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他]艺术歌曲的分析

摘 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我国的一些进步音乐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 反映了那时代追求进步思想的要求。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这首歌曲留传至今, 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仍旧是声乐表演舞台上的保留佳作。本文从声乐表演的角度对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对艺术歌曲分析, 以求对该作品的声乐表演歌唱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教我如何不想他》 艺术歌曲 创作时代背景 声乐表演

一、艺术歌曲作品的分析

(一) 歌词分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其歌词本身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白话体诗歌。诗中表达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热烈的恋情, 并暗示这种恋情是任何阻力压抑不住的, 就连赵元任自己也说:“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 但‘他’可以是男的‘他’, 也可以是女的‘她’, 也可以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是因为歌词是诗人刘半农当年在英国伦敦时写的, 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1]

诗共分四节, 每一节代表一个季节。第一节中有三句, 前两句皆为写景, 最后一句以及每节的最后一句, 均是点出人的心情:“教我如何不想他”。景色都和心情相联系, 景中寓情, 见景生情, 所以, 第三句和第三分句点题的语句一出, 便觉画龙点睛之妙, 但该句又不与前几句保持字面上的逻辑关系, 所以, 全词像一张写意画, 勾勾点点, 看似粗淡却意趣盎然。

第一节写云和风, 而且都以“微微的”来形容。第三句写头发在微风吹动下轻轻飘动。这种景象使任何人都会联想到一种心情、一种萌发的爱情、一种期待之中的幸福感。我们称作“爱之萌”。

第二节是夏的美景。我们见到的不是酷热和蚊虫, 而是大自然中的和谐, 是月光和海洋的恋爱和交流, 所以夜是静谧的, 是银色的, 又是甘美的。我们称之为“爱之甘”。

第三节的景色从大自然的广阔镜头缩到自己的园内和屋檐下, 鱼儿在水底游, 落花在水面流。鱼和水、花和水都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主人一抬头又看见了双飞燕在呢喃交语, 于是产生了更迫切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我们称此节为“爱之切”。

第四节由美的、协和的画面突然转换为冬日的一幅冷酷的图景:椿树、冷风、野火、暮色, 似乎暗喻这一对恋人不平坦的遭遇, 但看到晚霞以后唱出比前段情绪更为高涨的第三句。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离别和阻拦、冷潮和压制对于真诚的爱情来说, 就像是风对于火, 它吹灭了一堆小的, 但点燃了一堆更大的„„这最后一节, 我们称其为“爱之坚”。赵元任在深刻领会歌词内涵的基础上, 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作曲技巧, 为歌词更增添了光辉。

(二) 作品调性布局、旋律、和声与织体的分析。

赵元任生长于中国, 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体会, 同时又留学美国, 对西方文化也有着深入的了解。特殊的人生经历, 使得这位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作曲家的作品, 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又包含西式作曲技法的西方音乐文化特色。他在该音乐作品中, 以中国特有的民族五声音阶为曲调基础, 并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加以变化, 作为前奏和间奏, 既加强了全曲风格的统一, 又使作品的民族风味显得格外鲜明突出。

1. 调性分析

作曲家将最主要的主题音调定在每节第三句的第三分句, 即“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一句既是诗歌的中心句, 又是歌曲曲调的主题音调所在。这个主题共出现四次, 随着每段歌词意境和感情的不同, 作曲家对它们的调性布局也作了细致入微的处理:第一次收束在原(e)调上, 第二次向上跳进七度收束在属(b)调上, 第三次转调, 收束在临时主(g)调上, 第四次旋律作了些改变, 提高八度达到全曲高潮, 仍收束在原(e)调上。虽然每次调性都有变化, 但旋律基调却保

持原貌。这种特殊处理方式, 不仅使歌曲的主题鲜明突出, 而且使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句得以贯穿全曲, 从而更加显示出这首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整体感觉。

