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级验光员理论知识

2014年高级验光员理论知识

1.( )当量氯化钠是泪液的渗透压的正常值。

A 、0.09%~1.02% B 、0.09%~1.20%

C 、0.0~1.02% D 、0.09%~1.20%

2.房水具有的作用中不包括( )。

A 、维持眼内组织代谢 B、调节眼 C、调节 D、屈光介质

3.检影时发现映光中央有一些漂浮且与眼球运动方向相反的黑影,表明是由( )混浊引起的。

A 、角膜 B、玻璃体 C、房水 D、晶状体

4.角膜软化症可能是由缺乏( )而产生的。

A 、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5.( )是用光学方法测量活体角膜中央部厚度的正常值。

A 、1毫米 B 、0.8毫米 C 、0.78毫米 D 、0.52毫米

6.由顶相对的大小相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所组成的透镜为( )。

A 、 正柱面透镜 B 、负柱面透镜

C 、正球面透镜 D 、负球面透镜

7.在光学恒等变换规则中规定,若原轴位大于90度时,新轴位应( )

A 、不变 B 、减90度 C 、被180度减 D 、减6乘30度

8.( )为晶状体前面静止时曲率半径的正常值。

A 、10mm B 、6mm C 、7.7mm D 、6.8mm

9.由两个( )构成的透明介质称为透镜。

A 、反射面 B 、直射面 C 、折射面 D 、对射面

10.两眼屈光度之间的( )去屈光参差的主要诊断依据。

A 、差异 B 、和 C 、不同 D 、大小

11.视杆细胞外节所含感光色素为( ) 。

A 、视紫蓝质 B、视紫质 C、视青质 D、视紫红质

12.在闭眼的情况下,角膜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

A 、 睑结膜血管 B、房水 C、角膜缘部血管 D、角膜

13.眼镜误矫容易发生持续性隐斜视,近视过矫发生( ),远视过矫发生( )。

A 、内隐斜;外隐斜 B 、内隐斜;内隐斜;

C 、外隐斜;外隐斜 D 、外隐斜;内隐斜

14.泪液破裂时间的正常值是( )。

A 、2~5S B、11~50S

C 、50~60S D、60~70S

15.( )为晶状体前面静止时曲率半径的正常值。

A 、10mm B、6mm C、7.7mm D、8.8mm

16.人眼的最小视角是由( )决定的。

A 、屈光状态 B、人眼所具有的最小分辨力

C 、角膜状况 D、晶体状况

17.非黄斑区只有( )。

A 、锥细胞和杆细胞 B、杆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锥细胞

18.假性近视主要是由( )原因造成的。

A 、调节过度 B、近视三联运动失常

C 、调节痉挛 D、集合过度

19.感光质的漂白包括( )。

A 、分解过程 B 、分解合成过程

C 、还原过程 D 、合成过程

20.双眼平衡时雾视检测应该是( )。

A 、先右后左 B、双眼同时进行

C 、单眼分别进行 D、先左后右

21.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组织是( )

A 、巩膜 B 、脉络膜 C 、玻璃体 D 、视神经

22.角膜、房水(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

A 、角膜上皮 B 、角膜内衣 C 、晶体 D 、视网膜

23.( )是目前最常用的视力记录法。

A 、三分记录法 B 、四分记录法 C 、小数记录法 D 、六分记录法

24.雾视法的目的是使被检眼处于人为相对( )状态,从而使被检眼放松调节。

A 、远视 B、近视 C 、散光 D、屈光参差

25.在远雾视时,双眼的雾视量通常应该是( )。

A 、相同的 B、不同的

C 、根据基础屈光状态而定 D、低度正透镜

26.正视眼的远点在( )。

A 、50米处 B 、无限远处 C 、100米处 D 、200米处

27.双眼平衡时视力应在( )。

A 、0.8以上 B 、0.8以下 C 、0.6~0.8左右 D 、0.2~0.6

28.远视眼在屈光检查前须行远雾视,是因为哪种原因使其产生不能放松的调节张力( )。

A 、看远需要调节 B看近需要调节

C 、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 D 、睫状肌无力

29.若一近视患者伴有外隐斜,配镜处方应该是( )。

A 、最佳视力的最高度数 B 、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

C 、欠矫 B、过矫

30.单色光为可见光中( )。

A 、单一波长的光 B、波长最短的光

C 、波长最长的光 D、波长叠加的光

31.按照加法混色学说, 红色加深绿色成为( )。

A 、橙色 B 、紫色 C 、青色 D 、黄色

32.辨色疲劳表现条件为( )。

A 、色环境复杂 B、紫红色出现

C 、辨色时间持续 D、黄色出现

33.( )可用来做老光镜片。

A 、近视与远视镜片 B 、只有远视镜片

C 、只有近视镜片 D 、只有散光镜片

34.渐变镜片最上方为( )。

A 、视远区 B 、视近区 C 、偏差区 D 、渐变区

35.视网膜的光敏感度与光刺激阈值( )。

A 、正比 B、正相关 C、负相关 D、不相关

36.夜盲症是由于( )。

A 、视网膜感光质合成障碍 B、视网膜感光质分解过度

C 、血液中维生素A 缺乏 D、个体差异

37.暗适应的全过程时间通常为( )。

A 、15min B、20min C、25min D、30min

38.( )是不适合配戴普通渐变镜的职业。

A 、教师 B 、书记员 C 、秘书 D 、图书管理员

39.( )是镜架调整的主要内容。

A 、镜框大小 B 、镜框高度 C 、顶点距离 D 、镜框宽度

40.强光照射后,发生闪光盲,是由于( )。

A 、感光质合成过度 B、感光质分解过度

C 、感光质合成不足 D、感光质分解不足

41.明适应的过程是视感光质( )过程;暗适应的过程是视感光质( )过程。

A 、分解增加过程;合成增加过程

B 、分解减少过程;分解合成过程

C 、分解减少过程;合成增加过程

D 、分解增加过程;分解合成过程

42.在亮环境中最亮的颜色为( )。

A 、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43.降低环境亮度,最后看不见的颜色为( )。

A 、红色 B、蓝色 C 、黄色 D 、绿色

44.5m 标准验光室小数视力表中1.0视标高度为7.3mm ,那么6m 验光室1.0视标的高度是( )。

A 、8.3mm B、8.5mm C、8.7mm D、8.9mm

45.小数视力0.5,对应的对数视力是( )。

A 、4.5 B、4.6 C、4.7 D、4.8

46.被测眼所见到的红色视标显著亮于绿色视标,证实( )。

A 、近视欠矫或远视欠矫 B 、近视过矫或远视过矫

C 、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 D 、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

47.被测眼所见到的绿色背景视标显著较红色背景视标清晰,应该( )。

A 、增加负球镜试片焦度 B 、增加正球镜试片焦度

C 、减少正球镜试片焦度 D 、减少负柱镜试片焦度

48.将±0.25m-1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模糊,将±0.25m-1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同样模糊,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

