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现状浅析与改革初探
马洪瑶
申俊龙
徐
浩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偏低,收费项目少,亏损率高,收入占比少,严重挫伤了中医药从业
人员的积极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定价未能充分反映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和成本构成,中医医疗服务定价区分性不强,新增申报项目困难,价格调整机制僵化。建议改革措施:根据中医服务价值本身,改革价格计量方法;细化收费标准,实行分级定价;依据市场需求,实行灵活价格管理体制;分别制定中西医疗服务申报标准,鼓励中医服务项目申报;充分发挥医保支付价格机制作用。
关键词中医医疗服务中图分类号R197.4
服务价格价格管理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3)08-0065-0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偏低,加之长期的政策性亏损,严重挫伤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国家《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1]提出“逐步提高中医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保护和扶持中医药发展”。本文的分析和探索可能对建立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有所裨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果相同的情况下,当前中医服务价格远远低于同类西医收费项目,且差距很大。以2009年南京某三甲中医医院骨科为例,西医骨科200多个项目平均收费为1000元左右,而中医骨伤15个收费项目平均收费只有164元[2]。李林贵[3]对浙江8家县级中西医疗机构门诊对比研究发现,西医直肠肛门手术34个项目平均价格为857元,中医肛肠科项目平均为
253元,仅为西医肛肠科价格的29.52%。广东、上
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现行的部分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及规范如表1所示。不难发现,各地的
1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分析1.1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偏低
价格普遍偏低价格标准相差不大,且普遍偏低。
已成为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最突出的问题。在治疗效
识创新:理论、策略及案例”(11GLA004)
1.2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少《全国医疗服务价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传承机制和策略研究”(11BGL090);江苏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医知
而对高频中药的用量更多是在1钱;在选择药物方面,好用健脾化痰药物,善调补后天之本;而且注重药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讲究炮制,喜欢使用炒制、炙制中药;同时也喜欢使用生、鲜、嫩中药,累计使用频数达到203次;对中药的道地性也十分重视,多用川产、广产中药;在配伍方面也很有特点,其中以贝母与杏仁、陈皮与白芍、贝母与荷叶等为最多见,化痰药与泄浊药的配伍堪为效法;从中药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可以看出,丁甘仁先生临床用药既崇尚张仲景《伤寒论》经方,多用二陈汤、桂枝白芍药对,又针对临床具体病证加减用药,体现先生衷经方之旨,不泥于经方之用的灵活思辨特点,对临床医师临证诊病处方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4
[1][2][3][4]
参考文献
张元凯.孟河四家医集(《诊方辑要》).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72
赵宁,郑光,谭勇,等.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中成药和西药治疗脑梗死的基本用药规律.中医杂志,2012,53(6):513李梢.基于生物网络调控的方剂研究模式与实践.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5):489
Cline.M.S.,Smoot.M.,CeramiE.,etal.IntegrationofbiologicalnetworksandgeneexpressiondatausingCytoscape.Nat.Protoc,2007,2:2366
第一作者:付先军(1975-),博士,副教授,从事文献信息
的知识发现和历代名医名家临床用药经验的挖掘研究。
收稿日期:2013-03-05
编辑:吴
宁
2013年总第45卷第8
期
65
格项目规范(2012)》规定的9360项服务项目中,中医服务项目只有327项,占3.5%左右,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拔罐收费标准仅7项,而且包括了现代的电罐和磁罐等[4]。这说明,还有相当多的中医服务项目没有纳入规范,也给地方价格标准的制定带来较大困难。本文研究发现,各地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或手册规定的中医收费项目基本不足300项,占比
表1
服务项目贴敷疗法熏洗治疗(全身)髋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
落枕推拿普通针刺拔罐疗法
部分地区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元)
浙江省
广东省
上海市
计价单位每个疮疡面/次
次次次次次次
