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产品策划

产品策划相关

产品策划方案模板之一

一. 产品描述

1. 是什么样的产品?

2. 产品特色是什么?

3. 和市场上的产品有什么不同?

4. 生命周期如和何延续?

二.市场分析

1. 市场上现有产品分析

2. 目标消费群分析

3. 潜在目标消费群

4. 产品资费分析

5. 用户操作习惯分析

三.产品定位

四.市场推广

1. 阶段一

2. 阶段二

3. 阶段三

4. 阶段四

五.效益估算

1. 产品资费

2. 产品用户群数量

3. 产品潜在用户数量

4. 每月产品收益

六.产品内容介绍

1. 产品规则

2. 用户属性

3. 体系介绍

4. 用户等级

5. 主要功能介绍

七. 产品开发进度

1. 产品提案

2. 产品思路整合

3. 再次提案

4. 产品内容再次整合

5. 产品流程编写

6. 产品流程修改

7. 产品流程提交

8. 产品工单

9. 技术开发

10. 内部测试

八. 产品人员列表和职责

1. 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2. 产品策划

3. 编辑人员

4. 技术人员

5. 测试人员

1

产品策划方案模板之二

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出以下内容结构以供参考。

一份完整的产品策划方案应包含的内容:

1、引言

描述导致产品创意产生的用户需求、市场需求、市场前景等概述性文字。

2、产品简介

关于产品的简单介绍,包括内容、功能、特点、与同类产品的比较等。

3、实现原理

产品内容的分块详细介绍已经实现的方式及原理。

4、业务流程

供技术实现的产品业务流程图、应对内容(语音业务中的应对语音、短信业务中的应对短信、WAP 及KJAVA 业务的用户操作反馈信息等)、业务菜单(WAP 、KJAVA) 等。

5、制作要求

对于产品技术实现过程中应达到的相应指标细节。

6、产品包装市场推广建议

产品的资费模式建议、用户操作流程、奖品设置、合作方式建议(涉及到合作方的产品)、市场推广方式建议、产品推广的后续服务内容建议等。

7、效益预测

效益预测的相关基础数据及原理、投入分析、收益分析、效益预测等。

8、结束语

废话几句,让人觉得有个结尾。

2

网站的产品策划与运营策划

策划工作性质:

我通过自己工作的经验,把策划分为2大类型:产品策划、运营策划。

产 品策划:

产品策划是什么?根据字面意思就可以轻易理解了,产品策划就是一个产品的总设计师,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其产品各不相同,但是概念是一样的。我喜欢 用类比的方式来让读者更轻松的理解我的意思,就拿电影业来比喻互联网行业吧,后面的职位也都会用电影业相应的职位来比喻。

产品策划就好像电影业中的导演一样,通常也扮演了编剧的角色,他需要统筹指导整个产品的业务逻辑(清晰地指导影片每一个分镜):记得是业务逻辑,而不是系 统或产品结构逻辑,后者会由系统架构师完成。

获取业务需求,编写产品执行策划文档指导(编写剧本):本身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后面会具体描述。 选择合格的项目组成员(寻找演员、摄影师、影视后期编辑、声效师、道具等等):目前这些工作大部分由项目经理来完成,但是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最应该 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这就要求拥有正确选择工作伙伴的能力,能够识别其他工作环节人员工作技能的能力,尤其是技术部门的核心人员,因为一旦选定核心技术骨 干,经验丰富而出色的技术人员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其他技术工作环节人员选择中,技术骨干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开发过程中协调各个环节工作,针对逻辑不清晰或有需求变更时做出及时反映反馈(讲解影片宗旨、调节演员情绪、向非线性编辑提出后期制作的视觉需求等)。

产品开发过程中担任一定的用户测试工作(观看影片剪辑):当然我指的测试并非是单元测试或者集成测试,这些都会在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黑盒完成,产品策划只 需要作用户测试就好了。 总而言之,产品策划是通过获取业务需求(通常是从运营部门、Boss 那里获取,或者自我创新),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这种需求转化成技术部门可进行实际工 作的指导文档(也就是愚人妄想foolsidea.org 中的策划指南版块内容),同时配合其他工作环节进行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按照企业项目来划分职位的 话,可以叫做需求分析师(Requirement Analyst ),我就比较喜欢称自己为需求分析师或者交互设计师(Interaction Designer),以示和“策划”这个混乱的概念相区别。

产品策划是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衔接点,也可以说是中枢传导系 统。

有的大公司人员众多,项目也是同时开好几个,这时产品策划就会划分的更细致一些,工作职能细分也会更专业一些,大到首席策划、小到实习策划,叫法不一,但 是所涉及的工作还是相通的。

运营策划:

3

运营策划是什么?同样拿电影业作比喻,运营策划就好像是一部电影上映前的预热工作者,映后的炒作者,总体规划运作者,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同时还包括很多其 他工作。

所谓运营,就是要把现有产品有效的包装宣传(电影大幅广告宣传)。

整合自身周边相关资源(制作周边产品,寻找合作伙伴,增大影响力)。

举办相应活动推广(各种活动支持奖励刺激)。

大幅评论佳绩,炒作自身价值(影评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互联网运营和其他行业的运营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由于资源和行业用户不同,执行手段不一样而已。总的一句话,运营策划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及时掌握市场 行情,整合周边资源,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手段,为自有产品做推广并实现盈利。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市场部工作者,但是与传统市场部不同的是,现实中大部分所谓运营策划又承担了很多业绩支柱角色(有点像电影业里的发行商),就是传统的 销售部门,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互联网行业大部分公司盈利模式不清晰造成的,公司不仅仅需要一个会花钱的推广超人,还需要他保证能为公司带来实际的利润,由 于盈利模式不清晰,决策者不能确定某种方案漂漂亮亮的推广后是否能奏效(当然如果像传统行业的买卖关系的话就另当别论了)。这对运营策划就大大提高了一个 档次要求,也就是说好的运营策划不仅要渠道广泛、朋友多,而且还得有独到的眼光和市场嗅觉,能够准确预测推广后带来的实际效果,后者是评价此人是优秀运营 策划还是普通运营策划的本质标准。

技能要求:

产品策划:

首先,一个合格的产品策划最应该具备的就是对一件事物的描述能力。

怎么讲?像我前面说过的,产品策划实际上是业务需求和技术开发之间的一个桥梁,如果说运营策划代表需求,技术总监代表开发单元,那么产品策划就是他们之间 有效沟通、衔接的润滑剂、催化剂。一个优秀的产品策划,能够把运营需求完整的转化成一个开发指导文档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表达传输给技术人员,使用技术人员 之间的沟通交流语言,来表述业务需求逻辑和要求。 再者,产品策划需要有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一个产品策划如果对所策划设计的产品所在行业一点都不了解、不精通,他能设计出一个好的产品来吗?即使有运营人员提出他们的 需求,但是如果产品策划本身都不了解他们说的是什么,那怎么办?所以说,好的产品策划,可能刚开始并不熟悉你所做产品的领域,但是你必须在非常非常短的时 间内融入进去,能够通过与行业内相关人员,主要是运营人员们的沟通交流,了解业务需求,了解业务逻辑和流程,评价产品策划优秀与否的关键考核点之一也在于 此:对不熟悉领域产品的快速认知能力。

除刚才说的两个基本功以外,第三个就是高级产品策划与普通产品策划的分水岭了,那是什么呢?就是创新能力。

4

这种能力在一些企业项目中的需求分析师来看,很少见,因为他们主要是做业务流程和逻辑的,一个企业的运营模式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才会做信息化工作,所以 他们并不需要太多创新。然而互联网行业却不是这样,创新无处不在,尤其展现在运营模式以及与相关技术的整合上面,非常突出。我记得以前一个朋友说过这样的 话,在互联网行业有2种人最有创新的潜力,一种就是把相关技术吃的特别透的人,他们能从技术本身做到根本性的创新;还有就是最接近客户的运营人员,他们能 从客户最基本的需求点找到创新服务;但是这两种潜力都有致命的缺点不易被发掘,技术人员太专注技术而不知此项技术能被应用在何种领域或有什么应用点,市场 人员太专注需求而不知这种需求如何才能实现,往往落入永无止尽的空想境地。这时最有可能成功创新的人,被限制在了他们之间的交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互 联网行业只有2种人会成功,懂技术的商人,还有懂市场的技术人员。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一个优秀产品策划最终的工作目 标。

运营策划:

话说回到运营策划,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运营策划呢?同样运营策划在他所工作的范围内也需要全面,把上面所说的归纳了一下:

策划就是要全面,不全面的话,你没有办法统筹全局,不同的是全面的领域范围不一样罢了。

运营策划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组织能力,一个好的运营策划,可以把各种资源统筹规划,按照实际需求安排不同的工作和计划。

如果说产品策划是在一个时间点上进行策划的话,那么运营策划就是在一个时间轴上进行策划。既然要安排妥当所有相关资源的整合工作,那么一个运营策划不得不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他需要明确的知道自己可用的资源都有哪些,哪些是保证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哪些是存在风险的,等等等等,运营策划不是像有些人想 的那样,没事晚上埋头熬夜搞个策划案出来什么的,那些都是后话,是顺水推舟自然就出来的东西,当运营策划身体力行在变化的环境中调节变化的资源,能够明确 管理自己的工作大纲的时候,一个清晰的可真正执行的策划案自然就映在眼前了,不然就只能像有些年轻策划人员一样,文档是出来了,好像是个不错的策划,但是 一执行起来,根本行不通。

运营策划还需要的就是渠道整合能力,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道理就在于此,没有说运营策划什么资源都没有就策划什么东西出来的,那是瞎搞,做成功了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也许有的人说,你说的这些工作都是外联人员做 的事情,运营策划坐在帷帐里统筹大局就好了。呵呵,没错,这说的是工作细分后的不同分工而已,我所说的运营策划,必须是有这些外部资源整合经验的人,他知 道该如何整合,如何开拓,如何指导实际工作人员来进行工作,不然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况且,现实情况是有些大的资源整合工作就得高层人员来做,因为下面的 人无法将大局规划统筹顺利展现在资源方,甚至需要公司一把手来协助运营策划、运营经理来做这项工作。

同样运营策划也需要创新能力,与产品策划不同的是,他的创新可以漫无边际,有什么说什么,当成饭后的侃大山最为适合,一个不起眼的小口头禅,说不定就成了 举世闻名的创新经典了呢。其实运营策划的创新行为宗旨就是举一反三,不要在乎是否现实,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能会被他人耻笑,但是越是这样,越是容易养成创新 的条件反射,有朝一日必定有所收获。

总结:

5

策划按照这两种分类划分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对技能的要求和性格都是截然不同的。

也许你正在做的工作包括了这2种策划内容,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两种策划人才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一种是发散式思维,更加倾向于头脑风暴;一种是内敛式思维,更擅长于归纳总结。 这时能够把这两种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的人确实不多见,毕竟理性和感性同具一身的人太少了。但是,有时候工作需要去转变,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上级领导没有 认识到这方面的不同,以为同样是策划,为什么就有那么大的差距呢?你看看人家怎样怎样。这种“一山望比一山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需要我们勇敢地站出 来对他说,你错了,他们是不同的,策划也需要细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看完上面的阐述,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团队中担任这2种策划角色的人到底是谁,说实在的,很多团队组成都是不完善的,需要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来填补实际角色 需求,然而最最关键的是,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工作内容的差异性,以及人员技能的特殊性。最常见的就是,夹在技术与运营中间的产品策划角色,经常由技术人员 或者运营人员担任,没有专门的产品策划,这时由于缺少润滑剂,或者产品策划本身技能、经验不足,不能起到有效协调的作用,导致在产品发展思想上不能统一, 矛盾频频发生。

6

互联网盈利模式,网络策划运营模式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互联网? 什么是运营策划模式? 什么是赢利模式?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么大的问题有意义吗,还不如多想想这个网站的交互设计,怎么设计更加易用。呵呵,我只能强调,这是两方面的东西,严 格来讲,这是两个层次的东西。战略 VS 战术? 有人说比如你方向错了,那么你越努力,你就 会失败得越快。这话不无道理。互联网这里的水很深,很多人都犯过错误,犯一个交互性错误,也许会少一点用户,犯一个方向性错误,也许会失去一个公司。绝不 是危言耸听,IBM 蓝色巨人,不屑于开发个人PC 上的操作系统软件,外包给了一个小公司。因为小,所以取名小“微小的软件”,英文缩写 成"Microsoft", 再翻成中文就是微软了。哈哈。其它还有很多,就不举例了。毕竟这不是本文的主题。

既然论证了本文是有意义的,那么就继续思考。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很 多家长谈“网”色变。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相关产业的犯罪层出不穷。金融,经济,教育。。。,以未成年人最为明显。。。(跑题了)

简而言之,互联网就像钱一样,它没有任何过错。过错在于使用它的人。它是一项技术,一个平台。只是借技术的手段缩短的世界的距离。它 借助网络通讯技术,把世界的所有的PC ,服务器连接起来,并提借相应的服务。

如果你是一个创 业者,或者是COO ,再或者从事产品策划的人员,你可能会关心的是如何借助这个平台,把事业做大。这是运营模式。公司每个人都要拿钱,那就必须赢利,保证 公司的正常运作。除非你的慈善机构。伴随而来就是赢利模式的问题。运营和赢利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没有主次,不分先后吧。可以说,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 服务是灵魂,怎么样提供是骨架(运营模式) ,如何在上面赢利(赢利模式) 。

同样做互联网,但 公司有大有小,有人一夜之间盆满钵满,有人苦苦挣扎在生存的边缘。有原因的。就中国大陆的互联网格局而论:

从用户需求比发,我把企业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分成:

长期使用/不可或缺的(比如水和电);

偶尔使用,但对特定群体是必须的 (婚恋,求职);

可有可无的/属于附加的。

第一类是最容易把事业做大的。如果外加该平台有粘性,那就不得了。

比如 腾讯,是1类的典型。即时通信是现代网民上网必备,没有学会搜索,先学会用QQ 是中国特色互联网现状。而且它不可缺少,因为上面有你的朋友,你的关系链, 而且这种关系链高粘性,不可复制。所以也就是马化腾为什么坚决不走开放接口之路的原因。在这样的平台,确实“插根扁担都会开花”。所以腾讯可以任意扩张, 互联网领域无处不在。

7

再说说英雄榜第二名:BaiDu。搜索成了中高端用户的上网习惯。这是 有原因的,信息海量增长及网民需求的多样化,不是一两个门户可以给予和承载的。搜索实际成了一个寻找答案的平台,也是用户上网的入口。这个入口也符合长期 使用,不可缺少,但粘度不及即时通信。PS :一代的上网入口是门户,二代网民上网入口大多为搜索引擎。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低端网民用“网址导航”,所以 hao123这种小站值5000万就不足为怪了。

同样的服务和模式还有: 网络游戏,电子邮箱,电子商务。 读者可以自己分析看看,符不符合一类特点。想想看,这些模式造就哪些大公司? 网易(网游,电子邮箱) ,盛大(网游)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第二类比较尴尬,但还不错,成 就估计有上限。

各大求职网,婚恋网,房产网,也是平台,但用户一般只需要用一次或几次。我不 会无聊到天天上网去找工作嘛。但有个好处,这里的需求是存在的,中国那么多人,资源那么有限。这个盘子也不错。

累了,先写到这儿吧,明天再写。

话说到这第二类,其实很广。因为互联网其实比现实生活的场景要大。这么说,现实生活有的,互联网上基本都有,而互联网有的,现实生活 未必有。因为现实生活中受地域限制,时空限制,范围很窄。 作为第一代网民上网入口的门户网站:新浪,搜索,后来的163,QQ.com 模式。 中间必然产生出很多垂直细分,也就是各行业门户,比如文学门户,小游戏,Flash ,医药,教育,理财... 反正满足细分市场定义的都可以-市场小,可以 量化,但有保证有足够的利润。在搜索引擎横行的今天,这些垂直门户以及一些个人网站的站点,往往成为主流搜索引擎,比如百度,google 的“数据源”, 如果行业不能专到可以收取服务费的话,那只能辛苦地依靠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而产生的广告费。

可 以收取中介服务费的,一般是现实生活模式的电子化。做企业电子化-ERP ,电子政务布署。婚恋-网上婚姻介绍所。房产-网上房产中介。招聘网站-网上猎头 等等等等。很明显的带有第一代互联网的特征,”鼠标+水泥“成就一代人,携程,分众都不错。

不 知从哪一天开始,Web2.0的旋风让互联网再一次复苏。毫不夸张,不断有公司成立,不断有公司倒下,有人歌颂,有人批驳。

Web2.0何许人也?

