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无敌版(含图)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亚当·斯密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均衡分析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4边际分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

3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市场出清: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置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

完全理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有限度的理性)

完全信息:能迅速获得各种信息

4.市场经济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价格调节经济

5.价格的作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调节需求和供给;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6.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各位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存在市场;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

第二节需求曲线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消费者偏好(嗜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

3.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者偏好增强;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f(P)(P:商品的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α-β•P(α、β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

5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6需求曲线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用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7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第三节供给曲线

1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两条件缺一不可,供给是两者的统一)

2.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的目标;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政府的政策

2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f(P)(P:商品的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δ+γ•P(δ、γ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

3供给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4.供给曲线特征: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4.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3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不同。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

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4供求定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市场竞争导致市场上实际价格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

第五节弹性理论

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d=—(ΔQ/ΔP)•(P/Q)式中ΔQ和Δ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3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ed=—(dQ/dP)•(P/Q);

4.富有弹性:ed>1,缺乏弹性ed

5.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1)降价,收入:>1增加,=1不变,

4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他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4.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大于1的,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小于1的。若交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所有的点弹性均为1.

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ΔQx/ΔPy)•(Py/Qx)式中exy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Δ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Δ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exy=(dQx/dPy)•(Py/Qx) 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7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其公式为:em=(ΔQ/ΔM)•(M/Q),或为:em=(dQ/dM)•(M/Q)式中em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9.商品可以分为两类:正常品和劣等品,正常品又可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具体的说,em>0的商品为正常品,因为>0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化。Em1的为奢侈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有所增加,但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是较多的,或者说是富有弹性的。

9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0.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他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11.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12.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1.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的变动比率。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比重越大,对生产

者越有利,反之„„

第七节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

第三章效用论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1.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并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必然随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2.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偏好来反映消费者对效用的评价,并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消费者的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得到据此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反比;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比。Mu=0时,Tu为最大。;3.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这一次馒头的边际效用从10到-10,下一次,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又恢复到旧。;4.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观标准,产品的需求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量

少,边际效用大,价格高,反之则低。所谓“稀为贵”。

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P=λ,该式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付出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是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该式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λ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第二节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1偏好:序数效用论者提出偏好的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效用水平的评价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三个基本假定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2.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的相互关系是:离远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低。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不会相交。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MRS12=-dx2\dx1=MU1\\MU2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第三节预算线

1.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

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曲线。纵截距I\P2 ,斜率-P1\p2

2.预算线的变动:一、收入变动,两商品价格不变,平移。二、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平移。三、收入不变,P1变P2不变,则斜率和横截距会变,可通过计算得出。四、收入、两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动,不变。

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应位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实现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MRS12),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P1\P2)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推导: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偏好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导致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另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便会沿着价格——消费曲线来作出自己的购买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1、 E2和 E3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2恩格尔曲线:是以19世纪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曲线凡是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被称为恩格尔曲线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总效用=替代效用+收入效用

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3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

4低档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5吉芬物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 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6.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具体的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这一情况。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这一情况。

7.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用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8.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将市场上所有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市场需求量

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

1.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2.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3.降低风险的方法:常见的有多样化、购买保险和获取更多信息三种方法

第四章生产论

第一节厂商

l厂商的组织形式: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其组织形式有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企业本质:一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

3厂商的目标:一般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4. 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第二节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生产要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L/u,K/v)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常数u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4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本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其一般形式为:Q=ALK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β

α和β为三个参数,0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

第三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生产的短期和长期: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PL)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平均产量(APL)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边际产量(MPL)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 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它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渐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4 TPL、APL、MPL的相互关系:第一,关于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第三,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当

5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短期生产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界点分别为平均产出最高点和总产出最高点。第一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

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的增加总产量。第三阶段,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第四节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以常数Q0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Q=f(L,K)=Q0

2.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也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这一规律的产生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保持适当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简单的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等产量曲线呈现出突向原点的特点

3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斜率—w/r,纵截距C/r,横截距C/w,既定成本为C,工资率为w,利息率为r,C=wL+rK)

4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即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处两要素的数量组合。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MRTSLK=MPL/MPK=w/r,进一步,可以有:MPL/w=MPK/r.它表示: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5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最优组合切点所构成的线)

6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7.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f(λL, λK)>λf(L,K)其中常数λ>0,则生产函数Q=f(L,K)具有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递减,„„小于。

7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第五章成本论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1.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成本: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经济利润: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 5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1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在产量函数中产量与劳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厂商根据不同产量水平的要求,来确定劳动的投入量劳动量影响着可变成本,所以可由短期生产函数推导出短期成本函数

2由扩展线到短期总成本线:在扩展线上某一点处,K和L存在一最佳组合若K保持不变,沿着K水平线左右移动,会与不同成本曲线相交,这些交点处也包含着某一成本,这样就得到无数个产量与相应的短期成本的组合,所以,短期成本线也可在扩张线图中得以说明

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

1. 短期成本: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具体讲,厂商的短

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

2.短期成本曲线

2.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3.其他各类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及特征:一、关于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MC值就是相应的TC曲线的斜率,又由于在每一产量上的TC和TVC曲线的斜率的相等的,所以,在每一产量水平的MC值同时就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于是,在上图中的TC、TVC、MC曲线之间表现出这样的相互关系: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MC曲线的先降后升的特征相对应,TC曲线和

TVC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而且,MC曲线的最低点A与TC曲线的拐点B和TVC曲线的拐点C相对应。二、关于AC,AVC,MC曲线之间的关系。由于对于任何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当等于时,平均量必达本身的极值点。将这种关系具体到这三条曲线上,可推知,由于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C曲线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所以AC和AVC曲线也有此特征。而且,MC曲线必定会分别与AC曲线相交于AC的最低点,与AVC交于AVC的最低点。在AC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C曲线,在AC的上升段,高于。相类似的,在AVC的下降段,MC低于AVC,上升段,高于。

最后比较比较图中AC和MC的交点D与AVC和MC的交点F,可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也就是说,AVC降到最低点F时,AC还没降到最低点D,且AC曲线的最小值大于AVC曲线的最小值。这是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正是由于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才使得AC的最低点D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

2.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3可变成本: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4.平均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量需要支出的成本是总成本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这一总的量分别为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时,这一平均值分别为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

5.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成本曲线成先下降后上升的形状边际成本是总成本曲线的斜率,所以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先下降后上升的

第四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一、MC=w/MPL表明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具体的讲,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L是先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以后再下降,所以,边际成本MC是先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再上升。如图,MPL曲线的上升段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MPL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的上升段;MPL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二、由以上的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推知,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如图,当总产量TPL曲线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凹的;当总产量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一、AVC=w/APL表明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如图,前者呈递增时,后者递减;前减后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二、由于MC曲线与AVC曲线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MPL与APL交于APL的最高点,所以MC和AVC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第五节长期总成本

