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调查显示:80%的人选择“两情相悦”。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恋爱心态是健康的。
2. 恋爱的浪漫色彩浓烈。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依靠父母,缺乏对现实社会真实、深入了解,对未来生活的设计过于乐观,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大学生的爱情多是海市蜃楼般的美丽虚幻,经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验,在现实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场。
3. 恋爱盲目性较大。大学校园浓厚的恋爱氛围,使一些大学生觉得恋爱是一种“时尚”。他们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成双成对的,就想要自己进行一场不计后果的恋爱,这些人只是盲目地随风而动。
4. 大学生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成眷属”者少,这样就有很多人失恋。大学生感情受挫后应该对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5. 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恋爱只是为了获得经验”这种观点或者在校园中还并非主导,但已开始被越来越多学生提及。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一些大学生则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但根据调查,28%的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体验爱情的幸福”;38%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11%的为了是“将来能结婚成家”;10%的是为了“赶时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了。

6.恋爱表现过于热情奔放。 校园情侣中不乏这样的人,在公开场合下也信奉“爱就让你听见,爱就让你看见”,整日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得常使旁人不得不“非礼勿听,非礼勿视”而退避三舍,有的同学甚至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和宽容态度,偷吃禁果的男女同学也不罕见。莎士比亚说:“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玲却,不然会把一颗心烧焦。”遗憾的是,相当多的大学生并不懂得如何令它冷却,许多大学生并不知道改如何去爱,怎样适当地表达爱。我们中华民族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更是讲究含蓄、高雅、庄重,同时讲究感情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作为高素质的大学生更应该尊重民族特点,注意行为端正,文明,用理智控制行为,用道德约束举止。
三、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在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展是大学生恋爱的重要原因。
从生理上看,现在孩子进人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过去大致提前了三年。大学生一般在18至24岁,正处在青春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从心理上看,青年心理上的变化,也是大学生恋爱的一个重要内因。大学生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思想不稳定,人生观还没能完全地树立起来,其思想可塑性大。然而,人生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恋爱观。处在躁动年龄的大学生,性意识日趋成熟,他们渴望与异性接触相处。
当然,大学生普遍恋爱,也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4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式重压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另外,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而在恋爱中则有人来共同分担茫然、沮丧的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大部分正在恋爱的人也承认,或多或少的存在“找依靠”的心理。
另外,大学生就是赶恋爱“时尚”调查显示17%的同学是在赶“时尚”。这就是从众心理。在一个群体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剩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他们不会“逆时尚而动”。
赶“时尚”还受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体验恋爱感觉的广告片———校园里流行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恋人是证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们非常需要他人的赞同,“有人爱”似乎是自身价值的某种证明,自然他们也就走入了恋爱的阵营,显然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但,还有一种呼声是高涨的,他们说是因为“真爱”如果说大学爱情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希望它成为恋爱坚定且唯一的理由。
除此之外,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家长担心子女大学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也有的家长认为早结婚早生子早出息,就怂恿子女在校谈恋爱,并在经济上给子支援。更有来自相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家长,尤其是男同学家长,也是想孩子在学校期间能找个合适的对象回家,不然自家一贫如洗,真毕了业还说不定上哪里找,找到找不到对象都成问题,只要你有能耐你就谈。当然,部分学生盲目追求“享乐、消费、索取”的思想观念,也会成为恋爱的动机。
二、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1.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2.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3.失恋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失恋后,顺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忧郁,且呈显著性差异。88%的同学能够及时、合理的调整情绪,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承受,会悲观失望不得解脱,甚至心理失衡,有报复倾向。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那么,失恋也应是。这必定会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除了借助朋友、家长等外部条件帮助分担,更重要的是依靠个人调节化解阴影。
五、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1.恋爱双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感情,意愿;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兴趣爱好,学习工作,社交活动等等。总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而自己却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2.要忠贞专一,就是爱一个人要始终如一,永不变心,双方在共同的人生旅途中,能始终如一地在事业上互相帮助,生活中同甘共苦,能承受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3.恋爱过程中要含蓄文明,举止文雅,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用含蓄、谦恭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我们要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处。
4.要理智和宽容,恋爱中的失恋是难免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道德的大学生,在失恋时,首先要作到失恋而不失态,我们应该明白失恋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其次,还要作到失恋而不是志,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个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不要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应该转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再次,要作到失恋而不失德,爱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宽容,想到对方的难处,这才是一个大学生较高素质的表现。
尽管我们追求美好爱情是好的,但大学生毕竟是一学业为主,青年学生对爱情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对学业的荒废。但必须搞清楚,“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我们应该明白,如果人生是一曲交响乐的话,爱情这一旋律的出现,只有恰到好处,才能使人生的交响乐更加悦耳动听。


相关内容

  • 大学生恋爱误区分析的调查报告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恋爱误区分析的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机自093 班 学 号:0908030205(沈铁成) 0908030206(王玉婷) 0908030203(黄 玲) 学生姓 ...

  • 心理学论文-谈谈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与问题
  • 谈谈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与问题 摘要: 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活里的普遍现象,而在大学校园里女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湛江师范学院女大学生恋爱状况的抽样调查,从女大学生恋爱现状.恋爱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何引导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三方面分析入手,初步剖析了女大学生的恋爱心里特点 ...

  •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 ...

  •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
  •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 重庆工商大学 社会工作 2003级2班 陈逸丽 指导老师 王成荣 中文摘要: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与性心理的发展,致使恋爱和性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恋爱与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大 ...

  • 调查报告--关于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电气101班 某某 我校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 ...

  • 大学生恋爱3
  • 大学生恋爱观:当恋爱变为玩物-- 央视国际 (2003年02月12日 14:54) 人民网消息:曾经有人对在校大学生做过一项"大学生爱情观"网上调查,结果显示63.92%的男生和36.08%的女生表明,在校期间谈恋爱并非都是为了"爱".不难想像这个数字的背后隐 ...

  • 中学生恋爱危害案例
  • 关于中学生谈恋爱问题的处理――写给张海静及孙冲同学的一封信 今天早自习后,班级中的一名学生给我递了一张纸条,是向我请教她现在的"恋爱困境"问题,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她的内心处于比较矛盾的状态,其实这事我早已发现了,但的确没有想到最佳的处理方法,所以就一拖再拖,终于拖到她来主动找我 ...

  • 当代中国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报告
  • 当代中国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报告 班级:小组成员:宋文博([1**********]002) 陈奇(05120002) 目录 (3)一.问题背景与现状·························································· 二.调查结果分析········ ...

  •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 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概述:此次调查针对基信学院的部分学生,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9份问卷,回收率99%.其中男生47人,女生52人,男生占47.5%,女生占52.5%.此次调查主要涉及性别比例,调查内容主要分为恋爱对大学生来说的必要性分析,大学生的恋爱原因分析,恋爱的结果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