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苏轼及其作思想。

2、能把握豪放派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意象来感受诗词恢弘开阔的意境。

2、提高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1、 学习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

2、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豪放派词的艺术风格。

难点:正确理解苏轼“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诵读感悟法 情境教学法 提问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分析学生特点,广泛查阅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1.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2.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熟悉其生平情况。了解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将学生带到一种恢宏磅礴的氛围之中。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很感受?)

2、导入语:这首歌曲把我们带进赤壁之战,带到三国,带到滚滚东逝的长江边。我们联想到众多的历史人物。苏轼年近半百仍功业无成,他来到历尽沧桑的赤壁古战场,追忆英雄,心潮澎湃,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 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以此来感悟东坡居士豪放的词风。

设计意图:通过听歌曲,创设恢宏磅礴的氛围,便于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介绍作者,知人论世。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且同属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黄”:与黄庭坚并称(诗歌创作)。“苏辛”:与辛弃疾并称(豪放词创作)。“宋四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

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苏轼生活的王朝是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政治改革和诗文革新都发生在这时,理想高远,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的苏轼注定会成为文坛的领导人物,他用豪放词风向婉约派提出挑

战,为词坛注入一股“雄风”。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构成苏词的浪漫主义基调。苏词内容题材广阔,凡吊古伤今、述志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以至谈说哲理等,都可以入词,从而扩大了词的领域。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082年,当时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思想上很苦闷,经常以游山玩水来排遣,这首词就是当年游黄州赤壁矶所作。

三、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3、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学生齐读、学生独自读,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层层深入地诵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

四、研读词作,探究情感。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词作,具体探究。

(一)分析上片(上阙)

1.男生集体朗读。

2.思考讨论:

①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

明确:赤壁景观:大江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点拨:这三句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

一。(江水浩荡,巨浪翻腾,倚势挟风,一泻千里。这是一幅壮美的大江奔流图。“浪淘尽”三个字最妙,它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人类社会杰出人物的歌颂。自然伟力所引起的心灵震憾同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羡慕叹惋妙合无垠地统一起来,给人以丰厚的意象美。)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的抒情。

小结上片: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3.集体朗读并试背上片。

(二)分析下片(下阙)

1. 女生集体朗读。

2.思考问题:

①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的是什么?感慨的是什么?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所感——自己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点拨: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②在苏轼的心目中,周瑜是什么样的形象?

③作者从几个方面把自己和周瑜作比?

(学生讨论后交流。)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审美要求。火烧赤壁时,周瑜为都督,上得主公信任,下有群僚敬畏,雄姿英发,春风得意,年仅34岁,可谓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作者选取了周瑜的三个方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见下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而东坡当年47岁,华发早生。不但无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因而感慨万千。

④下阕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有人说,这句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

提示: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正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张翼语)

(可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来分析: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当苏轼在时空交织的宏大背景上抒发人生感慨时,里面包含着多少幽愤和怅恨啊!) 苏轼毕竟是苏轼,看似消极的一句并非真的消极。词人也许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人生如梦”的态度是否消极颓废。学生讨论完后,我加以明确,从而让学生体会词人情感的复杂性。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五、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位语言来悟“出”词风。

(1)从写“景”之中悟壮阔宏伟之豪放;

(2)从写“人”之中悟叱咤风云之豪放;

(3)从抒“情”之中悟旷达乐观之豪放。

2、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词。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3、当堂成诵。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苏轼的这首词把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博大,雄浑奔放,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你还知道苏轼的那些诗词?

《江城子 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布置作业。

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两百字左右的短文。

七、配乐诵读,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苏轼及其作思想。

2、能把握豪放派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意象来感受诗词恢弘开阔的意境。

2、提高学生对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1、 学习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

2、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豪放派词的艺术风格。

难点:正确理解苏轼“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诵读感悟法 情境教学法 提问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分析学生特点,广泛查阅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1.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2.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熟悉其生平情况。了解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将学生带到一种恢宏磅礴的氛围之中。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很感受?)

