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更新教育理念

大视野

“微课”更新教育理念

夏仲文

【摘 要】“微课风”来袭,学科教师不应该拒绝这种新兴的教育趋势,而是应该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深入了解微课,结合自己的学情和教情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的应用模式,利用微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并最终为微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关键词】微课;学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1-0084-04

最近,国内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似乎就是“微课”或者“微课程”了,较为典型的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案例当属广东佛山所开展的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了推动微课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第一

届中国微课大赛”。目前,该大赛已进入微课作品的评审阶段。

从教育部到区域性教师培训和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再到一线教师的教学中,似乎都刮起了一股微课风,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课堂教学,正渐渐地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较成功和

84

大视野

较有影响力的模式当属可汗学院模式,以及由可汗学院模式演变的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的翻转课堂(笔者认为,可汗学院发展至今,更偏重于学生利用其教学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并利用学习分析系统进行学习的自主监测;翻转课堂更偏重于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同时也需要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理念上的革新)。微课方兴未艾,作为一线的学科教师,在这股微课风中该有何作为呢?

只有微型教学视频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只有微型教学视频的教学就如同从一个长长的视频中切取一个小片段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没有包含课堂教学中所需的其他教学元素,如练习、学习目标说明。因此,需要给微教学视频配上相应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说明、练习,甚至课后的教学反思等元素,才能够真正称得上微课程。如可汗学院的微课中,不仅有课程介绍,还有课程学习计划,这样,能够让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能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也就是说,微课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课程的形式与形态,需要具备课程所必须的元素,如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课件、课程学习单、课程练习、课程学习反馈以及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后的反思。

从微课的定义中对课程时长的限制可以看出,微课最鲜明的特点是短小精炼,该特点是由人的认知规律特征决定的,因为一般人的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而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则更短。微课的另一个特点则是精炼,因为时间短,只能够对知识点、或经典习题进行精讲。

2. 了解微课的制作方法

目前常用的制作微课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运用摄像设备(如手机、DV 、摄像机)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及过程全程录制下来;(2)运用Camtsia Studio、Snagit 、Captivate 等软件录制教师通过手写板的书写过程,或者是在PPT 、Word 、画图软件中的讲解过程;(3)运用Office2010、Office2013中的PPT ,将设置好自动播放的PPT 课件通过“文件→另存为”的方式直接保存为视频格式的文件;(4)在一节微课中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组合方法制作微课。

3. 制作微课中需注意的问题

学科教师要想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就不可避免地要自己动手制作微课,因为网上搜索到的或者从其他同学科教师处拷贝的微课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制作微课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四个问题。

(1)不要从录课视频中切片或截取

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忙碌的,能够用来设计、制作微课的空余时间非常有限,于是,有的教师为了省事,就拿来自己上公开课或者汇报课时所录的

拥抱微课发展趋势,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学经验的逐渐积累,其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也逐渐定型,如果没有较大的外力推动,那么,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要想改变是比较困难的。

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不断传播和可汗学院教学模式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时,作为学科教师应该自觉大胆地拥抱并接受这一趋势,在微课的发展趋势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实践的落脚点,努力吸收微课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如微课一般将时间长度限制在10分钟以内是根据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来确定的。

了解微课,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情、学情的微课应用模式

作为一线学科教师,如果只停留在拥抱微课的发展趋势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微课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微课的特点、微课的制作方法,并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情况的微课应用模式。

1. 了解微课及微课特点

黎加厚教授对微课的定义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为:所谓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它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

从以上黎加厚教授和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来看,微课的核心要素是微型教学视频,但是,微课仅仅

85

大视野

视频进行切片或截取,然后作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

其实,通过切片或截取的“微课”,按照上述微课的定义严格来讲,是不能够称之为微课的,只能够叫做课程教学资源。因为,这种教学资源不仅可能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能缺乏课程的基本要素而没有形成微课的系统,如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或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2)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最高目标的,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即实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3]。