有很多公司在招聘广告中打出招Web2.0技术 或Web2.0人才。不知是理解错误呢还是措词不够审慎。。。

Web2.0不是一项技术,也 不是某一种存在的实体。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开放的精神。用户参与进来,自己自己做主,自己生产内容。网站真正成为一个平台,平台辅以各种激励机制,保证用 户互动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伴随SNS 理论的成功论证,即通过6个人,你可以结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是小布什,还是比尔。盖茨,都没有问题。

在这个精神指引下,有创意的新一代网络人(老美的创新很强) ,创造了很多可行的模式。Blog, 播客,威客,掘客,wiki, 圈 子... ,在理念加模式有了,需要技术支持。Ajax 其实不是新东西了,上世纪 8

80~90年代就有的东西了,“胖客户端”的概念,但当时没有受重视,随 Web2.0理念的深入人心,网站完全刷新的模式不能满足互动的需求。Java 技术在“胖客户端”终于发扬光大。

Web2.0下,催生新一批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老美的Web2.0一般能卖个好价钱或自己成功运营,但中国却常处在生存的边缘。(这 需要另开专题分析了) ,Youtube 的16亿被Google 收入囊中,Facebook 的成功掘起。Twitter 模式的火暴...

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啦。BAIDU 一下,随便都能找到200多个Youtube, 十几个Facebook, 几十个 Twitter.但你能抄到人家的皮,抄不到人家的”心“ (这句话好熟,在哪听过?) 当然老美也抄啦,毕竟抄是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Kooxoo 的生活搜索做得不错,Google 也做,google 还做网址导 航,做谷歌拼音,张朝阳说,那个词库是我的!~~

2.0时代的盈利模式就更复杂了。网络是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网站平台做收渔人之利。看你的网站能不能尽占天时,好利,人和了。吃完上家(供应商) ,再收过路费(平台) ,再收下家(引导费) ,最后 再让消费者买单。当然不是每个网站都能通吃全线。

找两个例子来说说。

2.0模式中本人比较欣 赏大众点评网和豆瓣。 杨勃说豆瓣百分百原创,诚然,确实豆瓣长着一副与众不同的脸。没有学谁和谁。但如果你把上述二者放在一起(具体不太了解谁先谁后了~_~)。 两者均是点评模式,就是对一个东西品头论足。当然不是网站编辑做这个事,而是把它交给网民,好不好,大家说了算。然后我选出最好的给大家。大众点评针对生 活,从餐馆开始,然后扩展到商圈,休闲... 由于地域很明显,按城市分类是理所当然。豆瓣多针对精神消费品,书,音乐,电影。二者的立意都不错,即是大众 所需,又有话可说,最最重要的是,说完后把这个结果汇总起来,对其它人有用,这就是聚合的意义。

有需求,平台搭起来,好的激励机制,这个算法和技术的功夫了,略过。

怎么 让公司赢利呢? 大众点评网的模式估计比较多,吃上家,餐馆,商圈怎么说也要给点”赞助“,”购物券“什么的。用户在网站的点评还可以汇集成册,出版发行。对消费者融入电 子商务--网上订餐。最重要的一项,不能忽略的,中国的电话是网民的4倍多。而且消费方便啊,点评的分类信息这么多,开一项服务,叫周边搜索,一次2块, 就坐等收钱好了。

豆瓣的内容估计很难与无线扯上关系,但没有关系,书,音乐,电影可以大众消 费品,虽然目前主推的是小众文化,没有打畅销榜什么的,但上游的出版商,中游的网上书店自然可以考虑,目前豆瓣的图书比价,就是和书店分成的一种方式。如 果打畅销榜的话,可以把图书出版商的广告也纳入进来。

二者的短板:大众点评是点评以常出触及 餐馆权益,故有官司可打,豆瓣的可复制性,没有版权等。

Web2.0的模式估计够写一本书, 爱情公寓的模式也很棒,有兴趣可以分解一番。

互联网大潮后浪推前浪,浪花淘尽无数英雄。试问 逐鹿中原,谁将问鼎,我们拭目以待。

9

网站运营与开发的存在问题

一个大型网站项目的运作,离不开一个团队的紧密协作。在这个团队中, 主要由网站运营和开 发两个部分组成。然而在从业经验、工作角色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网站运营人员和开发人员存在较大差异,这必将导致在网站的策划、开发和上线等诸多环节出现矛盾和冲突。处理好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是决定一个网站项目最终是否能够取得成 功的重要因素。结合从事网站运营几年来的一些认识,我总结出下面一些看 法。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此与大家分享。

如何主导需求分析,使研发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需求分析的 问题。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运营人员认为提供的需求已经到位,而开发人员认为需求仍不够详细,导致无从下手,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营各个阶段,要把对项目开发 的需求进行尽可能清晰的分析和阐述,便于开发人员接受和实施。而结合需求进行系统和技术分析则是开发人员的主要任务。有的时候运营需求的实现描述确实是模 糊的,这就需要开发分析人员不断的与运营人员交流并进行“翻译”,为系统实现提供最优的逻辑处理机制。

如果运营人员能够尽可能的多考虑网站系统架构,在整体需求策划上面,提供更详细的逻辑关系阐述,同时开发人员也能着力去领会需求的运营意图,把握需求的方 向并进行细分,那上面这个问题自认能够迎刃而解。

运营与开发人员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运营人员与开发人员在沟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运营人员考虑的多是网站有没有体现出原始的意图?是否便于用 户操作和日常管理?怎么样调整布局使网站更吸引人?而开发人员考虑的则多是网站有没有按照“需求规约”进行设计实施?哪些地方存在程序漏洞和冗余?过于复 杂的查询条件是否会影响网站的整体性能?双方在沟通的时候,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指出对方的不足,致使沟通难以进行下去。

要解决有效沟通的问题,首先就是都要加强业务学习。做运营的,一点技术不懂,完全不考虑系统性能、实现机制和可行性,那是做不好运营的。同样搞开发的不仅 仅是以任务为核心,以“需求规约”为标准。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开发意图,那么开发出来的网站也是过于机械,不能满足需要的。其次要善于倾听和肯定对方的诉 求,本着换位思考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对方诉说背后的动因,并不断的给出肯定的反馈。要明白,运营与开发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互相之间的认可和鼓励,比 相同角色之间的鼓励作用要大得多。

网站运营与开发之间,如何就局部冲突达成共识?网站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冲突。从前面谈到的需求分析冲突,到项 目开发进度与时间管理冲突,再到新需求响应与现有架构融合的冲突,乃至运营与开发小组各自的绩效考核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都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 但又无不对项目的成功起着冲击和阻碍,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解决运营与开发之间的冲突,必须站在共同愿景下进行。有了令人兴奋、激动人心的共同愿景,我们就能够在不同的项目进展阶段,达成相应的共识。需求分析阶段 的共识就是给出完善的项目架构规划和开发计划;网站开发阶段的共识就是在保证项目按期上线的前提之下,力求100%的完成开发任务;网站运营阶段的共识就是以运营来驱动后续开发,开发100%的为运营需要做服务。体现在各个具体的冲突上面,我们根据上述的共 识,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用 户体验的问题。

域 名:越短,越容易记,越有性格,越好;

浏览网站:感兴趣的信息越多越好,无关痛痒的东西越少越好;虽然用户口味不一而足,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锁定目标受众之后,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注册环节:能不注册/登录,就不注册/登录;能少填点注册信息,就少填一点;能不用输入验证码,就不输入。用户总是很忙,也很懒,所以应当尽可能满足他们 “懒”的需求。

10

用户中心:把用户最关心的信息、最常用的功能第一时间呈现出来;把希望用户使用的功能,用最简单的方式介绍给用户使用;最好用户都不用去看帮助,就能玩的 转,灵活自如;

发布信息:最好系统能预知用户要发布什么,这样就省得填写很多信息;(记忆用户的之前操作记录;提供要发布的信息类别检索;提供默认选择项);

互动交流:用户总是喜欢发表自己的高见,当网站肯定甚至是表扬了用户的高见之后,用户心里是美滋滋的,肯定会把网站加入收藏夹,甚至是设为首页。毫无疑 问,网站应当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用户发表高见、贡献智慧的地方和机会,包括上传资料、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论坛发帖、参与用户调查等等。

用户体验有的时候是难以捉摸的,无规律的,但总会有蛛丝马迹显露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尝试和创新,才能将网站研发和用户体验最好的结合起来。

用户体验既是运营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开发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Ajax ,能有效增进用户体验。对于开发人员而言,在网站开 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用户体验,能够事半功倍,并增加网站开发的人性化和成就感。

产品意识的问题:网站运营与开发就是产品运营与开发。网站运营与开发人员都应当树立产品意识,要明确的知道,我们所做的网站是有价值的,它将为更多的用户 创造价值。在这里我援引“卓越研发人员应有设计理念与产品意识”一文中的四点建议如下:

“要建立研发人员在技术之外应兼顾的产品开发理念与意识,在运用技术时同步加以考量,做到design for X,避免过度的技术本位,建立正确的研发价值观。”

“要建立预应式的设计观念,将相关产品可能的问题尽量在研发阶段即加以预防,避免在产品开发流程的后阶段发牛问题导致的损失增加与rework & debug的浪费。”

“要建立工程师积极的研发价值观与能力,承担企业产品竞争力的责任感(研发决定产品80%的竞争力),做好产品开发的源头管理,帮助减少后续开发问题,不 但大量减少产品开发之成本与时间,产品上市后更具Q 、C 、D 竞争力,创造更高附加价值。”

要建立研发团队思维,以更有效的团队分工,更高效率的完成研发工作

的问题:角度,SEO 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在网站运 营者眼里,SEO 又是一个极具运营色彩的工作。

网站项目在规划和开发阶段,就应把SEO 充分考虑进去,除了常规的SEO 技术规范,还应明确网站上线后的优化方向。例如化妆品销售网站就可以在化妆品品 牌、热门化妆品类别、化妆品使用指南等方向建设专题或专栏,进行内容索引和列表,增加搜索引擎权重;

SEO 的担子。SEO 的本质与完善用户体验并无二致,且重点在于丰富网站的内容相 关性,特别是原创内容的把握,更对搜索引擎的胃口。SEO

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而贵在长期坚持。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站的产品销售架构和完善的售后评价体系,就 能有效的将SEO 流量向潜在客户转化。

互联网世界正在迅速的发展壮大着。所有参与网站运营与开发的工作者们正在经历前无古人的实践,见证行业的辉煌。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远不止上面这些,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 更多的网站运营与开 发人员一起来关注我们共同的问题。

11

网络广告策划的六大原则

一个大型网站项目的运作,离不开一个团队的紧密协作。在这个团队中, 主要由网站运营和开 发两个部分组成。然而在从业经验、工作角色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网站运营人员和开发人员存在较大差异,这必将导致在网站的策划、开发和上线等诸多环节出现矛盾和冲突。处理好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是决定一个网站项目最终是否能够取得成 功的重要因素。结合从事网站运营几年来的一些认识,我总结出下面一些看 法。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此与大家分享。

如何主导需求分析,使研发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需求分析的 问题。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运营人员认为提供的需求已经到位,而开发人员认为需求仍不够详细,导致无从下手,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营各个阶段,要把对项目开发 的需求进行尽可能清晰的分析和阐述,便于开发人员接受和实施。而结合需求进行系统和技术分析则是开发人员的主要任务。有的时候运营需求的实现描述确实是模 糊的,这就需要开发分析人员不断的与运营人员交流并进行“翻译”,为系统实现提供最优的逻辑处理机制。

如果运营人员能够尽可能的多考虑网站系统架构,在整体需求策划上面,提供更详细的逻辑关系阐述,同时开发人员也能着力去领会需求的运营意图,把握需求的方 向并进行细分,那上面这个问题自认能够迎刃而解。

运营与开发人员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运营人员与开发人员在沟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运营人员考虑的多是网站有没有体现出原始的意图?是否便于用 户操作和日常管理?怎么样调整布局使网站更吸引人?而开发人员考虑的则多是网站有没有按照“需求规约”进行设计实施?哪些地方存在程序漏洞和冗余?过于复 杂的查询条件是否会影响网站的整体性能?双方在沟通的时候,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指出对方的不足,致使沟通难以进行下去。

要解决有效沟通的问题,首先就是都要加强业务学习。做运营的,一点技术不懂,完全不考虑系统性能、实现机制和可行性,那是做不好运营的。同样搞开发的不仅 仅是以任务为核心,以“需求规约”为标准。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开发意图,那么开发出来的网站也是过于机械,不能满足需要的。其次要善于倾听和肯定对方的诉 求,本着换位思考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对方诉说背后的动因,并不断的给出肯定的反馈。要明白,运营与开发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互相之间的认可和鼓励,比 相同角色之间的鼓励作用要大得多。

网站运营与开发之间,如何就局部冲突达成共识?网站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冲突。从前面谈到的需求分析冲突,到项 目开发进度与时间管理冲突,再到新需求响应与现有架构融合的冲突,乃至运营与开发小组各自的绩效考核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都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 但又无不对项目的成功起着冲击和阻碍,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解决运营与开发之间的冲突,必须站在共同愿景下进行。有了令人兴奋、激动人心的共同愿景,我们就能够在不同的项目进展阶段,达成相应的共识。需求分析阶段 的共识就是给出完善的项目架构规划和开发计划;网站开发阶段的共识就是在保证项目按期上线的前提之下,力求100%的完成开发任务;网站运营阶段的共识就是以运营来驱动后续开发,开发100%的为运营需要做服务。体现在各个具体的冲突上面,我们根据上述的共 识,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用 户体验的问题。

域 名:越短,越容易记,越有性格,越好;

浏览网站:感兴趣的信息越多越好,无关痛痒的东西越少越好;虽然用户口味不一而足,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锁定目标受众之后,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注册环节:能不注册/登录,就不注册/登录;能少填点注册信息,就少填一点;能不用输入验证码,就不输入。用户总是很忙,也很懒,所以应当尽可能满足他们 “懒”的需求。

12

用户中心:把用户最关心的信息、最常用的功能第一时间呈现出来;把希望用户使用的功能,用最简单的方式介绍给用户使用;最好用户都不用去看帮助,就能玩的 转,灵活自如;

发布信息:最好系统能预知用户要发布什么,这样就省得填写很多信息;(记忆用户的之前操作记录;提供要发布的信息类别检索;提供默认选择项);

互动交流:用户总是喜欢发表自己的高见,当网站肯定甚至是表扬了用户的高见之后,用户心里是美滋滋的,肯定会把网站加入收藏夹,甚至是设为首页。毫无疑 问,网站应当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用户发表高见、贡献智慧的地方和机会,包括上传资料、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论坛发帖、参与用户调查等等。

用户体验有的时候是难以捉摸的,无规律的,但总会有蛛丝马迹显露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尝试和创新,才能将网站研发和用户体验最好的结合起来。

用户体验既是运营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开发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Ajax ,能有效增进用户体验。对于开发人员而言,在网站开 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用户体验,能够事半功倍,并增加网站开发的人性化和成就感。