A 、过矫-0.25m-1 B、过矫>-0.25m-1

C 、欠矫>-0.25m-1 D、适量

49.将±0.25m-1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

被测眼感到比与放置前更清晰,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

A 、适量 B、过矫-0.25m-1 C、过矫>-0.25m-1 D、欠矫-0.25m-1

50.对于近视眼,±0.25m-1交叉柱镜的正柱镜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

A 、减少-0.25m-1柱镜焦度 B、减少-0.50m-1柱镜焦度

C 、减少-0.25m-1球镜焦度 D、增加-0.25m-1球镜焦度

51.以米为单位的工作距离的倒数称为( )。

A 、调节幅度 B 、最小调节幅度 C 、调节需求 D 、最小调节需求

52.双色法的原理为( )。

A 、红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B 、蓝光与黄色成像位置不同

C 、红光与蓝光成像位置不同 D 、蓝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53.斜视时,瞳距测量应采取( )方法测量。

A 、角膜缘之间的距离 B 、从一眼外眦角至另一眼的内眦角

C 、两瞳孔内缘之间的距离 D 两瞳孔外缘之间的距离

54.( )是测量单眼瞳距时应注意的问题。

A 、未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B 、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C 、双眼同时下视 D 、双眼同时平线

55.若双眼的屈光焦量不平衡,可能导致( )。

A 、双眼看远不适 B、双眼看近不适

C 、单眼看远不适 D、视情况而定

56.一非主视眼发生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则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视疲劳( )。

A 、看远时 B、看近时 C、看远看近时 D、不发生

57.一非主视眼发生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则在看远时发生( )。

A 、非主视眼近视过矫 B 、主视眼近视过矫

C 、非主视眼近视欠矫 D、主视眼近视欠矫

58.矫正眼镜的放大倍率为( )无关。

A 、眼镜后顶点屈光度 B 、眼镜前顶点屈光度

C 、镜眼距 D 、镜片形成

59.成年人屈光参差在3.00D 以下者通常全部矫正,( )。

A 、但不能得到立体视 B 、且可得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立体视

C 、且可得到完全的立体 D 、但只能得到部分立体视

60.( )是隐形眼镜镜片沉淀物的种类。

A 、类脂 B 、钙结石 C 、蛋白膜 D 、以上都是

61.泪膜破裂时间( )促使隐形眼镜蛋白膜形成。

A 、不变 B 、延长 C 、缩短 D 、以上都不对

62.一主视眼发生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则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视疲劳( )。

A 、看远时 B、看近时 C、看远看近时 D、不发生

63.一个子午线曲率不规则称为( )。

A 、不规则性散光 B、规则性散光 C、双斜散光D 、肌性散光

63.逆律散光是指近何径向焦力较大的眼( )。

A 、近垂直向 B、近水平向 C、各向焦力相等 D、近斜向

65.眼睑力对哪一种复曲面接触镜影响最大( )。

A 、斜位散光 B、顺律散光 C、逆律散光 D、复性散光

66.睫状肌肌力不均衡属于( )。

A 、曲率性散光 B、光心偏离性散光

C 、指数性散光 D、肌性散光

67.在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中,近视被测者诉棱镜分视后(右眼基下,左眼基上),下方视标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

A 、右试片减少-0.25m-1球镜 B、左试片减少-0.25m-1球镜

C 、右试片增加-0.25m-1球镜 D、左试片增加-0.25m-1球镜

68.采用±0.50交叉柱镜观察近交叉视标,若被测眼在规定测定距离的条件出现如下现象,则需要配戴老视眼镜( )。

A 、横线模糊 B、横线清晰或横线纵线均清晰

C 、横线与纵线均模糊 D、 纵线清晰

69.两个屈光不同的子午线互成直角称为( )

A 、不规则性散光 B、规则性散光 C、双斜散光D 、肌性散光

70.散光眼最常见的表现为( )。

A 、视力下降 B、单眼复视 C、双眼复视 D、视疲劳

71.渐变镜上隐形小刻印是( )。 ,

A、用酒精可以擦去的 B、寻找其他标记的标志

C、加工的标记 D、可以用水去掉的

72.下列对检影验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光带顺动时加正镜片

B、反射光带逆动时加负镜片

C、检影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中和点

D 、检影处方就是最后的配镜处方

73.下列对静态检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受调节影响 B、不需睫状肌麻痹

C、反射光明亮 D、费时

74.1米检影距离下的检影处方是-1.00/-1.00X90,则验光处方应该是( )

A、-2.00/-2.00 X 90 B、-2.00/-1.00 X 90

C、-1.00/-2.00 X 90 D、-1.00/-1.00 X 90

75.下列对电脑验光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青少年调节不易放松,容易有误差

B、对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电脑验光仪测量结果准确

C、电脑验光仪的稳定性尚有误差

D、电脑验光仪对散光轴向的检查准确

76.一患者使用钟形散光仪测量散光,报告2点和8点的线条最黑,则散光轴向应该在( )

A、60 B、20 C、80 D、180

77.下列哪种情况近视力优于远视力( )

A、老视未彻底矫正 B、角膜中央部浑浊

C、中心视野暗点 D、视远性眼球震颤

78.患者在2.5米处看清0.1视标,则其视力是( )

A、0.05 B、0.1 C、0.01 D、0.06

79.屈光不正不包括 ( )

A 、近视 B、远视 C、老视 D、散光

80.近视眼的远点在( )

A、无限远 B、视网膜后 C、视网膜上 D、眼前与无限远之间的某一距离上

81.以下近视的配镜原则错误的是 ( )

A、最佳视力最小度数

B、高度近视初配眼镜时,若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镜片,可将度数适当降低

C、对于外隐斜者应给予完全矫正

D、对于内隐斜者应给予完全矫正

82.微度散光是指近径向焦力差( )。

A 、≤1.00 B、100-150 C、1.75-2.50 D、>2.50

83.处方为:-1.50-2.50×180°复曲面接触镜试片片标顺偏10°,处方改为( )。

A 、-1.50-2.50×180° B、-1.50-2.50×10°

C 、-1.50-2.50×170° D、-1.50-2.50×0°

84.被测双眼的远用光心距为65mm ,则在阅读25cm 目标时的近用光心距为( )。

A 、56mm B、57mm C、58mm D、59mm

85.处方为:-5.25-2.00×180°复曲面接触镜的处方为( )。

A 、-5.25-2.00×180° B 、-5.00-2.00×180°

C 、-4.75-2.00×180° D 、-4.75-1.75×180°

86.( )是巨乳头结膜炎的多发部位。

A 、上睑结膜 B 、球结膜 C 、下睑结膜 D 、角膜边缘

87.近视眼看红绿双色视标,红色块较绿色块亮,是因为两者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弥散斑直径( )。

A 、红色>绿色 B、红色=绿色 C、红色

88.综合验光仪检查散光轴向,若柱镜试片轴向有误,其轴向应向交叉柱镜清晰面的哪个方向调整

( )。

A 、白点方向 B、红点方向 C、正柱镜轴方向D 、翻转轴方向

89.试片柱镜过矫-0.25m-1时,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 )。

A 、模糊 B、不变 C、清晰 D、不一定

90.33cm 近交叉视标试验的临界加光值为-1.00m-1,被测眼现存的调节力为( )。

A 、2.00m-1 B、 3.00m-1 C、4.00m-1 D、5.00m-1

91.以下那种为角膜接触镜泪源性沉淀物( )。

A 、锈斑 B 、粘多糖 C、霉菌 D、色素

92.由于配戴眼个体差异导致的角膜接触镜沉淀物的诱因包括( )。

A 、镜片材料极性强 B、镜片表面不光整

C 、排异反应 D、清洁不够

93.角膜接触镜沉淀物引起视力模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屈光度变化 B 、含水量下降

