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2、什么是人生观?请阐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观点正确、论述充分的给12-15分,观点正确、论述较为充分的给8-11分,观点不正确、论述不充分的给8分以下)

六、论述题。(20分)

根据《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现状调查报告》,26%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许多单位应聘毕业生到岗率不到50%。

社会学认为,“职业”是包含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期待、因而包含多种社会规范的集合体。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论述大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的意义和途径。

六、论述题。(20分。)

某高校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奇观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是100%的学生也承认,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某高校几位毕业生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应聘,用人单位提出,要想解决户口或签订协议书,每人需交纳1万元押金。学生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未拿一分钱工资就要先交上一笔巨款?”对方回答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说走就走,我们只不过是提前防范,进行自我保护罢了。”

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论述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和途径。

五、论述题

1、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案要点:

(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

(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4)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5)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

(二)、联系实际(略)

2、法律权威在当代社会具有何种重要意义?法律权威通过哪些途径得以确立?

答案要点:

(一)(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

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指形成真正的权威。

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领导者个人时,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兴衰就将寄托于领导者个人身上。随着领导者的更迭,国家的政局就有可能大起大落,政策与法律也会频繁变动。而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时,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领导者会变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法律权威确立的途径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见p11~12)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针对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及应对的措施。(见p57~59)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总的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大学生应自觉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地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6.试分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47.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勇敢地参与竞争?

46.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

(1)社会主义法治是人民民主的法治。人民民主是法治的目的和核心内容,法治是人民民主的制度、方略和形式。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料公有制为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法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和优点,改善、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

(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紧密结合,同步推进。

47.(1)充分认识现代社会竞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始终充满着竞争,竞争推动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世界性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我们中华民族也必将在历史大竞争的洪流中拼搏崛起。

(2)充分认识竞争在人生中的意义。现代社会中,竞争给了每个人以许多相等的机会,去加倍努力,去夺取新的和更大胜利。第一,竞争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第二,竞争能增强人的智力。第三,集体间的竞争能加强集体内部的团结。第四,竞争还能起到鉴别人才、保护人才的作用。

(3)

正确认识竞争的目的,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

(4)在竞争中要坚持正确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方略。第一,竞争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第二,要对自己有实事求是的评价。第三,在竞争中还要学会与人合作。总之,要自觉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焕发人生的光彩,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民族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是以确认、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维护、巩固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生产资

2、什么是人生观?请阐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观点正确、论述充分的给12-15分,观点正确、论述较为充分的给8-11分,观点不正确、论述不充分的给8分以下)

六、论述题。(20分)

根据《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现状调查报告》,26%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缺乏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许多单位应聘毕业生到岗率不到50%。

社会学认为,“职业”是包含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期待、因而包含多种社会规范的集合体。

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论述大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的意义和途径。

六、论述题。(20分。)

某高校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奇观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是100%的学生也承认,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某高校几位毕业生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应聘,用人单位提出,要想解决户口或签订协议书,每人需交纳1万元押金。学生们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未拿一分钱工资就要先交上一笔巨款?”对方回答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说走就走,我们只不过是提前防范,进行自我保护罢了。”

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论述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和途径。

五、论述题

1、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案要点:

(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

(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4)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5)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

(二)、联系实际(略)

2、法律权威在当代社会具有何种重要意义?法律权威通过哪些途径得以确立?

答案要点:

(一)(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

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指形成真正的权威。

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领导者个人时,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兴衰就将寄托于领导者个人身上。随着领导者的更迭,国家的政局就有可能大起大落,政策与法律也会频繁变动。而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时,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领导者会变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法律权威确立的途径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见p11~12)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针对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及应对的措施。(见p57~59)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总的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大学生应自觉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地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6.试分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47.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勇敢地参与竞争?

46.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

(1)社会主义法治是人民民主的法治。人民民主是法治的目的和核心内容,法治是人民民主的制度、方略和形式。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料公有制为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法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和优点,改善、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

(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紧密结合,同步推进。

47.(1)充分认识现代社会竞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始终充满着竞争,竞争推动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世界性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我们中华民族也必将在历史大竞争的洪流中拼搏崛起。

(2)充分认识竞争在人生中的意义。现代社会中,竞争给了每个人以许多相等的机会,去加倍努力,去夺取新的和更大胜利。第一,竞争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第二,竞争能增强人的智力。第三,集体间的竞争能加强集体内部的团结。第四,竞争还能起到鉴别人才、保护人才的作用。

(3)

正确认识竞争的目的,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

(4)在竞争中要坚持正确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方略。第一,竞争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第二,要对自己有实事求是的评价。第三,在竞争中还要学会与人合作。总之,要自觉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焕发人生的光彩,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民族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是以确认、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维护、巩固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生产资


相关内容

  • 招教考试论述题答题技巧
  • 招教考试论述题答题技巧 论述题在教师考试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一个知识体系 ...

  •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全集[1]
  •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 ...

  • 管理学答题技巧
  • 名词解释这类题型是要求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描述,目的是考核你对这些名词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这些名词在教材或课件的"课程讲解"和"小字 典"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说明.名词解释题对记忆的要求高一些,一般来说,教材和 ...

  • 毛概思考题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习题 一.分章复习题纲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毛泽东思 ...

  •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11真题
  • 2004年 <运动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氧脉搏 2.渗透压 3.射血分数 4.心力储备 5.运动后过量氧耗和氧热价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无氧耐力的主要因素. 2.出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生理原因. 3.简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机理. 4.简述无氧阈的测试原理和意义. 三.论述题 ...

  • 论证有效性分析整理
  •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版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结构(标题.开头.缺陷四段.结尾): 一.思路: 1.确立全文核心观点(可用反问确立标题) 2.找出结论与论据 前提标识词:因为.由于.根据.理由是.举例来说.这么说的理由.支持我们的观点是. 结束标识词:所以.因此.由此可见.总而言之.这样来说.结论是.其 ...

  •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选
  •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选 一:试比较.分析4P与4C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提示: 1:4P营销组合: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2:4C营销组合: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 ...

  •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研考博真题(1999-2013)
  • 自然地理学(博士) 2013年试题 一.简述 1.地貌成因有哪些 2.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3.生物群落的分类 二.论述 1.论述气候形成的原因 2.论述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2 年试题 1. 简答 1)基本地貌类型 2)季风气候 3)生态系统的组分 2. ...

  •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历年真题.1doc
  •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电话:027-67868350 传真:027-67868353 邮政编码:430079 地址:二号教学楼 招生人数: 学术型 历年真题如下: 2013年文学类大综合题目 名词解释普通话 词类活用 形声字 古诗十九首 性灵派 问题小说 简答 什么 ...

  • 北师大2013-1993文学类考研真题
  • 北京师范大学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裔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 3.<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