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墓前[散文欣赏]

一座小巧的坟墓平躺着,墓碑上是简简单单地几个字,没有主人的生平简介,没有立碑人的记载,不过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就已经说明了她的身份:这里埋着林徽因,一位诗人,母亲和建筑师。“建筑师林徽因墓”普通的几个字却吸引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人前来瞻仰。

诗人,作家,文人,画家,建筑师,或许不仅仅是如此吧。林徽因,那个时代让人魂牵梦萦的女孩,那个时代誉为第一才女的女孩,是浪漫的化身,是聪颖的集合。只是,这里埋葬的是一位老人,一位五十岁的老妇人……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这是你的诗,是世人所熟知的。只是,知道你却是通过与你说得清又道不明的徐志摩。“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的《再别康桥》让徐志摩的文采诗情达到了高峰,却又因此牵扯出了你。林徽因,志摩的挚爱,岳霖的红颜,思成的妻子。

我想说,你是幸运的。你出生的时代是旧中国最黑暗的岁月,穷人鬻妻卖儿,流离失所,而你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祖父为官,父亲为政。幼小的你便受姑姑良好的教育,及长便随父亲游历欧洲。你是聪慧的,小巧的,那时的你便流露出才学的锋芒。欧洲的见闻,新式的教育,你成了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柔和又富有新思想的民国女子。17岁遇志摩,接触新诗,那是你诗人气质的开始。二十岁为泰戈尔的随行翻译,不久即赴美留学。天生质丽,再加良好的教育,你终于成了才女。

我想说,你是理性的。浪漫的志摩只能是诗歌里的伴侣,他的诗人才情,他的文人理想,注定不能给你这位有着让人怜惜的小性情的女孩以幸福,他是让人品味的。严谨的岳霖只能是话语里的知己,作为哲学家、逻辑学家的他身上少了些浪漫的情怀,他无法读懂诗歌中的你,他是让人欣赏的。有点木讷却又充满活力的思成,他是你最能依赖的伴侣,学者的沉稳、文人的包容,只有他,才能容忍、照顾你的诗情画意,他是让人依靠的,而你选择了他。

我想说,你是坚韧的。动乱的岁月里,你总是走访于各地,考察古建筑,描摹古画,于古典文集里寻找传统建筑的风格。颠沛流离,艰苦探索,住山屋,喝泉水,忙碌至深夜,却依旧用诗文来描述传奇的建筑。内战中奔走四方,游说众人,只为力保古城之完整。病榻之上,国徽之设计、英雄碑之构思,终于殚精竭虑为病魔夺去生命。不过,却也造就了建筑家的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想说,你是智慧的。情窦初开却不为所动,追求自由却形成独特品格,女孩的小性情却化为一串串的诗句,灯红酒绿却洁身自好,文人沙龙却始终保持最初的秉性,情感蔓延却总可以把住最后的底线,只是为了欣赏而欣赏,为了浪漫而浪漫。志摩遇难,在翻看其书信文集时不经意地把关于自己的篇章拂走,终于没有了那时的流言。才华横溢的岳霖却总作为精神的知己,没有秘密中的私语。所以,你成了众人眼中的四月天。

我想说,你是慈祥的。匍伏在床边,看着睁着眼睛四处闲看的孩子,你的母性一一显露,用眼睛、用神情与幼小的他交流,似乎他已是一个小男子汉。高举着孩子,露出灿烂的笑容,此刻他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你幸福的来源。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在水中游泳,全身心地关注着他们,却不忘把牙齿显露。或者,在屋内翻阅书籍时,透过窗户看到树荫下玩耍的孩子,一首诗歌便在笔尖流出,闲散地,乐在地,美美地,享受着。

六十年了,你静静地躺在这里,周围是熟知的更多的是那个年代陌生的光荣人物,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和闻一多先生、徐悲鸿先生、梁思永先生的墓遥遥相望着,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你墓碑仅书“建筑师林徽因墓”,你不只是一个母亲,不只是一位妻子,你是林徽因,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标志,是属于所有人。没有你的照片,没有你的生平,没有你亲人的名字,仅那汉白玉的花圈就足矣----它是英雄碑碑座雕饰的样品。

此刻的你是一位五十岁的老人,但留给世人的却是你年轻的形象,那是一个清灵隽秀的女孩,那是一个恬静、飘逸的才女,那是所有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可是,又有什么不同呢?都是你,都是林徽因,都是诗人林徽因。

伫立在你的墓前,想象着你的平生,陆陆续续地,总有人带着菊花、百合、玫瑰不同的花朵来瞻仰你,甚至在你的墓上还放着一卷书写诗歌的纸。都是你不熟悉的人,都是你陌生的面孔,都是多情的少男少女,不过,你为他们熟知,你为他们钦佩,你为他们羡慕,或者让女孩嫉妒。四月的风吹动着,耳边唦唦作响,依旧有早天里的云烟,依旧有风里的笑响,依旧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只是少了燕的呢喃,少了雪后的鹅黄,少了梦中期待的白莲。