产品意识的问题:网站运营与开发就是产品运营与开发。网站运营与开发人员都应当树立产品意识,要明确的知道,我们所做的网站是有价值的,它将为更多的用户 创造价值。在这里我援引“卓越研发人员应有设计理念与产品意识”一文中的四点建议如下:

“要建立研发人员在技术之外应兼顾的产品开发理念与意识,在运用技术时同步加以考量,做到design for X,避免过度的技术本位,建立正确的研发价值观。”

“要建立预应式的设计观念,将相关产品可能的问题尽量在研发阶段即加以预防,避免在产品开发流程的后阶段发牛问题导致的损失增加与rework & debug的浪费。”

“要建立工程师积极的研发价值观与能力,承担企业产品竞争力的责任感(研发决定产品80%的竞争力),做好产品开发的源头管理,帮助减少后续开发问题,不 但大量减少产品开发之成本与时间,产品上市后更具Q 、C 、D 竞争力,创造更高附加价值。”

要建立研发团队思维,以更有效的团队分工,更高效率的完成研发工作

的问题:角度,SEO 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在网站运 营者眼里,SEO 又是一个极具运营色彩的工作。

网站项目在规划和开发阶段,就应把SEO 充分考虑进去,除了常规的SEO 技术规范,还应明确网站上线后的优化方向。例如化妆品销售网站就可以在化妆品品 牌、热门化妆品类别、化妆品使用指南等方向建设专题或专栏,进行内容索引和列表,增加搜索引擎权重;

SEO 的担子。SEO 的本质与完善用户体验并无二致,且重点在于丰富网站的内容相 关性,特别是原创内容的把握,更对搜索引擎的胃口。SEO

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而贵在长期坚持。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站的产品销售架构和完善的售后评价体系,就 能有效的将SEO 流量向潜在客户转化。

互联网世界正在迅速的发展壮大着。所有参与网站运营与开发的工作者们正在经历前无古人的实践,见证行业的辉煌。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远不止上面这些,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 更多的网站运营与开 发人员一起来关注我们共同的问题。

13

产品策划方法及流程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af2910100etbm.html

最近在家休息,不时想起自己做产品都是凭经验和别人留下资料在“无创造”的复制一些东西,不时心里发 虚,也正好利用休息时间梳理了一下产品由构思到运营思路,线发下图做为开篇:

注:上面图片每一点都非常宽泛,可以有无限延伸。做此图目的为了解产品设计框架和设计内容,提出在今后做产品时需要考虑因素和初学者提供流程。

图中包括10个部分:准备阶段、定位、内容、设计、易用性、技术、文档、实施、推广、运营。要想完成优秀而成功的产品每个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当然现实情况中更多只做内容、实施、推广和运营者4个部分,其他6 部分只是表面涉及或根本没有考虑,这样就造成用户群不明确,产品重复修改,效果不明显等等,导致产品失败,甚至流产。下面将针对几个方面简 单做下介绍: 准备阶段:市场调查,标杆分析,可行性分析。准备阶段一定要从客观出发,描绘产品现状、潜力,竞争压力和可行性,它是 根基,为产品注入生命力,关于产品发展。

定位:定位给产品明确目标,提出要求,消除盲目。产品定位一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要有潜力。

实施:项目实施是一个大课题,现在企业基本再每个项目的实施中安排项目经理,但往往很多初级项目经理并不能很好理解产 品的真正意义,所以对于初级项目经理要先做好理解产品本身意义,再去安排人员,进度,预算,管理等工作。

运营:运营是产品上线后的工作,也是产品的重中之重,产品需求到产 品上线都是企业可控的,运营是需要包含各种因素再内的。由于推广的重要性,我把推广单独拿出来了,其实运营就包含了推广,日常运营工作最终目的是赚钱,赚 钱就需要用户,推广是获取用户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数据分析,推断用户行为习惯,根据习惯改良产品、推广等获取最终利益。

思考:

产品是大课题,需要一步一步走进了解,我只是有了框架的人,当需要细化,优秀的完成框架中的每一步才是重中之重。要从面回归于点,在将点重新搭建成面,那 就是我该做的。(完成每个方案的细节部分,完成细节时保持大局观)

互联网盈利模式-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af2910100er7b.html

做产品前需要先了解现在大家都用什么方式在“捞钱”,在介绍前先附一图:

盈利模式归总后可分为五类:广告,互联网增值,移动增值,网络游戏,电子商务。但优秀的网站可能同时 包含五类全部的模式在做,例如:qq ,淘宝。

我们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五中盈利模式,他们中间每一项都可以做延伸,可以不同形式出现,例如:校内(传统广告+游戏内广告+道具+....).五类 中广告最常见,应用也最广泛,可包括硬广告和软广告;在观察优秀网站,会发现企业盈利不外乎从企业和个人用户那里“捞到钱”,企业最终目的是产生利润,个 人用户则为娱乐、自我提高等等。

有人把优秀的盈利模式比如为“印钞机”,好的盈利模式就会带来无尽的收入,那么我想不管是模式创新,还是出现新模式,我们需要寻找到合适自己发展,属于自 己的模式。

思考:

不管在什么行业,都需要盈利来维持继续生存和发展,不同行业可能实际实现过程不一样,但我想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中也可以去借鉴,去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 如:传统的卖杯子,我们为什么不印上其他品牌的广告呢?这样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广告收入;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做,在于想不想去做、去不去做。

14

如何进行IT 产品策划

http://hi.baidu.com/aswell/blog/item/dbdb42a9d16286fc1e17a287.html

由于面试的需要,特别总结了一下该如何进行IT 产品的 策划工作。在IT 行业,产品策划是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策划性工作。我认为具体产品策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建立产品概念

以创意的形式,形成一个新的产品的概念。

(2)可行性分析

在对互联网、及其用户需求的理解、分析基础上,论证产 品的价值,调整产品的概念。

(3)完成产品策划文档

这部分是产品策划的主要工作,通过具体的策划文档,明 确产品的市场定位,设计产品的内容模式、基本功能,以及营销思路。此文档将作为该产品的整体设计、开发、营销的指导思路, 此部分特别要注意的是,产品的内容、功能以及后期的营 销,必须要结合实际,分阶段的进行。这是很多“学院派”的同学容易犯的错误。要知道,很多看似很完善的功能结构、内容体系,都不是在起步阶段所能够实现 的。很多时候,IT 产品在起步的时候只有很单一的内容,和非常简单的功能,但这种模式而却是该阶段最有效的模式,因为它不需要过多的维护成本。

(4)与产品设计人员一同制作出产品的具体功能结构

(5)负责对产品的开发过程作方向性的指导

(6)负责对产品作出细节的包装,体现出设计原则

(7)与营销人员一同设计营销方案,并对具体的营销过程作指导

在上述4个过程之中,产品策划人员均起到一个方向性指导的作用,确保产品策 划文档中所确定的产品的整体设计、推广的原则、思路都在设计开发、营销推广的具体过程中得到实现。

(8)产品发展下一阶段的策划

正如前面所说,产品从内容、功能上都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在一个产品进入 具体的营销过程之后,产品策划人员应该做的,就是马上开始对产品在下一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功能模式、营销计划等作出一个详细的策划

产品策划:创意的六个来源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013-d5631530.html#

相关专题: 创意

时间:2006-01-24 00:00

顾客导向的市场营销,关键在于发现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从4p 来说就是研发新产品。而怎样才能发现顾客的需求呢?这就需要做市场研究,比如市场调查和市场洞 察。

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变化很快,这样客观要求企业必须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显然不可能在做每一个 营销决策,出每一个产品创意的时候,都会去做市场研究,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既然如 此,那在做产品策划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在不用做市场研究的前提下,还很可能出好的产品创意呢?

我想方法还是有的, 为此笔者总结了产品策划,常用的六个创意来源,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 模仿跟进

15

就是竞 争对手有什么产品推出市场取得了好的效果,或者说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产品经过我们判断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那么我们就研发什么产品推出市场。

这 是大家常用的熟悉的方法,可能有很多做产品策划的人员,看不起这种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太简单,体现不了策划人员的价值。其实不然,对于企业来说是利润压倒 一切,判断一个创意有多大价值,关键在于他为企业创造了多大的价值,这不是以产品策划人员的意志为转移的,希望产品策划人员务必要有这样的意识。

其 实模仿跟进是最经济高效的方法,市场中最常见的成功大都源于此,比如互联网中5460之于chinaren ,baidu 之于google ,超级女声之于美 国偶像,以及传统行业中采乐之于海飞丝,而在近几年兴起的sp 行业,源于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二、 空白区域

这个方法跟模仿跟进有点类似,就是在竞争对手所没有开拓的空白市场区域,推出与竞争对手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以抢占市场 空白区域,另外空白区域的方法还包括企业内部分公司运用这样的思路在区域市场上运作企业样板市场被证明过的产品或模式。

空白区 域的方法的运用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角(洞悉市场趋势)、宽广的视野(发现有潜力的产品或市场的空白区域)、快速行动的能力(把握空白市场机会)。

为 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来说,空白区域的方法的运用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区域性企业发现全国性企业其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然后发现该产品对于本区域是空白区 域,从而快速行动推出类似产品占领市场,二是全国性企业发现区域性企业其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然后在其它区域市场推出类似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三、 新建品类

笔者在自己的另外一篇文章《市场推广:概念制胜的3个方法》中,有提到这个方法,我认为他是产品营销的最高 境界,产品策划人员如果能成功的新建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品类,那么他对于企业的贡献将几乎是最大的。

既然如此,怎样才可能成功的 构建新品类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法:

1、 品类嫁接

就是把市场上两个常见的产品品类,融合进一个产品,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新品类既是此又是彼。比如最近几年卖得很火的脑白金,以及曾经如日中天的 旭日升冰茶等等就是运用这个方法的典型案例,目前也有很多企业正在运用这种方法,比如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推出的“农夫果园”以及杭州哇哈哈集团最近 推出的“营养快线”。

2、 品类借接

就是把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或者比较常见的一个品类冠名到另一个品 类上,从而产生的一个新品类,他不同于品类嫁接,不会既是此又是彼。这个方面,目前笔者知道的特别知名的案例几乎没有,但新兴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和sp 都在 广泛的运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网络同居、手机电视、手机电影以及mp3铃声等等。

3、 市场细分

16

就 是基于消费者的市场细分,而产生的一个新品类。这方面的例子就比较多,比如早餐奶、儿童钙片等。(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

设计感悟:抄袭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是的,我是个抄袭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这点我毫不否认,如果某个产品模块我不会设计,我会毫不犹豫的拿我竞争对手的或者类似的产品来进行抄袭。然后把做出来的东西交给我的用户来做检验,最后修 改与完善。

我的抄袭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求同

拿到某个需求之后进行分析,并与我脑袋中储存的我用过的我见过的产品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就去搜索。发现我现在做的产品和我之前用过的产品的相通点。

2)存异

认认真真的使用一次存在与我现在做的产品相通的产品,去看大家对他们产品的反应,以及我用我自己的观点和掌握的知识做出判断。看哪些是他们做的优秀的,哪 些是他们做的不好的,哪些是对他们而言可行但是却不能放在我的产品上的。

比如,Gmail 的邮件功能做的很强大,防spam 模块也很赞,但是,类比这个去做电子商务网站的邮件系统,那就绝对是得不偿失了。

3)组合

研究完所有类似功能的产品之后,我会发现A 家的未登录提示做的很赞、B 家对于文案的优化很合人心、C 家的信息架构很牛掰。然后我需要做的就是把A 、B 、C 三家的优点做综合,然后分开抄袭。

是的,完全抄袭一家的产品是低级的抄袭,也是不认真的抄袭。

4)优化

也许D 家的类似产品的创意很棒,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实在太烂了,用着超级不爽。我就会选择把他的创意抄袭来,然后进行优化。

比如,之前做电子商务平台商铺系统的时候,有个小站搞了个“邻家铺子”的小功能。但是,点击“邻家铺子”按钮的时候他只是对所有的店铺进行一个按顺序的在 新 页面打开而已。我觉得这个创意太牛掰了,但是这个设计太糟糕了。于是,我也做了个邻家铺子的模块,我把规则修改成从与当前用户浏览的该店铺的同类店铺中随 机打开一家进行展示,既达到了邻家的目的也做到了契合用户兴趣。

5)修正

当把这些抄袭来的东西进行拼装之后,属于我的抄袭作品就出来了。它看着像是披着A 产品的皮,拿着B 产品的刀,走着C 产品的步子,还比D 产品多戴了顶帽子。 但是战斗力如何则是由我的用户说的算。

快速上线之后,通过后台流量的监测、用户的回馈、相关领导的意见等等就能知道这个组装出来的

17

家伙是变形金刚还是坨泥巴了。这个时候你也知道问题点出在什么 地方了,迅速做出判定,然后修改之。

概括来说,这就是我的产品设计迭代理论。个人觉得互联网的产品设计首先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其次是个不断的被抄袭、抄袭、再被抄袭 这么一个大的迭代过程,整体来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条件是,你是否能“抄越”。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当然,不排除你是天才的产品设计师的可能,那么,如果你是个完全就只按照自己脑子里的设计想法去设计而不会参照任何其他人的产品的设计师,请,尽情的鄙视 我吧,我完全真诚的接受你的鄙视!

---- SEM Watch:你的网站到底需要什么网络营销策略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有自己的网站或者在为别的网站进行网络营销工作,但是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到底该如何 制定我的网络营销策略?很多人直接选择了SEO ,因为它可以带来免费的流量。可是它真的是你最迫切需要的吗?

业界经常有哪个网络营销策略最有效的争论,那么答案是什么呢? 答案是每个网站都说不同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客户群。 最重要的了解你的潜力客户想要什么,他们的上网习惯是什么,同时你也要知道你的网站在什么阶段,有什么样的能力。只要你深入了解了你的客户和自己,相信你 就能轻松的制定出不同阶段的不同的策略。

无论你是做电子商务,写博客,操作一个企业网站或者是建个小站赚Google Adsense, 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策略获得成功。当然成功是要通过大量实践得到的,不要只拘泥一种营销策略,只有多尝试才能知道哪几种对你的网站最有效。

SEO – 搜索引擎优化

许多人认为SEO 就是简单的做做关键词,到处找网站发发链接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流量,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SEO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复杂的网络营销手段,从对客户及行业的了解,关键词的研究,网络结构的部署,文章的创建优化,外链的建设,数据追踪以及分析到最终 的重复分析再优化。 这一切都是极为消耗时间和金钱的,如果一个小企业没有相应的预算,或者贪图便宜,那最终可能是得不偿失。如果一个网站具有长远的眼光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最终得到了搜索引擎给予的回报,那SEO 则可能是这个网站近10年以来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同时,不要忘记要调查你的潜在客户是不是大多数都在使用搜索引擎,如果你的客户对象是高年龄层,那你就要好 好想想值得不值得了。

PPC – 竞价点击广告

PPC 相对于SEO 容易理解的多,搜索引擎或者网站给你一个平台,有客户点击你的广告你就付钱。虽然PPC 的算法也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你的广告好不好,却很容易直观的看出来。对于不少网站,他们只需要排名几个竞争不是特别大的关键词而已,那何不花点钱使用 PPC? 即不用担心需要长线投资却可能没有回报,而且可以随时直观的看到问题并且做出调整。

18

如果你的网站很小又刚起步,但是产品已经可以销售了,何不试试PPC 先获得第一桶金? Email Marketing – 电子邮件广告

很多人可能已经淡忘了我们的好朋友,电子邮件。虽然电子邮件发展已经很有一段历史了,但是它仍是当今最有效 率的广告手段之一。一个精心策划的电子邮件广告策略可以很有效的与你的现有客户建立一种联系,让他们成为你的忠实客户。

如果你的网站的潜在客户大部分是中年精英阶层,那电子邮件广告策略对你来说绝对是至关重要。他们可能没时间 上Google ,但是他们一定会查邮件。

Affiliate Marketing – 联属网络营销

有钱能使鬼推磨,提成的力量让人不得不花大力气为你干活,很多大公司都有提成项目,比如亚马逊。但是千万不 要以为只有大公司才能成功的使用Affiliate Marketing。 很多小的公司,比如Wordpress 的主题设计公司woothemes ,则用这招大获成功。同时联属营销也在他们的SEO 策略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你的产品是类似相关的IT 产品或者服务,那你完全可以试试联属营销,这种扩散的力量是相当的恐怖的。 当然你可以用你的自己的网站帮别人推销然后拿取提成,John Chow和Jeremy Schomaker 如何变成吸金王的?不就靠的是联属网络营销的力量?

