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描写技法运用例谈

侧面描写技法运用例谈

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作者以蜜蜂来表现花香,就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或衬托法。

俗话说“花红虽好,需得绿叶扶持”。侧面描写是正面描写的必要补充,有些事物无法进行正面描写,就可以采用侧面描写手法,如清代刘熙载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侧面描写能使人或物的形象、文章的主题更加丰富深刻,使文章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进行侧面描写呢?

一、正衬:以优写优,以劣凸劣

正衬法就是利用和描写对象相类似的人或物来作陪衬,以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比如要表现A很优秀,不直接写A如何优秀,而是先渲染描写B的优秀,然后说出A比B更优秀。有这么一首诗:“天下文章数北方,北方文章在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我为舍弟改文章。”这首诗前面渲染舍弟写文章很好,而最后说舍弟的文章都是我改的,原来作者的目的是在夸自己,既含蓄委婉,又诙谐幽默。

同理,反过来也一样,为了强化凸显A之劣,可以先渲染B之劣,再含蓄点出A之劣甚于B。比如,“老师曾对朱利亚的爸爸说:‘您的女儿话儿太多,每节课都要交头接耳说个不停。’不料对方回答:‘如果您有幸认识她妈妈,就肯定不会如此大惊小怪了!”这则幽默中,不直接写母亲的“啰啰嗦嗦”,却大写女儿的“话儿太多”,通过衬托母亲啰嗦的特点就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中,没有正面写关羽的武艺如何高超,而是写华雄打败了几员大将,武艺甚是了得。就在这种背景下,关羽上阵,在短时间内就将华雄斩杀,出马时为他备下的热酒,斩杀后归来“其酒尚温”。通过侧面描写,很好地表现了关羽的武艺超群。

《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为了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先写了黑妞说书,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以复加。作者后来借观众之口道出:“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原来写黑妞是为了衬托白妞啊!这就是用了正衬法。

二、旁衬:以旁面反应来突出描写主体特点

《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旁衬法就是不直接对主体进行正面描写,而是描写与之相关的事物,或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主体的特征来。其实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比如写风,常常通过写树的情态变化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往往以描写水光荡漾的生动景象来反映月色的皎洁;写情,借助景物来烘托,情借景生,情景交融,正如吴乔所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写人,通过旁人的评价反映来表现这个人的品质。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的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但不是没有人。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近郊来的农民,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气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照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

(叶君健《看戏》)

“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人挤得非常满”侧面写出艺术家梅兰芳

的诱人魅力。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作者不从罗敷本身实写她的美貌,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表现罗敷美到极点。这种“以不写写之”的侧面描写法,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自由联想和丰富想象,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三、反衬:渲染对立面凸显描写主体特点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人或物作背景,来衬托出描写主体的特点。写作时,我们要强化渲染作陪衬的对立面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地表现描写主体的形象。比如用声来反衬静,最好选用细小的声音,因为连细小的声音都听得清晰,就能更好地突出环境的安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不能写成“机隆林逾静,炮鸣山更幽”,因为机器、大炮的轰鸣声音太大,实在是噪音。有一句话写得更妙,“这里最大的声音就是树叶落地的声音”,多么宁静的地方啊!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祝福》)

以乐衬哀。作者用描绘鲁镇除夕“祝福”的气氛和声响,强有力地衬托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以壮写悲。作者以挑灯看剑的豪迈举动,军营生活的雄壮气势,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反衬“可怜白发生”的严酷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感情由激昂雄壮的顶峰跌到愤懑痛苦的深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以梦写现实。作者以梦中的片刻“贪欢”,来反衬梦醒之后现实的无奈凄凉,可谓“天上人间”,凄凉之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侧面描写技法运用例谈

宋代画院曾经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工挥毫泼墨,各显其能,有的画骑马人手里拈着一枝花,有的画马蹄上缠绕着一枝花,有的画一匹马站在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旁„„最后夺魁的却是这样一幅画:一匹骏马奋蹄疾驰,马蹄边飞舞着几只小蜜蜂。真是绝妙的构思啊!画中没有花,但那追逐马儿的小蜜蜂却使人依稀嗅到那浓浓的花香。花香是难以正面描绘的,作者以蜜蜂来表现花香,就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或衬托法。

俗话说“花红虽好,需得绿叶扶持”。侧面描写是正面描写的必要补充,有些事物无法进行正面描写,就可以采用侧面描写手法,如清代刘熙载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侧面描写能使人或物的形象、文章的主题更加丰富深刻,使文章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进行侧面描写呢?

