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肩负立德树人使命

学习十八大精神

陈振斌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肩负立德树人使命

辽宁

阜新

123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基层建设者的重任,高职院校的

教师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待人;树人先正己;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树立自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人”。关键词

十八大

立德树人

高职教师

高职学生

G41中图分类号:

A文献标识码:

LearningEighteenthSpiritandShouldertheMission

ofStrengtheningMoralityEducation

CHENZhenbin,HANJie

(FuxinHigherTrainingCollege,Fuxin,Liaoning123000)

Abstract

Theparty's18thpresentsthatstrengtheningmoralityeducationisthefundamentaltaskofeducation,vocational

traininginstitutionsbeartheheavyresponsibilityofallwalksoflifegrassrootsbuilders,teachersinvocationalcollegesshoul-dbeguidedbythe18thspirit,do:respectforthestudents,asequals;educatehimselffirst;helpstudentscorrectself-positio-ning,buildself-confidence;trainstudents'professionalismtohelpstudentsgrowinto

the18th;strengthenmoralityeducation;highervocationalteachers;highervocationalstudents

育行为,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多元融合的和谐。教师绝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也不能以表现优劣、成绩好坏、智力高低而对学生亲疏有别,要用同样的责任,同样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在思想行为中表现出的独立性,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信学生能够进步,能够做好,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使他们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2树人先正己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以先进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教人做学问,自己必须有学问,在十八大倡导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要做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自己必须努力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积极吸纳、消化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成效。

教育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具有高标准和更具个性的追求。教师对工作要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绝不能敷衍了事,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管理和高标准的要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帮助他们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做一个诚信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自己的真诚、宽容、慈爱、智慧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只有师德建设好了,才能保证教师以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以科学务(下转第113页)

2014年1月(上)科教导刊

105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岗位实际,在教育教学中以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自觉把十八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使命,也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基层建设者的重任,我们要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在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育人载体,坚持把德育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1尊重学生,平等待人

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高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感、挫折感。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让他们同样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然不是易事。这需要老师对他们有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与指导。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注重维护学生的“面子”和“尊严”,把尊重化为各种各样的教

思主义思想宣讲的合法性和感召力。其三,积极进行主流思想与社会思潮的争鸣,在批判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讲。在现代教育的体制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取消班级授课制肯定是不现实。但无论如何不能因此认为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可以吸取社会思潮的有益成分,巩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3班级教育模式与个性发展要求

在教育活动中,个体个性充分发展的实现,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机制、教材、方法等)都必须是适合于所有的接受教育的个体。可是,受教育者的数量,以及社会的教育成本等原因,注定了建立一种能够促使所有受教育者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是徒劳的。最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基于多数原则和最优化原则”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

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意味着在某一具体班级的某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只能是一个,而不会是多个。也许这种教学模式被设定为能照顾到班级学生的大多数,但绝对不可能是“每一个”。但是,多数人的发展并不等于每个人的发展。如此,个性发展与班级教育模式必然产生冲突。肯定性地会出现由于没有被照顾到个性而产生对教育或教学的不认同,甚至是反感。这种情形,更会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科属性、公共课性质、大班制以及政治色彩,而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大。

105页)实创新的学风熏陶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树新人”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以及大爱精神和敬业精神。

3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树立自信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独立意识、自主意识都比较强,有渴望成才的愿望,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但是,另一方面,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让他们缺乏应有的自信,有的甚至不学无术,自暴自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现状,量身定做,在授课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形象往往是通过与同龄伙伴的比较,并在他人的评价中再经过自我分析、判断,逐渐建立起来的。因此,让学生学会比较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一味地与强于自己的人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这样只能是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泄气,以致越来越自卑。相反,如果以自己的长处比优秀者的短处,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处处不如优秀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搭建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明白,“挑剩的种子未必不发芽”!在他们收获成功与喜悦过程中,分享快乐,从而坚信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每个人都可成功。当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心中便会充满自信,便会产生内在动力,便会把握住成功的基点。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只有促进学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的教育,

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与学生充满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能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并付诸行动,就应该不吝形式。扩大教育形式的自由度与灵活性,采取一种不拘泥于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方式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这种教学形式自由度的给予,并不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反而因为考虑到了该课程的特殊性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更加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主要源于社会的经验沉迷所引发的科学与人文、一元与多元、班级模式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把责任主要归咎于课程本身和教师,不仅削弱了社会的责任,不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而且也会给课程本身和教师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

注释

①拉塞克

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的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20.②[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8:5-6.