2. 旋律分析

对于全曲旋律的创作, 赵元任也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歌曲的开始, 旋律自然, 旋法简练, 恰切地表达了歌词所需的意境和情趣。平静、柔和的旋律, 配以3/4的节拍, 造成一种异常恬美、幽静的气氛。这里, 歌词是结构相似的排比句, 音乐也采用了相应的手法, 即两个乐句基本一样, 只是第二个乐句在“微”字上加了个上方小三度而后下行, 这一细微的变化, 足见作曲家在词曲结合上的精雕细镂。

3. 和声与织体的分析

关于歌曲的和声及伴奏织体, 其特点也是十分明晰的。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像一首弦乐四重奏, 和声明晰、清秀。在一些地方为了加强旋律给人的印象, 索性用同主旋律的八度来伴奏(如每段“啊”的地方) 。主长音的使用也是此曲和声的一个特点, 如前三段(前三节诗) 的每节前两句, 几乎都在主长音上。无论上面的和声如何走动, 主长音的存在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 同时, 到第三句终止时, 又显得语气很突出。在节奏安排上, 一小节中长音符用在前面, 短音符用在第三拍。伴奏中几乎也是这样处理, 在每段前两句钢琴伴奏中, 最高声部自成一个优美的旋律, 这个旋律和助奏的提琴的旋律、人声的旋律以重唱或重奏的效果相配合, 造成一种和谐、优美、富于想象力的音画。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声乐表演艺术的分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既然是一首艺术歌曲, 自然是服务于人声。通观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及伴奏织体的特点, “自然”就是演唱这首歌曲的“神韵”。

(一) 歌唱方法与演唱中的咬字。

演唱艺术歌曲尤其是对于一个专业的演唱者来讲, 科学的演唱方法尤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 才能正确地发声。正确发声机能的活动是建立在最大限度地运用共鸣, 而不是用喉头的力量, 不是用气息压迫它, 而应当是柔和地有弹性地运送气息, 引起腔体整体的共鸣。

(二) 歌曲的感情发展脉络。

《教我如何不想他》全曲以柔和、恬静的声音徐徐展开, 自然、明丽, 透着淡淡愁绪的乐思, 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均匀、流畅, 避免声音的做作, 朴实地表达含蓄、蕴藉的感情, 倾诉特定历史时期深沉而炽热的爱情。正如前面谈到的, 此曲演唱最要下功夫做到的就是曲调和语言结合的自然。这首歌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全曲曲调进行和语言的四声大多符合, 所以演唱时, 随着歌曲感情的发展, 要注意字的声韵, 该扬则扬, 该抑则抑。

歌曲的前奏悠扬而飘远, 第一句“天上飘着些微云”应紧随着这种感觉, 如同即兴从心中到口中哼出的一样。第二句“地上吹着些微风”旋律微有变化, 仍然保持这种感觉。第三句的感情由原来的平静、柔美略有上扬, “啊”字开始渐强,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至“发”字到达高潮, “发”字的后半段一个下滑, 声音转弱, “教我如何不想他”一句犹如进入美妙的瞑想。这里要找到一种“闭上眼睛, 想起心爱的人儿”时的美好感觉。

第二段要承续前面瞑想的感觉。前两句“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如同仍旧沉浸在与爱人共渡的美好时光中。到第三句, “啊”字声音渐强,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感情渐趋热烈。是啊,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 想起与爱人共渡过的这样的夜晚, 是多么思念他啊。于是顺理成章地引出第四句:“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里的旋律, 作曲家在第三句采取了与第一段同样的处理, “夜”字前半段达到高潮, 后半段一个下滑。但后面则与第一段的不同, 采用了一个上行七度,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将炽热的感情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演唱这里要注意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造出层次感。

第三段感情渐趋平复, 如同再度回到回忆的梦想中一样, 心有所想, 口有所喝。前两句“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声音要如同流水一般, 从嗓中“流出来”, 更像哼出来的一