一、正衬:以优写优,以劣凸劣

正衬法就是利用和描写对象相类似的人或物来作陪衬,以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比如要表现A很优秀,不直接写A如何优秀,而是先渲染描写B的优秀,然后说出A比B更优秀。有这么一首诗:“天下文章数北方,北方文章在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我为舍弟改文章。”这首诗前面渲染舍弟写文章很好,而最后说舍弟的文章都是我改的,原来作者的目的是在夸自己,既含蓄委婉,又诙谐幽默。

同理,反过来也一样,为了强化凸显A之劣,可以先渲染B之劣,再含蓄点出A之劣甚于B。比如,“老师曾对朱利亚的爸爸说:‘您的女儿话儿太多,每节课都要交头接耳说个不停。’不料对方回答:‘如果您有幸认识她妈妈,就肯定不会如此大惊小怪了!”这则幽默中,不直接写母亲的“啰啰嗦嗦”,却大写女儿的“话儿太多”,通过衬托母亲啰嗦的特点就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中,没有正面写关羽的武艺如何高超,而是写华雄打败了几员大将,武艺甚是了得。就在这种背景下,关羽上阵,在短时间内就将华雄斩杀,出马时为他备下的热酒,斩杀后归来“其酒尚温”。通过侧面描写,很好地表现了关羽的武艺超群。

《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为了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先写了黑妞说书,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以复加。作者后来借观众之口道出:“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原来写黑妞是为了衬托白妞啊!这就是用了正衬法。

二、旁衬:以旁面反应来突出描写主体特点

《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旁衬法就是不直接对主体进行正面描写,而是描写与之相关的事物,或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主体的特征来。其实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比如写风,常常通过写树的情态变化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往往以描写水光荡漾的生动景象来反映月色的皎洁;写情,借助景物来烘托,情借景生,情景交融,正如吴乔所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写人,通过旁人的评价反映来表现这个人的品质。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的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但不是没有人。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近郊来的农民,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气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照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

(叶君健《看戏》)

“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人挤得非常满”侧面写出艺术家梅兰芳

的诱人魅力。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作者不从罗敷本身实写她的美貌,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表现罗敷美到极点。这种“以不写写之”的侧面描写法,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自由联想和丰富想象,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三、反衬:渲染对立面凸显描写主体特点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人或物作背景,来衬托出描写主体的特点。写作时,我们要强化渲染作陪衬的对立面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地表现描写主体的形象。比如用声来反衬静,最好选用细小的声音,因为连细小的声音都听得清晰,就能更好地突出环境的安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不能写成“机隆林逾静,炮鸣山更幽”,因为机器、大炮的轰鸣声音太大,实在是噪音。有一句话写得更妙,“这里最大的声音就是树叶落地的声音”,多么宁静的地方啊!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祝福》)

以乐衬哀。作者用描绘鲁镇除夕“祝福”的气氛和声响,强有力地衬托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以壮写悲。作者以挑灯看剑的豪迈举动,军营生活的雄壮气势,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反衬“可怜白发生”的严酷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感情由激昂雄壮的顶峰跌到愤懑痛苦的深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以梦写现实。作者以梦中的片刻“贪欢”,来反衬梦醒之后现实的无奈凄凉,可谓“天上人间”,凄凉之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相关内容

  • 浅谈侧面烘托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
  • [关键词] 古典诗歌:侧面烘托: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99―01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更加突出,俗谓之烘云托月.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描写来突出写作对象的 ...

  •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_高考资讯
  •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小说阅读 一.情节 (一)一般情节的作用: 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quo ...

  • 李凭箜篌引教案
  • 李凭箜篌引教案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诗歌中描写音乐 ...

  • 现代写作教程05
  •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 [教学提示] 1.掌握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 2.学会运用传统写作技法和现代写作技法. 3.了解写作技法运用的辩证艺术. 第一节 写作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文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写作技法是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总结出的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和手段.它们相互依 ...

  • 烘托衬托侧面描写象征暗示
  • 烘托 衬托 侧面描写 象征暗示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 如:描写烈日炙 ...

  • 4.9.[琵琶行]教案
  •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语文 编写人--孙丽华 审稿人---孙东云 赵贵友 琵琶行教案 [目标设置]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重点难点] 1学习用 ...

  • 对比烘托衬托比兴
  • 在修辞学或写作技法中,经常提到"映衬""衬托""烘托"这几个名词,运用时却比较模糊,现辨析如下: 映衬辞格之一,即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意思并列在一起,使之相互对照比较,也叫"对比""对照".它的作 ...

  • 中考记叙文答题要点及套路必背
  • 中考记叙文答题要点及套路必背 1.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考察要点:倒叙作用.插叙作用. 答题技法: (1)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2)插叙--使文章情节更完整,对有关人物.情节或背景作补充交待. 2.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 ...

  • 初中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
  • 初中作文序列化有效训练教学案设计 总目标: 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具体文体表达技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相应的作文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七年级 一.写作训练目标: 1. 培养写作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