1.长期成本: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此,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2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与一条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曲线呈现U形的特征。而且,在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的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右边。只有在LAC的最低点上,LAC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

2.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内在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的形状形成原因:U形,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其原因在于: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当LAC曲线处于下降段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的下方,也就是说,此时LMCLAC,LMC将LAC拉上。因为LAC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就使得LMC曲线也必然呈现先降后升的U形,并且,两条曲线相交于LAC的最低点。

3由扩张线到长期总成本线:扩张线是生产者均衡点的轨迹,均衡点处包含着产量与成本的最佳组合,所以由扩张线可推导出短期总成本线

第六节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2LAC曲线形状:在规模经济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会逐渐降低,在规模不

经济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会逐渐提高,所以LAC曲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形形状

3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领带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相反,如果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了,则是企业的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会使LAC曲线向下平移,外在不经济会使LAC曲线向上平移

4LMC曲线:由LAC与LMC之间的关系及LAC曲线的形状可知,LMC曲线也成U形当LAC曲线下降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曲线的下方,即LMC曲线降LAC向下拉;当LAC曲线上升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曲线的上方,即LMC曲线将LAC向上拉

第六章完全竞争的市场

本章安全竞争的市场和下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构成了市场论,主要说明在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1.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第二、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2.市场:就是一组为买卖某种商品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厂商和个人

3.厂商:是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4.行业:为同一市场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和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即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因为市场总是与行业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的需求曲线也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它们的英文简写分别为TR、AR、MR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用P表示产品的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的总量,则总收益的用公式表示就是TR(Q)=P·Q

平均收益: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AR=TR(Q)/Q

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MR=ΔTR(Q)/ΔQ 当ΔQ趋近于0时,MR就是对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收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等于P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重叠,它们都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

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这里的均衡是达到最大利润时,厂商既不想增加产量,也不想减少产量这样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假定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TR=TR(Q)总成本函数为TC=TC(Q),那么利润以π表示,则利润π(Q)=TR(Q)-TC(Q)当利润达到最大值时,也就是利润的一阶导数为0时,即π'(Q)=TR'(Q)-TC'(Q)=0总收益的一阶导数是MR,总成本的一阶导数是MC,所以上式又可以写为MR=MC所以厂商可以根据MR=MC来确定最优的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

MR=MC这一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都是适用的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单个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市场价格可能高也可能低,不同的市场价格水平将直接影响厂商的短期均衡的盈亏状况在不同的市场价格的条件下,厂商的盈亏状况一共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情况(如图6-6所示):

第一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1时,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1,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1,这时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利润相当于图中的P1H1F1E1面积,厂商是获利的

第二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2时,这时的平均收益的平均成本这时厂商的利润刚好为0,也就是说厂商的经济利润为0,但是它实现了作为企业家报酬的正常利润这时,厂商既无利润,又无亏损这点是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交点,这点也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3时,这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3,在该点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是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在该点厂商是亏损的,亏损额为F3E3·OQ3但是,在这点,厂商仍然继续生产因为在这点,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用全部收益弥补了全部可变成本之后,还能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不论生产或不生产固定成本总是存在的

第四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4时,这时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在该点厂商是亏损的,这时全部收益都用来弥补可变成本,生产不生产固定成本都是存在的它处于生产

与不生产的临界点这一点也是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通常称该点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第五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下降的更低为P5时,这时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若厂商继续生产,全部收益没法弥补可变成本,更不要说弥补固定成本了,显然,此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

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

其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是利润为0,也可以是亏损

2.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3.生产者剩余:厂商的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厂商的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

由于,P≧AVC时,生产;P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他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量。

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短期供给量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供给量都是可以使全体厂商在该价格水平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第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另一方面,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

1. 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在长期内如果一个行业可以获得利润,则会吸引其它新的厂商加入

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加入,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市场的价格就会下降,直到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相反,如果行业内单个厂商是亏损的,则一部分厂商就会退出,整个行业的供给减少,市场的价格变会上升,直到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最后,平均收益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既无利润又无亏损,利润为0行业内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也就停止了,这时,完全竞争厂商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2.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长期内市场价格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目的变化而变化,而在每一个变化了的价格水平,单个厂商都会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均衡条件下的产量水平相对应的最优生产规模,最后会调整到利润为0长期均衡所要求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我们可以

厂商对生规模的不断调整,直到行业内单个厂商的利润和亏损都消失为止也就是说在图中,厂商最后必然在长期平均成本LAC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对应规模为最优的生产规模,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同时也得出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0

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实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行业的产量会发生变化,那么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量也会发生改变,我们说如果一个厂商产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但是如果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化就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根据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种类型:对于成本不变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对于成本递增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对于成本递减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就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在长期内,成本不变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下提供产量的,这个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单个厂商的不变的最低平均成本整个行业的均衡产量会因市场需求的增减而增减,而长期的均衡价格却不会发生变化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随着成本递增行业供给量的增加,长期供给价格是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还引起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化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生产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行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行业产量增加,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成本递减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成本递减行精兵长期供给价格随着行业长期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化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垄断

1.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垄断市场的条件: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

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一个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所以它控制了市场的价格

2.垄断形成的原因: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排除了其它厂商生产同种商品的可能性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处商品的专利权,使它在一个时期,垄断该产品的生产第三,政府的特许政府通过政策特许某个部门生产某种商品,不允许其它部门的界入。第四,自然垄断

2.自然垄断:在某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相应的平均收益AR、边际收益MR、总收益TR曲线的一般特征为:一、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合,为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二、MR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也向右下方倾斜。三、当MR>0时,TR的斜率为正;

3.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商品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MR=P(1-1/ed) 由此式可得以下三种情况:1.当ed>1时,有MR>0。此时TR斜率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增加。

7.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也遵循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的投入量,垄断厂商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 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8.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的,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

9.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利润。,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获得了最大利润垄断厂商是市场上唯一的一个厂商,所以得出的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就是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垄断厂商平均收益曲线: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是等于商品的价格P,所以,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5.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于AR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则根据平均量和边际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推知,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总是小于平均收益AR因此,MR曲线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曲线也向右下倾斜

6.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MR值就是相应的总收益TR曲线的斜率,所以当MR大于0时,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小于0时,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等于0时,总收益曲线达到最大值

10.价格歧视: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从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从中获利的情况

