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需肥特点与施肥原则

日期:2015-01-15 10:54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点击:12

大豆按产地的农业生态条件和种植时期,可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施肥和管理既要考虑其共同的需肥特点和施肥原则,又要结合当地具体生产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需肥特点

花荚期是养分吸收高峰花荚期既是干物质累积的高峰期,又是氮、磷、钾养分吸收的高峰期,例如从分枝末期至鼓粒前期,干物质和氮(N)、磷(P2O5)养分累计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量的58.7%、60.8%,因此初花是追肥的关键期。

需氮量大,但根瘤能固氮大豆需氮量较大,是需磷量的4.5~5倍;由于根瘤能固氮,可满足自身需要量的40%~60%,所以氮肥可以少施。但不能不施,因为根瘤长成之前缺乏固氮能力。需要注意施氮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对生物固氮起到抑制作用。

需钙量大,喜硫,对缺钼敏感大豆对钙需求量较大,其籽粒钙含量是小麦籽粒钙含量的10多倍;大豆喜硫,施用硫酸钾较氯化钾更能提高大豆品质;钼有助于根瘤形成和提高固氮作用,大豆对缺钼敏感。所以要注意钙、硫、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和施肥矫正。

与禾本科作物间套作可防治缺铁以豆科和玉米间套作为例,大豆根瘤能固氮,除了自用外还可以供应玉米。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根系能分泌麦根酸,活化土壤中难溶性铁的能力较强,不但自身不缺铁,根系活化土壤铁能力较弱的大豆也跟着受益。

忌重迎茬重迎茬抑制根瘤固氮,并造成对土壤养分偏畸吸收,再加上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即化感作用),很容易使大豆缺素和感染病虫害。这些问题在黑龙江省等大豆集中产区尤为突出。

施肥原则

提高施肥技术大豆施肥应该氮、磷、钾配合,氮肥适当少施,追肥应以初花期为重点;要注意钙、硫和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可采取叶面施肥、微肥拌种等措施解决;提倡根瘤菌剂混合拌种,以提高结瘤效率;注意大豆重迎茬问题及其与施肥的关系。对重迎茬严重又难以避免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或选用通用型复合肥,以弥补大豆重迎茬造成的固氮能力下降。但施氮量不可过多,否则反而抑制固氮作用。

加强综合管理提倡结合深耕整地施用有机肥。春大豆可在前茬秋收后深耕(20厘米左右),春季播种;夏大豆可在种麦前深耕,种豆前浅耕抢种;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地区夏大豆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机械化条件,采用不同的耕作、播种、施肥等管理模式,除非机械化分层施肥,应该在初花期施用适量氮肥;苗期要进行中耕培土和除草;花荚期如遇干旱要适当灌水;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霜霉病、病毒病、豆天蛾、食心虫、造桥虫、蚜虫、菟丝子等病虫草害。

春大豆和夏大豆

产地和播种春大豆主产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尤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春大豆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下旬收获;麦茬夏大豆以黄淮海地区为主,一般在6月上旬至中旬抢时播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

施肥技术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的土壤肥力较高,施肥量相对较少;一般都有机械化播种和施肥条件,可进行一次性分层施肥。即将全部化肥在播种时与种子隔开,分别侧深施到5厘米和10厘米以下土层,上、下土层的施肥量分别约占1/3和2/3。初花期再酌情喷施几次尿素溶液(0.5%)、磷酸二氢钾溶液(0.1%~0.2%)和微肥溶液(0.05%钼酸铵等)等叶面肥;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的施肥技术可参考东北地区春大豆,但其土壤肥力,特别是钾含量较低,又多在冬小麦收获后夏播,在秋季收获。夏大豆与春大豆相比,生育期短开花早,要求抢时早播,因此施肥量要适当增加,除基肥或种肥外,在初花期每亩酌情追肥尿素3~5公斤。

日期:2015-01-15 10:54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点击:12

大豆按产地的农业生态条件和种植时期,可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施肥和管理既要考虑其共同的需肥特点和施肥原则,又要结合当地具体生产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需肥特点

花荚期是养分吸收高峰花荚期既是干物质累积的高峰期,又是氮、磷、钾养分吸收的高峰期,例如从分枝末期至鼓粒前期,干物质和氮(N)、磷(P2O5)养分累计量分别占全生育期总量的58.7%、60.8%,因此初花是追肥的关键期。

需氮量大,但根瘤能固氮大豆需氮量较大,是需磷量的4.5~5倍;由于根瘤能固氮,可满足自身需要量的40%~60%,所以氮肥可以少施。但不能不施,因为根瘤长成之前缺乏固氮能力。需要注意施氮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对生物固氮起到抑制作用。

需钙量大,喜硫,对缺钼敏感大豆对钙需求量较大,其籽粒钙含量是小麦籽粒钙含量的10多倍;大豆喜硫,施用硫酸钾较氯化钾更能提高大豆品质;钼有助于根瘤形成和提高固氮作用,大豆对缺钼敏感。所以要注意钙、硫、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和施肥矫正。