C 、透明度下降 D 、镜片变形

94.哪一种轴位稳定法利用了西瓜籽原理( )。

A 、动力稳定法 B 、周围平衡稳定法

C 、棱镜稳定法 D、截平稳定法

95.裂隙灯显微镜的功能部件包括两部分,分别是( )。

A 、托架和调焦台 B 、照明系统和电控板

C 、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 D、电控板和观察系统

96.为了更清晰地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的结果,通常将裂隙灯显微镜的投射光滤光镜调整为( )。

A 、无赤光 B、钴蓝光 C、散热光 D、无遮光

97.如果矫正视力为0.8,那么双眼平衡时应选择( )那一行为视标。

A 、0.2 B 、0.5 C 、0.6 D 、1.0

98.渐变镜加棱镜是为了( )。

A 、增加镜片的厚度 B、增加镜片重量

C 、减少镜片的重量 D、减少镜片的厚度

99.胶冻块多见于( )。

A 、散发者 B 、群聚 C 、成对出现 D 、单个发 100.( )常见为镜片基质有无沉淀物。

A 、真菌沉淀物 B 、脂质沉淀物 C 、蛋白质沉淀物 D 、胶冻块 101.评估隐形眼镜舒适度的主要标准为( )。

A 、异物感 B 、移动度 C 、中心定位 D 、视力 102.( )是真菌沉淀物的诱因。

A 、使用无防腐剂的消毒液储存镜片

B 、使用含防腐剂的纯净水储存镜片

C 、使用无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储存镜片

D 、使用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储存镜片

103.早期真菌斑多为( ) 。

A 、黑色丝状 B 、黑色絮状 C 、白色絮状 D 、绿色絮状 104.初戴隐形眼镜为了适应眼干症状,可选择( ) 的镜片。

A 、高含水量 B 、低含水量 C 、不含水 D 、含水20% 105.斜视时,瞳距测量可采取( )测量。

A 、单眼遮盖法 B、双眼遮盖法 C、双眼平 D、辐辏法 106.被测眼在3M 处可看清0.1,则其视力为( )。

A 、0.1 B、0.05 C、0.06 D、0.07

107.测定集合的指标是( );测定调节的指标是( )。

A 、立体视;三棱镜 B 、复视;视标开始模糊

C 、三棱镜;立体视 D、视标开始模糊;复视

108.一个+10.00DS球面透镜,中心内偏位0.1cm ,产生的棱镜效应为( )。

A 、1△ 底向外 B、-1△ 底向内

C 、 -1△ 底向上 D、1△ 底向下

109.( )可以初步鉴别屈光异常和眼底病或屈光介质病变。

A 、针孔片 B、裂隙片 C、交叉柱镜 D、偏振片

110.在用交叉柱镜调整轴向时,应投放( )。

A 、E 字标 B、C 字标 C、斑点状视标 D、无所谓

111.高龄配戴隐形眼镜者为了适应泪液减少,应选择( ) 的镜片。

A 、低含水量、稍厚 B 、高含水量、稍厚

C 、高含水量、稍薄 D 、低含水量、稍薄

112.高度远视患者最好选择( ) 隐形眼镜镜片。

A 、低含水量 B 、高含水量

C 、低含水量、高透氧材料 D 、高含水量、高透氧材料 113.软性隐形眼镜配适过松时应( ) 。

A 、减小镜片基 B 、减小镜片直径

C 、减小镜片曲率半径 D 、增加镜片曲率半径

114.全功能护理液( ) 。

A 、开瓶后可使用1个月 B 、开瓶后可使用3个月

C 、开瓶前可保存1年 D 、开瓶前可保存2年

115.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入眼的防腐灭菌剂为( ) 。

A 、Nacl B 、NaOH C 、聚合双胍 D 、灭菌王 116.( ) 是蛋白清除剂的成分。

A 、聚乙二醇 B 、聚甲三醇 C 、聚甲四醇 D 、聚乙三醇 117.蛋白水解酶为( ) 。

A 、水状物 B 、白色乳状物 C 、白色结晶粉末 D 、黄色结晶粉末 118.( ) 润眼液的成分。

A 、螯合剂与聚甲双胍 B 、螯合剂与润滑剂

C 、润滑剂与聚合双胍 D 、增粘剂与聚合双胍

119.老视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 ),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

A 、远点远移 B、远点近移 C、近点远移 D 、近点近移

120.当从马氏杆透镜看到红线在左边,光点在右边时,测诊为( )。

A 、内隐斜 B、同侧性复视 C、外隐斜 D、旋转性隐斜

121.当从马氏杆透镜看到红线在右边,光点在左边时,测诊为( )。

A 、内隐斜 B、垂直性复视 C、外隐斜 D、旋转性斜视 122.( )是用光学方法测量活体角膜中央部厚度的正常值。

A 、1毫米 B、0.8毫米 C、0.78毫米 D、0.52毫米

123.由顶相对的大小相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所组成的透镜为( )。

A 、正柱面透镜 B、负柱面透镜

C 、正球面透镜 D、负球面透镜

124.在光学恒等变换规则中规定,若原轴位大于90度时,新轴位应( )

A 、不变 B、减90度 C、被180度减 D、减6乘30度 125.由两个( )构成的透明介质称为透镜。

A 、反射面 B、直射面 C、折射面 D、对射面

126.两眼屈光度之间的( )是屈光参差的主要诊断依据。

A 、差异 B、和 C、不同 D、大小

127.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组织是( )

A 、巩膜 B、脉络膜 C、玻璃体 D、视神经

128.角膜、房水(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

A 、角膜上皮 B、角膜内皮 C、晶体 D、视网膜 129.正视眼的远点在( )。

A 、50米处 B、无限远处 C、100米处 D、200米处 130.渐变镜片最上方为( )。

A 、视远区 B、视近区 C、偏差区 D、渐变区

131.双色法的原理为( )。

A 、红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B、蓝光与黄色成像位置不同

C 、红光与蓝光成像位置不同 D、蓝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132.( )是巨乳头结膜炎的多发部位。

A 、上睑结膜 B、球结膜 C、下睑结膜 D、角膜边缘 133.软性隐形眼镜配适过松时应( )。

A、减小镜片基弧 B、减小镜片直径

C、增加镜片厚度 D、增加镜片曲率半径

134.全功能护理液( )。

A、开瓶后可使用1个月 B、开瓶后可使用3个月

C、开瓶前可保存1年 D、开瓶前可保存2年

135.( )是蛋白清除剂的成分。

A、聚乙二醇 B、聚甲三醇 C、聚甲四醇 D、聚乙三醇 136.( )是平顶双光的缺点。

A、不美观,分割线也不明显 B、美观但分割线不明显

C、不美观,而且分割线明显 D、美观但分割线明显 137.润眼液的润滑成分不包括( ) 。

A 、聚乙烯酸 B 、葡聚糖 C 、羟乙基纤维素 D 、甘油 138.裂隙灯的光源亮度不够可能是( ) 被灰尘玷污或有指印,可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

A 、灯泡 B 、电源 C 、反射镜 D 、其它

139.裂隙灯的操纵杆时间长了会生锈,影响操作,可将机头倾斜,在其齿轮和齿盘及( ) 上滴一些润滑油。

A 、手柄 B 、轴 C 、操纵杆 D 、底盘

140.双光镜片的标记的第一步是定记视远区的( ) 和柱镜的轴向。

A 、中心 B 、定心 C 、光心 D 、屈光度

141.( ) 是双光镜在校配前必须检验的内容。

A 、两子片外侧的距离 B 、镜框大小 .

