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苏饮研究进展

·228·

医药, 2007, 39(4):57-59.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5月第8卷第10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May 2014, Vol. 8, No. 10

[10]  李凤森, 高振. 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 中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22):283-285.

[11]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咳嗽中医诊疗

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中医杂志, 2012, 53(1):80-84.

[12]  建生、王至婉、李素云,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

断标准:讨论稿. 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0, 52(21):428-431.

[13]  刘利本, 平家奇, 高海飞, 等. 蒲公英不同部位提取物体外抑

菌作用的比较.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0, 32(1):65-68.

[14]  严哲琳, 刘铜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概述. 辽

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6):149-151.

[15]  张霄翔, 王艳苹, 王玉风, 等. 瓜萎皮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

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药房, 2009, 20(9):648-649.

[16]  宋东升, 周庆伟.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甘

肃中医, 2010, 23(4):9-11.

[17]  高振, 李风森, 杨剑, 等. 近1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治

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6):286-288.

[收稿日期:2014-03-23]

[3] 孙钢, 吕志坚, 茅彩萍, 等. 参蛤益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2(14):37-39.

[4] 闫莉, 平芬, 韩晓雯. 舒血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

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12): 1499-1501.

[5] 徐远明, 罗黎明.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糖

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 25(4):428-429.

[6] 储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近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 2010, 19(10):1299-1302.

[7] 高振, 李凤森, 杨剑, 等. 近1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治

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6):286-288.

[8] 张葵, 张培琴, 陈昱江, 等.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213-215.

[9] 张培琴, 张葵, 刘瑶, 等.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

气虚证大鼠肺细胞外质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11):168-170.

参苏饮研究进展

宋涛 袁继承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阐述近年来参苏饮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进而为参

苏饮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参苏饮;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参苏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主治功效为治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 其症状为恶寒发热, 无汗, 头痛, 鼻塞, 咳嗽声重, 痰白, 胸膈满闷, 舌苔白, 脉弱等。此方剂益气解表, 理气化痰。为了解参苏饮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为参苏饮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就近年来参苏饮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研究情况进行收集, 并对此进行探讨。1 临床应用

1. 1 体虚感冒 崔杰[1]用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65例, 1剂/d, 5剂为1疗程, 连服2~4疗程。结果痊愈60例, 无效5例, 治愈率为92.3%, 效果满意。周超杰等[2]用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艾滋病患者感冒46例, 结果

[3]

显效32例, 有效8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86.96%。陈德兴用参苏饮治疗气虚外感病症60例, 结果60例全部治愈, 其中服3剂痊愈者38例, 4~6剂者20例, 7~10剂者2例, 效果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参苏饮适用于体虚感冒的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2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由于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甚至气喘, 易于形成过敏性支气管炎而成难治性疾病。陈红[4]参苏饮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 结果痊愈10例(28%);好转24例(66%);

无效2例(6%);总有效率94.4%。屈沂[5]以参苏饮加减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8例, 结果显效21例, 好转15例, 无

效2例。有效率为94.5%。陈茂伟[6]复方参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60例, 与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相比, 结果治疗结束后1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以上提示参苏饮方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3 小儿气虚咳嗽 小儿气虚咳嗽多发生在小儿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后, 经西医治疗其他症状已消失, 唯遗咳嗽难愈, 而继续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郝永敏[7]运用加减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126例, 结果治愈102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56例, 2个疗程治愈者33例, 3个疗程治愈者13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03%, 提示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效果显著。

1. 4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多发病, 主要由上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临床起病急, 症状较重,

[8]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申俊岭用参苏饮配合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3例, 同时设观察组33例用西药治疗, 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 好转3例, 有效率96.97%, 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显著, 提示参苏饮合莪术油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1. 5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咯痰, 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何亦龙等[9]采用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本病33例, 并与

作者单位:510663 广州,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宋涛);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袁继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5月第8卷第10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May 2014, Vol. 8, No. 10

·229·

西药常规治疗32例比较, 试验组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为75%。预后情况, 治疗组复发率为15.2%, 对照组为34.4%。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 预后情况较对照组好。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有明显差异, 提示参苏饮有一定的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作用1. 6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多发于,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10~14岁儿童但5岁以前儿童发病也不少见, 具有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的特点。郭泽举等[10]采用复方参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 与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相比, 结果治疗结束后近期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 治疗结束后1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复方参苏颗粒加西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效果持久1. 7 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 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 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闭塞, 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 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章惠民[11]用参苏饮加减治疗冠心病35例, 结果15例显效, 18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94.5%。提示参苏饮有治疗冠心病的作用1. 8 萎缩性胆囊炎 萎缩性胆囊炎是以胆囊体积萎缩变小, 值得临床参考。

