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主题班会中的形式主义

班会是班级为解决同学们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而组织的全体成员会议。班会有很多种类型,通常可分为临时性班会、例行班会和主题班会这三类。临时性班会一般因班级突发事件而召开,例行班会主要解决班级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题班会较前两类而言,中心更加明确,策划更具目的性,重点在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主题班会较前两种班会而言,是—种更加高级的班会形式。

目前,中小学的主题班会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端,更突出的表现是,班会变成了表演,老师是“编剧”、“导演”,同学们是“演员”、“观众”;同学们在班会上的发言,不是他真实思想的表达,而是老师意志一厢情愿的体现。这样的班会,不管形式上有多少花样,也不可能出现思想上的碰撞、激荡和交锋,只有空洞、苍白、枯燥的说教。

主题班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班集体的力量,解决同学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因此,策划主题班会的着力点是触动同学们的思想灵魂,引导他们讲真话,动真情,论真理。

第一,主题的确立要实在,忌大而空

实实在在的班会主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同学们普遍感兴趣或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刚入学时,同学们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进入青春期时,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毕业时升学就业的问题等等。二是同学们之间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对待本班利益、学校利益、其它班级利益的问题。三是班集体或学校、社会发生重大事件引发的话题。比如,班里有同学获奖、学校取得了重大荣誉、当地出了英雄模范人物或出现了影响较大的恶性事件时引出的话题。

第二,要重视酝酿的过程

主题班会的召开,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深思熟虑。一般情况下,班会的主题确定之后,为了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可在主题之下拟一些子题,分到每个学习小组里,要求各小组在三到五天的时间里,以这些子题为中心搜集整理一些相关资料,拟定小组的发言提纲等。比如,—个以“青春期男女同学交往”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可以拟如下的子题:什么是青春期 ? 青春期会表现什么样的心理、生理特征 ? 家长们怎么看待进入青春期的我们 ? ,搜集 6 位伟人在青春期时的事迹等等。同学们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每个同学.都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是错误的,也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样;就不会出现班会上同学们无话可说、无问题可想的情况了。

第三,要培养学生真实表达思想的习惯

很多老师开主题班会时之所以给学生写发言词,一是担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二是担心孩子们自主发言会跑题。但是,这样就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权利。结果,孩子们越来越不会真实地表达自我了,只会照着老师定好的发言稿去念。孩子们真实地表达自我思想的习惯需要慢慢培养,也许一开始的时候会乱成一锅粥,会离题万里,但只要你注意引导,孩子们就会慢慢走向正规。引导中,我们不赞成孩子们的观点,但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是个态度问题,不应该与观点的正确与否有关。当孩子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时,他们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表达能力低,要求他们独立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先拟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做法,通过给他们选择的权力而培养其独立思考、自我判断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不放弃班主任的主导地位

班会中,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性,否则,我们的班会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甚至还会造成孩子们思想上的混乱。首先,确定主题时,一定要针对孩子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确立明确的教育目的,依照教育目的,设计活动方案,使内容和形式都服从于教育目的,避免随意和盲目。其次,要对班会上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有一定的预见性。班主任在班会的酝酿阶段,要多参加同学们的小组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准备阶段的思想状况,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观点,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那些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或是相对立的观点,可提前与同学们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也可给他们提供一些资料或是资料线索。这些活动看起来很随意,但为班主任对学生施加正向影响创造了机会。最后,在班会总结这一环节上,班主任必须表明自己的观点。总结时,不要轻易肯定一部分否定另一部分,更不能批评、讽刺挖苦那些观点不正确的同学,要像同学们只谈自己的认识,这样,既保护了有错误观点的同学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又利用班主任这一特殊身份的威信,起到了正确引导的作用。

第五,要注意巩固和延伸

一次主题班会后,以这个主题为中心的教育并没有结束。首先会一定要形成一个决议,班会结束后, 班主任 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方案,并督促同学们落实。其次,经过精心策划的班会,气氛会很热烈,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氛围中,同学互相启发,彼此点燃思想的火花,感动的话语,会激起同学们强烈的感情。 班主任 老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发动同学们在班会之后,将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通过回味、反思和总结,使他们的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

班会是班级为解决同学们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而组织的全体成员会议。班会有很多种类型,通常可分为临时性班会、例行班会和主题班会这三类。临时性班会一般因班级突发事件而召开,例行班会主要解决班级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题班会较前两类而言,中心更加明确,策划更具目的性,重点在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主题班会较前两种班会而言,是—种更加高级的班会形式。

目前,中小学的主题班会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端,更突出的表现是,班会变成了表演,老师是“编剧”、“导演”,同学们是“演员”、“观众”;同学们在班会上的发言,不是他真实思想的表达,而是老师意志一厢情愿的体现。这样的班会,不管形式上有多少花样,也不可能出现思想上的碰撞、激荡和交锋,只有空洞、苍白、枯燥的说教。

主题班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班集体的力量,解决同学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因此,策划主题班会的着力点是触动同学们的思想灵魂,引导他们讲真话,动真情,论真理。

第一,主题的确立要实在,忌大而空

实实在在的班会主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同学们普遍感兴趣或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刚入学时,同学们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进入青春期时,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毕业时升学就业的问题等等。二是同学们之间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对待本班利益、学校利益、其它班级利益的问题。三是班集体或学校、社会发生重大事件引发的话题。比如,班里有同学获奖、学校取得了重大荣誉、当地出了英雄模范人物或出现了影响较大的恶性事件时引出的话题。