因病机等为理论基础,以“望闻问切”为主要诊断方法,并以中药方剂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针灸、推拿、拔火罐等非药物疗法更是凸显中医医疗的顺应自然特色。故传统中医服务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现代大型设备少,诊疗服务主要依靠医务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其个体化诊疗时间长,通过辨证论治,推敲理法方药,形成治疗方案,人力成本比例占
整个医疗服务过程成本的绝大部分。(2)中医医疗服务具有较高风险性,尤其是突出体现个人技术的手法技术,如针灸、手法整复术等,这需要医生多年智慧和经验的积累,甚至是医师一生专业知识和临证经验的精华。[7](3)中医隐性知识多,需要个人长期的实践、应用、感悟才能转识成智。(4)因中医的实践性、经验性和隐性知识多,中医成才时间长、成本高,且最好
的传承方式仍为师徒制。
如上所述,中医医疗服务是体现个人知识和智慧的具有高技术成本、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的医疗服务。而目前中医医疗服务定价与西医服务定价执行同一标准,存在严重的重设备轻人力的现象,且人力成本多用人员工资、各种奖金、津贴和社会保障等体现,与服务量联系密切。西医医疗可以通过多种设备检查服务项目和住院手术项目甚至药品加成来补偿收入的不足,但在中医服务上难以实现,尤其对于非药物疗法。一次推拿30min左右,一个推拿医师满负荷工作1天也就治疗15人次,以目前的价格水平,医生的收入可想而知。不考虑时间、知识、技术、人力和风险成本的定价导向,必然不能反映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和成本构成,无法体现中医的价值,与实际成本有较大差距。
[1**********]6最高19最高[1**********]30最高[**************]93/针2/罐
注:数据分别来自: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shdrc.gov.cn/;浙
江省物价局网站http://www.zjpi.gov.cn/Medicaltreatment.jsp;广东省物价局网站http://www.gdpi.gov.cn/ylsf/417555.jhtml
大都在个位数。许多有特色、有效果的中医医疗服务因没有收费依据而在正规医疗机构无法开展,既满足不了群众需求,又阻碍中医特色技术的传承创新。
1.3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亏损率高,收入占比少
已有研究表明,由于中医服务可开展项目少,价格较低,造成医疗机构中医类服务收入较少,不能弥补成本,各等级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服务存在普遍亏损现象。窦蕾等[5]2012年对山东省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研究发现,都有不同程度亏损。村卫生室的亏损率为46.88%,乡镇卫生院为36.20%,县级中医院为39.09%,市级中医院为45.56%,五类医疗机构开展的针灸项目、中医综合项目的平均成本回收率都不到100%,即平均收费标准不能弥补平均成本。
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医疗机构以创收为导向的情况下,许多医疗机构因为利益动机不愿开展中医诊疗服务,导致中医医疗机构西化严重。吉喆等[6]对江苏某三甲中医医院八种适合用中医治疗的病种进行次均住院分析发现,次均中成药、中草药费用额占比最高的仅为21.03%,最低的只有4.55%。医院和医生甚至对中医诊疗效果更好、能用中医诊治的病种,都不采用中医诊治方法。这更阻碍了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2.2中医医疗服务定价区分性不强中医讲求辨
证论治,甚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对同病种,西医治疗可以根据复杂程度或部位不同分层收费,而各级政府在制定中医服务项目价格规范或标准时,内涵不够详细,基本采取“一刀切”的收费方式,以至于中医服务收费项目少,不仅不能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价值,甚至影响各医疗机构价格的分层。如针灸对脸、眼、腹、胸、背等不同部位的不同针法所需的技术水平和所承担的风险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当前各地针灸几乎以人次计算收费,显然不能体现医生辨证论治、选穴取穴的技术水平和风险水平价值。
2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问题的原因探讨
2.1目前定价未能充分反映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
和成本构成
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其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
2.3新增申报项目困难,价格调整机制僵化目前
66
2013年总第45卷第8
期
我国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申报中西医执行同一标准。相对于西医服务过程可以标准化的特点,中医服务个性化强、文化特征明显,通常不能通过大样本调查对某一中医服务进行临床验证。此外,由于西医的主流话语权地位,许多西医专家不懂中医,不认可中医医疗的原理和技术价值。诸多因素致使许多新的具有较佳临床效果的中医服务项目申报时困难较大,只能埋没于民间,不能进行正规的诊治收费。
与此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间隔过长,一般7~10年才调整一次,而价格测算的时间一般早于政策发布时间一至两年,实际上在发布之时已经与实际存在差距。
[8]
定新增服务项目的申报标准,逐渐消除申报过程中制度壁垒。鼓励医疗机构创新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并积极上报审批,鼓励医疗机构充分挖掘中医的民间传统项目,特别是民间的秘方秘技,并赋予其收取合理费用的权力。
3.5充分发挥医保作用合理的医保支付价格制
度可以保障合理的医疗服务水平,既能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又能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形成有效激励,要充分发挥医保的作用,让中医医疗服务更好融入医保体系。首先应将更多传统中医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中药熏洗、中医药内病外治、中药煎膏调配等等。其次要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鼓励医保参保人员优先利用中医特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服务的需求。