那么,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在活动的设计上,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尽力避免教师在微课中的反复讲解,尽量做到精讲,以学生解决问题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替代灌输式的讲授。其次,在微课学习的评价上,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过程性的连续的评价与反馈替代片段性的结点评价。最后,为了实现上述两点,在微课的设计中除了录制的微视频外,还应该包含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反馈测评(如练习题、学习反馈表)以及微课的拓展教学资源。

(3)理顺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学科微课的知识点来自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之中,因此,微课中的知识点与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其他知识点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由于时间长度的限制,微课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节微课中不可能包含较多的知识点,原则上一节微课包含一个知识点。但是,在高中和大学学科中知识点的难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则需要教师对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如果两个知识点的关系确实非常紧密(如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在满足时间限制(10分钟以内),适应高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情况下,一节微课可以包含两个知识点。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灵活处理,不要太拘泥于原则的限制。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微课,笔者建议一节微课只包含一个知识点,以减轻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认知负荷。

也就是说,学科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微课时,应该树立大课程的意识,处理好“叶”和“森林”的关系,不要因微课这“一叶”障目而不见学科课程知识体系这座“森林”,因此,学科教师在分割知识点制作微课时,需要考虑知识点的前后联系,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再设计,使微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微课开发与应用环节说明

一节完整的微课开发环节应该包括微课的选题、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教学应用和应用反馈与反思等环节,而微课教学应用后的反馈反思能够进一步促进微课的再设计与完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开发与应用环节

4. 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应用模式

微课作为一个新事物,目前较为成功并取得一定影响的是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肯定不会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为,一种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也正是这种不完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探索和实践的舞台,探索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模式。在这种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尤其要关注的两个方面是: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1)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笔者在“制作微课中需要的注意的问题”中已经阐

述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同样,在

86

大视野

微课的使用中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对于学情的考虑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来说,容易遗忘、难度较高的知识点是否可以使用微课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其难度是不同的。而对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考虑就是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点,适合用微课的时候就用微课,不适合运用微课的时候就不用。因为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多样的,只有运用最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够实现教育效益和质量的最大化。

(2)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在,一线学科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如可以在课前的知识回顾阶段,运用微课来回顾上一次、或上几次课所学知识的重点、核心概念,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为课堂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或者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把课堂作为答疑解惑与讨论的场所。当课程进行到课中时,可以利用微课程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提炼,梳理出课堂学习知识的核心概念。而当某次课堂教学处于尾声时,可以制作交互式的微课程(在该微课程中有核心概念的知识内容,也有针对核心概念的少数但经典的练习)实现巩固学习知识之目的[4]。

炼的微课程结合起来,就像天作之合一样,既满足了现代人的学习需求,又不会挤占学习者太多的时间,从而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得更加可能。而教师,无疑是亟需解决这一学习需求的人群。另一方面,微课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挖掘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源,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反思可视化。

如微课《在路边鼓掌的人》,向我们尤其是教师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要也不应该把我们的孩子打造成一模一样的,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比什么都重要。“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这是孩子的心声,是多么的纯真,没有一丝世俗的杂念。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真的倾听到了每个孩子心中的心声了吗?即使倾听到了孩子的心声,我们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一味地死盯着成绩不放吗?或许,孩子的成绩真的很重要,学科教学的成绩也很重要,但至少,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或最终目的,因为,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也许,当我们学科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时,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就更近了一步。

结 语

微课还不是很完善,也不成熟,但是不完善和不成熟中蕴含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可能,作为学科教师,只有扎根教育,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与实践才能够促进微课的发展,促进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就如一个广告语中所说的:“我编织了梦想,我谱写着未来,我创造了希望,这是属于我们的金色年华。”祝愿行走在微课路

上的每位教师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色年华。

参考文献

利用教学案例微课进行教育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由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不可避免的话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其不可回避的路径。不管是新教师还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要想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走得更快更远,就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反思,思考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或优点。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不能速成,而且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积淀。

