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王某、男,19岁,汉族,初中文化,未婚,待业。

王某生身父母均系农民,体健。有兄长四人,家庭成员均无精神要史。王出生后即由养父领养,7岁前由祖母抚育。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从小受到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作剧。上学后,开始成绩在90分以上,但以后不断打架闹事、欺侮小同学,辱骂老师、在课桌上剖剐老鼠、麻雀等。小学三年级时,在放学回家的队伍中公然把生殖器掏出来露在外面。以后成绩逐年下降。到小学毕业时要补考才能升学。初中一年级时(13岁)因三门功课不及格留级,此后表现更差,终被勒令退学。以后发展到不服家长管教,顶撞,吵闹以致与父母对打。l981年l4岁时在某儿童医院拟诊为儿童多动症,用镇静剂无效。服用利他灵稍好转。1981年1月被送去工读学校就读。但经常借故离校,一、二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1982年7月由家长领回,半年中,多次与人盗窃公私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一度剪去长发,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984年17岁时.进工厂学铣工。同年l2月开始旷工,招引一些朋友在家中吃喝玩乐,多次聚赔、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女青年。虽然多年受祖母无微不至的照料、袒护,却经常打骂祖母。1985年6月5日,王向张某寻衅闹事,纠集另外两个人用棍棒、皮带毒打张。致使张多处软组织挫伤。同年7月6日中午,王骑自行车撞了蒋某。反说“你挡我路,我打死你”,随即对蒋拳打脚踢,致其脑震荡、胸部软组织挫伤,住院二十多天。十月二十四日晚,某矿务局司机张某因行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王不问缘由便对张谩骂、毒打。同日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

相关知识: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诊断标准]

1 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⑴ 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⑵ 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⑶ 习惯吸烟,喝酒;

⑷ 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⑸ 反复偷窃;

⑹ 经常逃学;

⑺ 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⑻ 过早发生性活动;

⑼ 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⑽ 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⑾ 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至少停学一次;

⑿ 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2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 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违规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1

② 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③ 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④ 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⑤ 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⑥ 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⑦ 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⑧ 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⑨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案例分析:

首先确定王某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曾被诊断出儿童多动症,服用过镇静剂无效,服用利他灵稍好转。

18岁前:

1.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欺侮小同学、课桌上剖剐老鼠、麻雀。)

2.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至少停学一次。(初中一年级时(13岁)因三门功课不及格留级,此后表现更差,终被勒令退学。)

3.经常逃学。(经常借故离校,一、二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

4.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多次与人盗窃公私财物。)

5.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曾被收审。)

18岁后:

1.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王向张某寻衅闹事,纠集另外两个人用棍棒、皮带毒打张。致使张多处软组织挫伤。)

2.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王骑自行车撞了蒋某。反说“你挡我路,我打死你”,随即对蒋拳打脚踢,致其脑震荡、胸部软组织挫伤,住院二十多天。)

3.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你挡我路,我打死你)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结合诊断标准,王某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符合3项以上的标准。王某符合诊断标准的第4、6、9、11、12项。

其次,在成人诊断标准下,18岁的王某符合诊断标准第7、8、9项。所以诊断王某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2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王某、男,19岁,汉族,初中文化,未婚,待业。

王某生身父母均系农民,体健。有兄长四人,家庭成员均无精神要史。王出生后即由养父领养,7岁前由祖母抚育。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从小受到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作剧。上学后,开始成绩在90分以上,但以后不断打架闹事、欺侮小同学,辱骂老师、在课桌上剖剐老鼠、麻雀等。小学三年级时,在放学回家的队伍中公然把生殖器掏出来露在外面。以后成绩逐年下降。到小学毕业时要补考才能升学。初中一年级时(13岁)因三门功课不及格留级,此后表现更差,终被勒令退学。以后发展到不服家长管教,顶撞,吵闹以致与父母对打。l981年l4岁时在某儿童医院拟诊为儿童多动症,用镇静剂无效。服用利他灵稍好转。1981年1月被送去工读学校就读。但经常借故离校,一、二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1982年7月由家长领回,半年中,多次与人盗窃公私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一度剪去长发,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984年17岁时.进工厂学铣工。同年l2月开始旷工,招引一些朋友在家中吃喝玩乐,多次聚赔、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女青年。虽然多年受祖母无微不至的照料、袒护,却经常打骂祖母。1985年6月5日,王向张某寻衅闹事,纠集另外两个人用棍棒、皮带毒打张。致使张多处软组织挫伤。同年7月6日中午,王骑自行车撞了蒋某。反说“你挡我路,我打死你”,随即对蒋拳打脚踢,致其脑震荡、胸部软组织挫伤,住院二十多天。十月二十四日晚,某矿务局司机张某因行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王不问缘由便对张谩骂、毒打。同日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