我也是千万人中仰慕你的一员,只是我什么都未带,只有一颗虔诚的心。觉得应该做些什么,看着你墓石上被风吹得零乱的花,思索了良久,终于以我心中美的形象将它们一一摆好。不知是否摆的恰当,不知是否多此一举,不知是否折损了你的自然美,不过终究只是一种心意,只是一种仰慕,只是一种怀念。风的刮来,它们还会恢复到你我都未知的状况,是什么,谁也不知。

你长眠于此,以后依旧会有许多人来缅怀你。我,还在漂泊,四处流浪着,寻找自己的道路。不过,活着,足够了,我还可以追求我所想要的。

你是幸运的,你是理性的,你是坚韧的,你是智慧的,你是慈祥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清明小记

一座小巧的坟墓平躺着,墓碑上是简简单单地几个字,没有主人的生平简介,没有立碑人的记载,不过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就已经说明了她的身份:这里埋着林徽因,一位诗人,母亲和建筑师。“建筑师林徽因墓”普通的几个字却吸引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人前来瞻仰。

诗人,作家,文人,画家,建筑师,或许不仅仅是如此吧。林徽因,那个时代让人魂牵梦萦的女孩,那个时代誉为第一才女的女孩,是浪漫的化身,是聪颖的集合。只是,这里埋葬的是一位老人,一位五十岁的老妇人……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这是你的诗,是世人所熟知的。只是,知道你却是通过与你说得清又道不明的徐志摩。“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的《再别康桥》让徐志摩的文采诗情达到了高峰,却又因此牵扯出了你。林徽因,志摩的挚爱,岳霖的红颜,思成的妻子。

我想说,你是幸运的。你出生的时代是旧中国最黑暗的岁月,穷人鬻妻卖儿,流离失所,而你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祖父为官,父亲为政。幼小的你便受姑姑良好的教育,及长便随父亲游历欧洲。你是聪慧的,小巧的,那时的你便流露出才学的锋芒。欧洲的见闻,新式的教育,你成了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柔和又富有新思想的民国女子。17岁遇志摩,接触新诗,那是你诗人气质的开始。二十岁为泰戈尔的随行翻译,不久即赴美留学。天生质丽,再加良好的教育,你终于成了才女。

我想说,你是理性的。浪漫的志摩只能是诗歌里的伴侣,他的诗人才情,他的文人理想,注定不能给你这位有着让人怜惜的小性情的女孩以幸福,他是让人品味的。严谨的岳霖只能是话语里的知己,作为哲学家、逻辑学家的他身上少了些浪漫的情怀,他无法读懂诗歌中的你,他是让人欣赏的。有点木讷却又充满活力的思成,他是你最能依赖的伴侣,学者的沉稳、文人的包容,只有他,才能容忍、照顾你的诗情画意,他是让人依靠的,而你选择了他。

我想说,你是坚韧的。动乱的岁月里,你总是走访于各地,考察古建筑,描摹古画,于古典文集里寻找传统建筑的风格。颠沛流离,艰苦探索,住山屋,喝泉水,忙碌至深夜,却依旧用诗文来描述传奇的建筑。内战中奔走四方,游说众人,只为力保古城之完整。病榻之上,国徽之设计、英雄碑之构思,终于殚精竭虑为病魔夺去生命。不过,却也造就了建筑家的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想说,你是智慧的。情窦初开却不为所动,追求自由却形成独特品格,女孩的小性情却化为一串串的诗句,灯红酒绿却洁身自好,文人沙龙却始终保持最初的秉性,情感蔓延却总可以把住最后的底线,只是为了欣赏而欣赏,为了浪漫而浪漫。志摩遇难,在翻看其书信文集时不经意地把关于自己的篇章拂走,终于没有了那时的流言。才华横溢的岳霖却总作为精神的知己,没有秘密中的私语。所以,你成了众人眼中的四月天。

我想说,你是慈祥的。匍伏在床边,看着睁着眼睛四处闲看的孩子,你的母性一一显露,用眼睛、用神情与幼小的他交流,似乎他已是一个小男子汉。高举着孩子,露出灿烂的笑容,此刻他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你幸福的来源。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在水中游泳,全身心地关注着他们,却不忘把牙齿显露。或者,在屋内翻阅书籍时,透过窗户看到树荫下玩耍的孩子,一首诗歌便在笔尖流出,闲散地,乐在地,美美地,享受着。