C 、两子片内侧的距离 D 、近用屈光度是否与验光单一致 142.( )是平顶双光的缺点。

A 、不美观,分割线也不明显 B 、美观但分割线不明显

C 、不美观,而且分割线明显 D 、美观但分割线明显 143.渐变镜上隐形小刻印是( ) 。 ,

A 、用酒精可以擦去的 B 、寻找其他标记的标志

C 、加工的标记 D 、可以用丙酮去掉的

144.( ) 可以用来对渐变镜片上的暂时性标记进行擦除。

A 、酒精或丙酮 B 、酒精或注射用水

C 、丙酮或注射用水 D 、丙酮或生理盐水

145.按国家标准规定,一10.00D 的眼镜片的顶焦度允差为( ) 。

A 、±0.12D B 、±0.08D C 、±0.18D D 、±0.25D 146.按国家标准规定,一1.00D 的验光处方与定配眼镜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可允许偏差

A 、5mm B 、6mm C 、8mm D 、9mm

147.以下远视的配镜原则错误的是( )

A、6岁以下小儿,轻度远视不必矫正

B、6-16岁学生处于视近用眼较多阶段,轻度远视也可以考虑配镜矫正

C、如有内斜视应低度矫正

D、成人通过矫正镜片取得最佳视力且感到舒适即可

148.以下对散光的配镜原则错误的是( )

A、轻度散光,如无视疲劳和视力下降,不需矫正

B、矫正原则是“宁大勿小”

C、对高度散光和斜轴散光,如病人难以适应,可先配较低度数

D、轻度散光如果出现视疲劳或视力下降的症状,都应给予矫正 149.以下对检影验光描述错误的是( )

A、对反射光带通常有三个评定标准:亮度、移动速度、宽度

B、接近中和时,反射光带呈现出较亮、移动较快、变得较宽大

C、检影首先要寻找一致性影动

D、视网膜检影镜的反光镜始终调整为凹面反光镜

150.框架眼镜的整形要求有( ) 。

A 、钳痕及擦痕 B 、应力情况 C 、霍光 D 、镜架不扭曲

二、判断题(第51题~第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分50分。)

151.( ) 验光员的工作态度应该平淡如水。

152.( ) 在瞳孔缩小时可消除眼屈光间质的球面差和色散。 153.( ) 在简化眼中,单一折射球面位于角膜后1.336mm 。 154.( ) 光学树脂片表面镀多层防反射膜可防水防雾。

155.( ) 屈光参差者的配镜难题主要表现在调节平衡和视觉融像的问题。

156.( ) 自内障术后大约30天后才可验光配镜。

157.( ) 正常情况下玻璃体是透明的。

158.( ) 眼底镜下的玻璃体混浊均为病理性。

159.( ) 根据三原色学说,丧失部分绿色辨别力者称绿色盲。 160.( ) 全色盲都对所有颜色都不能辨认。

161.( ) 完全吸收光线的物体呈现黑色。

162.( )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视力表视标是“C ”。

163.( ) 远视力大于1.0时均为正视眼。

164.( ) 近点是调节紧张时能看清的最近的点。

165.( ) 双眼平衡时应选择比最佳矫正视力小一号视标为视标。 166.( ) 双眼平衡的目的是为了双眼屈光度数等同。

167.( ) 双眼平衡时一般调整不超过1.00D 。

168.( ) 双眼平衡的终点为调整镜度0.50D 。

169.( ) 调节幅度的确定方法只有推进法。

170.( ) 渐变镜像差的量与加光的量成反比。

171.( ) 老视验配前一定要将远视力矫正到1.2。

172.( ) 老视者主要表现为视近视远均模糊。

173.( ) 渐变镜暂时性标记包括隐形小刻印。

174.( ) 渐进镜不会引起“像跳现象”。

175.( ) 雾视的原则是使被测眼位于“人工远视状态。 176.( ) 推进法测量Amp 时应测量视标到角膜的距离。 177.( ) 负镜法测定Amp 时,要在被检者眼前增加正球镜。 178.( ) 交叉柱镜可用来精确近视的度数。

179.( ) 双眼视力平衡是为了达到清晰、舒适用眼,避免视疲劳。 180.( ) 散光表只可用来测试散光的轴位。

181.( ) 最小调节幅度的计算公式为Amp18—年龄/4。 182.( ) 老视是一种病理现象。

183.( ) 瞳高的测量主要用于散光镜的验配。

184.( ) 渐变镜的处方中应包括瞳高与近附加的数值。 185.( ) 儿童屈光参差最迟应在12岁前得到合理矫正。 186.( ) 老年人屈光参差应注意矫正其屈光不正较高的眼。 187.( ) 两眼配镜度数相差值尤与性别有关。

188.( ) 儿童低度屈光参差也能导致弱视。

189.( ) 隐形眼镜沉淀物的主要来源为泪液。

190.( ) 隐形眼镜上钙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钙。

191.( ) 隐形眼镜舒适度达到5分时应立即停止戴镜。 192.( ) 只有少数的隐形眼镜镜片有脂质附着。

193.( ) 护理液的毒性反应可表现为烧灼感。

194.( ) 如对隐形眼镜护理液过敏则应暂停配戴直至痊愈。 195.( ) 全功能护理液中包括清洁剂与消毒剂。

196.( ) 裂隙灯在常用情况下,接目镜可有手指印或灰尘玷污,会影响视物清晰度,可用棉布蘸水擦拭。

197.( ) 裂隙灯在使用前要检查裂隙像方位调整是否良好,裂隙像应绕中心轴可以做

自由旋转。

198.( ) 裂隙灯是长期使用情况下要定期在其操纵杆和运动滑台部位滴润滑油。

199.( ) 对单光镜片的检测内容主要有项焦度允差和光学中心允差。

200.( ) 对于光致变色玻璃镜片,其基色可以不一致但变色后色泽应一致。

2014年高级验光员理论知识

1.( )当量氯化钠是泪液的渗透压的正常值。

A 、0.09%~1.02% B 、0.09%~1.20%

C 、0.0~1.02% D 、0.09%~1.20%

2.房水具有的作用中不包括( )。

A 、维持眼内组织代谢 B、调节眼 C、调节 D、屈光介质

3.检影时发现映光中央有一些漂浮且与眼球运动方向相反的黑影,表明是由( )混浊引起的。

A 、角膜 B、玻璃体 C、房水 D、晶状体

4.角膜软化症可能是由缺乏( )而产生的。

A 、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5.( )是用光学方法测量活体角膜中央部厚度的正常值。

A 、1毫米 B 、0.8毫米 C 、0.78毫米 D 、0.52毫米

6.由顶相对的大小相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所组成的透镜为( )。

A 、 正柱面透镜 B 、负柱面透镜

C 、正球面透镜 D 、负球面透镜

7.在光学恒等变换规则中规定,若原轴位大于90度时,新轴位应( )