Social Media – 社区网络营销

这个是个比较新的领域,很多公司都抱着跟风的心态加入了社区网络营销的队伍。 但是由于相对于在其中所花的精力,得到的回报是不是很好呢? 这个就很难判断了,因为这个是现在公认的最难测量结果的网络营销策略。虽然Avinash 和其他很多专家已经总结出来了一些测量的方法,但是还是非常的局 限。不过连Twitter ,Facebook 自己赚钱都很困难,想用他们给自己赚钱也不会容易。而且在社区中,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如果你一个不小心没 处理好,就会惹来大麻烦。经典例子: United breaks guitars, 损失预计上千万美元。

国内的社区网络现在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其实我还比较喜欢,因为就是给各地的网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不是 吗? 如果你的潜在客户都是在嘀咕,饭否或者校内上花大时间的网虫,那就大胆的去试试吧。

CRO – 转化率优化

这个我也说不清算不算是一种网络营销策略,但是它绝对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因为前面所描写的策略都是把潜在客户吸引到你的网站里来。如果说,你的SEO 做的很到位,排名第一并吸引了大量人群,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买你的东西,那你 的网站就是两个字 “失败”。我请大家做一道数学题,10000个人来参观你的网站但是只有10个人买你东西,和100个人来参观你的网站但是有20个人买你东西,谁赚的 多? 前面提到的营销策略的最终成功,都是要建立在CRO 成功的基础上的。

你也许会说,我不知道我的转化率好不好,那我就给你个数据。 2009年美国CRO 排行榜前10的第一名是一家网上花店,转化率高达38.6%,10个人去他们网站就有4个人决定买东西。

目标转化适用于各种网站,即便是你写博客,你都可以设立目标为多少人订阅了你的网站做为一种 19

成功的衡量标 准。 所以无论你是什么网站,你都应该努力去钻研如何提高转化率,具体方法思路,我会以后另开新贴再写。

读完这篇文章以后,你的思路清晰了吗?在这个幻化的网络世界中,还有许多种形形色色的营销策略我没例举出 来, 在进行任何营销策略策划前,请先深入了解自己的网站以及客户,你才能准确的把握未来的方向,这样你的成功几率就会增加了许多。

原文链接:http://semwatch.org/2010/04/what-online-marketing-strategy-do-you- ----

分析称免费增值模式重在产品:别把钱花在营销

导读:美国科技博客 GigaOm今天撰文对五家企业的“免费增值”(Freemium)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虽然免费增值模式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但针对用户需求开发 产品仍然是关键所在。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一些创业企业眼中,免费增值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别把钱花在营销上;一定要提供灵活性和数 据导出服务,以免用户后悔:确保有价值的商誉,并对其加以利用;只能对较难完成的活动收费。但在上周五上午举行的免费增值峰会(Freemium Summit)上,Pandora 、Dropbox 、Evernote 、Automattic 和MailChimp 这五家业内著名企业却认为,他们成功的 最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提供了用户所需的优秀产品,并利用免费增值模式将产品推广给了大量用户。

所谓免费增值,是指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附带升级选项。这种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已经越发凸显,但却很难 驾驭。因此,这些企业的经验便成了非常有价值资源。

Pandora 的逆向模式

Pandora 于2005年8月上线,该公司那时所推出的服务与免费增值非常相似:用户注册后可以免 费收听10小时的网络广播,之后则需要支付每年36美元的费用。该公司CTO 汤姆·康拉德(Tom Conrad)说:“在最初的几周内,我们的注册用户高达10万人,而且绝大多数用户都将免费的10小时服务全部用完。之后,当我们要求用户付费时,他们 却大批撤离了。”

那年11月,Pandora 又推出了一种广告模式。但这只是个名字而已,因为他们没有广告服务器,没 有广告员工,甚至连页面上都没有投放广告的地方。但其使用量却一夜之间翻了4倍。三天内,苹果致电Pandora ,要求买断该公司12月份的广告位。由于 苹果给出的价格是一个月1万美元,因此康拉德和他的团队欣然接受了这笔合同。他说:“我们实际上是使用‘硬编码’(hard-code)在页面中添加广告 的。我们不希望他们知道,但每次他们更改广告创意时,我们都需要重新发布整个站点。”

Pandora 目前拥有2000万独立用户,去年实现收入5000万美元。付费用户比例不到1%,但 由于用户基数较大,因此其付费用户总量仍然非常可观。该公司去年推出了一款名为Pandora One 的桌面应用,该应用可以提供质量更高的流媒体广播,而且使用限制更少。Pandora One目前的注册用户为30万,约占该公司月独立用户访问量的1.6%至1.7%。今年有望为该公司贡献15%的收入。

Dropbox 的数字游戏

Dropbox CEO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认为:“免费增值是一个数字游戏,所以要扔掉你的电子表格。关键在于寻找边际效益,应该挖掘一系列细微的价值,而不是单一的关键价值。” 休斯顿还详细说明了如何利用搜索营销来吸引用户。该公司发现,像“在线存储”(online storage)这样的关键词价格都被炒得很高,而且长尾关键词都比较少。但是通过这些关键词访问该网站的用户却未必会选择附带更多存储空间和更多功能的 付费服务。

这就意味着,一个价值数百美元的产品通过点击获得一个有效付费用户的成本会高达数千美元。因此有一段 时期,如果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访问Dropbox ,该网站便会将免费选项隐藏起来,但却因此给用户带来了困扰,并严重影响到了用户体验。休斯顿说:“我们从 中吸取的教训是,如果你采

20

用了免费增值商业模式,你的营销成本便是免费用户。”他认为,在用户没有使用Dropbox 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这种服务。 他说:“搜索可以被用于收集需求,而非创造需求。”

放弃了搜索营销的战略后,Dropbox 却开始飞速增长。而该公司也意识到,用户推荐是其最大的增长 来源,所以该公司便通过一项刺激计划鼓励用户相互推荐。休斯顿表示,这一举措使得注册用户增长了60%,在所有注册用户中,由他人推荐而来的用户占到 30%。该公司目前投入了30%的工程资源,用于吸引活跃用户。

休斯顿还表示,由于该公司面向免费和付费用户推出了一项功能,允许用户毫无限制地撤销历史操作,因此 消耗了大量的成本,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很少有用户会真正用到这项功能,这就使得这一功能所产生的多数成本都被浪费了。但Dropbox 在撤销这项免费功能时仍然比较谨慎。为了确保平稳过渡,他们公开询问用户的意向,让现有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保留这项功能。

Evernote 的关键指标

Evernote 是一个个性化笔记服务。该公司CEO 菲尔·力宾(Phil Libin)表示,Evernote 想要实现病毒式推广所面临的挑战是,它根本就不是一款社交产品。但Evernote 可以着重从现有用户中获得最大价 值。该公司于2008年6月成立,目前拥有270万用户,每天的新用户约为7000人。力宾表示,尽管缺乏社交功能,但该公司的多数用户都是通过口碑营销 获得的。Evernote 现有付费用户5万名,这些用户可以在多个平台上使用这一服务,同时获得其他一些增值服务。 Evernote 的发展模式是,非活跃用户逐渐减少,活跃用户则逐渐开始付费。力宾表示,当

Evernote 公开寻求合作伙伴时,投资意向和合作请求便接踵而至。他说:“我们的主要收获是,用户增长的非常迅速,收入的增速更为迅速。”目前,该公 司的用户以每月10%的速度递增,而收入的月均增速更是高达18%。力宾说:“我们的用户就像乳酪或红酒——年份越长越好。”一个月内注册的用户,只有 0.2%转为付费用户,而一年内注册的用户中,则有2%转为付费用户。 力宾的关键指标是将每个活跃用户的收入与可变费用进行比较。从这一点来看,该公司每月从每名活跃用户 那里获得的收入为0.25美元,但基础设施、客户服务和网络运营等可变费用约为0.09美元。他表示,只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任何企业都可以采用免费增值 模式:1) 较高的长期用户保留率;2) 一款随时间推移,价值不断增加的产品;3) 拥有可变成本。

其他观点

Automattic CEO托尼·施奈特(Toni Schneider)和MailChimp CEO本·切斯纳特(Ben

Chestnut) 也补充了几点自己的经验。施奈特说,Automattic 是一家博客软件公司,该公司针对不同的增值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而没有采取分 级打包的制度,这就使得他的团队和用户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他的公司目前有40%的收入来自增值服务,其余的收入则来自广告销售和企业产品。但他表 示,该公司的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难以逐一搞清所有的服务,因此用户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可以获得哪些服务。

切斯纳特则表示,免费产品有可能会被滥用。MailChimp 是一家有着十年历史的电子邮件营销企 业,该公司7个月前刚刚推出了免费服务,用户随后增长了249%,邮件发送量也从此前的200万封增加到450万封,增幅达到225%。预计收入也将增加 200%。但在此过程中同样碰到了一个问题:垃圾邮件等滥用行为增加了354%,而为了对付那些滥用系统的人,该公司的法律费用也增加了245%。幸运的 是,MailChimp 开发的系统能够自动处理部分问题。虽然早有准备,但免费增值模式带来的大规模滥用行为仍然令该公司有些意外。(书聿)

21

如何写PRD(产品需求文档)

引自:http://hi.baidu.com/hiweirdo/blog/item/2aa612fa24d30f116d22eb98.html

关于文档,这里还有更多可以借鉴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457e180100bdpc.html

==================================

如何写PRD (产品需求文档)

产品需求文档,也叫业务需求文档。一般写这样的文档用WORD+VISIO或AXURE ,建议互联网产品经理都熟悉一下AXURE 这个软件的使用,能直接生成PRD ,但是生成的文档是英文的,听说只有腾讯有个汉化的版本。下次哪位老兄进了腾讯给俺捎一个,在这里谢谢了哈。

产品需求文档主要是描述产品功能,业务流程和LOFI 。可以提供给UE ,美工和项目经理执行的文档。 一般每个业务功能都按以下格式写:

1.1.1 (业务功能名称)

1.1.1.1 业务功能基本信息

1.1.1.2 业务功能

1.1.1.3 业务流程

1.1.1.4 业务规则

1.1.1.5 界面管理

1.1.1.6 数据要求

1.1.1.6.1 输入

1.1.1.6.2 输出

1.1.1.7 费用处理要求

1.1.1.8 打印单据/文件要求

1.1.1.9 参数要求

1.1.1.10 与其它界面的整合建议

=========================== 文档分为两轮

第一轮:

1,文档使用方:UI 设计师

2、内容:

. 根据战略层定义出来产品功能范围,

. 说明此产品的目的,方便UI 设计人员更好的理解产品

. 产品基本流程

. 详细的设计框架图,推荐用axure, 简单效率高

. 详细文案

3、格式:

html ,visio ,或word ,如果PS 用的不熟练,不推荐使用,会影响工作效率。

上面是要UI 设计人员出来高保真原型图,

第二轮: 文档使用方:开发人员 用高保真原型图来对开发人员写技术需求说明 有了高保真原型图,开发人员看的最明白,我们只需要写好详细的逻辑功能结构和详细的流程图

PS :个人认为在工作流程中,特别是面向UI 和工程师,没有必要详细的写出来什么行业分析,开发背景之类的内容,因为UI 和工程师是在干活,不去关心这些问题,但一定要写清楚功能范围和此产品的目的,这样有助于UI 设计人员的理解。

22

另外,上面说的是个人理想状态,可能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现实情况而有不同的流程。关键是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扯皮沟通。

2.2 产品定义 Product Definition

2.2.1 What 做什么产品定义,即定义产品到底要做成什么。一般来说,比较正规的做法是撰写一份称之为 PRD(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的文档,该文档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该产品的远景目标(vision )

目标市场和客户(target market and customers)的描述

竞争对手分析(competitive summary)

对产品主要feature 的比较详细的描述

这些feature 的优先级

初步拟定的实现进度安排

用例(use cases),这可以是较粗略的大致描述,未必一定要UML Use Case图。

产品的软硬件需求

产品的性能要求

销售方式上的思路、需求(直销还是渠道?直销怎么做?渠道怎么做?)

技术支持方式上的思路、需求(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服务?)

显然,PRD 文档就是对产品的整体规划,应该比上述Market Research阶段的MRD 文档要细化一些:

MRD 文档主要侧重于市场机会的分析,得出结论“就当前市场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做什么”

PRD 侧重于整个产品的规划,以及business 方面的需求。

PRD 不同于SRS (System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SRS 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是以相当技术化的语言撰写的,主要给研发人员看的。

2.2.2 Goal 目标是什么

产品定义是产品管理的核心工作。

通过产品定义:

使得公司内部所有与业务相关的部门(高层领导、研发、销售、支持等部门)都能基本清楚我们到底要做什么产品,从而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

产品定义的PRD 文档,为研发部需求分析组接下来出SRS 文档提供了基本依据。

2.2.3 How 怎么做

产品管理部门根据市场研究结果,和各个业务相关部门沟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进行产品定义工作。

2.2.4 Who 谁来做

产品经理负责牵头,主要由产品管理部门进行具体工作实施。

2.2.5 Deliverable 有无输出

比较正规的做法是输出上述PRD 文档。对小公司或者小团队而言,有时可以把MRD 和PRD 合并在一个文档里描述。

23

产品策划相关

产品策划方案模板之一

一. 产品描述

1. 是什么样的产品?

2. 产品特色是什么?

3. 和市场上的产品有什么不同?

4. 生命周期如和何延续?