六十年了,你静静地躺在这里,周围是熟知的更多的是那个年代陌生的光荣人物,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和闻一多先生、徐悲鸿先生、梁思永先生的墓遥遥相望着,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你墓碑仅书“建筑师林徽因墓”,你不只是一个母亲,不只是一位妻子,你是林徽因,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标志,是属于所有人。没有你的照片,没有你的生平,没有你亲人的名字,仅那汉白玉的花圈就足矣----它是英雄碑碑座雕饰的样品。

此刻的你是一位五十岁的老人,但留给世人的却是你年轻的形象,那是一个清灵隽秀的女孩,那是一个恬静、飘逸的才女,那是所有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可是,又有什么不同呢?都是你,都是林徽因,都是诗人林徽因。

伫立在你的墓前,想象着你的平生,陆陆续续地,总有人带着菊花、百合、玫瑰不同的花朵来瞻仰你,甚至在你的墓上还放着一卷书写诗歌的纸。都是你不熟悉的人,都是你陌生的面孔,都是多情的少男少女,不过,你为他们熟知,你为他们钦佩,你为他们羡慕,或者让女孩嫉妒。四月的风吹动着,耳边唦唦作响,依旧有早天里的云烟,依旧有风里的笑响,依旧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只是少了燕的呢喃,少了雪后的鹅黄,少了梦中期待的白莲。

我也是千万人中仰慕你的一员,只是我什么都未带,只有一颗虔诚的心。觉得应该做些什么,看着你墓石上被风吹得零乱的花,思索了良久,终于以我心中美的形象将它们一一摆好。不知是否摆的恰当,不知是否多此一举,不知是否折损了你的自然美,不过终究只是一种心意,只是一种仰慕,只是一种怀念。风的刮来,它们还会恢复到你我都未知的状况,是什么,谁也不知。

你长眠于此,以后依旧会有许多人来缅怀你。我,还在漂泊,四处流浪着,寻找自己的道路。不过,活着,足够了,我还可以追求我所想要的。

你是幸运的,你是理性的,你是坚韧的,你是智慧的,你是慈祥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清明小记


相关内容

  • 她是谁的人间四月天[散文欣赏]
  • 她有着绝代姿容,旷世才情,鼎盛事业,她温和素雅,明澈纯净如圣洁的白莲.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守望了一生.她的美一经窥见便会让世人为之动容.林徽因---她是怎样的女子,她又是谁的人间四月天? 世人都知道那首<再别康桥>是诗人写给她的,是那段家喻户晓的浪漫爱情 ...

  • 献给明国才女林徽因[散文欣赏]
  • 假如你真的和我在一起, 你会不会还花天酒地? 昼夜不回, 看见美女就追, 一个个把她们带回家中, 揉我的心,撕我的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国才貌双全的美女一拨一拨, 你会不会找不到我? .... 我庆幸!我有一位好父亲为我掌风使舵! 那时我才16岁,情窦初开,花季少女 ...

  •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散文欣赏]
  • 人间四月,花香鸟语,柳色青青,美好的季节,总有美好的故事.然而,人生最美好的故事不再书上,而在心里. 林徽因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月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最爱的也许就是她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了,江南的四月是因为有了她而美好么. 那个梁思成与之携手相伴的女子,那个 ...

  • 张幼仪:坏婚姻是所好学校[散文欣赏]
  • 摘自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26个女神的故事> 一次陪女友相亲,说起该男的种种状况她一直微笑颔首,情况的急转直下是从得知该男早年酷爱写诗开始. 女友大惊:"写诗?早说!写过诗的有几个人靠谱?哪个诗人的感情不是拿别人的情感当垫背的一路练手过来?不要!不要!" 说罢,拎 ...

  •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 引用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精品书屋 本文引用自山间溪流<中国当代诗词歌赋作品集> 引用 山间溪流 的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中国古今诗词歌赋作品集汇总 古典诗词作品集 诗集 诗经 全唐诗 903卷 李白诗全集 离骚 唐诗三百首 杜甫诗全集 九歌 乐府诗集 白居易诗全集 曹操 ...

  • [金岳霖先生]教案2
  • <金岳霖先生>教案 学习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课时:1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那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同学们脑瓜灵活.有位先生他智商决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 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 ...

  •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双重告别主题
  • 话题争鸣Contention <再别康桥>的双重告别主题 /[天津]范 伟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发表已逾八十载,但对这首诗的解读热情似乎最近几年才开始释放.上世纪90年代,关于<再别康桥>的研究文章每年约三四篇,但从新千年开始,每年的论文数量忽然增加到二十多篇,个 ...

  • 是什么让我们感动--翡冷翠山居闲话
  • 课 题 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翡冷翠山居闲话 课 时 1-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抒情散文的情思生发之源--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和对社会的独特体验 2.认真阅读,循文体情,与本文和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