第二,要重视酝酿的过程

主题班会的召开,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深思熟虑。一般情况下,班会的主题确定之后,为了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可在主题之下拟一些子题,分到每个学习小组里,要求各小组在三到五天的时间里,以这些子题为中心搜集整理一些相关资料,拟定小组的发言提纲等。比如,—个以“青春期男女同学交往”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可以拟如下的子题:什么是青春期 ? 青春期会表现什么样的心理、生理特征 ? 家长们怎么看待进入青春期的我们 ? ,搜集 6 位伟人在青春期时的事迹等等。同学们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每个同学.都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是错误的,也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样;就不会出现班会上同学们无话可说、无问题可想的情况了。

第三,要培养学生真实表达思想的习惯

很多老师开主题班会时之所以给学生写发言词,一是担心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二是担心孩子们自主发言会跑题。但是,这样就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权利。结果,孩子们越来越不会真实地表达自我了,只会照着老师定好的发言稿去念。孩子们真实地表达自我思想的习惯需要慢慢培养,也许一开始的时候会乱成一锅粥,会离题万里,但只要你注意引导,孩子们就会慢慢走向正规。引导中,我们不赞成孩子们的观点,但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是个态度问题,不应该与观点的正确与否有关。当孩子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时,他们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表达能力低,要求他们独立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先拟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做法,通过给他们选择的权力而培养其独立思考、自我判断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不放弃班主任的主导地位

班会中,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性,否则,我们的班会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甚至还会造成孩子们思想上的混乱。首先,确定主题时,一定要针对孩子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确立明确的教育目的,依照教育目的,设计活动方案,使内容和形式都服从于教育目的,避免随意和盲目。其次,要对班会上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有一定的预见性。班主任在班会的酝酿阶段,要多参加同学们的小组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在准备阶段的思想状况,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观点,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那些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或是相对立的观点,可提前与同学们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也可给他们提供一些资料或是资料线索。这些活动看起来很随意,但为班主任对学生施加正向影响创造了机会。最后,在班会总结这一环节上,班主任必须表明自己的观点。总结时,不要轻易肯定一部分否定另一部分,更不能批评、讽刺挖苦那些观点不正确的同学,要像同学们只谈自己的认识,这样,既保护了有错误观点的同学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又利用班主任这一特殊身份的威信,起到了正确引导的作用。

第五,要注意巩固和延伸

一次主题班会后,以这个主题为中心的教育并没有结束。首先会一定要形成一个决议,班会结束后, 班主任 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方案,并督促同学们落实。其次,经过精心策划的班会,气氛会很热烈,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氛围中,同学互相启发,彼此点燃思想的火花,感动的话语,会激起同学们强烈的感情。 班主任 老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发动同学们在班会之后,将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通过回味、反思和总结,使他们的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


相关内容

  • 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 如 何 开 展 主 题 班 会 活 动 (西滩小学2011年秋 校本培训) 一 .什么是班级?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始终处于诸多关系和矛盾之中.要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及时沟通各方面各环节,调节好内外人际关系,形成班级的教育合力,班主任必须注意做好协调工作.协调,也就是解决矛盾,化解冲突, ...

  • 六一班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 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题目:保护我们的家园 一.德育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环境的破坏程度,树立危机意识.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活动安排 1.课前准备板书主题内容 2.班主任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3.主持人发言 4. ...

  • "优点大家说_缺点自己找"主题班会
  • "优点大家说,缺点自己找"主题班会 (2012-2013)第二学期 三(3)班 在学校里往往成绩好的同学被称为优等生,他们受利老帅和家长的喜欢,受到同学的尊敬.慢慢地这些优等生变得虚荣心强,感情脆弱,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满.显然,这样的同学不能成为四有新人:反之,成绩不好的同学受 ...

  • 行管1301班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报告总结
  • "关注心理成长,铸造坚强品格" -----行管1301班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部分,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 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刚进校 的大学生,面临适应大学生活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心理方面 ...

  • 情绪主题班会
  • 做情绪的舵手 班会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2.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班会主持人:张xx 周xx 班会过程: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做情绪的舵手,希望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能 了解到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消极的情绪,学会调节 ...

  • 班主任工作方法
  • 班主任工作方法 (一)拟订班级工作计划 为了有效地开展班级工作,班主任要在学期初拟订班级工作计划.内容包括: (1)学生基本情况.自然状况(如男女生人数及比例,年龄结构):学习情况(如优秀生及后进生人数及比例,及格率,后进生后进原因分析):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特点:干部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2)本 ...

  • 实验小学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表
  • 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表 地点 班会主 题 内 容: 班级 时 间 2011 年上 创造出快乐的人生 班会目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细节之美,学会调节情绪,调整心态, 创造出快乐的人生. 班会形式:讨论法,情景法,演示法 班会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分享快乐 三.快乐溯源 第一层:也是最 ...

  • 主题班会策划稿
  • 一.班会主题: "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二.班会目的: 1.让同学们明白大学生活的重要性: 2.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去合理地利用时间,安排时间,去学习,去参加活动: 3.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能够克服困难,有针对的提高自己. 三.班会背景: 经历了高考的紧张氛 ...

  •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二年级班队活动计划
  •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二年级班队活动计划 教师:韦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实践内容的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变得更加敏锐和复杂起来.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肩上所承载的教育任务也日趋繁重.教育实践证明,内容丰富生动.形式灵活多样的主题班队活动是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