二.市场分析

1. 市场上现有产品分析

2. 目标消费群分析

3. 潜在目标消费群

4. 产品资费分析

5. 用户操作习惯分析

三.产品定位

四.市场推广

1. 阶段一

2. 阶段二

3. 阶段三

4. 阶段四

五.效益估算

1. 产品资费

2. 产品用户群数量

3. 产品潜在用户数量

4. 每月产品收益

六.产品内容介绍

1. 产品规则

2. 用户属性

3. 体系介绍

4. 用户等级

5. 主要功能介绍

七. 产品开发进度

1. 产品提案

2. 产品思路整合

3. 再次提案

4. 产品内容再次整合

5. 产品流程编写

6. 产品流程修改

7. 产品流程提交

8. 产品工单

9. 技术开发

10. 内部测试

八. 产品人员列表和职责

1. 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2. 产品策划

3. 编辑人员

4. 技术人员

5. 测试人员

1

产品策划方案模板之二

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出以下内容结构以供参考。

一份完整的产品策划方案应包含的内容:

1、引言

描述导致产品创意产生的用户需求、市场需求、市场前景等概述性文字。

2、产品简介

关于产品的简单介绍,包括内容、功能、特点、与同类产品的比较等。

3、实现原理

产品内容的分块详细介绍已经实现的方式及原理。

4、业务流程

供技术实现的产品业务流程图、应对内容(语音业务中的应对语音、短信业务中的应对短信、WAP 及KJAVA 业务的用户操作反馈信息等)、业务菜单(WAP 、KJAVA) 等。

5、制作要求

对于产品技术实现过程中应达到的相应指标细节。

6、产品包装市场推广建议

产品的资费模式建议、用户操作流程、奖品设置、合作方式建议(涉及到合作方的产品)、市场推广方式建议、产品推广的后续服务内容建议等。

7、效益预测

效益预测的相关基础数据及原理、投入分析、收益分析、效益预测等。

8、结束语

废话几句,让人觉得有个结尾。

2

网站的产品策划与运营策划

策划工作性质:

我通过自己工作的经验,把策划分为2大类型:产品策划、运营策划。

产 品策划:

产品策划是什么?根据字面意思就可以轻易理解了,产品策划就是一个产品的总设计师,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其产品各不相同,但是概念是一样的。我喜欢 用类比的方式来让读者更轻松的理解我的意思,就拿电影业来比喻互联网行业吧,后面的职位也都会用电影业相应的职位来比喻。

产品策划就好像电影业中的导演一样,通常也扮演了编剧的角色,他需要统筹指导整个产品的业务逻辑(清晰地指导影片每一个分镜):记得是业务逻辑,而不是系 统或产品结构逻辑,后者会由系统架构师完成。

获取业务需求,编写产品执行策划文档指导(编写剧本):本身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后面会具体描述。 选择合格的项目组成员(寻找演员、摄影师、影视后期编辑、声效师、道具等等):目前这些工作大部分由项目经理来完成,但是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最应该 对自己的产品负责,这就要求拥有正确选择工作伙伴的能力,能够识别其他工作环节人员工作技能的能力,尤其是技术部门的核心人员,因为一旦选定核心技术骨 干,经验丰富而出色的技术人员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其他技术工作环节人员选择中,技术骨干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开发过程中协调各个环节工作,针对逻辑不清晰或有需求变更时做出及时反映反馈(讲解影片宗旨、调节演员情绪、向非线性编辑提出后期制作的视觉需求等)。

产品开发过程中担任一定的用户测试工作(观看影片剪辑):当然我指的测试并非是单元测试或者集成测试,这些都会在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黑盒完成,产品策划只 需要作用户测试就好了。 总而言之,产品策划是通过获取业务需求(通常是从运营部门、Boss 那里获取,或者自我创新),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这种需求转化成技术部门可进行实际工 作的指导文档(也就是愚人妄想foolsidea.org 中的策划指南版块内容),同时配合其他工作环节进行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按照企业项目来划分职位的 话,可以叫做需求分析师(Requirement Analyst ),我就比较喜欢称自己为需求分析师或者交互设计师(Interaction Designer),以示和“策划”这个混乱的概念相区别。

产品策划是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衔接点,也可以说是中枢传导系 统。

有的大公司人员众多,项目也是同时开好几个,这时产品策划就会划分的更细致一些,工作职能细分也会更专业一些,大到首席策划、小到实习策划,叫法不一,但 是所涉及的工作还是相通的。

运营策划:

3

运营策划是什么?同样拿电影业作比喻,运营策划就好像是一部电影上映前的预热工作者,映后的炒作者,总体规划运作者,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同时还包括很多其 他工作。

所谓运营,就是要把现有产品有效的包装宣传(电影大幅广告宣传)。

整合自身周边相关资源(制作周边产品,寻找合作伙伴,增大影响力)。

举办相应活动推广(各种活动支持奖励刺激)。

大幅评论佳绩,炒作自身价值(影评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互联网运营和其他行业的运营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由于资源和行业用户不同,执行手段不一样而已。总的一句话,运营策划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及时掌握市场 行情,整合周边资源,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手段,为自有产品做推广并实现盈利。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市场部工作者,但是与传统市场部不同的是,现实中大部分所谓运营策划又承担了很多业绩支柱角色(有点像电影业里的发行商),就是传统的 销售部门,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互联网行业大部分公司盈利模式不清晰造成的,公司不仅仅需要一个会花钱的推广超人,还需要他保证能为公司带来实际的利润,由 于盈利模式不清晰,决策者不能确定某种方案漂漂亮亮的推广后是否能奏效(当然如果像传统行业的买卖关系的话就另当别论了)。这对运营策划就大大提高了一个 档次要求,也就是说好的运营策划不仅要渠道广泛、朋友多,而且还得有独到的眼光和市场嗅觉,能够准确预测推广后带来的实际效果,后者是评价此人是优秀运营 策划还是普通运营策划的本质标准。

技能要求:

产品策划:

首先,一个合格的产品策划最应该具备的就是对一件事物的描述能力。

怎么讲?像我前面说过的,产品策划实际上是业务需求和技术开发之间的一个桥梁,如果说运营策划代表需求,技术总监代表开发单元,那么产品策划就是他们之间 有效沟通、衔接的润滑剂、催化剂。一个优秀的产品策划,能够把运营需求完整的转化成一个开发指导文档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表达传输给技术人员,使用技术人员 之间的沟通交流语言,来表述业务需求逻辑和要求。 再者,产品策划需要有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一个产品策划如果对所策划设计的产品所在行业一点都不了解、不精通,他能设计出一个好的产品来吗?即使有运营人员提出他们的 需求,但是如果产品策划本身都不了解他们说的是什么,那怎么办?所以说,好的产品策划,可能刚开始并不熟悉你所做产品的领域,但是你必须在非常非常短的时 间内融入进去,能够通过与行业内相关人员,主要是运营人员们的沟通交流,了解业务需求,了解业务逻辑和流程,评价产品策划优秀与否的关键考核点之一也在于 此:对不熟悉领域产品的快速认知能力。

除刚才说的两个基本功以外,第三个就是高级产品策划与普通产品策划的分水岭了,那是什么呢?就是创新能力。

4

这种能力在一些企业项目中的需求分析师来看,很少见,因为他们主要是做业务流程和逻辑的,一个企业的运营模式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才会做信息化工作,所以 他们并不需要太多创新。然而互联网行业却不是这样,创新无处不在,尤其展现在运营模式以及与相关技术的整合上面,非常突出。我记得以前一个朋友说过这样的 话,在互联网行业有2种人最有创新的潜力,一种就是把相关技术吃的特别透的人,他们能从技术本身做到根本性的创新;还有就是最接近客户的运营人员,他们能 从客户最基本的需求点找到创新服务;但是这两种潜力都有致命的缺点不易被发掘,技术人员太专注技术而不知此项技术能被应用在何种领域或有什么应用点,市场 人员太专注需求而不知这种需求如何才能实现,往往落入永无止尽的空想境地。这时最有可能成功创新的人,被限制在了他们之间的交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互 联网行业只有2种人会成功,懂技术的商人,还有懂市场的技术人员。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了一个优秀产品策划最终的工作目 标。

运营策划:

话说回到运营策划,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运营策划呢?同样运营策划在他所工作的范围内也需要全面,把上面所说的归纳了一下:

策划就是要全面,不全面的话,你没有办法统筹全局,不同的是全面的领域范围不一样罢了。

运营策划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组织能力,一个好的运营策划,可以把各种资源统筹规划,按照实际需求安排不同的工作和计划。

如果说产品策划是在一个时间点上进行策划的话,那么运营策划就是在一个时间轴上进行策划。既然要安排妥当所有相关资源的整合工作,那么一个运营策划不得不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他需要明确的知道自己可用的资源都有哪些,哪些是保证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哪些是存在风险的,等等等等,运营策划不是像有些人想 的那样,没事晚上埋头熬夜搞个策划案出来什么的,那些都是后话,是顺水推舟自然就出来的东西,当运营策划身体力行在变化的环境中调节变化的资源,能够明确 管理自己的工作大纲的时候,一个清晰的可真正执行的策划案自然就映在眼前了,不然就只能像有些年轻策划人员一样,文档是出来了,好像是个不错的策划,但是 一执行起来,根本行不通。

运营策划还需要的就是渠道整合能力,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道理就在于此,没有说运营策划什么资源都没有就策划什么东西出来的,那是瞎搞,做成功了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也许有的人说,你说的这些工作都是外联人员做 的事情,运营策划坐在帷帐里统筹大局就好了。呵呵,没错,这说的是工作细分后的不同分工而已,我所说的运营策划,必须是有这些外部资源整合经验的人,他知 道该如何整合,如何开拓,如何指导实际工作人员来进行工作,不然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况且,现实情况是有些大的资源整合工作就得高层人员来做,因为下面的 人无法将大局规划统筹顺利展现在资源方,甚至需要公司一把手来协助运营策划、运营经理来做这项工作。

同样运营策划也需要创新能力,与产品策划不同的是,他的创新可以漫无边际,有什么说什么,当成饭后的侃大山最为适合,一个不起眼的小口头禅,说不定就成了 举世闻名的创新经典了呢。其实运营策划的创新行为宗旨就是举一反三,不要在乎是否现实,虚无缥缈的东西可能会被他人耻笑,但是越是这样,越是容易养成创新 的条件反射,有朝一日必定有所收获。

总结:

5

策划按照这两种分类划分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对技能的要求和性格都是截然不同的。

也许你正在做的工作包括了这2种策划内容,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两种策划人才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一种是发散式思维,更加倾向于头脑风暴;一种是内敛式思维,更擅长于归纳总结。 这时能够把这两种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的人确实不多见,毕竟理性和感性同具一身的人太少了。但是,有时候工作需要去转变,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上级领导没有 认识到这方面的不同,以为同样是策划,为什么就有那么大的差距呢?你看看人家怎样怎样。这种“一山望比一山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需要我们勇敢地站出 来对他说,你错了,他们是不同的,策划也需要细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看完上面的阐述,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团队中担任这2种策划角色的人到底是谁,说实在的,很多团队组成都是不完善的,需要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来填补实际角色 需求,然而最最关键的是,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工作内容的差异性,以及人员技能的特殊性。最常见的就是,夹在技术与运营中间的产品策划角色,经常由技术人员 或者运营人员担任,没有专门的产品策划,这时由于缺少润滑剂,或者产品策划本身技能、经验不足,不能起到有效协调的作用,导致在产品发展思想上不能统一, 矛盾频频发生。

6

互联网盈利模式,网络策划运营模式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互联网? 什么是运营策划模式? 什么是赢利模式?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么大的问题有意义吗,还不如多想想这个网站的交互设计,怎么设计更加易用。呵呵,我只能强调,这是两方面的东西,严 格来讲,这是两个层次的东西。战略 VS 战术? 有人说比如你方向错了,那么你越努力,你就 会失败得越快。这话不无道理。互联网这里的水很深,很多人都犯过错误,犯一个交互性错误,也许会少一点用户,犯一个方向性错误,也许会失去一个公司。绝不 是危言耸听,IBM 蓝色巨人,不屑于开发个人PC 上的操作系统软件,外包给了一个小公司。因为小,所以取名小“微小的软件”,英文缩写 成"Microsoft", 再翻成中文就是微软了。哈哈。其它还有很多,就不举例了。毕竟这不是本文的主题。

既然论证了本文是有意义的,那么就继续思考。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很 多家长谈“网”色变。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相关产业的犯罪层出不穷。金融,经济,教育。。。,以未成年人最为明显。。。(跑题了)

简而言之,互联网就像钱一样,它没有任何过错。过错在于使用它的人。它是一项技术,一个平台。只是借技术的手段缩短的世界的距离。它 借助网络通讯技术,把世界的所有的PC ,服务器连接起来,并提借相应的服务。

如果你是一个创 业者,或者是COO ,再或者从事产品策划的人员,你可能会关心的是如何借助这个平台,把事业做大。这是运营模式。公司每个人都要拿钱,那就必须赢利,保证 公司的正常运作。除非你的慈善机构。伴随而来就是赢利模式的问题。运营和赢利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没有主次,不分先后吧。可以说,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 服务是灵魂,怎么样提供是骨架(运营模式) ,如何在上面赢利(赢利模式) 。

同样做互联网,但 公司有大有小,有人一夜之间盆满钵满,有人苦苦挣扎在生存的边缘。有原因的。就中国大陆的互联网格局而论:

从用户需求比发,我把企业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分成:

长期使用/不可或缺的(比如水和电);

偶尔使用,但对特定群体是必须的 (婚恋,求职);

可有可无的/属于附加的。

第一类是最容易把事业做大的。如果外加该平台有粘性,那就不得了。

比如 腾讯,是1类的典型。即时通信是现代网民上网必备,没有学会搜索,先学会用QQ 是中国特色互联网现状。而且它不可缺少,因为上面有你的朋友,你的关系链, 而且这种关系链高粘性,不可复制。所以也就是马化腾为什么坚决不走开放接口之路的原因。在这样的平台,确实“插根扁担都会开花”。所以腾讯可以任意扩张, 互联网领域无处不在。

7

再说说英雄榜第二名:BaiDu。搜索成了中高端用户的上网习惯。这是 有原因的,信息海量增长及网民需求的多样化,不是一两个门户可以给予和承载的。搜索实际成了一个寻找答案的平台,也是用户上网的入口。这个入口也符合长期 使用,不可缺少,但粘度不及即时通信。PS :一代的上网入口是门户,二代网民上网入口大多为搜索引擎。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低端网民用“网址导航”,所以 hao123这种小站值5000万就不足为怪了。

同样的服务和模式还有: 网络游戏,电子邮箱,电子商务。 读者可以自己分析看看,符不符合一类特点。想想看,这些模式造就哪些大公司? 网易(网游,电子邮箱) ,盛大(网游)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第二类比较尴尬,但还不错,成 就估计有上限。

各大求职网,婚恋网,房产网,也是平台,但用户一般只需要用一次或几次。我不 会无聊到天天上网去找工作嘛。但有个好处,这里的需求是存在的,中国那么多人,资源那么有限。这个盘子也不错。

累了,先写到这儿吧,明天再写。

话说到这第二类,其实很广。因为互联网其实比现实生活的场景要大。这么说,现实生活有的,互联网上基本都有,而互联网有的,现实生活 未必有。因为现实生活中受地域限制,时空限制,范围很窄。 作为第一代网民上网入口的门户网站:新浪,搜索,后来的163,QQ.com 模式。 中间必然产生出很多垂直细分,也就是各行业门户,比如文学门户,小游戏,Flash ,医药,教育,理财... 反正满足细分市场定义的都可以-市场小,可以 量化,但有保证有足够的利润。在搜索引擎横行的今天,这些垂直门户以及一些个人网站的站点,往往成为主流搜索引擎,比如百度,google 的“数据源”, 如果行业不能专到可以收取服务费的话,那只能辛苦地依靠搜索引擎带来的流量,而产生的广告费。

可 以收取中介服务费的,一般是现实生活模式的电子化。做企业电子化-ERP ,电子政务布署。婚恋-网上婚姻介绍所。房产-网上房产中介。招聘网站-网上猎头 等等等等。很明显的带有第一代互联网的特征,”鼠标+水泥“成就一代人,携程,分众都不错。

不 知从哪一天开始,Web2.0的旋风让互联网再一次复苏。毫不夸张,不断有公司成立,不断有公司倒下,有人歌颂,有人批驳。

Web2.0何许人也?

有很多公司在招聘广告中打出招Web2.0技术 或Web2.0人才。不知是理解错误呢还是措词不够审慎。。。

Web2.0不是一项技术,也 不是某一种存在的实体。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开放的精神。用户参与进来,自己自己做主,自己生产内容。网站真正成为一个平台,平台辅以各种激励机制,保证用 户互动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伴随SNS 理论的成功论证,即通过6个人,你可以结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是小布什,还是比尔。盖茨,都没有问题。

在这个精神指引下,有创意的新一代网络人(老美的创新很强) ,创造了很多可行的模式。Blog, 播客,威客,掘客,wiki, 圈 子... ,在理念加模式有了,需要技术支持。Ajax 其实不是新东西了,上世纪 8

80~90年代就有的东西了,“胖客户端”的概念,但当时没有受重视,随 Web2.0理念的深入人心,网站完全刷新的模式不能满足互动的需求。Java 技术在“胖客户端”终于发扬光大。

Web2.0下,催生新一批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老美的Web2.0一般能卖个好价钱或自己成功运营,但中国却常处在生存的边缘。(这 需要另开专题分析了) ,Youtube 的16亿被Google 收入囊中,Facebook 的成功掘起。Twitter 模式的火暴...