中医医疗服务价
格调整机制僵化,使得规范的价格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而中医医疗服务附加收费项目少,因此价格调整的僵化对其影响更大。
4结语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不能完全合理反映不同
3中医医疗服务改革的对策建议
3.1根据中医服务价值本身,改革价格计量方法
如上所述,与西医服务相比,中医医疗服务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知识技术成本和风险成本。为体现中医服务的价值,需改革目前的价格计量方法,应根据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资源成本客观地测定费用。依据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结合具体病种的诊疗手段,制定一套合理的适合于中医的定价机制,提高特色中医服务的价格。
服务项目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投入量,改革势在必行,但由于中医隐性知识成本难以测算等因素影响,如何使改革满足各方需求,需要长期大量的工作。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中医药和西医西药应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保障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水平,凸显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优势。
5
[1]
参考文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2009-11-09)[2013-05-03].http://www.
3.2细化收费标准,实行分级定价中医医疗服务
[2][3][4]
的“大项目”收费方式过于笼统,且不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级别。应针对不同病种所需要的技术和成本制定价格标准,细化项目收费依据。首先可选择一批诊疗技术相对成熟、疗效显著且可控的病种试点,以体现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同时,建议根据医院等级、医生级别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激励医院和医生不断提高中医服务水平。
sdpc.gov.cn/zcfb/zcfbtz/2009tz/t20091123_314758.htm
刘玉,佘磊.加快中医药价格改革,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国医院管理,2011,31(8):41
李林贵.浙江8家县级中西医疗机构门诊经济学调查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1):7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05-04)[2013-05-03].http://
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2tz/t20120510_478583.htm
3.3依据市场需求,实行灵活价格管理体制基本
[5][6][7][8][9]
窦蕾,刘庆,尹爱田,等.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盈亏情况及亏损原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0):82
吉喆,申俊龙.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价格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892廖利平,张惠敏,李书钦,等.关于深圳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调查.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5):265许凌雪,王丽,尹爱宁,等.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研究.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46
张秀颜,林红云,罗苑娇.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吉林医学,2013,34(1):200
第一作者:马洪瑶(1988-),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
医疗服务具有公益的本质属性,政府应当进行价格规制管理,但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的主要补偿渠道之一。政府管理部门一是要增强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的系统联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财政投入等的变化及时调整,二是建立以行业指导价为主体的新型价格管理体系,由政府直接定价转变为政府指导价、浮动价和医疗机构自主定价等多种形式并存。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可在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物价和服务水平确定本单位实际的医疗服务价格。
[9]
知识管理、中医药发展研究、卫生经济与政策等。
通讯作者:申俊龙,[email protected]
3.4分别制定中西医疗服务申报标准,鼓励中医服
建议中医项目申报规范符合中医整体
务项目申报
收稿日期:2013-05-14
编辑:王沁凯
2013年总第45卷第8
期
性、经验性、个性化等特点,依据中医的理论基础制
67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现状浅析与改革初探