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胆囊炎症, 属临床常见病。郭合新[12]用参苏酸枣汤为主治疗萎缩性胆囊炎52例, 治愈20例, 显效25例, 有效4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4.23%。提示参苏饮加减制成的参苏酸枣汤具有治疗萎缩性胆囊炎的作用。

1. 9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是妇女在怀孕早期出现的常见反应, 包括头晕、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偏食、厌恶油腻、恶心、

呕吐等, 中医称之为“恶阻”。顿祖波[13]

用参苏饮方减前胡、桔梗、枳壳, 加藿香为基本方, 治疗恶阻14例, 结果治愈11例, 有效3例, 取得满意疗效, 提示参苏饮方减前胡、桔梗、枳壳, 加藿香具有治疗妊娠呕吐的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1. 10 其他疾病 除上述作用外, 尚有用参苏饮治疗支气管哮喘[14]、支气管扩张[14]、肺气肿[15]、中风后遗症(动脉硬

化性脑梗塞后言语不利) [15]

、糖尿病[15]、慢性直结肠炎[16]、慢性泄泻[17]、自汗[17]、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8]2 不良反应

等病证的报道。3 讨论

作者未见参苏饮不良反应事件文献报道。参苏饮通过益气解表, 理气化痰以达到治疗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的目的, 自宋代发明到现在已经九百多年了, 当今《中国药典》收载了此方(丸剂), 充分奠定了参苏饮治疗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的重要地位。由于参苏饮药效成分的多样性, 为我们发现参苏饮新的适应证成为可能。本文正是通过收集近年来参苏饮的临床应用的文献, 整理出了

参苏饮除了治疗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外, 尚能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糖尿病、萎缩性胆囊炎、妊娠呕吐、慢性直结肠炎、慢性泄泻等病证;发现参苏饮的适应证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外, 还扩展到了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 并且作者未见参苏饮不良反应事件文献报道。说明参苏饮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安全性较高, 进一步研究开发参苏饮的新应用具有广阔空间。由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均具有有效成分多样性的特点, 因此参苏饮发现新的临床应用为其它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发现新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崔杰.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临床观察.河南中

医, 2012.31(1):47-48.

周超杰.梁芳林.贾成峰.参苏饮合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患者

感冒46例.新中医, 2005, 37(6):70.

陈德兴.参苏饮加味治疗气虚外感60例.福建中医药, 1996,

27(6):49.

陈红.参苏饮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中国实验

方剂学杂志, 1998, 4(6):57.

屈沂.参苏饮加减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8例.河南中医,

2007, 27(2):68.

陈茂伟, 郭华明, 郭泽举, 等.复方参苏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

呼吸道感染60例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8):211-212.

郝永敏.加减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126例.江苏中医药,

2004, 25(6):38.

申俊岭.参苏饮合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3例临床

观察.河南中医, 2004, 24(4):44.

何亦龙, 黎晓莉.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慢性喘息性

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2):276-277.

  郭泽举, 陈茂伟, 张雁, 等.复方参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27(6): 398-399.

  章惠民.加减参苏饮治疗冠心病35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5

(5):195.

  郭合新. 参苏酸枣汤辨证治疗萎缩性胆囊炎52例临床观察.内

蒙古中医药, 2010(2):4.

  顿祖波. 参苏饮加减治疗恶阻14例.湖北中医杂志, 1986(4):

23.

  李红梅. 参苏胶囊临床疗效观察.药物与临床, 2009, 16(8):52-53.

  苏安. 参苏饮在老年病中的运用.陕西中医, 1991, 12(7):315-317.

  庞东升.唐志钦老师运用参苏饮举隅.四川中医, 1988(11):

14-15.

  杜友庆.参苏饮临床应用举隅.陕西中医, 1995, 16(2):85.  张蕾.参苏饮加减治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例.甘肃中医,

1999, 12(3):8-9.

[收稿日期:2014-03-19]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228·

医药, 2007, 39(4):57-59.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5月第8卷第10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May 2014, Vol. 8, No. 10

[10]  李凤森, 高振. 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 中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22):283-285.

[11]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咳嗽中医诊疗

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中医杂志, 2012, 53(1):80-84.

[12]  建生、王至婉、李素云,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

断标准:讨论稿. 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0, 52(21):428-431.

[13]  刘利本, 平家奇, 高海飞, 等. 蒲公英不同部位提取物体外抑

菌作用的比较.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0, 32(1):65-68.

[14]  严哲琳, 刘铜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概述. 辽

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6):149-151.

[15]  张霄翔, 王艳苹, 王玉风, 等. 瓜萎皮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

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药房, 2009, 20(9):648-649.

[16]  宋东升, 周庆伟.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甘

肃中医, 2010, 23(4):9-11.

[17]  高振, 李风森, 杨剑, 等. 近1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证治

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6):286-288.