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啦。BAIDU 一下,随便都能找到200多个Youtube, 十几个Facebook, 几十个 Twitter.但你能抄到人家的皮,抄不到人家的”心“ (这句话好熟,在哪听过?) 当然老美也抄啦,毕竟抄是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Kooxoo 的生活搜索做得不错,Google 也做,google 还做网址导 航,做谷歌拼音,张朝阳说,那个词库是我的!~~

2.0时代的盈利模式就更复杂了。网络是人 人为我,我为人人,网站平台做收渔人之利。看你的网站能不能尽占天时,好利,人和了。吃完上家(供应商) ,再收过路费(平台) ,再收下家(引导费) ,最后 再让消费者买单。当然不是每个网站都能通吃全线。

找两个例子来说说。

2.0模式中本人比较欣 赏大众点评网和豆瓣。 杨勃说豆瓣百分百原创,诚然,确实豆瓣长着一副与众不同的脸。没有学谁和谁。但如果你把上述二者放在一起(具体不太了解谁先谁后了~_~)。 两者均是点评模式,就是对一个东西品头论足。当然不是网站编辑做这个事,而是把它交给网民,好不好,大家说了算。然后我选出最好的给大家。大众点评针对生 活,从餐馆开始,然后扩展到商圈,休闲... 由于地域很明显,按城市分类是理所当然。豆瓣多针对精神消费品,书,音乐,电影。二者的立意都不错,即是大众 所需,又有话可说,最最重要的是,说完后把这个结果汇总起来,对其它人有用,这就是聚合的意义。

有需求,平台搭起来,好的激励机制,这个算法和技术的功夫了,略过。

怎么 让公司赢利呢? 大众点评网的模式估计比较多,吃上家,餐馆,商圈怎么说也要给点”赞助“,”购物券“什么的。用户在网站的点评还可以汇集成册,出版发行。对消费者融入电 子商务--网上订餐。最重要的一项,不能忽略的,中国的电话是网民的4倍多。而且消费方便啊,点评的分类信息这么多,开一项服务,叫周边搜索,一次2块, 就坐等收钱好了。

豆瓣的内容估计很难与无线扯上关系,但没有关系,书,音乐,电影可以大众消 费品,虽然目前主推的是小众文化,没有打畅销榜什么的,但上游的出版商,中游的网上书店自然可以考虑,目前豆瓣的图书比价,就是和书店分成的一种方式。如 果打畅销榜的话,可以把图书出版商的广告也纳入进来。

二者的短板:大众点评是点评以常出触及 餐馆权益,故有官司可打,豆瓣的可复制性,没有版权等。

Web2.0的模式估计够写一本书, 爱情公寓的模式也很棒,有兴趣可以分解一番。

互联网大潮后浪推前浪,浪花淘尽无数英雄。试问 逐鹿中原,谁将问鼎,我们拭目以待。

9

网站运营与开发的存在问题

一个大型网站项目的运作,离不开一个团队的紧密协作。在这个团队中, 主要由网站运营和开 发两个部分组成。然而在从业经验、工作角色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网站运营人员和开发人员存在较大差异,这必将导致在网站的策划、开发和上线等诸多环节出现矛盾和冲突。处理好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是决定一个网站项目最终是否能够取得成 功的重要因素。结合从事网站运营几年来的一些认识,我总结出下面一些看 法。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此与大家分享。

如何主导需求分析,使研发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需求分析的 问题。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运营人员认为提供的需求已经到位,而开发人员认为需求仍不够详细,导致无从下手,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营各个阶段,要把对项目开发 的需求进行尽可能清晰的分析和阐述,便于开发人员接受和实施。而结合需求进行系统和技术分析则是开发人员的主要任务。有的时候运营需求的实现描述确实是模 糊的,这就需要开发分析人员不断的与运营人员交流并进行“翻译”,为系统实现提供最优的逻辑处理机制。

如果运营人员能够尽可能的多考虑网站系统架构,在整体需求策划上面,提供更详细的逻辑关系阐述,同时开发人员也能着力去领会需求的运营意图,把握需求的方 向并进行细分,那上面这个问题自认能够迎刃而解。

运营与开发人员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运营人员与开发人员在沟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运营人员考虑的多是网站有没有体现出原始的意图?是否便于用 户操作和日常管理?怎么样调整布局使网站更吸引人?而开发人员考虑的则多是网站有没有按照“需求规约”进行设计实施?哪些地方存在程序漏洞和冗余?过于复 杂的查询条件是否会影响网站的整体性能?双方在沟通的时候,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指出对方的不足,致使沟通难以进行下去。

要解决有效沟通的问题,首先就是都要加强业务学习。做运营的,一点技术不懂,完全不考虑系统性能、实现机制和可行性,那是做不好运营的。同样搞开发的不仅 仅是以任务为核心,以“需求规约”为标准。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开发意图,那么开发出来的网站也是过于机械,不能满足需要的。其次要善于倾听和肯定对方的诉 求,本着换位思考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对方诉说背后的动因,并不断的给出肯定的反馈。要明白,运营与开发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互相之间的认可和鼓励,比 相同角色之间的鼓励作用要大得多。

网站运营与开发之间,如何就局部冲突达成共识?网站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冲突。从前面谈到的需求分析冲突,到项 目开发进度与时间管理冲突,再到新需求响应与现有架构融合的冲突,乃至运营与开发小组各自的绩效考核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都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 但又无不对项目的成功起着冲击和阻碍,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解决运营与开发之间的冲突,必须站在共同愿景下进行。有了令人兴奋、激动人心的共同愿景,我们就能够在不同的项目进展阶段,达成相应的共识。需求分析阶段 的共识就是给出完善的项目架构规划和开发计划;网站开发阶段的共识就是在保证项目按期上线的前提之下,力求100%的完成开发任务;网站运营阶段的共识就是以运营来驱动后续开发,开发100%的为运营需要做服务。体现在各个具体的冲突上面,我们根据上述的共 识,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用 户体验的问题。

域 名:越短,越容易记,越有性格,越好;

浏览网站:感兴趣的信息越多越好,无关痛痒的东西越少越好;虽然用户口味不一而足,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锁定目标受众之后,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注册环节:能不注册/登录,就不注册/登录;能少填点注册信息,就少填一点;能不用输入验证码,就不输入。用户总是很忙,也很懒,所以应当尽可能满足他们 “懒”的需求。

10

用户中心:把用户最关心的信息、最常用的功能第一时间呈现出来;把希望用户使用的功能,用最简单的方式介绍给用户使用;最好用户都不用去看帮助,就能玩的 转,灵活自如;

发布信息:最好系统能预知用户要发布什么,这样就省得填写很多信息;(记忆用户的之前操作记录;提供要发布的信息类别检索;提供默认选择项);

互动交流:用户总是喜欢发表自己的高见,当网站肯定甚至是表扬了用户的高见之后,用户心里是美滋滋的,肯定会把网站加入收藏夹,甚至是设为首页。毫无疑 问,网站应当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用户发表高见、贡献智慧的地方和机会,包括上传资料、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论坛发帖、参与用户调查等等。

用户体验有的时候是难以捉摸的,无规律的,但总会有蛛丝马迹显露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尝试和创新,才能将网站研发和用户体验最好的结合起来。

用户体验既是运营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开发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Ajax ,能有效增进用户体验。对于开发人员而言,在网站开 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用户体验,能够事半功倍,并增加网站开发的人性化和成就感。

产品意识的问题:网站运营与开发就是产品运营与开发。网站运营与开发人员都应当树立产品意识,要明确的知道,我们所做的网站是有价值的,它将为更多的用户 创造价值。在这里我援引“卓越研发人员应有设计理念与产品意识”一文中的四点建议如下:

“要建立研发人员在技术之外应兼顾的产品开发理念与意识,在运用技术时同步加以考量,做到design for X,避免过度的技术本位,建立正确的研发价值观。”

“要建立预应式的设计观念,将相关产品可能的问题尽量在研发阶段即加以预防,避免在产品开发流程的后阶段发牛问题导致的损失增加与rework & debug的浪费。”

“要建立工程师积极的研发价值观与能力,承担企业产品竞争力的责任感(研发决定产品80%的竞争力),做好产品开发的源头管理,帮助减少后续开发问题,不 但大量减少产品开发之成本与时间,产品上市后更具Q 、C 、D 竞争力,创造更高附加价值。”

要建立研发团队思维,以更有效的团队分工,更高效率的完成研发工作

的问题:角度,SEO 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在网站运 营者眼里,SEO 又是一个极具运营色彩的工作。

网站项目在规划和开发阶段,就应把SEO 充分考虑进去,除了常规的SEO 技术规范,还应明确网站上线后的优化方向。例如化妆品销售网站就可以在化妆品品 牌、热门化妆品类别、化妆品使用指南等方向建设专题或专栏,进行内容索引和列表,增加搜索引擎权重;

SEO 的担子。SEO 的本质与完善用户体验并无二致,且重点在于丰富网站的内容相 关性,特别是原创内容的把握,更对搜索引擎的胃口。SEO

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而贵在长期坚持。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站的产品销售架构和完善的售后评价体系,就 能有效的将SEO 流量向潜在客户转化。

互联网世界正在迅速的发展壮大着。所有参与网站运营与开发的工作者们正在经历前无古人的实践,见证行业的辉煌。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远不止上面这些,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 更多的网站运营与开 发人员一起来关注我们共同的问题。

11

网络广告策划的六大原则

一个大型网站项目的运作,离不开一个团队的紧密协作。在这个团队中, 主要由网站运营和开 发两个部分组成。然而在从业经验、工作角色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网站运营人员和开发人员存在较大差异,这必将导致在网站的策划、开发和上线等诸多环节出现矛盾和冲突。处理好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是决定一个网站项目最终是否能够取得成 功的重要因素。结合从事网站运营几年来的一些认识,我总结出下面一些看 法。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此与大家分享。

如何主导需求分析,使研发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需求分析的 问题。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运营人员认为提供的需求已经到位,而开发人员认为需求仍不够详细,导致无从下手,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营各个阶段,要把对项目开发 的需求进行尽可能清晰的分析和阐述,便于开发人员接受和实施。而结合需求进行系统和技术分析则是开发人员的主要任务。有的时候运营需求的实现描述确实是模 糊的,这就需要开发分析人员不断的与运营人员交流并进行“翻译”,为系统实现提供最优的逻辑处理机制。

如果运营人员能够尽可能的多考虑网站系统架构,在整体需求策划上面,提供更详细的逻辑关系阐述,同时开发人员也能着力去领会需求的运营意图,把握需求的方 向并进行细分,那上面这个问题自认能够迎刃而解。

运营与开发人员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运营人员与开发人员在沟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运营人员考虑的多是网站有没有体现出原始的意图?是否便于用 户操作和日常管理?怎么样调整布局使网站更吸引人?而开发人员考虑的则多是网站有没有按照“需求规约”进行设计实施?哪些地方存在程序漏洞和冗余?过于复 杂的查询条件是否会影响网站的整体性能?双方在沟通的时候,都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指出对方的不足,致使沟通难以进行下去。

要解决有效沟通的问题,首先就是都要加强业务学习。做运营的,一点技术不懂,完全不考虑系统性能、实现机制和可行性,那是做不好运营的。同样搞开发的不仅 仅是以任务为核心,以“需求规约”为标准。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开发意图,那么开发出来的网站也是过于机械,不能满足需要的。其次要善于倾听和肯定对方的诉 求,本着换位思考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对方诉说背后的动因,并不断的给出肯定的反馈。要明白,运营与开发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互相之间的认可和鼓励,比 相同角色之间的鼓励作用要大得多。

网站运营与开发之间,如何就局部冲突达成共识?网站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冲突。从前面谈到的需求分析冲突,到项 目开发进度与时间管理冲突,再到新需求响应与现有架构融合的冲突,乃至运营与开发小组各自的绩效考核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的存在都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 但又无不对项目的成功起着冲击和阻碍,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解决运营与开发之间的冲突,必须站在共同愿景下进行。有了令人兴奋、激动人心的共同愿景,我们就能够在不同的项目进展阶段,达成相应的共识。需求分析阶段 的共识就是给出完善的项目架构规划和开发计划;网站开发阶段的共识就是在保证项目按期上线的前提之下,力求100%的完成开发任务;网站运营阶段的共识就是以运营来驱动后续开发,开发100%的为运营需要做服务。体现在各个具体的冲突上面,我们根据上述的共 识,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用 户体验的问题。

域 名:越短,越容易记,越有性格,越好;

浏览网站:感兴趣的信息越多越好,无关痛痒的东西越少越好;虽然用户口味不一而足,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锁定目标受众之后,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注册环节:能不注册/登录,就不注册/登录;能少填点注册信息,就少填一点;能不用输入验证码,就不输入。用户总是很忙,也很懒,所以应当尽可能满足他们 “懒”的需求。

12

用户中心:把用户最关心的信息、最常用的功能第一时间呈现出来;把希望用户使用的功能,用最简单的方式介绍给用户使用;最好用户都不用去看帮助,就能玩的 转,灵活自如;

发布信息:最好系统能预知用户要发布什么,这样就省得填写很多信息;(记忆用户的之前操作记录;提供要发布的信息类别检索;提供默认选择项);

互动交流:用户总是喜欢发表自己的高见,当网站肯定甚至是表扬了用户的高见之后,用户心里是美滋滋的,肯定会把网站加入收藏夹,甚至是设为首页。毫无疑 问,网站应当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用户发表高见、贡献智慧的地方和机会,包括上传资料、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论坛发帖、参与用户调查等等。

用户体验有的时候是难以捉摸的,无规律的,但总会有蛛丝马迹显露出来。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尝试和创新,才能将网站研发和用户体验最好的结合起来。

用户体验既是运营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开发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Ajax ,能有效增进用户体验。对于开发人员而言,在网站开 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用户体验,能够事半功倍,并增加网站开发的人性化和成就感。

产品意识的问题:网站运营与开发就是产品运营与开发。网站运营与开发人员都应当树立产品意识,要明确的知道,我们所做的网站是有价值的,它将为更多的用户 创造价值。在这里我援引“卓越研发人员应有设计理念与产品意识”一文中的四点建议如下:

“要建立研发人员在技术之外应兼顾的产品开发理念与意识,在运用技术时同步加以考量,做到design for X,避免过度的技术本位,建立正确的研发价值观。”

“要建立预应式的设计观念,将相关产品可能的问题尽量在研发阶段即加以预防,避免在产品开发流程的后阶段发牛问题导致的损失增加与rework & debug的浪费。”

“要建立工程师积极的研发价值观与能力,承担企业产品竞争力的责任感(研发决定产品80%的竞争力),做好产品开发的源头管理,帮助减少后续开发问题,不 但大量减少产品开发之成本与时间,产品上市后更具Q 、C 、D 竞争力,创造更高附加价值。”

要建立研发团队思维,以更有效的团队分工,更高效率的完成研发工作

的问题:角度,SEO 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在网站运 营者眼里,SEO 又是一个极具运营色彩的工作。

网站项目在规划和开发阶段,就应把SEO 充分考虑进去,除了常规的SEO 技术规范,还应明确网站上线后的优化方向。例如化妆品销售网站就可以在化妆品品 牌、热门化妆品类别、化妆品使用指南等方向建设专题或专栏,进行内容索引和列表,增加搜索引擎权重;

SEO 的担子。SEO 的本质与完善用户体验并无二致,且重点在于丰富网站的内容相 关性,特别是原创内容的把握,更对搜索引擎的胃口。SEO

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而贵在长期坚持。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站的产品销售架构和完善的售后评价体系,就 能有效的将SEO 流量向潜在客户转化。