A 、不变 B 、减90度 C 、被180度减 D 、减6乘30度

8.( )为晶状体前面静止时曲率半径的正常值。

A 、10mm B 、6mm C 、7.7mm D 、6.8mm

9.由两个( )构成的透明介质称为透镜。

A 、反射面 B 、直射面 C 、折射面 D 、对射面

10.两眼屈光度之间的( )去屈光参差的主要诊断依据。

A 、差异 B 、和 C 、不同 D 、大小

11.视杆细胞外节所含感光色素为( ) 。

A 、视紫蓝质 B、视紫质 C、视青质 D、视紫红质

12.在闭眼的情况下,角膜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

A 、 睑结膜血管 B、房水 C、角膜缘部血管 D、角膜

13.眼镜误矫容易发生持续性隐斜视,近视过矫发生( ),远视过矫发生( )。

A 、内隐斜;外隐斜 B 、内隐斜;内隐斜;

C 、外隐斜;外隐斜 D 、外隐斜;内隐斜

14.泪液破裂时间的正常值是( )。

A 、2~5S B、11~50S

C 、50~60S D、60~70S

15.( )为晶状体前面静止时曲率半径的正常值。

A 、10mm B、6mm C、7.7mm D、8.8mm

16.人眼的最小视角是由( )决定的。

A 、屈光状态 B、人眼所具有的最小分辨力

C 、角膜状况 D、晶体状况

17.非黄斑区只有( )。

A 、锥细胞和杆细胞 B、杆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锥细胞

18.假性近视主要是由( )原因造成的。

A 、调节过度 B、近视三联运动失常

C 、调节痉挛 D、集合过度

19.感光质的漂白包括( )。

A 、分解过程 B 、分解合成过程

C 、还原过程 D 、合成过程

20.双眼平衡时雾视检测应该是( )。

A 、先右后左 B、双眼同时进行

C 、单眼分别进行 D、先左后右

21.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组织是( )

A 、巩膜 B 、脉络膜 C 、玻璃体 D 、视神经

22.角膜、房水(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

A 、角膜上皮 B 、角膜内衣 C 、晶体 D 、视网膜

23.( )是目前最常用的视力记录法。

A 、三分记录法 B 、四分记录法 C 、小数记录法 D 、六分记录法

24.雾视法的目的是使被检眼处于人为相对( )状态,从而使被检眼放松调节。

A 、远视 B、近视 C 、散光 D、屈光参差

25.在远雾视时,双眼的雾视量通常应该是( )。

A 、相同的 B、不同的

C 、根据基础屈光状态而定 D、低度正透镜

26.正视眼的远点在( )。

A 、50米处 B 、无限远处 C 、100米处 D 、200米处

27.双眼平衡时视力应在( )。

A 、0.8以上 B 、0.8以下 C 、0.6~0.8左右 D 、0.2~0.6

28.远视眼在屈光检查前须行远雾视,是因为哪种原因使其产生不能放松的调节张力( )。

A 、看远需要调节 B看近需要调节

C 、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 D 、睫状肌无力

29.若一近视患者伴有外隐斜,配镜处方应该是( )。

A 、最佳视力的最高度数 B 、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

C 、欠矫 B、过矫

30.单色光为可见光中( )。

A 、单一波长的光 B、波长最短的光

C 、波长最长的光 D、波长叠加的光

31.按照加法混色学说, 红色加深绿色成为( )。

A 、橙色 B 、紫色 C 、青色 D 、黄色

32.辨色疲劳表现条件为( )。

A 、色环境复杂 B、紫红色出现

C 、辨色时间持续 D、黄色出现

33.( )可用来做老光镜片。

A 、近视与远视镜片 B 、只有远视镜片

C 、只有近视镜片 D 、只有散光镜片

34.渐变镜片最上方为( )。

A 、视远区 B 、视近区 C 、偏差区 D 、渐变区

35.视网膜的光敏感度与光刺激阈值( )。

A 、正比 B、正相关 C、负相关 D、不相关

36.夜盲症是由于( )。

A 、视网膜感光质合成障碍 B、视网膜感光质分解过度

C 、血液中维生素A 缺乏 D、个体差异

37.暗适应的全过程时间通常为( )。

A 、15min B、20min C、25min D、30min

38.( )是不适合配戴普通渐变镜的职业。

A 、教师 B 、书记员 C 、秘书 D 、图书管理员

39.( )是镜架调整的主要内容。

A 、镜框大小 B 、镜框高度 C 、顶点距离 D 、镜框宽度

40.强光照射后,发生闪光盲,是由于( )。

A 、感光质合成过度 B、感光质分解过度

C 、感光质合成不足 D、感光质分解不足

41.明适应的过程是视感光质( )过程;暗适应的过程是视感光质( )过程。

A 、分解增加过程;合成增加过程

B 、分解减少过程;分解合成过程

C 、分解减少过程;合成增加过程

D 、分解增加过程;分解合成过程

42.在亮环境中最亮的颜色为( )。

A 、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43.降低环境亮度,最后看不见的颜色为( )。

A 、红色 B、蓝色 C 、黄色 D 、绿色

44.5m 标准验光室小数视力表中1.0视标高度为7.3mm ,那么6m 验光室1.0视标的高度是( )。

A 、8.3mm B、8.5mm C、8.7mm D、8.9mm

45.小数视力0.5,对应的对数视力是( )。

A 、4.5 B、4.6 C、4.7 D、4.8

46.被测眼所见到的红色视标显著亮于绿色视标,证实( )。

A 、近视欠矫或远视欠矫 B 、近视过矫或远视过矫

C 、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 D 、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

47.被测眼所见到的绿色背景视标显著较红色背景视标清晰,应该( )。

A 、增加负球镜试片焦度 B 、增加正球镜试片焦度

C 、减少正球镜试片焦度 D 、减少负柱镜试片焦度

48.将±0.25m-1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模糊,将±0.25m-1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同样模糊,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

A 、过矫-0.25m-1 B、过矫>-0.25m-1

C 、欠矫>-0.25m-1 D、适量

49.将±0.25m-1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

被测眼感到比与放置前更清晰,提示原试片柱镜的焦度( )。

A 、适量 B、过矫-0.25m-1 C、过矫>-0.25m-1 D、欠矫-0.25m-1

50.对于近视眼,±0.25m-1交叉柱镜的正柱镜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

A 、减少-0.25m-1柱镜焦度 B、减少-0.50m-1柱镜焦度

C 、减少-0.25m-1球镜焦度 D、增加-0.25m-1球镜焦度

51.以米为单位的工作距离的倒数称为( )。

A 、调节幅度 B 、最小调节幅度 C 、调节需求 D 、最小调节需求

52.双色法的原理为( )。

A 、红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B 、蓝光与黄色成像位置不同

C 、红光与蓝光成像位置不同 D 、蓝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53.斜视时,瞳距测量应采取( )方法测量。

A 、角膜缘之间的距离 B 、从一眼外眦角至另一眼的内眦角

C 、两瞳孔内缘之间的距离 D 两瞳孔外缘之间的距离

54.( )是测量单眼瞳距时应注意的问题。

A 、未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B 、被测试眼向正前方注视视标

C 、双眼同时下视 D 、双眼同时平线

55.若双眼的屈光焦量不平衡,可能导致( )。

A 、双眼看远不适 B、双眼看近不适

C 、单眼看远不适 D、视情况而定

56.一非主视眼发生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则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视疲劳( )。