以短小精炼为主要特点的微课,一出现就迅速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热爱。之所以深受好评,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忙碌导致了时间的碎片化,找不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长时间的学习。碎片化的时间跟短小、精

[1][2][3][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夏仲文.利用微课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作者单位: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

87

大视野

“微课”更新教育理念

夏仲文

【摘 要】“微课风”来袭,学科教师不应该拒绝这种新兴的教育趋势,而是应该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深入了解微课,结合自己的学情和教情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的应用模式,利用微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并最终为微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关键词】微课;学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1-0084-04

最近,国内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似乎就是“微课”或者“微课程”了,较为典型的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案例当属广东佛山所开展的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了推动微课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了“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第一

届中国微课大赛”。目前,该大赛已进入微课作品的评审阶段。

从教育部到区域性教师培训和区域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再到一线教师的教学中,似乎都刮起了一股微课风,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课堂教学,正渐渐地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较成功和

84

大视野

较有影响力的模式当属可汗学院模式,以及由可汗学院模式演变的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的翻转课堂(笔者认为,可汗学院发展至今,更偏重于学生利用其教学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并利用学习分析系统进行学习的自主监测;翻转课堂更偏重于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同时也需要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理念上的革新)。微课方兴未艾,作为一线的学科教师,在这股微课风中该有何作为呢?

只有微型教学视频是不够的。因为,仅仅只有微型教学视频的教学就如同从一个长长的视频中切取一个小片段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没有包含课堂教学中所需的其他教学元素,如练习、学习目标说明。因此,需要给微教学视频配上相应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说明、练习,甚至课后的教学反思等元素,才能够真正称得上微课程。如可汗学院的微课中,不仅有课程介绍,还有课程学习计划,这样,能够让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能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也就是说,微课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课程的形式与形态,需要具备课程所必须的元素,如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课件、课程学习单、课程练习、课程学习反馈以及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后的反思。

从微课的定义中对课程时长的限制可以看出,微课最鲜明的特点是短小精炼,该特点是由人的认知规律特征决定的,因为一般人的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而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能够持续有效集中的时间则更短。微课的另一个特点则是精炼,因为时间短,只能够对知识点、或经典习题进行精讲。

2. 了解微课的制作方法

目前常用的制作微课的方法有以下四种:(1)运用摄像设备(如手机、DV 、摄像机)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及过程全程录制下来;(2)运用Camtsia Studio、Snagit 、Captivate 等软件录制教师通过手写板的书写过程,或者是在PPT 、Word 、画图软件中的讲解过程;(3)运用Office2010、Office2013中的PPT ,将设置好自动播放的PPT 课件通过“文件→另存为”的方式直接保存为视频格式的文件;(4)在一节微课中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组合方法制作微课。

3. 制作微课中需注意的问题

学科教师要想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就不可避免地要自己动手制作微课,因为网上搜索到的或者从其他同学科教师处拷贝的微课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制作微课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四个问题。

(1)不要从录课视频中切片或截取

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忙碌的,能够用来设计、制作微课的空余时间非常有限,于是,有的教师为了省事,就拿来自己上公开课或者汇报课时所录的

拥抱微课发展趋势,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教学经验的逐渐积累,其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也逐渐定型,如果没有较大的外力推动,那么,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要想改变是比较困难的。

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不断传播和可汗学院教学模式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微课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时,作为学科教师应该自觉大胆地拥抱并接受这一趋势,在微课的发展趋势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实践的落脚点,努力吸收微课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如微课一般将时间长度限制在10分钟以内是根据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来确定的。

了解微课,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情、学情的微课应用模式

作为一线学科教师,如果只停留在拥抱微课的发展趋势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微课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微课的特点、微课的制作方法,并在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情况的微课应用模式。

1. 了解微课及微课特点

黎加厚教授对微课的定义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为:所谓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它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