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又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尽管此时垄断厂商剥夺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利润增加,部分消费者剩余被垄断者占有此外,垄断者有可能达到P=MC的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的产量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11.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一方面,由于自然垄断表现出规模经济,所以,其经济效果肯定要比几家厂商同时经营时高。另一方面,自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同样存在着由于缺乏竞争所造成的垄断厂商的高价格、高利润以及低产出水平等经济效率的损失。所以,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一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公用事业、电信业和运输业都处于政府管制之下。 边际成本定价法:政府的管制价格应该等于边际成本按边际成本法决定的价格必定小于平均成本,在管制价格下,厂商是亏损的,厂商会退出生产这样一来,管制机构陷入了困境,要么放弃边际成本法,要么政府资助被套管制的企业

平均成本定价法:政府管制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厂商不再亏损,厂商会继续经营,但利润为零 双重定价法类似于价格歧视法的做法具体说,允许厂商可以对一部分购买欲望强的消费者收取较高的价格,且P>AC,从而厂商获得利润同时,厂商对一部分购买欲望较弱的消费者仍

按边际成本定价法收取较低的价格,由于P

第二节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具体有三点: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第二、一个生产集团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致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报复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一种被称为D需求曲线,一种被称为d需求曲线 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了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结论: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的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发生平移第二,由于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的每一市场价格水平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第三,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的弹性

2.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

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

3.

在均衡点上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的亏损这取决于均衡价格是大于还是小于SAC在企业亏损时,只要均衡价格大于AVC,企业在短期内总是继续生产的;只要均衡价格小于AVC,企业在短期内就会停产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

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0,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

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这就意味着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利润必定为0,

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曲线与D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简单看,这些情况与完全竞争厂商是相似的但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是两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及其状态具有本身的特点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

AR=LAC=SAC

在长期均衡产量上,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为0,且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 5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理想的产量: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多余的生产能力。

垄断竞争厂商实际产量小于理想的产量,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就是生产某些相似产品的小规模的企业过于拥挤,如过分稠密的汽车加油站和零售店重复投入浪费了一部分资源,如果把这些重复投入的资源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也就是减少厂商的数量)生产的平均总成本就会降低,供给量就会增加同时,产品的多样化就会减少所以这种多余的生产能力代表由于想得到产品的多样化而付出的代价

6.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其原因如同上一节已经指出的那样,在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情况下,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找不到垄断竞争厂商和生产集团的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7.非价格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厂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也存在非价格竞争但长期看,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利润为0因此,非价格竞争便成为垄断竞争厂商普遍采取的另一种竞争方式

第三节寡头

1.寡头市场的特征: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它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例如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几家企业所控制

2.寡头市场形成的原因: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政论的扶植和支持等等寡头市场的成因与垄断市场的很相似的,只是程度有所差别而已寡头市场是比较接近垄断市场的一种市场组织

3.寡头行业的分类:按产品特征,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例如,钢铁、水泥行业差别寡头行业是指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例如,汽车、冰箱行业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即合作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合作的)两种类型

4.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每个厂商的价格和产量的变动都会都其它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首先要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它厂商可能作出的反应,根据所推测的反应采取最有利的行动寡头厂商们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使得寡头理论复杂化一般来说,不知道竞争对手的反应方式,就无法建立寡头厂商的模型或者说,有多少关于竞争对手的反应方式的假定,就有多少寡头厂商的模型,那么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作出一般的理论总结

本节介绍两面个经典的寡头模型,它们是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这两个模型都属于独立行动条件下的寡头厂商模型

5.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很容易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古诺模型的结论: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的1/3,即每个厂

商的产量为1/3OQ,行业的总产量为2/3OQ

双头古诺模型的结论的推广:今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1/(M+1)·市场容量

行业的均衡产量=M/(M+1)·市场容量

6.斯威齐模型:这一模型用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价格刚性是指当成本有一定量的改变时价格却保持不变。这就是说,在这种市场上,一旦价格决定之后,就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这种情况。斯威齐模型也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

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斯威齐模型对出寡头厂商的弯折的需求曲线的推导:P242图7-16

有两条需求曲线dd需求曲线和DD需求曲线,dd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变动价格而其它寡头厂商保持价格不变时该厂商的需求状况,DD需求曲线表示行业内所有寡头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时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状况假定开始时的市场价格为DD需求曲线与dd需求曲线的交点B所决定的价格P,那么根据该模型的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B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d需求曲线上的dB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需求曲线上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很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斯威齐模型对价格刚性的解释: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在边际收益的垂直间断范围内随着边际成本的上升,那么它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时的价格是有刚性的只有成本发生很大的变化,才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斯威齐模型的缺陷:斯威齐模型也就是弯折的需求曲线解释了寡头市场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形成的原因,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说明具有刚性的价格本身,如图中的价格水平P,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该模型的一个缺陷

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1.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

2.配置效率(效率):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该经济组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组合,那么,这个经济就是有效率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效率不仅仅仅要求所生产商品的正确组合,它还需要这些商品在分配给消费者时,使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我们根据这个标准通过比较不同市场组织条件下长期均衡点来分析哪一种市场组织的效率最大

3.经济效率的比较: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点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而且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的最低点在长期均衡点P=LAC,利润为0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竞争程度越高,长期均衡时的均衡价格越低,均衡产量越高,它的经济效率越高;垄断程度越高,长期均衡时的均衡价格越高,均衡产量越低,经济效率越低 另外,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P=LMC,也是判断该行业是否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的一个条件如果P>LMC,那么说明商品的供给不足的,应该有更多的资源转移到该商品的生产中来,以使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以使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社会境况变得更好一些在完全竞争市场,P=LMC,它表明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有P>LMC,它表明资源在该行业的配置是不足的尤其是在垄断市场,独家厂商维持了高价低产,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由此得出,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是最高的,垄断竞争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一节分配论概述

1.完全竞争厂商: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厂商

2.边际产品价值(VMP):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VMP=MP*P

3.要素价格: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C=W*L

4.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VMP=W或MP*P=W

5.要素供给原则:1.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dU/dL=dU/dY*dY/dL该式表示: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dU/dL ,他表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4.要素供给原则(dU/dl)/(dU/dY)=W/Wy

6.劳动供给曲线:鲜明特点为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这个特点可以从图中消费者随工资变化对闲暇需求量的变化中看出。由图可知,随着工资的上升,从而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上升,消费者闲暇需求量是先减后增。在时间资源总量为既定时,这当然意味着劳动供给量是先减后增。

7.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原因:与K0相对应,最优自用资源为0,从而土地供给量为Q拔;再设土地价格上升到R1,预算线变为EK1,最大效用组合为K1点,但与K1点相对应的最优自用资源仍为0,从而土地供给量仍为Q拔。换句话说,土地供给量总是为Q拔,与土地价格的高低无关。

8.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9.准租金: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10.经济租金:如果从某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则这一部分的要素收入叫经济租金

11.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G=A/(A+B)