样, 用音乐的美使语言的美得到延长。在注意语言美的同时, 使声音柔和、集中、均衡。而后, 一个突然的转调,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一句采用西洋作曲技巧, 极大地丰富了戏剧性的表现力。主人公被双燕呢喃从回忆中惊醒, 看到成双成对的燕子, 想到孤身形影的自己, 不由得“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分句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旋律听觉效果相同, 但感情已大不相同。它更迫切, 忧郁和烦躁之中带有那么一丝的无奈与惆怅, 一丝长久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惆怅, 这为后面的进行预伏了暗示。

第四段开头是小调性质, 悲凄、荒冷,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这一幅冷酷的图景, 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感情已与前截然不同。第三段末的暗示明朗化, 恋人的恋情遭遇了阻挠和破坏, 遇到了危机。但调式马上又转回大调,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感情有所转变。正如一句名言:“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可以套用为:“看到了晚霞, 朝霞的升起还会远吗? ”这是一种对阻挠势力的宣战, 对自己意念的坚持, 坚信真诚的爱情必将完满。紧接着“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对这一信心的肯定, 非但要想, 还要相见, 更要永远在一起。 以上是对全曲感情脉络发展的分析。当然, 演唱中除了要把握这些感情处理之外, 还要注意, 音程跳动时要保持歌唱状态的统一和呼吸的稳定, 以自然流动的声音表现春风习习、月光依依、秋水悠悠、残霞匀匀的景象, 表达绵绵的情思和浓浓的依恋。

(三) 歌曲高潮的处理。

一首歌曲的华彩, 其高潮部分是整首作品的灵魂。对于演唱者来说, 高潮部分处理的成功与否往往会成为其演唱是否成功的关键。该曲全曲的高潮就是其最后一句, 所以, 演唱这一句要特别注意, 结尾的高音不要像西洋歌剧一样以雄壮、戏剧化的方式结束, 要达到一种吐字亲切、声音通畅的效果。这里有一种逆境中展望美好未来的感觉。作为全曲的高潮部分, 只有歌唱者将此处处理好, 才算把握了该曲的灵魂。

总之,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先生在“积极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性的艺术歌曲的创作模型及其规律, 把民族的审美习惯与西洋音乐创作手段结合起来”[2]的道路上创作出的一批“既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又有创新性的音乐作品”中的一首成功例子, 该曲将中国特有的语言学、音韵学同西洋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了如赵元任所说的:“作品中只有做到了有‘中国特别的风味’才能为中国艺术歌曲作出‘有个性的贡献’。”[3]是中国艺术歌曲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摘 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我国的一些进步音乐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 反映了那时代追求进步思想的要求。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这首歌曲留传至今, 仍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仍旧是声乐表演舞台上的保留佳作。本文从声乐表演的角度对作品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对艺术歌曲分析, 以求对该作品的声乐表演歌唱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教我如何不想他》 艺术歌曲 创作时代背景 声乐表演

一、艺术歌曲作品的分析

(一) 歌词分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其歌词本身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白话体诗歌。诗中表达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热烈的恋情, 并暗示这种恋情是任何阻力压抑不住的, 就连赵元任自己也说:“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歌曲, 但‘他’可以是男的‘他’, 也可以是女的‘她’, 也可以代表着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是因为歌词是诗人刘半农当年在英国伦敦时写的, 有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1]

诗共分四节, 每一节代表一个季节。第一节中有三句, 前两句皆为写景, 最后一句以及每节的最后一句, 均是点出人的心情:“教我如何不想他”。景色都和心情相联系, 景中寓情, 见景生情, 所以, 第三句和第三分句点题的语句一出, 便觉画龙点睛之妙, 但该句又不与前几句保持字面上的逻辑关系, 所以, 全词像一张写意画, 勾勾点点, 看似粗淡却意趣盎然。