A 、看远时 B、看近时 C、看远看近时 D、不发生

57.一非主视眼发生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则在看远时发生( )。

A 、非主视眼近视过矫 B 、主视眼近视过矫

C 、非主视眼近视欠矫 D、主视眼近视欠矫

58.矫正眼镜的放大倍率为( )无关。

A 、眼镜后顶点屈光度 B 、眼镜前顶点屈光度

C 、镜眼距 D 、镜片形成

59.成年人屈光参差在3.00D 以下者通常全部矫正,( )。

A 、但不能得到立体视 B 、且可得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立体视

C 、且可得到完全的立体 D 、但只能得到部分立体视

60.( )是隐形眼镜镜片沉淀物的种类。

A 、类脂 B 、钙结石 C 、蛋白膜 D 、以上都是

61.泪膜破裂时间( )促使隐形眼镜蛋白膜形成。

A 、不变 B 、延长 C 、缩短 D 、以上都不对

62.一主视眼发生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则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视疲劳( )。

A 、看远时 B、看近时 C、看远看近时 D、不发生

63.一个子午线曲率不规则称为( )。

A 、不规则性散光 B、规则性散光 C、双斜散光D 、肌性散光

63.逆律散光是指近何径向焦力较大的眼( )。

A 、近垂直向 B、近水平向 C、各向焦力相等 D、近斜向

65.眼睑力对哪一种复曲面接触镜影响最大( )。

A 、斜位散光 B、顺律散光 C、逆律散光 D、复性散光

66.睫状肌肌力不均衡属于( )。

A 、曲率性散光 B、光心偏离性散光

C 、指数性散光 D、肌性散光

67.在双眼屈光平衡检测中,近视被测者诉棱镜分视后(右眼基下,左眼基上),下方视标清晰,调整的方法是首先( )。

A 、右试片减少-0.25m-1球镜 B、左试片减少-0.25m-1球镜

C 、右试片增加-0.25m-1球镜 D、左试片增加-0.25m-1球镜

68.采用±0.50交叉柱镜观察近交叉视标,若被测眼在规定测定距离的条件出现如下现象,则需要配戴老视眼镜( )。

A 、横线模糊 B、横线清晰或横线纵线均清晰

C 、横线与纵线均模糊 D、 纵线清晰

69.两个屈光不同的子午线互成直角称为( )

A 、不规则性散光 B、规则性散光 C、双斜散光D 、肌性散光

70.散光眼最常见的表现为( )。

A 、视力下降 B、单眼复视 C、双眼复视 D、视疲劳

71.渐变镜上隐形小刻印是( )。 ,

A、用酒精可以擦去的 B、寻找其他标记的标志

C、加工的标记 D、可以用水去掉的

72.下列对检影验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光带顺动时加正镜片

B、反射光带逆动时加负镜片

C、检影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中和点

D 、检影处方就是最后的配镜处方

73.下列对静态检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受调节影响 B、不需睫状肌麻痹

C、反射光明亮 D、费时

74.1米检影距离下的检影处方是-1.00/-1.00X90,则验光处方应该是( )

A、-2.00/-2.00 X 90 B、-2.00/-1.00 X 90

C、-1.00/-2.00 X 90 D、-1.00/-1.00 X 90

75.下列对电脑验光仪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青少年调节不易放松,容易有误差

B、对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电脑验光仪测量结果准确

C、电脑验光仪的稳定性尚有误差

D、电脑验光仪对散光轴向的检查准确

76.一患者使用钟形散光仪测量散光,报告2点和8点的线条最黑,则散光轴向应该在( )

A、60 B、20 C、80 D、180

77.下列哪种情况近视力优于远视力( )

A、老视未彻底矫正 B、角膜中央部浑浊

C、中心视野暗点 D、视远性眼球震颤

78.患者在2.5米处看清0.1视标,则其视力是( )

A、0.05 B、0.1 C、0.01 D、0.06

79.屈光不正不包括 ( )

A 、近视 B、远视 C、老视 D、散光

80.近视眼的远点在( )

A、无限远 B、视网膜后 C、视网膜上 D、眼前与无限远之间的某一距离上

81.以下近视的配镜原则错误的是 ( )

A、最佳视力最小度数

B、高度近视初配眼镜时,若不能耐受完全矫正的镜片,可将度数适当降低

C、对于外隐斜者应给予完全矫正

D、对于内隐斜者应给予完全矫正

82.微度散光是指近径向焦力差( )。

A 、≤1.00 B、100-150 C、1.75-2.50 D、>2.50

83.处方为:-1.50-2.50×180°复曲面接触镜试片片标顺偏10°,处方改为( )。

A 、-1.50-2.50×180° B、-1.50-2.50×10°

C 、-1.50-2.50×170° D、-1.50-2.50×0°

84.被测双眼的远用光心距为65mm ,则在阅读25cm 目标时的近用光心距为( )。

A 、56mm B、57mm C、58mm D、59mm

85.处方为:-5.25-2.00×180°复曲面接触镜的处方为( )。

A 、-5.25-2.00×180° B 、-5.00-2.00×180°

C 、-4.75-2.00×180° D 、-4.75-1.75×180°

86.( )是巨乳头结膜炎的多发部位。

A 、上睑结膜 B 、球结膜 C 、下睑结膜 D 、角膜边缘

87.近视眼看红绿双色视标,红色块较绿色块亮,是因为两者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弥散斑直径( )。

A 、红色>绿色 B、红色=绿色 C、红色

88.综合验光仪检查散光轴向,若柱镜试片轴向有误,其轴向应向交叉柱镜清晰面的哪个方向调整

( )。

A 、白点方向 B、红点方向 C、正柱镜轴方向D 、翻转轴方向

89.试片柱镜过矫-0.25m-1时,交叉柱镜的正柱镜轴向与负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 )。

A 、模糊 B、不变 C、清晰 D、不一定

90.33cm 近交叉视标试验的临界加光值为-1.00m-1,被测眼现存的调节力为( )。

A 、2.00m-1 B、 3.00m-1 C、4.00m-1 D、5.00m-1

91.以下那种为角膜接触镜泪源性沉淀物( )。

A 、锈斑 B 、粘多糖 C、霉菌 D、色素

92.由于配戴眼个体差异导致的角膜接触镜沉淀物的诱因包括( )。

A 、镜片材料极性强 B、镜片表面不光整

C 、排异反应 D、清洁不够

93.角膜接触镜沉淀物引起视力模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屈光度变化 B 、含水量下降

C 、透明度下降 D 、镜片变形

94.哪一种轴位稳定法利用了西瓜籽原理( )。

A 、动力稳定法 B 、周围平衡稳定法

C 、棱镜稳定法 D、截平稳定法

95.裂隙灯显微镜的功能部件包括两部分,分别是( )。

A 、托架和调焦台 B 、照明系统和电控板

C 、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 D、电控板和观察系统

96.为了更清晰地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的结果,通常将裂隙灯显微镜的投射光滤光镜调整为( )。