2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该理论认为,其他条件不变,一种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以完全竞争厂商为例,厂商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最优的劳动使用量必须满足VMPL=P·MPL=W的条件,故有W/P=MPL,即工人的实际工资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产量

同理可以得到,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也取决于其边际产量的多寡因此,看上去,每一种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各自对生产所作出的贡献(各自的边际生产率)作为报酬

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无论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都是一个完全竞争者

不完全竞争厂商的类型:(1)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2)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3)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dC(L)/dL=W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VMP=W或MP·P=W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厂商必须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要素的边际成本相等的地方

确定其要素需求量就完全竞争厂商来讲,其要素使用原则可表示为VMP=W,这里的VMP可以是任一种要素的边际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W则为相应要素的市场价格(就卖方垄断厂商而言,要素使用原则可表示为MRP=W;而买方垄断厂商的使用原则则可表示为VMP=MFC虽然形式不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若生产中只使用一种要素L,则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关于该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第五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要素需求曲线的推导:与第三章我们在由个别需求曲线导出市场需求曲线时的做法类似,这里也可用水平加总的办法以由个别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得到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但考虑到不同厂商的行为的相关性(当所有厂商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同时调整其要素需求量时,它们的VMP线不是相互独立的),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不能直接由各厂商的VMP线水平相加得到须先对个别厂商的VMP作调整得到行业调整线,然后再水平相加因此,考虑到所有厂商

的同时调整,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再是其边际产品价值线,而是一条更为陡峭的行业调整线将厂商的行业调整线水平加总,即得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欧拉定理(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假如社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则Q=L·MPL+K·MPK欧拉定理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才是适用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产量会不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即QL·MPL+K·MPK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主要是分析研究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这样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均衡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每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的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只有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是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才达到一般均衡 2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着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

3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第二节经济效率

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言之,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

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换句话说,福利经济学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户之间的最优分配,即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

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多人社会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进行选择,其中A与B是任意两种状态,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

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要使两种商品X和Y在两个消费者A和B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MRSAXY=MRSBXY

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要使两种生产要素L和K在两个生产者C和D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来说,这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MRTSCLK=MRTSDLK

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MRTXY=MRSXY即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本章还讨论了完全竞争一般均衡状态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关系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MRSAXY=PX/PY,MRSBXY=PX/PY,A、B为任意两消费者,X、Y为任意两产品于是得到:MRSAXY=MRSBXY因此,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RTSCLK=PL/PK,MRTSDLK=PL/PK,

C、D为任意两生产者,L、K为任意两生产要素于是得到:MRTSCLK=MRTSDLK因此,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TXY=│△Y/△X│=MCX/MCY,MCX/MCY=PX/PY,MRSAXY=PX/PY,于是得到:MRTXY=PX/PY=MRSXY因此,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化行为可以使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得到满足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有效率的经济

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

1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在两人社会中可以写成:W=W(UA,UB)由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代表了可能达到最大社会福利

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福利函数。

第八节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够自然而然地改善收入的分配;增进公平的 政策可能会损害效率

2“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这是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的较为普遍的一个思路

3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通过税收、政府支出以及其他一些措施,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分配公平问题

纳什均衡:指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微观经济政策。 免费乘车者:某些消费者不负担一揽子支付而享受低价格的好处。

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活动

第一节垄断

1垄断与低效率: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垄断厂商获得超额经济利润,此时确定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整个经济均衡于低效率之中图12-1中△GIH所代表的面积就是由于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所造成的低效率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2寻租理论:垄断还可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获取超额经济利润,厂商常常付出一定代价,这种行为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它不是用于生产,没有创造出任何有益的产出,完全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一般称其为“寻租”

3公共管制:公共管制一般是指政府对垄断的干预,即并非由垄断企业自行确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而是由政府管制,包括有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双重定价法以及资本回报率管制

4反托拉斯法:政府反对垄断的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是违法的,对违法者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

第二节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外部影响是指某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该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等

2外部影响分类: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称为外部经济,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称为外部不经济,具体又可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3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失当: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4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⑴使用税收和津贴⑵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⑶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5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第三节公共物品

1排他性和竞用性: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不同在于后者的排他性和竞用性通常将不具备消费的排他性和竞用性的商品叫做公共物品,而把海鱼这一类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型

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很容易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公共物品如果由竞争市场上私人进行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低于社会所要求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3公共物品解决办法:公共物品由政府或公共部门安排生产并根据社会福利原则来分配公共物品

4公共资源:公地悲剧的发生与寓意

5公共物品生产的调节机制:⑴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是对某公共投资带来的现值给予估计,然后同它预期所需支出的成本相比较,以求出该项计划可能产生的全部收益与全部成本的比率,根据评估结果看该项目是否值得生产⑵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政府对供给品的决策,特别注重研究那些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问题

第四节不完全信息

1不完全信息: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完全信息,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很不完全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2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商品市场上信息少的一方与信息多的一方做交易时,信息少的一方面对交易对手做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可导致效率损失

3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保险市场上表现为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完全,常发生道德风险,即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采取的行动,由此发生的具有私人信息或信息优势的一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动的情况

4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劳动市场上典型特点是招聘者的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经济的低效率 5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必须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以使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利益相一致

6信誉和信息调控:通过建立“信誉”以及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充分问题

6.主要参考书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3版;美国英林崖城: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95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98

3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7版;纽约:诺顿公司,1991

W0 A

O L0 L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亚当·斯密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均衡分析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4边际分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

3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市场出清: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置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

完全理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有限度的理性)

完全信息:能迅速获得各种信息

4.市场经济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价格调节经济

5.价格的作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调节需求和供给;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6.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各位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存在市场;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

第二节需求曲线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消费者偏好(嗜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

3.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者偏好增强;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

4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f(P)(P:商品的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d=α-β•P(α、β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

5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6需求曲线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用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7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第三节供给曲线

1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两条件缺一不可,供给是两者的统一)

2.影响供给的因素:厂商的目标;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政府的政策

2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即把商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f(P)(P:商品的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s=-δ+γ•P(δ、γ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

3供给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4.供给曲线特征: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4.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3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不同。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

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4供求定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市场竞争导致市场上实际价格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

第五节弹性理论

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d=—(ΔQ/ΔP)•(P/Q)式中ΔQ和Δ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3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ed=—(dQ/dP)•(P/Q);

4.富有弹性:ed>1,缺乏弹性ed

5.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1)降价,收入:>1增加,=1不变,

4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他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4.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大于1的,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则该供给曲线上所有的点弹性都是小于1的。若交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所有的点弹性均为1.