马洪瑶
申俊龙
徐
浩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偏低,收费项目少,亏损率高,收入占比少,严重挫伤了中医药从业
人员的积极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定价未能充分反映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和成本构成,中医医疗服务定价区分性不强,新增申报项目困难,价格调整机制僵化。建议改革措施:根据中医服务价值本身,改革价格计量方法;细化收费标准,实行分级定价;依据市场需求,实行灵活价格管理体制;分别制定中西医疗服务申报标准,鼓励中医服务项目申报;充分发挥医保支付价格机制作用。
关键词中医医疗服务中图分类号R197.4
服务价格价格管理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3)08-0065-0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偏低,加之长期的政策性亏损,严重挫伤了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国家《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1]提出“逐步提高中医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保护和扶持中医药发展”。本文的分析和探索可能对建立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有所裨益,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果相同的情况下,当前中医服务价格远远低于同类西医收费项目,且差距很大。以2009年南京某三甲中医医院骨科为例,西医骨科200多个项目平均收费为1000元左右,而中医骨伤15个收费项目平均收费只有164元[2]。李林贵[3]对浙江8家县级中西医疗机构门诊对比研究发现,西医直肠肛门手术34个项目平均价格为857元,中医肛肠科项目平均为
253元,仅为西医肛肠科价格的29.52%。广东、上
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现行的部分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及规范如表1所示。不难发现,各地的
1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分析1.1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偏低
价格普遍偏低价格标准相差不大,且普遍偏低。
已成为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最突出的问题。在治疗效
识创新:理论、策略及案例”(11GLA004)
1.2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少《全国医疗服务价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传承机制和策略研究”(11BGL090);江苏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医知
而对高频中药的用量更多是在1钱;在选择药物方面,好用健脾化痰药物,善调补后天之本;而且注重药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讲究炮制,喜欢使用炒制、炙制中药;同时也喜欢使用生、鲜、嫩中药,累计使用频数达到203次;对中药的道地性也十分重视,多用川产、广产中药;在配伍方面也很有特点,其中以贝母与杏仁、陈皮与白芍、贝母与荷叶等为最多见,化痰药与泄浊药的配伍堪为效法;从中药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可以看出,丁甘仁先生临床用药既崇尚张仲景《伤寒论》经方,多用二陈汤、桂枝白芍药对,又针对临床具体病证加减用药,体现先生衷经方之旨,不泥于经方之用的灵活思辨特点,对临床医师临证诊病处方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4
[1][2][3][4]
参考文献
张元凯.孟河四家医集(《诊方辑要》).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72
赵宁,郑光,谭勇,等.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中成药和西药治疗脑梗死的基本用药规律.中医杂志,2012,53(6):513李梢.基于生物网络调控的方剂研究模式与实践.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5):489
Cline.M.S.,Smoot.M.,CeramiE.,etal.IntegrationofbiologicalnetworksandgeneexpressiondatausingCytoscape.Nat.Protoc,2007,2:2366
第一作者:付先军(1975-),博士,副教授,从事文献信息
的知识发现和历代名医名家临床用药经验的挖掘研究。
收稿日期:2013-03-05
编辑:吴
宁
2013年总第45卷第8
期
65
格项目规范(2012)》规定的9360项服务项目中,中医服务项目只有327项,占3.5%左右,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拔罐收费标准仅7项,而且包括了现代的电罐和磁罐等[4]。这说明,还有相当多的中医服务项目没有纳入规范,也给地方价格标准的制定带来较大困难。本文研究发现,各地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或手册规定的中医收费项目基本不足300项,占比
表1
服务项目贴敷疗法熏洗治疗(全身)髋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
落枕推拿普通针刺拔罐疗法
部分地区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元)
浙江省
广东省
上海市
计价单位每个疮疡面/次
次次次次次次