③王宗光,赵文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创新的使命与挑战[J].复旦教育论坛,2003(4):7-10.

冉志,黄爱国.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90.

才是理想的教育。一线教师在备课、授课中要善于发现、捕捉那些潜在的契机和载体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正确自我定位。

4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人”职业技术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成人”,即成为“社会人”的要求放在首位,“社会人”的应有品质不仅是遵纪守法,还应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有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普遍具有的吃苦忍耐精神缺乏、拼搏奉献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等弱点,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使他们有勇于面对挫折的顽强意志,养成吃苦忍耐、拼搏奉献以及与人合作的优秀品质。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甚至首先被考察的是非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做人,避免在今后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无畏的误区和盲点,加速学生个人成才的进程,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出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精、身心素质好、发展潜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参考文献

[1]朱红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2).

[2]

李方,陈亦平.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9(1).

2014年1月(上)科教导刊

113

(至少在现在是如此)(上接第“立师德”

学习十八大精神

陈振斌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肩负立德树人使命

辽宁

阜新

123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基层建设者的重任,高职院校的

教师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待人;树人先正己;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树立自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人”。关键词

十八大

立德树人

高职教师

高职学生

G41中图分类号:

A文献标识码:

LearningEighteenthSpiritandShouldertheMission

ofStrengtheningMoralityEducation

CHENZhenbin,HANJie

(FuxinHigherTrainingCollege,Fuxin,Liaoning123000)

Abstract

Theparty's18thpresentsthatstrengtheningmoralityeducationisthefundamentaltaskofeducation,vocational

traininginstitutionsbeartheheavyresponsibilityofallwalksoflifegrassrootsbuilders,teachersinvocationalcollegesshoul-dbeguidedbythe18thspirit,do:respectforthestudents,asequals;educatehimselffirst;helpstudentscorrectself-positio-ning,buildself-confidence;trainstudents'professionalismtohelpstudentsgrowinto

the18th;strengthenmoralityeducation;highervocationalteachers;highervocationalstudents

育行为,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多元融合的和谐。教师绝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也不能以表现优劣、成绩好坏、智力高低而对学生亲疏有别,要用同样的责任,同样的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学生在思想行为中表现出的独立性,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信学生能够进步,能够做好,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使他们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2树人先正己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以先进的科学理念为指导。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教人做学问,自己必须有学问,在十八大倡导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要做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自己必须努力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积极吸纳、消化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成效。

教育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具有高标准和更具个性的追求。教师对工作要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绝不能敷衍了事,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实行严格的管理和高标准的要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帮助他们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做一个诚信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自己的真诚、宽容、慈爱、智慧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只有师德建设好了,才能保证教师以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以科学务(下转第113页)

2014年1月(上)科教导刊

105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岗位实际,在教育教学中以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自觉把十八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使命,也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基层建设者的重任,我们要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在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育人载体,坚持把德育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1尊重学生,平等待人

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高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感、挫折感。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让他们同样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然不是易事。这需要老师对他们有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与指导。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注重维护学生的“面子”和“尊严”,把尊重化为各种各样的教

思主义思想宣讲的合法性和感召力。其三,积极进行主流思想与社会思潮的争鸣,在批判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讲。在现代教育的体制下,要解决这个问题,取消班级授课制肯定是不现实。但无论如何不能因此认为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可以吸取社会思潮的有益成分,巩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3班级教育模式与个性发展要求