从以上黎加厚教授和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来看,微课的核心要素是微型教学视频,但是,微课仅仅

85

大视野

视频进行切片或截取,然后作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

其实,通过切片或截取的“微课”,按照上述微课的定义严格来讲,是不能够称之为微课的,只能够叫做课程教学资源。因为,这种教学资源不仅可能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能缺乏课程的基本要素而没有形成微课的系统,如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或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2)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为最高目标的,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即实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3]。

那么,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在活动的设计上,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尽力避免教师在微课中的反复讲解,尽量做到精讲,以学生解决问题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替代灌输式的讲授。其次,在微课学习的评价上,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过程性的连续的评价与反馈替代片段性的结点评价。最后,为了实现上述两点,在微课的设计中除了录制的微视频外,还应该包含微课的教学设计、学习单、反馈测评(如练习题、学习反馈表)以及微课的拓展教学资源。

(3)理顺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关系学科微课的知识点来自于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之中,因此,微课中的知识点与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其他知识点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由于时间长度的限制,微课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节微课中不可能包含较多的知识点,原则上一节微课包含一个知识点。但是,在高中和大学学科中知识点的难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则需要教师对微课知识点与学科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如果两个知识点的关系确实非常紧密(如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在满足时间限制(10分钟以内),适应高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情况下,一节微课可以包含两个知识点。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科灵活处理,不要太拘泥于原则的限制。面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微课,笔者建议一节微课只包含一个知识点,以减轻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认知负荷。

也就是说,学科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微课时,应该树立大课程的意识,处理好“叶”和“森林”的关系,不要因微课这“一叶”障目而不见学科课程知识体系这座“森林”,因此,学科教师在分割知识点制作微课时,需要考虑知识点的前后联系,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再设计,使微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微课开发与应用环节说明

一节完整的微课开发环节应该包括微课的选题、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制作、微课的教学应用和应用反馈与反思等环节,而微课教学应用后的反馈反思能够进一步促进微课的再设计与完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开发与应用环节

4. 大胆探索和创新微课应用模式

微课作为一个新事物,目前较为成功并取得一定影响的是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肯定不会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为,一种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也正是这种不完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探索和实践的舞台,探索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模式。在这种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尤其要关注的两个方面是: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1)微课的使用应该结合班级的学情和自己的教情笔者在“制作微课中需要的注意的问题”中已经阐

述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同样,在

86

大视野

微课的使用中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对于学情的考虑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来说,容易遗忘、难度较高的知识点是否可以使用微课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其难度是不同的。而对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考虑就是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点,适合用微课的时候就用微课,不适合运用微课的时候就不用。因为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多样的,只有运用最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够实现教育效益和质量的最大化。

(2)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微课程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在,一线学科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如可以在课前的知识回顾阶段,运用微课来回顾上一次、或上几次课所学知识的重点、核心概念,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为课堂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或者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把课堂作为答疑解惑与讨论的场所。当课程进行到课中时,可以利用微课程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提炼,梳理出课堂学习知识的核心概念。而当某次课堂教学处于尾声时,可以制作交互式的微课程(在该微课程中有核心概念的知识内容,也有针对核心概念的少数但经典的练习)实现巩固学习知识之目的[4]。

炼的微课程结合起来,就像天作之合一样,既满足了现代人的学习需求,又不会挤占学习者太多的时间,从而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变得更加可能。而教师,无疑是亟需解决这一学习需求的人群。另一方面,微课能够帮助教师深入挖掘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根源,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反思可视化。

如微课《在路边鼓掌的人》,向我们尤其是教师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要也不应该把我们的孩子打造成一模一样的,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比什么都重要。“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这是孩子的心声,是多么的纯真,没有一丝世俗的杂念。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真的倾听到了每个孩子心中的心声了吗?即使倾听到了孩子的心声,我们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一味地死盯着成绩不放吗?或许,孩子的成绩真的很重要,学科教学的成绩也很重要,但至少,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或最终目的,因为,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也许,当我们学科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时,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就更近了一步。