因病机等为理论基础,以“望闻问切”为主要诊断方法,并以中药方剂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针灸、推拿、拔火罐等非药物疗法更是凸显中医医疗的顺应自然特色。故传统中医服务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现代大型设备少,诊疗服务主要依靠医务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其个体化诊疗时间长,通过辨证论治,推敲理法方药,形成治疗方案,人力成本比例占
整个医疗服务过程成本的绝大部分。(2)中医医疗服务具有较高风险性,尤其是突出体现个人技术的手法技术,如针灸、手法整复术等,这需要医生多年智慧和经验的积累,甚至是医师一生专业知识和临证经验的精华。[7](3)中医隐性知识多,需要个人长期的实践、应用、感悟才能转识成智。(4)因中医的实践性、经验性和隐性知识多,中医成才时间长、成本高,且最好
的传承方式仍为师徒制。
如上所述,中医医疗服务是体现个人知识和智慧的具有高技术成本、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的医疗服务。而目前中医医疗服务定价与西医服务定价执行同一标准,存在严重的重设备轻人力的现象,且人力成本多用人员工资、各种奖金、津贴和社会保障等体现,与服务量联系密切。西医医疗可以通过多种设备检查服务项目和住院手术项目甚至药品加成来补偿收入的不足,但在中医服务上难以实现,尤其对于非药物疗法。一次推拿30min左右,一个推拿医师满负荷工作1天也就治疗15人次,以目前的价格水平,医生的收入可想而知。不考虑时间、知识、技术、人力和风险成本的定价导向,必然不能反映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和成本构成,无法体现中医的价值,与实际成本有较大差距。
[1**********]6最高19最高[1**********]30最高[**************]93/针2/罐
注:数据分别来自: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shdrc.gov.cn/;浙
江省物价局网站http://www.zjpi.gov.cn/Medicaltreatment.jsp;广东省物价局网站http://www.gdpi.gov.cn/ylsf/417555.jhtml
大都在个位数。许多有特色、有效果的中医医疗服务因没有收费依据而在正规医疗机构无法开展,既满足不了群众需求,又阻碍中医特色技术的传承创新。
1.3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亏损率高,收入占比少
已有研究表明,由于中医服务可开展项目少,价格较低,造成医疗机构中医类服务收入较少,不能弥补成本,各等级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服务存在普遍亏损现象。窦蕾等[5]2012年对山东省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研究发现,都有不同程度亏损。村卫生室的亏损率为46.88%,乡镇卫生院为36.20%,县级中医院为39.09%,市级中医院为45.56%,五类医疗机构开展的针灸项目、中医综合项目的平均成本回收率都不到100%,即平均收费标准不能弥补平均成本。
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医疗机构以创收为导向的情况下,许多医疗机构因为利益动机不愿开展中医诊疗服务,导致中医医疗机构西化严重。吉喆等[6]对江苏某三甲中医医院八种适合用中医治疗的病种进行次均住院分析发现,次均中成药、中草药费用额占比最高的仅为21.03%,最低的只有4.55%。医院和医生甚至对中医诊疗效果更好、能用中医诊治的病种,都不采用中医诊治方法。这更阻碍了中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2.2中医医疗服务定价区分性不强中医讲求辨
证论治,甚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对同病种,西医治疗可以根据复杂程度或部位不同分层收费,而各级政府在制定中医服务项目价格规范或标准时,内涵不够详细,基本采取“一刀切”的收费方式,以至于中医服务收费项目少,不仅不能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价值,甚至影响各医疗机构价格的分层。如针灸对脸、眼、腹、胸、背等不同部位的不同针法所需的技术水平和所承担的风险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当前各地针灸几乎以人次计算收费,显然不能体现医生辨证论治、选穴取穴的技术水平和风险水平价值。
2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问题的原因探讨
2.1目前定价未能充分反映中医医疗服务的特点
和成本构成
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其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
2.3新增申报项目困难,价格调整机制僵化目前
66
2013年总第45卷第8
期
我国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申报中西医执行同一标准。相对于西医服务过程可以标准化的特点,中医服务个性化强、文化特征明显,通常不能通过大样本调查对某一中医服务进行临床验证。此外,由于西医的主流话语权地位,许多西医专家不懂中医,不认可中医医疗的原理和技术价值。诸多因素致使许多新的具有较佳临床效果的中医服务项目申报时困难较大,只能埋没于民间,不能进行正规的诊治收费。
与此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对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间隔过长,一般7~10年才调整一次,而价格测算的时间一般早于政策发布时间一至两年,实际上在发布之时已经与实际存在差距。
[8]
定新增服务项目的申报标准,逐渐消除申报过程中制度壁垒。鼓励医疗机构创新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并积极上报审批,鼓励医疗机构充分挖掘中医的民间传统项目,特别是民间的秘方秘技,并赋予其收取合理费用的权力。
3.5充分发挥医保作用合理的医保支付价格制
度可以保障合理的医疗服务水平,既能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又能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形成有效激励,要充分发挥医保的作用,让中医医疗服务更好融入医保体系。首先应将更多传统中医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中药熏洗、中医药内病外治、中药煎膏调配等等。其次要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鼓励医保参保人员优先利用中医特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服务的需求。