在教育活动中,个体个性充分发展的实现,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机制、教材、方法等)都必须是适合于所有的接受教育的个体。可是,受教育者的数量,以及社会的教育成本等原因,注定了建立一种能够促使所有受教育者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是徒劳的。最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基于多数原则和最优化原则”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

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意味着在某一具体班级的某一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只能是一个,而不会是多个。也许这种教学模式被设定为能照顾到班级学生的大多数,但绝对不可能是“每一个”。但是,多数人的发展并不等于每个人的发展。如此,个性发展与班级教育模式必然产生冲突。肯定性地会出现由于没有被照顾到个性而产生对教育或教学的不认同,甚至是反感。这种情形,更会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科属性、公共课性质、大班制以及政治色彩,而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大。

105页)实创新的学风熏陶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树新人”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以及大爱精神和敬业精神。

3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树立自信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方面独立意识、自主意识都比较强,有渴望成才的愿望,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但是,另一方面,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让他们缺乏应有的自信,有的甚至不学无术,自暴自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现状,量身定做,在授课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形象往往是通过与同龄伙伴的比较,并在他人的评价中再经过自我分析、判断,逐渐建立起来的。因此,让学生学会比较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一味地与强于自己的人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这样只能是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泄气,以致越来越自卑。相反,如果以自己的长处比优秀者的短处,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处处不如优秀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搭建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明白,“挑剩的种子未必不发芽”!在他们收获成功与喜悦过程中,分享快乐,从而坚信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每个人都可成功。当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心中便会充满自信,便会产生内在动力,便会把握住成功的基点。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只有促进学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的教育,

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与学生充满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能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并付诸行动,就应该不吝形式。扩大教育形式的自由度与灵活性,采取一种不拘泥于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方式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这种教学形式自由度的给予,并不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反而因为考虑到了该课程的特殊性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更加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主要源于社会的经验沉迷所引发的科学与人文、一元与多元、班级模式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把责任主要归咎于课程本身和教师,不仅削弱了社会的责任,不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而且也会给课程本身和教师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

注释

①拉塞克

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的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20.②[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8:5-6.

③王宗光,赵文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创新的使命与挑战[J].复旦教育论坛,2003(4):7-10.

冉志,黄爱国.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90.

才是理想的教育。一线教师在备课、授课中要善于发现、捕捉那些潜在的契机和载体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正确自我定位。

4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人”职业技术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成人”,即成为“社会人”的要求放在首位,“社会人”的应有品质不仅是遵纪守法,还应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有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普遍具有的吃苦忍耐精神缺乏、拼搏奉献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等弱点,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使他们有勇于面对挫折的顽强意志,养成吃苦忍耐、拼搏奉献以及与人合作的优秀品质。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甚至首先被考察的是非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做人,避免在今后人生追求的过程中无畏的误区和盲点,加速学生个人成才的进程,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出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精、身心素质好、发展潜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参考文献

[1]朱红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2).

[2]

李方,陈亦平.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9(1).

2014年1月(上)科教导刊

113

(至少在现在是如此)(上接第“立师德”


相关内容

  •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 ...

  •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建设人才强国之在立德树人中实现大学价值
  •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建设人才强国之在立德树人中实现大学价值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 ...

  • 林蕙青:增强使命意识 扎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 增强使命意识 扎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林蕙青 (2012年11月18日) 十八大报告是我党迈向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提出了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

  •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
  •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 ...

  • 十八大党员思想报告
  • 尊敬的党组织: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鉴于此,我向党组织做出我学习十八大报告的思想汇报.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所召开的一次十分 ...

  • 浅析怎样进行初中历史立德树人教学
  • 浅析怎样进行初中历史立德树人教学 垫江第五中学校:韩鹏飞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 ...

  • 创新教育载体坚持立德树人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全社会关注的共同议题,也是关系每一所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郑州科技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把创新教育载体和开展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青年教 ...

  •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
  •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 ...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讲稿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各位老师:下午好!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立德树人的提出,有什么背景.内涵和意义呢?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有什么新提法.新要求.新举措呢?我们又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呢?下面我就把我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