互联网世界正在迅速的发展壮大着。所有参与网站运营与开发的工作者们正在经历前无古人的实践,见证行业的辉煌。网 站运营与开发之间的问题远不止上面这些,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 更多的网站运营与开 发人员一起来关注我们共同的问题。

13

产品策划方法及流程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af2910100etbm.html

最近在家休息,不时想起自己做产品都是凭经验和别人留下资料在“无创造”的复制一些东西,不时心里发 虚,也正好利用休息时间梳理了一下产品由构思到运营思路,线发下图做为开篇:

注:上面图片每一点都非常宽泛,可以有无限延伸。做此图目的为了解产品设计框架和设计内容,提出在今后做产品时需要考虑因素和初学者提供流程。

图中包括10个部分:准备阶段、定位、内容、设计、易用性、技术、文档、实施、推广、运营。要想完成优秀而成功的产品每个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当然现实情况中更多只做内容、实施、推广和运营者4个部分,其他6 部分只是表面涉及或根本没有考虑,这样就造成用户群不明确,产品重复修改,效果不明显等等,导致产品失败,甚至流产。下面将针对几个方面简 单做下介绍: 准备阶段:市场调查,标杆分析,可行性分析。准备阶段一定要从客观出发,描绘产品现状、潜力,竞争压力和可行性,它是 根基,为产品注入生命力,关于产品发展。

定位:定位给产品明确目标,提出要求,消除盲目。产品定位一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要有潜力。

实施:项目实施是一个大课题,现在企业基本再每个项目的实施中安排项目经理,但往往很多初级项目经理并不能很好理解产 品的真正意义,所以对于初级项目经理要先做好理解产品本身意义,再去安排人员,进度,预算,管理等工作。

运营:运营是产品上线后的工作,也是产品的重中之重,产品需求到产 品上线都是企业可控的,运营是需要包含各种因素再内的。由于推广的重要性,我把推广单独拿出来了,其实运营就包含了推广,日常运营工作最终目的是赚钱,赚 钱就需要用户,推广是获取用户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对各种数据分析,推断用户行为习惯,根据习惯改良产品、推广等获取最终利益。

思考:

产品是大课题,需要一步一步走进了解,我只是有了框架的人,当需要细化,优秀的完成框架中的每一步才是重中之重。要从面回归于点,在将点重新搭建成面,那 就是我该做的。(完成每个方案的细节部分,完成细节时保持大局观)

互联网盈利模式-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af2910100er7b.html

做产品前需要先了解现在大家都用什么方式在“捞钱”,在介绍前先附一图:

盈利模式归总后可分为五类:广告,互联网增值,移动增值,网络游戏,电子商务。但优秀的网站可能同时 包含五类全部的模式在做,例如:qq ,淘宝。

我们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五中盈利模式,他们中间每一项都可以做延伸,可以不同形式出现,例如:校内(传统广告+游戏内广告+道具+....).五类 中广告最常见,应用也最广泛,可包括硬广告和软广告;在观察优秀网站,会发现企业盈利不外乎从企业和个人用户那里“捞到钱”,企业最终目的是产生利润,个 人用户则为娱乐、自我提高等等。

有人把优秀的盈利模式比如为“印钞机”,好的盈利模式就会带来无尽的收入,那么我想不管是模式创新,还是出现新模式,我们需要寻找到合适自己发展,属于自 己的模式。

思考:

不管在什么行业,都需要盈利来维持继续生存和发展,不同行业可能实际实现过程不一样,但我想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中也可以去借鉴,去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 如:传统的卖杯子,我们为什么不印上其他品牌的广告呢?这样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广告收入;关键不在于能不能做,在于想不想去做、去不去做。

14

如何进行IT 产品策划

http://hi.baidu.com/aswell/blog/item/dbdb42a9d16286fc1e17a287.html

由于面试的需要,特别总结了一下该如何进行IT 产品的 策划工作。在IT 行业,产品策划是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策划性工作。我认为具体产品策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建立产品概念

以创意的形式,形成一个新的产品的概念。

(2)可行性分析

在对互联网、及其用户需求的理解、分析基础上,论证产 品的价值,调整产品的概念。

(3)完成产品策划文档

这部分是产品策划的主要工作,通过具体的策划文档,明 确产品的市场定位,设计产品的内容模式、基本功能,以及营销思路。此文档将作为该产品的整体设计、开发、营销的指导思路, 此部分特别要注意的是,产品的内容、功能以及后期的营 销,必须要结合实际,分阶段的进行。这是很多“学院派”的同学容易犯的错误。要知道,很多看似很完善的功能结构、内容体系,都不是在起步阶段所能够实现 的。很多时候,IT 产品在起步的时候只有很单一的内容,和非常简单的功能,但这种模式而却是该阶段最有效的模式,因为它不需要过多的维护成本。

(4)与产品设计人员一同制作出产品的具体功能结构

(5)负责对产品的开发过程作方向性的指导

(6)负责对产品作出细节的包装,体现出设计原则

(7)与营销人员一同设计营销方案,并对具体的营销过程作指导

在上述4个过程之中,产品策划人员均起到一个方向性指导的作用,确保产品策 划文档中所确定的产品的整体设计、推广的原则、思路都在设计开发、营销推广的具体过程中得到实现。

(8)产品发展下一阶段的策划

正如前面所说,产品从内容、功能上都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在一个产品进入 具体的营销过程之后,产品策划人员应该做的,就是马上开始对产品在下一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功能模式、营销计划等作出一个详细的策划

产品策划:创意的六个来源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5003013-d5631530.html#

相关专题: 创意

时间:2006-01-24 00:00

顾客导向的市场营销,关键在于发现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从4p 来说就是研发新产品。而怎样才能发现顾客的需求呢?这就需要做市场研究,比如市场调查和市场洞 察。

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变化很快,这样客观要求企业必须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显然不可能在做每一个 营销决策,出每一个产品创意的时候,都会去做市场研究,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既然如 此,那在做产品策划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在不用做市场研究的前提下,还很可能出好的产品创意呢?

我想方法还是有的, 为此笔者总结了产品策划,常用的六个创意来源,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 模仿跟进

15

就是竞 争对手有什么产品推出市场取得了好的效果,或者说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产品经过我们判断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那么我们就研发什么产品推出市场。

这 是大家常用的熟悉的方法,可能有很多做产品策划的人员,看不起这种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太简单,体现不了策划人员的价值。其实不然,对于企业来说是利润压倒 一切,判断一个创意有多大价值,关键在于他为企业创造了多大的价值,这不是以产品策划人员的意志为转移的,希望产品策划人员务必要有这样的意识。

其 实模仿跟进是最经济高效的方法,市场中最常见的成功大都源于此,比如互联网中5460之于chinaren ,baidu 之于google ,超级女声之于美 国偶像,以及传统行业中采乐之于海飞丝,而在近几年兴起的sp 行业,源于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二、 空白区域

这个方法跟模仿跟进有点类似,就是在竞争对手所没有开拓的空白市场区域,推出与竞争对手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以抢占市场 空白区域,另外空白区域的方法还包括企业内部分公司运用这样的思路在区域市场上运作企业样板市场被证明过的产品或模式。

空白区 域的方法的运用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角(洞悉市场趋势)、宽广的视野(发现有潜力的产品或市场的空白区域)、快速行动的能力(把握空白市场机会)。

为 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来说,空白区域的方法的运用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区域性企业发现全国性企业其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然后发现该产品对于本区域是空白区 域,从而快速行动推出类似产品占领市场,二是全国性企业发现区域性企业其中的一个有价值的产品,然后在其它区域市场推出类似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三、 新建品类

笔者在自己的另外一篇文章《市场推广:概念制胜的3个方法》中,有提到这个方法,我认为他是产品营销的最高 境界,产品策划人员如果能成功的新建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品类,那么他对于企业的贡献将几乎是最大的。

既然如此,怎样才可能成功的 构建新品类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法:

1、 品类嫁接

就是把市场上两个常见的产品品类,融合进一个产品,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新品类既是此又是彼。比如最近几年卖得很火的脑白金,以及曾经如日中天的 旭日升冰茶等等就是运用这个方法的典型案例,目前也有很多企业正在运用这种方法,比如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推出的“农夫果园”以及杭州哇哈哈集团最近 推出的“营养快线”。

2、 品类借接

就是把市场上比较受欢迎或者比较常见的一个品类冠名到另一个品 类上,从而产生的一个新品类,他不同于品类嫁接,不会既是此又是彼。这个方面,目前笔者知道的特别知名的案例几乎没有,但新兴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和sp 都在 广泛的运用,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网络同居、手机电视、手机电影以及mp3铃声等等。

3、 市场细分

16

就 是基于消费者的市场细分,而产生的一个新品类。这方面的例子就比较多,比如早餐奶、儿童钙片等。(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

设计感悟:抄袭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是的,我是个抄袭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这点我毫不否认,如果某个产品模块我不会设计,我会毫不犹豫的拿我竞争对手的或者类似的产品来进行抄袭。然后把做出来的东西交给我的用户来做检验,最后修 改与完善。

我的抄袭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求同

拿到某个需求之后进行分析,并与我脑袋中储存的我用过的我见过的产品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就去搜索。发现我现在做的产品和我之前用过的产品的相通点。

2)存异

认认真真的使用一次存在与我现在做的产品相通的产品,去看大家对他们产品的反应,以及我用我自己的观点和掌握的知识做出判断。看哪些是他们做的优秀的,哪 些是他们做的不好的,哪些是对他们而言可行但是却不能放在我的产品上的。

比如,Gmail 的邮件功能做的很强大,防spam 模块也很赞,但是,类比这个去做电子商务网站的邮件系统,那就绝对是得不偿失了。

3)组合

研究完所有类似功能的产品之后,我会发现A 家的未登录提示做的很赞、B 家对于文案的优化很合人心、C 家的信息架构很牛掰。然后我需要做的就是把A 、B 、C 三家的优点做综合,然后分开抄袭。

是的,完全抄袭一家的产品是低级的抄袭,也是不认真的抄袭。

4)优化

也许D 家的类似产品的创意很棒,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实在太烂了,用着超级不爽。我就会选择把他的创意抄袭来,然后进行优化。

比如,之前做电子商务平台商铺系统的时候,有个小站搞了个“邻家铺子”的小功能。但是,点击“邻家铺子”按钮的时候他只是对所有的店铺进行一个按顺序的在 新 页面打开而已。我觉得这个创意太牛掰了,但是这个设计太糟糕了。于是,我也做了个邻家铺子的模块,我把规则修改成从与当前用户浏览的该店铺的同类店铺中随 机打开一家进行展示,既达到了邻家的目的也做到了契合用户兴趣。

5)修正

当把这些抄袭来的东西进行拼装之后,属于我的抄袭作品就出来了。它看着像是披着A 产品的皮,拿着B 产品的刀,走着C 产品的步子,还比D 产品多戴了顶帽子。 但是战斗力如何则是由我的用户说的算。

快速上线之后,通过后台流量的监测、用户的回馈、相关领导的意见等等就能知道这个组装出来的

17

家伙是变形金刚还是坨泥巴了。这个时候你也知道问题点出在什么 地方了,迅速做出判定,然后修改之。

概括来说,这就是我的产品设计迭代理论。个人觉得互联网的产品设计首先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其次是个不断的被抄袭、抄袭、再被抄袭 这么一个大的迭代过程,整体来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条件是,你是否能“抄越”。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当然,不排除你是天才的产品设计师的可能,那么,如果你是个完全就只按照自己脑子里的设计想法去设计而不会参照任何其他人的产品的设计师,请,尽情的鄙视 我吧,我完全真诚的接受你的鄙视!

---- SEM Watch:你的网站到底需要什么网络营销策略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有自己的网站或者在为别的网站进行网络营销工作,但是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到底该如何 制定我的网络营销策略?很多人直接选择了SEO ,因为它可以带来免费的流量。可是它真的是你最迫切需要的吗?

业界经常有哪个网络营销策略最有效的争论,那么答案是什么呢? 答案是每个网站都说不同的,每个网站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客户群。 最重要的了解你的潜力客户想要什么,他们的上网习惯是什么,同时你也要知道你的网站在什么阶段,有什么样的能力。只要你深入了解了你的客户和自己,相信你 就能轻松的制定出不同阶段的不同的策略。

无论你是做电子商务,写博客,操作一个企业网站或者是建个小站赚Google Adsense, 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策略获得成功。当然成功是要通过大量实践得到的,不要只拘泥一种营销策略,只有多尝试才能知道哪几种对你的网站最有效。

SEO – 搜索引擎优化

许多人认为SEO 就是简单的做做关键词,到处找网站发发链接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流量,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SEO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复杂的网络营销手段,从对客户及行业的了解,关键词的研究,网络结构的部署,文章的创建优化,外链的建设,数据追踪以及分析到最终 的重复分析再优化。 这一切都是极为消耗时间和金钱的,如果一个小企业没有相应的预算,或者贪图便宜,那最终可能是得不偿失。如果一个网站具有长远的眼光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最终得到了搜索引擎给予的回报,那SEO 则可能是这个网站近10年以来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同时,不要忘记要调查你的潜在客户是不是大多数都在使用搜索引擎,如果你的客户对象是高年龄层,那你就要好 好想想值得不值得了。

PPC – 竞价点击广告

PPC 相对于SEO 容易理解的多,搜索引擎或者网站给你一个平台,有客户点击你的广告你就付钱。虽然PPC 的算法也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你的广告好不好,却很容易直观的看出来。对于不少网站,他们只需要排名几个竞争不是特别大的关键词而已,那何不花点钱使用 PPC? 即不用担心需要长线投资却可能没有回报,而且可以随时直观的看到问题并且做出调整。

18

如果你的网站很小又刚起步,但是产品已经可以销售了,何不试试PPC 先获得第一桶金? Email Marketing – 电子邮件广告

很多人可能已经淡忘了我们的好朋友,电子邮件。虽然电子邮件发展已经很有一段历史了,但是它仍是当今最有效 率的广告手段之一。一个精心策划的电子邮件广告策略可以很有效的与你的现有客户建立一种联系,让他们成为你的忠实客户。

如果你的网站的潜在客户大部分是中年精英阶层,那电子邮件广告策略对你来说绝对是至关重要。他们可能没时间 上Google ,但是他们一定会查邮件。

Affiliate Marketing – 联属网络营销

有钱能使鬼推磨,提成的力量让人不得不花大力气为你干活,很多大公司都有提成项目,比如亚马逊。但是千万不 要以为只有大公司才能成功的使用Affiliate Marketing。 很多小的公司,比如Wordpress 的主题设计公司woothemes ,则用这招大获成功。同时联属营销也在他们的SEO 策略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你的产品是类似相关的IT 产品或者服务,那你完全可以试试联属营销,这种扩散的力量是相当的恐怖的。 当然你可以用你的自己的网站帮别人推销然后拿取提成,John Chow和Jeremy Schomaker 如何变成吸金王的?不就靠的是联属网络营销的力量?