A 、无赤光 B、钴蓝光 C、散热光 D、无遮光

97.如果矫正视力为0.8,那么双眼平衡时应选择( )那一行为视标。

A 、0.2 B 、0.5 C 、0.6 D 、1.0

98.渐变镜加棱镜是为了( )。

A 、增加镜片的厚度 B、增加镜片重量

C 、减少镜片的重量 D、减少镜片的厚度

99.胶冻块多见于( )。

A 、散发者 B 、群聚 C 、成对出现 D 、单个发 100.( )常见为镜片基质有无沉淀物。

A 、真菌沉淀物 B 、脂质沉淀物 C 、蛋白质沉淀物 D 、胶冻块 101.评估隐形眼镜舒适度的主要标准为( )。

A 、异物感 B 、移动度 C 、中心定位 D 、视力 102.( )是真菌沉淀物的诱因。

A 、使用无防腐剂的消毒液储存镜片

B 、使用含防腐剂的纯净水储存镜片

C 、使用无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储存镜片

D 、使用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储存镜片

103.早期真菌斑多为( ) 。

A 、黑色丝状 B 、黑色絮状 C 、白色絮状 D 、绿色絮状 104.初戴隐形眼镜为了适应眼干症状,可选择( ) 的镜片。

A 、高含水量 B 、低含水量 C 、不含水 D 、含水20% 105.斜视时,瞳距测量可采取( )测量。

A 、单眼遮盖法 B、双眼遮盖法 C、双眼平 D、辐辏法 106.被测眼在3M 处可看清0.1,则其视力为( )。

A 、0.1 B、0.05 C、0.06 D、0.07

107.测定集合的指标是( );测定调节的指标是( )。

A 、立体视;三棱镜 B 、复视;视标开始模糊

C 、三棱镜;立体视 D、视标开始模糊;复视

108.一个+10.00DS球面透镜,中心内偏位0.1cm ,产生的棱镜效应为( )。

A 、1△ 底向外 B、-1△ 底向内

C 、 -1△ 底向上 D、1△ 底向下

109.( )可以初步鉴别屈光异常和眼底病或屈光介质病变。

A 、针孔片 B、裂隙片 C、交叉柱镜 D、偏振片

110.在用交叉柱镜调整轴向时,应投放( )。

A 、E 字标 B、C 字标 C、斑点状视标 D、无所谓

111.高龄配戴隐形眼镜者为了适应泪液减少,应选择( ) 的镜片。

A 、低含水量、稍厚 B 、高含水量、稍厚

C 、高含水量、稍薄 D 、低含水量、稍薄

112.高度远视患者最好选择( ) 隐形眼镜镜片。

A 、低含水量 B 、高含水量

C 、低含水量、高透氧材料 D 、高含水量、高透氧材料 113.软性隐形眼镜配适过松时应( ) 。

A 、减小镜片基 B 、减小镜片直径

C 、减小镜片曲率半径 D 、增加镜片曲率半径

114.全功能护理液( ) 。

A 、开瓶后可使用1个月 B 、开瓶后可使用3个月

C 、开瓶前可保存1年 D 、开瓶前可保存2年

115.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入眼的防腐灭菌剂为( ) 。

A 、Nacl B 、NaOH C 、聚合双胍 D 、灭菌王 116.( ) 是蛋白清除剂的成分。

A 、聚乙二醇 B 、聚甲三醇 C 、聚甲四醇 D 、聚乙三醇 117.蛋白水解酶为( ) 。

A 、水状物 B 、白色乳状物 C 、白色结晶粉末 D 、黄色结晶粉末 118.( ) 润眼液的成分。

A 、螯合剂与聚甲双胍 B 、螯合剂与润滑剂

C 、润滑剂与聚合双胍 D 、增粘剂与聚合双胍

119.老视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 ),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

A 、远点远移 B、远点近移 C、近点远移 D 、近点近移

120.当从马氏杆透镜看到红线在左边,光点在右边时,测诊为( )。

A 、内隐斜 B、同侧性复视 C、外隐斜 D、旋转性隐斜

121.当从马氏杆透镜看到红线在右边,光点在左边时,测诊为( )。

A 、内隐斜 B、垂直性复视 C、外隐斜 D、旋转性斜视 122.( )是用光学方法测量活体角膜中央部厚度的正常值。

A 、1毫米 B、0.8毫米 C、0.78毫米 D、0.52毫米

123.由顶相对的大小相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所组成的透镜为( )。

A 、正柱面透镜 B、负柱面透镜

C 、正球面透镜 D、负球面透镜

124.在光学恒等变换规则中规定,若原轴位大于90度时,新轴位应( )

A 、不变 B、减90度 C、被180度减 D、减6乘30度 125.由两个( )构成的透明介质称为透镜。

A 、反射面 B、直射面 C、折射面 D、对射面

126.两眼屈光度之间的( )是屈光参差的主要诊断依据。

A 、差异 B、和 C、不同 D、大小

127.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组织是( )

A 、巩膜 B、脉络膜 C、玻璃体 D、视神经

128.角膜、房水(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

A 、角膜上皮 B、角膜内皮 C、晶体 D、视网膜 129.正视眼的远点在( )。

A 、50米处 B、无限远处 C、100米处 D、200米处 130.渐变镜片最上方为( )。

A 、视远区 B、视近区 C、偏差区 D、渐变区

131.双色法的原理为( )。

A 、红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B、蓝光与黄色成像位置不同

C 、红光与蓝光成像位置不同 D、蓝光与绿光成像位置不同 132.( )是巨乳头结膜炎的多发部位。

A 、上睑结膜 B、球结膜 C、下睑结膜 D、角膜边缘 133.软性隐形眼镜配适过松时应( )。

A、减小镜片基弧 B、减小镜片直径

C、增加镜片厚度 D、增加镜片曲率半径

134.全功能护理液( )。

A、开瓶后可使用1个月 B、开瓶后可使用3个月

C、开瓶前可保存1年 D、开瓶前可保存2年

135.( )是蛋白清除剂的成分。

A、聚乙二醇 B、聚甲三醇 C、聚甲四醇 D、聚乙三醇 136.( )是平顶双光的缺点。

A、不美观,分割线也不明显 B、美观但分割线不明显

C、不美观,而且分割线明显 D、美观但分割线明显 137.润眼液的润滑成分不包括( ) 。

A 、聚乙烯酸 B 、葡聚糖 C 、羟乙基纤维素 D 、甘油 138.裂隙灯的光源亮度不够可能是( ) 被灰尘玷污或有指印,可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

A 、灯泡 B 、电源 C 、反射镜 D 、其它

139.裂隙灯的操纵杆时间长了会生锈,影响操作,可将机头倾斜,在其齿轮和齿盘及( ) 上滴一些润滑油。

A 、手柄 B 、轴 C 、操纵杆 D 、底盘

140.双光镜片的标记的第一步是定记视远区的( ) 和柱镜的轴向。

A 、中心 B 、定心 C 、光心 D 、屈光度

141.( ) 是双光镜在校配前必须检验的内容。

A 、两子片外侧的距离 B 、镜框大小 .