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exy=(ΔQx/ΔPy)•(Py/Qx)式中exy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Δ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Δ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exy=(dQx/dPy)•(Py/Qx) 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7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其公式为:em=(ΔQ/ΔM)•(M/Q),或为:em=(dQ/dM)•(M/Q)式中em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9.商品可以分为两类:正常品和劣等品,正常品又可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具体的说,em>0的商品为正常品,因为>0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化。Em1的为奢侈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有所增加,但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增加是较多的,或者说是富有弹性的。

9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0.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他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11.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12.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1.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的变动比率。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比重越大,对生产

者越有利,反之„„

第七节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引进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等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

第三章效用论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1.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并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必然随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2.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者用偏好来反映消费者对效用的评价,并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消费者的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处得到据此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反比;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比。Mu=0时,Tu为最大。;3.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这一次馒头的边际效用从10到-10,下一次,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又恢复到旧。;4.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观标准,产品的需求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量

少,边际效用大,价格高,反之则低。所谓“稀为贵”。

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P=λ,该式表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付出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该式还意味着:由于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用MU是递减的,于是,为了保证该式均衡条件的实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λ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P必然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第二节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1偏好:序数效用论者提出偏好的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效用水平的评价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三个基本假定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2.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一、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的相互关系是:离远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低。二、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不会相交。三、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MRS12=-dx2\dx1=MU1\\MU2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第三节预算线

1.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

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曲线。纵截距I\P2 ,斜率-P1\p2

2.预算线的变动:一、收入变动,两商品价格不变,平移。二、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平移。三、收入不变,P1变P2不变,则斜率和横截距会变,可通过计算得出。四、收入、两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动,不变。

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应位于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处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实现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MRS12),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P1\P2)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推导: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偏好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导致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另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便会沿着价格——消费曲线来作出自己的购买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1、 E2和 E3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2恩格尔曲线:是以19世纪德国著名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曲线凡是反映收入变化与某种商品消费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被称为恩格尔曲线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总效用=替代效用+收入效用

1.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3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

4低档物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的商品,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5吉芬物品:指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 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6.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具体的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这一情况。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这一情况。

7.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用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8.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将市场上所有个人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市场需求量

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

1.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2.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3.降低风险的方法:常见的有多样化、购买保险和获取更多信息三种方法

第四章生产论

第一节厂商

l厂商的组织形式: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其组织形式有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企业本质:一般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

3厂商的目标:一般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4. 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第二节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生产要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Minimum)(L/u,K/v)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常数u和V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4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本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其一般形式为:Q=ALK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β

α和β为三个参数,0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

第三节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生产的短期和长期: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PL)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平均产量(APL)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边际产量(MPL)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 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它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渐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4 TPL、APL、MPL的相互关系:第一,关于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第三,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当MPL>APL时,APL曲线是上升的;当

5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短期生产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界点分别为平均产出最高点和总产出最高点。第一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

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的增加总产量。第三阶段,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第四节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以常数Q0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Q=f(L,K)=Q0

2.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也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这一规律的产生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保持适当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简单的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等产量曲线呈现出突向原点的特点

3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斜率—w/r,纵截距C/r,横截距C/w,既定成本为C,工资率为w,利息率为r,C=wL+rK)

4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即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处两要素的数量组合。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MRTSLK=MPL/MPK=w/r,进一步,可以有:MPL/w=MPK/r.它表示: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5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最优组合切点所构成的线)

6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7.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f(λL, λK)>λf(L,K)其中常数λ>0,则生产函数Q=f(L,K)具有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递减,„„小于。

7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第五章成本论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1.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成本: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经济利润: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 5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1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在产量函数中产量与劳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厂商根据不同产量水平的要求,来确定劳动的投入量劳动量影响着可变成本,所以可由短期生产函数推导出短期成本函数

2由扩展线到短期总成本线:在扩展线上某一点处,K和L存在一最佳组合若K保持不变,沿着K水平线左右移动,会与不同成本曲线相交,这些交点处也包含着某一成本,这样就得到无数个产量与相应的短期成本的组合,所以,短期成本线也可在扩张线图中得以说明

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

1. 短期成本: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具体讲,厂商的短

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

2.短期成本曲线

2.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3.其他各类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及特征:一、关于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MC值就是相应的TC曲线的斜率,又由于在每一产量上的TC和TVC曲线的斜率的相等的,所以,在每一产量水平的MC值同时就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于是,在上图中的TC、TVC、MC曲线之间表现出这样的相互关系: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MC曲线的先降后升的特征相对应,TC曲线和

TVC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而且,MC曲线的最低点A与TC曲线的拐点B和TVC曲线的拐点C相对应。二、关于AC,AVC,MC曲线之间的关系。由于对于任何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当等于时,平均量必达本身的极值点。将这种关系具体到这三条曲线上,可推知,由于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C曲线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所以AC和AVC曲线也有此特征。而且,MC曲线必定会分别与AC曲线相交于AC的最低点,与AVC交于AVC的最低点。在AC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C曲线,在AC的上升段,高于。相类似的,在AVC的下降段,MC低于AVC,上升段,高于。

最后比较比较图中AC和MC的交点D与AVC和MC的交点F,可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也就是说,AVC降到最低点F时,AC还没降到最低点D,且AC曲线的最小值大于AVC曲线的最小值。这是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正是由于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才使得AC的最低点D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

2.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3可变成本:是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4.平均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量需要支出的成本是总成本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这一总的量分别为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时,这一平均值分别为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

5.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成本曲线成先下降后上升的形状边际成本是总成本曲线的斜率,所以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也是先下降后上升的

第四节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一、MC=w/MPL表明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具体的讲,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L是先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以后再下降,所以,边际成本MC是先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再上升。如图,MPL曲线的上升段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MPL曲线的下降段对应MC的上升段;MPL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线的最低点。二、由以上的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推知,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如图,当总产量TPL曲线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下凹的;当总产量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一、AVC=w/APL表明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如图,前者呈递增时,后者递减;前减后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二、由于MC曲线与AVC曲线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MPL与APL交于APL的最高点,所以MC和AVC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第五节长期总成本

1.长期成本: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因此,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2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与一条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曲线呈现U形的特征。而且,在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的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右边。只有在LAC的最低点上,LAC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

2.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内在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3.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的形状形成原因:U形,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其原因在于: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当LAC曲线处于下降段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的下方,也就是说,此时LMCLAC,LMC将LAC拉上。因为LAC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就使得LMC曲线也必然呈现先降后升的U形,并且,两条曲线相交于LAC的最低点。

3由扩张线到长期总成本线:扩张线是生产者均衡点的轨迹,均衡点处包含着产量与成本的最佳组合,所以由扩张线可推导出短期总成本线

第六节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2LAC曲线形状:在规模经济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会逐渐降低,在规模不

经济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会逐渐提高,所以LAC曲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形形状

3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领带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相反,如果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了,则是企业的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会使LAC曲线向下平移,外在不经济会使LAC曲线向上平移