与禾本科作物间套作可防治缺铁以豆科和玉米间套作为例,大豆根瘤能固氮,除了自用外还可以供应玉米。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根系能分泌麦根酸,活化土壤中难溶性铁的能力较强,不但自身不缺铁,根系活化土壤铁能力较弱的大豆也跟着受益。

忌重迎茬重迎茬抑制根瘤固氮,并造成对土壤养分偏畸吸收,再加上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即化感作用),很容易使大豆缺素和感染病虫害。这些问题在黑龙江省等大豆集中产区尤为突出。

施肥原则

提高施肥技术大豆施肥应该氮、磷、钾配合,氮肥适当少施,追肥应以初花期为重点;要注意钙、硫和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可采取叶面施肥、微肥拌种等措施解决;提倡根瘤菌剂混合拌种,以提高结瘤效率;注意大豆重迎茬问题及其与施肥的关系。对重迎茬严重又难以避免的地块,可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或选用通用型复合肥,以弥补大豆重迎茬造成的固氮能力下降。但施氮量不可过多,否则反而抑制固氮作用。

加强综合管理提倡结合深耕整地施用有机肥。春大豆可在前茬秋收后深耕(20厘米左右),春季播种;夏大豆可在种麦前深耕,种豆前浅耕抢种;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地区夏大豆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机械化条件,采用不同的耕作、播种、施肥等管理模式,除非机械化分层施肥,应该在初花期施用适量氮肥;苗期要进行中耕培土和除草;花荚期如遇干旱要适当灌水;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霜霉病、病毒病、豆天蛾、食心虫、造桥虫、蚜虫、菟丝子等病虫草害。

春大豆和夏大豆

产地和播种春大豆主产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尤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春大豆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下旬收获;麦茬夏大豆以黄淮海地区为主,一般在6月上旬至中旬抢时播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

施肥技术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的土壤肥力较高,施肥量相对较少;一般都有机械化播种和施肥条件,可进行一次性分层施肥。即将全部化肥在播种时与种子隔开,分别侧深施到5厘米和10厘米以下土层,上、下土层的施肥量分别约占1/3和2/3。初花期再酌情喷施几次尿素溶液(0.5%)、磷酸二氢钾溶液(0.1%~0.2%)和微肥溶液(0.05%钼酸铵等)等叶面肥;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的施肥技术可参考东北地区春大豆,但其土壤肥力,特别是钾含量较低,又多在冬小麦收获后夏播,在秋季收获。夏大豆与春大豆相比,生育期短开花早,要求抢时早播,因此施肥量要适当增加,除基肥或种肥外,在初花期每亩酌情追肥尿素3~5公斤。


相关内容

  • 劳动技术说课稿
  • <大豆的种植和管理>说课稿 <大豆种植和管理>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大豆的特征和特性,第二课时是大豆的种植和田间管理.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内容. 教材分析:大豆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大豆在我国已有5千年的栽培历史.它是我们家乡主要 ...

  •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 实 习 教 案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实习 专 业: 种 植 教 师: 实训项目一 小麦种植技术 (一) 实训方式:专项集中实训 (二) 实训课时:8课时 (三)实训主要内容 小麦要丰收,种好是关键,"七分种.三分管"是目前小麦高产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去年降雪.降温 ...

  • 论大豆施肥特点及方法
  •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大豆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现将大豆需肥特点和施肥方法介绍如下. 1.需肥特点 1.1巧施氮肥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共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对满足大豆旺盛生长中期的氮素营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大豆苗期合理施用氮肥对于提 ...

  • 5第五章绿色食品生产
  • 第五章 绿色食品生产 第一节 植物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在进行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时,其品种.种子和种苗均须严格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技术要求.种子和种苗的亲本均须来源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经过至少一代(一年生作物)或两个生长季(多年生作物)生产. 一.品种的选择 从事绿色食品生产,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和 ...

  • 大豆种植管理技术
  • 摘 要:结合实际,针对大豆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大豆:种植技术:施肥 1 大豆田间管理技术 1.1 苗期管理 1.1.1 查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1.1.2 加强中耕培土 在 ...

  • 浅析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 [摘 要]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大豆病虫害成为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危害因素,制约了大豆业的健康发展,科学种植大豆与病虫的有效防治,不仅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而且也引起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展开论述. [ ...

  • 总第3课时[大豆的田间管理]
  • 总第3课时 大豆的田间管理 课题: 大豆的田间管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掌握大豆田间管理的方法. 2.掌握大豆中耕时期,应掌握的原则,中期培育的作用. 3.了解科学施肥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大豆田间管理方法. 2.了解科学施肥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

  • 旱地谷子大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
  • 作者:郭志利孙常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22期 谷子和大豆均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通过我们在国家(寿阳)旱农试区"八五"以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谷豆条带种植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率,获得较高籽粒产量和效益:同时,覆膜穴播谷子和膜际条播大豆也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因 ...

  •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研制及应用
  •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1)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研制及应用 李鸣雷1,谷洁1,高华1,秦清军1,刘萌娟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介绍了利用麦草.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方法,并在多种农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