C 、两子片内侧的距离 D 、近用屈光度是否与验光单一致 142.( )是平顶双光的缺点。

A 、不美观,分割线也不明显 B 、美观但分割线不明显

C 、不美观,而且分割线明显 D 、美观但分割线明显 143.渐变镜上隐形小刻印是( ) 。 ,

A 、用酒精可以擦去的 B 、寻找其他标记的标志

C 、加工的标记 D 、可以用丙酮去掉的

144.( ) 可以用来对渐变镜片上的暂时性标记进行擦除。

A 、酒精或丙酮 B 、酒精或注射用水

C 、丙酮或注射用水 D 、丙酮或生理盐水

145.按国家标准规定,一10.00D 的眼镜片的顶焦度允差为( ) 。

A 、±0.12D B 、±0.08D C 、±0.18D D 、±0.25D 146.按国家标准规定,一1.00D 的验光处方与定配眼镜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可允许偏差

A 、5mm B 、6mm C 、8mm D 、9mm

147.以下远视的配镜原则错误的是( )

A、6岁以下小儿,轻度远视不必矫正

B、6-16岁学生处于视近用眼较多阶段,轻度远视也可以考虑配镜矫正

C、如有内斜视应低度矫正

D、成人通过矫正镜片取得最佳视力且感到舒适即可

148.以下对散光的配镜原则错误的是( )

A、轻度散光,如无视疲劳和视力下降,不需矫正

B、矫正原则是“宁大勿小”

C、对高度散光和斜轴散光,如病人难以适应,可先配较低度数

D、轻度散光如果出现视疲劳或视力下降的症状,都应给予矫正 149.以下对检影验光描述错误的是( )

A、对反射光带通常有三个评定标准:亮度、移动速度、宽度

B、接近中和时,反射光带呈现出较亮、移动较快、变得较宽大

C、检影首先要寻找一致性影动

D、视网膜检影镜的反光镜始终调整为凹面反光镜

150.框架眼镜的整形要求有( ) 。

A 、钳痕及擦痕 B 、应力情况 C 、霍光 D 、镜架不扭曲

二、判断题(第51题~第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满分50分。)

151.( ) 验光员的工作态度应该平淡如水。

152.( ) 在瞳孔缩小时可消除眼屈光间质的球面差和色散。 153.( ) 在简化眼中,单一折射球面位于角膜后1.336mm 。 154.( ) 光学树脂片表面镀多层防反射膜可防水防雾。

155.( ) 屈光参差者的配镜难题主要表现在调节平衡和视觉融像的问题。

156.( ) 自内障术后大约30天后才可验光配镜。

157.( ) 正常情况下玻璃体是透明的。

158.( ) 眼底镜下的玻璃体混浊均为病理性。

159.( ) 根据三原色学说,丧失部分绿色辨别力者称绿色盲。 160.( ) 全色盲都对所有颜色都不能辨认。

161.( ) 完全吸收光线的物体呈现黑色。

162.( )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视力表视标是“C ”。

163.( ) 远视力大于1.0时均为正视眼。

164.( ) 近点是调节紧张时能看清的最近的点。

165.( ) 双眼平衡时应选择比最佳矫正视力小一号视标为视标。 166.( ) 双眼平衡的目的是为了双眼屈光度数等同。

167.( ) 双眼平衡时一般调整不超过1.00D 。

168.( ) 双眼平衡的终点为调整镜度0.50D 。

169.( ) 调节幅度的确定方法只有推进法。

170.( ) 渐变镜像差的量与加光的量成反比。

171.( ) 老视验配前一定要将远视力矫正到1.2。

172.( ) 老视者主要表现为视近视远均模糊。

173.( ) 渐变镜暂时性标记包括隐形小刻印。

174.( ) 渐进镜不会引起“像跳现象”。

175.( ) 雾视的原则是使被测眼位于“人工远视状态。 176.( ) 推进法测量Amp 时应测量视标到角膜的距离。 177.( ) 负镜法测定Amp 时,要在被检者眼前增加正球镜。 178.( ) 交叉柱镜可用来精确近视的度数。

179.( ) 双眼视力平衡是为了达到清晰、舒适用眼,避免视疲劳。 180.( ) 散光表只可用来测试散光的轴位。

181.( ) 最小调节幅度的计算公式为Amp18—年龄/4。 182.( ) 老视是一种病理现象。

183.( ) 瞳高的测量主要用于散光镜的验配。

184.( ) 渐变镜的处方中应包括瞳高与近附加的数值。 185.( ) 儿童屈光参差最迟应在12岁前得到合理矫正。 186.( ) 老年人屈光参差应注意矫正其屈光不正较高的眼。 187.( ) 两眼配镜度数相差值尤与性别有关。

188.( ) 儿童低度屈光参差也能导致弱视。

189.( ) 隐形眼镜沉淀物的主要来源为泪液。

190.( ) 隐形眼镜上钙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钙。

191.( ) 隐形眼镜舒适度达到5分时应立即停止戴镜。 192.( ) 只有少数的隐形眼镜镜片有脂质附着。

193.( ) 护理液的毒性反应可表现为烧灼感。

194.( ) 如对隐形眼镜护理液过敏则应暂停配戴直至痊愈。 195.( ) 全功能护理液中包括清洁剂与消毒剂。

196.( ) 裂隙灯在常用情况下,接目镜可有手指印或灰尘玷污,会影响视物清晰度,可用棉布蘸水擦拭。

197.( ) 裂隙灯在使用前要检查裂隙像方位调整是否良好,裂隙像应绕中心轴可以做

自由旋转。

198.( ) 裂隙灯是长期使用情况下要定期在其操纵杆和运动滑台部位滴润滑油。

199.( ) 对单光镜片的检测内容主要有项焦度允差和光学中心允差。

200.( ) 对于光致变色玻璃镜片,其基色可以不一致但变色后色泽应一致。


相关内容

  • 眼镜验光员职业标准2007
  • 眼镜验光员职业标准(试行)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眼镜验光员.眼镜验光技师和眼镜验光高级技师. 1.2职业定义 使用验光仪器及辅助设备,对眼睛的视力进行检查及屈光状态进行检测,开具矫正处方,并指导使用者正确戴镜的人员. 1.3职业资格等级 本职业资格共分四级,分别为初级验光员(国家职业资格五 ...

  • 2014年5.20计量宣传小知识
  • 2014年5.20世界计量日计量宣传小知识 1.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负责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起草技术规范,为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 2.强制检定的范围是什么? 答:强制检定的范围 ...

  • 网络活动团队创意主页
  • 团队创意主页 链接到决赛页面  项目名称(预赛) 防治近视 合理配镜  项目信息 学校 徐州医学院 医疗卫生 创意类别 江苏(学校所在地) 实施地区 预计团队大小 11~20人 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 创意 ...

  • 2014年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4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黑龙江省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外研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高三英语复习工作.密切关注高考动态,联系学生实际,通过专项和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 ...

  • 2014年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名师面对面
  • 2014年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名师面对面 二.<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概况 1.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最近3年,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型均为案例分析题,题量为9题,其中第1题至第7题为必答题(其中有2题每题15分,剩下的每题10分):第8题.第9题为选答题(每题20分),考生应选其中1题作答. 2.考 ...

  • 2014年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郧西二中2014年---2015学年度上学期语文教研 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将在学校教务处及市县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以推进自主教育为主线,以新的课程改革为契机,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结合我校高中语文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语文教学 ...

  • 视觉健康政策调整刻不容缓--关于中国国民视觉健康的调研报告
  • 视觉健康政策调整刻不容缓 --关于中国国民视觉健康的调研报告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李玲课题组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2日 05版) 中小学学生近视已成为普遍现象 CFP 2011年与2014年学生近视比例(数据来源:<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5岁 ...

  • 眼镜店岗位责任制1
  • 店长岗位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有计划的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政治.时事和业务知识,使职工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 三.全面抓好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眼镜店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落实对产品质量负全面责任. 四.管理好眼镜店的销售工作和财 ...

  • 浅谈中国验光师的现状
  • 谈中国验光师的现状 钱广来 在中国,老百姓口中的验光师可以这样定义:只要能使用验光设备为近视者进行验光,写出验光单的人员就能称为验光师.无论你是什么学历什么专业,什么技术等级都不是他们关心的事,甚至很多需要验光的患者,不知道验光师究竟是属于什么专业的,包括正在看这篇小文的你可能也不是很了解. 在英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