相关知识: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诊断标准]

1 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⑴ 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⑵ 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⑶ 习惯吸烟,喝酒;

⑷ 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⑸ 反复偷窃;

⑹ 经常逃学;

⑺ 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

⑻ 过早发生性活动;

⑼ 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⑽ 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⑾ 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至少停学一次;

⑿ 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2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 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违规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1

② 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③ 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④ 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

⑤ 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⑥ 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⑦ 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⑧ 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⑨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案例分析:

首先确定王某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曾被诊断出儿童多动症,服用过镇静剂无效,服用利他灵稍好转。

18岁前:

1.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欺侮小同学、课桌上剖剐老鼠、麻雀。)

2.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至少停学一次。(初中一年级时(13岁)因三门功课不及格留级,此后表现更差,终被勒令退学。)

3.经常逃学。(经常借故离校,一、二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

4.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多次与人盗窃公私财物。)

5.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曾被收审。)

18岁后:

1.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王向张某寻衅闹事,纠集另外两个人用棍棒、皮带毒打张。致使张多处软组织挫伤。)

2.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王骑自行车撞了蒋某。反说“你挡我路,我打死你”,随即对蒋拳打脚踢,致其脑震荡、胸部软组织挫伤,住院二十多天。)

3.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你挡我路,我打死你)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结合诊断标准,王某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符合3项以上的标准。王某符合诊断标准的第4、6、9、11、12项。

其次,在成人诊断标准下,18岁的王某符合诊断标准第7、8、9项。所以诊断王某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2


相关内容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公认的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之一.美国精神障碍临床诊断手册(DSM-IV)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界定为一种起自15岁以前的忽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行为模式,包括"说谎.偷窃.斗殴.逃学.反抗权威"和"不寻常的过早或攻击性性行为,酗酒和使用违法药物等" ...

  • 案例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碍
  • 案例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李某,男,26岁,工人,汉族,已婚.因喜表现自己,感情用事,易激惹13年入院. 病人于13年之前,不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 ...

  • 案例问答题的答题技巧1
  •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 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 评效果.提转介. 一.理资料 ● 一般资料.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资料.主诉及心理测量结果. ● 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 (一)一般状况资料 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 ...

  •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 理论研究<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陈和华 内容提要: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 ...

  • 大学生人格障碍问卷河北省常模的制定
  • [摘 要] 目的:制定大学生人格障碍问卷(UPDI)河北省常模并考查其信效度.方法:以河北省1449名大学生为常模样本, 进行UPDI测试, 分别制定性别.年级.城乡常模, 并以均数.百分位.T分和划界分作为常模形式.结果:全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2和0.86(P [关键词] 人格障 ...

  • 问答题_2
  • 1.论述情感障碍的临床类型及各型的主要临床表现. ⑴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⑵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⑶双相障碍:反复(至少2次)出现的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主要表现为躁狂发作,有时为抑郁发作. ⑷环形心境障碍:指情感高 ...

  • 心理咨询师考试备考经验
  • 心理咨询师考试备考经验 心理咨询师考试理论知识中,三级考试考核教材基础知识和三级技能两本书,基础知识的比例在50%左右:一般都在习题册上.请多做两遍习题册,以保证正确率.二级考试考核教材基础知识.三级技能和二级技能三本书.心理测验学在整个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考易网校心理咨询师辅导班老师建议各位学员 ...

  • 教师的心理素质
  • 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 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素质结构 (一)素质 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与主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特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 教师素质是以人的一般素质为基础,通过人与职业的相互作用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教育教 ...

  • 抑郁症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 抑郁症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抑郁症的人是不会伤害他人或社会的,抑郁症的表现是: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也称为心境障碍.抑郁症主要表现为三大症状,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时间持续在2周以上,常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病情严重时患者悲观厌世,绝望而产生自杀企图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