结 语

微课还不是很完善,也不成熟,但是不完善和不成熟中蕴含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可能,作为学科教师,只有扎根教育,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与实践才能够促进微课的发展,促进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就如一个广告语中所说的:“我编织了梦想,我谱写着未来,我创造了希望,这是属于我们的金色年华。”祝愿行走在微课路

上的每位教师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色年华。

参考文献

利用教学案例微课进行教育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由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不可避免的话题,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其不可回避的路径。不管是新教师还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要想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走得更快更远,就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反思,思考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或优点。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不能速成,而且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积淀。

以短小精炼为主要特点的微课,一出现就迅速赢得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热爱。之所以深受好评,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忙碌导致了时间的碎片化,找不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长时间的学习。碎片化的时间跟短小、精

[1][2][3][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术,2013(4).

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夏仲文.利用微课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作者单位:上海闵行区教育学院)

87


相关内容

  • 更新理念 适应新课程标准
  • 尽快更新理念,适应新课程标准 天津五中 铁丽彬 摘要:高中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更新理念,提高认识,从而使新课程标准顺利实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师,学生,教材,评价 在新一轮课改中,从以往的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不仅从术 语上变化,总体 ...

  •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新理念 作者:马林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8期 摘 要: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中不难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上有很多重大的改革,其中对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显得尤为突出.历史教学理念的更新也 ...

  • 2015个人研修计划
  • 个人研修计划 一. 指导思想 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拓展视野. 二.研修目标 1.通过此次培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了解. 2.通过培训掌握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构建有效课堂,提高 ...

  • 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体会3篇
  • 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体会3篇 <教育新理念>是一本由袁振国编写的书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从课堂到课程.从学科到学术观念更新的问题.下面是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教育新理念培训心得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一位教 ...

  • 高校基础部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繁忙、艰辛、团结、进取的xx年就要过去了,一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作风整顿年精神和学院年度工作要点,结合自己系部承担着全院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素养奠基并养成重任的实际情况,着力在弘扬正气聚人心、注重学习强素质、科学管理上台阶、更新理念提质量、重视科研促教学、组织活动做贡献、确保安全抓稳定等方面扎扎实实开 ...

  • 幼儿园教学园长竞聘演讲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xxxx幼儿园的xxxx,请大家记住我的幼儿园,xxxx幼儿园,记住我的名字,xxxx.熟话说:"心有壮志,事能成功."今天,我站在这个竞争的舞台上,我很自信对大家说,我将竞争xxx教学园长岗位,这个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竞争使我走上 ...

  • 幼儿园教学园长竞聘演讲稿范文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xxxx 幼儿园的xxxx, 请大家记住我的幼儿园,xxxx 幼儿园, 记住我的名字,xxxx .熟话说:"心有壮志, 事能成功. "今天, 我站在这个竞争的舞台上, 我很自信对大家说, 我将竞争xxx 教学园长岗位, 这个时代是 ...

  • 十二五小继教计划总结
  • 2011年度小继教学习计划 (2011.9--2012.8) 教师 今年是"十二五"小学教师继教教育学习的第一年,在本年的学习中,将以"一德四新"知识为主,并把所学知识.方法.理念等运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真正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指导思想: 重视理论 ...

  • 我的办学理念
  • 我的办学理念 2010-12-01 16:51:30|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办学理念:让学生快乐的成长,让教师幸福的工作 办学目标:创建一所规范加特色的现代化小学 校 训:尊师 善学 诚信 守纪 教 风:严谨 博学 善教 爱生 学 风:勤奋 自主 善学 创新 办学思路:坚持一个原 ...

  • 浅谈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 浅谈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知识更新成为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次性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在全世界悄然兴起,成为大多数国家教育改革的基奉指导思想.很多工作多年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总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