第一节写云和风, 而且都以“微微的”来形容。第三句写头发在微风吹动下轻轻飘动。这种景象使任何人都会联想到一种心情、一种萌发的爱情、一种期待之中的幸福感。我们称作“爱之萌”。

第二节是夏的美景。我们见到的不是酷热和蚊虫, 而是大自然中的和谐, 是月光和海洋的恋爱和交流, 所以夜是静谧的, 是银色的, 又是甘美的。我们称之为“爱之甘”。

第三节的景色从大自然的广阔镜头缩到自己的园内和屋檐下, 鱼儿在水底游, 落花在水面流。鱼和水、花和水都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主人一抬头又看见了双飞燕在呢喃交语, 于是产生了更迫切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我们称此节为“爱之切”。

第四节由美的、协和的画面突然转换为冬日的一幅冷酷的图景:椿树、冷风、野火、暮色, 似乎暗喻这一对恋人不平坦的遭遇, 但看到晚霞以后唱出比前段情绪更为高涨的第三句。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离别和阻拦、冷潮和压制对于真诚的爱情来说, 就像是风对于火, 它吹灭了一堆小的, 但点燃了一堆更大的„„这最后一节, 我们称其为“爱之坚”。赵元任在深刻领会歌词内涵的基础上, 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作曲技巧, 为歌词更增添了光辉。

(二) 作品调性布局、旋律、和声与织体的分析。

赵元任生长于中国, 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体会, 同时又留学美国, 对西方文化也有着深入的了解。特殊的人生经历, 使得这位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作曲家的作品, 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又包含西式作曲技法的西方音乐文化特色。他在该音乐作品中, 以中国特有的民族五声音阶为曲调基础, 并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加以变化, 作为前奏和间奏, 既加强了全曲风格的统一, 又使作品的民族风味显得格外鲜明突出。

1. 调性分析

作曲家将最主要的主题音调定在每节第三句的第三分句, 即“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一句既是诗歌的中心句, 又是歌曲曲调的主题音调所在。这个主题共出现四次, 随着每段歌词意境和感情的不同, 作曲家对它们的调性布局也作了细致入微的处理:第一次收束在原(e)调上, 第二次向上跳进七度收束在属(b)调上, 第三次转调, 收束在临时主(g)调上, 第四次旋律作了些改变, 提高八度达到全曲高潮, 仍收束在原(e)调上。虽然每次调性都有变化, 但旋律基调却保

持原貌。这种特殊处理方式, 不仅使歌曲的主题鲜明突出, 而且使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句得以贯穿全曲, 从而更加显示出这首歌曲的民族风格和整体感觉。

2. 旋律分析

对于全曲旋律的创作, 赵元任也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歌曲的开始, 旋律自然, 旋法简练, 恰切地表达了歌词所需的意境和情趣。平静、柔和的旋律, 配以3/4的节拍, 造成一种异常恬美、幽静的气氛。这里, 歌词是结构相似的排比句, 音乐也采用了相应的手法, 即两个乐句基本一样, 只是第二个乐句在“微”字上加了个上方小三度而后下行, 这一细微的变化, 足见作曲家在词曲结合上的精雕细镂。

3. 和声与织体的分析

关于歌曲的和声及伴奏织体, 其特点也是十分明晰的。歌曲的钢琴伴奏就像一首弦乐四重奏, 和声明晰、清秀。在一些地方为了加强旋律给人的印象, 索性用同主旋律的八度来伴奏(如每段“啊”的地方) 。主长音的使用也是此曲和声的一个特点, 如前三段(前三节诗) 的每节前两句, 几乎都在主长音上。无论上面的和声如何走动, 主长音的存在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 同时, 到第三句终止时, 又显得语气很突出。在节奏安排上, 一小节中长音符用在前面, 短音符用在第三拍。伴奏中几乎也是这样处理, 在每段前两句钢琴伴奏中, 最高声部自成一个优美的旋律, 这个旋律和助奏的提琴的旋律、人声的旋律以重唱或重奏的效果相配合, 造成一种和谐、优美、富于想象力的音画。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声乐表演艺术的分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既然是一首艺术歌曲, 自然是服务于人声。通观这首歌曲的歌词、曲调及伴奏织体的特点, “自然”就是演唱这首歌曲的“神韵”。