中医医疗服务价
格调整机制僵化,使得规范的价格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而中医医疗服务附加收费项目少,因此价格调整的僵化对其影响更大。
4结语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不能完全合理反映不同
3中医医疗服务改革的对策建议
3.1根据中医服务价值本身,改革价格计量方法
如上所述,与西医服务相比,中医医疗服务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知识技术成本和风险成本。为体现中医服务的价值,需改革目前的价格计量方法,应根据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资源成本客观地测定费用。依据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结合具体病种的诊疗手段,制定一套合理的适合于中医的定价机制,提高特色中医服务的价格。
服务项目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投入量,改革势在必行,但由于中医隐性知识成本难以测算等因素影响,如何使改革满足各方需求,需要长期大量的工作。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中医药和西医西药应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保障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水平,凸显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优势。
5
[1]
参考文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2009-11-09)[2013-05-03].http://www.
3.2细化收费标准,实行分级定价中医医疗服务
[2][3][4]
的“大项目”收费方式过于笼统,且不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级别。应针对不同病种所需要的技术和成本制定价格标准,细化项目收费依据。首先可选择一批诊疗技术相对成熟、疗效显著且可控的病种试点,以体现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同时,建议根据医院等级、医生级别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激励医院和医生不断提高中医服务水平。
sdpc.gov.cn/zcfb/zcfbtz/2009tz/t20091123_314758.htm
刘玉,佘磊.加快中医药价格改革,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国医院管理,2011,31(8):41
李林贵.浙江8家县级中西医疗机构门诊经济学调查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1):7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05-04)[2013-05-03].http://
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2tz/t20120510_478583.htm
3.3依据市场需求,实行灵活价格管理体制基本
[5][6][7][8][9]
窦蕾,刘庆,尹爱田,等.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盈亏情况及亏损原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0):82
吉喆,申俊龙.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价格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892廖利平,张惠敏,李书钦,等.关于深圳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调查.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5):265许凌雪,王丽,尹爱宁,等.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研究.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46
张秀颜,林红云,罗苑娇.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吉林医学,2013,34(1):200
第一作者:马洪瑶(1988-),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
医疗服务具有公益的本质属性,政府应当进行价格规制管理,但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的主要补偿渠道之一。政府管理部门一是要增强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的系统联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财政投入等的变化及时调整,二是建立以行业指导价为主体的新型价格管理体系,由政府直接定价转变为政府指导价、浮动价和医疗机构自主定价等多种形式并存。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可在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物价和服务水平确定本单位实际的医疗服务价格。
[9]
知识管理、中医药发展研究、卫生经济与政策等。
通讯作者:申俊龙,[email protected]
3.4分别制定中西医疗服务申报标准,鼓励中医服
建议中医项目申报规范符合中医整体
务项目申报
收稿日期:2013-05-14
编辑:王沁凯
2013年总第45卷第8
期
性、经验性、个性化等特点,依据中医的理论基础制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