4LMC曲线:由LAC与LMC之间的关系及LAC曲线的形状可知,LMC曲线也成U形当LAC曲线下降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曲线的下方,即LMC曲线降LAC向下拉;当LAC曲线上升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曲线的上方,即LMC曲线将LAC向上拉

第六章完全竞争的市场

本章安全竞争的市场和下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构成了市场论,主要说明在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1.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第二、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2.市场:就是一组为买卖某种商品而相互发生联系的厂商和个人

3.厂商:是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4.行业:为同一市场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和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2.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即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因为市场总是与行业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的需求曲线也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厂商的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它们的英文简写分别为TR、AR、MR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用P表示产品的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的总量,则总收益的用公式表示就是TR(Q)=P·Q

平均收益: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AR=TR(Q)/Q

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MR=ΔTR(Q)/ΔQ 当ΔQ趋近于0时,MR就是对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收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等于P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重叠,它们都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

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这里的均衡是达到最大利润时,厂商既不想增加产量,也不想减少产量这样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假定厂商的总收益函数为TR=TR(Q)总成本函数为TC=TC(Q),那么利润以π表示,则利润π(Q)=TR(Q)-TC(Q)当利润达到最大值时,也就是利润的一阶导数为0时,即π'(Q)=TR'(Q)-TC'(Q)=0总收益的一阶导数是MR,总成本的一阶导数是MC,所以上式又可以写为MR=MC所以厂商可以根据MR=MC来确定最优的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

MR=MC这一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都是适用的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单个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市场价格可能高也可能低,不同的市场价格水平将直接影响厂商的短期均衡的盈亏状况在不同的市场价格的条件下,厂商的盈亏状况一共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情况(如图6-6所示):

第一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1时,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1,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1,这时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利润相当于图中的P1H1F1E1面积,厂商是获利的

第二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2时,这时的平均收益的平均成本这时厂商的利润刚好为0,也就是说厂商的经济利润为0,但是它实现了作为企业家报酬的正常利润这时,厂商既无利润,又无亏损这点是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交点,这点也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3时,这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3,在该点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是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在该点厂商是亏损的,亏损额为F3E3·OQ3但是,在这点,厂商仍然继续生产因为在这点,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用全部收益弥补了全部可变成本之后,还能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不论生产或不生产固定成本总是存在的

第四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为P4时,这时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在该点厂商是亏损的,这时全部收益都用来弥补可变成本,生产不生产固定成本都是存在的它处于生产

与不生产的临界点这一点也是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通常称该点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第五种情况当市场价格下降的更低为P5时,这时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若厂商继续生产,全部收益没法弥补可变成本,更不要说弥补固定成本了,显然,此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

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

其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是利润为0,也可以是亏损

2.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3.生产者剩余:厂商的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厂商的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

由于,P≧AVC时,生产;P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他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量。

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短期供给量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供给量都是可以使全体厂商在该价格水平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第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另一方面,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

1. 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在长期内如果一个行业可以获得利润,则会吸引其它新的厂商加入

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加入,整个行业的供给增加,市场的价格就会下降,直到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相反,如果行业内单个厂商是亏损的,则一部分厂商就会退出,整个行业的供给减少,市场的价格变会上升,直到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最后,平均收益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既无利润又无亏损,利润为0行业内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也就停止了,这时,完全竞争厂商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2.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长期内市场价格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目的变化而变化,而在每一个变化了的价格水平,单个厂商都会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均衡条件下的产量水平相对应的最优生产规模,最后会调整到利润为0长期均衡所要求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我们可以

厂商对生规模的不断调整,直到行业内单个厂商的利润和亏损都消失为止也就是说在图中,厂商最后必然在长期平均成本LAC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对应规模为最优的生产规模,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同时也得出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0

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实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行业的产量会发生变化,那么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量也会发生改变,我们说如果一个厂商产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但是如果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化就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根据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种类型:对于成本不变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对于成本递增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对于成本递减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就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在长期内,成本不变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下提供产量的,这个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单个厂商的不变的最低平均成本整个行业的均衡产量会因市场需求的增减而增减,而长期的均衡价格却不会发生变化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随着成本递增行业供给量的增加,长期供给价格是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还引起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化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生产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行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行业产量增加,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成本递减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成本递减行精兵长期供给价格随着行业长期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化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垄断

1.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垄断市场的条件: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

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一个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所以它控制了市场的价格

2.垄断形成的原因: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排除了其它厂商生产同种商品的可能性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处商品的专利权,使它在一个时期,垄断该产品的生产第三,政府的特许政府通过政策特许某个部门生产某种商品,不允许其它部门的界入。第四,自然垄断

2.自然垄断:在某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相应的平均收益AR、边际收益MR、总收益TR曲线的一般特征为:一、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合,为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二、MR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也向右下方倾斜。三、当MR>0时,TR的斜率为正;

3.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商品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MR=P(1-1/ed) 由此式可得以下三种情况:1.当ed>1时,有MR>0。此时TR斜率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增加。

7.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也遵循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的投入量,垄断厂商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 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8.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的,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

9.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利润。,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获得了最大利润垄断厂商是市场上唯一的一个厂商,所以得出的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就是垄断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垄断厂商平均收益曲线: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是等于商品的价格P,所以,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5.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由于AR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则根据平均量和边际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推知,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总是小于平均收益AR因此,MR曲线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曲线也向右下倾斜

6.垄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MR值就是相应的总收益TR曲线的斜率,所以当MR大于0时,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小于0时,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等于0时,总收益曲线达到最大值

10.价格歧视:指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从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从中获利的情况

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又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尽管此时垄断厂商剥夺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利润增加,部分消费者剩余被垄断者占有此外,垄断者有可能达到P=MC的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的产量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11.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一方面,由于自然垄断表现出规模经济,所以,其经济效果肯定要比几家厂商同时经营时高。另一方面,自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同样存在着由于缺乏竞争所造成的垄断厂商的高价格、高利润以及低产出水平等经济效率的损失。所以,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一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公用事业、电信业和运输业都处于政府管制之下。 边际成本定价法:政府的管制价格应该等于边际成本按边际成本法决定的价格必定小于平均成本,在管制价格下,厂商是亏损的,厂商会退出生产这样一来,管制机构陷入了困境,要么放弃边际成本法,要么政府资助被套管制的企业

平均成本定价法:政府管制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厂商不再亏损,厂商会继续经营,但利润为零 双重定价法类似于价格歧视法的做法具体说,允许厂商可以对一部分购买欲望强的消费者收取较高的价格,且P>AC,从而厂商获得利润同时,厂商对一部分购买欲望较弱的消费者仍

按边际成本定价法收取较低的价格,由于P

第二节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具体有三点: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第二、一个生产集团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致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报复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一种被称为D需求曲线,一种被称为d需求曲线 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了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结论: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的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发生平移第二,由于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的每一市场价格水平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第三,d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的弹性

2.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

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

3.