[收稿日期:2014-03-23]

[3] 孙钢, 吕志坚, 茅彩萍, 等. 参蛤益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2(14):37-39.

[4] 闫莉, 平芬, 韩晓雯. 舒血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

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12): 1499-1501.

[5] 徐远明, 罗黎明.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糖

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 25(4):428-429.

[6] 储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近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 2010, 19(10):1299-1302.

[7] 高振, 李凤森, 杨剑, 等. 近1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治

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6):286-288.

[8] 张葵, 张培琴, 陈昱江, 等.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213-215.

[9] 张培琴, 张葵, 刘瑶, 等. 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

气虚证大鼠肺细胞外质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11):168-170.

参苏饮研究进展

宋涛 袁继承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阐述近年来参苏饮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进而为参

苏饮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参苏饮;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参苏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主治功效为治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 其症状为恶寒发热, 无汗, 头痛, 鼻塞, 咳嗽声重, 痰白, 胸膈满闷, 舌苔白, 脉弱等。此方剂益气解表, 理气化痰。为了解参苏饮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为参苏饮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就近年来参苏饮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研究情况进行收集, 并对此进行探讨。1 临床应用

1. 1 体虚感冒 崔杰[1]用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65例, 1剂/d, 5剂为1疗程, 连服2~4疗程。结果痊愈60例, 无效5例, 治愈率为92.3%, 效果满意。周超杰等[2]用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艾滋病患者感冒46例, 结果

[3]

显效32例, 有效8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86.96%。陈德兴用参苏饮治疗气虚外感病症60例, 结果60例全部治愈, 其中服3剂痊愈者38例, 4~6剂者20例, 7~10剂者2例, 效果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参苏饮适用于体虚感冒的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2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由于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甚至气喘, 易于形成过敏性支气管炎而成难治性疾病。陈红[4]参苏饮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 结果痊愈10例(28%);好转24例(66%);

无效2例(6%);总有效率94.4%。屈沂[5]以参苏饮加减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8例, 结果显效21例, 好转15例, 无

效2例。有效率为94.5%。陈茂伟[6]复方参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60例, 与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相比, 结果治疗结束后1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以上提示参苏饮方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3 小儿气虚咳嗽 小儿气虚咳嗽多发生在小儿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后, 经西医治疗其他症状已消失, 唯遗咳嗽难愈, 而继续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郝永敏[7]运用加减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126例, 结果治愈102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56例, 2个疗程治愈者33例, 3个疗程治愈者13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03%, 提示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效果显著。

1. 4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多发病, 主要由上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临床起病急, 症状较重,

[8]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申俊岭用参苏饮配合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3例, 同时设观察组33例用西药治疗, 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 好转3例, 有效率96.97%, 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显著, 提示参苏饮合莪术油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1. 5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咯痰, 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何亦龙等[9]采用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本病33例, 并与

作者单位:510663 广州,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宋涛);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袁继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5月第8卷第10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May 2014, Vol. 8, No. 10

·229·

西药常规治疗32例比较, 试验组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为75%。预后情况, 治疗组复发率为15.2%, 对照组为34.4%。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 预后情况较对照组好。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有明显差异, 提示参苏饮有一定的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作用1. 6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多发于,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10~14岁儿童但5岁以前儿童发病也不少见, 具有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的特点。郭泽举等[10]采用复方参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 与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相比, 结果治疗结束后近期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 治疗结束后1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提示复方参苏颗粒加西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效果持久1. 7 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 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 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闭塞, 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 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章惠民[11]用参苏饮加减治疗冠心病35例, 结果15例显效, 18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94.5%。提示参苏饮有治疗冠心病的作用1. 8 萎缩性胆囊炎 萎缩性胆囊炎是以胆囊体积萎缩变小, 值得临床参考。

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胆囊炎症, 属临床常见病。郭合新[12]用参苏酸枣汤为主治疗萎缩性胆囊炎52例, 治愈20例, 显效25例, 有效4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4.23%。提示参苏饮加减制成的参苏酸枣汤具有治疗萎缩性胆囊炎的作用。

1. 9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是妇女在怀孕早期出现的常见反应, 包括头晕、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偏食、厌恶油腻、恶心、

呕吐等, 中医称之为“恶阻”。顿祖波[13]

用参苏饮方减前胡、桔梗、枳壳, 加藿香为基本方, 治疗恶阻14例, 结果治愈11例, 有效3例, 取得满意疗效, 提示参苏饮方减前胡、桔梗、枳壳, 加藿香具有治疗妊娠呕吐的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1. 10 其他疾病 除上述作用外, 尚有用参苏饮治疗支气管哮喘[14]、支气管扩张[14]、肺气肿[15]、中风后遗症(动脉硬

化性脑梗塞后言语不利) [15]