(一) 歌唱方法与演唱中的咬字。

演唱艺术歌曲尤其是对于一个专业的演唱者来讲, 科学的演唱方法尤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 才能正确地发声。正确发声机能的活动是建立在最大限度地运用共鸣, 而不是用喉头的力量, 不是用气息压迫它, 而应当是柔和地有弹性地运送气息, 引起腔体整体的共鸣。

(二) 歌曲的感情发展脉络。

《教我如何不想他》全曲以柔和、恬静的声音徐徐展开, 自然、明丽, 透着淡淡愁绪的乐思, 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均匀、流畅, 避免声音的做作, 朴实地表达含蓄、蕴藉的感情, 倾诉特定历史时期深沉而炽热的爱情。正如前面谈到的, 此曲演唱最要下功夫做到的就是曲调和语言结合的自然。这首歌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全曲曲调进行和语言的四声大多符合, 所以演唱时, 随着歌曲感情的发展, 要注意字的声韵, 该扬则扬, 该抑则抑。

歌曲的前奏悠扬而飘远, 第一句“天上飘着些微云”应紧随着这种感觉, 如同即兴从心中到口中哼出的一样。第二句“地上吹着些微风”旋律微有变化, 仍然保持这种感觉。第三句的感情由原来的平静、柔美略有上扬, “啊”字开始渐强,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至“发”字到达高潮, “发”字的后半段一个下滑, 声音转弱, “教我如何不想他”一句犹如进入美妙的瞑想。这里要找到一种“闭上眼睛, 想起心爱的人儿”时的美好感觉。

第二段要承续前面瞑想的感觉。前两句“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如同仍旧沉浸在与爱人共渡的美好时光中。到第三句, “啊”字声音渐强,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感情渐趋热烈。是啊,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 想起与爱人共渡过的这样的夜晚, 是多么思念他啊。于是顺理成章地引出第四句:“教我如何不想他? ”这里的旋律, 作曲家在第三句采取了与第一段同样的处理, “夜”字前半段达到高潮, 后半段一个下滑。但后面则与第一段的不同, 采用了一个上行七度,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将炽热的感情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演唱这里要注意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造出层次感。

第三段感情渐趋平复, 如同再度回到回忆的梦想中一样, 心有所想, 口有所喝。前两句“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声音要如同流水一般, 从嗓中“流出来”, 更像哼出来的一

样, 用音乐的美使语言的美得到延长。在注意语言美的同时, 使声音柔和、集中、均衡。而后, 一个突然的转调,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一句采用西洋作曲技巧, 极大地丰富了戏剧性的表现力。主人公被双燕呢喃从回忆中惊醒, 看到成双成对的燕子, 想到孤身形影的自己, 不由得“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分句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旋律听觉效果相同, 但感情已大不相同。它更迫切, 忧郁和烦躁之中带有那么一丝的无奈与惆怅, 一丝长久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惆怅, 这为后面的进行预伏了暗示。

第四段开头是小调性质, 悲凄、荒冷,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这一幅冷酷的图景, 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感情已与前截然不同。第三段末的暗示明朗化, 恋人的恋情遭遇了阻挠和破坏, 遇到了危机。但调式马上又转回大调,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感情有所转变。正如一句名言:“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可以套用为:“看到了晚霞, 朝霞的升起还会远吗? ”这是一种对阻挠势力的宣战, 对自己意念的坚持, 坚信真诚的爱情必将完满。紧接着“教我如何不想他”是对这一信心的肯定, 非但要想, 还要相见, 更要永远在一起。 以上是对全曲感情脉络发展的分析。当然, 演唱中除了要把握这些感情处理之外, 还要注意, 音程跳动时要保持歌唱状态的统一和呼吸的稳定, 以自然流动的声音表现春风习习、月光依依、秋水悠悠、残霞匀匀的景象, 表达绵绵的情思和浓浓的依恋。