在均衡点上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的亏损这取决于均衡价格是大于还是小于SAC在企业亏损时,只要均衡价格大于AVC,企业在短期内总是继续生产的;只要均衡价格小于AVC,企业在短期内就会停产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

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是相等的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0,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

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这就意味着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利润必定为0,

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曲线与D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简单看,这些情况与完全竞争厂商是相似的但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是两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及其状态具有本身的特点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

AR=LAC=SAC

在长期均衡产量上,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为0,且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点 5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理想的产量: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多余的生产能力。

垄断竞争厂商实际产量小于理想的产量,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就是生产某些相似产品的小规模的企业过于拥挤,如过分稠密的汽车加油站和零售店重复投入浪费了一部分资源,如果把这些重复投入的资源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也就是减少厂商的数量)生产的平均总成本就会降低,供给量就会增加同时,产品的多样化就会减少所以这种多余的生产能力代表由于想得到产品的多样化而付出的代价

6.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其原因如同上一节已经指出的那样,在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情况下,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找不到垄断竞争厂商和生产集团的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7.非价格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厂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也存在非价格竞争但长期看,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利润为0因此,非价格竞争便成为垄断竞争厂商普遍采取的另一种竞争方式

第三节寡头

1.寡头市场的特征: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它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例如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几家企业所控制

2.寡头市场形成的原因: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政论的扶植和支持等等寡头市场的成因与垄断市场的很相似的,只是程度有所差别而已寡头市场是比较接近垄断市场的一种市场组织

3.寡头行业的分类:按产品特征,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例如,钢铁、水泥行业差别寡头行业是指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例如,汽车、冰箱行业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即合作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合作的)两种类型

4.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每个厂商的价格和产量的变动都会都其它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首先要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它厂商可能作出的反应,根据所推测的反应采取最有利的行动寡头厂商们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使得寡头理论复杂化一般来说,不知道竞争对手的反应方式,就无法建立寡头厂商的模型或者说,有多少关于竞争对手的反应方式的假定,就有多少寡头厂商的模型,那么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作出一般的理论总结

本节介绍两面个经典的寡头模型,它们是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这两个模型都属于独立行动条件下的寡头厂商模型

5.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很容易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古诺模型的结论: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的1/3,即每个厂

商的产量为1/3OQ,行业的总产量为2/3OQ

双头古诺模型的结论的推广:今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1/(M+1)·市场容量

行业的均衡产量=M/(M+1)·市场容量

6.斯威齐模型:这一模型用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价格刚性是指当成本有一定量的改变时价格却保持不变。这就是说,在这种市场上,一旦价格决定之后,就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这种情况。斯威齐模型也被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

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斯威齐模型对出寡头厂商的弯折的需求曲线的推导:P242图7-16

有两条需求曲线dd需求曲线和DD需求曲线,dd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变动价格而其它寡头厂商保持价格不变时该厂商的需求状况,DD需求曲线表示行业内所有寡头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时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状况假定开始时的市场价格为DD需求曲线与dd需求曲线的交点B所决定的价格P,那么根据该模型的假设条件,该垄断厂商由B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d需求曲线上的dB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需求曲线上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很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斯威齐模型对价格刚性的解释: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在边际收益的垂直间断范围内随着边际成本的上升,那么它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时的价格是有刚性的只有成本发生很大的变化,才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斯威齐模型的缺陷:斯威齐模型也就是弯折的需求曲线解释了寡头市场较为普遍的价格刚性形成的原因,但是该模型并没有说明具有刚性的价格本身,如图中的价格水平P,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该模型的一个缺陷

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1.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

2.配置效率(效率):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该经济组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组合,那么,这个经济就是有效率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效率不仅仅仅要求所生产商品的正确组合,它还需要这些商品在分配给消费者时,使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我们根据这个标准通过比较不同市场组织条件下长期均衡点来分析哪一种市场组织的效率最大

3.经济效率的比较: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点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而且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的最低点在长期均衡点P=LAC,利润为0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竞争程度越高,长期均衡时的均衡价格越低,均衡产量越高,它的经济效率越高;垄断程度越高,长期均衡时的均衡价格越高,均衡产量越低,经济效率越低 另外,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P=LMC,也是判断该行业是否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的一个条件如果P>LMC,那么说明商品的供给不足的,应该有更多的资源转移到该商品的生产中来,以使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以使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社会境况变得更好一些在完全竞争市场,P=LMC,它表明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有P>LMC,它表明资源在该行业的配置是不足的尤其是在垄断市场,独家厂商维持了高价低产,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由此得出,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是最高的,垄断竞争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一节分配论概述

1.完全竞争厂商: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厂商

2.边际产品价值(VMP):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VMP=MP*P

3.要素价格: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C=W*L

4.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VMP=W或MP*P=W

5.要素供给原则:1.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dU/dL=dU/dY*dY/dL该式表示: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dU/dL ,他表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4.要素供给原则(dU/dl)/(dU/dY)=W/Wy

6.劳动供给曲线:鲜明特点为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这个特点可以从图中消费者随工资变化对闲暇需求量的变化中看出。由图可知,随着工资的上升,从而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上升,消费者闲暇需求量是先减后增。在时间资源总量为既定时,这当然意味着劳动供给量是先减后增。

7.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原因:与K0相对应,最优自用资源为0,从而土地供给量为Q拔;再设土地价格上升到R1,预算线变为EK1,最大效用组合为K1点,但与K1点相对应的最优自用资源仍为0,从而土地供给量仍为Q拔。换句话说,土地供给量总是为Q拔,与土地价格的高低无关。

8.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9.准租金: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10.经济租金:如果从某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则这一部分的要素收入叫经济租金

11.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G=A/(A+B)

2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该理论认为,其他条件不变,一种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以完全竞争厂商为例,厂商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最优的劳动使用量必须满足VMPL=P·MPL=W的条件,故有W/P=MPL,即工人的实际工资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产量

同理可以得到,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也取决于其边际产量的多寡因此,看上去,每一种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各自对生产所作出的贡献(各自的边际生产率)作为报酬

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无论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都是一个完全竞争者

不完全竞争厂商的类型:(1)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2)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3)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dC(L)/dL=W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VMP=W或MP·P=W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厂商必须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要素的边际成本相等的地方