Social Media – 社区网络营销

这个是个比较新的领域,很多公司都抱着跟风的心态加入了社区网络营销的队伍。 但是由于相对于在其中所花的精力,得到的回报是不是很好呢? 这个就很难判断了,因为这个是现在公认的最难测量结果的网络营销策略。虽然Avinash 和其他很多专家已经总结出来了一些测量的方法,但是还是非常的局 限。不过连Twitter ,Facebook 自己赚钱都很困难,想用他们给自己赚钱也不会容易。而且在社区中,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大的,如果你一个不小心没 处理好,就会惹来大麻烦。经典例子: United breaks guitars, 损失预计上千万美元。

国内的社区网络现在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其实我还比较喜欢,因为就是给各地的网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不是 吗? 如果你的潜在客户都是在嘀咕,饭否或者校内上花大时间的网虫,那就大胆的去试试吧。

CRO – 转化率优化

这个我也说不清算不算是一种网络营销策略,但是它绝对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因为前面所描写的策略都是把潜在客户吸引到你的网站里来。如果说,你的SEO 做的很到位,排名第一并吸引了大量人群,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买你的东西,那你 的网站就是两个字 “失败”。我请大家做一道数学题,10000个人来参观你的网站但是只有10个人买你东西,和100个人来参观你的网站但是有20个人买你东西,谁赚的 多? 前面提到的营销策略的最终成功,都是要建立在CRO 成功的基础上的。

你也许会说,我不知道我的转化率好不好,那我就给你个数据。 2009年美国CRO 排行榜前10的第一名是一家网上花店,转化率高达38.6%,10个人去他们网站就有4个人决定买东西。

目标转化适用于各种网站,即便是你写博客,你都可以设立目标为多少人订阅了你的网站做为一种 19

成功的衡量标 准。 所以无论你是什么网站,你都应该努力去钻研如何提高转化率,具体方法思路,我会以后另开新贴再写。

读完这篇文章以后,你的思路清晰了吗?在这个幻化的网络世界中,还有许多种形形色色的营销策略我没例举出 来, 在进行任何营销策略策划前,请先深入了解自己的网站以及客户,你才能准确的把握未来的方向,这样你的成功几率就会增加了许多。

原文链接:http://semwatch.org/2010/04/what-online-marketing-strategy-do-you- ----

分析称免费增值模式重在产品:别把钱花在营销

导读:美国科技博客 GigaOm今天撰文对五家企业的“免费增值”(Freemium)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虽然免费增值模式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但针对用户需求开发 产品仍然是关键所在。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一些创业企业眼中,免费增值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别把钱花在营销上;一定要提供灵活性和数 据导出服务,以免用户后悔:确保有价值的商誉,并对其加以利用;只能对较难完成的活动收费。但在上周五上午举行的免费增值峰会(Freemium Summit)上,Pandora 、Dropbox 、Evernote 、Automattic 和MailChimp 这五家业内著名企业却认为,他们成功的 最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提供了用户所需的优秀产品,并利用免费增值模式将产品推广给了大量用户。

所谓免费增值,是指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附带升级选项。这种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已经越发凸显,但却很难 驾驭。因此,这些企业的经验便成了非常有价值资源。

Pandora 的逆向模式

Pandora 于2005年8月上线,该公司那时所推出的服务与免费增值非常相似:用户注册后可以免 费收听10小时的网络广播,之后则需要支付每年36美元的费用。该公司CTO 汤姆·康拉德(Tom Conrad)说:“在最初的几周内,我们的注册用户高达10万人,而且绝大多数用户都将免费的10小时服务全部用完。之后,当我们要求用户付费时,他们 却大批撤离了。”

那年11月,Pandora 又推出了一种广告模式。但这只是个名字而已,因为他们没有广告服务器,没 有广告员工,甚至连页面上都没有投放广告的地方。但其使用量却一夜之间翻了4倍。三天内,苹果致电Pandora ,要求买断该公司12月份的广告位。由于 苹果给出的价格是一个月1万美元,因此康拉德和他的团队欣然接受了这笔合同。他说:“我们实际上是使用‘硬编码’(hard-code)在页面中添加广告 的。我们不希望他们知道,但每次他们更改广告创意时,我们都需要重新发布整个站点。”

Pandora 目前拥有2000万独立用户,去年实现收入5000万美元。付费用户比例不到1%,但 由于用户基数较大,因此其付费用户总量仍然非常可观。该公司去年推出了一款名为Pandora One 的桌面应用,该应用可以提供质量更高的流媒体广播,而且使用限制更少。Pandora One目前的注册用户为30万,约占该公司月独立用户访问量的1.6%至1.7%。今年有望为该公司贡献15%的收入。

Dropbox 的数字游戏

Dropbox CEO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认为:“免费增值是一个数字游戏,所以要扔掉你的电子表格。关键在于寻找边际效益,应该挖掘一系列细微的价值,而不是单一的关键价值。” 休斯顿还详细说明了如何利用搜索营销来吸引用户。该公司发现,像“在线存储”(online storage)这样的关键词价格都被炒得很高,而且长尾关键词都比较少。但是通过这些关键词访问该网站的用户却未必会选择附带更多存储空间和更多功能的 付费服务。

这就意味着,一个价值数百美元的产品通过点击获得一个有效付费用户的成本会高达数千美元。因此有一段 时期,如果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访问Dropbox ,该网站便会将免费选项隐藏起来,但却因此给用户带来了困扰,并严重影响到了用户体验。休斯顿说:“我们从 中吸取的教训是,如果你采

20

用了免费增值商业模式,你的营销成本便是免费用户。”他认为,在用户没有使用Dropbox 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这种服务。 他说:“搜索可以被用于收集需求,而非创造需求。”

放弃了搜索营销的战略后,Dropbox 却开始飞速增长。而该公司也意识到,用户推荐是其最大的增长 来源,所以该公司便通过一项刺激计划鼓励用户相互推荐。休斯顿表示,这一举措使得注册用户增长了60%,在所有注册用户中,由他人推荐而来的用户占到 30%。该公司目前投入了30%的工程资源,用于吸引活跃用户。

休斯顿还表示,由于该公司面向免费和付费用户推出了一项功能,允许用户毫无限制地撤销历史操作,因此 消耗了大量的成本,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很少有用户会真正用到这项功能,这就使得这一功能所产生的多数成本都被浪费了。但Dropbox 在撤销这项免费功能时仍然比较谨慎。为了确保平稳过渡,他们公开询问用户的意向,让现有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保留这项功能。

Evernote 的关键指标

Evernote 是一个个性化笔记服务。该公司CEO 菲尔·力宾(Phil Libin)表示,Evernote 想要实现病毒式推广所面临的挑战是,它根本就不是一款社交产品。但Evernote 可以着重从现有用户中获得最大价 值。该公司于2008年6月成立,目前拥有270万用户,每天的新用户约为7000人。力宾表示,尽管缺乏社交功能,但该公司的多数用户都是通过口碑营销 获得的。Evernote 现有付费用户5万名,这些用户可以在多个平台上使用这一服务,同时获得其他一些增值服务。 Evernote 的发展模式是,非活跃用户逐渐减少,活跃用户则逐渐开始付费。力宾表示,当

Evernote 公开寻求合作伙伴时,投资意向和合作请求便接踵而至。他说:“我们的主要收获是,用户增长的非常迅速,收入的增速更为迅速。”目前,该公 司的用户以每月10%的速度递增,而收入的月均增速更是高达18%。力宾说:“我们的用户就像乳酪或红酒——年份越长越好。”一个月内注册的用户,只有 0.2%转为付费用户,而一年内注册的用户中,则有2%转为付费用户。 力宾的关键指标是将每个活跃用户的收入与可变费用进行比较。从这一点来看,该公司每月从每名活跃用户 那里获得的收入为0.25美元,但基础设施、客户服务和网络运营等可变费用约为0.09美元。他表示,只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任何企业都可以采用免费增值 模式:1) 较高的长期用户保留率;2) 一款随时间推移,价值不断增加的产品;3) 拥有可变成本。

其他观点

Automattic CEO托尼·施奈特(Toni Schneider)和MailChimp CEO本·切斯纳特(Ben

Chestnut) 也补充了几点自己的经验。施奈特说,Automattic 是一家博客软件公司,该公司针对不同的增值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而没有采取分 级打包的制度,这就使得他的团队和用户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他的公司目前有40%的收入来自增值服务,其余的收入则来自广告销售和企业产品。但他表 示,该公司的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难以逐一搞清所有的服务,因此用户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可以获得哪些服务。

切斯纳特则表示,免费产品有可能会被滥用。MailChimp 是一家有着十年历史的电子邮件营销企 业,该公司7个月前刚刚推出了免费服务,用户随后增长了249%,邮件发送量也从此前的200万封增加到450万封,增幅达到225%。预计收入也将增加 200%。但在此过程中同样碰到了一个问题:垃圾邮件等滥用行为增加了354%,而为了对付那些滥用系统的人,该公司的法律费用也增加了245%。幸运的 是,MailChimp 开发的系统能够自动处理部分问题。虽然早有准备,但免费增值模式带来的大规模滥用行为仍然令该公司有些意外。(书聿)

21

如何写PRD(产品需求文档)

引自:http://hi.baidu.com/hiweirdo/blog/item/2aa612fa24d30f116d22eb98.html

关于文档,这里还有更多可以借鉴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457e180100bdpc.html

==================================

如何写PRD (产品需求文档)

产品需求文档,也叫业务需求文档。一般写这样的文档用WORD+VISIO或AXURE ,建议互联网产品经理都熟悉一下AXURE 这个软件的使用,能直接生成PRD ,但是生成的文档是英文的,听说只有腾讯有个汉化的版本。下次哪位老兄进了腾讯给俺捎一个,在这里谢谢了哈。

产品需求文档主要是描述产品功能,业务流程和LOFI 。可以提供给UE ,美工和项目经理执行的文档。 一般每个业务功能都按以下格式写:

1.1.1 (业务功能名称)

1.1.1.1 业务功能基本信息

1.1.1.2 业务功能

1.1.1.3 业务流程

1.1.1.4 业务规则

1.1.1.5 界面管理

1.1.1.6 数据要求

1.1.1.6.1 输入

1.1.1.6.2 输出

1.1.1.7 费用处理要求

1.1.1.8 打印单据/文件要求

1.1.1.9 参数要求

1.1.1.10 与其它界面的整合建议

=========================== 文档分为两轮

第一轮:

1,文档使用方:UI 设计师

2、内容:

. 根据战略层定义出来产品功能范围,

. 说明此产品的目的,方便UI 设计人员更好的理解产品

. 产品基本流程

. 详细的设计框架图,推荐用axure, 简单效率高

. 详细文案

3、格式:

html ,visio ,或word ,如果PS 用的不熟练,不推荐使用,会影响工作效率。

上面是要UI 设计人员出来高保真原型图,

第二轮: 文档使用方:开发人员 用高保真原型图来对开发人员写技术需求说明 有了高保真原型图,开发人员看的最明白,我们只需要写好详细的逻辑功能结构和详细的流程图

PS :个人认为在工作流程中,特别是面向UI 和工程师,没有必要详细的写出来什么行业分析,开发背景之类的内容,因为UI 和工程师是在干活,不去关心这些问题,但一定要写清楚功能范围和此产品的目的,这样有助于UI 设计人员的理解。

22

另外,上面说的是个人理想状态,可能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现实情况而有不同的流程。关键是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扯皮沟通。

2.2 产品定义 Product Definition

2.2.1 What 做什么产品定义,即定义产品到底要做成什么。一般来说,比较正规的做法是撰写一份称之为 PRD(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的文档,该文档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该产品的远景目标(vision )

目标市场和客户(target market and customers)的描述

竞争对手分析(competitive summary)

对产品主要feature 的比较详细的描述

这些feature 的优先级

初步拟定的实现进度安排

用例(use cases),这可以是较粗略的大致描述,未必一定要UML Use Case图。

产品的软硬件需求

产品的性能要求

销售方式上的思路、需求(直销还是渠道?直销怎么做?渠道怎么做?)

技术支持方式上的思路、需求(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服务?)

显然,PRD 文档就是对产品的整体规划,应该比上述Market Research阶段的MRD 文档要细化一些:

MRD 文档主要侧重于市场机会的分析,得出结论“就当前市场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做什么”

PRD 侧重于整个产品的规划,以及business 方面的需求。

PRD 不同于SRS (System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SRS 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是以相当技术化的语言撰写的,主要给研发人员看的。

2.2.2 Goal 目标是什么

产品定义是产品管理的核心工作。

通过产品定义:

使得公司内部所有与业务相关的部门(高层领导、研发、销售、支持等部门)都能基本清楚我们到底要做什么产品,从而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

产品定义的PRD 文档,为研发部需求分析组接下来出SRS 文档提供了基本依据。

2.2.3 How 怎么做

产品管理部门根据市场研究结果,和各个业务相关部门沟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进行产品定义工作。

2.2.4 Who 谁来做

产品经理负责牵头,主要由产品管理部门进行具体工作实施。

2.2.5 Deliverable 有无输出

比较正规的做法是输出上述PRD 文档。对小公司或者小团队而言,有时可以把MRD 和PRD 合并在一个文档里描述。

23


相关内容

  • 如何做好一个广告策划
  • 我认为活动策划案中办明白了以下5个问题,就成之八九了: 1.明白给谁写策划案 2.策划的这次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 3.案子中要策划出明晰的活动三个阶段 4.搞出活动鲜明的记忆点 5.注意细节 下面对以上问题一一解释: 1.明白给谁写策划案. 一定要按企业的属性确定要做什么活动. 生产啤酒的企业搞个啤酒 ...

  • 如何做好活动策划
  • 如何做好活动策划 活动策划的1个基本原则:1个原则即吸引注意力原则 英特尔前总裁格罗夫曾说过:"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现代消费者接受产品的一个心理过程,即AIDMA模式,在整个心理过程中,首先是以" ...

  • 如何做好产品的包装和策划
  • 如何做好一个产品的包装和策划 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人精神不精神,就要看他打扮得好不好.在把一个已经确立的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形式进行合适的包装.因此在产品策划过程中,产品的包装策划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产品包装是产品在市场上让消费者接受的视觉原点,是消费者感情发泄的原始参照物,众 ...

  • 谈论一个品牌策划的重要性
  • 现在很多人对于品牌策划应该怎么做如何做产生了很多疑惑.一些人认为品牌策划就是单纯的做好一个策划案,但是事实就事真的是你们想的如此吗? 顺时品牌策划的资深专家就讲,品牌策划是一个大工程其中它包含了品牌定位.品牌包装.产品设计.品牌传播推广.品牌命名等一系列的方案!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品牌策划重 ...

  • 产品推广宣传方案
  • 产品推广宣传方案 做好产品推广,是提高产品销量的重要步骤.产品推广宣传方案范文 产品推广宣传方案范文1 时间:20XX年1月1 地点:淘宝网站 活动目标:值元旦假期之日,给新老客户送上优惠,促进产品的销售量,提升店铺信誉. 公众对象:所有淘宝网以及其他网站的客户 活动基本定位:节假期促销 具体方案如 ...

  • 浅析做淘宝店铺必备的运营工作
  • 浅析做淘宝店铺必备的运营工作作为全球最大的平台,拥有海量的精准目标消费者群体和巨大的购买流量,是传统企业开展网络零售类电子商务的首选之地,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想做网络零售,那必做淘宝,不管是淘宝商城还是C店.因为自建独立B2C商城的运营投入巨大,而借助淘宝的精准流量,却可以节省大量运营费用. 下 ...

  • 如何做好展会招商工作
  • 提几条建议,供参考: 1.通过以往相关展会的会刊.资料,寻找参展商和广告客户: 2.通过展会网站搜集参展商资料,寻找参展商和广告客户: 3.和行业类网站合作,互利双赢: 4.与行业协会合作: 5.着重开发行业内实力较强企业,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 6.展会项目的外包: 7.选择合作媒体. 展会兵法- ...

  • 如何将网络广告做的更好
  • 如何让网络广告更有效 网络广告策划探索 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销售或建立品牌资产.这一点,传统媒体广告和Web广告都是如此.可以说,不管你的广告是在直接进行卖点诉求还是在树立品牌形象,最终广告的意义就在于广告信息传播后对销售状况的改变.如何让你的Web广告更为有效?这可能是广告主和代理商共同关心的问题. ...

  • 市场推广策划方案
  • 一.如何有效的放大常熟市场轰动效果 强力塑造"双威投资"的品牌形象,增加"双威投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因此而带动整个苏州市场的连锁效应,成为目前的开展市场的重点. 二.品牌推广目标 立足于在投资理财和房产抵押贷款的销售推广中塑造"双威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