2、导入语:这首歌曲把我们带进赤壁之战,带到三国,带到滚滚东逝的长江边。我们联想到众多的历史人物。苏轼年近半百仍功业无成,他来到历尽沧桑的赤壁古战场,追忆英雄,心潮澎湃,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 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以此来感悟东坡居士豪放的词风。

设计意图:通过听歌曲,创设恢宏磅礴的氛围,便于把握词的感情基调。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介绍作者,知人论世。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且同属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黄”:与黄庭坚并称(诗歌创作)。“苏辛”:与辛弃疾并称(豪放词创作)。“宋四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

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苏轼生活的王朝是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政治改革和诗文革新都发生在这时,理想高远,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的苏轼注定会成为文坛的领导人物,他用豪放词风向婉约派提出挑

战,为词坛注入一股“雄风”。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构成苏词的浪漫主义基调。苏词内容题材广阔,凡吊古伤今、述志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以至谈说哲理等,都可以入词,从而扩大了词的领域。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082年,当时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思想上很苦闷,经常以游山玩水来排遣,这首词就是当年游黄州赤壁矶所作。

三、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3、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学生齐读、学生独自读,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层层深入地诵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

四、研读词作,探究情感。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词作,具体探究。

(一)分析上片(上阙)

1.男生集体朗读。

2.思考讨论:

①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观?

明确:赤壁景观:大江 故垒 赤壁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点拨:这三句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

一。(江水浩荡,巨浪翻腾,倚势挟风,一泻千里。这是一幅壮美的大江奔流图。“浪淘尽”三个字最妙,它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人类社会杰出人物的歌颂。自然伟力所引起的心灵震憾同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羡慕叹惋妙合无垠地统一起来,给人以丰厚的意象美。)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的抒情。

小结上片: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3.集体朗读并试背上片。

(二)分析下片(下阙)

1. 女生集体朗读。

2.思考问题:

①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的是什么?感慨的是什么?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所感——自己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点拨: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②在苏轼的心目中,周瑜是什么样的形象?

③作者从几个方面把自己和周瑜作比?

(学生讨论后交流。)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审美要求。火烧赤壁时,周瑜为都督,上得主公信任,下有群僚敬畏,雄姿英发,春风得意,年仅34岁,可谓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作者选取了周瑜的三个方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见下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而东坡当年47岁,华发早生。不但无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因而感慨万千。

④下阕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有人说,这句反映了苏轼思想中消极颓废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

提示: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正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张翼语)

(可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来分析: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当苏轼在时空交织的宏大背景上抒发人生感慨时,里面包含着多少幽愤和怅恨啊!) 苏轼毕竟是苏轼,看似消极的一句并非真的消极。词人也许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人生如梦”的态度是否消极颓废。学生讨论完后,我加以明确,从而让学生体会词人情感的复杂性。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五、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位语言来悟“出”词风。

(1)从写“景”之中悟壮阔宏伟之豪放;

(2)从写“人”之中悟叱咤风云之豪放;

(3)从抒“情”之中悟旷达乐观之豪放。

2、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词。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3、当堂成诵。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苏轼的这首词把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博大,雄浑奔放,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你还知道苏轼的那些诗词?

《江城子 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布置作业。

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两百字左右的短文。

七、配乐诵读,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 念奴娇赤壁怀古提示性默写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 句:乱石穿空,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 ...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后感(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北宋大文豪的这首< ...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江苏省震泽中学 刘丽华 教学目标: 1.  通过评点.研讨版本中字词的不同而把握词的内容. 2.  与<赤壁赋>进行比较阅读,把握苏轼的情感.对苏轼情感的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不强求统一. 一.导入 1.  展示苏轼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作 ...

  • 念奴娇赤壁怀古6月教案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刘爽 (2015.6)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3.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 教学难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任克元 [教材分析] 诗词鉴赏首先要会朗读.朗读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人生感慨,在貌似自解自慰的言辞中激荡着一种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寄托着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教学重点应该在体会作者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浅析
  •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81-01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来说明该词是写景.咏史.抒怀三者有机结合的佳作. 关键词:写景 咏史抒怀 诗歌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是从形象着手,用形象思维来表达思想感情. ...

  • 高中理解性默写整理
  • 念奴娇赤壁怀古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 & ...

  • 陆波校长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作品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赏析(图文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还是著名词人,有<东坡乐府>传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作中的精品.苏轼的词开北宋豪放一 ...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8苏轼词二首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 赤壁怀古 苏轼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 醉书一曲<念奴娇>, 让 ...

  • 高考古诗文情境式默写训练(学生版)
  • 高考古诗文情境式默写训练 1.古代文人喜爱借"雨"抒发情感,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秋",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 ,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到黄昏,点点滴滴". 2.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