确定其要素需求量就完全竞争厂商来讲,其要素使用原则可表示为VMP=W,这里的VMP可以是任一种要素的边际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W则为相应要素的市场价格(就卖方垄断厂商而言,要素使用原则可表示为MRP=W;而买方垄断厂商的使用原则则可表示为VMP=MFC虽然形式不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若生产中只使用一种要素L,则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关于该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第五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要素需求曲线的推导:与第三章我们在由个别需求曲线导出市场需求曲线时的做法类似,这里也可用水平加总的办法以由个别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得到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但考虑到不同厂商的行为的相关性(当所有厂商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同时调整其要素需求量时,它们的VMP线不是相互独立的),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不能直接由各厂商的VMP线水平相加得到须先对个别厂商的VMP作调整得到行业调整线,然后再水平相加因此,考虑到所有厂商

的同时调整,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再是其边际产品价值线,而是一条更为陡峭的行业调整线将厂商的行业调整线水平加总,即得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欧拉定理(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假如社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则Q=L·MPL+K·MPK欧拉定理只有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才是适用的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产量会不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即QL·MPL+K·MPK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主要是分析研究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这样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均衡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每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的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只有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是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才达到一般均衡 2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着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

3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第二节经济效率

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简言之,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

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换句话说,福利经济学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户之间的最优分配,即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

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多人社会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进行选择,其中A与B是任意两种状态,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

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要使两种商品X和Y在两个消费者A和B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MRSAXY=MRSBXY

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要使两种生产要素L和K在两个生产者C和D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来说,这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MRTSCLK=MRTSDLK

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MRTXY=MRSXY即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本章还讨论了完全竞争一般均衡状态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关系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MRSAXY=PX/PY,MRSBXY=PX/PY,A、B为任意两消费者,X、Y为任意两产品于是得到:MRSAXY=MRSBXY因此,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RTSCLK=PL/PK,MRTSDLK=PL/PK,

C、D为任意两生产者,L、K为任意两生产要素于是得到:MRTSCLK=MRTSDLK因此,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TXY=│△Y/△X│=MCX/MCY,MCX/MCY=PX/PY,MRSAXY=PX/PY,于是得到:MRTXY=PX/PY=MRSXY因此,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化行为可以使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得到满足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有效率的经济

第七节社会福利函数

1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在两人社会中可以写成:W=W(UA,UB)由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代表了可能达到最大社会福利

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福利函数。

第八节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够自然而然地改善收入的分配;增进公平的 政策可能会损害效率

2“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这是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的较为普遍的一个思路

3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通过税收、政府支出以及其他一些措施,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分配公平问题

纳什均衡:指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微观经济政策。 免费乘车者:某些消费者不负担一揽子支付而享受低价格的好处。

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活动

第一节垄断

1垄断与低效率: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垄断厂商获得超额经济利润,此时确定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整个经济均衡于低效率之中图12-1中△GIH所代表的面积就是由于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所造成的低效率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2寻租理论:垄断还可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获取超额经济利润,厂商常常付出一定代价,这种行为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它不是用于生产,没有创造出任何有益的产出,完全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一般称其为“寻租”

3公共管制:公共管制一般是指政府对垄断的干预,即并非由垄断企业自行确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而是由政府管制,包括有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双重定价法以及资本回报率管制

4反托拉斯法:政府反对垄断的法律规定反托拉斯法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是违法的,对违法者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

第二节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外部影响是指某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该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等

2外部影响分类: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称为外部经济,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称为外部不经济,具体又可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3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失当:外部影响的存在造成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4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⑴使用税收和津贴⑵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⑶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5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第三节公共物品

1排他性和竞用性: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不同在于后者的排他性和竞用性通常将不具备消费的排他性和竞用性的商品叫做公共物品,而把海鱼这一类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型

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很容易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公共物品如果由竞争市场上私人进行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低于社会所要求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3公共物品解决办法:公共物品由政府或公共部门安排生产并根据社会福利原则来分配公共物品

4公共资源:公地悲剧的发生与寓意

5公共物品生产的调节机制:⑴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是对某公共投资带来的现值给予估计,然后同它预期所需支出的成本相比较,以求出该项计划可能产生的全部收益与全部成本的比率,根据评估结果看该项目是否值得生产⑵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政府对供给品的决策,特别注重研究那些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问题

第四节不完全信息

1不完全信息: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完全信息,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很不完全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2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商品市场上信息少的一方与信息多的一方做交易时,信息少的一方面对交易对手做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可导致效率损失

3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保险市场上表现为保险公司的信息不完全,常发生道德风险,即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采取的行动,由此发生的具有私人信息或信息优势的一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动的情况

4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劳动市场上典型特点是招聘者的信息不完全而导致经济的低效率 5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必须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以使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利益相一致

6信誉和信息调控:通过建立“信誉”以及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充分问题

6.主要参考书目:

1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3版;美国英林崖城: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95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98

3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7版;纽约:诺顿公司,1991

W0 A

O L0 L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相关内容

  • 历史复习题1
  • 1.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B.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C.点燃了"星星之火" D.创建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2.毛 ...

  • [公务员培训]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解析100分
  •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解析 1.我国与周边( )国家有领土领海资源争议.(单选题 1 分) A.1 个 B.2 个 C.4 个 D.6 个 2.当今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单选题 1 分) A.欠发达国家 B.落后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 3.我国总体仍处于可 ...

  • 考研阅读理解,新东方93分高手笔记
  • 一.考研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 ...

  • 六年级上册品社复习
  • 第三单元复习题 1. 年,( )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独自参加了在( )举行的第 届奥运会.52年后, 年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再次出现在洛杉矶第 届奥运赛场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赛场后首次全面参加奥运会.此次奥运会上,( )一声清脆的枪响,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这次奥运会上 ...

  • 初三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初三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开展殖民掠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生贵族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掌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 ...

  • 中考阅读题应答策略之文言文阅读
  •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 2016月考历史
  • 12.10月考历史复习提纲(第1-3单元+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双基回顾.(知识点概述)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第2 △1921代替了原来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新 ...

  •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人民版][复习资料]
  •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复习提纲 第1课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知识梳理 .分散的文明 (农业文明) 五大文明摇篮 南欧爱琴海沿岸--欧洲基督教文明 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儒家文明 南亚印度河流域-- 佛教文明和印度教文明 北非尼罗河流域 西亚两河流域 [基础知识] 一."新航路开辟 ...

  •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解析
  • 85 分答卷  1.在机关单位收文环节中,收到涉密公文应单独登记,并按( )分送有关领导, 阅后及时收回,单独保管.(单选题 3 分)o o o o得分:3 分A.职位高低的规定 B.学历职称的规定 C.阅读级限的规定 D.工作年限长短 得分:3 分2.我国与周边( )国家有领土领海资源争议 ...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专题七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专题复习导航] ◎考情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文科 综合考试不回避热点.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特点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将越来越成 为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重点和亮点,成为世界史新的.最主要的学科主体知识. 2009年考查过的主要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