、糖尿病[15]、慢性直结肠炎[16]、慢性泄泻[17]、自汗[17]、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8]2 不良反应

等病证的报道。3 讨论

作者未见参苏饮不良反应事件文献报道。参苏饮通过益气解表, 理气化痰以达到治疗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的目的, 自宋代发明到现在已经九百多年了, 当今《中国药典》收载了此方(丸剂), 充分奠定了参苏饮治疗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的重要地位。由于参苏饮药效成分的多样性, 为我们发现参苏饮新的适应证成为可能。本文正是通过收集近年来参苏饮的临床应用的文献, 整理出了

参苏饮除了治疗虚人外感风寒, 内有痰饮证外, 尚能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糖尿病、萎缩性胆囊炎、妊娠呕吐、慢性直结肠炎、慢性泄泻等病证;发现参苏饮的适应证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外, 还扩展到了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 并且作者未见参苏饮不良反应事件文献报道。说明参苏饮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安全性较高, 进一步研究开发参苏饮的新应用具有广阔空间。由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均具有有效成分多样性的特点, 因此参苏饮发现新的临床应用为其它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发现新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崔杰.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临床观察.河南中

医, 2012.31(1):47-48.

周超杰.梁芳林.贾成峰.参苏饮合小柴胡汤治疗艾滋病患者

感冒46例.新中医, 2005, 37(6):70.

陈德兴.参苏饮加味治疗气虚外感60例.福建中医药, 1996,

27(6):49.

陈红.参苏饮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中国实验

方剂学杂志, 1998, 4(6):57.

屈沂.参苏饮加减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8例.河南中医,

2007, 27(2):68.

陈茂伟, 郭华明, 郭泽举, 等.复方参苏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

呼吸道感染60例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8):211-212.

郝永敏.加减参苏饮治疗小儿气虚咳嗽126例.江苏中医药,

2004, 25(6):38.

申俊岭.参苏饮合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3例临床

观察.河南中医, 2004, 24(4):44.

何亦龙, 黎晓莉.参苏饮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慢性喘息性

支气管炎疗效观察.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2):276-277.

  郭泽举, 陈茂伟, 张雁, 等.复方参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0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27(6): 398-399.

  章惠民.加减参苏饮治疗冠心病35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5

(5):195.

  郭合新. 参苏酸枣汤辨证治疗萎缩性胆囊炎52例临床观察.内

蒙古中医药, 2010(2):4.

  顿祖波. 参苏饮加减治疗恶阻14例.湖北中医杂志, 1986(4):

23.

  李红梅. 参苏胶囊临床疗效观察.药物与临床, 2009, 16(8):52-53.

  苏安. 参苏饮在老年病中的运用.陕西中医, 1991, 12(7):315-317.

  庞东升.唐志钦老师运用参苏饮举隅.四川中医, 1988(11):

14-15.

  杜友庆.参苏饮临床应用举隅.陕西中医, 1995, 16(2):85.  张蕾.参苏饮加减治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例.甘肃中医,

1999, 12(3):8-9.

[收稿日期:2014-03-19]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相关内容

  • 全国科研院所名录
  • 序号名称 1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2上海机电工程科技情报研究所3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4华北油田井下工艺研究所 5吉林省油田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所 6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技术服务公司工艺研究所7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工艺研究所8胜利油田设计规划研究所 9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所 10 ...

  • 一.小学语文学科
  • 小学各学科科研课题题目参考 (一)校本教研 1.语文素养与教学艺术同步提高的实践研究 2.语文教研组活动新模式的构建与运作 3.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4.建立校内语文教学协作组的研究 5.建立校内骨干教师教学沙龙的实践 6.提高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7.备课质量评价的新探索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
  • 转发<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院属各相关部门: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已开始启动,现将<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 ...

  • 小微课题选题指南
  • 日照市教育学会2013年度小(微)课题选题指南 <指南>说明: 1.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本<指南>为课题立项工作服务,促进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课题. 2.课题指南项目不等同于课题名称,应用和落实的过程应是进一步分解和细化的过程. 3.课题指南仅为学校和广 ...

  • 小学教育论文选题
  •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教育学和心理学类1.教育学类(1)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2)义务教育·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问题研究(3)教师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 ...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一.德育研究 1.高中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建设研究 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4.贴近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6.中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7.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 ...

  • 子课题及微型课题选题参考
  • 一.微型课题选题意见 1."小",即课题确定要小. "小"有两个层面:一是针对本校.本班.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最烦恼.最困惑.最亟须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小"课题:二是广大教师可以在学校主课题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相关教育 ...

  • 平原一中教师小课题研究指南
  • 教师小课题研究指南 一. 什么是教师小课题研究? "教师小课题研究",也叫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小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贴近教学,贴近 ...

  •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推进黑龙江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开创全省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新局面,依据<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