(三) 歌曲高潮的处理。

一首歌曲的华彩, 其高潮部分是整首作品的灵魂。对于演唱者来说, 高潮部分处理的成功与否往往会成为其演唱是否成功的关键。该曲全曲的高潮就是其最后一句, 所以, 演唱这一句要特别注意, 结尾的高音不要像西洋歌剧一样以雄壮、戏剧化的方式结束, 要达到一种吐字亲切、声音通畅的效果。这里有一种逆境中展望美好未来的感觉。作为全曲的高潮部分, 只有歌唱者将此处处理好, 才算把握了该曲的灵魂。

总之,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先生在“积极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性的艺术歌曲的创作模型及其规律, 把民族的审美习惯与西洋音乐创作手段结合起来”[2]的道路上创作出的一批“既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又有创新性的音乐作品”中的一首成功例子, 该曲将中国特有的语言学、音韵学同西洋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了如赵元任所说的:“作品中只有做到了有‘中国特别的风味’才能为中国艺术歌曲作出‘有个性的贡献’。”[3]是中国艺术歌曲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相关内容

  • 近现代(五四
  • 近现代("五四"以来的)声乐作品创作简述 作 者:2000级声乐1班 曾俊 指导老师:王雅菲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五四"以来的近现代独唱,合唱等歌曲创作的情况的介绍,试分析其对声乐作品所起的作用与价值. 关 键 词:近代音乐 声乐作品 歌曲形式 歌曲创作 近 ...

  • 简析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 简析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字数:3332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艺术歌曲是声乐艺术宝库中重要的部分.自这种体裁形成之后, 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使得人们的心灵和情感获得了解放, 其创作手法和歌唱方法都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艺术歌曲; 风格; 特点 一 ...

  • 小螺号教案2
  • < 小螺号>教案 学科:音乐 学院:音乐学院班级:姓名:王琳学号: 13级音乐2 班 2013052240 教学课题:< 小螺号 > 授课年级:小学4年级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材内容出处: 人民出版社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

  • 16舒伯特
  • 歌曲之王--舒伯特 一.教学目标: 1.聆听<魔王>和<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2.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 教学重点: 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 ...

  • 艺术歌曲--舒伯特--[鳟鱼]
  • 艺术歌曲--舒伯特--<鳟鱼> 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舒伯特,(展示舒伯特头像和简介),在对舒伯特的简介中提到了他被人们成为"歌曲大王",他创作的艺术歌曲至今仍然在高雅音乐的殿堂中呈现出耀眼的光芒,那么,什么是艺术歌曲呢,(艺术歌曲原指18世纪末至19世 ...

  • 白鸽教学设计
  • <白鸽>教学设计 山东省烟台市航天小学 宫志坚 [设计特点说明]: <白鸽>是一首二声部的轮唱歌曲,就单声部歌曲来说,旋律采用上行音阶.同音反复的方式进行,学唱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同音反复的地方,音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首次接触"轮唱&qu ...

  • 最新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 第1课 大脚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

  • 嘀哩嘀哩说课稿
  •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伊宁市达达木图乡中心小学的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第六册选学教材<嘀哩嘀哩>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 ...

  • 小学生艺术节班级解说词
  • 四年级<兰花草> 夏日里,姹紫嫣红的鲜花竞相开放,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迫不及待地 来到田野,尽情地跳啊.唱啊, 请欣赏四年级舞蹈<兰花草>. 四年级舞蹈<街舞> 看,四年级来了一群帅小伙, 他们天真活泼.敢于挑战. 超越自我.善于表演, 请欣赏他们为我们带来的& ...