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教材分析

苏科版三册教材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编写而成,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供3—6年级使用,包含六大版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二、画图。三、网络浏览与应用。四、word的应用。五、powerpoint的应用。六、PC-logo知识。

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苏科版)目录

★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实践是最主要的。 ★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教材分析

苏科版三册教材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编写而成,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供3—6年级使用,包含六大版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二、画图。三、网络浏览与应用。四、word的应用。五、powerpoint的应用。六、PC-logo知识。

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苏科版)目录

★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实践是最主要的。 ★教学计划


相关内容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西河镇信息技术学科暨课程整合活动计划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西河镇信息技术学科暨课程整合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以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课程计划的调整意见,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确保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教学研究活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一.小学语文学科
  • 小学各学科科研课题题目参考 (一)校本教研 1.语文素养与教学艺术同步提高的实践研究 2.语文教研组活动新模式的构建与运作 3.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4.建立校内语文教学协作组的研究 5.建立校内骨干教师教学沙龙的实践 6.提高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7.备课质量评价的新探索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 ...

  • 2009年学期活动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以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课程计划的调整意见,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确保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全镇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讨
  •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 东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2015-2016学年第一学 期工作计划 (2015.9讨论稿) 东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与关心下,在各镇街.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学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结合我市小学的实际情况,现拟定我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2015-2016学 ...

  • 教育局电教工作总结
  • 一、依托平定教育信息网,提高教育系统的办公工作效率    教育信息网的开通,使全县广大师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教育局及各科室的工作动态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对宣传教育、沟通信息、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电子政务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网络办公平台,用户由局领导、局机关各室站、各联校、各中学以及县直各 ...

  • 2012年县教育局电教馆工作总结
  • 依托网络优势 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xx县教育局电教馆 xx 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县电化教育工作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和三种模式应用、研究为重点,以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为主线, ...

  • 2013年县教育局电教馆工作总结
  • 一年来,全县电化教育工作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和三种模式应用、研究为重点,以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为主线,重点加强对全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估和县、乡教师资源中心的建设,狠抓电教网络队伍 ...

  •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之我见 摘要: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必然.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课程和其他学科互利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